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五念門中的第一「禮拜門」,與普賢十大願的第一願「禮敬諸佛」相同,是使身業與菩提心、菩提行相應。
第二「讚歎門」則與「稱讚如來」相同。是藉由稱念佛名,以佛的名號來攝受佛的所有功德。
使人體會佛名的意義與功德,所以《往生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說:「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如彼名義」,如佛號的意義,如實修行它的相應義(佛號相應的意義)。
所以在這佛七當中,每一支香其實是配合如此的順序、儀軌。
雖然由於場地空間有限,沒有讓大家有一段禮拜的時間,不過,在身業方面的合掌、問訊、繞佛,行、住、坐、臥等等,仍要與禮拜門相應。
合掌時,要如同禮拜一樣的恭敬;站時、坐時也是如此,保持身體端正;走路時平穩慎重;繞佛則虔誠恭敬。這些都是禮敬所表達的意義。
大家不要以為念佛只是心念而已,其實身體也要能夠「念出來」,能隨著念佛的儀軌,動作確實、恭敬,使自己及別人可以感受到禮拜門,感受與菩提心行相應。
不要認為這不是三昧,而想像三昧是什麼都不要動。
其實「三昧」是相應、等持之意,與善法相應。淨土行者的善法是以佛號作為方便,以佛號攝受所有菩提、所有佛功德的善法。
因此身業配合著儀軌、配合念佛的音聲,能夠達到輕安。
從內心稱念出來、唱出來,讓自己與所有眾生感受到讚歎門的功德。如同在每一支香念佛儀軌之最開始「讚佛偈」所說,讚歎佛的功德,讚歎阿彌陀佛的身相莊嚴廣大,盡虛空遍法界。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所念的佛身相,事實上是清淨法身,自己與所有眾生清淨平等的法身,而不是五陰身心。
在念佛當中,轉換五陰身心,成為清淨平等的法身。
光中化菩薩無數億,體會到所有眾生護持自己,如同化佛、化菩薩一樣。因此發起與阿彌陀佛一樣的四十八大願,九品眾生都要度化,心能包容上上品乃至下下品的九品眾生。
有這種悲心、願心,念出來的佛號便蘊涵了稱歎佛德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的菩薩行也曾有如此的過程。他有一次在修行時,看到弗沙佛,非常的歡喜,就做了一首讚佛偈: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七日七夜以單腳站立稱歎佛的功德。由於這個因緣,在菩薩行當中超越了好幾劫而證得菩提。
因此,在這七天當中,大家除了身業隨著禮敬門,口業也要隨著讚歎門,讓口業也能輕安。念佛時,相續不斷,就像《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大勢至菩薩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協助阿彌陀佛教化的菩薩。教化眾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時,能夠收攝,不要受到外境順逆的干擾,讓淨念、菩提心之念相續不斷。
△「作願門」、「觀察門」與念佛儀軌之四字佛號、止靜從六字佛號,轉四字佛號,相當於《往生論》五念門的「作願門」。
借由逐漸加快念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的過程,學習全身心投入阿彌陀佛願海的感受,猶如水乳交融,如子憶母,發起向阿彌陀佛大願學習,與往生佛國的堅固願心。
從六字佛號、四字佛號,接著止靜,這時雖然沒有出聲念佛,可是內心裡佛的意義、佛的功德,相續不斷的保持著。相當於「觀察門」。
觀察身心,如何與佛的功德相應,與淨土、清淨大海眾相應。
