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六字洪名真法界── 蕅祖最冷的冬天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17 23:04
標題:
六字洪名真法界── 蕅祖最冷的冬天
本帖最后由 佛教 于 2012-12-18 08:26 编辑
六字洪名真法界── 蕅祖最冷的冬天
蕅益祖師五十六歲,這一年臥病靈峰,整個夏天,大病發作兩次。發病當頭,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幾條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獄裡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不過是眼睛一閉一閤而已,蕅祖卻是像一小劫那般漫長。病到極處時,七天七夜,不能坐,不能臥,不能吃,不能喝,醫療藥方全用不上力。
蕅祖病到百苦煎熬,不怨天,不尤人,更不疑因果。
在枕榻上輾轉,一心「懺罪何殊囚伏辜」,多生多劫的業緣,一條條地以病苦示現,叢叢簇簇地蜂湧而來,自己有如階下待罪的囚徒。平常人病到這個田地,只能癱瘓任人宰割的分了,還能指望什麼?這時的蕅祖,唯有「痛哭稱佛菩薩名字,求生淨土」而已,拼力念出的佛號,可不是無病無痛人念的不痛不癢佛號,而是「稱名不異兒號乳」,如嗷嗷待哺的孩子,餓到拼命哭號,要慈母聽得見,快來餵奶止飢。
病到「身經九死渾亡力」的關頭,蕅祖多年來,在心性上的禪定力量,以及文字功用,似乎使不上力。平素傷心法運垂危,誓作佛門孤臣,力挽狂瀾於不墜,病到「皮纏骨」之際,從前多少癡夢消了,百年閒活計也破了。
此刻只有「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把握最後一口氣,「薦取寶池春富樂,從茲貧與病俱除」。一生損己利人,人未必利,到頭來是自己大受其害,所以蕅祖不免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的悵然。眼下若沒有「樂邦慈父願」可以依憑,沒有「六八願王恆攝取」,沒有「六字洪名真法界」消褪病苦,那這一生真是沒箇人依怙了。
人間畢竟不是無間地獄,這一年蕅祖雖然為病所苦,期間還是有「暫停暫去」的病閒時光。大病過後,宛如死囚突逢大赦,那分輕爽非外人所能體味。蕅祖自知命光不再來,利用病閒的空檔,放下萬緣,提起佛號。病後的佛號,念來句句分明,蕅祖記下當時的念佛情形:
久向阿彌誓力深,浮生無奈染相侵;聞聲見色多忘念,計後思前轉昧心。
痛極色聲緣自斷,病危前後影方沈;孤明六字全提出,百獸群中師子音。
嘗盡病苦的燒痛,什麼色聲香味都忘了,什麼身前身後的妄想也管不了了,現在是「色聲自斷,幻影方沉」,心裡只有一句六字洪名。南── 無── 阿── 彌── 陀── 佛,每個字孤孤單單,每一句明明白白,不臃腫,不含糊;六個字,也不增,也不減,一字不漏地提出來。念來氣若游絲,卻是「百獸群中師子音」,字字威如千鈞,聲聲好似獅子吼,百獸一聞此音,肝膽俱裂。
乙未年元旦,爆竹聲傳到了靈峰幽谷,蕅祖在病卻輕利中,坐看人間新年的來到,還發了一個願:「課續三時接蓮漏,論開百部擬天親」,一天三時念佛功課不斷,要向「千部論主」天親菩薩看齊,繼續注疏經論。祖師是何等人也,焉能不知,自己就要與法藏菩薩同行了,不久就要進入選佛場,與佛同歸圓覺了。遠近法侶們,到時候請勤來相助!一生修學所得,在同仁道友前面,蕅祖無絲毫的隱藏吝惜,盼望「諸仁應信吾無隱,快與高
賢繼宿盟」,唯有大家同生極樂,方能再續舊盟。
過完了元宵燈節,正月二十日,蕅祖大病復發。二十一日午時,一代祖師趺坐繩床角,向西舉手而逝。
本文錄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以下錄自:
蕅益大師年譜
是歲多病。寄錢牧齋書云﹕「今夏兩番大病垂死。季秋閱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晝夜不能坐臥。不能飲食。不可療治。無術分解。唯痛哭稱佛菩薩名字。求生淨土而已。具縛凡夫損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實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況僅從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誰知此實語也。」
乙未。五十七歲。
元旦有偈云﹕
「爆竹聲傳幽谷春。蒼松翠竹總維新。泉從龍樹味如蜜。石鎮雄峰苔似鱗。課續三時接蓮漏。論開百部擬天親。況兼已結東林社。同志無非法藏臣。」
「法藏當年願力宏。於今曠劫有同行。歲朝選佛歸圓覺。月夜傳燈顯性明。萬竹並沾新令早。千梅已露舊芳英。諸仁應信吾無隱。快與高賢繼宿盟。」
