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佛光教科书第五册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2 09:46
標題: 佛光教科书第五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五册 宗派概论》

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一课 宗派总论

    第一课 宗派总论

    佛陀的教义是极为简明的,其究竟的目的,就是对众生示教利喜,要让我们从执著中醒悟过来。但由于弟子众多,根性也不尽相同,佛陀对于这些人,并不执著于某种教义,而是采用能适合对方根性的道理,所谓契理契机为他们说法;就好比现在大学,设立种种的科系,就其兴趣专长而因材施教。弟子们于佛陀涅槃后,将佛陀所说的「法」加以结集整理时,注入了很多的解释,因此也就形成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渊海的八万四千法门的教义。

    可是,到了后世,祖师们有的特别尊重某一个法门,有的特别崇敬某一种义理,甚至还有特别推崇某些经论,而逐渐形成分门别类的系统,并且倡导自家所崇尚的教法是最为究竟的,而产生所谓的各宗各派:在印度的原始佛教就有分为上座、大众的二十个部派;大乘则有中观、瑜伽的空有二宗。在中国佛教,有演绎流传至今的律宗、三论宗、禅宗、法华宗、净土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等大乘八宗,俱舍、成实,小乘二宗:共成中国佛教十宗。各宗派开宗的祖师们为了消除宗派间的冲突,而运用判教的方式来整理佛陀的教法,并且各自判别各宗的高下,也为自宗在佛陀一代时教中安立位次,如华严宗的五教十宗说,法华宗的五时八教说,即是目前最普遍流传的判教。而太虚大师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印顺长老则立大乘三系:真常唯心系、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来归纳所有的大乘教理。门户宗派的兴起,不仅是在印度或中国,其它重要的佛教国家中也都有同样的现象,如藏传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在本册文中皆已列举出其主要分派,因此,这里就不再加以一一细述。

    然而,各宗的兴起,各有其道风,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忽略了佛陀是观机逗教的,方便顺应众生的根机,而导入正觉。这是说明了随著世事的转变,会有不同的教化方式,不同的发展。因此,佛陀的说法制戒等因缘,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不拘泥固闭,也不专重某一种修证,某一种理论,某一条戒法……。因为,假如佛法偏颇起来,而自以为是能通往正觉的大道,那是不合真理的,甚至破坏佛法的特质与圆融,更有碍于佛法的弘传。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约二千年的历史,其中演变的过程也相当的繁复,为了让大家总括的了解,我也特将其流传与发展的中国佛教分为六个时期:第一、魏晋南北朝为经典翻译时期;第二、隋唐盛世为八宗并弘时期;第三、五代赵宋为禅净争主时期;第四、元明清朝为宫廷密教时期;第五、清末民初为净土经忏时期;第六、二十一世纪为人间佛教发扬时期。此六个时期,只是大致说明佛教在中国弘传的情况。

    佛教是人本的宗教,不唯十方诸佛皆在人间成道、度众,所有高僧大德也都是在人间修行、弘法,人间佛教的慈悲、空性、中道、缘起、业力、真如,乃是一切众生的光明和指南。为了圆满人间佛教,必先要有以下几点观念:

    一、佛教人间化

    佛陀出生于人间,以出世的心性,做入世的事业。真正佛子也应当积极进取地从事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和弘法的事业,转娑婆为人间净土,达到「人间佛法化,佛法人间化」的目标。

    二、教派统一化

    对于佛法的教义,不论是大乘、小乘各各宗派,固然有彼此的风格,但彼此之间不是批判争执的,不是你错我对的,而是相互的尊重与包容,相互的赞歎与融和,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因此,我们更应做到禅净融和、显密融和、大小乘融和、南北传融和,甚至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愿,融和五乘十宗,修持三学而圆满佛道。

    三、教理科学化

    为了将佛法密切的应用于生活中,需要推行科学的佛教、生活的佛教,从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的关系中,去推动以道德为本,有利于社会的现代化佛教。其中运用现代化的文明科技、语文、网络,节省了时空、人力,将佛法广泛流传,并且提倡以服务、奉献、精进、耐劳等做为现代化的修行、试验、考察、实证,提高众生对佛教的认识与信仰。

    四、度众国际化

    佛法不分种族、宗教、国家,因此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要努力推动净化人心,福利群生的工作,甚至要结合各地人士的力量,共同为世界和平、社会福祉来努力。同时更要扩大胸襟,包容异己,群策群力,以法界为心,以地球人自居。

    今日的「佛教是人间的佛教」,这是佛陀的本怀,这个发展方向早已被世人接受了,恳切的希望我们都能开发自性,升华人格,将佛陀的悲智愿行落实人间。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二课 印度部派佛教

    第二课 印度部派佛教

    佛陀为适应众生根器,演说八万四千法门,在原始佛教时代,诸大弟子便已随个人的性格、思想、专好以及对教法的实践,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后来更因时空因缘改变,后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对佛法义理也以不同角度诠释、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渐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发展。

    根本分裂: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佛陀入灭后百余年,僧团对外的弘化日广,面对各民族、语言、风俗、文化的差异,佛弟子对佛法义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僧团首度分裂成主张积极前进,以革新派比丘为主的「大众部」,和思想偏向传统保守,以长老比丘为首的「上座部」。

    依据北传佛教说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于教理上的见解不同。《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记载,认为僧团发展应以自由、进步为特色的大天比丘,以「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说的「大天五事」,表达对阿罗汉证果五项教义的新见解;持反对意见的上座部长老,为此与新进思想派比丘争论不已。在阿育王亲自协调的决议中,新进派比丘获胜,上座部长老比丘因此不得不离开鸡园寺,远赴西北迦湿弥罗国,僧团正式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传佛教则认为,部派分裂是由于佛陀入灭后的百年之间,东方毗舍离跋耆族的跋阇子比丘提倡「十事」新说,与西方主张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引发行持上的争议。耶舍比丘获得离婆多长老协助,邀请七百位圣贤比丘为律典作一结集,并在集会上一致决议「十事非法」;而主张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时举行结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将这次的分裂称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后,教团流传渐广,但由于师承不一而对义理解释不同,加上各地多样性的风土人情,各教派出现了因地制宜的主张。在各自发展论学、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灭百年后至四百年间,「上座部」与「大众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说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上座部分裂

    《异部宗轮论》记载:上座部在佛陀入灭后约三百年至四百年初,发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现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说一切有部。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别,所传的论藏典籍也最多,后来被视为上座部的代表。原来的根本上座部,因势力大减而隐退至喜马拉雅山中,称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了「犊子部」;后来,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称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化地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并说「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此观念已具备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则指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法藏部相当重视「咒藏」和「菩萨藏」,开启了后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时间大约在佛陀入灭后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饮光部」和「经量部」。「经量部」的开祖鸠摩罗驮,因善用譬喻说法,而使「譬喻」成为此部派的最大特征,被视为后来大乘佛教譬喻文学的基础。

    二、大众部的分裂

    「大众部」又称「摩诃僧只部」,是大众部的根本部派,大天为其开祖,以「缘起观」为论点,主张「现在有体,过、未无体」。「大众部」的分裂前后有四次,大约发生在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中至满二百年间,共衍出九部,是激发大乘佛教兴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时,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的主张与大众部主旨不合,独立分出「一说部」;而「说出世部」则以「世间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另成一派;「鸡胤部」则认为阿毗达磨是佛陀的真实教法,经律为方便教法,并主张应舍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断烦恼。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闻部」和「说假部」。最后一次分裂则是在佛入灭后满二百年,大众部因重新论议「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赞成,或有表示反对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

    从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有的以地名为部派名,更有以创始者立名者。各部派虽各自建立思想体系,但对于佛教的基本义理如「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从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称之。在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现了佛教思想发展初期的黄金时代,有如百花齐放,缤纷而灿烂!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三课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

    第三课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

    印度大乘佛教最主要分为二大系统:一为中观学派,二为瑜伽行派。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大约兴起于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间。溯源而观,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与上座部对于「空」、「有」看法的差异,更加明显;而且各部派之间都以重视学说的立论为主,佛教因此逐渐偏重于义理的研究,反而远离了人间佛教的实践。于是,大乘佛教行者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怀,提倡落实慈悲利他的菩萨道,大乘佛教的开展于焉大盛。

    承继部派佛教时期对「空」、「有」思想的见解,归纳印度大乘佛教学派的发展,一者是破一切执著情见,以彰显诸法实性为主的「空宗」--中观学派;一者则是剖析诸法相状,以了知身心万物为主的「有宗」--瑜伽行派。唐朝义净大师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序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其思潮的兴盛,由此可见。

    中观学派

    公元一、二世纪间,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经典亦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当时小乘有、无学说竞立,外道邪见纷沓。龙树菩萨出世后,以般若经典为根本,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等,倡导般若空观,「遣荡诸执,破邪显正」,大树法幢,展现大乘佛教富丽宏伟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为公元三、四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

    承龙树教学,门人提婆著《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义;继之,罗睺罗跋陀罗注释「八不」之说;笈多王朝初期,青目撰《中论本颂》注释本等,中观学派逐渐形成。

    中观学派以《中论》为主,阐述「性空、缘起」的思想,又有「世俗、胜义」二谛论作为说明。前者以有名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揭櫫「缘起」的根本思想,以诸法万物皆起于因缘和合,故无自性,否定当时小乘、外道对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执著或戏论。二谛偈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说明宇宙万法若立足于世俗谛,则一切法皆为「假名有」;若立足于胜义谛,则一切法皆为「自性空」。意即佛陀为化导众生,以众生理解的事相,开示真理。因此,若离世俗谛,则无法了解胜义谛;若离胜义谛,亦无法证入法性真实义。此外,「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的「中道」观,不偏执「有」或「空」,而从「真空妙有」中看待万象缘起性空的本质,亦成为中观学派重要的核心思想。

    公元四、五世纪间,中观学派分成以佛护为代表的「具缘派」,和以清辨为代表的「依自起派」。前者强调「缘起诸法毕竟空」,后者则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若从真谛门看,则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两者对空性的看法相异。佛护、清辨、月称、寂护、莲华戒等人的中观思想传入西藏,对藏传佛教发展影响很大。

    另外,中观思想传入中国,也深深影响中国佛教,除了衍成以弘扬《中论》、《百论》和《大智度论》为主的三论宗外,天台、禅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观思想。

    瑜伽行派

    公元四、五世纪,约佛陀入灭后九百年,无著、世亲二大论师出世,破斥当时印度偏执「一切皆空」的流弊,独帜大乘「有」义,以「非有非空,真空妙有」,开创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以弥勒为开祖,相传曾为无著宣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及《金刚般若论》等五部大论。主要以般若空性为思想根本,采瑜伽为实践方法,建立包括精神与物质的万有存在,皆由心识所变现。无著造《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顺中论》等,演说瑜伽唯识、阿赖耶缘起、蕴、处、界诸法差别的理论,确立了瑜伽行派的思想体系。

    约公元第五世纪初,无著的胞弟世亲在「有部」出家,宣扬小乘。后来听从兄长之教,回小向大,广造论释,时人呼为「千部论主」。在他的唯识教学里,以《百法明门论》为总纲,《大乘五蕴论》说明诸法名相,《唯识二十论颂》完成唯识组织,并阐明唯识「无心外之境」的哲理,《摄大乘论释》则成立「阿赖耶识」。另外,《佛性论》更肯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瑜伽行派的理论基础由此而大成。

    《唯识三十颂》是世亲晚期代表作品,由于十大论师相继造论诠释,使得瑜伽学派成为公元第五、六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十大论师中,德慧善于定学,著有《随相论》、《中论注》等,曾在摩揭陀国与外道数论派论师辩论获胜,因而深受国王崇敬;安慧是一位博学高僧,兼通大、小乘,并且擅长因明学,著有《大乘广五蕴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宝积经论》等;护法论师以那烂陀寺为中心,力阐世亲学说,破小乘,伏外道,唯识大放异采,代表作有《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等。戒贤曾依止护法为师,玄奘大师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时,曾向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对玄奘大师的思想产生极大影响。而在十大论师外,陈那擅唯识,却成就于因明,成为新因明的创始人,而被喻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

