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三壇大戒 (授戒儀式) - 佛教叢林制度【星雲大師文集】wiki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3-9-23 20:00
標題: 三壇大戒 (授戒儀式) - 佛教叢林制度【星雲大師文集】wiki
三壇大戒 (授戒儀式) - 佛教叢林制度【星雲大師文集】wiki




三壇大戒


三壇大戒是中國佛教特有的授戒儀式,也是寺院重要行事之一。佛教傳入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曇摩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祇律戒本》後,中國才開始依律傳戒。


根據中國佛教的習慣,出家者必須受足三壇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的僧格。初壇授沙彌(尼)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淨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驗衣鉢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尼)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明習儀法、請戒開導法、通白二師法、教衣鉢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於法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受戒之時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戒師問道:「僧集否?」引禮師答:「已集。」再問:「和合否?」答曰:「和合。」戒師接著問:「僧今和合,何所作為?」引禮回答:「為行者剃頭受戒。」戒師於是說:「可爾。」


然後,由引禮師帶班首前往引請三師和尚。新戒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開導受十戒意義,並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亦同)。一一問道:「盡形壽能持否?」大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儀式完成。


二壇傳戒儀式,於戒壇舉行,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和尚(三師七證)入壇拈香禮佛後,登壇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接著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說衣鉢名相,並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以決定是否允許加入僧團;此為戒律程序上之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再據此一一重問一次。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法)儀式,為諸沙彌(尼)授比丘(尼)戒。受了具足戒,傳戒和尚會再舉四重禁戒,警示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尼)資格。


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若新戒多,於丹墀中舉行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奉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十方諸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大致相同。一般於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後,即為每人燃香於頂,或三炷,或九炷,或十二炷,稱為燒香疤。其後,菩薩戒師為眾開導三聚淨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二阿闍黎同音作梵。之後,受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黎,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繼之教大眾懺悔三世罪業及發十四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則為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之方式與授比丘戒略同。儀式後,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結束。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給戒牒及同戒錄。


在三壇大戒中,從請戒、懺摩到正授,受戒者、引禮師及三師和尚,於每一階段儀禮進行的對白語言,都極為莊重、文雅和得體。如受戒者一開始禮拜引禮師,請引禮師帶領求受戒法時,沙彌首代表言:


「我某甲等,今者發心,志求淨戒。但塵情久蔽,趨向無由。惟願諸引禮師,不倦為人,曲垂導引。」


向和尚請戒時,引禮師言:「所有乞戒言詞,汝當自白。」


沙彌首即云:


「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道難遇,戒法難逢。我某甲等,幸逢大和尚,樹光明幢,張淨梵網。接引凡流,攝歸僧寶。願賜我某甲等,具足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報恩德。」


再如和尚開示:


「諸沙彌、沙彌尼,汝等既發勝心,……各須諦聽,夫採如意珠而入海,……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汝等能依教奉行否?」


大眾答:「依教奉行。」和尚云:「既能依教奉行,……如我所語,即當奉行。」
整個傳戒過程,從一開始的「迎請三師和尚」,到最後「恭送三師和尚回寮」,即是在如此莊嚴肅穆的佛事儀軌中,讓受戒者領得清淨戒體。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