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惟覺老和尚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4-11-11 07:56
標題: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惟覺老和尚
《六祖壇經》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雖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可是為什麼眾生的心不清淨?這是由於過去身口意三業不淨,顛倒、妄想、造諸惡業,所以心如同一潭渾水;打坐就是要沉澱這念心,把心中的渣滓通通去掉。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觀照、保養這念心。
菩提本具,不是修出來的,因為有成必有壞、有生必有死,例如我們修建的道場,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以後就會壞掉,人也是難免生老病死,有生就一定有死。
然而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母親懷胎所生,也不是佛、上帝給我們的,諸位聽法的這個覺性是本具的,如佛經所說「法爾如是」。
  
  
  無生,即是生。
心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屬於無為法,與菩提、涅槃相應。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就是增加,「損」就是去掉。世間人作學問,從小學到博士都是一個加號,天天都要學習,多讀、多看、多寫、多記,增長自己的知識;我們修道則是要天天檢討反省,使心當中沒有過失,把心當中的垃圾化得乾乾淨淨。

用什麼方法化除這些煩惱?檢討反省、禪修,堅住正念,隨順覺性,使這念清淨心時時存在,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菩薩修行,一直到金剛喻定現前,永斷世間煩惱、所知二障,異熟識種已棄舍,無複生起,亦名無間道,此時向前跨一步,便入解脫道,成無上正等正覺。
  
  一般人的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念念都在生滅當中,這是有間斷的,念頭一再地生、滅、生、滅……始終無法連貫;打坐到達最高的禪定,這念心就像供佛的香一樣,煙嫋嫋上升,沒有空隙、沒有間斷,無始以來的煩惱才會化得乾乾淨淨。每一個人都有煩惱,我們不要怕煩惱,因為轉煩惱才能成菩提;不把煩惱轉過來,就找不到清淨的菩提心。有煩惱的心就好比一桶渾水,如何將它變成清水?第一個不要動它,就像我們打坐時也是不動;第二個要沉澱,放一些明礬,慢慢地沙石就會沉下去,清淨的水就現前了。

打坐也是在沉澱這念心,渣滓沉澱了,渾水淨化了,煩惱全部沉底了,這時候,身心就感覺很清楚、很明白,智慧愈來愈靈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繼續禪修、返照,最後把桶裏的渣滓全部化掉,成就無上菩提,究竟成佛,這就成功了。
         
  如何發菩提心?首先要發願,希望自己悟到菩提心、證到菩提心,這是「發心菩提」。由這個願心,在行住坐臥當中時時刻刻反省檢討、覺察、覺照,漸漸地就能使心中的無明、煩惱減少。念佛、誦經、持咒……這些都是伏心的方法。貪心、瞋心、癡心減少了,惡念降伏了,心變得更寧靜,身心康泰,人就感到很輕鬆、很落實、很自在,這個階段稱為「伏心菩提」。
現今社會很多人談論情緒管理,《中庸》也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能掌控自己的心念,不被喜怒哀樂的情緒牽制,這就是伏心菩提。

  繼續發心,不斷地努力,悟到了「煩惱即菩提」,明白諸法實相,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即是「明心菩提」。悟到這個道理,就感覺一身輕鬆。
明心,是見到自己的本心,屬於見道位。道是本具的,悟道並不是得到什麼、看到什麼,而是悟無所得;悟了道,就明白一切都是現成的,人人本自具足。

如果執著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是一種妄見。明心菩提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有覺性,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不但能尊重每一個人,也懂得尊重自己。悟到了本具的佛性,就等於是發現了自己最珍貴的寶藏。

  在動靜閑忙當中持續用功,修一切善而不執著,將萬法銷歸自性,就能「煩惱分分斷,菩提分分現」,乃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可以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普度眾生,真正得大自在,即是「出到菩提」的階段。

過去傅大士悟道之後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是指我們的覺性、清淨心,覺性時時都與自己同在,不論睡覺、走路、說話都是如此,所以是「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到了這個程度,就沒有妄想、顛倒,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知因識果,以清淨的智慧圓融一切事理。
  

  菩提是我們本具的清淨心。覺悟了以後,再繼續修,這一念清淨心就會慢慢現前。禪宗祖師說「保養聖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悟了以後還要保任,心時時刻刻安住於正念,就像古人所說「如龍養珠」、「如雞孵卵」。

養,就是保持清淨心,龍如果把自己的珠子養成了,就能呼風喚雨,可以現大神通。我們這念心就像龍珠一樣珍貴,養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脫。「如雞孵卵」,好象母雞孵蛋一樣,經過數天,在各種因緣和合下,小雞就孵出來了。

如果母雞不專心孵蛋,而是亂蹦亂跳,無法安住,這些蛋便容易受涼,孵不出小雞。打坐也是如此,心跑掉了要趕快拉回來,心能專注、不打妄想,持續七天下來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這念心要能時時刻刻不動,就如《中庸》所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剎那都不可以離開;一離開,這念真心就跑掉了。
  

  《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即是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到最後,心中所有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煩惱都漏盡,功德圓滿了、成佛了,就永遠不受輪回,生命就是無量無邊、無始無終,達到究竟涅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無上菩提」。這是修行學佛的正知正見,修行就是在這一念覺性來用功,對於這個觀念一定要有信心。
  

  佛的福德與智慧都修圓滿了,所以是「福慧兩足尊」。智慧就如同我們的雙眼,能辨識前方的路況,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確;除了要有智慧認清道路,還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最後才能達到目的。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3-21 09:13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14 13:34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14 13:37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14 13:41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5-4-14 16:40
感恩分享,隨喜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5-4-14 16:41
感恩分享,隨喜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