    瑜伽行派主要的思想理论有「八识论」、「三性论」、「四分论」、「种子论」和「五位百法」等,其理论的完备,令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近代许多学者如欧阳竟无、熊十力、梅光羲、王恩洋、周叔迦等,皆从唯识入门,而成为唯识大家。

    综观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潮,中观与瑜伽学派有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相美,使得当时法海奔涌壮阔,亦如日月之争辉!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四课 俱舍宗

    第四课 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据世亲菩萨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而成立的小乘宗派,其教义内容是以「我空法有」、「三世实有」为宗旨,故被视为小乘有宗。对中国佛教各宗都有重要影响,在思想的演变过程上,唯识宗可说是以俱舍宗为其根源。

    本宗除了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外,其它依据的经典有四阿含,论典有《发智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等七论,以及《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等。

    公元四、五世纪间,世亲菩萨感于当时有部教学在《大毗婆沙论》出现后,变得极为繁琐,乃参酌经量部学说造《俱舍论》,批判有部传统教义,为当时印度佛教界带来震憾,因而研究风气极盛。后来德慧、世友、安慧、寂天、陈那等也都相继制疏诠释《俱舍论》,说一切有部的教义由此更迈向新纪元。

    《俱舍》的弘传,在中国分为新、旧两个时期。南朝陈天嘉年间,真谛大师于广州制旨寺译出《俱舍释论》二十二卷,世称「旧俱舍」;唐永徽年间,玄奘大师于慈恩寺重译《俱舍论》三十卷,为历来法相宗的基本教本,则称「新俱舍」。《新俱舍论》译出后,玄奘大师门下弟子神泰、普光、法宝,各作注疏,大力弘布此论。其后,又有圆晖、慧晖、道麟等作疏弘通。当时讲学风气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后,此宗遂渐绝而不传。元世祖时代,帝师八思巴造《彰所知论》,这是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

    俱舍宗的中心教义,是在说明诸法因缘的正理,破遣外道凡夫著我的执见,令断惑证真,永离三界系缚。主要论典是世亲菩萨依「诸法无我印」所造的《俱舍论》。全论凡九品,组织缜密而不繁杂,可划分为三大部份:第一、主要讨论「法的性质和功能」;第二、讨论众生生死轮回的因缘与果报,也就是对现实世间作分析;第三、透过修行的方法,说明解脱烦恼后所证悟世界的因缘与果报。其详细内容如下:

    一、诸法概论:分析一切万法的种类。以蕴处界三类统摄诸法,总归为五位七十五法,并以十八界为中心,详细探讨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二、因果论:一切有为法,必须依靠因缘和合,始能生起。本宗立六因、四缘、五果,来说明有情、无情、精神和物质的作用情形。

    三、轮回转生论:探讨佛教的宇宙观,说明有情世间和器世间的种种情形,透过三界、五趣、四生,说明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过程;再以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思想,说明众生轮回转生的相状。

    四、业感论:透过业感缘起,探讨六道轮回的原因,并细分业的意义与种类。

    五、随眠论:说明六大烦恼(贪、瞋、痴、慢、疑、我见)、十随眠及诸经中烦恼的分类与根除的方法。

    六、断证论:探讨由凡夫成为圣贤的方法与所证得的果位内容。

    七、破执论:从有部的立场评破其它学派「实我」的主张,并厘清无我论的真正意义。

    总之,此宗所依据的主要论典--《俱舍论》,乃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其组织结构严谨,对于诸法的分析虽千头万绪,却有条不紊,世称聪明论。虽曾光辉一时,影响大乘诸宗,然自唐朝会昌法难之后,此论随著唯识学的不振,亦乏人研习。其理论在阿毗达磨论集中,是最富科学性、哲学性与分析性的,因此,佛教思想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及未来发展,此论的深研与发扬,有其价值。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五课 成实宗

    第五课 成实宗

    成实宗,以《成实论》为所依,又名「成实学派」。《成实论》是中印度诃梨跋摩(公元二世纪至四世纪间)所造。成实,具有「成四谛之实」的深义,意即阐说佛陀一代教法的真实义理,论说诸法皆空。其内容以正、反论证的方式,说明宇宙万有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无实体的假象,最后终归于空,修如是观可体解四谛的真理,以八圣道灭除所有烦恼,最后到达涅槃。《成实论》在教史上被定位为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过渡时期的重要著作。古来对此宗的判属时有异论,如南朝梁代三大法师站在《般若》、《法华》、《涅槃》诸经立场,以此论讲二空,判定为大乘论。其后,北地的法上首判本宗属小乘,继而吉藏于《三论玄义》中判《成实》为小乘,智顗、慧远亦以之为小乘,此后各家遂判定成实为小乘。

    《成实论》现为研究三论宗者所修习,可说是大乘空、有二宗的前方便。

    姚秦弘始十四年(四一二年),鸠摩罗什翻译《成实论》后,其门人僧叡首先讲述之,昙影继而将此论整理分章,研究著疏者渐多。僧导是罗什门下最善于《成实论》者,他从关中到南方寿春(今安徽寿县),广为发扬,形成了南方寿春系的成实师系统,以昙济、道猛、智欣、法宠、慧勇、宝亮为代表。其中,僧导的弟子道猛,以《成实》一部,大化江西,明帝为其建立兴皇寺,并奉敕开讲《成实》,帝与公卿皆亲列法席,盛况空前。法宠受梁武帝尊为「上座法师」,敕住宣武寺。宝亮一生讲《成实》十四次。

    罗什的弟子僧嵩则从关中到北方彭城(今江苏徐州),形成了北方彭城系的成实师系统,以僧渊、昙度、慧球、慧次、僧柔为代表。昙度以其德风远播,受魏孝文帝遣使征请,住魏都平城,法席大盛,门下千余众。同门的慧记与道登均受北魏朝廷重视,道登更常侍孝文帝垂询。慧球盛弘《成实》于荆、楚间,受敕为荆州僧主,享誉当世。僧柔受文宣诸王再三召请,驻锡于定林寺,四远钦服,南齐文惠太子及文宣王均礼之为师。

    由于两系的弘扬,分别受到南、北朝王室的护持,弘传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世人遂称弘讲者为成实师。梁代,成实宗的南北二系会集于南京,大兴本宗,人才辈出,僧柔、慧次的传人开善寺智藏、庄严寺僧旻、光宅寺法云,被誉为梁代三大法师,受到朝廷的护持。此时弘讲经论的法师经常融会《成实论》来宣说大乘教义,《成实》被视为大乘般若系统的论书。其中,法云尤为特出,以《法华》经义论《成实》,作《成实义疏》;梁武帝曾请讲《法华》,以为久旱祈雨,其讲说之妙,时无伦比。其次,智藏提出新本《成实》,形成新实宗,引起热烈辩论,《成实》法筵极盛。僧旻则以利根辩才,名闻朝野。

    本宗于隋唐时代虽仍持续发展,但因受到梁代以后三论诸师,如僧朗、僧诠、法朗的破斥,到了唐初又有吉藏等判其为小乘,其后研究者骤减。

    成实宗宗义有以下要点:

    一、真俗二谛

    《成实论》中有二种二谛:

    第一种二谛:万有的组成要素为真谛,如五蕴、极微、无为法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者为俗谛,如:「瓶」由色法等因缘所成,「人」由五蕴法所成。

    第二种二谛:以诸佛的教法为世谛(俗谛),如说五蕴等法、布施持戒可升天等方便教;以真实空、涅槃为第一义谛(真谛)。这是《成实》的特色,若依世谛,说「有我」无咎;若依第一义谛,说「无我」为实,以此论统摄一切佛法。

    二、人、法二空

    二空观能断烦恼障(我执所生)与所知障(法执所生),二障断除,得以成就佛果。成实宗主张以「析空观」了知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则主张「体空观」,以明毕竟空真义)。

    三、四圣谛义

    《成实论》的主旨,在阐释如来所说三藏教法的实义。所谓实义,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四、宇宙分析论

    本宗将宇宙万有概分为「五位八十四法」,色法十四、心法五十、非色非心法十七、无为法三。

    综合上说,则可略知成实一宗的要旨,其异于俱舍等毗昙之说,而最具特色者,不外于「三心、二谛、二空」论,即揭示「假名心」(执著于五阴所成的人或色、香、味、触等,所成的瓶等,为实有的心)、「法心」(执著于五阴为实有的心)、「空心」(缘于无所有的心)等三心,并谓若灭除此三心,则可脱离三界。二谛则指世谛(有我)、第一义谛(无我)。二空则为人空、法空,谓「人空」如瓶中无水,由五蕴和合形成的「人」,是为「假人我」;「法空」如瓶体无实,「五蕴」则仅有「假名」而无「实体」。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课 律宗

    第六课 律宗

    律,指佛陀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乃因僧众不当行为而被动制定。在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只律》、《五分律》。本宗以律为所依,故名为律宗。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缘和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不同。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结集时,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印度东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条新戒律,受到东部僧团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长老比丘的非议,乃举行结集,斥为「十事非法」,导致教团的初次分裂;其后教团陆续分出部派,所传戒律不尽相同。

    佛教初传东土一百八十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印度昙摩迦罗始译《僧只戒心》戒本一卷,并敦请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传戒,开中国十师传戒的先河。

    姚秦弘始六年(四○四),弗若多罗译出我国第一部广律《十诵律》后,律典相继传入;其中较重要的是「四律五论」。广律译出后,中土普遍以弘扬《十诵律》为主,关中则盛行《摩诃僧只律》;《四分律》译出后,流传更广,渐次取代各部,成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陆续有弘扬律宗者。唐初有终南山道宣律师,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为后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千年来我国律学行事的指南。

    《行事钞》将「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其中以戒体最为重要,为戒律的根本,「戒体论」乃成为律宗的主要义理中心。道宣将佛陀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门为化教,戒学为制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占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归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意义,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与发展基础,贡献卓越。

    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弘化《四分律》,因其学养深厚,严持净戒,律学大彰,世称「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继嗣法统,成为南山律宗二祖,其后法脉不绝。唐朝末年,经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佛教衰颓不振,律宗亦渐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师大弘律宗,唯因释律有异,形成「会正」与「资持」二宗,「资持」影响尤广。

    宋代以后,几经战乱,律宗典籍逐渐散佚,至元、明两代,乏人传承。明末清初,复有莲池、蕅益、弘赞、元贤等著作论述;并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于云端受戒,顿悟心地法门,广学大小乘律法,开坛说戒,徒众万人,再兴南山律宗。古心门下的寂光,于南京宝华山创建南山律宗道场,成为日后的中国戒学中心,至今天下丛林传戒,多依循宝华山的戒坛仪轨。

    寂光的弟子见月继承宝华山法嗣,见月数传至文海,清世宗时,奉诏入京,住持宝华律宗的分支--法源寺,开坛传戒,从此宝华山法脉分灯全国,文海戒子遍满天下。清代太平天国之乱,宝华山受到严重破坏,重建后,盛况不复。民国初年,唯弘一律师校正三大部及其它律藏,云游著书,弘传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层次有所不同。随著时代的变迁,许多小小戒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星云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众生。

    经云: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死大海。戒,是学习做人的根本。清净的戒行,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圆满幸福快乐的人生。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七课 法相宗

    第七课 法相宗

    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而立,主张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故将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分析其性相和体性,并加以组织化、系统化,所以称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或有相宗。唯识学说建立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矫空宗末流断灭空的偏执,故名「大乘有宗」。

    唯识思想的发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迈进,从阿含、般若、中观乃至瑜伽,逐渐开展,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趋缜密、圆融的过程。在公元四、五世纪,无著的《摄大乘论》和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为唯识思想的代表著作。主要说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意识,并非实存的「境识俱空」,又称为「真实唯识说」,由真谛三藏传到中国,形成摄论宗。另外,主张「境空识有」的「方便唯识说」由陈那、无性、护法等唯识论师的传承,经由玄奘大师传到中国、日本,才有现今的法相宗。

    公元七世纪间,我国玄奘大师西行求法,曾在那烂陀寺从瑜伽论师戒贤受学五年,传承《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的奥义,开创了中国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大师归国后,住持长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窥基的协助下,以护法的注释为主,融合印度十大论师之说,综合而成《成唯识论》,此论为唯识宗的百科辞典,加上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窥基大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本宗又名「慈恩宗」。

