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華歆ㄒㄧㄣ《三國演義》《歷史。三國志》《維基百科wiki》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3-5-4 08:57
標題: 華歆ㄒㄧㄣ《三國演義》《歷史。三國志》《維基百科wiki》
本帖最后由 釋大寬法師 于 2013-5-4 08:59 编辑

華歆ㄒㄧㄣ《三國演義》《歷史。三國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歆
出生
157年

東漢
逝世
232年

曹魏
職業
東漢、曹魏官員

華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魚,東漢時期平原高唐(今山東省禹城市)人,是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在東漢官至相國。後華歆參與了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的過程 ,在曹魏官至司徒、太尉。






入仕朝廷
華歆曾在高唐任吏,舉孝廉,任郎中,後因病離職。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逝世,漢少帝劉辯繼位,大將軍何進輔政,鄭泰、荀攸和華歆等都被徵命,華歆到洛陽後任尚書郎。及後董卓作亂,次年廢少帝立漢獻帝劉協,引發董卓討伐戰,董卓於是挾獻帝西遷長安,華歆請求出任上邽縣令,稱病不隨行,後由藍田走到南陽,被當時在穰縣的袁術留住。


遠渡江淮
華歆及後即建議袁術進軍追擊董卓,但袁術不接納;華歆於是打算離去,適逢初平三年(192年)太傅馬日磾被指命安定關東,馬日磾於是辟華歆為掾。後東行至徐州,即拜豫章太守,為政清靜而不混亂,得到吏民愛戴,甚至在揚州刺史劉繇病死後,他的餘眾都想奉華歆為主,但華歆認為為漢臣不應擅自任命而拒絕 。後孫策平江東,並派虞翻游說華歆支持,華歆賞識孫策善於用兵而奉迎他;孫策亦以上賓之禮接待他。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而曹操與袁紹正在官渡交戰,曹操上表徵召華歆。孫權打算不放行,但華歆則以孫權能與曹操交好為由勸他放行 。孫權於是讓華歆應命。華歆走時有千餘名賓客和舊友送行,並給他數百金。


回歸朝廷
華歆到洛陽後任議郎,參司空軍事,後歷任尚書、侍中、尚書令。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進攻孫權的重鎮濡須口,並表華歆為軍師。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任御史大夫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後,世子曹丕繼位魏王,華歆任相國,封安樂亭侯。


曹魏三公
曹丕稱魏王同年受禪稱帝,華歆改任司徒,不進爵。黃初四年(223年)有詔命公卿舉薦獨行君子,華歆舉薦管寧,曹丕於是徵命。黃初六年(226年)曹丕逝世,太子曹叡繼位,進封華歆為博平侯,增食邑五百戶,並前一千三百戶,轉拜太尉。太和四年(230年),曹真進攻蜀漢,華歆卻上奏罷兵,認為現在遠道派兵入蜀漢只會白白耗費物資,而沒有成果。同時天雨,明帝於是下令撤軍。翌年(231年)華歆逝世,享年七十五,諡敬侯。正始四年(243年),華歆與曹真、曹休、夏侯尚、桓階、陳群、鍾繇、張郃、徐晃、張遼、樂進、典韋、王朗、曹洪、夏侯淵、朱靈、文聘、臧霸、李典、龐德因功而得到曹芳於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性格特徵


華歆當年與同郡陶丘洪一樣知名於世,陶丘洪常自為比華歆更有眼光。當時王芬打算與豪傑一起謀廢漢靈帝,並暗中呼召華歆和陶丘洪共謀大計,但華歆勸止陶丘洪,認為王芬無能力完成廢立的大事,必定失敗並禍連宗族 。及後王芬果然失敗,陶丘洪才心服。


高唐是齊地的名城,很多士紳都會在街上遊走,但華歆在高唐任官時,每當下班離開府衙,就會回家,不會流連街上。與人議論時都持平,不會出言毀謗傷人。

華歆離開董卓後,與鄭泰等人步出武關,路上遇到一人,請求和他們一起走;當時華歆反對,認為現在大家身陷危險之中,未知那人如何。而若收留他,就不可以丟棄。眾人於心不忍,還是答應要求。後來那人墮井傷,大家都想放棄他,但華歆卻說大家已經是共同進退,放棄他是不義。於是眾人一起將那人救起。

