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教反對迷信與宿命 [打印本頁]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4-2-12 08:42
標題: 佛教反對迷信與宿命
佛教反對迷信與宿命
諸佛由眾生修成,他們既是已經成功地解脫了的大智慧者、大覺悟者,他們所證所言的法義就一定正確,我們當然應該謙虛、恭敬地向他們學習。
  
但諸佛與我們只會是一種師生關係,一個修證佛法的人,如果迷信佛,認為佛是高高在上的一種主宰,是一種絕對的意志,他一定就違背了佛學的根本義理。
  
現在有些人學了一點「法」,稍為有所成就或感應,便執著於一種相對層次上的智慧或神通,不是將佛看成超然於自己和萬物之外的「主宰」,便是自以為是得不得了,大搞個人崇拜不說,有的乾脆認為自己已快成佛了。
俗話說學無止境,只要我們停滯,執迷或受制於「境界」 ,或有絲毫的迷信思想,我們就永遠到不了彼岸。一句話,不如法者則不入佛智。凡有迷信思想的人,若不及時回頭,要證得真智慧,那一定比登天還要難。
  
是因果業決定了我們的一切,不是什麼鬼神和佛菩薩。所以佛門常講:「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佛門關於「業」的解釋很多,感興趣者可去閱讀有關經典。一般來說,「善、惡業」都可以分為共業、別業和個業等,共業則是指一種集體造作所致,下到一個家,一個小集體,上至一個地區、國家和全人類都可能會有共業。受報相同的,就是「共業」。
  
比如我們都投胎報得了人身,且又在同一個地球上,這是共業。共業中又有別業,比如每一個國家的情形又不盡相同,這就是別業。同樣的外在條件下,每一個人的個體命運又不盡相同,這是個業。又如人們從同一學校畢業,都獲得了一樣的學業證書,這是「共業」,又因每一個人用功不一、資質不一,成績不會完全相同,此為「別業」。
  
所以對於所謂的命運,佛門從來只講因果業,不講宿命。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原因和結果的相續,絕非一成不變,它隨時隨地都可以更改。
  
佛學中有「諸行無常」之說,這個「無常」即是指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絕不會永恆不變。
  
但日常中,人們常常執有兩種錯誤的觀念和見解,一是執「常」見,二是執「斷」見。「常」就是宿命觀,認為一切天經地義,是命中註定,無法更改,我們只能聽天由命,這就是「常」見
「斷「則是指孤立地、絕對地、機械地看待事物的存在,比如認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一切都莫名其妙消失滅跡,這是執「斷」見
  
所以斷見與常見又叫做邊見,都是違背存在的本然樣式的,只有「諸行無常」才算是一種正見。
正因為「諸行無常、萬法唯識」。我們的因果業才是隨時可以改變的。
  
比如一個地區的人們都習慣亂砍亂伐,不注重環保,導致該地區水土流失,生態被破壞,引起一系列惡性局面,人們的身心、生活和環境等都受到損害,這就是共業感召的共同的惡報應(惡果)。反之,如果人們在心裏都真切地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明白善待大自然即是真正善待自己,人人都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又會從根本上改善這種局面。有因必有果,人們只是往往意識不到「因」的重要,「果」來了才後悔不疊或斤斤計較。佛門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這個道理。
  
有智慧的人當然應該直奔主題,從「因」上開始抓起,自然一切都會好起來。所以佛門從來都不主張算命求籤,真正的佛寺廟也不會搞這一套。個別的一些不如法的寺廟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斂財,就一定是順應眾生、接引眾生時的一種權宜之計(先以欲鉤之,後令入佛智)。
  
也許有人會說,我怎麼知道我有前生來世呢?確實如此。所謂「隔陰之迷」,這個「迷」就是迷失和蒙昧的意思,也是沒有智慧和覺悟的一種表現。但是如果我們修證到關於宇宙萬物以及生命等一切的真正的覺悟與智慧,又還有什麼迷與不迷的呢?況且,許多開發了一定特異功能的人就知道一些前生後世的資訊,誠如一些算命先生也會非常「靈驗」一樣。
因此,我們沒有親身體驗和證得的境界,我們尚不能懂得和理解的東西,我們輕易迎奉或否定,都是不應該的。
  
人生下來,確實各有其命和運,因為人各自的業因不同,感召的果報也不盡相同。好比有人得到一杯糖水,有人得到一杯牛奶,更有人得到一杯黃蓮。這既有過去世的身口意之造作,也有今世身口意的造作,但這并不是句號和宿命。
眾生的生命,生生世世無有窮盡,無論是輪迴於世俗生活中的福報大小,還是追求修證佛法的果位高低,人的生命都好比做化學實驗,只要我們從當下努力進取,我們隨時可以改變自己化學成份的構成。因果業是隨時可以改變的,命運肯定在我們自己手裏。
  
大家好好讀一下《易經》等相關書籍就明白了,算命求籤是根據一定數理變化來對應人的命運,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但三世因果,瞬間還有因果,生生世世那麼複雜的因果,誰能測出來呢?測出來又怎樣?即便測出來了,我們卻不能改觀自己的命運,除了徒增苦痛與煩惱,那又有何用處呢?
  