    窥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继承法脉,续传智周。智周传如理,其后中国唯识宗逐渐衰微,传承不明。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虚大师及欧阳竟无、王恩洋、梅光羲、韩清净、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圆、熊十力等居士学者致力于法相的研究。台湾早年有慈航菩萨阐扬唯识,著作《相宗十讲》,后有印顺导师作《唯识学探源》、演培法师作《八识规矩颂讲记》、杨白衣居士作《唯识要义》等。近期也有不少法师学者致力于唯识教义的专研与著述。

    唯识教义分项略述如下:

    一、五位百法:「百法」是万有的分类。研究唯识学,必须先了解诸法名相,这是进入唯识之门。世亲菩萨从无著菩萨学习大乘法相教义后,造《百法明门论》,乃将万法归纳为五位百法。

    二、万法唯识:宇宙森罗万象都是靠第八识--阿赖耶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如果能够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因而断除妄执,可以了生脱死,回归涅槃清净之体。

    三、种子现行:百法中,除了无为法以外,其余的有为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第八阿赖耶识含藏著产生「色」、「心」诸法现行的作用,称为「种子」。当「种子」遇「缘」起「现行」时,就变现而成森罗万象,因此说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总体、万有的根源,此称「阿赖耶缘起」。譬如喜舍心的种子现行时,见贫困者而心生欢喜,行布施,舍财物;看过巴黎铁塔的相片,再见到实物时,会产生熟悉感。

    四、四分说:唯识学者为论证「唯识无境」的理论,说明主观精神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证自证分四领域成立,且不离心识而存在,强调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为「相分」,相机为「见分」,照相者为「自证分」,照相者调整焦距镜头要将景物清晰摄入的作用为「证自证分」。

    五、三类境:瑜伽学派将吾人所认知的尘境分为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六、三性与三无性:依「有」的观点而言,一切诸法有三种自性(体性相状),即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依「非有」的观点而言,「识」有「境」无,故立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由以上三性、三无性之说,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无性具有不即不离的关系。

    七、五性各别:众生依据个别不同的阿赖耶识种子,具有五种不同性质,可分为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说。

    本宗立三时教,以判释佛陀一代所说教法。三时即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前二时为方便未了义教,止于偏有、偏空,第三时所说为中道真实义的圆满教,属了义教。唯识宗是属第三时的中道教。

    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于心识的分别作用,而有美丑、好坏、优劣的种种差别。如果我们能够显发佛性,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则能如实地了悟世间的实相,不被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如果我们能善于调伏自己的心识,再痛苦的事,也能逆来顺受,甘之如饴。因此,如何转妄识为智慧,是解脱的重要途径。唯识宗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唯识学所立的名相为佛学名相的基础,说理缜密,分析心理过程透彻,虽有「俱舍八年,唯识三年」之说,然其主张与实际生活多所相应,堪称为佛教的心理学。如果有心学习,可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必能臻于转凡入圣的境界。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八课 三论宗

    第八课 三论宗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开宗立派,宣扬空、无相、无所得、八不中道等义理,是具有浓厚印度传承特色的宗派。以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别称空宗、无相宗、中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公元三世纪初,龙树菩萨作《中论》、《十二门论》,倡导中道正观要义、缘起性空之旨,而开本宗之基,即中观学派。龙树之后有二支派,一是龙智,一是提婆。龙智下传清辨,清辨传智光,智光传师子光。提婆传罗睺罗多,罗睺罗多传须利耶苏摩,须利耶苏摩传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于姚秦时代传译三论入中国。

    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与玄学结合,形成六家七宗格义之学,开启本宗思想发展契机。继由罗什大师译三论,奠定我国三论基础。罗什门人僧肇作《肇论》,确立空有无碍的般若思想体系,开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先河。罗什门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则宣教关中,形成三论宗南北二大学派。南朝刘宋时期(四○一-四八○),北派因法将欠缺而渐趋消沈,南派亦受成实宗的影响而未能发展。

    六世纪时,高丽僧朗以其卓越识见评破《成实论》,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论之势。僧朗之后,僧诠继起,门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为俊杰,奉陈武帝之诏,驻锡京都兴皇寺,大张讲席,常随众千余人,门下有二十五杰出传人,以嘉祥吉藏最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岁驻锡嘉祥寺,大阐三论,著《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大乘玄论》、《二谛义》、《三论玄义》等重要钜著,融摄《涅槃》、《法华》大乘要旨,建立「不著二边」,「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论体系,三论宗思想由此建构完成。 吉藏以后,虽有智凯、知命、智实、寂师、慧远等高足继起,然因思潮变迁,法相宗、禅宗盛行,唐代中叶以后,本宗遂告沈寂。近代研究三论特出者为印顺长老,他对于中观缘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阐扬。

    三论宗的教义主要有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显正:依《大乘玄论》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见解,「显正」即彰显「无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显正,意即破邪之外,别无他立。

    二、真俗二谛:为令众生领悟「无所得」中道的理体,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而说「真俗二谛」。「真俗二谛」乃诠显无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边的执取。

    三、八不中道: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以此四双八计破除「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计有所得的邪迷,以诠显无得正观,即是八不中道。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执见,以「无所得」为宗旨,故不于佛陀一代圣教立权、实、真、假,或分深、浅、优、劣,然而为因应众生根机,仍立二藏、三轮的教判。二藏,即声闻藏、菩萨藏;三轮,即根本琺輪、枝末琺輪、摄末归本琺輪。

    修习三论者,首先须摒弃物我表相的种种对待,化否定为肯定,从出世到入世,变消极为积极,却玄义而重实践,从否定中建立「有」,从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见万法实相。在三论空观思想里,可以体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从而发菩提愿,展现出深切的入世关怀,为一切众生广行菩萨道,而不急于求解脱。

    空观的建立,对于现实人生实有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星云主张建立与「空观」相应的人生观:「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舍为得、以众为我、以教为命」,从体证解脱、承担中,彻见「同体共生」的生命价值,才是圆满与自在的人生观。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九课 天台宗

    第九课 天台宗

    天台宗因开创者智者大师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华经》的教旨而建立思想体系,又名法华宗。

    本宗教门义旨,以《法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般涅槃经》为辅助,以《大品般若》为观法,援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

    论及天台宗的历史传承及思想渊源,应远溯自印度龙树菩萨所撰的《大智度论》、《中论》。此二论传入我国,经鸠摩罗什翻译弘扬,此后,得北齐慧文、南岳慧思两大师的传承,及至智者大师的发扬,创立教观双美体系,成为天台教学的基础。

    慧文,北齐人,因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读《中论》时,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其后传法给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面授观心之旨,昼则尽职僧事,夜则坐禅修定。一日,于放身倚壁的一刹那间豁然开悟,明达融通「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生主张《般若》、《法华》是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奠定了天台教学「教观二门」的基础。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承袭慧思的禅法,以一心三观、十如是,发展为「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天台宗遂据此为基础,而形成独特的性具思想。

    智者大师承继南北朝时期各家的教相判释,独创天台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次第。八教,是为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方式,即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内容,即藏、通、别、圆。此五时八教的教判,是以《法华经》为圆教立场而施设的,将佛陀一代时教分门别类,适应各种不同众生的修持,并依修行次第、证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较。

    智者大师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庐山,致力于著书立说,勤于修持禅定。也曾多次入宫为陈后主说法,为隋炀帝授菩萨戒,又至金陵弘法度众,可谓是禅教一致,行解并重,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是大乘的菩萨行者,同时也是将佛学中国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国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顶,慧解超强,一生记录整理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等著作,撰述《涅槃玄义》、《涅槃经疏》,编有天台宗史《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对巩固天台教团很有贡献。灌顶以后有法华智威、天宫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后,湛然继其法席,一生致力于弘扬天台教观,讲说撰写,著作丰富,有《金刚錍论》、《止观搜要记》、《法华文句》等多种。时人赞歎说:「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没矣!」

    湛然之后,因会昌废佛及唐末五代的战乱,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赵宋时代,清竦的热心护法,吴越王钱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风才又重见曙光。清竦门下有义寂,探索天台典籍、讲演天台教学;义寂门下有高丽谛观送天台典籍回中国,其后四明知礼复兴宋代天台大业,被尊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后,随著国运的衰微,亦逐渐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书,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民国以后,有谛闲大师创「观宗研究社」,为作育天台学者的专门学府,后付法倓虚。在香港先后有倓虚、乐果、显慈、定西、洗尘、觉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师弘扬天台;台湾有斌宗法师继天台衣钵,门人慧岳法师,承其法系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门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时八教的教相论、三谛圆融论、五重玄义的经典解释论,及圆教的六即佛论等。实践门有: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内含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等。在中国八大宗派中,由于它的义理组织严密,使天台有「教、观」二门互照、「教观双美」的称誉;同时也显现其教观兼备,事理圆融,解行并重的独特风格。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课 华严宗

    第十课 华严宗

    华严宗系依据《华严经》而立名。杜顺大师作《法界观》一卷,总括华严奥旨而开宗。唐代贤首国师撰《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华严法门因而大行,所以本宗又称贤首宗。又本宗以四界说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亦称法界宗。后以现今通行的《八十华严疏钞》是清凉国师澄观所作,故亦名清凉宗。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第二七日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六百年顷,龙树菩萨于龙宫中发现这部经典有三本,以上、中非凡力所能持,乃诵出其十万偈四十八品,即为后世流传的《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即: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华严》、般若三藏译的《四十华严》。

    唐初,杜顺大师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中神异事迹很多,比方说,有聋子、瞎子拜见他以后,能听能见。有一次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过岸后,才又水流如故。他所著述的《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为开展华严思想的根本要典,被尊为华严初祖。

    二祖智俨,二十七岁撰《华严经搜玄记》,记述《六十华严》的纲要,成一宗的规模。智俨一生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不求名闻,风范清高。

    三祖贤首法藏融和杜顺、智俨思想,集其大成,完成华严教观双门的组织系统,并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为三时、五教、十宗,以《华严》为别教一乘的圆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等,都是华严宗的重要著作。法藏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常有瑞应,或有光明从口而出,或见五彩祥云凝空,或感大地震动。尤其善用实物譬喻,尝于长生殿为则天皇帝讲《华严经》,以殿前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六相、十玄的意旨,使茫然不解的皇帝因而欣然了悟。又曾为理解力迟钝者立十面镜子,分列上下及八方,面面相对,于中央置一佛像,其后燃一炬照之,以此光影互相映现,阐释「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

    四祖澄观每日必诵《华严》,一生宣讲《华严经》五十遍,身历九朝,先后为七位皇帝讲经,唐德宗曾赞誉道:「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国师。澄观秉承杜顺的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撰《八十华严疏》。有「华严疏主」美称,又此疏与法藏所撰《探玄记》,被誉为华严双璧。

    华严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禅教一致,并作《华严原人论》,立足华严,会通三教,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儒学哲理化产生重大影响。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祖师的推弘,完成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宗密示寂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皆没。至宋代,子璿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诸师各作《五教章》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的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等,明代的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祖住等,清代的通理、周克复、续法等诸师大德,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此中,清代的通理和续法被认为是中兴华严者。民初复有月霞创办华严大学,门人以常惺为著。

    华严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谓宇宙万象相互融通,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亦为此一物缘;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资,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为明此法界缘起的内涵,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之旨:

    一、四法界:「法界」是指由佛心所显现的宇宙万法,一心含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中,事事无碍法界特显华严妙境(一真法界)。

    二、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的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之理。包括: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兼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兼容安立门、因陀罗网境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成具德门等十门。

    三、六相圆融: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圆融,相即,无碍。

    一切诸法皆具足六相的圆融,法法具足十玄无尽的缘起。事事无碍法界,穷一体圆融之妙,此即华严「一乘别教」独特的「性起法门」。

    「认识重重无尽华严会,恍悟自身佛法富贵人。」能认识佛心所显现的华藏世界(一真法界),就能扩大生命领域,证悟生命的永恒,进而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对待世界的束缚,而达到心灵上的圆融无碍,欢喜自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每年召开年会,星云先后提出了「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等主题,希望人类不分彼此,能够落实于尊重生命,而展现生机;能够慈悲包容,而涵摄十方;能够敬业乐群,而广利一切众生。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真言宗,专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罗,并以三密加持、修五相成观,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语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生毁谤,故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而称本宗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时代,真言密咒已流行于印度民间,用以守护、消灾、治毒等。四世纪时,出现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主张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的土坛供养诸尊,严修仪轨,即可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七世纪时,密教结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组织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主,成立「胎藏界」和「金刚界」密法两大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派,又称「金刚乘」。