正月二十日。病復發。二十二日晨起病止。午刻。趺坐繩床角。向西舉手而逝。世壽五十有七歲。法臘三十四。僧夏。從癸亥臘月至癸酉自恣日。又從乙酉春至乙未正月。共計夏十有九。
http://tw.myblog.yahoo.com/buddha-dharma/article?mid=64883&prev=-1&next=64868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17 23:11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12-17 23:11 编辑
阿彌陀佛,太感動了
隨喜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2-12-18 08:08
本帖最后由 佛教 于 2012-12-18 08:09 编辑
淨宗九祖
蕅益大師
[attach]3688[/attach]
一. 蕅益大師的生平事跡
蕅益大師(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諱智旭,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自傳中云: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之。)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先祖汴梁人,後遷居江蘇吳縣木瀆鎮。母親金氏,父親岐仲公,持誦十年的白依大士大悲神咒,夢見觀音菩薩送子而生蕅益大師。時維明朝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五月三日。
大師七歲茹素,十二歲讀儒書,以傳千古聖學為己任,尊崇儒教而誓滅釋老,之後開葷酒,作闢佛論著數十篇。十七歲時,偶然翻閱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序》與《竹窗隨筆》,覺得義理深刻,進而讀之才發現自己以前的錯誤知見,於是將以前所著的批判佛教的著述集而焚之,以表懺悔之意。
公元前1618年,蕅益大師時值弱冠,在註釋儒家經典《論語》時,至「天下歸仁」一句,困惑其意,經三晝夜苦心思索,乃於孔顏心法深有領悟。是年冬,家父亡故,聽聞《地藏菩薩本願經》,從而萌發出世心。二十二歲時,專志念佛,自覺世法之不究竟,遂將所著文稿二千餘篇付之一炬。之後更是勤於修學佛理。二十三歲時,有大法師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師於座中聽到「世界在空,空生大覺」時,心中頓生疑情,自問:「因何空能生此大覺,世界與虛空又從何而生?」內心鬱悶,竟無法修學。因而,決意發心出家修行,以體究人生及宇宙之大事。
師二十四歲時,夢中數次朝禮德清大師,是時德清大師居於曹溪,路途遠阻不能前往,便從德清大師的門人雪嶺法師剃度,賜法名為:智旭,字:蕅益。當年的夏秋二季往雲棲寺聽講《成唯識論》,聞此中性相二宗不可會通,表示疑惑。因而往徑山坐禪參究其理。至第二年夏天,方覺對性相二宗的義理參透明白。是歲臘月八日在蓮池大師塔前發心受持四分戒。二十六歲,進而受菩薩戒。
大師二十八歲那年,慈母過世,盡孝子禮畢,誓斷世緣而往松陵掩關苦修,不料關中大病,乃以參禪工行,求生西方淨土。閉關三年出來後,本想朝終南山,因道友雪航願傳律學故停留龍居講述了《毗尼事義集要》及《梵室偶談》。三十一歲,隨無異禪師往金陵(今江蘇南京)參學,數月之間盡諳禪門流弊通病,是以彌堅弘律之決心。三十二歲後又專注於研學天台教理。第二年秋天前往浙江孝豐縣的靈峰山,三十五歲領眾修造西湖寺,此後近二十年間,大師遊歷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各地,主要從事閱藏、講述經教、著作及弘傳淨土學說等事。直至晚年仍然不倦於業。清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示疾。遺命身體荼毗後,屑骨和粉,分施禽類與水族,以結往生西方之緣。趺坐念佛,向西舉手而寂,時年五十七歲。弟子等奉師入龕,三年後,如法火化啟龕時見大師趺坐巍然,發長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後,牙齒不壞,實為不可思議。門人不忍遵從遺囑,而奉師靈骨,建塔於靈峰之大殿右。
二. 蕅益大師的佛學思想
蕅益大師的佛學思想是多面性的,豐富無比。包羅了禪學、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歸綜於淨土,同時又融合了一些儒家的學說。他的禪學是由聽講《楞嚴經》和《成唯識論》後而起。修禪學主要是為了參究佛學教理。大師對天台教理也有深入研究,且綽有成績。但他甚為不滿天台宗的門戶之爭,而聲明自家:「究心台部不肯為台家子孫」。同時,大師痛心宗門之沒落,決意弘律以救時弊。曾三次遍閱律藏,致力於對律部的註釋和講解。並身體力行注重實踐。然而響應者稀,人師對此甚為傷心。