《世說新語》亦有類似記載:華歆有一次與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人想依附二人一起走,華歆想拒絕但王朗卻說:「幸尚寬,何為不可?(還好還有空位,有何不可?)」後來盜賊逼近,王朗卻打算丟下那人,華歆說:「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本來就是怕他是盜賊,而今證明他不是,我們又答應保護他,怎可以因遇危急時而將他放棄?)」最終都沒有丟下那人。世人於是藉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華歆雖然後期在東漢及曹魏朝廷任高職,但家境清貧,俸祿和賞賜多數都送了給親戚故人,家中都沒有太多儲備。自己亦淡薄財欲,雖然皇帝對他的賞賜很豐盛,但華歆仍然沒有甚麼產業。





逸事

《魏略》有記載華歆、邴原和管寧一同游學,結為朋友,時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

管寧和華歆是好友,一天二人在園中耕作,見地有片金,管寧照樣揮舞鋤頭,將金子當作瓦石一般;但華歆卻拿了金看一看才扔到一旁。又一次二人坐在同一塊席上一起讀書,有華麗的轎經過門前,管寧不作理會,但華歆卻丟下書本去看。管寧於是割席分坐,說:「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語出《世說新語·德行篇》,是成語「割席絕交」的典故。














《三國演義》中的華歆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華歆被描寫成一個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的政客、奸臣。


起初華歆為豫章太守,在孫策崛起江東之際降於孫策麾下,但一直到孫權時皆未獲得明顯的重用。赤壁之戰後,孫權採用顧雍之策,企圖製造劉備與曹操之間的矛盾以坐享漁翁之利,於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華歆為使,北上晉見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後,華歆隨即被曹操任命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變成曹操的幕臣。


由於曹操擅權凌上,漢獻帝與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誅殺曹操,但事跡敗露,華歆率兵入宮搜捕伏皇后,在牆壁夾層中找到伏皇后,並親自動手揪后頭髻拖出,拏見曹操並處死(事實上入宮搜伏皇后並揪其髮一事,三國志武帝記中,裴註有引註曹瞞傳提到此事,此一記載在維基文庫中的三國志中也能見到)。數年後,曹操病逝鄴郡,群臣還在議論世子曹丕如何繼任之時,華歆便急急自許昌趕來,並拿出漢獻帝的詔命,確立曹丕繼任的法統正當性。


華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來是因為華歆早料到會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詔,並威逼漢獻帝追認。華歆也由於此功,成為新王曹丕的親信,繼續留在權力核心。又當曹丕欲篡漢自立的時候,華歆深諳曹丕恐懼顧慮世間的罵名,於是擔綱扮演逼宮的黑臉主角,強逼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成為曹魏開國的大功臣。












評論


三國志評:「……華歆清純德素……誠皆一時之俊偉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陳登:「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太史慈:「華子魚良德也,然非籌略才,無他方規,自守而已。」

陳群:「若華公,可謂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

傅玄:「華太尉積德居順。」

孫盛:「夫大雅之處世也,必先審隱顯之期,以定出處之分,否則括囊以保其身,奉則行義以達其道。歆既無夷、皓轁邈之風,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撓心於邪儒之說,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奪於一豎,節墮於當時。昔許、蔡失位,不得列於諸侯;州公實來,魯人以為賤恥。方之於歆,咎孰大焉。」(評投降孫策)

「盛聞慶賞威刑,必宗於主,權宜宥恕,出自人君。子路私饋,仲尼毀其食器;田氏盜施,《春秋》著以為譏。斯褒之成言,已然之顯義也。孥戮之家,國刑所肅,受賜之室,乾施所加,若在哀矜,理無偏宥。歆居股肱之任,同元首之重,則當公言皇朝,以彰天澤,而默受嘉賜,獨為君子,既犯作福之嫌,又違必去之義,可謂匹夫之仁,蹈道則未也。」(評處理賜物)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