    八世纪后半叶,密教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众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学说。其后逐渐转化为「时轮教」,将大众化的金刚乘加以体系化,以「乐空不二」的无上瑜伽密法为中心,强调《金刚顶经》中的大乐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后来传入西藏。

    密宗法门特别重视事相仪轨的传承,且必须以显教为基础,并经上师灌顶正式传授才能修习。因此,欲学密者须先通晓大乘教理,然后修满十万遍以上的四加行,即:四皈依法、大礼拜法、献曼荼罗法、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加行圆满后,上师始依根器传授「五部无上金刚法」的任何一部,作为行者的本尊专修法。藏密宁玛派将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部九乘;阿底峡尊者所著《菩提道灯论》,将学佛的次第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日本东密祖师空海所立的「十住心」。此等皆说明修持密宗必须以显教义理为基础,次第渐进,不可踰越。

    中国佛教在三国时代已有经咒传译,但并无系统。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八世纪),密法从印度传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国发展开来,成为八大宗派之一。

    我国密宗尊龙树为初祖,龙树传两部密法给龙智;八世纪初,印度善无畏、金刚智乃至不空皆曾于印度得其真传(传说龙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时,善无畏与金刚智先后将胎藏部、金刚部密法传入中国,奠定密宗基础。不空依止金刚智出家,尽得其密法,其后遵奉金刚智遗命到南印度广求密教经典,回中国后专志翻译,被尊为四大翻译家之一。

    中国密宗在不空的发扬光大下,顺利扩展,玄宗、肃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顶,礼为帝师;不空派弟子于五台山造金阁寺、玉华寺,流传至清末,五台山均为密教重镇。

    唐代的密宗祖师还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为不空的传法弟子,受金刚界密法,系密教付法第七祖。他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并融会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论。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带回日本,成为东密开祖。此外,新罗僧惠日、悟真等亦传此宗入新罗(今韩国)。

    会昌法难后,密宗仅存「瑜伽焰口」、「施食仪轨」及楞严、大悲、十小咒等流传下来。元、明、清三代,由于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传入。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并授以政治权力治理西藏;明代藏教有八大法王受册封;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DL、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士克图;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风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师参学西藏,译出数部藏密要典,首度沟通汉藏文化;星云亦曾致力显密融和;一九九七年三月,藏密精神领袖DL喇嘛来台访问后,遂掀起密教在台湾发展的热潮。

    密教以显教为基础,忽略显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顶咒法,或迷信双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将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偏离佛陀教法本怀。唯有显密佛教的共同发扬,才能为全世界人类福祉带来贡献。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二课 禅宗

    第十二课 禅宗

    禅宗的「禅」,溯源自印度释迦牟尼佛于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发扬光大于中国唐朝的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由此逐渐形成为「五家七宗」的庞大宗派--禅宗。其后再陆续传到日本、韩国、越南,乃至近代普遍传至欧、美、澳、非等世界各地。

    禅宗尊奉北魏时来华的菩提达摩为始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给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从「藉教悟宗」澄观静虑、止息杂念的「理入」,或从以德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行入」,以求得精神解脱。四祖道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接引道俗,举扬禅风。其禅法以一行三昧、五门禅为特色。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为基础发展而成,东山法门承继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重视达摩的领宗得意,形成中国禅学的主流,在当时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后禅宗分为两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中心的北方传法,称为北宗,禅法主张渐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传法,称为南宗,禅法主张顿悟。唐中期以后,南宗逐渐成为禅宗主流,北宗逐渐衰微,乃至湮没无闻。惠能的革新顿教禅法思想,主要是《坛经》中所叙述的:(一)强调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无相戒」;(二)主张顿教法门,说「一悟即至佛地」;(三)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实践理念。

    惠能门下,主张惠能传南宗正统性的人是荷泽神会。他曾于七三二年于滑台大云寺与北宗论辩,争取南宗的正统性,并极力宣扬南宗禅。四祖道信傍出的牛头法融一派,在江东润州牛头山勃兴,对南宗门下有极重大意义。此外,继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两大弟子系统下产生的五宗七派。青原行思门下,分别流出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岳怀让门下,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体现他禅法的特色,从日常生活行事中认识「起心动念、弹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禅旨。其弟子百丈怀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禅院规制,有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的禅法经百丈而分出沩仰、临济二宗,临济门下日后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宗脉相承,至今不绝。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时代,南宋则是看话禅与默照禅分立的时期。曹洞门下宏智正觉提倡默照禅的禅观功夫,而临济杨岐派门人大慧宗杲,以参公案的方式,引导行人起疑情、看话头,力求彻然大悟。

    元明以后,禅法渐微,其间虽有海云印简、万松行秀、破菴祖先、无准师范等一代宗师相继崛起,毕竟已呈儒释调和、教禅一致的定局,渐失其独立风格。近代禅宗大师首推清末民初的虚云、来果二位硕德,绍隆宗风。

    随著时代的迁移,现代无论是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纷乱,心里无法得到安宁,因此,每一个人更需要禅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目前台湾及世界各国正掀起一股「禅学热」,多数学佛人士热衷于禅坐冥思,讲说撰述。佛光山属临济法脉,秉承菩萨道思想、人间佛教精神,因应时代之需,开创出「人间生活禅」禅风;并于世界五大洲分设僧信二众禅堂,以合乎现代思潮的规约,来接引禅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来面目。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三课 净土宗

    第十三课 净土宗

    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为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亦名莲邦,所以又称莲宗。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藉弥陀本愿的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净土思想广见于大乘诸经。净土,是指清净国土,也就是以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其中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自古以来即被视为诸佛净土的代表。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2 09:48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五册 宗派概论》
    弥陀净土思想乃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三经所成立。《无量寿经》主要叙述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四十八大愿,广宣秽土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修往生法门,及揭示三辈往生的条件。《阿弥陀经》以阿弥陀佛的西方胜境为主体,以往生不退为宗,以「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为用。《观无量寿佛经》则陈述往生西方的净业正因「三福行」及「十六观行」法门。四世纪间,世亲菩萨造《往生论》,力劝往生西方。此「三经一论」先后传入中国,成为净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据。

    东晋弘扬弥陀净土最力者,是庐山慧远大师。他在庐山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据《般舟三昧经》修行,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的始祖,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间,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佛经》,传承完备的净土经论,使中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的进展。昙鸾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明示难、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修行的易行道,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生净土。其后,道绰著《安乐集》一书,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依难易二道的说法,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至唐代善导大师集其大成,立正行、杂行,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净土法事赞》及《往生礼赞偈》等,甚受净土宗重视,故经其阐扬而确立的净土宗,特称善导流,对净土宗影响至钜。

    唐开元初,慧日大师自印归国,见当时禅家视净土为引导愚心的「方便说」,于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净土。于是中国净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其后,三祖承远大师承慈愍慧日三藏之说,专修净土,营立「弥陀台」,远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师于南岳般舟念佛道场勤修般舟三昧,禅定中感应弥陀亲授五会念佛方法,乃创「五会念佛」法门。五祖少康大师于乌龙山建念佛道场,率众日夜行道唱赞。

    六祖宋永明延寿大师,撰《万善同归集》,主张理事兼融、禅净双修,又作〈四料简〉,宋代僧俗的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七祖省常大师结社集众专修净业,往昔庐山白莲社的盛况于焉再现。八祖明代莲池大师(即云栖袾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净土,重视经教,撰《阿弥陀经疏钞》,强调「信、愿、行」三资粮为往生净土之要;力倡「禅净同归」之说,融和二宗,令净土宗凌驾诸宗之上,成为主流。蕅益智旭大师承袭莲池教说,著《阿弥陀经要解》,选定《净土十要》,为净土行者必读之书;又精研八宗教义,著作等身,主张禅、教、律三学一源说,并将此三学归结于净土法门,是为净土宗九祖。

    清代以来,净土信仰受到在家居士热心提倡,如彭际清居士等,尊截流行策、省庵思齐、际醒彻悟为净土祖师。其中,省庵大师结莲社,制定〈净业堂规约〉,互相策励,屏绝诸缘,专修净业,世人皆谓永明大师之再来。民国初年有印光大师,主张以净土法门统摄禅、教、律各宗,力倡持名念佛,又致力社会慈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政府迁台后,净土宗在台湾持续受到广大欢迎。

    综观净土宗的发展,千余年来,阐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难以计数,也有广大的信众,但此宗不若他宗有师徒授受的法系,因此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直到宋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者列为莲宗七祖,即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大师。后人复举明代云栖袾宏大师为八祖、蕅益智旭大师为九祖,清代行策大师为十祖、省庵大师为十一祖、彻悟大师为十二祖,近代则推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为十三祖。这是净土宗不同于其它宗派之处。

    净土法门历久不衰的原因,在于易修易持,有所谓「千经万论,导归极乐」的统摄八宗之势。除了祖师大德亲见弥陀、放光见佛、往生瑞相等事迹外,历代缁素及物类的往生实录,也都令人生起无比信心。

    净土宗的行持以念佛法门为主,一般可分为四种念佛法,即:

    一、持名念佛:系心一佛,专心称念名号,净念相续,如《阿弥陀经》所云。

    二、观像念佛:谛观佛像,历历分明。

    三、观想念佛:以观像念佛为基础,对所观佛像留下深刻印象,再至静处闭目忆念观想,如《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六观及《观佛三昧海经》所云。

    四、实相念佛:观自身及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念佛法,又名「法身观佛」。

    其中以持名念佛最为普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深入民间,影响最广。

    历代以来,净土修行者对于持名念佛也有多种方法,如:明持、默持、半明半默持,观想念、追顶念、礼拜念、记十念、十口气念等。星云则主张在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式来修持,如:

    一、欢欢喜喜的念(如历净土)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忆母)

    三、空空虚虚的念(如入法界)

    四、诚诚恳恳的念(如见弥陀)

    修持净土法门者,应广发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念佛,不一定要到寺院里;但是,到寺院参加念佛法会,藉著大众共修的力量,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乐世界是我们幸福的国土,是身心永久的故乡;清净佛国是我们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归宿。但是极乐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现世人生的千番历链,万般修行,才能达到莲华化生,不生不灭的境地。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来时光,而在当下人间净土的建立,现世人生的庄严。因此,净土行人希望求生净土,就要以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净化我们现世生活。尤其对现代的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殊胜法门。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四课 藏传佛教

    第十四课 藏传佛教

    西藏的佛教,应溯自公元四世纪,藏王拉托托·日宁赞得《如意珠宝箧庄严经》等,因不解经义,以「玄密圣物」奉祀;至公元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始建寺译经,这是西藏佛教的嚆矢。

    公元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贞虔诚奉佛,积极弘扬佛法,迎尼泊尔寂护大师入藏,讲说律藏、中观,建桑耶寺。惟是时藏地原始苯教排斥佛教,灾难频传,佛教发展备极艰辛。公元七四七年,藏王接纳寂护大师的建议,遣使者恭迎印度密教莲华生大士入藏,立宗弘化,乃开藏密之源。大师以神通降服苯教教徒,悉奉佛教,同护佛法,屡建未成的桑耶寺乃顺利竣工,所传真言仪轨亦告大备。是时,并得啤玛拉密渣尊者大力相助,披度僧众,依教修行,这是藏地佛教前弘期的盛况。

    公元九世纪,苯教反佛势力兴起,藏王朗达玛大举毁灭佛教。其后,藏地内乱,民生疾苦,引起藏人向佛之心,乃迎印度尊者阿底峡入藏,从事改革,佛法再兴,开启藏地后弘期佛教的发展。

