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10-9 08:29
標題: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3-10-11 08:10 編輯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詠給.明就仁波切講授

佛陀證悟的時候是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當時,他認識到一切現象的本質是「空性」的,為什麼呢?一切現象如果從勝義諦來說的話:一切現象來自於我們的心,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心的本質是什麼呢?它是超越概念,它是完全空性,也可以說它是明空雙運。因為是「空」所以我們的自性可以超越概念。
  
「空性」是由二個字組成,什麼是「空」?
我已經提了:是超越概念的
什麼是「性」呢?
你要直接去想它的意義的話,空性的「性」它本身沒有意義,但它其實代表的即是「明」、「清明」。
所以你如果從字源直接去想的話,「性」是沒有意義的,但當它和「空」配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成了「明」。所謂的「明」它就是清淨的覺知、覺性,從那個覺性產生了輪迴與涅槃,這就是「空性」的意義,這也是心經講空性的意義。佛陀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他完全證悟了「空性」的意義。
   
佛陀證悟時,一開始他想:這是這麼棒的意義啊!但他也認為這並不很容易去瞭解。佛陀想:如果他教大家「空性」這個意義的話,人們不是很容易瞭解這個意義。也許人們會想:喔!佛陀他瘋了。所以佛陀認為:他不要教空性。於是梵天和帝釋天來請求佛陀給與教授,於是佛陀開始教法,但並不直接從空性開始。佛陀他想:我教的佛法最好是從建立在世俗諦上的教法。
   
當時佛陀到了鹿野苑,開始時,他教授了「四勝諦」,之後很多人進入了證悟之道,而後佛陀到了靈鷲山,這時,佛陀已經有很多的弟子,同時也準備可以直接接受「空性」的教法了,所以佛陀再一次的二轉法輪,所謂的二轉法輪佛陀主要的是在講說「空性」,這可以說是一個最主要最簡短的屬於一個二轉法輪的討論或精華。
   
如果你瞭解這個意義的話,誰知道,也許你明天就能成佛了呢!很好吧!但是,不可能!很抱歉,讓各位失望了。為什麼說「不可能」呢?因為我們有著非常長時間的惡習、壞習慣,有著這種想著「認為一切是真實的壞習慣」。因為我們很難遠離一切真實執著的壞習慣,但是當我們透過瞭解,慢慢的體驗,於是最後我們就能真的證悟到「空性」。
現在回到經文上,當時佛陀在靈鷲山上禪定,事實上佛陀已經教授過「空性」很多次了,也有很多的學生弟子,有菩薩、天人、龍王及許多人類的弟子。
有一天,佛陀在入禪定時,有很多的菩薩,當時就有觀音菩薩、舍利弗都在那邊,當時佛陀就給予觀音菩薩、舍利弗加持,於是舍利弗就問了觀音菩薩有關於「空性」的問題,觀音菩薩就給予舍利弗回答。
在這裡我要開始唸第一句心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當時觀音菩薩也在修持甚深的行為,什麼是「甚深之行」呢?
也就是在修持「空性」或者是說「智慧般若波羅密」。
  
事實上,觀音菩薩已經是佛了,雖然是佛,但觀音菩薩示現為菩薩相。這是很簡略的形容當時觀音菩薩在做什麼。就在觀音菩薩修持「般若波羅密」的時候,那時,舍利弗就問了觀音菩薩問題,這問題是:如何修持「智慧波羅密」?觀音菩薩就回答了舍利弗,這也就是「心經」一開始的主要部份。
  
什麼是心經一開始的主要部份呢?就是講到,佛陀當時在那裡,以及觀音菩薩、舍利弗當時他們在做什麼,這些是屬於心經整個的前段部份,表示出了時間、地點、眷屬、還有佛。
心經的主要部份分為三段,第一段我們稱為「自性的智慧波羅密」,也可以稱為「基礎的智慧波羅密」;第二段是「智慧的波羅密之道」;第三是「智慧波羅密之果」。所以我們稱為有三種智慧波羅密它屬於「根、道、果」。
首先講的是根,也就是基礎。根的智慧波羅密是從「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仁波切以藏文念誦以上心經經文)
什麼是「根的智慧波羅密」呢?所謂根的智慧波羅密表示:一切現象的自性它是完全清淨,是從無始的輪迴以來就完全清淨並超越能所自他的對待。
   
