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真正的快樂-聖嚴法師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4-1-14 09:04
標題: 真正的快樂-聖嚴法師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什麼-聖嚴法師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
   
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象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儘然。
     
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禪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禪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裡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
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你快樂嗎-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DL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厘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迴圈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捆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DL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DL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你快樂嗎-自找苦吃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脫,而且追求快樂到最後,往往又都變成是苦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追求快樂一定要付出代價和成本,否則這種快樂就變成一種“負債”,苦就會接踵而至。就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卻想看電影,只有想辦法偷偷溜進電影院,起先一、兩次可能還不會發生問題,但是總有被抓到的一天,被抓之後,就有苦頭吃了。
        



  不願意付出代價所得到的快樂,終究會嘗到苦果,就算為了快樂而願意付出代價,也要歷經種種辛苦。例如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快樂,就必須先努力工作賺錢,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擁有快樂的享受。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快樂豈不就是辛苦、甚至痛苦後的結果?所謂的“犒賞”、“獎賞”,就是辛苦工作之後得來的報酬。
  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吃一餐飯,也都是我們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也是來自於老天的獎賞。古人說:“莫忘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要以為盤裡的食物得來容易,其實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一棵稻子播種之後,要好幾個月才能收成,這期間非常辛勞,只是大家吃飯的時候,很少會想到過程的艱辛。
   

  人的一生之中,從呱呱落地到死亡為止,都在忙碌中度過,真正快樂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只要有了生命、有了這個身體,要過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就是辛苦。一般人以為夫妻結了婚、生了孩子大概是快樂的,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雖然很可愛,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安慰、快樂,但有時也會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負擔、困擾和麻煩。
   

  為了化解生活中的煩惱和痛苦,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娛樂設施以及消遣休憩環境,例如PUB、KTV等。表面上提供人們很多歡樂,其實這種快樂都只是瞬間的麻醉,短時間內能放鬆頭腦,讓身體、五官受一點刺激,接受不同的訊息、得到暫時的調劑,但不等於真正的快樂。
        
  這就像眼睛發癢時用手去抓,抓的時候覺得很快樂、很滿足,結果卻是更紅、更癢、更不舒服。又像患香港腳的人,用熱開水泡、用手抓癢時,當下會覺得很舒服,但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反而會更痛、更不舒服。所以,快樂不但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
   
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痛苦的發生,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快樂嗎- “痛”並不等於“苦”
  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罹患癌症,躺在病床上發出陣陣呻吟。徒弟好奇地問他:“您不是說四大皆空嗎?怎麼還會覺得痛呢?”老法師回答:“空就是空,痛就是痛啊!”的確,即使是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仍然會有肉體上的病痛。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認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會痛,把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有極大的不同。“痛”是肉體上的,例如當身體受到種種折磨、傷害,或是被東西打到、撞到時,神經一定會感覺到疼痛,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否則就不是人類,而是植物、礦物了。根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時候,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佛的心裡不會覺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類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對“生”的貪戀、執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隨著時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叢生,心裡卻有所不願,也不甘心承受時,就會覺得苦;或是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無論是自己或是親人過世,心裡都會遭遇很大的衝擊而無法接受,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還有希望得到某種東西卻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際關係所帶來的“愛別離苦”與“怨憎會苦”─無法與親愛的人相聚在一起,卻捨不得分離;或是放不下與怨家的仇隙,卻偏偏時常與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憂愁、恐懼、嫉妒、憎恨、懷疑……等負面情緒,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體上的,苦則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痛”,在活著的時候無法解脫,但只要等到死亡、肉體消失之後,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則是永遠的,因為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後,都不得解脫。而且,當我們的心苦到極點時,往往也會引起身體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時我們會說“心好痛”,但實際上,此時是因為太傷心、放不下,情緒上愁苦的感受太強烈了,才會使人覺得“心如刀割”,痛到無法承受,但其實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報償、回饋,就會覺得很安慰,即使歷經千辛萬苦、受盡煎熬,等到苦盡甘來、享受成果時,仍然會樂在其中。由此可見,當感覺不自在時,就會覺得苦;對於未來抱著希望時,就又不苦了。所以,“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感受,而會隨著外在環境不斷地轉變。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隨時隨地面對現實、處理現狀,而不恐懼、不逃避,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盡心盡力處理之後,又能夠不在乎結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靜,不再受苦了。
      



