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淨界法師:學佛人一般會產生高慢的——老參!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2-9 11:40
標題: 淨界法師:學佛人一般會產生高慢的——老參!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1-16 21:27 编辑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43-1-1.html
淨界法師:學佛人一般會產生高慢的——老參!

[attach]75[/attach]


        這個高慢心的活動,一般來說,它不太可能出現在初學者,因為初學者煩惱很重、業障很重,他自卑感都來不及了,一般會產生高慢的——老參!
   
        問題是:我們本來是沒有資糧才學佛,每天懺悔業障、拜八十八佛,積集資糧、佈施持戒,唉…有一點資糧了,開始高慢了。

        在《唯識學》上說:一個菩薩開始高慢時──


        第一、不見己過:你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當然你就不會調伏了。

        第二、不受教誨:別人給你一個如法的教誡、勸諫,你再也聽不進去了。這樣的人,遲早要栽觔鬥,因為你自我反省的力量消失了;你沒有自我反省,別人在幫你反省、幫你勸諫你又不聽,那你的煩惱,當然就不斷的增長廣大了。

       我們講一個歷史故事,給大家體會高慢的過失:


      在漢朝初年,有一則很有名的淮南王叛亂的故事。

       這是在漢朝開國初年,一個最大的諸侯王的叛亂,它牽涉的人之廣,以及層級之高,是歷史上少有的。

       講到漢高祖晚年的時候,劉邦他打下天下以後,他晚年的時候,其實呂后就大權在握,當然漢高祖一死,呂后就全部掌握大權了。呂后掌權之後,她做了兩個事情:第一個、她增長呂氏家族的氣勢,廣泛的利用呂氏家族來做官。第二個、誅殺漢氏的宗親,特別是漢高祖的兒子,她只要不歡喜的,就把他殺掉。漢高祖有好幾個兒子,有七、八個兒子,殺到最後只剩下兩個兒子,一個是皇四子─後來登位的漢文帝,第二個是皇八子,就是淮南王。

       漢文帝為什麼沒被殺害呢?因為漢文帝這個人:個性很敦厚,歷史上說這個人勤儉刻苦、崇尚無為,他的個性是與世無爭的。他做皇帝的時候匈奴來打他,他就是和解…就把公主嫁過去,用和親政策;和親政策不行了,匈奴繼續打,頂多把他趕出去,趕出去就不再追了,趕快收兵了。他完全是一個無為的思想,當然在那個時代無為是對的,因為漢高祖多年的征戰,老百姓很辛苦,讓大家好好的休息,所以有這個文景之治!總之,漢文帝是一個很謙卑、很包容的人,勤儉刻苦、崇尚無為。

       但是他弟弟皇八子就不同了,這個皇八子淮南王,很小的時候,他的生母就死掉了,所以他是呂后一手把他帶大的,他仗恃呂后的權勢,歷史上說這個人囂張跋扈,完全不把他哥哥當一回事。

       《史記》上講淮南王,他有三大過失:
       第一個、自訂法律─他在諸侯國裏,不用漢朝的法律,自己定法律,這是不合乎禮法的。
       第二個、戒嚴清道─他身為一個諸侯王,他出巡的時候,每一個老百姓都要跪在地上,等到諸侯的車子過去,這個是只有皇上才用的禮節,所以他是僭越禮,戒嚴清道。
       第三個、出言不遜─講話很不客氣了,甚至於對漢文帝講話都很不客氣,但是漢文帝,因為兄弟都死了,就剩淮南王,一再的包容,讓這個淮南王的內心不斷的高舉,終於產生了叛亂,後來因為事蹟敗露,就被漢文帝的中央軍隊給消滅了。

       淮南王被抓之後,漢文帝沒有殺他,念著兄弟的感情,削掉他的爵位,貶為平民,然後把他貶到四川巴蜀之地。

       不過《史記》上記載:淮南王叛亂以後,非常的後悔,他臨終之前說:我以驕慢,不見自過若此,我怎麼都不能體會我哥哥對我那份的寬厚呢?還如此驕慢,竟然見不到自己的過失。後來他就絕食不吃飯死掉了。

        淮南王是有才華的人,諸位看歷史…他作了很多的著作,但是他因為高舉的緣故──一個人高舉,最可怕的是什麼?看不清自己的定位,產生非分之想!

        我們會產生很多的煩惱,是跟高舉有關係的,因為你高估了自己,然後你就會產生非分的追求;所以一個人高舉以後,你所成就的功德,就很容易破壞掉;因為你躁動不安,你不能安份了;不能安份,功德就不能夠繼續增長。

        菩薩他一旦高舉,就像一個人飲癡水一樣,看不清楚東西南北了,就像沉溺到大海裏面,他再也看不到前方了,這就是高慢的過失。







[attach]76[/attach]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48530.htm)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16 21:09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1-16 21:26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菩薩他一旦高舉,就像一個人飲癡水一樣,看不清楚東西南北了,就像沉溺到大海裏面,他再也看不到前方了,這就是高慢的過失。

記得在楞嚴經卷八之諸眾生自業所感所造十習因六交報中有一段: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痴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哈~哈~~好文言~
我只知道那一段大約在楞嚴經的那邊..卻有看沒有懂==??
sos~會腐敗的仁者大人~~您有在學楞嚴經有沒有這段的白話解釋...
我師父曾提過楞嚴經是研究所的課程,您真不簡單已學到這邊了,隨喜^^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