蕅益大師的思想許多方面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自言:「身為釋子,喜研孔顏心法示人」。但他並非將釋儒合一而談,只是在弘宣教法當中善巧方便利用而巳。大師的禪、教、律學,最終都指歸淨土,從這些方面看來,大體上是繼承了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而大師自身淨土思想體系的形成,是經歷了二十二歲喪父時,聞《地藏經》發心持名念佛以報父恩,此時為單純持名念佛。而後二十八歲母亡時,閉關修行以禪趨淨,認為「禪者欲生西萬,不必改為念佛。但具信願,參禪即淨土行」。此時卻又側重於理持。其後生涯弘宗演教,廣釋經論,但以「生弘律范,死歸安養」為人生目標。而其淨土思想的成熟是在他寫作《彌陀要解》時期。
在淨土宗的所有經典中,蕅益大師所推崇的是《佛說阿彌陀經》,他用了很大功夫去註釋,成書名為《彌陀要解》。該書以天台五重玄義分解經義:解說此經以能說所說之人為名,大乘實相為體,信願持名為宗,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力用,大乘菩薩藏無問自說為教相。以淨土念佛法門是總持一切佛注的妙法,而以《佛說阿彌陀經》為淨土經教之重心。因為書中是以信願行三者總攝一經之宗趣,所以大師特別注重與提倡此淨土三資糧。結合天台教觀的理論,融會禪宗思想一同歸於淨土教理,大力弘傳淨土宗,使得蓮風大振,淨宗重興。
蕅益大師的思想在理論上是融會性相,在修行實踐中是和合禪、淨與律學,主張三者統一。在《靈峰宗論》第二之三中他說道:「禪者佛心,教者佛語,律者佛行...,不於心外別覓禪教律,又豈於禪教律外別覓自心,如此則終日參禪、看教、學律,皆與大事大心正法眼藏相應於一念間」。將三者歸於一念,而以念佛之法總攝佛陀一代時教,可以說是蕅益大師佛學思想的總體大觀。自大師後,諸多天台大家於講教時,大多依照他的註釋,也就逐步形成了綜合教觀與律學而歸於淨土的 「靈峰派」,直至今日影響不減。
蕅益大師著述之豐碩,在諸淨土宗師中無人能及。經其門人成時法師編次,分為兩類,一為宗論:即《靈峰宗論》共十卷;二為釋論:含有釋經論與宗經論及其它註疏論著等六十多種一百六十四卷。其中主要有《彌陀要解》、《唯識心要》、《毗記事義集要》、《閱藏知津》。《法海觀瀾》、《梵網合注》、《大佛頂首楞嚴經玄義文句》、《相宗八要直解》、《四書蕅益解》以及《圓覺經疏》、《維摩經疏》、《大乘起信論疏》等等。此外蕅益大師還甄選了一些淨宗名家與學者的著作合成《淨土十要》一書,為後世淨業學者必讀之經典佳作。而後人於大師著作集中有關論述淨土的論著而成《蕅益大師淨土集》,有心探研大師淨土思想者可從中窺其全貌。
蕅益大師的一生學修並重,博學多才,融通諸宗,可謂是學有成且修有得。而其後來專志力弘淨土法門,則更顯示他對整體佛教的博通。他在 「自像贊」中如是表述道:「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由他譏,由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裡召。懸知蓮萼己標名,請君同上慈悲舟告」。由此可見,蕅益大師晚年是杜絕外緣,全心全意地專修專弘淨土念佛法門,以求「死歸安養」了。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大師的佛學理論與修行本跡確實可為淨土行者的典範。他的言行身教在淨宗史冊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其功績將永遠為淨宗學人乃至佛教他宗行者所緬懷。
印光大師贊曰:
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生西方可繼大雄。
http://www.buddhist.idv.tw/store_share/index_music.php?cs_id=0&se_id=0&background_music=true&store=buddhist&mall=religion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18 09:00
隨喜讚嘆~~
作者:
淨塵
時間:
2012-12-18 17:12
蕅祖病到百苦煎熬,不怨天,不尤人,更不疑因果。
在枕榻上輾轉,一心「懺罪何殊囚伏辜」,多生多劫的業緣,一條條地以病苦示現,叢叢簇簇地蜂湧而來,自己有如階下待罪的囚徒。
作者:
蓮華種子
時間:
2012-12-22 14:11
阿彌陀佛,隨喜讚嘆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