你快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是一般人覺得心情苦悶時,只要聽聽音樂、跳跳舞、打打麻將,或是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感覺上就已經離苦得樂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像佛法所說的那麼沉重,也沒那麼困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費心體會佛法所說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
           



  其實,這種快樂和佛法所說的“離苦得樂”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人所謂的享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麻醉”,例如抽煙、喝酒,或是使用其他刺激物、麻醉毒品,一時之間讓自己感到興奮、快樂或精神放鬆,暫時忘了自己正身處於危險或苦難之中,可是一旦時效過了,馬上又恢復原來的狀況。
        



  另外一種方法是“刺激”,能讓我們的肉體官能得到痛快的感受,就像被蚊蟲叮咬後,搔著皮膚的癢處;或是在天氣炎熱時,喝下一大杯冰水,都會覺得非常舒服、很過癮、很爽快。可是以這些刺激方式來處理,往往會造成皮膚發炎、氣息不順等毛病,這是因為對身體刺激過大所造成的。
         



  一般人所謂的享樂,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麻醉”或“刺激”,都是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也必然會得到樂極必反的苦果。以打牌為例,並不是每一副牌都能打贏,也許打贏一、兩次之後,運氣變差了,怎麼打也贏不了,這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痛苦。但是贏牌的人也未必快樂,有人贏牌之後,因為太快樂、太興奮,心血管受不了刺激,造成中風或心臟麻痹而過世。跳舞也是一樣,在舞池中跳舞時,感覺陶陶然,非常興奮、歡喜,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但是跳完舞以後回家,一覺醒來,跳舞時陶醉的感覺已經消失了,而自己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當然,工作忙碌或身心感到疲憊時,為了紓解一下情緒,聽音樂、打球、游泳、爬山、旅行等,都是正當的消遣娛樂,有調劑身心的作用,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這些消遣畢竟不是究竟的解決煩惱之道,無法確保永遠的快樂。修行佛法所帶來的解脫之樂,才是真正、究竟的快樂,放下內心的一切負擔,能讓我們徹底從苦的觀念、經驗得到解脫,這和暫時的快樂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大多為了生活、賺錢而忙碌奔波,身心難免會產生疲累的感覺。如果有時間,不妨做一點義工性質的工作,以休閒的心態來奉獻,不但能轉換心情,也能體會一下既不為賺錢、也不為生活,單純只是為了奉獻而奉獻的感受。用這種方式來説明別人,不但能夠利益他人,也有調節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但能達成休閒調劑的目的,也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你快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範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到某種限制,而被局限在一個小框架裡,心胸開朗不起來。
      



  所謂的“心胸開朗”,應該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種是眼界開闊、心胸廣大。通常一個天性樂觀、豁達,對於現實的環境與遭遇抱著樂天知命心態的人,才能夠做得到。這種人非常幸運,他的性格天生就很開朗,但是這種人也可能變成對什麼都不在乎,做什麼都好,即使無所事事也不以為意,這麼一來,生活可能會發生問題,生命也缺乏意義。至於心胸開朗的第二個層次,則是指超越全部的時空環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敗是非,這種超越的觀念和心態,才是真正的開朗。




  我認識一位元原本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後來遇到經濟不景氣,生意開始走下坡,於是心情非常沮喪。我告訴他:“原本你是沒有生意的,漸漸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現在不過是回歸原點,你也只有好好面對它。”
   



  他說:“起初沒有生意時都還好,反而是生意好轉以後,一下子虧了那麼多錢,讓我覺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安慰他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處理的就盡力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放下。在這個時代環境中,許多因緣條件配合起來,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心裡著急也沒有用。”
        



  他聽了以後說:“難道,就這樣讓全部的事業成為過眼雲煙嗎?”
         



  我說:“你本來就沒有事業,一切等於從來沒有過。將來如果有機會從頭做起,那不也是很好嗎?”



