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解行相應 ─ 惟因老和尚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4-2-10 08:41
標題: 解行相應 ─ 惟因老和尚
藥店裏的藥材很多,都是用來醫治疾病的。但卻沒有萬能的藥。有些藥能醫這種病,不能醫那種病;有些藥適合小孩子,而不適合中年人。病對待每個人是那樣的「公道」。有病就要服藥。
藏經閣的佛經很多。有經、律、論三藏十二部。所有言論無非談佛理,談法門,都是醫治眾生疾病的。因此稱讚佛陀為大醫王,經論稱為法寶。
眾生的根基不同,法門也有多種多樣,通稱八萬四千法門。內中有了義的,也有不了義的。佛陀教導我們: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只有藥方還不行,必須依方服藥。藥是苦口的,想醫好病,就不能怕吃苦口的藥。也就是說,想修證菩提,就要斷除惡習,經過刻苦鍛鍊,付出辛勤、精進的代價。
《大般涅槃經‧現病品》說病因時,曾指出貪、瞋、痴、慢四者是毒箭,維摩示疾,說是因痴愛則我病生,眾生有病,吾乃有病。
既然生病,就需用藥,藥到病除,身心康泰。此佛陀之所以說法,而經典之所以由來也。無奈流布日久,趨於形式者多,功效少見,這有待於教徒們迅速覺悟,以身作則起示範作用。
本文所談病字,包括色身病與思想病,故病癒曰身心康泰。佛教歷史上,有示病行,用以教化眾生的;亦有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的。上智之士,礙中無礙。蓋有身即有病,善於體會可也。
有人認為初發心者,要先看小乘《阿含經》,後看大乘《般若》,循序漸進。
若果先《般若》,後《阿含》,便覺《阿含》乏味;而《阿含》是基礎,基礎鞏固,方能建築高樓大廈。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不過各人的機緣不同,不能強求一致罷了。
為了避免盲目修行,必先瞭解佛教的道理,解後起行,方向明白,少走彎路,但若解而不行,也成空話。
我們常說大乘小乘,乘有行義,能行即是乘,口說而不行便非乘。俗語有「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是故解與行有密切關係,要相應不要脫節,這是本文所需要討論的主題。
蓮池大師說:「看經須是周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
蓋經有此處建立,彼處掃蕩;此處掃蕩,彼處建立。 隨時逐機,無定法故。
假使只看《楞嚴》,見勢至不入圓通,而不廣覽稱讚淨士諸經,便謂念佛不足尚矣。
只看達摩對梁帝語,見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廣覽六度萬行諸經,便謂有為福德,皆可廢矣。
喻如讀醫書不廣者,但見治寒用桂附而斥芩連,治虛用參耆,而斥枳朴,不知芩連枳朴,亦有時當用,而桂附參耆亦有時當斥也。是故執經之一義者誤慧命」。
學佛法的人,文化高者喜看理論深的經典,否則便覺無味;文化低者要看淺近的經典,否則便看不懂,找不著門徑。
經典文字有深有淺,各人領會不同。須知法有淺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果沒有系統地看經論,往往看到有講「如來無法可說」、「十地頓超」,也有講不可躐等要循序漸進。乍看覺得彼此有矛盾,莫名其妙。
其實只要深入思考就會明白,簡單說一個譬喻:大學、中學、小學各級課本放在一起,初學人看見大學課本,當然比較難懂,但要知道,不是談得高深不對,而是自己程度不及,一時理解不到。
原來佛陀無定法與人,說的法都是因病與藥,病癒藥廢,醫亦不立。
執法亦是病,迷則以藥治病,悟則無病無藥。所謂「如來無法可說」,是對「健康」人所說的。病好了何需用藥。過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
傳說「阿伽陀」是不死之藥,於今何在?人到死時藥不靈。有為法如是,安得學無為,到達無量壽的境界。
話又講回來,你無病,我有病,有的病深,有的病淺,不可諱疾忌醫。為了利益後來有病的人,一切有效的藥方,凡是有用的,要保存下來,文化遺產之所以要被重視,原因就在這裡。
人自出世以來,生、老、病、死,受「諸行無常」的規律所制約,想什麼辦法去了脫生死的苦厄呢?這是個大問題,先哲於是乎推理、參究,追溯到眾生發生煩惱的原因、生死的根源,了解病根對症下藥。
現在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學習。求學、實習。學然後知,習然後得到證明。也就是解與行互相結合。先醫好自己的病,同時學醫生,去醫人,為眾生解粘去縛。一句話:「學以致用,自利利他。」
世尊六年苦行,悟道後說法四十九年。以後經過歷代大德、善知識的闡述,流傳的法寶,甚為豐富,既廣大又精微,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惟是典籍浩瀚,殊非短少時間可能全部了解,而且每個人的機緣,差別很大。
除了少數人有條件有機會系統地研經習教,博覽群書以外,大多數的教徒,都是在工作餘暇,邊解邊行,那就起碼要懂得基本知識,才好依法行持。至於成就多少,時間長短,要看各人的精進與否來決定。
現在舉例說明解行相應。某甲以前是惡口罵人的,因看佛經覺悟惡口不對,立刻知非便改,以後不再惡口罵人了。當下理解,馬上實行,這就稱為相應。但有些惡習是一時不易斷除的,雖有反覆,只要肯懺悔,隨覺隨改就好,最忌知錯不改,那就藥不可治。
先悟後修,先修後悟,兩種情況都有。
解與行,初看是兩回事,做熟了貫串起來,不一定分家。
有時先悟解,後實行;有時先實行後悟解。邊解邊行,邊行邊解。
息慮忘念,心目開朗。今天對這個問題解行相應了,明天對那個問題可能又不相應。佛教的道理,我們不知道的還多,那就要不斷學習,向前進步,達到覺行圓滿。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