    在西藏佛教史上,佛教遭朗达玛毁灭前,莲华生大士所传佛法,称旧派,藏语称「宁玛派」;阿底峡尊者以后所传佛法,称新派,藏语名「噶当」,又称新红教,系将原来的密教融和显乘,以显密不二,经典与曼陀罗合一,为解脱要道,护持者众。此后,西藏佛教迅速发展,宗派林立,因此精舍林立,宁玛、噶举、萨迦、格鲁为四大教派,其余尚有当巴桑吉所建的「希解派」,衮邦钦波·特吉尊椎所创的「觉囊派」,博东巧勒南杰所立的「博东派」,布敦所兴的「霞鲁派」,以及如南喀坚赞虽未列「洛扎派」名,而显盛一时的流派甚多。时至今日,或虽典籍尚存,法统失传,或以法脉尚兴,教义相似,或以流传未久,而未弘传,皆不赘述。兹就四大主流宁玛、噶举、萨迦、格鲁四派概略说明如下:

    一、宁玛派(红教)

    宁玛派是西藏佛教中最早的教派。宁玛,藏语古老的意思。始祖即藏密开祖莲华生大士,大士入藏之后,降魔建寺,辟地译经,弘传密法,一时佛法大兴。

    十一、十二世纪间,藏僧三索尔及绒却吉桑波等,奉莲华生大士为开祖,依其密咒及所遗「伏藏」修习;自藏传佛教后弘期始,称宁玛派。又此派僧人头戴红色僧帽,因此别称为「红教」。

    宁玛派重个人实修,奉大乘思想,不置寺院,觅隐密山洞,修持岩藏或心中取得的莲华生大士所传密法。后来规模益广,形成六大传承,即噶陀、白玉、左千、雪谦、多杰乍、敏珠林是,盛行于康藏、青海、四川等地,至十六、十七世纪,始有较具规模的寺院,且发展快速,海内外承侍此派受法修行者众多。

    二、噶举派(白教)

    本派祖师马尔巴,亲自到印度向密教大师那洛巴修学密法,回藏后成为噶举派的开祖。噶举派注重口口传授。噶,意指「佛语」或「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承」。此派在修法时穿著白色僧裙(马尔巴沿袭自印度习俗),别称「白教」。

    马尔巴传授「喜金刚」、「密集金刚」、「大手印」等密法,并全力投入梵典汉译的工作。他以在家居士身分传法灌顶,门下弟子以密勒日巴最为杰出,是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诗人圣者。密勒日巴的再传弟子冈波巴,其弟子分为四大派和八小派,其中,杜松虔巴所创立的噶玛噶举派,即第一世噶玛巴,以活佛转世的方式传承此派,至今已转世至第十七世,从二世开始为忽必烈之师,乃至十世皆为中国元朝皇帝的教授师。

    噶举派的教义传承自应成派《中观论》,最主要的教法是「大手印」法,并着重将生活中的不顺遂视为修道的「助缘」,主张于逆境中磨练意志,以增长学法的信心。

    三、萨迦派(花教)

    公元一○七三年,萨迦派的教主贡却嘉布,在后藏仲曲河谷的萨迦地方,以所建的萨迦寺为名,成立此派。此派寺院墙上绘有象征文殊、观音与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花纹,因而又名「花教」。

    萨迦法王与教主的继承,是采父子相传的家族传承方式世代轮替相承。萨迦四祖贡噶坚赞曾应元帝忽必烈召请入朝,被尊为帝师,著有《萨迦格言》,流传至今。萨迦五祖八思巴,亦被元朝尊为帝师,册封为「大宝法王」,并委以全藏的统治权,萨迦派因而盛极一时。随著元朝政治的衰微,萨迦派在西藏的地位也受到重大的影响,但其教义仍然流传至今。

    萨迦派所弘传的密法,传承自贡却嘉布得文殊的启示,以清辨一系的中观派教学解释秘密乘,「喜金刚」法为其传承,并以显教中观、唯识思想为基础,注重「道果」密法的传授。其教法有三个主要的修行次第,即:最初舍非福(恶业)中断于我执(人空),后除一切见(法空),知此为智者。

    四、格鲁派(黄教)

    宗喀巴遥承噶当派传统,于公元一四○九年以所建的立波噶当寺为名,创建「立波噶当派」。其后,又在拉萨创建甘丹寺,并发起「传召」法会,乃改为「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与善行,后世尊宗喀巴大师为创始者。宗喀巴提倡宗教改革,讲求戒律精严,注重显教修学,并主张先显后密的教法。此派因头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宗喀巴采取噶当派阿底峡尊者显密合一的思想,并建立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以五大部论为修学显教必修课程。宗喀巴的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不但体现他的思想体系,也是格鲁派的理论基础。

    格鲁派是西藏佛教教派中最后兴起的,十五世纪以后的西藏历史与格鲁派的历史密不可分,其势力强大,寺院众多,最著名的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

    公元一九五九年文革期间,十四世喇嘛丹增嘉措出走到印度西北部的达兰沙拉,并建立流亡政府至今。

    随著藏僧的流亡海外,各个教派在世界各地重建梵宇,弘传密法,揭开了西藏的神秘面纱。各国学者对西藏的传统、语言、典籍、教派、美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形成研究、撰述与阐扬的热潮。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五课 日本佛教

    第十五课 日本佛教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由中国经百济传日本,初期的弘扬以圣德太子(五七四-六二二)为最大功臣,他定佛教为国教,并在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规定全民「笃敬三宝」,说明佛教为「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此后,日本留学僧陆续至中国求法,将中国佛教的思想传承、宗派教说、修行方法等引进日本,逐渐演变成日本特有的宗派佛教思想。今就日本几个重要宗派一一简介如下:

    一、南都六宗

    奈良时代(六四五-七九四),佛教主要的宗派有六家,即:三论、法相、成实、俱舍、律宗及华严。

    三论宗初祖为高丽僧慧灌,于元兴寺大弘三论(六二五),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开始。其后智藏曾投中国嘉祥门下,道慈亦入中土兼学六宗,分别为二祖、三祖。

    其后,法相宗取代三论宗的盛世,人才辈出,与后来的天台、真言宗,鼎足而立。俱舍宗多依于法相宗,初传在公元六五三年元兴寺僧道昭入唐,跟随玄奘大师习法相教义,回国后,广弘法相宗义。二传是在公元六五八年由智通、智达传入,至玄昉入唐回日本后,法相宗盛行,学僧辈出,以兴福寺、元兴寺为根本道场。

    华严宗发轫于公元七三六年,唐代道璿携华严章疏至日本,圣武天皇极推崇华严。之后,此宗一度衰落。鎌仓时代,高辨与凝然为复兴华严的两位巨匠。高辨融和华严与密宗的教学,被尊为严密之祖。凝然精通各宗教义,尤为华严集大成者,宇多天皇曾从师受菩萨戒,赐封为国师,可谓华严中兴之祖。德川时代的凤潭以天台解释华严,识见雄大,为华严宗开创新局。

    律宗初传于公元五八八年,僧尼善信等至百济受戒,回国后,驻锡樱井寺。天武天皇时,道光奉敕入唐学律,至唐代道叡携律本赴日,讲《行事抄》,戒律思想始为流布,是为第二传。唐代监真大师自华东渡,传授菩萨戒与三坛大戒,以唐招提寺为本寺,始为日本佛教戒法的确立。律宗曾一度衰微,鎌仓时代,俊凑以京都为中心,提倡北京律,颇受敬重。

    二、天台宗

    最澄为日本天台宗始祖,曾从中国天台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满受法,返日后,于比叡山融和禅、密、戒、圆,开创四宗融合的总合佛教--日本天台宗(八○六)。最澄弟子圆仁亦赴唐学天台与密法,至其弟子安然集大成,此时日本天台宗已极度密教化,称为「台密」。台密系统传至后世,总计有十三流派,对日本佛教影响颇大。

    三、真言宗

    真言宗以空海为开祖,因特重念诵真言得名。空海入唐(八○五),从惠果学密,返日后,不久受赐高野山,乃建金刚峰寺及京都东寺为此宗根本道场,后人称其所传密教为「东密」。九世纪时,真言宗开始分裂成派,至室町时代已分枝成七十余派。

    四、禅宗

    奈良时期禅风已自大唐传入日本,先后成立临济、曹洞、黄檗三大宗派。

    鎌仓时代,荣西入宋求法,得临济心印,后来于京都开创建仁寺,融和天台、密、禅三宗开立临济宗,受到鎌仓幕府的信任,后人尊为日本禅宗的开山祖师。临济流传至南北朝室町时代,深受幕府大臣尊崇,认为是完成武士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禅的思想遂深入日本人的生活,与茶道、花道、书法、剑道等,水乳交融,自成一格。室町时代后期以梦窗疏石为主的五山派,是当时禅宗的主流派,受足利尊氏庇护,于京都开创天龙寺,有门徒千人,是五山文学最盛期。梦窗、大灯、一休等为大将,五山十刹法脉欣荣,至今临济宗有六千余所寺院。

    日本曹洞宗创始人为道元禅师,尝从荣西弟子明全学禅,后入宋,于天童山曹洞宗如净禅师门下得法。返日后,创建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是为「曹洞宗」。一五○七年后,柏原安天皇敕额永平寺为曹洞宗的总本山。一五八九年,由莹山绍瑾所创的总持寺也被钦定为曹洞宗的总本山。因吸收民间流行的祈祷仪式,积极传教,曹洞宗因而大盛,成为日本最大宗派之一,有寺院一万四千七百余所。

    黄檗宗与临济、曹洞合称日本禅门三足,系由明末中国僧人隐元隆琦融和禅净,成立于江户时代。此宗以黄檗山万福寺为道场,历任住持皆为中国赴日弘化的高僧,近代才由日本僧人住持。万福寺乃中国式的建筑,道场以汉音诵经,法会与修行方式仍保留明代风格。此宗铁眼道光编《铁眼版大藏经》,对日本文化有极大的贡献。

    五、净土宗

    平安末期(十二世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始有向往他方净土的思想产生。空也于民间提倡念佛法门,以称念佛号为主,净土乃成为普遍信仰。空也之后,天台宗系的良忍创「融通念佛宗」,为净土信仰开辟新局。

    鎌仓时代,法然依中国善导《观经疏》,以平安的东山为据点,强调「往生之道,念佛为先」,净土于焉成立为宗。由于战乱频仍,念佛法门简单易行,于是迅速扩展普及。法然圆寂后,其门下弟子各立其派,其中又衍出一遍上人所创立的「时宗」,风行一时。法然的净土宗系至今仍为日本佛教最大宗派之一,大小寺院有七千余所,对日本佛教影响颇大。

    六、净土真宗

    净土真宗,是藉由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期以往生成佛的教说。开祖为亲鸾,强调念佛以信心为本,一念决定往生。此宗以无戒无律为宗规,僧俗一同。亲鸾本人与相国之女成婚,首开日僧娶妻食肉之风,由于传教平易,故发展迅速。

    本宗至亲鸾的曾孙觉如,正式以本愿寺为大本山,至室町时代第八世莲如,教势蓬勃发展。江户时代后,分为十派,以东、西本愿寺势力最强。

    七、日莲宗

    日莲宗异于日本传统佛教,为日莲所创立。本宗以《法华经·无量寿品》为中心,主张「妙法莲华经」五字为佛教精髓,凡诵持者,即便是恶人,亦可成佛,又称「法华宗」。日莲后,本宗相继分门立派,至明治时代,在家佛教运动盛行,由日莲信仰又形成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佛所护念会及灵友会等新兴宗教。

    综观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国宗派而发展,然在修行实践上则趋于易行及通俗化,如真言宗、禅宗、净土真宗、日莲宗等之盛行。二十世纪后,日本佛教各大宗派更各自发展法会祝祷、办学教育、社会慈善、学术研究等,佛教事业欣欣向荣,尤以佛学研究堪称代表。从另一方面言,日本佛教有在家化的倾向,至今各宗虽传戒法(一日即成),但三坛大戒早已废绝,寺院僧侣多娶妻生子,和传统佛教的持戒严谨大有不同。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

    公元四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历经三国时代、高丽时代的王族拥护与朝鲜时代的崇儒排佛等转变过程,形成韩国的佛教特色,今日韩国已由保守的山林佛教逐渐走向现代化,落实人间的弘扬。