在此講到「照見五蘊皆空」它的基礎是什麼?也就是輪迴跟涅槃這一切的基礎都是空性的,無論是你瞭悟空性或是你不瞭悟空性都是一樣的,我有清淨的自性,你也有這清淨的自性,這個杯子也有它清淨的自性,所以清淨的自性你我是沒有不同的。當然我們和佛的清淨自性也是沒有不同,一隻豬以及阿彌陀佛的清淨自性也是沒有不同的。
   
那你會想:是豬比較好還是狗比較好。不要想說:喔!豬的自性是壞的而阿彌陀佛的自性是好的。很多人想:喔!豬,沒用的。牠只是好吃而已,除此之外,豬,什麼都不是。很多人這麼認為,對不對?「對」,所以你們有說過這種話嗎?「沒有」。「沒有」那很好呀!事實上豬牠也有清淨自性,豬也有「波羅密多」,所謂的「智慧波羅密多」,那也是豬的自性;而「般若波羅密多」也是阿彌陀佛的自性。
  
現在我要問各位一個問題:阿彌陀佛的般若波羅密多自性與豬的般若波羅密多自性,有不同嗎?回答:「沒有」。確定嗎?每個人都同意嗎?是的!沒有不同。
仁波切說:但是,有一點不同,因為阿彌陀佛比豬更精進,因為豬很懶惰,因為豬的懶惰所以豬仍然投生在輪迴中,而且不只是豬...還有...豬和我們...我們都很懶惰。
  
所以在這裡的關鍵是「我們沒有認識出自己的自性本質,我們不去尋找我們自己的自性本質,於是我們有無明」。
即便我們學習了空性,學了心經,我們都學過了,當然有些人沒有,很多人都能在心中背誦了,但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就忘記了,當遇到困難時「般若波羅密」就結束了!或者你生命中發生美好的事情時,你也會忘記了!所以我們仍然在輪迴,即便我們有著好的自性。
   
所以佛陀說:即便我教空性或不教空性這都沒有差別,因為眾生性,本是清淨,是空性的。所以我們稱這部份為「根波羅密」。也可以說是一切眾生的基礎根基,以及一切佛的基礎根基。什麼是根的智慧波羅密,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也就是五種蘊質「色、受、想、行、識」。
現象有非常的多,但如果我們將它分類的話可以分為這五大類。所謂的「色」可以取決於或有關於這些由粒子所組成的現象、色相。所以相對於我們自己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之外就有這外在的五境,也就有「色、受、想、行、識」外在的五境。另外的四蘊是屬於我們心的部份,它跟我們的感受與念頭是有關連的,我們之後會教到。總之這五蘊我們在藏文中稱它為「自性空」,你可以說它是「真實的自性空」。
  
譬如說「明珠仁波切」,我其實有很多名字,你可以叫我「敦珠、明就、明珠、丹增」或者我們用「明就」好了。我有這五蘊,是不是呢?
當這五蘊集合起來時,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我」-「明就」。你也是同樣的,你有這五蘊,當它集合起來時,你就給它很多名稱。
可以說一個你們的名字嗎,你叫什麼名字呢?「蘇-麗-華」,所以我們的心它認為「蘇-麗-華」這個人是「恆常、唯一、獨立的」,但這完全是空性的相反,因為它變成是自性的,一個本來就真實存有的,我們是這麼去想的,對於我們自己,或是這張桌子。
你們能認識到這點嗎?你們有這三種執著嗎?(恆常、唯一、獨立的)
  
