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無住-阿姜查尊者 [打印本頁]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4-5-24 09:59
標題: 無住-阿姜查尊者
無住
  
1.當我們聽聞部份的教導並且不能真正理解它們時,就會認為它們不應該是如此,因而不去遵循它們。
但是,事實上所有的教導都有它的道理。也許事情似乎不該如此,但它們卻是如此。
最初,我甚至不相信坐禪。我看不出閉著眼睛坐著有什麼用。還有行禪,從這棵樹走到那棵樹,轉個身又從那棵樹走回來,為什麼要這樣呢?我想:「所有這些經行有什麼用呢?」我像這樣想著。但是,事實上行禪和坐禪是很有用的。
   
2.有些人的習性使他們較喜歡行禪,有些較喜歡坐禪,但兩者是不可缺一的。
在經典裏談到四種姿勢:行、住、坐和臥。我們和這四種姿勢生活在一起,我們可能會較喜歡其中的一種姿勢;但是,我們還是要用到全四種。
   
3.經典上說:平均使用這四種姿勢,讓所有姿勢的修行平均。
最初,我並不明白讓它們平均是什麼意思。也許是說,睡兩個小時,然後站兩個小時,再來又行兩個小時…,也許就是這樣吧?我試了,但行不通,那根本不可能!「讓姿勢平均」並不是這個意思。
「讓姿勢平均」是指心和我們的覺知。也就是:讓心產生智慧,使心明白。我們的這種智慧必須呈現在一切姿勢中,我們必須經常覺知或明瞭。
我們在行、住、坐、臥中,瞭解所有心理狀態是無常、苦和無我的。用這個方法來「讓姿勢平均」才可行、才有可能。在心中,不論是喜歡或不喜歡呈現時,我們都不可以忘記自己的修行,我們要有覺知。
   
4.如果我們經常集中注意力在心上,那麼,我們便已經抓到修行的重點了。
我們是否經驗到世間所謂善惡的心理狀態,我們都不忘卻我們自己,都不迷失在善或惡之中。我們只要一直向前,使姿勢以這方式持續下去是可能的。
如果我們的修行持續不斷,而得到讚嘆的話,那麼,它只是讚嘆而已;如果得到詆毀,它也只是詆毀罷了!
我們不要因為它而起伏,我們要安住原地。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看到這些東西的危險,也看到它們的後果。
我們要經常覺知讚嘆與詆毀兩者的危險。通常,如果我們情緒好的時候,心也好,並認為它們是同一件東西;如果我們情緒不好時,心同樣變得不好,我們不喜歡它。
事情就是如此,這是不平均的修行。
  
5.如果我們經常覺知我們的情緒,並知道我們正執著於它們,這已經有進步了。
也就是,我們有覺知,我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是還不能放下。
我們看到自己執著好與壞,並且我們知道它。我們執著善,也知道這還不是正確的修行,只是我們還不能放下。
不過這已經修行百分之五十或七十了。雖然還沒放下,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我們肯放下,便是走往安詳的道路。我們像這樣往前走,繼續瞭解:所有喜歡與不喜歡、讚嘆與詆毀的結果都是同樣有害的。不論是什麼,心以這方式毫不動搖。
   
6.但是,對世俗人而言,如果他們受到詆毀或批評,他們就煩亂不已;如果他們受到讚揚,這使他們振奮。他們說,這樣子很好,因此快樂不已。
假如我們知道我們種種情緒的真相、假如我們知道執著讚揚和詆毀的結果,知道執著任何一切事物的危險,那麼,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就會小心。
我們將知道,執著於它們真的會產生痛苦。我們看到了痛苦,並且看到了我們的執著就是痛苦的原因。我們開始看到執著於善惡的結果,因為我們以前曾執著於它們並且已看到了結果—沒有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現在要尋找放下的方法。
   
7.這「放下的方法」在哪裡呢?
佛法說:「不要執著任何東西!」我們不斷地聽到這句「不要執著任何東西!」。
這意思是取而不著。就好像這隻手電筒,我們想:「這是什麼東西?」所以將它撿了起來,「哦!它是手電筒。」然後,我們將它放下。
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取。如果我們完全不取任何東西的話,我們能做什麼呢?不能行禪或做任何事。
因此,我們首先要取。這是「欲求」沒錯,但是接著它會導致功德。就好像想來這兒聽法一樣,首先他必須想來這裡,如果他還不想來,他就不會到這裡。
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一樣的,他們來這兒是因為想要來。但是,當「想要」生起了,不要執著於它。
因此,你們來了,而後你們回去。「這是什麼?」我們撿起它,看一看後知道:「哦!它是手電筒。」然後,我們放下它。
這叫做取而不著。我們知道,然後放下。簡言之,就只是「知而放下」。不斷看,並且放下。知道「這個,他們說是好。這個,他們說是不好」,而後放下。善和惡,我們都知道,可是,我們放下它。
我們不要愚痴地執著事物,但要以智慧來「取」它們。以這種「姿勢」來修行就能持久。你必須如此持久。讓心以這方式來知道,讓智慧生起。一旦心中擁有智慧,還有什麼好求的?
     