一個人不從心地上完善自己,他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世上肯定有因果輪報,出世間與世間的原則都一樣,正如我們觸犯世法一樣要受法律法規的制裁,要負責任,一切事物均有其存在的規則與屬性,世間法也好,出世間的法也罷,有毀犯必有果報。
  
一個心術不正,常幹壞事的人,失信於朋友後,連朋友也不會幫他,那些所謂的鬼鬼神神如真有某種人格特徵,我們說他們會保佑一個惡人嗎?他們會那麼蠢?我們拎著供品去寺廟裏求神拜佛,一會兒消災祛病,一會兒要升官發財,不就那點行賄的心思,想撈點以求自利的好處麼?就算神祗顯靈了,我們如願以嘗了,那也是為了向我們示現一種不合常規的意趣——想度我們從此改邪歸正、行善積德,好生修證善法。
  
如果我們執迷不悟,不思悔改,一如既往地自以為得趣,我們只會更加倒楣。誰叫我們多行不義呢?這同世俗生活的道理一樣,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人是主動負責(改正自己、完善自己),有人是被動負責(感遭惡報)。
  
再說了,一個人若老是自私自利,心裏藏惡,而那些鬼鬼神神本來就是六道眾生之一,同我們一樣充滿凡夫習氣,我們一天懷著自私自利之心求他們庇護,成天供養他們,一些惡鬼惡神或許真會給我們點世俗意義下的小甜頭,因為我們與他們相應嘛。可惜到頭來他們會讓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倘若我們一直信持善法(佛門常說,「法」的供養才是最好的供養),內心充滿慈悲和善良,即便不求神拜佛,我們也自然會吉祥如意、趨吉避凶,因為我們自然就會同佛菩薩或善神們的美好的空間和能量場相應。
  
面對著存在著的一切,超然在我們認知和體悟之上的東西很多,一個人,唯有以謙遜、包容和含納一切的心胸,慈悲和善良的情懷,他才可能獲得進步和改良自己的命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追求有欲望,只能以正當的方式去追求和獲得。
  
只要我們努力進取,堅持以一顆正直、善良和真誠的心,且做人做事不分家,我們一定就會有好報應。若是我們只是執著於眼前,心胸狹窄,過於縱容自我,不善於反省自己,心理不平衡,常為一時之得失或「命運」苦惱,宿命地為自己的一輩子妄下結論,甚致加倍地造作惡業,那我們當然就一直會很「苦命」了。
   
其實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命運可以改變,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中。不僅這一輩子,生生世世我們都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人的果報沒有一成不變的好與壞,不要遇順境就忘乎所以,遇逆境就沮喪沈淪,這一切果報正是我們必然領受的,因為它們不是誰強加給我們的,答案永遠在我們自己身上,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只有靠我們自己,一切我們都要坦然面對才是。
  
況且,如果從人的功利立場看,凡利於自己,叫順或吉利,不利於自己則為逆或倒楣,有時換一種心腸,我們就平和了,難道別人好就不行了麼?誰好不都是一種好麼?有些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無私一點,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私罷了。因此,我們應常以佛學中的「無我」來觀照自己與一切的對應關係,盡可能平和地應對一切。佛門中講的「漏」即業力與煩惱,無漏之人肯定「無我」。無「我」,是指不可執著於五蘊假合的暫時的肉身我,絕不是否認「我這麼一回事」的一切生命現象、作用或活動,更不是指生命「徹底消失」或「麻木」,是指自他一體不二,無人我之差別,無我無不我的自在樣式(證得菩提之後的境界)。
  
如果一個人總是有「我」,他就會受制於六道輪迴。真做到無我之人,連鬼神也拿我們沒轍,這同世俗生活中的道理一樣,無欲則剛,人家拿不了我們的短,自然傷不了我們。執著於這個無自性的五蘊「我」,則會生出許多煩惱和業力。而煩惱和業力則是導致我們沒有智慧,身不由己產加六道輪迴的根本原由。
  
一個人老是「有我」,就會把我與我之外的一切實行對立,就會總以唯我的標準看待一切,要求一切,一切都得吻合於自己的期待,否則便心生煩惱或加倍地造惡業,那麼,我們就是求神拜佛到了死,也不會有什麼用處。其實萬物同根同源,善待他人、善待它物,最終也是善待自己。
  
俗話說,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一個真正一心行善的人自然會趨吉避凶的,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心向善,努力耕耘,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因果既是生生世世的,也是瞬間相續的,它不容我們回避,它始終伴隨著我們的生命,一切好與壞都不會一成不變。從根本上講,因果只有靠自己更改,第一步就是從心靈的改造開始入手。
  
一句話,我們必須從「因」上抓起,我們才會有好的結果,千切不要執著於一切表像,因為暫時的業報并不是我們終極或是恒常的命運。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