也許我該給各位一個簡略的介紹。首先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蘇-麗-華」妳昨天有吃午餐嗎?有,這就是『執著常』。
各位明白嗎?為什麼?大眾答「昨天已經過去了」。仁波切問:「蘇-麗-華,妳怎麼想呢?」答:「不吃的話,沒辦法精進、也沒辦法學佛法」。
仁波切解釋:我剛剛問你們,你們昨天有吃午餐嗎?你們答:「我吃了」這樣的回答就是『執著常』。當我再問「為什麼」之後,有一些人才說「昨天已經過去了」。那表示昨天的「蘇-麗-華」已經過去了,我不知道「蘇-麗-華」同不同意。蘇回答,「同意」。
   
在世俗諦來說:你可以說已經過去了,因為是無常的。
各位明白「無常」嗎?就是在改變,也就是分秒的在改變。所以我們會變老,所以房子會變老,整個宇宙會變老,昨天的明就仁波切不在這裡,這是一個相續的,就好像電扇它轉得很快時,電扇的中心點好像是停在那裡一樣,但事實上,它沒有停在那裡,它是一直在動的。因為它向同一個方向移動,同樣的顏色,所以你感覺電扇的中心好像是停滯的,但事實上是在改變著。
   
所以你想昨天的我在這裡,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一樣的,這麼想其實是不對的。
你會想,我三歲的時候去上學,在台灣三歲就去上學嗎?五歲去上學嗎?七歲。所以你會說「當我七歲的時候,我去上學」但你現在已經不是七歲的樣子了,要不然你應該這麼矮。那些都已經不在了,所以是無常的,也或許有些父母還在有些父母已經不在了。
  
第二種執著是『執著它是唯一』的。
還有人要提供他的名字嗎?也許「蘇-麗-華」會覺得很吵,我一直在叫她的名字。「May」很容易,有多少個「May」在這個房間裡聽課呢?回答:「我,一個May」。仁波切問:妳個人在這裡聽課嗎?所以有多少個自己在這個房間裡聽課呢?沒有人回答。仁波切說:我在問各位,你們可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用害怕。你們不知道嗎?有多少個你自己。回答:「一個」。這就是執著為『一』。
學員問:為什麼?仁波切說:因為有二個原因,一個跟世俗諦有關一個跟勝義諦有關。我先不教它跟勝義諦的關連,你們先等一會,我先說它跟世俗諦的關連。
我們有五蘊,不是一個,你有頭,我們有很多的部份,有骨頭,有肉,有心,還有我們的心靈...有很多,當這些聚合起來就成了「May」你能找到「有一個May」嗎?「不能」,沒有一個所謂「May」的存在,因為「May」是由各個不同的組合起來才成為一個「May」的,所以這就是我們對於一個叫做單一的執著。
  
第三個我們就要講到我們『執著於一個獨立個體』。
我還會要再問各位問題,所以這一次你們可能會害怕回答了,但不要害怕,你們可以想什麼就回答什麼,這個問題非常容易。也許我們再要一個名字,「璇」。仁波切的這個問題是:「璇」在那裡?「在這兒啊!」,「璇」回答同時用手比著自己。仁波切說:妳這樣比著,是表示肚子是妳、腳也是妳嗎?那就有三個囉!肚子是一個、右腳一個、左腳也一個?「璇」回答「是啊!很多個」。仁波切說:那還有頭、手、腳、肚子,就有六個「璇」囉!所以妳很幸運。
   
仁波切接著說:我們稱「明就仁波切」。「明就仁波切」在那裡呢?
仁波切舉起右手問:我的右手是我還是不是呢?這是「明就仁波切」嗎?有人說「是」,有人回答「一部份」。仁波切說:好,那你們等等...(仁波切將手和身體整個人包在僧服中)再問大家:你們現在看到「明就仁波切」了嗎?有沒有?學員回答:沒有。那這個手就不是「明就仁波切」囉?平常我們怎麼想呢?這個手不是我,但這是我的手;這是我的腳,但不是我;這是我的肚子,但不是我;這是我的頭,但不是我,最後「你在那裡呢?」。有人回答「不存在」。仁波切問:那,這個是什麼?學員答:這就是我的問題。(學員笑!)仁波切:之後我會告訴你。
  