  他又說:“我大概沒希望了。”



  我鼓勵他:“不要這麼說,這一生沒有希望,來生還有希望,永遠都有希望的。”
   



  一個心胸開朗的人,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有“不得了”的想法,但是他能做到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該回避的就回避、該處理的還是會去處理。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不了的事情,就坦然面對,接受下來。也就是說,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如果當時的現實條件、環境因緣無法處理,也不要再掛心,就放下它吧!
   



  曾經有一年颱風來臨前,我們北投農禪寺因為地勢低窪,所以未雨綢繆,提前把所有放在低處的物品搬到高處。可是颱風來的時候,還是逃不過淹水的命運,農禪寺淹成一片汪洋,損失很多物品。面對這無奈的事實,我認為既然已經盡力處理了,無論結果如何、有沒有損失,都不必那麼在意,只要全心處理善後就好。
     



  這就是善用因果、因緣的觀念來看待事情。
      



  如此一來,就能夠超越利害、得失、成敗,不受外在環境的局限,到了這個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心胸開朗。
     





  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眾生皆苦”,釋迦牟尼佛也是因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夠藉由修行得到解脫。佛陀開悟之後,首度闡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苦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發現到的。
        



  苦從何而來?苦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內心的掙扎、矛盾和無法排解的心結,也可說是“內心的苦悶”。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實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製造出來的。在生活當中,由於我們的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會造成心理、語言、身體等方面種種不當的行為,這些不當的行為進一步又為自己製造受苦的原因,並且不斷地造成因果迴圈,就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這些痛苦形成的現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攏、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於苦,菩薩以不製造苦的原因為根本的解決方法。然而,凡夫卻只會一味躲避苦的結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趕快逃離,在逃的過程中還拚命製造另一個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實苦的結果有點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如影隨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樣,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卻還是跟隨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體消失,影子才會不見。
         



  所以,如果我們不停製造苦的原因,苦的結果勢必永遠追隨著我們,就像吃完飯後,桌上的殘羹剩菜、湯湯水水總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錢請別人幫忙收拾,所花的錢也要靠自己去賺。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迴圈的結果,逃避痛苦是沒有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不會繼續受苦。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繼續製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減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在修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智慧會逐漸增長,而能夠運用智慧調整自己的內心,明瞭現在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並產生面對苦果的勇氣。如此一來,就不會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夠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會繼續替自己與他人製造困擾,同時也會把引發困擾、苦難的原因,減至最低。苦的原因減少了,苦的結果也會減輕,這就是修道。
            



  所以,行于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減少苦因、接受苦果,還會多替他人設想而廣結善緣,相對的,他人也會對你有所回饋。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回饋,也不用在意,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也許是我們過去曾經虧欠過對方,現在的付出等於是在還債,只要這麼一想,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了。
            



  如果我們真能不再製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後,當苦的原因完全沒有了,苦的果報也接受完了,就是“滅”的時候。“滅”了之後,就能夠使我們解脫、自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和苦悶,也都想從中超脫,“四聖諦”說明了從“苦”到“滅”的修道歷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在生活、修行過程中減少苦、面對苦的指引。
   



  一點也不苦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以後,再也不到世界上來受苦受難;另一種則是在自己滅苦之後,不但不離開苦,反而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為眾生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其實只要我們內心的觀念能夠轉變,苦就不會存在。但因為我們有身體,即使觀念上已經很清楚什麼是苦,在某些狀況下,也會因為突然的不舒服而產生一些情緒、心生後悔,再度感覺到痛苦。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有些修行人雖然已經離苦了,還是會因為無法確保永遠不再受苦而擔心未來,只希望趕快離開這個世界,一旦離開,也不願再回到人世間來。
           