8.我們要反省自己在這兒做什麼。為了什麼理由,我們住在這兒?我們為何而努力?在世上,人們為了報酬而努力。
但是,僧眾教導出比這更深的。不管我們做什麼,我們不尋求回報。我們工作而不求回報。世人工作是想要得到這個或那個,想要一些利益,但是佛陀教導我們工作只是為了工作,不要超出這個要求。如果你做事只為了獲得回報,就會產生痛苦。
你自己試驗看看。你希求內心安詳,因此你禪坐並試著使它安詳,結果你將受苦。試看看。我們的方法是更精細的:我們做,而後放下。
   
9.看看在做祭典的婆羅門,他心中有希欲,因此他做祭典。他的這種行為不能使他免於痛苦,因為他是以欲望來做事。
開始修行時,我們內心有些希欲,因此,我們要修行到「修行不求回報」、「修行只是為了放下」。這是我們自己必須知道的東西,這是非常深奧的。
  
也許我們為了到達涅槃而修行,那麼,你就不能到達涅槃。「希求安詳」是自然的,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正確。
我們修行必須沒有任何希求之心。如果我們不希求任何東西,我們將得到什麼?我們無所得!
不論你得到什麼,都只是痛苦之因,因此,我們修行是不求得任何東西的。
   
10.這就稱作「使心空」。
它是空,但仍然在做事。這個空通常是人們不能了解的東西,但是到達的人知道它的價值。它不是沒有任何東西的空,而是那個東西內在的空。像這手電筒,我們要看這手電筒是空,因為手電筒那兒是空。這並不是我們看不到任何東西之處的空,它不像這樣。人們像這樣的瞭解,就將它完全弄錯了。你要瞭解事物內在的空性是在事物那兒。
   
11.以有所得之心來修行的人,就像做祭典的婆羅門只為了滿某種願,也像來我這兒要我灑聖水的人。
當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希求這聖水?」他們說:「我們希求活得快樂、舒適而不生病。」嘿!以這種方式他們將不能免於痛苦。
世俗的方式是為了某一理由去做事,去得到回報,但是,在佛法我們是以無所得之心來做事。
世間是以因果來瞭解事物,但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到達超越因果、超越生死、超越苦樂。要想想這個,沒有地方可停留。
人們只知道住在「家」中。要離開家走到沒有家的地方,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做,因為我們一直與「有」、「執取」同住;如果我們不執取,我們就不知道去做什麼。
   
   
12.因此,人們不想走到涅槃,因為那兒沒有什麼東西可執取。
看看這兒的屋頂與地面。上方是屋頂,這是一個可「站住」的地方。
下方是地面,是另一個可「站住」的地方。
而在屋頂與地面之間是不能站住的地方。人可站在屋頂或站在地面,但不能站在空中。「無住」的地方,就是「空」存在的地方。
直率地講,涅槃就是這個空。人們聽到這點,他們後退一步,他們不想往前去。他們害怕不能看到他們的小孩或親友了。
     
13.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祝福在家人:「願你長壽、美麗、快樂、勇健」時,他們真高興,都說:「好哇!」他們喜歡這些東西。
如果你開始談論「空」,他們不要它,他們執著於「住」。
但是,你可曾看過一位非常老的人有美麗的肌膚嗎?
你可曾看過一位老人很勇健或快樂嗎?
不!但是,我們說:「願你長壽、美麗、快樂、勇健」他們很高興,每一位都說:「好哇!」這就像婆羅門對神奉獻以求願。
在我們的修行,並不做奉獻,我們不為了求得回報而修行。我們不求任何東西。如果我們仍求一些東西,那麼,就仍有一些東西存在那兒。要讓心安詳地做。我這麼說,你們可能不舒服,因為你們想要再「投生」。
     
14.因此,你們所有在家修行的人要親近僧眾,看看他們的修行。
親近僧眾,是指親近佛、親近法。
佛陀說:「阿難!好好修行,培養你的修行。看到法的人就看到我,看到我的人就看到法。」何處是佛?我們可能想佛陀早已不在了,但是,佛陀是法、是真理。
有的人喜歡說:「哦,如果我生在佛世,我一定能到達涅槃。」愚人這麼說。
  
事實上,佛陀仍在這兒。佛是真理。不管何人生或死,真理一直在這兒。真理從不與世間隔離,它一直在這兒。佛陀是否出世,人們是否知道它,真理一直在這兒。因此,我們要親近佛,就要來到內在並發現法。我們接近法時,我們接近佛;看到法時,我們看到佛,並且所有的懷疑都消失了。
   
15.簡單地說,就像邱老師,最初他不是一位老師,只是邱先生。當他學習並通過考試,他成為一位老師,被稱做邱老師。
他是如何成為老師的?是經由學習必修的東西,使邱先生成為邱老師。當邱老師死了,「成為一位老師所需要的學習」仍存在著,任何人學習它照樣能成為一位老師。「成為一位老師所需要的學習內容」並不從世上消失,就像這真理,佛陀知道這真理而使自己成為佛陀。因此,佛仍存在這兒。
任何人修行並親見法(真理),就看到了佛。現今的人們完全弄錯了,他們不知道佛在那裡。他們說:「如果我生在佛世,我將成為他的弟子並且得到覺悟。」這只是無知。你要瞭解這一點。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