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真正的給予
[打印本頁]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4-8-5 16:19
標題:
真正的給予
真正的給予-阿姜·查尊者
人們過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為了獲得某些報償,但出家人在這方面的教導,意義上卻深遠多了——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要求回報,我們工作不為報酬。
佛陀教導我們,工作就只為了工作,別無所求。
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你自己試試:你想要讓你的心平靜,於是你坐了下來,且試著使它平靜,如此這般,你將會痛苦,試看看吧。我們的方式精緻多了:我們去做,過後就放下,做了就放下!僅此而已。
一開始,我們以心中的某種欲求修行,我們不斷在修行,但我們知道那樣並不能滿足欲求,於是我們會繼續修行,直到我們達到一個境地——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我們有些人修行是為了想要得證涅?,然而這種欲求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它。“希求”平靜是自然的事,但卻不真的正確,我們必須毫無所求的修行。
而,你會問:“如果我們一無所求,那我們將得到什麼?”答案是,我們什麼也得不到!無論我們得到什麼,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因此,我們修行不要去得到什麼東西。
那些修行是為了想得到什麼的人,就好像來找我灑“聖水”的人一樣。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想要得到聖水時,他們說:“因為我希望活得快樂舒適而無病痛!”如此一來,他們將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世俗人做事,都是有一個動機的,都要求得到某些回報。
然在佛教,我們做事卻沒有“得到”的念頭。
世俗人必須了解每件事物都是依照因果的,然而佛陀卻教導我們去超越因和果。
他的智慧是去超越因,超越果,超越生,超越死,超越快樂和痛苦的。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人們住在一個“家”,這“家”是“有”和“執取”。離開家到一個沒有家的地方,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我們總是與“有”和“執取”同住的。
如果我們不能執取,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感到失落。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願離開家去趣向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說,那兒沒有什麼,什麼也沒有。
看看這裡的屋頂和地板:上端是屋頂,代表“有”,下端是地板,代表另一個“有”。
但在地板和屋頂之間的空間,卻毫無立足之地。一個人可以站在屋頂或站在地板上,但卻不能在“空”的空間上。
沒有“有”的地方,那就是“空”的所在。直接地說,我們說彼涅?就是此空。人們聽到這,他們會退後不前,他們不想前“往”涅?,他們害怕,如果他們那樣子做了,他們便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孩子和親人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祝福在家人的時候,會說:“祝你們長壽、美麗、幸福、建康。”這使得他們非常高興,他們愛聽這些,而若你開始談到空,他們便不想要聽了。他們執著了“有”!但你是否見過,一個老人而具有美麗的外觀?你是否見過,一個老人有著充沛的精力或非常幸福的嗎?沒有!
但當我們說“長壽、美麗、幸福和健康”時,他們卻真的非常高興。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好了,這就夠了。啊?想必已經晚了,我看你們有些人已經想困了。佛陀說過,去教導“沉睡”中的人們佛法,但不要讓人們睡著了。
如果我們將綠色顏料滴到清澄的雨水裡
它就會變綠
如果是黃色的顏料,那麼它就會變黃……
心在自然的狀況下是清澄、潔淨而不混亂的
它會變得混亂
只因它追逐法塵
它迷失在它的情緒當中了!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