    三国时代,佛教初传朝鲜半岛,与民俗信仰相融,用以禳灾祈福,发展到六世纪初,已高僧辈出。高句丽的佛教于七世纪顷,因道教盛行而没落,但依然有几位中流砥柱的高僧。百济以律宗特盛。三国之中以新罗佛教最盛,留华僧侣带回中土经论之学,三论、华严、法华、涅槃等教理已在此间弘传。

    新罗统一韩国时(六六八-九三五),正值中国大唐佛教全盛期,有义湘入华依止华严二祖智俨,三年后,返国弘传华严宗;圆测少年留华,专学唯识;惠通弘传密法,为真言宗祖师;创建通度寺的慈藏律师亦曾入唐参学南山律宗三年。另外,元晓自立华严宗,与义湘各成华严两派。禅宗最晚传入,却发展快速,于新罗末期达于巅峰,逐渐形成禅门九山:洪陟系的实相山派、道义系的迦智山派、梵日系的阇崛山派、慧彻系的桐里山派、无染系的圣住山派、哲监系的师子山派、道宪系的曦阳山派、玄昱系的凤林山派、利严系的须弥山派。新罗佛教初期依然充满王权贵族专属的色彩,在元晓等高僧的努力下,佛教开始流传民间,也逐渐脱离中国的传承,树立朝鲜佛教独特的教学。

    高丽时代(九一八-一三九二),正值外敌入侵与国家混乱的局势(契丹与蒙古相继来犯),佛教扮演「祈福禳灾,镇护邦国」的角色,深受王室尊崇。太祖广建寺院,办诸法会,以「十条训要」明示后代要信佛护教。一时诸宗竞起,可谓禅、教并行的时代。光宗王时,开启高丽文教的盛世,并设僧伽科举制度,授与僧阶,称「大选」或「佛选」,华严宗的均如亦深受其崇信。文宗王时,法相宗的韶显刊印窥基的章疏三百余卷,决凝为华严龙象,海麟为法相巨将,瑜伽大家鼎贤国师则历受成宗、显宗、德宗、文宗四帝礼遇。宣宗王(一○八四-一○九四)崇尚佛教,敕准普济寺贞双等之请求,令禅宗九山的僧侣比照进士制,三年一选。其后,大觉国师义天力弘天台,至肃宗王六年(一一○一),又开天台宗的僧选,此称「宗选」,原来兴盛的禅宗逐渐衰颓,影响整个高丽佛教界。

    高丽时代的佛教在宫廷流于禳灾祈福、权贵依附,而民间则注重实修真悟,淡泊出尘。韩国禅宗到了知讷禅师时(即佛日普照国师,一一五八-一二一○,约南宋高宗至宁宗时代),立曹溪山修禅社(即今「曹溪宗」的由来)中兴禅宗,其思想理论影响后世韩国佛教。二世慧谌编辑古德法语课徒,并采用祝祷仪轨,形成高丽禅宗独具的特色。

    韩国佛教以高丽王朝为黄金时代,其主要发展乃在禅宗。此一时期的著名禅师还有再兴高丽禅观的梵僧指空禅师、中峰国师的重法孙千熙国师、末期龙象慧勤禅师。此外,太古普愚和尚曾于一三四六年时入元,得中土临济禅宗付法,回高丽后,建圆融府统合九山,曹溪宗禅风披靡整个佛教界,后来被尊为现代韩国佛教之祖。

    高丽灭亡后,朝鲜建国,推崇儒家,佛教因而备受压抑排斥。朝鲜历代皇帝(一三九二-一八九五)多采取反佛政策,佛教诸师则力图振作,如无准己和撰《显正论》驳斥排佛论;临济西山休静曾率领义僧击退日本外患,大振禅风,今韩国僧众多属此法系。另有晦庵定慧著《华严经疏隐科》、《禅源集都序著柄》,与镜岩应允二人并称教禅两宗的大宗师。

    朝鲜末年,佛教诸师的努力获得实质的重视,终于在一八九五年解除僧侣不得入京的禁令,不久于京师建元兴寺,并设置「朝鲜佛教总宗务所」,佛教方得中兴。一九一○年,日本并吞朝鲜,京城佛教人士为了避免朝鲜佛教偏于禅教两宗,乃取圆修之义,于觉皇寺成立「圆宗宗务院」,并和日本曹洞宗缔结联盟;反对派则于一九一一年召集南部各寺共同在松广寺成立「临济宗宗务院」,尊太古普愚和尚为祖师。是年,日本政府发布法令,将朝鲜佛教分为三十个本山;翌年,日本当局以京城觉皇寺为中央布教堂,将朝鲜佛教称为「禅教两宗」。一九二五年,韩国佛教南北二派摆脱日本政府的监督,联合组织「财团法人朝鲜佛教中央教务院」,作为中央统一的宗务机构,统辖全国佛教,不久将宗名改为「曹溪宗」,以太古寺为总本山。

    韩国在日本统治结束后(一九四五),因「事判僧与理判僧」的问题,历经数年争论,遂分出维护传统清净僧团的理判僧「曹溪宗」与事判僧「太古宗」。西风东渐后,韩国佛教宗派林立,在时代的需求下,日趋现代化。至一九九八年止,韩国已登记立案的佛教团体有五十四个,其中以曹溪宗、太古宗、天台宗、普门宗、真觉宗及圆佛教最具有代表性。

    曹溪宗是今日韩国佛教界的代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二十五个教区本寺及约二千多个布教堂,僧信二众都热心于弘法布教。该宗在一九九○年成立韩国第一家佛教广播电台,一九九五年又成立佛教卫星电视台,逐步迈向佛教现代化的发展。

    太古宗是净化运动后,由事判僧所组成的宗派。此宗以太古普遇国师为宗祖,保有传统的梵呗音乐,在奉元寺设有「灵山斋」保存会,其传人被列为国家的人间文化财。

    战后的韩国天台宗成立于一九六六年,由上月圆觉法师在救仁寺所创立。救仁寺是一座可容纳万人的五层现代化建筑,采用现代化的布教方式,数年之间,信徒激增。又该宗位于釜山的三光寺、汉城的观门寺,建有韩国最大的会馆,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上月法师的新理念,旨在提倡:一、生活佛教;二、大众佛教;三、爱国佛教。

    普门宗创立于一九七二年,以昙真国师为宗祖,创建普门寺为本山。该宗的特色是清一色比丘尼为主的道场,以释迦牟尼佛的根本理念和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思想为宗旨,除设置佛教专门讲院外,尚有养老院、育幼院、幼稚园,目前有三十六个分院,二一二位比丘尼,信徒五万四千余人。

    真觉宗为一密教的宗团,成立于一九四七年,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持诵六字真言,以现世净化和即身成佛为宗旨,圭祥大宗师为其宗祖。该宗很重视教育和社会福祉,其事业除了设立学校、养老院、育幼院,也设有出版社。

    圆佛教是一九一五年在全罗南道产生的新宗派,创教者少太山奉《金刚经》为所依经典,以修行门(真空妙有)与信仰门(因果报应)为基本教义。其最高境界便是「处处都是佛像,事事都是供佛」,究其意旨仍在禅,即「动静一如,处处都是禅,时时不离禅」。该宗以「○」(圆)为表征,取代一般寺院的佛像。其意涵为一个无始无终的圆圈,象征法身佛,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诸佛诸圣的心印,一切众生的本性。其弘法事业包括设立学校、养老育幼机构、连锁医药局、出版社、金融业等,集教化、教育、慈善为一体,致力于佛教的现代化、大众化及生活化,深具人间性格。

    韩国的佛教已深入民间社会,普及各层面,藉著佛教电影、佛教管絃乐团、佛教合唱团、佛教艺术展等各项媒界,引领社会大众提升生活境界。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七课 南传佛教

    第十七课 南传佛教

    佛教源于印度,其后向外传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老挝等上座部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

    一、锡兰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长老前往锡兰传教,佛教迅速发展,以大寺为统一教团的中心,弘传上座部佛教。二百年后,锡兰佛教首度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派,大寺派坚持传统上座部佛教,无畏山寺派则兼容大乘佛教,两派对立达千年。

    公元前二十六年,大寺派罗希多等五百长老举行佛典第四次结集,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并首度将锡兰佛教口口相传的经典,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摩诃男王时代(四○三-四三一),佛音论师(觉音)至锡兰,住大寺,以巴利文为南传上座部的三藏作注疏,并造《清净道论》,奠定大寺派基础,为南传佛教留下传承典籍。大寺派结集了完整的巴利文三藏与佛学著作,长期流传在锡兰境内,后来缅甸、泰国、高棉和老挝也传承此一系的佛学。

    一○一七至一○七○年的五十余年间,锡兰受到异国入侵与毁灭,佛教受到极度摧残,各大宗派皆化为灰烬,乃至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比丘尼僧团,自此不再重现。直至国王毗舍耶摩诃一世恢复国家主权,延请缅僧传戒(一○七一),始重建僧团,然而也仅重兴了上座部大寺派一系。

    十二世纪复兴的上座部虽盛极一时,然而锡兰在后来的数百年间,持续内忧外患,先后被回教徒、葡萄牙人、荷兰人入侵、占领,并进行宗教侵略,佛教在锡兰几近灭绝。十八世纪时,锡兰几经辛苦,终于请来暹罗比丘长老传戒复教,佛教得以重兴。一八一五年,锡兰虽复沦为英国殖民地,然而经过二百年的独立运动,终于在一九四八年宣布独立,佛教也因而从备受压迫中走向全面的自由发展。

    目前锡兰佛教可大分为三大派,即: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蓝曼匿派。三派教理并无差别,皆为南传上座部,只是生活习惯及社会阶级观念略有不同。每派各有戒堂,各派不能到别派去受戒。

    二、缅甸佛教

    缅甸佛教始于阿育王遣使者至下缅甸打端地区传教,十世纪以后,大乘佛教及密教才开始传入。一○四四年,阿奴律陀统一全国,建立蒲甘王朝,他进行宗教改革,引进打端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并全面推展,取代原有的宗教。一○七一年,锡兰国王毗舍耶摩诃一世遣使者来,求赐三藏,请派僧团传戒,一时缅甸成为南传佛教的中心。

    十二世纪时,来自大寺派的比丘建立锡兰宗派,遂与来自打端地区的缅甸宗派形成对立,达二百年之久。一四七二年,庇古王朝的达磨悉提王统一上座部佛教。到了十七世纪末,缅甸佛教复因著衣论争,形成偏袒派(一肩派)和通肩派两派,其后主张著衣覆盖双肩的通肩派获胜,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宗派纷争。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

    一八八六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至一九四七年,终于宣告独立。独立后的缅甸努力发展佛教,曾于一九五四年五月至一九五六年五月于仰光召开第六次佛教经典结集大会,出版完备的巴利文南传经典,成绩斐然。

    目前,缅甸由军政府掌权,不再保障佛教的特别地位,从此盛极千年的缅甸佛教渐与耶稣教、伊斯兰教等其它宗教,立于平等的地位。

    今缅甸佛教僧团主要有哆达磨、瑞景、达婆罗三派,前二者为传统宗派,达婆罗派则为十九世纪末由哆达磨派的革新者所成立,僧众最少。三派教义无别,惟于戒律所见有异,特别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仪节主张不同。缅甸佛教僧制甚严,在南传佛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泰国

    在泰族人立国以前,泰国佛教的传入约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公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八世纪)、蒲甘佛教(十一世纪)、锡兰佛教(十三世纪)。

    十三世纪中叶,泰族在湄南河建立素可泰王朝,并礼请泰南锡兰系僧侣至素可泰城弘扬佛法。此后历代泰王大力发展佛教,到了十四世纪中叶阿踰陀王朝的盛世(又称暹罗王朝),佛教的教义体系与僧团组织此时已相当完备,并于一七五○年遣高僧至锡兰协助复教,于彼传有暹罗派教团。

    一七六七年,阿踰陀王朝因缅军侵袭而灭亡,至一七八二年,始由昭披耶查克里创建曼谷王朝,是为拉玛一世。他重整南传佛教,整理经典,广建寺院,其中以王室寺院玉佛寺最为著名。拉玛四世曾出家二十六年,精通巴利语和佛教教义,他改革泰国佛教,主张严持戒律,栽培许多优秀的僧伽,成立「法宗派」,原有的教团则被称为「大宗派」,两派流传至今。两派所依经典无异,惟遵守戒律的标准有别。法宗派成立较晚,僧众较少,但多为王族,故其势力远在大宗派之上。

