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黃葉止啼 [打印本頁]

作者: 律貝老師    時間: 2014-5-18 15:44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黃葉止啼
古今譚─黃葉止啼     作者:慈惠法師
「黃葉止啼」這個譬喻出自於《涅槃經》的〈嬰兒行品〉,大意是說小嬰兒一直哭鬧不停,做父母的實在沒有辦法,於是拿了一片楊樹的黃葉,說:「不要哭喔,給你黃金。」小嬰兒信以為真,以為是塊黃金,就不哭鬧了。
這則譬喻的主旨,在說明什麼是「權宜之計」。佛教裡有很多道理,我們稱它為「權教」,即是權宜之教,指佛陀順應眾生根機所說的方便法。譬如:佛教裡說「布施」,行布施自然會得福報,甚至可以生天享福。但這樣的教育,只是一個權宜之教,一個初階引導的過程,等到進入佛門以後,就要告訴對方天堂是不究竟的,天福也會享盡,我們必須學習斷煩惱、了生脫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佛光山設有多種不同的度眾法門,就是權宜方便的表現,譬如:適合兒童參加的「兒童夏令營」;親子共遊的「菩提親子快樂營」;讓青年朋友發揮活力的「國際傑出青年生活營」;以婦女為對象的「婦女法座會」;大眾共修的「金剛禪座會」;以佛教學術研究為主的「佛光學論文研究發表會」;以佛學漫畫來作考題的「佛學會考」。這種種不同的度眾法門,都可以說是「黃葉止啼」,甚至為了引導未學佛者,寺廟裡也開設了中國結、繪畫、烹飪等才藝訓練班,這些都是權宜之計。
事實上,佛教裡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佛法的智慧。例如:施放瑜伽燄口的時候,按照儀規,會先給惡鬼東西吃,等吃過之後,會告訴它,如何學習佛法,放下貪瞋痴。同樣的,人世間的救濟,也是先給予種種物資,之後再進一步予以佛法的救度。物質的救濟,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卻無法解除生死煩惱,所以根本之道,還是要依靠佛法。
「黃葉止啼」只是一個入門的權宜之教,最根本的還是要學習佛法的智慧。想要有智慧,必須從持戒開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不只是基本的戒律,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學習、持守的。
文章摘取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68976
                                                                                             
回家作業
一、「黃葉止啼」在比喻什麼?
二、你如何落實「五戒」?
三、何謂「方便」?何謂「隨便」?
本週弟子規~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循至。
清心語錄~
愛是成功名就時,
不要忘了記上一筆父母的功勞。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