我們心裡自然會怎麼想呢?所謂的「我」,它並不真正依靠一個身體,它是有一個獨立依靠的一個我的存在,它是一個獨立的。但是事實上要怎麼樣成為一個「璇」呢?是很多的部份,這五蘊各個部份組合起來才能成為「璇」。所以在這五蘊之上自然的說,一切的「常、單一、獨立」整個的情況來看,它其實都是空性的,不是真實存在和實有的。在藏文中這一句是說「五蘊的這一切都是自性空的」。
  
在這裡我告訴各位就是說:它們是無常、不是單一、都是緣起的,為什麼?那是取決於我們的認知。一切都是常的、單一的、是獨立存在的,這些都是屬於世俗諦的說法,也就是「恆常、單一、獨立」是屬於世俗諦的說法。但在勝義諦來說是連無常都沒有的,沒有常,沒有無常,沒有單一也沒有多數,沒有獨立也沒有緣起的,這是勝義諦的說法。這就是根的智慧波羅密它基本的解釋。
接著是更詳細的說明,「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所以這是有四種情況。
我們之前說有五蘊,第一個是「色蘊」,在此觀音菩薩就運用色蘊來解釋空性,所以最主要解釋空性的句子就是這四句「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在這裡藏文跟中文的句子是有一點顛倒,在中文講的先是「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才講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它的意義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說這四個呢?因為空性是完全超越我們的概念的,很多人想「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但是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性就是表示一切,一切就是空性。所以空性它主要的意義是超越概念的。如果你能超越概念,那麼你內在的特質,智慧與慈悲還有能力就能夠展現。因為概念就是我們的覆障,概念就是那個壞習慣,因為我們一直跟著同樣的方向和規則,我們稱為輪迴,也就是循環。
什麼是「概念」呢?有四種:「是、不是、既是又不是、不是是也不是不是」各位明白嗎?這就是我們所有的概念。任何事情,都規納到這四個箱子、框框裡,我稱它叫做「四個箱子」。一個是「是的箱子」、「不是的箱子」,這二個很容易理解,因為這是比較共通的。那還有比較微細的,也有二個,「不可能,但是又不可能的去想」也就是「即是又不是」,「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能可以去想的」。第四個是「不是是也不是不是」,「這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去想的」。
我做個舉例,什麼是「是」、什麼是「不是」。杯子在這兒。現在我們說「是,杯子在這裡」,各位明白嗎?這很容易。現在杯子不在這裡了,是指「不是」。這是什麼呢?杯子在這兒,對不對,「是的,杯子在這兒」「不是,杯子不在這兒」,這就表示「是」跟「不是」很容易瞭解。
那還有另外二個,杯子在這兒杯子也不在這兒,這是不可能的,杯子即在又不在,這是可能的還是不可能的呢?你可能說:明就仁波切在法座上又同時不在法座上,同時在又同時不在嗎?在同一個時候。不可能的,是嗎?能說有花跟沒花在同一個時間、既是花又不是花?是可能還是不可能?不可能!但是,是可能去想的。還有第四個「不是是又不是不是」也就是它不是花又不是不是花。這不是花、這是花,這二個是相反的對不對?任何我們想的、我們說的,都屬於這四種概念。
為了破除我們這四種概念在這裡講到「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在藏文中第一句講到「色即是空」,那就表示在破除「是」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杯子是空性的,沒有杯子存在,直接的意思就是沒有杯子,所以說「色即是空」,我們在這裡就破除了第一個概念。
但你可能還會有第二種概念,什麼是第二種概念呢?如果我們說這個不是杯子,沒有杯子的話,那麼我們就好像是落入到斷見,認為什麼都沒有的斷見,所以因此要說「它並不是不存在」,所以說空性就是杯子,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性的意義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空性代表著一切,一切都是可能的。所以說:空性即是色。所以我們就破除了第二個概念。
第三跟第四種雖然我們不容易去想,但是它並不是不可能去做分析跟判別的,所以它還是可能是一種概念,所以第三個稱它既是又不是,為了要破除這第三種概念在心經裡說它「色不異空」,它的意思是存在和不存在是相反的,它不能夠同時存在,但是所謂的空性它代表著色相和空性的結合,所以你就能夠超越這第三種概念了。所以各位明白嗎?
現在講到最後一個可能性,也就是我們可能有錯誤方向的這種分析,就是「不是是又不是不是」,這裡就是「空不異色」,這裡有很多的不是,它不是存在又不是存在,所以這裡講到空性和色相也不是不同的,所以你能學會這四種的話,就表示你的心完全超越了概念。我想各位現在已經超越了概念了,對不對?(學員笑!)
仁波切說:覺得好像頭痛的感覺。因為你認識到了這種念頭概念,當你認識概念的時候,這個概念就開始要消失了!所以有時有些人還會感覺到害怕,但這並不是不好的,這是好的徵兆。所以說超越概念是很重要的。
這裡說「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這裡是感受,所謂「受」我們說「感受」,它是怎麼發生的呢?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跟外在的對境透過中間的根門這三者「根、境、識」結合起來時就會產生「快樂、不快樂、或者是無記」,無記也就是:不是快樂也不是不快樂的感受。還有「想」,想就表示你在分別你的感受,就是「我喜歡這種感受、我不喜歡這種感受、這是屬於什麼、那又是什麼」。「行」蘊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所以可能有四十九種,有很多不同的分類,包括像是瞋心、貪欲...等的負面情緒,或是虔誠、精進、智慧...這些都屬於,所以包含很多,這些都好像分別,你說是或不是的分別。