作願門與「止」相應,觀察門與「觀」相應。
最後唱迴向偈,相當於「迴向門」。迴向偈說「若有見聞者」,凡看到我們的身業所表達的禮敬、聽到口業所唱念佛號的眾生,「悉發菩提心」,都能夠發起菩提心。在普賢十大願也有迴向門,普皆迴向。
所以在這七天當中念佛,先從比較明顯的身業、口業相應開始努力。身業、口業相應之後,意業也才能跟著相應。而《往生論》所說的禮敬門、讚歎門、觀察門、作願門、迴向門這五門,其實是與佛七每支香的流程一致的,也是配合大乘止觀的修行方法。
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這些重點。
△用齋是否與禮拜門相應佛七當中除了念佛堂的用功以外,齋堂也是一個修行的場所。(編按:行住坐臥亦如是)
因為我們每天都需要受用飲食,所以在用齋過程當中,知道如何與佛法相應,這是很重要的。
在念佛堂中,念佛的對象是佛號,要知道如何把持、把握正念,與善法相應;而在齋堂所面對的對象是食物。用齋時,會注意到:身業是否與禮拜門相應?身體姿勢是否正直?或者認為反正不是在念佛堂,就彎腰駝背。
其實在齋堂,坐在椅子上,與坐在念佛堂的拜墊是一樣的。
坐著與打坐,其實是一樣的。身體也要注意什麼樣的姿勢可以最輕安、舒服、正確,是否讓人看到,就能夠發起菩提心?覺得你隨時隨地與善法、與菩提法相應。身體如果畏畏縮縮、彎彎曲曲的,自己會覺得意志力消沉、薄弱,容易退轉。
此外,動作也讓它與禮拜門一樣,不隨意影響別人、妨害他人。動作要盡量輕巧,不任意發出聲音,這表示對別人的尊敬、關心、禮貌,這些都是很基本的。
在齋堂中,能夠注意到這些,念佛時就知道什麼叫做禮拜、恭敬、尊敬,在這邊提醒大家。
修行的進步在於身心的轉換,稱為「轉依」。
因為五蘊身心是個人生命的依止。如何能夠從惡法、粗重的身心,轉換成輕安、柔軟的身心?
在《無量壽經》有說到,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光明照眾生的時候,令眾生身心柔軟,其實也就是身心的轉換。
所以稱念佛名,讓身心轉換。身心轉換也是三昧進展的一個指標。
而轉換的次第,它的順序是從比較明顯的身業、口業開始。所以提醒大家,在佛七當中,身業是否時時刻刻與禮拜門相應?與恭敬心相應?
站立時,立如松,像松樹一樣,讓見聞者都能感到你的菩提心堅定、不退轉。
合掌時,也表現出專注的力量與虔敬。走路時,行如風,很穩定、輕巧,不會粗重、粗魯。坐時像鐘,很穩定、端正,從頭頂、脊椎到臀部的地方,像金字塔一樣端正;或者像帳棚,中心柱子正直,這帳棚就經得起風吹雨打。
佛經上描述比丘在修三昧時,都提到端身正直,從頭、頸部,到脊椎、腰部,是否能像帳棚的柱子一樣,自然、穩定的撐著。如果對於這麼明顯的身業的調整,都沒有辦法覺察的話,是不可能進一步觀察到細微的意業的。
念佛三昧的「念」,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指覺察力。四念住中的「念」,也是覺察力的意思。覺察的對象從身業開始,行、住、坐、臥等各種姿勢、動作的變化,有伸有縮,有起有落,有快有慢,都要很清楚。
能夠察覺得到身業的生滅變化,身體才能夠調節得很好。
所以,所謂的三昧並不是身口都不動,而是一種動態的調節、動態的平衡。這樣的身業,才能堪受所有的善法。
修三昧是在修練對於善法的堪能性,包括五戒、十善、戒定慧,乃至於六度萬行。
世俗人身業的堪能性,是訓練身體,讓它能荷負各種勞心或勞力的工作。出世的修行,首先是調身(身體的調節),這也是修三昧的第一步。
四念住的身念住,讓我們對身體方面的覺察力(念)敏銳、穩定,能夠建立起來(住),也是屬於調身(身體的調節)的學習,可以使我們的色身、色蘊,轉換為對善法更有堪能性,可以成就種種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