一、前言
二、正說
三、結論
四、參考資料
前言
人類與生俱來,具有宗教意識,以此而論,有人類就有宗教,但留有宗教現象記錄者,是數萬年前之事。
遠古未開化時代,人類在嚴峻的生存鬥爭中,對於無法克服的大自然力量,產生恐懼、驚惶與神秘感,認為天地間,冥冥之中,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一切,影響人類的生活。為求助於超能力者的庇護,希望得以消災降福,因而產生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
及至倡創宗教時代,倡創者自謂其教義,出自神智的啟示,以神的使者自居,榜標領受並執行神的使命,以救世為己任,強調「信者得救」,而形成純感情性信仰的宗教,此種宗教主張神有絕對的權威,以統御世間的人類。這種神權主義,反映了專制君主的最高權威,換言之神權主義是君權主義的產物。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將自修證真理,啟示眾生,其信仰建立在哲學性理論之上,而非盲目的信從,是別於其他神教的特色之一。又立無我的緣起論,以及主張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是異於其他宗教的最大特色。
自從釋迦牟尼佛轉法輪度眾生,形成佛教二千多年來,從空間來說,佛教遍佈全球,從時間來說,其教理與教團,也有其發展的過程。但本文所論及者,唯限於佛教的根本教義在印度的開展,以及傳入我國後,教理開展的情形。
正說
一、佛教的根本教義
教主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從菩提場赴波羅奈斯鹿野苑,為五比丘開示苦集滅道四聖諦,說明現實世間的痛苦現象,深究人生苦的由來,滅苦的方法,以及滅苦後所得到的解脫自在寂滅境界。這四聖諦是佛陀的根本教義,其他一切教法,係四聖諦之分說或詳說,均以四聖諦為中心所開展者。
四聖諦是佛陀教導弟子們,以科學的方法修行,而達到超然於科學境界的法門。依四聖諦之說,人生苦是自己的惑業所招感,自己的行為,自己要承當其責任,以揭示佛教是人為主義的宗教,這種教義是現代法治精神的前導。而其他神權主義的宗教,主張人的禍福苦樂,操縱在神的手中,這種理論,違反了因果法則與法治的精神。由此可以了知佛教教義的正確性與合理性。
二、佛教教義在印度的開展
大正新修大藏經浩瀚如汪洋大海的三藏教典,分為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等。其中從阿含部至密教部的經藏部分,究係佛陀一代所說,或佛陀滅度後,經過若干年代逐漸所完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我國在南北朝時代,就有判教論的產生,至隋代天台智者大師,集南北兩地的教相判釋,立五時八教判。八教之中,藏通別圓的化法四教,是判釋教理之深淺者,頓、漸、祕密、不定的化儀四教,是判釋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而五時教判,是依據華嚴經如來性起品之三照譬,法華經信解品之長者窮子譬,以及涅槃經聖行品之五味譬,將佛陀一代時教,分為第一華嚴時,第二鹿苑時(阿含時),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第五法華涅槃時。古德偈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後三七日。將佛陀一代說法教化,定為五十年,而將法華涅槃,定為開顯佛陀根本精神的最後究竟極談。
東晉覺賢所翻譯舊譯華嚴經(六十華嚴)卷第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云:「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智者大師依此經文轉釋,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大地,並將照大地分為食時、禺中、正中之三時,以定佛陀說法次序,並將日照高山定為華嚴時,日照幽谷定為阿含時,照大地之食時定為方等時,禺中定為般若時,正中定為法華涅槃時。
法華經長者窮子喻之中,將「即遣旁人急將追還……。」喻為華嚴時;「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喻為阿含時;「過是以後,心相體信……。」喻為方等時;「爾時長者有疾……。」喻為般若時;「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喻為法華涅槃時。
北涼曇無讖譯大涅槃經(四十卷)卷第十四、聖行品第七之四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此中以乳味喻華嚴時,酪味喻阿含時,生酥味喻方等時,熟酥味喻般若時,醍醐味喻法華涅槃時。
(華嚴三照) (涅槃五味) (信解品) (五時)
↓ ↓ ↓ ↓
┌先照諸大山王──高山………………乳………旁追……華嚴┐
├次照一切大山┐ │
├次照金剛寶山┴─幽谷………………酪………二誘……鹿苑┤
│ │
│ ┌食時………生酥……體信……方等┤
└然後普照大地──平地┼禺中………熟酥……領知……般若┤
