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打印本頁]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3-12-30 09:11
標題: 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馬哈希西亞多略傳/明法比丘撰
馬哈希西亞多(MahasiSayadaw,USobhanaMahathera1904-1982。按:「西亞多」是對教授禪法的法師或長老比丘的稱呼)對上座部佛教教義與內觀禪法有深遠的影響。
     
他出生在上緬甸雪布的謝昆村(Seikkhun,Shwebo)。雪布曾是緬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村裡的一所寺院學習經教,十二歲時出家為沙彌,法名為梭巴納(Sobhana,意思是具足優雅和莊嚴),在二十歲時(1923年)受具足戒。由於他的聰穎過人與認真學法,緊接著三年,順利通過政府舉辦的初、中、高三級的巴利文考試。1928年他到曼德勒(Mandalay),接受多位博學的和尚的教導,1929年他應邀到毛淡棉(Moulmein)的唐淵伽寺(TaungwainggaleTaikKyaung)教導佛法。但那個時候他卻極渴望實修禪法,因此,他仔細研究《大念處經》及其註釋,並記住其要領。
   
    1931年馬哈希西亞多和一位比丘僅攜帶三衣一缽雲遊,尋找教導實用禪法的明師。在離毛淡棉不遠的打端(Thaton),他發現一位有名的禪師明貢西亞多(MingunSayadaw,UNarada),即刻在那裡接受密集禪修訓練。明貢西亞多的老師是替隆西亞多(Thee-LonSayadaw)的弟子,而替隆西亞多曾在雪布一帶教化,他被認定是具足禪那及神通的阿羅漢,但他的內觀禪法卻未在雪布發揚開來。馬哈希西亞多在此發現替隆西亞多禪法的傳承是很意外及喜悅的事。
  
    馬哈希西亞多在明貢西亞多座下精勤地禪修將近一年。其中有一段近四個月的期間不發一語、避免全睡,經行時都不錯過觀照每一個肢體的動作,那時的身心狀況還是保持著極警覺及健康狀態。明貢西亞多的指示是:已開展了七覺支,身心疾病被排除掉了。
   
    在那段禪修期間,馬哈希西亞多已獲得圓滿的內觀智。因唐淵伽寺住持病危,一通電報敦請他盡速回寺,他才結束禪修。在住持過世後,馬哈希西亞多是寺內戒臘最高的比丘,他除了幫助照料寺務之外,還教導佛法兩年後,滿十年戒臘,才正式接任住持之職。
     
    1938年,因日軍侵犯,政府當局下令住在飛機場附近的居民,包括唐淵伽寺寺眾都必需撒離,以免挨到轟炸。於是馬哈希西亞多得到回故鄉謝昆村教內觀禪修的好機會。回鄉後,他住在馬哈希寺(MahasiKyaung;Maha是「大」,si是「鼓」,這所寺院是因有大鼓而被如此稱呼),當他成名之後,他的名字就以「馬哈希西亞多」之名被傳揚開來。
  
他在寺院教導內觀禪法,起初有三個人依照他的教導努力密集禪修,各個都獲得某種程度的內觀智。接著有五十人參加禪修,其中也有多人獲得內觀智,馬哈希西亞多宣揚內觀初步獲得了成功的結果。
     
    1945年間,在馬哈希西亞多居住鄰近的雪布,幾乎天天遭敵機的空襲,在那期間馬哈希西亞多完成鉅著《毗婆捨那禪修手冊》(ManualofVipassana),兼顧教理及實修,闡釋四念處禪法。
  
本書只有五分之一被譯成英文〝PracticalInsightMeditation〞(實用內觀禪修)。馬哈希西亞多的主要禪修對像(業處)是觀腹部上升下降,但起初在教導時受到不少的批評與攻擊。因這個方法未曾在經典上記載。觀腹部上下是由馬哈希西亞多所提倡而廣為人知,因此許多人誤以為是他發明的,事實上,他在1938年開始宣揚觀腹部上下之前,這禪法已流傳一段時間,這也是明貢西亞多及其弟子採用的禪法之一。
   
    馬哈希西亞多採用觀照腹部上下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
一、容易觀照、下手。
二、容易辨識及容易獲得專注。
三、觀照腹部上下即是觀照身念處的風大,可直接觀察法的本質。
四、在傳承上為明貢西亞多所採用的方法。
五、行者統一採用相同的方法。
   
對那些觀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觀腹部上下當做禪修對象,對觀照力已強化的行者,則開始觀六根對境界的明白生滅。
   
對參加禪修的行者來說,觀腹部上下並非強制性的,對那些習慣用安那般那念(觀呼吸)的行者,他們被允許固守他們的心在鼻端,觀照呼吸的進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緬甸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1949年緬甸總理烏努(UNu)及烏囤(UThwin,曾任國會議員),邀請馬哈希西亞多到仰光烏囤設置的禪修中心(ThathanaYeiktha)教授佛法及禪法。
   
目前禪修中心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可禪修至晚上十一點,靜坐和經行交替修習,全面開展內觀,但需避免陷入專注的禪定。
禪修中心建議全心投入至少6至12周的訓練,即使是初學者也可經由這種密集訓練,迅速開發正念與內觀智。靜坐時,以觀腹部上下為主要對象,但生起較強烈的身心現象,可轉移禪觀到生起的身心現象,並對它命名稱念,如:「痛、痛」,但避免對該身心現象的內容進一步的認同或介入思惟,這個輔助的技巧對行者收攝心念有不少幫助。
   
禪修中心由起初的約5.5英畝擴展到20英畝,建築物由6棟增至70棟以上。馬哈希西亞多的禪法迅速開展至今在緬甸境內就有幾百處密集禪修中心。而在美國、英國、澳洲、印度、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日本,也有馬哈希禪法的教導。
   
    1954年,緬甸佛教在國家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它的意義在於興隆上座部佛教,以及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在這次結集中,馬哈希西亞多被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即擔任三藏經典最後的審訂人之一,在審訂的過程中,若遇到文法、語源和措辭用字的問題,其他人都會徵詢他的意見。在朗誦、審察、勘校、編輯三藏經典之後,還繼續詳加訂正註疏部分,總共審訂117冊,而每冊約350頁,為期二年多,在1956年,亦即迎接佛歷2500年,完成這歷史性的任務,使新版本的藏經完成了更有可讀性、明白及可查究的特色。
   
    1957年馬哈希西亞多獲得政府封贈「最高大哲士」(Agga-Maha-Pandita)的榮銜,這榮銜是贈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滿二十年戒臘者,當時緬甸已有五十多人榮獲榮銜。
     
    馬哈希西亞多一生中,共有八次出國:
    1952年到泰國、柬埔寨、越南;
    1953年、1959年到印度、斯里蘭卡;
    1957年到日本;
    1959年到印尼;
    1979年到美國、夏威夷、英國、歐洲;
    1980年到英國、斯里蘭卡、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1981年到尼泊爾、印度。
   
    在所有的弘法活動當中,他永不疏忽他的禪觀,他小心地觀照任何起身動念。這種認真的修行態度使他具有特別的智能給予行者最適當的指導,他的強固正念使他具有強健的身心精力和對法有精妙的理解,甚至到了老年,他的讀、寫和研究的能力都未減退。
   
1982年8月14日,馬哈希西亞多死於一次嚴重的心臟病,而前一天晚上他還向一群行者開示。馬哈希西亞多的過人才能與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當代佛教大師的榜上——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