  但對真正的菩薩而言,沒有一個地方是苦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後,就不會再以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訴跟我學打坐的人,打坐時腿痛是正常的,這是每個學打坐之人的必經過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實在很例外。如果覺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馬上把腿放開,就永遠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樂。所以我會勸他們,當你還能夠感受到痛的時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盤腿不動,超越了最痛的時刻之後,不但不覺得痛,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產生。如果想體會那種清涼的境界,就必須先超越肉體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體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質條件上的苦也一樣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夠吃苦耐勞,即使在非常艱苦的生活狀態下,還是過得很快樂。例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住在很簡陋的窮巷裡,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人不堪其憂,但他還是不改其樂。他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最窮也不過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損失任何東西,所以能保持心靈的富裕。像顏回這樣的賢者,能承受一般人不願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過程中,卻不以為苦,這是因為他心甘情願、樂意過這樣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時,我隨著軍隊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來,當時軍中每個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沒有辦法換洗,只能趁著到河邊洗澡時,順便把衣服洗乾淨;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後,衣服也晾乾了。每當我們把衣服穿起來,輕輕鬆松地走回營房時,就會感覺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一般人沒有受過這種苦,就會認為我們生活得很辛苦,但當時我們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絲毫不覺得痛苦。



  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為苦的例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痛苦,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有苦難這回事了。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當我們漸漸脫離痛苦、得到快樂,能做到身在苦難之中而不以為苦,就是真正的“滅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等,就形成了“八苦”。離苦、滅苦是學佛的目的,然而在離苦、滅苦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對於種種苦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僅止於文字上的瞭解,即使將這些名詞念得滾瓜爛熟,也無法真正體會苦的真義。如此一來,佛法只不過是一般的知識,產生不了什麼力量,遇到討厭的事情,還是會嗔恨;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是會貪愛,照樣還是在貪、嗔、癡、慢、疑種種煩惱心中打轉。對“苦”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是不可能遠離痛苦的。
   



  人生的各種經驗,都要親身體會過才能變得深刻。雖然許多人一聽聞佛法,很快就能夠理解人生是苦的,並能運用修行的方法來做一些離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必須在遭遇過非常重大的災難之後,對於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體會。例如遇上飛機失事,機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瀕臨死亡邊緣,本來醫生宣判毫無復原的希望,結果卻大病不死。
  
諸如此類九死一生的經驗、體驗過生命即將消亡的震撼,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看待生命、運用生命的觀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好象已經死過一次,現在的生命就像是撿來的一樣,就會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難對他們而言都已不是問題,不會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為最親愛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發現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暫,所以他會很珍惜這一份情感,也會試著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元親愛的人,也許是發願做義工、為社會奉獻,也許是把所有財產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因為他經過此一遭遇,對於苦有著很強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暫的,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所以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再也威脅不了他,也不再覺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薩必定是在受苦受難之中產生的。因為他是過來人,再大的苦難他都受過了,所以當他身處苦難之中時,一般人都覺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為意,不覺得痛苦或困難。而且他是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才到苦難中來,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像這樣的人,都有著偉大的人格情操。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知苦、體驗苦,從苦難之中瞭解苦難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為苦,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這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離苦、滅苦,也相當不容易,一定要透過不間斷的修行,才能跨越層層身心的障礙,從而超越所有的苦難。
   



  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象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瞭,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想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自我的執著、衝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眾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謂“觀身不淨”,如果要深入解釋,那是非常專門、深奧的;如果從比較通俗的觀點來說明,觀身不淨就是觀想自己的身體不清淨。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可愛、乾淨,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卻稱我們的身體為“臭皮囊”,認為身體是由不清淨的東西組成的。
   



  身體的不清淨,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父母因發生兩性關係而有孕,從佛教修行的觀點來看,淫欲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我們的血肉之軀在受胎時就已經不清淨了;第二、母親懷胎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內臟在一起,由母親的血液輸送營養,而人體器官本身並不是很清淨的物質;第三、胎兒一出生以後,身體就不乾淨,一定要洗一洗,臍帶本身也是不清淨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長過程中,即使所有的飲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後形成的排泄物,卻都是臭的、不清淨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幾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臉,身體很快就會發臭,眼睛、耳朵、鼻孔裡,也會不斷產生污垢等分泌物。
   



  經過這樣仔細的觀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清淨、不是那麼可愛,也會知道對身體的各種執著,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觀身不淨”的觀念和方法,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消極作用,因為深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這麼差勁、不乾淨;久而久之就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最後甚至會活不下去,而導致自殺的結果。
   

  釋迦牟尼佛時代,曾經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為聽說了觀身不淨的法門,於是努力用方法觀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不清淨、很討厭,到最後,愈觀想愈覺得身體是可怕的。無奈的是,人活著又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所以乾脆走上自殺一途,這就是這個方法負面的效果。
   