└正中………醍醐……付業……法華┘
若依天台智者大師之五時教判,則大小乘的教義都是佛陀金口所宣,一代時教中所完成者,但近代學者將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分為:一、原始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小乘佛教;四、大乘佛教的四個時期。
原始佛教定自佛陀成道至阿育王時代。其中佛陀成道至佛陀滅後之三十年間(約有八十年),佛陀人格之感化特別有力,所以特別劃定為根本佛教。
佛陀滅後約一百年,依據南傳之說,教團中出現十事非法問題,依據北傳之說,大天唱五事新說,也就是從戒律的持守與教義見解的差異,將一味統一的教團,分為上座,大眾的二部,又從根本的二部再分二十部,乃至五百部,是謂部派佛教時代。
之後,從上座部的一切有部,完成為小乘佛教而流傳至今。現在流傳於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老窩斯等地之佛教,為南方上座部之佛教,又名南傳佛教。為揀別於印度本土之上座部,此系統自稱為分別上座部,是巴利語系的佛教。
部派佛教中,大眾部系各部派之思想,發達而形成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又分為初、中、後三期。在初期大乘佛教時代,出現了般若、法華、維摩,及淨土的經典。斯時有龍樹、提婆、羅羅等人,均是空觀系統的建立者。
中期大乘佛教時代所成立的經典,有涅槃、勝鬘、深密、楞伽等經,斯時有彌勒、無著、世親等諸聖哲,均是唯識佛教的建立者。
世親以後的印度佛教,大乘乃分為中觀,瑜伽二派。其中繼承無著,世親之學系者,曰瑜伽行派,繼承龍樹中論系統者,曰中觀派。而後期大乘佛教,乃是中觀、瑜伽兩派的對立時代。
中觀、瑜伽兩派之諍,導致佛教形成固定化戲論化而沉退衰微,也因而促成實際之密教之興隆,成立了大日經等密教經典。純密教思想之成立,在於公元第七世紀前後,第十世紀是印度密教最盛之期,但後來因左道密教墮入邪道,另一方面,印度教復興,回教又入侵,佛寺被回教徒焚毀,僧尼被殺,佛教在印度遂告滅亡。
如依近代學者之說,大乘佛教乃佛滅數百年後所興起,因此,有大乘非佛說之議。而天台智者大師等大德,認為佛陀具有至高無上的智慧與廣大神通,大小乘經典的道理,都是佛陀一代時教中所說者。
佛陀成道後,每日遊化各處,說法度眾生,這就是佛陀親自實踐大乘菩薩道。因其所說,乃是觀察無常、無我,而了脫生死超出三界的道理,諸聲聞弟子依之奉行,只顧自己生死的解脫,而忽略了自己了生脫死固然重要,度化眾生了生死更重要,因此,佛陀乃說了四攝六度等大乘教義,鼓勵聲聞弟子們,回小乘心向大乘行。佛陀的教化,是自己先行大乘菩薩道,然後闡揚大乘菩薩道,因此,佛陀先說小乘,後說大乘,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從佛陀具有無上智慧與自在神通觀之,佛陀在一代時教中,說盡大小乘諸經典的道理,是無可議者。但若從逐漸發展完成的世間事物觀之,大乘經典係佛滅後經過數百年間逐漸完成,亦不無道理。但佛陀親口所說者,固然必定是佛法,而雖非佛陀親口所說者,亦不能一概判定為非佛法。因此,研究佛教所應重視者,是大乘是否佛法,而不是大乘是否佛說。
了脫自己的生死與救度眾生,是促成佛陀出家修行的兩種動機,換言之,佛陀是為自利利他而出家修行。因此自己成佛以自利之後,就廣度眾生以利他,而大乘經典所闡揚者,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正是符合佛陀自他兩利的精神,因此大乘經典的教義就是佛法,既然是佛法,無論是否佛說,都必須信受奉行。
三、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依據魏書釋老志載,早在前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是佛教傳入我國之始。而一向以來大部份佛教界人士,都認為漢明帝永年十年(西元六七年),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來華,住於洛陽門外白馬寺,翻譯「四十二章經」等經典,為佛經傳入我國之始,但梁啟超先生卻認為佛經的傳譯,始自漢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來華之安世高法師。
日本現代佛教史專家道端良秀先生,將中國佛教史分為:一、傳譯;二、研究;三、諸宗獨立;四、繼承;五、衰退的五個時期。第一傳譯時期,是前漢至東晉之初,這時代有迦葉摩騰、竺法蘭、安世高、支婁迦讖等眾多譯經僧,來華傳譯經典,此時猶未進入佛法的研究,佛教也未普及一般社會。
第二研究時期,是從東晉初至南北朝時代。這時代有佛圖澄、道安、羅什、慧遠、覺賢、法顯、曇無讖等高僧碩學,是此時代的中心人物,對佛教的研究與普及,有大功績。此時代雖然有羅什、覺賢、曇無讖、真諦等,中國譯經史上的中心人物,而可稱謂傳譯時代,但以羅什法師為首,以後的譯經僧,就在譯經同時講述佛法,因此羅什法師的譯場講經,開研究佛法的風氣,成為中國佛教的一轉換期,因譯經同時作講述研究,所以稱為研究時代。
隋唐是第三建設時期,或諸宗獨立時期。也就是南北朝對佛教的研究至此結其果實,由學派佛教成為宗派佛教的時期。
