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修念佛三昧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7-19 08:58
標題: 修念佛三昧
修念佛三昧 –智諭老和尚
修念佛法門,就是本著自性清淨心一心而修。
蓮宗六祖永明大師說,本一心而修即是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無分別智曰正,分別一切曰遍知,謂正遍知。
佛說世間眾生多諸巧見。虛偽不實,叫巧見。
有人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所以我不用求見阿彌陀佛,我求見自己本性即可。我也不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求我自心就可以了。
他不知不求佛,不求生淨土,就沒有所謂的自心。那是虛偽不實之見。
如何說不求佛,不求淨土,只求心就是無心呢?他根本不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若無佛則無心。好比世間人說,我不要等邊三角形,我要等角三角形,他不知等邊三角形,就是等角三角形,這不是虛偽不實之見嗎?法不可住著一點,住著一點就偏差了。
心是佛,佛是心,心佛眾生遍一切處,一切時,所以叫橫遍豎窮。
全心是佛,說佛一切皆是佛。既然全心是佛,當然全佛是心,則說心一切心。
既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當然亦佛亦心。說亦時一切亦佛亦心,都無妨礙。全心是佛則非心,全佛是心則非佛。故說非時一切非佛非心。
念佛法門就是如此。說佛一切佛;說心一切心;說亦佛亦心,一切亦佛亦心;說非佛非心,一切非佛非心。
此名即一切,即一切則一法不捨,此之謂直顯正義。說相一切相,說性一切性。諸佛出與不出世,諸法性相常住。若以心揀別佛,以佛揀別心,皆是生滅法。
再看全心是佛,此句離心,全佛是心,此句離佛,既然離心也離佛,當然離亦心亦佛。離心就是離非佛,離佛就是離非心,此句離非心非佛。
如此念佛法門離一切,離一切則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等若虛空。一法不捨,橫遍豎窮。一法不立,十方等虛空,一法不捨,虛空即十方。如此法門名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橫遍豎窮,橫遍稱曰無量光,豎窮稱曰無量壽。佛以大方便說阿彌陀佛。所以經上說,諸佛是法界身,從眾生心想中生。
這就是說明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何能以心揀別佛,以佛揀別心?離一切一法不立,名揀別凡情。離一切即是即一切,即一切即是直顯正義。愚者不知,妄生巧見。
離一切,一法不立,教令眾生心無所著。即一切,一法不捨,令眾生亦不住於不住,這叫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原原本本是如法性。
眾生偏偏住著,妄取分別,心有所住固然是住,心住無住還是住於無住。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無上妙法。眾生學佛法只顧逐文解字,不會其義。
心有所住,生兩種執著。一住我,二住法。住我產生人我執,住法產生法我執。
眾生學佛逐文解字,把無生法變為生滅法。由於人我執,產生煩惱障,由法我執,產生所知障,這二種障總名無明。人我執,法我執名住地無明。勝鬘經說有五住煩惱,即住地無明,與四住煩惱。四住煩惱者,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就是三界無明。
三界無明名見思惑,住地無明直稱無明惑。天台家又加上塵沙惑。他是根據經上說的恒沙煩惱,而立塵沙惑。
由於煩惱障,落入分段生死,由於所知障,落入變易生死。此時就把無生法變成生滅法了。大乘起信論,謂無生中妄見生滅。本來業性本空由心造,由心有所住而造出業來。分段生死三界內,變易生死三界外。
業生時,是從細到粗,除斷時,是從粗到細。惑細業粗,生時由惑而造業,除斷時,先除業後除惑。
所以修念佛三昧,首先須不造諸惡業。本來業沒有,業性本空。但由於眾生造作就有業了。眾生造作諸惡業就有地獄、餓鬼、畜生。比如人不乘船,便不受船左右,如果登上船,一定要隨船西東。所以不可說,業性空便無果報。當知因果不爽。
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他不知道凡夫往生西方是仗佛力。要靠自力,不消業,不能往生,仗佛力即得往生。我們皆知臨命終時,自己不能往生,地獄相現,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前,前來接引往生。若不帶業,何必等佛接引?善導和尚說,我們往生是仗佛力。因為要仗佛力,所以我們才念佛。
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凡情除盡,正法圓現,名眾生往極樂。
若以參禪的立場來說,以仗自力故,不消業不得往生。
若以念佛法門而言,仗佛力加被,蒙佛接引,故能帶業往生。阿彌陀經云,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沒說業不消,佛不來迎接。
無量壽經也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沒說業不消不收你。
十六觀經,第十六觀講得更清楚懇切。經云,這個眾生具諸不善(一切不善都具足)五逆十惡,造五逆十惡之罪,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地獄火都現,遇善知識,無量安慰,教其念佛,這個念佛是心觀,此人為苦所逼,不能念佛,不能觀想佛。善知識告言,汝若不能觀想佛時,稱念無量壽佛名號,十稱阿彌陀佛即得往生。
也沒講不消業不得往生啊!地獄相現,當然要帶業,不帶業,何必等佛來迎接?
