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食鹽喻 [打印本頁]

作者: 律貝老師    時間: 2014-10-31 15:07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食鹽喻
古今譚─食鹽喻     作者:慈惠法師
從前有個住在山上的愚人,一天他去海邊的親戚家作客,到了中午,好客的親戚煮了滿滿一桌的豐盛菜餚來招待他。
   愚人吃到親戚煮的菜,覺得十分美味可口,不禁稱讚:
  「這菜真好吃耶!是怎麼煮得啊?奇怪,同樣的菜,我怎麼煮不出這麼好吃的味道?」
  親戚聽了,笑著回答:「其實,我只是在菜餚裡加了一點鹽而已。」
  「鹽?」愚人吃驚地問著。
  原來,愚人一直住在山上,從沒看過「鹽」這東西,今天第一次嚐到鹽的滋味,覺得十分可口、稀奇。
  他心想:「才一點點鹽,味道就這麼好,如果加更多,不就更好吃了嗎?」
  於是,愚人向親戚要了一包鹽,回到家裡便迫不及待抓一大把塞到嘴裡,結果噗一聲立刻吐了出來,大出意料之外,真是鹹到極點。
  這個譬喻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作任何事,都必須中道,不能貪求。好比鹽巴,它雖能調味,但如果貪食過多,則有害身體健康。同樣的,修行之路,若貪圖靈異神通,或以為要戕害自己,才能得道升天修成正果,諸如此類的愚蠢行為,其實對修行並無助益。
  那麼,如何才是修行的正確之路呢?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修行之道,首在把「人」做好。佛教中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實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殺生,不去傷害人家的生命;不偷盜,不侵犯他人的財物;不邪淫,尊重對方的身體、名節;不妄語,不說謊製造是非;不飲酒,保護自己的健康。一個人如果能夠依這五戒守來修持,成就了做人的道德品格之後,才有資格進一步談到成佛作祖。
  因此,我們想要有真正的解脫,就必須依佛法而住,把人做好,遠離煩惱,這才是真解脫。?
文章摘取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63411
                                                                                             
回家作業
一、「人成即佛成」你如何行持?
二、本篇說喻在說明什麼?
三、你如何對治「貪心」?
本週弟子規~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清心語錄~
唯有自愛、自識、自制指引人生,
才能導出神聖的力量。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