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網路)
「你怎麼可以出賣我?」還記得上一次跟朋友、同事或家人的爭執嗎?
你以為,只要公正客觀的討論事情,就能在兩個人中間找出交集,所以,你忽視自己的不爽、難過、憤怒,也無視對方的驚訝、著急、困惑,一條條指出對方背叛的證據,希望他可以改正。結果呢?兩個人一起爆炸,你不爽,他更不爽。
「壓抑情緒」就是你溝通不良的關鍵。如果你不適時告訴對方你的感受,情緒就會外溢到你講的每一句話,讓一字一句都充滿攻擊性。
壓抑的情緒,會在談話中洩漏出來
「你怎麼可以出賣我?」是艾瑪的親身經歷。她很驚訝的發現,好朋友兼良師凱西竟然向執行委員會表示,她認為艾瑪還不夠成熟,無法勝任更高層次的工作。艾瑪說:「我覺得被出賣了。我很難過凱西會有這樣的想法,更氣她竟然跑去跟管理階層說而不跟我說。」深入反省之後,艾瑪卻開始懷疑自己,她憂心忡忡的自問:「是不是我真的還沒準備好?」
那天稍晚的時候,艾瑪和凱西簡單談了一下:
艾瑪:我聽說妳向高層表示我不能勝任新的職務。
凱西:才沒咧,我沒說妳不能勝任。我只說妳可能晉升太快了,我不希望看到妳失敗。
艾瑪:如果妳真的擔心,應該直接告訴我才對。
凱西:我是準備要告訴妳,但我也有義務要告訴管理階層呀!
艾瑪:妳應該先跟我講才對。真不敢相信妳會這樣扯我後腿!
凱西:艾瑪,我一直都很挺妳的!現在的問題不是妳該不該晉升,而是應該在什麼時候晉升比較恰當。
艾瑪用大部分的精力去爭論專業溝通的規則。她沒有說「我很難過」、「我很生氣」或「我很怕妳可能說對了」之類的話,但這些情緒對她們的談話其實很重要。
情緒不只一種,需要細細辨認
大部分人都以為瞭解自己的情緒很簡單,事實上,我們通常不知道自己的情緒。許多人對自己情緒的瞭解,就像初次到訪的陌生城市一樣,所知不多。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實在是因為情緒是一種很難辨認的東西。
柏瑞經常為了找工作的事和他媽媽鬧意見,媽媽總愛打電話來催促他寄履歷、去面談或上網路找工作。但柏瑞卻總是意興闌珊,不是要他老媽閉嘴就是想辦法岔開話題。
他跟朋友談到這個問題,朋友勸他不要逃避,應該把自己的感覺告訴老媽。柏瑞反問:「那有什麼用?我就是覺得一肚子火呀,她快把我給逼瘋了!」但朋友鼓勵他好好想想:自己除了憤怒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情緒。柏瑞接受了朋友的建議,當天晚上列出了一張清單,把關於找工作、關於他媽媽以及關於自己的所有情緒都寫了下來。
結果令他大吃一驚。關於找工作,他感到絕望、迷惘又害怕。拖延找工作,不過是他拖延焦慮的手法。關於他老媽,柏瑞的情緒比較複雜。一方面他真的受不了她的疲勞轟炸,但另一方面,他也覺得那是一種愛與關懷。這一點對他意義非凡。
關於他自己,柏瑞感覺很羞愧。他覺得自己讓媽媽失望了,他一直在浪費自己的潛能和教育。在羞愧的同時,他也覺得有幾分驕傲。有幾個朋友跑去當儲備幹部,柏瑞原本也可以走這條路,但那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情願忍受煎熬,追逐自己的夢想。他靠打零工養活自己,從來沒有伸手向媽媽拿過半毛錢。
朋友的建議讓柏瑞發現自己的感覺不僅僅是憤怒,他原先以為自己只有一種情緒,但現在卻瞭解了自己全部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種強烈的情緒沖昏了頭,因而看不到自己其他複雜的情緒。以柏瑞的情況為例,那個特別強烈的情緒就是憤怒。如果是其他情況下或面對不同的人,就可能是其他的情緒。
完整分享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只發火
當柏瑞只注意到憤怒的時候,就不太願意表達出來。他認為,如果對老媽發脾氣,老媽一定也會反過頭來對他發脾氣。如此一來,怎麼樣也談不出個所以然,而且很可能兩人都會更生氣。
如果柏瑞肯多花些時間理出自己完整的情緒,又會是什麼狀況呢?其實他可以說:「每次妳只要一問我找工作的事,我就百感交集,當然也包括生氣在內。我覺得生氣是因為我已經要妳別問了,可妳偏愛一天到晚的問。不過在此同時,我也蠻感謝妳的,而且我相信一切都不會有問題的。妳的關心其實對我很重要。」
他老媽問他為什麼不積極找工作的時候,柏瑞也可以不用說:「別煩我!」而可以改說:「感覺好像很難跟妳談這檔事。每次想到找工作的時候,我就覺得好慚愧,好像自己一直在浪費生命,同時也讓妳失望。」
柏瑞表達了完整的情緒,同時也改變了談話的性質,終止了彼此憤怒的鬥爭。柏瑞讓雙方的討論更加深入而細緻,也讓他老媽更瞭解整個狀況。她更加瞭解兒子的動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兒子的影響。柏瑞表達出情緒之後,雙方的對話沒有結束,而是開始。完整表達情緒也不見得會讓談話變得「輕鬆」,但至少不會再有那麼多的爭執,反而可以有較多的瞭解和互動,以不同的模式彼此關懷。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