般舟三昧經云,欲生我國,持念我名。也沒講帶業不能往生。所以我們知道,這是淨土念佛法門的大功德力,仗佛的力量往生。
文殊所說般若經云,要想得一行三昧,應處空閑。
空閑是何義?謂身空閑與心空閑。身空閑,遠離憒鬧,心空閑,除欲蓋(五欲五蓋)欲惡不善法。 欲,五欲。眼耳鼻舌身,貪著色聲香味觸,名五欲。欲除五欲,須是五根不貪五塵。
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這五種蓋,蓋住你的真如本性,稱為蓋,這叫惡法。
不善法是十不善,殺盜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十種不善。 遠離這些事情,才叫心處空閑。身空閑,遠離憒鬧,心空閑,遠離欲惡不善法。
經中繼續說,要想得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若繫心多佛不叫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繫心一佛。)持一佛名號功德與十方諸佛名號 功德同等無二。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不斷,即於念中,能見十方諸佛。
見一佛即是見一切諸佛。何以故?佛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是名入一行三昧。
今天講也是先破惑,有人說念佛法門,求生西方著相,佛所說的法是無相,因為實相無相。佛說過,有念是眾生,無念是佛。那麼你念佛不就是念嗎?
此人說念佛是著相,念佛是有念,與佛說的法相違背。實相無相者,因為相是因緣相,念是因緣念,因緣所生法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說無相。而無相即因緣有,故無相即是相,相即是無相。
譬如根、塵、識生一切相。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等。既然是根塵識所生的相,就沒自性。要有自性,不必待根塵識生。根塵識所生的相是假相,是如幻相,等同空華,空中無華,虛妄見空華。
云何根塵識所生的相是假相?如幻的呢?因為相既然是根塵識三個和合而生,那就說明根塵識未和合時就無此法,根塵識三法和合才有法。既然根塵識三法未和合沒有,則根中無相,塵中無相,識中無相。若三者沒有相,和合云何會變成有相?好比說礦石中有金才能煉出金來,礦石中無金也能煉出金來嗎?土中無金,水亦無金,把土與水和合就變成金子,則無此理。
所以因緣相如幻,是假相,等於空華。若執著念佛是著相,那麼不念佛就著了無相相,說念佛是有念,不念佛不就著了無念念嗎?當知其道理是因緣和合現假相,此相是因緣生,因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則無相。
原來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相,念即無念,無念即念,此名一真法界。
如果說相外,另有無相,此無相是斷滅法。如果說無相外另有相,此相便是定性有,定性有便是常邊。相本身就是因緣生無相,雖無相而不歸斷滅,無相即相不歸定性有,不落常邊。此法不斷不常,所以說相即無相,無相即相,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念佛法門是念而無念,何得謂有念?
無念而念,何得謂無念?此法不是有,如果是有,是常邊。亦不是無,如果是無,則落斷邊。
此法不斷不常,不生不滅。因緣念即無性,何得生滅?
根據此道理,我們可說,相即無相,何得有相?雖是無相,不落斷滅。無相即相,何得無相?雖是相,不落常邊。相是因緣相,因緣相無性,無性何得有生滅?生即無生,何得有生?無生即生,何得無生?既然無性,何得有生滅?
天天做早課念心經,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告訴你這個道理。色即是空,何得謂色?空即是色,何得有空?色空是因緣,因緣無性,何得有生滅?
當知此法名畢竟空,此法名法界緣起,此法名實相,此法名中道,此法是了義中之了義,此法名無生法。所以念佛法門是了義經,圓頓大乘。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