    泰国皇室始终是佛教的忠实拥护者,一九三二年,泰国改为君主宪制,宪法首条规定:「国王应是佛教的信奉者,宗教的拥护者。」乃至于今,泰国君民上下崇奉佛教,举凡个人婚丧喜庆或国家行事,皆以佛教仪式为依归,为举世闻名的佛教国家。

    四、高棉

    高棉于公元三、四世纪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印度教)与佛教,成为此地信仰的主流;尔后,佛教渐为印度教所取代。九世纪安哥王朝建立后,上座部佛教自锡兰传入,逐渐影响安哥帝国的文明,与印度教并为王室的宗教信仰。阇耶跋摩七世皈依后,佛教遂取代印度教的地位,广泛地在柬埔寨弘传开来。此后柬埔寨孩童在寺院中接受启蒙教育,成年后必须出家为僧,稍长始离寺还俗成家立业。一八六三年,高棉成为法国殖民地,佛教仍在王室的护持下,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百年后虽然独立,却好事多磨,先是与越南交战,而后发生内乱,招致赤棉的危机。一九七五年,革命军在金边取得政权,王室瓦解,全国寺塔几乎全部封闭,八万僧侣或流亡海外,或还俗、殉教。翌年,越军入侵,成立亲共伪政(柬埔寨人民共和国),至今国家依然处在各方游击军的危机中。目前高棉佛教在外国佛教组织的支持下,已陆续在重建恢复中。

    五、老挝

    老挝种族众多,初传多种宗教,大乘佛教于公元七世纪传入。一三五三年,法昂王建立第一个统一国家,遣使至柬埔寨(高棉)迎请高僧入境弘传佛法,建立上座部佛教,复以为国教,规定国王为佛教与僧侣的最高护持者。

    历代国王对佛教多所建树,苏利那旺沙王(一六三七)在位期间,佛教极盛,首都永珍成为当时东南亚佛教的中心。十九世纪时,老挝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后,佛教景况大不如前。二次大战后,老挝独立后,于宪法中规定佛教为国教(一九六一),佛教才再度兴隆。晚近,赤祸绵延,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佛教自此衰弱不振。

    老挝佛教属上座部南传的一支,融入原有的民间宗教与婆罗门教色彩,深具民族特色。境内佛教分为玛哈尼迦派(大部派)与达玛育特派(法相应部派)。大部派可荤食,接受金钱布施,多办学校,僧侣晋级考核严格;法相应部派严持戒律,不能接受财施,不歌舞观听,重视僧团组织,专研原始佛教经典。佛教协会的领袖僧王享有比国家元首更为尊荣的地位。

    今日南传佛教各国逐渐走向国际,南、北传佛教的融和已是当今佛教的潮流。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八课 大理佛教

    第十八课 大理佛教

    大理,位在中国云南点苍山东麓,洱海之滨,因气候变化而有「风花雪月」的美誉。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独立为大理国,定都于大理。元、明迄今,设云南省治,乃滇西交通、政治、经济重镇,亦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有「妙香佛国」之称。据史料记载,约八世纪间佛教传入,为中国西南区首先佛化者。著名佛刹有崇圣寺、感通寺、无为寺、宏圣寺等。其中,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为宜川县西北的鸡足山,乃迦叶承佛旨意,手捧佛陀金色袈裟,等候弥勒佛出世之处,因此鸡足山成为佛教第五大圣地。

    大理境内有汉、白、回、彝等族,以白族人数最多。佛教传入后,与白族文化融和,民俗的「三月街」,即成为白族人感念观世音菩萨应化救苦的节日。另外,在语言、文字、艺术、建筑、雕刻,乃至姓氏取名,都深受佛教的影响。尤其佛教火葬的习惯,使得白族亦以火葬为殡葬礼俗,可见佛教深入白族的生活。

    大理佛教盛行于十世纪末叶南诏国后期,当时王室、贵族莫不以佛教为皈依,并敕全民礼敬三宝。至大理国时,领导者多以佛教治理国家,建国三百余年,二十二位君王中,有十位出家为僧,在历史上无出其右。大理国「用僧为相」,从僧侣中「设科选士」,辅佐政令的推展,使得佛教成为大理的「国教」。

    十三世纪,佛教仍盛行不衰,元朝的郭松年《大理行记》记载:「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沿山寺庙极多,不可弹纪。」可见佛教的盛况。

    大理佛教受密、禅、净、律等教法影响,各宗兴起。公元九世纪,密宗由印度阿吒力赞陀崛多传入,受到南诏王劝丰佑的信任、护持,成为大理国师,并成为「阿吒力教」。公元十三世纪后,阿吒力教势力大减,至清康熙时,取消阿吒力于政府的官职。后又有回族领袖杜文秀占据大理,佛教寺院遭严重破坏,阿吒力教衰微。

    禅宗是继阿吒力教传入大理的宗派,始于公元十三世纪。元朝雄辩大师以当地民族语言宣传佛法,驻锡的筇竹禅寺成为云南第一座禅宗寺院,亦为显教弘传最初据点。至普通、普福、道元三位禅师时,大理禅宗大为流传。

    大理自古教派林立,高僧辈出,华严宗有大理皎渊弟子雪庭译《华严悬谈会玄门》,明末云南高僧读彻大师宣讲贤首法藏及清凉澄观大师著作,律宗有弘传南山律读体大师等。

    近代滇西佛教衰落,佛寺遭祝融焚毁,虚云老和尚曾至此发愿重建道场,太虚大师率弟子驻滇,团结信徒,力陈「净密平等」、筹办「云南佛学院」、开办「佛化小学」,并以云南为据点,访问东南亚佛教国家等,凡此种种,对大理佛教的复兴有莫大的贡献。

    今日大理著名寺院鸡足山、感通寺、观音堂、宝象寺等,逐渐恢复旧观,许多重要佛寺、佛塔及出土的佛教文物等,都受到国家保护,成为研究大理佛教的重要文献。一九九○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赞助「云南大理佛教文化考察团」,至大理实地调查,并将研究论著汇集成《云南大理佛教论文集》,首开台湾佛教学术界大理佛教文化实地研究之风。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九课 蒙古佛教

    第十九课 蒙古佛教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西接新疆,东抵日本海,北界西伯利亚,南邻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分。在地理位置上,以戈壁沙漠为界,漠北称为外蒙古,漠南为内蒙古,自古即是突厥、鞑靼、蒙古等三种民族游牧地区。蒙古游牧民族原以「萨满教」为传统信仰,佛教传入后,取代萨满教而逐渐成为人民的信仰中心。由于蒙古佛教传承自西藏,故其宗教仪式、寺院组织、活佛转世等,大约与藏传佛教相同,尤其章嘉呼图克图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并称内、外蒙古二大喇嘛,对蒙古佛教有极大的影响。

    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以强大的武力建立一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元朝,蒙古佛教即由西藏传入,成为蒙古与藏传佛教最早接触的时期。元太宗窝阔台之子阔端王子是最早皈依佛教的王室成员,曾迎请藏传佛教萨迦派四祖萨迦·班智达至凉州会面,允许喇嘛至蒙古弘法,从此佛教便在蒙古传播开来。到了忽必烈时期,由于他的大力护持,佛教更成为蒙古人普遍的信仰。

    忽必烈未即位前已皈依喇嘛上师,即位后,尊八思巴为国师,「统领天下释教」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务,开元朝帝王任命国师的先河。尤其忽必烈启请国师创蒙古新字,并校勘汉藏两种藏经,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丰富了蒙古文化的内涵。此外,忽必烈依汉制所建的太庙落成时,礼请僧侣做七昼夜佛事,自此,每年定为永式。元成帝时,因皇帝信佛虔诚,而有大臣必兰纳识里代替皇帝出家,必兰纳识里并奉敕翻译梵文经典,后来被封为「普图明广照宏辩三藏国师」。元武宗时,西藏高僧法光至蒙古,增订蒙古新字,相继有中国、回纥等佛教学者,译藏文经典为蒙文。元朝百年中,上自皇帝宫室,下至文武百官,无不信奉佛教,对蒙古社会影响极深。

    元灭后,蒙古人北退,佛教一度中落,至百年后,西藏黄教东来,佛教才又再度复兴。

    内蒙古的佛教

    西藏黄教传入蒙古,主要由于内蒙古俺答汗皈依佛教。原来元朝灭亡后,蒙古各族割据为政,相互争战,加上明朝的北进,使蒙古连年受战争之苦,经济受到摧残,百姓渴望和平,佛教便成为蒙古各部族首领安定民心的力量。

    俺答汗最初曾请金字西藏藏经至蒙古,一五七七年派遣使者入西藏,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琐朗嘉穆错巡锡蒙古,讲经说法。俺答汗颁赠「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封号予琐朗嘉穆错,并于绥远归化建立内蒙首座寺庙「甘珠尔寺」。从此,敬佛息武,禁止杀戮,黄教因而盛行于内蒙古。

    章嘉呼图克图是内蒙古的宗教领袖,也是内蒙藏传黄教格鲁派最大的转世活佛,他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常驻多伦、北京、五台山等地。传到十四世后,进入清朝,备受帝王重视与礼遇。章嘉十四世曾奉敕住持北京法源寺,受封为「灌顶普照广慈大国师」,掌管西藏以东黄教,多伦诺尔示寂后,康熙皇帝还曾亲送龛座至西宁。

    清雍正皇帝曾就教章嘉呼图克图十五世,并言其禅之造诣得力于章嘉。公元一七三四年,雍正封他为「灌顶普照广慈大国师」;一七三六年乾隆高宗颁赠「管理京师寺庙喇嘛札萨克达喇嘛」印,一七五二年受封「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之号。章嘉呼图克图十五世精通满、藏、蒙、汉等语言,其著作等身,并且被奉为蒙藏佛典的圭臬。

    十九世章嘉呼图克图,是最受显教教友欢迎的活佛,一生备受尊荣,是民国四大喇嘛、黄教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先后受封「宏济光明」、「召因阐化」、「护国净觉辅教」等德号,历任蒙藏委员会委员、蒙旗宣化使、中国佛教会理事长、总统府资政等要职。一九五二年参加于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并向日本交涉,恭迎玄奘大师顶骨回台湾,安奉于日月潭。

    一九四七年后,内蒙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为归绥,在共产制度下,寺院失去了宗教功能。直到邓小平执政,宗教政策改变,内蒙古的宗教活动才逐渐活跃,例如:中国佛教协会设内蒙分会,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开办喇嘛培训班、传戒、成立佛教组织等。一九八九年,由民众聚资兴建的巴音浩特延寿寺举行寺院落成暨开光法会,千余名信众参加,成为阿拉善地区第一座显教寺院。

    外蒙古的佛教

    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黄教传入外蒙古,始于土谢图汗曾祖阿巴岱汗。达赖三世大弟子大慈迈达里呼图克图,受阿巴岱汗延请,于喀尔喀图拉河边一寺院弘扬佛法,大受欢迎,因而受封「大慈诺门汗」或「博硕克图济农」尊号,阿巴岱汗可说是最初弘扬佛法于外蒙古的人。直至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使外蒙古佛教更加光大。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乃驻锡外蒙库伦佛教教主,亦为喀尔喀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转世活佛。一六一四年,达赖喇嘛四世派遣爵南派僧多罗那他至漠北弘法,被尊为「哲布尊丹巴」。一六三四年示寂,转世再来,受康熙封为呼图克图大喇嘛,即哲布尊丹巴一世。

    哲布尊丹巴二世,曾创札尼特高等宗教学院于库伦,一时僧侣云集,成为外蒙政教中心和喇嘛教育圣地。其后历代转世,皆受清帝礼遇,至八世示寂为止,三百年间,具有外蒙政治、宗教的领导权。光绪四年后,清朝与外蒙关系逐渐恶化,并削弱蒙古佛教势力。清灭亡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于库伦独立,号「大蒙古国」。一九一五年六月,外蒙古取消独立,北京政府派遣使者前往库伦,封哲布尊丹巴为「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政治上采自治方式,此时佛教极为兴盛。一九二四年,哲布尊丹巴八世示寂,蒙古自治政府改组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废除政教合一,几次的压迫佛教政策,终于激起蒙古民众怒潮,一九三一年,「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八届大会中才又决议采温和政策。