作者: 老菜脯    時間: 2013-10-11 18:05
至欽師兄   歡喜結善緣:

記得我們校長曾經這麼教授我們:

(一)自性非自
     1.眾生各自都擁有一個專屬自己的本性,所以假其名為“自性”。但慧根較深的人會解釋為;
        無始來遍布十方虛空的自有本性。若依正等觀,兩者並無差異,一是一切、一切是一。
     2.那麼為什麼自性非自呢?因為這個本性雖然在您自身之內,但同一屬性的本性,您有、我有、
        眾生都有、萬物皆有,所以只就本性來說,本性是一種共性非個人自己之性
       (您看到太陽,太陽照到豬,豬看到您,這都是相互間的共性作用)借用法王之語,無罵人意思。
     3.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白,譬如蘿蔔這個名相是自性蔬菜這個名相是共性,那麼蘿蔔是蔬菜
        蔬菜卻不是專指蘿蔔。(小心;不要被名相搞混了)
     4.再譬如說;空氣是一種共性,普遍分佈在大自然之中。在大自然與您體內同時都有,但您不能
        將您體內的空氣稱為我自己的空氣。
     5.又因為諸佛與眾生都也屬同一的,所以假其名為“佛性”。
(二)空性非空
     1.空亦有性因性非空。如果空無性,那麼就是頑空、斷滅空。空若是斷滅空,那麼色就色、
        空就是空,兩者互不相干,哪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陀說空說色,最重要的是要指向那個
        性字,那個妙明性。為什麼佛陀不說妙明體而說妙明性呢?因為那個妙明體只有體性沒有體相。
     2.虛空有藏啊!色與空皆是如來妙明覺性啊!答案在《楞嚴經-卷二》

說得這麼多這麼複雜,可能我們校長會打我屁股。
本來想要沾些法王布施的法雨,但是不小心可能灌太多,所以感冒了胡言亂語,阿彌陀佛    罪過!罪過!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10-14 08:42
當願眾生深入二諦,一切無礙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