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覺悟:行善無所求 才能有功德 [打印本頁]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2-11-3 21:24
標題: 覺悟:行善無所求 才能有功德
覺悟:行善無所求 才能有功德
來源:《聽聖嚴法師說佛》
作者:陳南


行善若不是真正心存喜捨,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

--聖嚴法師



佛教的佈施,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意義:佈施讓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義。一個人如果想獲得心靈上的進長,就必須無我地佈施;如果他有強烈的回報慾望,就無法生起正念,導致他更加的貪婪。一個人應該經常伸出援手,協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令他們獲得利益,令他們快樂。

一個青年平時很喜歡幫助別人,一次,他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於是就求助那些他曾經幫助過的朋友。但是他的朋友們卻對他的困難置之不理。於是他心裏感到憤憤不平,他生氣地說:“這些傢夥真是忘恩負義,沒有人情味!我以後再也不要跟他們做朋友。”

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平時他幫助過的那些人在關鍵時候卻沒有幫助他,於是他就去找聖嚴法師傾訴。聖嚴法師聽了青年人的抱怨後,微笑著對他說道:“行善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

青年人聽了以後更加不解地問道:“為什麼這樣說呢?”

聖嚴法師道:“首 先,你沒有看清楚一些人的本質,那些沒有感恩之心的人,不值得我們去幫助,然而你卻不分黑白就付出自己的精力。其次,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卻沒有能夠影響 到他人也同樣懷有感恩之心,你幫助別人讓別人感覺理所當然,那麼別人也就理所當然地接受你的幫助。最後,你在幫助他人的時候也許過於功利,你並沒有以一顆 平常心對待,而是覺得自己在行善,優於別人。你應該想自己只是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相比你而言,有人可能比你更富有愛心。”青年人聽了以後頓有所悟。

聖嚴法師還對這個青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佛托著缽出來化緣,遇到兩個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們看見佛,就站起來非常恭敬地行禮,其中一個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缽盂裏,說:“我用這個供養你!”

佛說:“善哉!善哉!”

另外一個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缽盂裏。佛就預言,若干年後,他們將一個是英明的帝王,一個是賢明的宰相。

果然,多年以後,一個孩子當了國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個就是他的宰相。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這麼大的回報,很多人向寺廟裏捐金捐銀,什麼好處也沒見到。原因無他,越有所求越得不到。

《金剛經》中記載:真正的佈施,沒有佈施的我,沒有佈施的人,也沒有佈施的東西。既然沒有佈施者、接受者和佈施的東西,就不應該去衡量“到底我這個佈施出去,能夠得到多少好處?”

在生活中有很多幫助別人的機會,不要吝嗇,要用無私的心去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或許在你困難的時候,你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當一個人在佈施時,不僅僅是“身”的行動,“心”和“意”也一起行動,因此帶來的是真正的快樂。慷慨和佈施將使一個人獲得提升。一個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佈施。當一個人在佈施時,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夠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貪著。

其 實,在佛陀覺悟前的許多世中,不但佈施部分身體,有時連生命也佈施出去,這顯現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而人類佈施的東西太多了,對饑餓者施予食物,對貧困者 施予金錢、衣物、知識、技術、時間、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佈施。可以專心的聆聽和祝福的朋友;可以不殺生,同時對那些生命垂危的眾生伸出援手; 可以將身體的部分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腎臟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佈施。

在聖嚴法師看來,當一個人以純凈的心接受佛法、實踐真理,就不再有所改變;他的“心”與“意”獲得無比的幸福、寧靜和歡愉。實踐佛法,令殘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貪婪者變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寬恕,令愚癡者獲得智慧。實踐佛法不僅於今世獲得幸福,在證悟涅槃後,將獲得更大的幸福。

我們應該沒有任何私心地幫助別人,把所有的一切都能施捨出去。只有發自內心真誠地幫助別人,才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敬,也更容易獲得意外的回報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dushulz/bianjituijian/detail_2012_09/27/17941229_0.shtml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