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實相無相無不相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12-13 23:16
標題: 實相無相無不相
本帖最后由 至欽 于 2012-12-13 23:18 编辑

有一位居士提出了一個問題:
  他說,實相無相,這是佛說的,但讚佛偈又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 倫,這不都是相嗎?他又說,讚佛偈是不是取相?金剛經不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難道念佛也是虛妄的嗎?
老和尚答:
我們要知道,不是相以外另有無相,無相以外另有相
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 相。如果無相以外另有相,那個相是定性有,定性有就是常邊;如果相以外另有無 相,那個無相是斷滅空,斷滅空是斷邊。著二邊不合中道。 所以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相,空就是無相色即是空,相就是無相;空即是色,無相就是相。
經上又有解釋說,非色滅空,色性空故。不是色滅了才空,色性是因緣生無自性,它就是空。
用比喻來解釋,大海中起萬重浪,萬重波浪皆是相,可是萬重波浪是一水所成。水性濕,濕不可見,所以,水不可見,因浪而見;浪無以自立,因水而立。水和浪是一法,不可分別。水外無浪,浪外無水;水即是浪,浪 即是水。
這個道理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的。色即是空,我們說是法性;空即是色,我們說是法相。法相法性不可分別。
色即是空,我們說是法性;空即是色,我們說是法相。
法相法性不可分別。不可分別,是它的體;可分別,是它的相。如果執著相為實在有,就是遍計執。所以佛說一切法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法具三義:體、相、用。
體無分別,相用有分別。因為體相用是一法,所以這個話應該說:體,分別而無分別;相用,無分別而分別。這就是實相義。
  所以,聽到實相無相,就馬上想到實相無不相;聽到實相無不相,馬上想到實相無相。華嚴經上說,諸佛法身非是身。

非身就無相,無相出報身化身,就是相。法身就是報化二身。所以說,無相就是相;報化二身統通是法身,所以相就是無相。有所住是邊見,無所住也是邊見。法性是住而無所住,無所住而住。
住而無所住,雖住不礙無住;無所住而住,雖無住不礙住。不住兩邊,同時也不住當中。要知道,離邊不住中,是無所住義。
  法性本來是這個樣子。所以法 性不動,法相隨緣。法相隨緣就是法性不動,法性不動就是法相隨緣,這樣離兩而邊不住中才是中道義。
如果執著無相,不見性。因為他壞一切法。壞了一切法,也壞法性。所以釋 迦牟尼佛讚歎舍利弗大智慧,說他不壞一切法而說法性空
  不可住著空,也不可住著有。有而空,空而有。有而空,全有是空;空而有,全空是有。全有是空,菩薩修行不變;全空是有,菩薩修行隨緣。以不變上求佛道,以隨緣下化眾生。
到佛的時候,全有是空稱為寂,全空是有稱為照。照而寂、寂而照。照而寂我們稱他為無量壽,寂而照我們稱他為無量光。
不出一句阿彌陀佛希望大家堅決信願行,深修淨土。
(摘錄自智諭老和尚開示)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14 07:30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12-14 19:39 编辑

金剛經不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難道念佛也是虛妄的嗎?

對不起,至欽師兄,後學的回覆可能有些離題,但有個觀念後學想應該先要搞清楚
相信念佛的人看到金剛經後都這有欵惑,有關這觀念我也是去師父那邊吃了二年多便當才稍微有點懂。。。師父如果知道我吃了二年便當才稍稍懂,不知他會不會大嘆朽木不可雕也只會吃便當也


金剛經是在講空沒有錯,但真空中乃有妙有,不要一直空空到把妙有給空掉了~~那就落入斷見,在金剛經二十七分中世尊唯恐大眾落入外道邪見「斷見」也就認為什麼都沒有那就不用修,連因果他也不信,叫「斷滅」故又開示;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有沒有看到莫作是念,特別再次提示次~~不能前面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就說如來沒有三十二相,佛有法身,報身及應化身,法身雖是人人本具但要修,試問佛菩薩的心是清淨是平等,我們的心卻是如何呀~有清淨有平等有不起煩惱嗎??再看佛有三十二報身八十隨好此乃是世尊過去廣修六度萬行圓滿果報,來!!來!!自己攬鏡自照看自己有幾相,故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並不虛妄,現在在因上點點滴滴的用功都是將來果地上成佛的資糧~大家加油~用"心"念佛~~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12-14 07:38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12-14 07:42 编辑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金剛經講錄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道源法師講述

基隆市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
己一、遮念離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戊二、離相亦離,這科的含義深奧難解,你動了「離相」的「念頭」,連這個「念頭」也要「捨離」,不要去執著這個「離相」的「念頭」。為什麼要遮止你執著「離相」的「念頭」呢?下面是解釋這個道理。「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你如果這麼想:如來他不以具足圓滿的色相,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表示你心裏動了這個念頭。如來喝斥他,須菩提!你千萬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心裏動這個念頭說,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經文是叫你不要「作是念」——生心動念。下文是說出,為什麼不要「作是念」的道理。

