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佛陀的發現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12-10 08:54
標題: 佛陀的發現
正見:佛陀的證悟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二千多年前完全不憑借任何科學工具,悉達多太子以吉祥草為墊,坐在一棵菩提樹下,探索人類的本性。經過了長時間的思維,他終於了悟到一切萬有,包括我們的血肉、我們所有的情緒和我們所有的覺受,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而成。
當兩種或多種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現象就會產生:釘子和木頭產生了桌子;水和葉子產生了茶;而恐懼、虔誠和救世主,就產生了神。這些最終的產物,並沒有獨立於其各別元素的存在。相信它真實獨立存在,是最大的騙局。而在和合的同時,各個元素也起了變化。只因接觸和合,它們的性質也隨之改變了。
  
  他了悟到不僅人類的經驗是如此,所有事物、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會改變。
一切萬有,沒有一樣是以獨立、恒常、純粹的狀態存在。你手上的書不是,原子不是,甚至神也不是。因此,任何存在於人心可達之處的事物,即使只是想象的,譬如一個四臂人,都需要依賴於其他東西的存在。因此悉達多發現,無常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就是意味著死亡,而是意味著變化。任何事物和另一個事物之間的位置或關系轉變了,即使是非常細微的變動,都要依循無常的法則。
  
  透過這些了悟,悉達多終於找到了一個方法以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而且他更進一步地體認到沒有全能的力量能夠扭轉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會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悉達多從恒常的幻象中覺醒,因此我們稱他為佛陀、覺者。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了解他的發現與教法是無價之寶,不論是學者或是文盲,富人或是窮人,從阿育王到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從忽必烈到甘地,無數的眾生受其啟發。
  
可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悉達多今天再出現的話,可能會蠻失望的,因為他的大部分發現都乏人問津。這並不代表現代科技厲害到足以否定他的發現;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每個人終究會死,而且每天大概有二十五萬人死亡。我們親近的人不是已經死亡就是將會死亡。然而當親人死去的時候,我們還是會震驚和悲傷;我們還是繼續尋找青春之泉,或是長壽的秘方。頻訪健康食品店、家裏一罐罐的二甲氨基乙醇和維他命A、強力瑜伽課、韓國高麗參、整形手術、海洋拉娜乳液,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內心中和秦始皇一樣渴望長生不老的明證。
  
  悉達多太子不再需要或渴求長生不老藥了。由於了悟到一切事物皆是和合而成,解構無止境,而且一切萬有的各個成分,沒有一項是以獨立、恒常與純粹的狀態存在的,他因此獲得解脫。
一切和合之物(現在我們知道這是指一切事物)與其無常的本質是合而為一、不可分割的,如同水和冰塊一樣。將冰塊放在飲料當中時,我們同時兼得兩者。同樣的,當悉達多看到一個人走過,即使他很健康,悉達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與滅同時發生。
你也許會認為這樣的人生觀不太有趣,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夠同時看到一體的兩面,可以是非常奇妙的,而且可能會有很大的滿足感。
這不像在期待與失望的雲霄飛車中忽上忽下。如此看待事情,期待與失望會在我們周遭消融,你對現象的覺受會轉化,而且變得比較清晰。你很容易看出人們為什么會被困在雲霄飛車當中,而自然對他們生起慈悲心。你生起慈悲心的原因之一,是由於無常縱然如此明顯,人們卻視而不見。
  
本質上,和合的行動是被時間所限的——它有開始、中間和結束。這本書以前不存在,現在好像存在,最終它會消散。同樣的,昨天存在的自我——就是你——和今天存在的自我已經不同。你不好的心情已經變好,你也許學會了一些東西,你有了新的記憶,你膝蓋上的擦傷愈合了一點。我們這種看起來似乎連續的存在,是一連串受限於時間的開始與結束。即使是創世紀這個行動也需要時間:存在之前的時間、形成存在的時間以及創世紀這個動作結束的時間。
  
  一般而言,那些相信有全能造物主的人,都不分析他們的時間概念,因為大家都假設造物主是獨立於時間之外的。如果將一切歸功於全能而無所不在的造物主,我們就必須把時間的因素考慮進去。要么這個世界一直都存在著(那就沒有必要創世紀了),不然就是在創世紀之前有一段時間不存在,而創世紀需要有相續的時間。因此既然創世主(我們就說是上帝好了)也遵循時間的定律,那么他也一定會改變,即使他唯一曾做的改變是創造這個世界也沒關系。一個無所不在而永恒的上帝不能改變,所以最好有個無常的上帝能響應禱告並且改變天氣。但只要上帝的行為是由一連串的開始和結束和合而成,他就是無常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不確定與不可靠的。
  
  也許有人會認為,假如地球上的人全都死光了,上帝還是會繼續存在。但這是建立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上所做的假設。也就表示現在有個“假設者”。悉達多會同意,只要有假設者,就會有上帝存在;但如果沒有假設者,就不會有上帝存在。如果沒有紙,就不會有書。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冰。如果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結束。一件事物的存在,需要依賴其他事物的存在,因此沒有什么是真正獨立的。
由於事物與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如果某一成分(例如一只桌腳)有一點點的轉變,整體的完整性就會改變而不穩定。盡管我們以為可以控制變化,但事實上大多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察覺的影響因素太多了。也因為這種相互依存性,一切事物不可避免地會從目前或原始狀態中解體。每一個變化中都蘊藏著死亡的因素。今日就是昨日之死。
   
  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一切生者終將死亡。然而我們對一切與死亡的定義或許不太一樣。
對悉達多來說,生指的是一切萬有,不僅僅是花朵、蘑菇、人類,而是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體或是解構。悉達多並沒有研究經費或是研究助理,只有炎熱的印度塵土,和幾只路過的水牛為他見證。
就這樣,他深刻地了悟了無常的真相。他的了悟並不像發現一顆新星般地驚人,也不是用來做道德判斷、發起社會運動或創立宗教,更不是一種預言。無常純粹是一個簡單實在的事實。不太可能有一天,某個突發的和合事物會突然變得恒常,更難想象我們能證明這樣的事。但是在今天,我們不是將佛陀奉為神明,就是想用科技證明自己比佛陀更高明。
  
在悉達多踏出宮門後的兩千五百三十八年,數以百萬的人正興高采烈地准備慶祝與迎接新的一年開始,世人依舊會沉迷於組合與造作各種現實,以求取永恒的快樂。渴望“從此快樂地生活”,只不過是冀求恒常的偽裝。造作這些亙古之愛、恒久快樂以及救贖之類的概念,只會得到更多無常的明證。我們的意圖(生)與結果(壞)是相互矛盾的。我們所求的是曆久不衰,但所作所為卻正好引導我們走向衰毀。
  
  佛陀教導我們,至少我們心中要保持著無常的概念,不要故意去隱藏它。我們借著不斷地覺察和合的現象,便會了知因緣相依。
認識因緣相依,我們就會認識無常。而當我們知道一切事物皆無常,才不會被種種假設、僵化的信條(不論宗教的或世俗的)、價值體系和盲目信仰所奴役。這樣的覺察力可以讓我們免於受限於個人的、政治的和感情的戲碼之中。我們還可以將這種覺察力導向大至想象之極,小至次原子層次。(節錄)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