  正確的佛法觀點是:雖然認為身體是虛假的、不清淨的,但還是要借著它來好好生活,來行善修福、培養慈悲心、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這些成長與進步根本就沒有憑藉。
   

  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只要不過度保護身體、顧影自憐,或是花太多時間去裝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還要好好愛護這個身體,維持健康,這樣才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因此,“觀身不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觀念,相反地,如果能發揮它正面積極的作用,不但能讓我們不過於執著身體,不把身體看得太重要,還能勇於運用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不斷變化的心念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四念處”中的“觀心無常”,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心念在刹那之間生滅不已,是虛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會改變主意,如果問他:“昨天不是答應了,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他就會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變主意了。”其實“mind”在英文裡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說成:



  “我改變了我的心。”這就是無常的心,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衝突、違背,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紮痛了你的手,讓你的心念改變,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對人也是一樣,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經過一段時日,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喜歡他,這就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的心。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也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中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以自我為中心。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佛法一直強調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影響所及,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對佛教的描寫就是消極厭世的,似乎佛法講的不外是虛幻、無奈、無常,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並非如此,佛法所講的無常非是常積極的,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雖然現在煩惱很多、憂慮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環境改變,就會有新的情勢出現,我們的感受也會跟著慢慢轉變,心情就會變得開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覺得很憂慮,好象已經毫無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聽到我說的佛法後,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無常的觀念,實際上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正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這樣,即使環境不變,未來的希望仍然會在我們心中不斷的展現開來。
   
   



  遠離“苦”的感受



  當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漸漸遠離痛苦的感受時,就是“離苦”,與此同時,就能夠得到樂的感受。離苦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改變自己的觀念,一種則是藉由修行方法來改善。
   



  例如,許多人對於搭飛機心存畏懼,深怕飛機會從空中掉下來。有位先生曾經告訴我,有一次他們夫妻兩人搭飛機,碰巧在空中遇到亂流,飛機顛簸得很厲害,他的太太覺得很危險、很緊張,害怕得不知所措。於是他就安慰她:“飛機掉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發生空難,害怕也無濟於事,所以就不要擔心了。”雖然他嘴巴上這麼說,其實自己心裡也有些擔心。
   



  於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飛機再遇到亂流,機身顛簸得很厲害時,就想像自己回到小時候,睡在搖籃裡的情景。想像自己長這麼大了,還有機會重溫舊夢,在搖籃裡面蕩來蕩去,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天空中隨風飄動,體驗一下古人所說“禦風而去”的仙人境界,這也不錯!
   



  類似這種觀想,是一種很好的離苦方法,但是,如果實在沒有這種修養,無法想像自己是個仙人,那就做個凡夫,念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禱告。因為在這種時候,無論想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就把一切問題交給信仰,把你的命運、危險,全部都交給佛菩薩去操心,這樣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還可以安靜地閉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飛行的愉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處苦難時,不要慌亂、不要緊張,一定要沉著應變,並且善於運用信仰、修行的方法來處理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身陷火場時,如果能冷靜、沉著地持誦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幫助我們鎮定下來,並為自己在火海當中找出一條生路。否則當人感到極度害怕時,可能會不顧一切從樓上往下跳,本來還不至於被火燒死,沒想到卻因這一跳而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於運用種種修行和信仰的方法來面對苦難,雖然尚未達到徹底滅苦的程度,但也能讓我們體會離苦得樂的滋味,並且加強以實踐佛法而離苦得樂的信心。
  

  放下“自我”的幻覺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在,就轉而把靈魂當成“我”。但是,狗有狗的靈魂、貓有貓的靈魂,人也有人的靈魂,即使是人的靈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別。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輪回之中,靈魂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靈魂一變化,“我”也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佛法雖肯定身體、靈魂的存在,但它們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
   