己二、明遮所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在第二十六分以前所講的,完全是講「空」理;空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六塵境界」都完全把他空掉,而不生住著;「我等四相」也空掉,「我等四見」也空掉,度眾生的相,說法的相,成佛的相,通通都把他空掉,空得乾乾淨淨。這樣一來,也許你會認為你已了解了「空」理。因此在你的觀念中會這麼認為:如來不以具足諸相,才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為什麼呢?因為前面如來有問過:「可以具足諸相見如來不?」答案都是:「不可以。」。前面講不但應化身佛之丈六金身的三十二相應該空掉;連報身佛所具足的色身,所具足的諸相好,也要空掉,這樣才能證得法身。法身是無相的「般若智身」,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凡所有相都「要離要空」。但是你要是一執著了這個「空」,便又落入「空見」中,執著了一個「空」的「知見」,那麼你的錯誤,可就太大了。「須菩提!汝若作是念,」須菩提!你心裏要是這樣想:以為如來不以具足諸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具足色身,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心中有這個念頭就錯了。於是如來在這裏喝斥他,遮止他動這個念頭,「須菩提!莫作是念!」你心裡千萬不可動這個念呀!說「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叫你不要動這個念頭呢?「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發菩提心是很難發的,發了菩提心,又不能走偏一邊。怎樣偏呢?偏到「空」的那一邊去了。這句經文的意思就是說,要是你有這個念頭,這麼想:「如來不以具足諸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要是以這樣的念頭來發菩提心,你將會落入「諸法斷滅」之「見」,走到偏「空」的那一邊去了。外道的邪見,一共有六十二見,有二個根本的大邪見,一個是「常見」,另一個是「斷見」。「常見」者認為一切都是,永遠不變;「斷見」者認為什麼都沒有,連因果他也不信,叫「斷滅」之「見」。有一種人,他認為人死了,下一輩子還是投胎做人,永遠永遠都是做人,這叫做「常見」。還有一種人,他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叫做「斷見」。由這二種根本邪見,才生出六十二種邪見,根本上還是不離開一個「常見」,一個「斷見」。金剛經這個地方叫你不要著相,就是要你斷這個「常見」。但是你把「常見」斷了,不要又生起「斷見」,認為「如來不以具足諸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這樣說,那成佛的因地就不必去修了;這樣子你又落到「斷滅」之「見」上了,你害了自己,也害了眾生。「莫作是念!」——如來又說了這麼一句,這句是很重要的,經文上重說了二遍,「莫作是念」。提醒你,叫你不要起這個「斷滅」之「見」。「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要修行菩薩道,不應該在佛法上生起「斷滅」之「見」。你說「一切皆空」,就會偏到「空」的那一邊,因為你把「妙有」落掉了,你沒有把「妙有」提出來。你一偏「空」了,就會落入「諸法斷滅」之「見」,這樣的落入了「豁達空」,就會認為因緣生法,當體即空,那有一法可得,還修個什麼呢!但是你忘記,你現在只是一個凡夫而已,你只是在高談空論而已,事實上你的「我執」還未空,「法執」還未空,你現在只是知道理論而已。你若是落入「惡取空」,你就「撥無因果」,成「斷滅見」,這樣的「斷滅見」,不但害了你自己,你也瞎了眾生的慧眼,害了眾生。

釋迦如來,說三藏十二部經,分兩大門,一是「空門」,一是「有門」。在「有門」中,你無論學多學少,都會有個利益。但是這個「空門」,你學得不好,學偏了,反過來就成罪過。所以古來大德常說:「寧教執有如須爾,不教著空如芥子。」你執著有個「我」,要來行善法,只是不能遠離「我等四相」而修行無漏善法而已,雖執著得很厲害,像須彌山一樣的堅固,他只是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不能成為「無漏」之「因」而已,但是他決定能保持人天的福報,這叫作「寧教執有如須彌山」,下一句是「不教執空如芥子許。」你執著「空見」像芥子那麼小的一點點,這可不得了,你著「空見」,說「諸法斷滅」之論,說不要發心了,不要修行了,說「一切皆空」嘛!但是你忘了,你還是個大凡夫啊!還沒有了生死,成佛道;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你不依佛法去發心修行,你卻依著你的凡夫法,去造生死輪迴的業,你口但說「空」行在「有」中,你如果造惡業照樣還是會墮落到三惡道,你再把這個邪見,又講給眾生聽,眾生都跟你走,走到三惡道去,這不是害了自己,也害了眾生嗎?所以說,修行佛道的人,決不可起「斷滅見」的。這科「決定降心離相」,講到這裏,第二十七分講完。二十八分起就講「住心無住」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757.htm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12-14 12:45
吃了二年便當才稍稍懂

這算有善根的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