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平常心是道——虛雲大師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3-1-23 19:20
標題: 平常心是道——虛雲大師
平常心是道——虛雲大師




來源:佛音網站


心能平常則始終不變,經歷風波險阻,此心如如不動,如憨山老人者,就是我們的模範。他老人家生於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十月十二日,十二歲請於母出家,禮南京報恩西林和尚為師,受具戒於無極和尚,二十歲西林和尚寂後,房門大小事,眾皆聽憨山決之。後從雲谷大師在天

  
     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州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盪豁,豈可強是非也耶?”州於言下悟理。我們說古人的空話,說平常心,人人都有,但怎能見得他是道呢?只要識得平常心,則一切處都是道。不識這平常心,就顛顛倒倒了。何故呢?我們不能迴光返照,向外馳求,背覺合塵,朝朝暮暮,隨境遷流,背道而馳,摸不著自己的臉孔,怎樣叫平常心呢?

      平常就是長遠,一年到頭,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譬如世人招待熟客,只用平常茶飯,沒有擺佈安排,這樣的招待,可以長遠,就是平常。如有貴客到了,弄幾碗好菜,這就是不平常的,只能​​招待十天八天;家無常禮,故不平常的招待,是不能長久的。修心人能心無造作,無安排,無改變,無花言巧語等,這就是平常心,就是道。也就是直心是道場的意思。六祖謂智隍禪師曰:“如但心如虛佛法如何,規矩如何,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這些話,也是說的平常心。與這些話不相應的,是在鬼窟裡作活計,就不平常了。昨夜說戒律,初發心的初生信心,皈依三寶,求受五戒。再進步的,知人生是苦,而捨俗出家,入山修道,知比丘尊貴,而受具足戒。又發大心,而受菩薩戒,在戒堂聽引禮師苦口叮嚀,說到“寒心而生慚愧”。那時帕六道受苦而發道心,聞法淚下。問某戒能持否?都答曰“能持!”但受戒完了,過些時候,老毛病復發,就退道心,就不平常,反以貪、嗔、痴為平常了。


      明道的人,動靜無心,善惡無念,性空即無心,無心即道。初出家人,不知修行如何?須知欲了生死,先要循規蹈矩,如孔子之治禮作樂,亦無非教人規矩,與佛戒律無異。執身即除習氣,身得自由,則心有依處。古人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執身次序的偈語曰:“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回施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作比丘。”以冰清玉潔的音聲,稱念諸佛聖號,這是念佛法門。進一步問念佛的是誰?這就是參禪了!若不迴光返照,只口念佛而心打妄想,隨念遷流,這樣念佛就無用。念佛要口念心唯,以智觀照,聲音不緩不急。如水慢流,口念耳聽,不打妄想,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一聲佛號有無量功德,只此一聲佛號就能渡無量眾生。誦經或照經文直誦,或背誦,或跪誦,或端坐而誦,或默念皆可,隨文觀想,看經中說的什麼道理。行道即經行,一步一步不亂,不東歪西倒,如空中雁行有次序。一個跟一個,不緊不疏的行,一切處都是用功。合掌兩手不空心,十指緊密,不偏不倒,如捧水一般,若一偏側,水就傾瀉了。站如松,兩腳八字,前寬八寸,後寬二寸,身直,頭不偏不倚,後頸靠衣領,如頂一碗油在頭上一般,不正就油瀉了。行如風,要照顧前後,輕輕移步,鞋不拖地,行樓板不要響,生草不踏,愛護生物,開眼看東西,只展半眼,所看不過三五七尺遠,行住坐臥,能具威儀,使人一望生敬,若不先自檢責,何以化導群機?既自治之行可觀,則攝化之門不墜,有道無道,舉止如何,別人一看便知。


      心能平常則始終不變,經歷風波險阻,此心如如不動,如憨山老人者,就是我們的模範。他老人家生於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十月十二日,十二歲請於母出家,禮南京報恩西林和尚為師,受具戒於無極和尚,二十歲西林和尚寂後,房門大小事,眾皆聽憨山決之。後從雲谷大師在天界坐禪,二十八歲遊五台,見憨山甚佳,因以為號。二十九歲閱《肇論》,悟不遷義。妙峰謂之曰:“且喜有住山本錢矣!”三十歲發悟說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自披剃至七十一歲冬,遊雙徑,上堂說法,啟口數千言,不吃一字。侍前傳錄,疲於奔命,日不暇給,其詳細史實,具載《年譜》中。他老人家一生歷史,數十年中,環境千變萬化,千辛萬苦而道心始終不變,這就是平常心,長遠心;就是我們的模範。他潛戎雷陽時,作《軍中吟》雲:“緇衣脫卻換戎裝,始信隨緣是道場,縱然炎天如烈火,難消冰雪冷心腸!”把他自己堅固不變的心都吐露出來。


      佛法到今日更衰微,起過不少風波。解放前,全國僧尼還有八十萬,去年只餘七萬多,還俗的十佔其九,這就是無長遠心,無堅固心。烈火一燒,就站不住腳。若是真佛弟子,就要立志,具鐵石心腸,先學威儀,循規蹈矩。不怕人說你腦筋不醒,要死心崇奉佛的教誡,由於多劫種下善根,此生才得入佛門,就要努力求道去習氣,不入名利場,不當國王差,把心中的習氣,一點一點的除去,即是大修行人,得入理體,堅固心歷久不變,平常心動靜一如!(選自虛雲大師《虛雲大師說禪》)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3-1-25 10:28
隨喜贊歎~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1-26 20:57
心能平常則始終不變,經歷風波險阻,此心如如不動
把心中的習氣,一點一點的除去,即是大修行人,得入理體,堅固心歷久不變,平常心動靜一如!

頂禮 虛雲老和尚

作者: 數取趣    時間: 2013-2-1 08:24
隨喜贊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