  第一次接觸“無我”觀念的人,大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無我”才是對自我真正的肯定。讓我們仔細想想,“我”究竟是什麼?是心?是身?還是身心之外所擁有的事物?所謂的思想、財產、名譽、價值判斷等,就是“我”嗎?或者只是“我的”罷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聖嚴”,但是在臺灣,就有五個名叫“聖嚴”的出家人,所以將來如果有人提到“聖嚴法師”,究竟指的是誰?還有,我曾經在大英歷史博物館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經卷,裡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師與我同名,巧合的是,這位法師也姓張,和我俗家的姓一樣,也叫做“張聖嚴”。由此可見,歷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並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名譽不是我,其他與我有關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我”,都是虛幻的我,並不是真實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很怕無我的觀念,因為一講到無我,就覺得自己的價值、立場、目標、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跟著我打禪七,在打坐狀況非常好的時候卻要求回家。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空虛、不重要。但是這樣不行,我還有一個太太,我怕我一開悟,進入‘無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沒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於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幫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開悟了。於是我告訴他:“你好愚癡啊!成了佛、開了悟的人,雖然沒有自私自利的我,卻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擴大成無限、廣大的我,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的太太,還能救度更多眾生。”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變換著,生活在這個變動不已的幻境當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編織苦惱的生死之網而毫不自覺。明白“無我”的道理,就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放下自我的幻覺,積極修行菩薩道。




  雖然眾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稱,但是在其他佛經裡,如來也常說:“我是佛”、“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些都是“假名我”,是為了讓眾生瞭解佛所說的法,才必須有個指稱的物件。事實上,佛的“我”就是“無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無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發揮絕對正面的影響力。
  

  放下一切負擔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空”。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仿佛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豔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乾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範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識”,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少欲知足真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時,也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無論在家庭、事業或社會環境上,我們都會有許多快樂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這些快樂的感受,的確不容否認,但如果仔細深究,卻不難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苦樂交錯的,而且苦多樂少。
   



  時常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是忍受痛苦後的結果,而快樂本身,最後也會變成痛苦的原因。所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樂”是“苦”的開始,通常也是“苦”的結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努力了好長一段日子之後,再拿賺到的錢去吃喝玩樂,雖然享受到歡樂,時間卻很短暫。而且如果過度地享樂,就像自己沒有錢而向別人借錢一樣,欠了債就要還債,這就是一種苦。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對不起別人的事,雖然一時之間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覺得很快樂,但是到最後卻要連本帶利償還,這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苦”的環境,“樂”和“苦”是一體的,人間的歡樂僅是片段、偶爾、短暫地存在,而苦卻如影隨形。所以,當在這個苦的世界之中有一點樂的感受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進一步認為,既然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體認苦、勇於受苦,這樣反而苦的比較少。如果只是享樂、享福,福享盡了之後,受的苦會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就是“觀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樂,就必須做到兩個基本原則:“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們才不會如饑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樣的欲望,也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環境總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現實的生活。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為了對別人付出,就要儘量成長自己,不僅要使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同時也要增強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一個擁有幫助別人慈悲心的人,就不會太過於重視自我欲望的滿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擁有真正的快樂。
                 



  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在醫學領域裡,無論是傳統中醫或現代西醫,在面對人類各種病苦時,仍然有很多無法突破的瓶頸。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很多被疾病纏身的例子,即使嘗試過各種醫療方式、受盡折磨,卻依然無法解脫病痛。



  疾病大約可分為生理與心理兩種。所謂“病從口入”,生理上的疾病經常是由於吃了不潔的東西所引起的,有時病媒也會由耳朵、眼睛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侵入感染。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的衛生常識不夠,不懂得保養、保健,就很容易使身體生病。
  


  心理疾病的產生,則是由於人的六根受到污染,導致心靈、頭腦發生問題。所謂“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加上身體及腦神經的反射、反應作用。心理的疾病是從我們的六根進去的,這類疾病要找心理醫生用心理學的方式進行治療。
      



  然而,身心是互相影響的,生理疾病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同樣的,心理疾病也會引發身體不適。目前一般的中、西醫大多僅以藥物治療,或是用針灸、推拿、穴道按摩等物理方式來説明病人,但這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在預防疾病方面,也僅限於宣導維護環境衛生、提倡個人生活規律、飲食均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等,還是無法照顧到我們的內心。
            



  即使心理醫生也是如此,他們往往只是問問病人過去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有無任何創傷經驗或心理不平衡之處,然後再加以疏導、化解。這種治療方式表面上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暫時緩和病人的症狀,但仍然無法徹底治療。
   



