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念佛是身心的轉換-惠敏法師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4-12-22 09:07
標題: 念佛是身心的轉換-惠敏法師
我們如果只是隨順於煩惱、業力,對於六度波羅蜜卻很難堪負,身體就容易疲勞。
像一般小孩子貪玩,隨順於玩的業力,所以你叫他上課、叫他做事的時候,他就很疲厭。上課打瞌睡、散亂、坐不住,但是一下課就生龍活虎,可見他身心不是真的疲勞啊!
所以在念佛三昧當中,要將我們的身心轉換過來。不要下香時一條龍,上殿念佛時一條蟲,身心就沒辦法堪負善法,乃至於佛法。
口業(聲音)也是一樣,念佛的時候提不起勁,懶懶散散;罵人的時候,罵的很起勁,跟人家爭吵、爭奪,講得很起勁,這些都是在口業上面沒有轉換。
身業、口業這般粗顯的沒有轉換,意業更微細,就更難轉換了。
△計名字相、執取相漢傳佛教依《大乘起信論》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凡夫心的不覺相有三細六粗的區別。
「業繫苦相」、「起業相」比較明顯,再往前觀察,有「計名字相」,眾生往往容易迷惑,被「名言相、意言相」所迷惑,並且「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則是「執取相」。
名言、意言的執著,來自以自我「苦樂」為中心的執著,對自己、對眾生妄起分別、亂貼「苦樂」標籤,固執己見。所以反過來,藉著阿彌陀佛的名號,用名號轉換心念,對自己及眾生,貼上佛的標籤。依這方便,可以產生信願心。
所以印光大師講:「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知道自己是凡夫眾生,就會生起慚愧心,轉換身心,這是真正有信願心的人。
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念隨著生死流轉,就是眾生;還滅歸於真如,就稱為佛。所以依於名號,破除內心的「計名字相」、「執取相」。
△相續相為什麼會執著、計名字?主要是因為內心有「相續相」。
就色法來說,色法的相續很明顯。例如,當眼睛看到桌子、椅子時,會有一段時間相續而存在,所以覺得色法很實在。而內心的相續相很快,好比放映電影的膠卷,每一格其實是靜止的,但相續播放後,會覺得它是動態的,而且很實在。
所以內心對外境的認識作用,其實每一剎那都在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相似相續,會讓人產生錯覺,覺得好像很實在,永恆不變。覺得今天的自己,和明天的自己是一樣的,感覺差不多。
其實一切法「無常、無我」,但是眾生卻覺得「常、我」,以為很實在。
因此要打破「相續相」,藉著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讓淨念相續。
淨念相續需要收攝六根,都攝六根才能淨念相繼。
破除過去種種「煩惱、業」的相續相,對於「常、我」執著的相續相。
△防護力、對治力、莊嚴力這時你會覺得身心有轉換跡象,身業、口業跟著意業轉。
意業是淨念相續的,這是轉換的關鍵。
你會覺得自己的念力,不僅可以覺察行、住、坐、臥等威儀及言語,而且也有防護的力量。防護力是靠淨念相續而產生的,可以防護六根。
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用比喻來說明的話,能念的心好比是操縱刀、劍等武器的手,又猶如孫悟空的金箍棒。首先手要能夠把握好。一開始武器或金箍棒常拿不穩,一下子就掉了,於是就沒有防護力量。
練習久之後,逐漸能夠握得穩。這時,武器對你而言就有防護力,就能防身了。
不僅有防護力,進一步還有對治力。對治禪定的障礙,對治貪欲、瞋恨、散亂、昏沉、疑。
所以念力方面,首先需要練習觀察力,這是最基本的。
有觀察力才有防護力,防護也稱為「律儀」,也才會有「根律儀」,守護六根。以念來防護意,以淨念來防護意業,就要讓淨念相繼。
防護力如同擅長於防守,對治力如同擅長於攻擊,攻擊煩惱魔軍。有觀察力、防護力、對治力,身心的轉換才能順利,扭轉為輕安。
不僅如此,還能進一步有創造力。
佛教稱為「莊嚴力」,莊嚴佛土。不僅能對治自己的煩惱,還能轉換身心世界,莊嚴身心世界,莊嚴淨土。所以當念力念到有莊嚴力的時候,成就眾生、利益眾生的力量就大。
△五大的功德莊嚴相對於這整個過程,如何一步一步的練習?
首先要認識阿彌陀佛的名號。唱讚佛偈時,讚歎佛號莊嚴、光明,「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在《往生論》讚歎門也說到:「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在觀察佛的名號當中,佛的身相廣大、莊嚴,正是遍法界清淨、平等的法身。
當你相信自己的五陰身心,就是清淨法身的時候,粗重的五陰身心就會跟著轉換。
《往生論》說:觀察佛的身、口、意,除了身相的光明,佛的語業經常在說法;而在念佛當中,藉著阿彌陀佛的佛號,轉換語業;意業方面,佛的意業如地、水、火、風一樣,平等無差別。所以,《往生論》云︰「何者心莊嚴?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心故。」
色身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地相的特性是往下以及粗重相,如果隨順它的沉重,就會昏沉、懶散,提不起勁,往下沉淪,就隨業流轉,隨著這地大的業流轉了。
反之,應該要隨順地的堪能性、承載性。地可以平等的荷負各類眾生,不論是冤家或親家,它都願意讓他們踩踏。
所以,念佛時,首先隨順地大承載、荷負的功德,念到可以讓所有的眾生踐踏你,而心不動。
也像地藏王菩薩一樣。地藏菩薩其實是隨順著地大的功德,含藏地大無窮的寶藏。
大地好比寶藏,人們依大地所長出的食物而生存;大地又能產生各種金、銀、銅、鐵等礦物,造就各種器物供人們使用。
所以念佛至少要成就像阿彌陀佛那種平等、無差別性的地大功德。讓眾生跟你接觸時,猶如發現地大的寶藏一樣,出生各類寶物,無窮無盡。
從這裡不僅建立剛剛所說的寶藏,而且依於這些寶藏,來成就七寶池、八功德水等種種淨土的功德。
水大的功德,在念佛當中也可以把握。把佛號念得如同喝水一樣的自然、一樣的味道。
水是生命的來源,有水才有可能有生命,而水又很平淡,以至於覺得它沒什麼,沒有味道。
就好比念佛一樣,我們覺得佛號很平淡,從第一天到現在都是念著同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什麼味道。
用心的人,能把佛號念得跟喝水一樣,喝出它平淡的味道、清淨平等的味道。
正因為水沒味道,才有能滋潤所有的眾生、成就所有的眾生。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各類生物也都依於水而住。
念佛就是要念出水大的這種平等性。水清淨平等的滋潤所有的眾生,好比下雨一樣,滋潤所有的小草及大樹。
希望大家念佛,能夠隨順這些基本的觀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