諸宗獨立時期,先後成立大小乘十宗,就是大乘的禪、淨、律、密、天台、華嚴、法相、三論等八宗及小乘的成實、俱舍二宗。其中禪、淨、律、密為行門,天台、華嚴、法相、三論為理門。成實為小乘空宗、俱舍為小乘有宗。
在隋朝有天台智者大師的天台宗,嘉祥寺吉藏大師的三論宗,信行的三階教,唐代有道綽、善導大師的念佛宗、道宣律師的南山律宗,神秀、慧能大師的禪宗,慈恩(窺基)大師的法相唯識宗、法藏大師的華嚴宗,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等的密教,隋唐是佛教的黃金時期,也是呈現中國佛教獨特性格的時代。
第四繼承時期是五代至明末。唐末武宗的廢佛,以及五代後周世宗的廢佛事件,導致佛教顯著衰退,但宋代雕印大藏經的大事業,為佛教的續存給與很大力量,繼承隋唐的佛教,使佛教更普及於民間。此時期在教學方面言之,或可謂漸退時代,但在社會方面觀之,乃是繼承隋唐的隆盛,尤其是元代佛教,社會勢力之大,非隋唐所可比擬。
清朝以後,傑出的高僧少出,教學衰退,逐漸失去社會勢力,僧尼寺院亦漸被淘汰,逐漸呈現佛教衰退的狀態,因此,清以後是佛教的衰退時期。
又就教學方面觀之,漢至南北朝是準備時期,隋唐是諸宗獨立時期,之後為諸宗融合時期,或可謂宋朝是繼承時期,以後為衰退時期。
在隋唐時代,創立宗派的祖師大德們,依據本所依的經典,闡揚獨特的教義,創立特有的修行法門。其所闡揚的教義,諸如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一心三觀、或華嚴宗的四法界、十玄門等,都非佛典之所載者,也就是非佛說,但雖非佛說,卻都是大乘佛法博大精深的妙理,具有無上的價值。吾人若以為非佛說而棄之,則置祖師大德們所開發的寶藏而不用,而失去勝妙法益,甚可惜也。
結論
教主釋迦牟尼成佛道轉法輪,二千多年來,從簡樸的教義,闡揚為博大精深的圓融妙理,這種大乘的奧義,由於科技的發達,而得以證明其偉大。例如:般若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性宗大德們所闡釋「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道理,由於電腦的出現而得以闡明;楞嚴經「於一毛端,能含受十方國土。」大小相即相融的道理,由於光碟片或磁碟片的容量得以證明;華嚴宗十玄門中之一多相容不同門與微細相容安立門的玄妙境界,因為網路的使用,而得容易明了。因此若只重視原始佛教的教理,捨棄博大精深的大乘妙理而不用,就無法在資訊化的高科技時代凸顯佛教的殊勝義,而失去做為時代領導者的地位。同時若只自顧自了生死,而不發大乘心行菩薩道,造福社會,利益人群,則勢必為社會所淘汰。因此,學佛修行者,須以原始的根本教義為基礎,進而深入博大精深的大乘法海,走在科學的先端,領導人類,邁向於二十一世紀,才能完成弘揚聖教,利濟群生的神聖使命!
參考資料
一念三千:天台之觀法,觀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諸法也。一念三千,天台大師依法華經發之。三千者,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十界,據由圓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則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十如之義,則相乘而為千如。此千如有眾生、國土、五陰等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於是一切之法盡矣。止觀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百界千如:差別一切迷悟之境而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則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種,謂為十如。蓋一界為十如,則十界為百如,百界為千如也。
一心三觀:摩訶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四法界 :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
十玄門 :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微細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諸藏純雜具德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迴轉善成門、託事顯法生解門。
一多相容不同門:一與多(一切)互相包容而不混合,譬如一室中點千燈時,其光涉入而無妨礙。
微細相容安立門:諸法雖互相容入而重重無盡,但諸法不壞個別之相,微細安立,明了顯現。譬如將眾多介子,入於琉璃瓶中,而在瓶外歷歷可見。
大乘非佛說論:提倡大乘非佛說論之日人富永仲基氏,生於一七一五年,逝於一七四六年,享年僅三十二歲。氏著「出定後語」,基於思想發展的必然性法則,主張大乘佛法是佛後漸次發展,而非佛說。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