  在跟我學禪的西方弟子之中,有許多都是心理醫生、心理治療師,或是心理學家,例如在英國的一班學生之中,就有幾十位都是心理醫師。他們平常為病患解惑療傷,結果自己卻有頗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即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因而前來找我,希望我以禪的方法幫助他們。




  我們常把“病、苦”連在一起說,但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究竟屬於生理的?還是心理的?乍看之下,好象是生理的,因為是身體有病、感覺疼痛,所以才覺得苦。其實,痛不一定是苦,苦是一連串的不甘願、無奈、沒有希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感受。如果心理健全、有所寄託,觀念也非常通達,那麼身體的病只是單純的痛而已,並不會成為問題,內心也不會覺得苦。
   



  例如,有位老人家長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對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但是由於佛法觀念的幫助,雖然痛卻不苦,臨終時,還有阿彌陀佛前來接引,老人家覺得前途無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歡喜、也很安詳,可見佛法的確有治療病苦的效果。
   



  在眾多形容佛的名號當中,有一種名稱是“大醫王”,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醫生之中的醫生,尤其專門醫治人們的心病。所以,只要對佛法有信心,任何患病的人都可以少受一點苦,只要心理上的苦沒有了,病情就會跟著減輕,這也是佛法救苦救難的功能之一。
  

  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種苦,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說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則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輩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為,出生以後,應該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後才會老。其實,並不是非得等到鬚髮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種時間的累積,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個生命就是老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天一天的變老,就像佛經裡所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樣,老化就是一種無常。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快長大,因為長大以後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權利,大人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去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師管不到我們,也不必再聽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還沒有嘗到老的滋味,才會希望趕快長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暫的,大概過了少年時代,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步入青年以後,就可以感覺到年齡的壓力了。很多人可能經常都會這樣想:“過了一年,我又大了一歲。為什麼我都沒有什麼成就?有人在我這個年齡,早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像這樣老是在計較自己的年齡,就是一種苦。
   



  老化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談論有關年齡的問題,尤其很多女士們,常把自己的年齡當作秘密,隨便詢問會被視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當別人猜測自己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就感到很高興;要是猜得比較大,就會很難過,懷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來很老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年紀變大了,也不願意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夠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遠是年輕的模樣。像這樣不甘願變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種苦。
  



  老雖然不一定是指老態龍鍾,但是到了年老體衰時,當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經常都會安慰我:“師父,您看起來好象只有五十多歲,看不出實際年齡來。”我說:“阿彌陀佛!不要這樣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歡欺騙自己,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滿好的,不像已經七十歲了,其實這只是自我安慰罷了。七十歲就是七十歲,和五、六十歲是不一樣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為怕老,這也是一種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地警惕自己隨時隨地都處在老化的過程中,並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來,雖然還是在生死大海裡不斷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暫的生命中,粹煉出更深刻的意義,活得更有價值。
   



  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條腿,或是聾啞、眼盲、畸形。有些身體障礙則是後天造成的,例如因為小兒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戰爭、災難等,而造成的顏面或肢體傷殘。



  因為後天因素而導致身體障礙的人,由於從身體健全到障礙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擾而灰心喪志。但如果心理輔導得宜,也能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雖然他在身體上有所缺憾,在體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點,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職業選擇得當,還是能有優異的表現。



  我曾經遇過很多身體障礙的朋友,例如畫家洪聖焜先生,無論在美國或臺灣都相當有名,他畫透視圖的技術在臺灣可說無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醫師,他的醫術特別高明,可見身體障礙並無損他們的專業能力。



  身體障礙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殘疾所帶來的困擾,重拾內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輔導。無論是家屬或是親戚朋友,都要試著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仍然能夠擁有健全的人生觀,並不需要自卑。



  不過,當人們身體的某部分有了殘缺時,產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應,心裡總是會有一點遺憾,覺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身體外表和個人價值是不相關的,更何況你的心智、才能與貢獻,都不輸給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從觀念上幫助他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宗教信仰上幫助他們,因為透過宗教信仰,可以從根本上減輕身體障礙所造成的壓力和壓迫感,讓他們能夠調整觀念、轉變自我。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