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教叢林法則語言規範 www.fgs.org.tw 【星雲大師文集】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3-9-21 13:44
標題:
佛教叢林法則語言規範 www.fgs.org.tw 【星雲大師文集】
佛教叢林法則
語言規範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delectus/discourse/16.htm
語言是一種藝術,運用得體,則人際關係和諧,人生旅途平順多彩;表達不當,則容易引起誤會和紛爭,傷人又不利己。其實,中國原為禮義之邦,在三綱五常的倫理規範之下,長幼有序,應對進退亦不乖舛。不過,隨著時代的遞變,在民主自由的浪潮下,許多人已不太會「說話」,常常率性脫口而出,其無視場合,不懂分寸,粗氣魯莽之語言表達,常令人咋舌!所以說:「縱然周知天下事,不知進退,總是愚人。」
佛教僧團有著獨特的組織和制度,傳入中國之後,東晉‧道安大師制定了中國佛教第一部僧制,也是清規的《僧尼軌範》,到了唐代又有百丈創立《百丈清規》,於是叢林便有了在日常生活、修持、行事準則,與語言表達上,可茲依循的禮儀規範。
中國的僧團因此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單職事,各司其職,使得寺務運作組織化、系統化;又訂定各種修持行儀、日用軌範等,使得僧眾具足威儀,心不放逸,身不踰矩。尤其設立住持一職,領眾薰修,綜理寺務,叢林規模於焉建立。可惜《百丈清規》一書歷經時代更迭,今已散佚。現行通用的《敕修百丈清規》,是元代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輝奉敕重新編修的。
在融和原始戒律與現實生活而制定的清規之下,千百年來,佛門中人以典雅的叢林語言待人接物,一直維持僧團的清淨與和諧。但是隨著時代變遷,佛教在動亂中,叢林語言幾乎失傳,而在台灣之新出家者更不諳此傳統語言和儀禮。
佛教裡,說話是一種很實際的修行。菩薩常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來度眾,這裡的愛語即是以慈悲、柔軟、正知正見的語言,讓聽聞者心生歡喜進而契入佛道。佛門語言的藝術,不在花言巧語,能言善道,而在句句皆顯出說話者誠懇、平易、謙虛的胸懷,句句都包含對人的尊重與體貼。
如在稱謂上,一般人對出家人的稱呼有「上人」、「師父」、「禪師」、「律師」……或以其職務來稱呼,如「香燈師」、「知客師」、「糾察師」等,對在家人也以「大德」、「居士」、「師兄」、「師姐」等來稱呼。將對方置於「大」、「師」、「上」、「父」的地位,即是推崇尊敬的表現。另外,大眾相處時的一套語言,如「請長老慈悲開示」、「弟子慚愧」、「請大眾原諒」、「歡迎法座光臨,弟子(或學僧)在此接駕了」……,都是叢林裡和合無諍的語言應對。
為了重現佛教的叢林語言及各種行事規範,本篇論文從佛門稱謂、應對進退、警策格言、佛語典故、書信禮儀、應用文件等幾個面向來論述。期望這些實用的內容,能讓所有僧團更加平安詳和及興隆鞏固,也期待能廣而運用至一般社會,如此更能裨益人際的和諧與社會的安泰。
【星雲大師文集】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