    外蒙古独立后,许多寺院被改为宗教博物馆,或另作他途,目前仅存库伦甘丹寺仍保持佛教传统,成为外蒙佛教中心。除例行功课、法会外,每年有十五天的夏安居,僧信二众努力研究教史及文化,并致力佛典翻译、编纂、刊印和修复历史古迹等。寺中图书甚多,其中珍藏有七万多册西藏典籍,是世界上研究佛教历史文化的主要机构之一。一九七○年创僧伽培训所,国际佛教组织「亚细亚佛教和平会议」(ABCP)总部亦设于此。另外,「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蒙古分会也与其它三十多国分会缔结友谊,并邀访参观,以了解蒙古宗教生活风貌。

    目前蒙古佛教虽不似以往兴盛与开放,但我们仍然期待蒙古佛教的重建与复兴,俾使佛光再度普照大漠南北!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二十课 宗派外人物

    第二十课 宗派外人物

    佛陀入灭后,佛弟子将佛陀的言教发扬光大,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研究的差异,而有宗派的区别。由于宗派的发达,佛法更能应机,广为流传,除了本册各宗各派所提及的祖师大德外,还有许多对佛教发展相当有贡献或于教史上堪称代表的人物,在本文中一一点出,以补阙漏。

    印度本土有付法藏第一祖大迦叶尊者。智慧第一,慑服外道的舍利弗尊者。承教启经,结集法典的阿难尊者。筹建只园精舍,宣扬布施法门的须达长者。矢志出家,坚持佛道的大爱道比丘尼。十大愿心,教化童男童女的胜鬘夫人。佛化家庭,六度摄众的维摩诘居士。遣使弘教,法敕传世的阿育王。保护佛教,结集法典的迦腻色迦王。文艺度众,造论始祖的马鸣菩萨。

    始传中国有:最早来到中国的中印度竺法兰与大月氏僧迦叶摩腾。首传止观经论的安世高。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的支娄迦谶。翻译《无量寿经》的支谦。中国佛教梵呗之祖陈思王曹植。第一位兼有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翻译家康僧会。中国僧侣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广译大乘经典的竺法护。神异伏暴的佛图澄。有部论典大家僧伽提婆。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大师。著作中国古代第一部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旅游参访记录的法显法师。倡导「佛性论」,创「顿悟成佛」、「阐提成佛」之说的道生法师。翻译《大般涅槃经》的昙无谶。复兴北魏佛教,建设云岗石窟的昙曜法师。翻译《楞伽经》的求那跋陀罗。编著《弘明集》、《出三藏记集》的僧佑法师。地论宗之祖菩提流支。四次舍身为奴的皇帝菩萨梁武帝。树立后世高僧传记体例典范的慧皎法师。我国佛教传译史上的泰斗真谛大师。

    隋唐以后有:三阶教主信行法师。刻经护教的静琬法师。著作《破邪论》、《辩正论》,挽回佛教厄运的法琳法师。长于法相因明的圆测法师。东塔律宗创始人怀素律师。唐代译经之雄菩提流志。唐代西行求法译经家义净法师。译经三藏实叉难陀。以法为乐,送子出家的裴休宰相。宋代天台宗山外派名僧智圆法师。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大师。

    近代大德有:晚清刻经弘法的杨仁山。擅长诗文绘画的曼殊法师。爱国僧人八指头陀。弘扬佛法,《仁学》救世的谭嗣同。佛学治国的国学大家章太炎。专研法相瑜伽的欧阳竟无。著作佛书,教化社会的梁启超。倡导八宗平等,鼓吹佛教革新的太虚大师。护国卫教的戴季陶。现代佛教史学者汤用彤。戒杀护生,菩萨画家丰子恺。讲学于锡兰大学的法舫法师。弘扬三论的印顺长老。杰出优婆夷孙张清扬女士。

    现代佛教的趋势,逐渐走向人间化、普及化,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在诸山长老、大德胼手胝足辛勤耕耘下,方能在各地播撒菩提种子,延续法脉,乃至形成今日佛教蓬勃发展的气象。以下再列举民国以来弘教的诸方大德,如:宗仰、道阶、应慈、会泉、慈舟、圆瑛、月溪、守培、妙果、能海、仁山、性愿、智光、广钦、持松、常惺、南亭、普净、乐观、白圣、道安、宏船、东初、震华、巨赞、正果、晓云、如学、忏云、竺摩、演培、煮云、证严等法师,及王一亭、熊希龄、江味农、蒋维乔、丁福保、朱子桥、赵夷午、聂云台、康寄遥、范古农、李子宽、屈文六、李炳南、朱镜宙、周宣德、蔡念生、詹励吾、黄忏华、傅伟勋、杨秀鹤、南怀瑾、张澄基、于凌波、张曼涛、郑振煌、郑石岩、林清玄等居士、学者。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二十一课 中印佛教的流传

    第二十一课 中印佛教的流传

    佛教源于印度古国,经过二千五百余年的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大宗教,期间以传入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南传佛教仍囿限于南亚诸小国,而北传佛教自传到中国后,于隋唐八宗并起,大放光彩,进而传入日、韩,乃至西方国家。汉传佛教在佛教史上扮演著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中印佛教的流传值得吾人加以研究。

    一、印度佛教的流传发展

    太虚大师依据思想主流将印度佛教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小行大隐时期--约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佛陀应机说教,而有小乘、大乘教法的不同,如弟子中悲智双运的舍利弗、护法卫教的目犍连、度化边民的富楼那,都是大乘根性的佛子。近代学者称佛陀时代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佛陀入灭后,主张头陀苦行的大迦叶尊者主持结集,弟子们对佛陀教法的不同诠释,已埋下日后部派分裂的种子。百余年后,佛教首度分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史称「根本分裂」。尔后逐步分裂,各立支派成二十部,即所谓「部派佛教」;数百年间所传的教法多为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法,故称佛教史上的第一个五百年为「小行大隐时期」。

    (二)大主小从时期--约公元二世纪至七世纪

    从公元二世纪马鸣、龙树菩萨开始的次五百年间,大乘佛法从潜隐不张的时期走向康庄大道,高树法幢,一时大乘菩萨人才辈出,小乘佛法也就退于次要、从属的地位,称为「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大乘佛教以《般若经》、《法华经》、《无量寿经》、《维摩经》、《华严经》等为代表性经典。中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主流发展为空、有二宗,即中观派以龙树《中论》为基础宣扬般若空观;瑜伽派以弥勒为开祖,于般若空性上,注重瑜伽行,建立唯识说。

    (三)密主显从时期--约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

    佛陀涅槃千年后,进入后期大乘佛教,此时大乘佛教极度兴盛,刺激传统印度教的改革复兴,二教交互融摄。七世纪顷,印度受到回教民族阿拉伯人的侵略,激起国家民族意识而倾向民族宗教的印度教;佛教于此政治背景下,逐渐融和印度教而倾向密教化。

    八世纪初,密教集大乘教理的精粹,以真言密咒为中心,完成密宗的体系。其后,密宗为大众化、通俗化,乃融入印度教学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经莲华生大士传到西藏,成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流。

    十二世纪末,回教徒屡次入侵,彻底摧毁佛教寺院,僧侣多逃往国外,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至十三世纪时,佛教在印度终至衰微不振。

    二、中国佛教的流传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约有二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为了大家了解方便,星云特将其流传与发展分为六个时期,以兹说明:

    (一)经典翻译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约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印度佛教东传中国,梵僧陆续携经来华,并翻译佛典以利弘化。《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部翻译的佛典,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五百年间,陆续译出三藏十二部,奠定中国各大宗派的成立基础。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北魏菩提流支、西晋竺法护、南北朝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真谛等,都是此一时期的译经代表人物。

    佛教圣典汉译后,经过祖师大德的弘讲注疏,渐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宗教观念消融,发展出独特的学派,开隋唐宗派林立的先河。

    (二)八宗并弘时期(隋唐盛世)--约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

    隋唐三百余年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译经事业配合宗派发展,令汉译三藏更趋完备,诸学派的基本立场与思想旨趣各有偏重,先后开宗立派,形成中国大乘八宗,各宗派齐头并进,展现无穷的活力。

    唐代的佛教,除盛行于本土外,并弘传至日、韩等国,先后有道照、智通、玄昉、空海、最澄等入唐求法,返国开创法相、律、密、天台各宗。唐末五代,教难、兵火不断,诸宗一时皆没。

    (三)禅净争主时期(五代赵宋)--约十世纪至十三世纪

    唐末五代教难与战乱频仍,佛寺庙产遭受破坏,法义典籍亦多失佚,唯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法脉不断。北宋时期,禅宗受到朝廷官员及士大夫的喜爱,成为五家七宗的极盛时代。南宋临济大慧宗杲主张「看话禅」,曹洞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二家分立禅宗天下,人才辈出。北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乃整理禅学的钜著;大师提倡「禅净双修」,阐明见性成佛,亦得诵经念佛,广作万善行门,其著作《万善同归集》即调和禅、净二宗的法执;又作「参禅念佛四料简」,标明禅净双修是最好的修行方式,更加促进净土宗的盛况。

    宋代知识分子援佛入儒,发展出别具特色的「理学」,是儒家融和、吸收佛教哲学,着重于阐述「心性」与「天道」的理论。这是佛教信仰普遍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力证。

    (四)宫廷密教时期(元、明、清)--约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

    元世祖忽必烈尊萨迦派八思巴为国师,命八思巴等勘定汉、藏两种藏经,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嗣后历代皆崇信西藏佛教,均优遇喇嘛教,保护僧徒,密教乃广行于蒙、藏、汉三地。明代亦以崇仰藏僧的方式来治理西藏,广封法王。

    明、清两代是中国佛教式微时期,佛教至明代已深入中国民间,甚至产生佛、道不分的情形。明太祖为加强对佛教的管理,曾颁布法令,严禁僧俗往来。清代朝廷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帝王崇尊密教,为喇嘛僧建立寺庙,雍正并改北京雍和宫为喇嘛寺。此时民间或有他宗信仰,但法运衰微,佛教益颓,清末渐盛行居士佛教。

    (五)净土经忏时期(清末民初)--约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

    明太祖监于佛教团体民间势力的庞大,颁布诏令,将佛教划归为山林之教,自此僧侣或以山居自修为依归,或居市集以念佛诵经超度亡灵为本业,失去大乘佛教弘法利生,广结人缘的菩萨精神。

    此一时期,高僧大德或隐居山林自修,或志在民间游化,在经忏时流的世风下,别开参禅念佛的净业,诸宗派多以念佛为基本修行。民间持诵佛号,发愿往生西方的信仰亦盛,如印光大师主张念佛法门,致力社会救济,各地僧俗遂兴结社念佛的风气。清末民初,佛教续遭法难,杨仁山、太虚大师等护教、革新,为中国佛教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六)人间佛教时期(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是回归佛陀时代的人间佛教时期,佛陀出生、修行、成道皆在人间,说明佛教是以人为本,广度有情的生命之教。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因此佛法要落实人间,才有存在的价值。

    民初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力排旧弊,倡导佛教革命,喊出「人生佛教」的革新口号,影响深远。一九四九年,政府播迁来台后,佛教在大陆几经摧残,一蹶不振。五十年来,佛教在台湾蓬勃发展,可谓受到人生佛教思想的启迪;佛教不仅能增进人生的幸福,更负起人间和平、团结的使命。星云一生以发扬「人间佛教」为己志,主张佛教应现代化、生活化,方能裨益群生。如弘扬佛法要「语文国际化」,发展佛教要「现代信息化」,修行方式要「人间生活化」,寺院组织要「道场僧信化」。

    如今世界佛教莫不趋向「人间佛教」的目标,可见二十世纪后的世界必定以「人间佛教」为主流,走向同体共生、平等和平的欢喜与融和。
第五册 宗派概论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