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開松老和尚開示--正念念佛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ylu9 時間: 2012-10-30 07:48
標題: 開松老和尚開示--正念念佛
開松老和尚開示--正念念佛
* 佛門中修行重視惜福,譬如常住的東西要愛惜,開關門戶必須小心輕放。否則弄壞了常住物,擾亂大眾安寧,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損德折福。唯有惜福的人才有大福報。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可以利用的東西,不可隨便浪費。例如用水,因為我們有福報的關係,見水是清澈透明的,無福德的餓鬼,見水是血、是火。好好運用時間學佛修行,培養定慧,愛惜時間來念佛!消業才是真正的惜福。
* 身為佛教徒,一定有培養愛心的美德,慈悲的心腸。體會自性的涅槃樂,方能發揚佛陀的偉大精神,自己也不辜負一生學佛的價值。
* 講究用功,必須身、口、意三業清淨,方得法樂。每天拜佛、念佛、打坐、閱經,在訓練行住坐臥中,有沒有與佛菩薩的心念相應?若有相應,即得解脫味。
* 初學修行的人,很需有善知識慈悲的接引,菩提苗將來才容易開花結果。進入佛門,正是在超度自己的三塗業,把地獄業、餓鬼業、畜生業全部打消,千萬別讓罪業污染到自己的精神世界。
* 修行絕對不可存有兩種分別見:在念之外另立無念,在生之外另立無生。佛陀說過煩惱即菩提,菩提性空寂。這不是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嗎?念即無念,因為念性了不可得,念生時性本空,本空即無生。日常生活中, 能念的那個東西有幾兩重?摸得到看得見嗎? 要是找不出來, 也摸不著看不到, 即證明無念,也可說是無生。
*古德云: 「處處無心處處心。」用這無相的心念佛,有也放下、無也放下, 有無不存, 連中道也不立, 喚作無一法可舍,無一法可生。 能念佛的心就是法界心, 所念的佛就是法身佛, 即所謂: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 念佛法門貴在調和內在的動靜,調伏內心的煩惱。心生則法生, 心動則境現。 只要心靜如水, 佛土自然現前。
*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 無量壽叫做寂; 無量光叫做照。 念得心寂名「止」、念得心照名「觀」,也就是說,煩惱起時知道念佛 -- 觀; 佛號起時煩惱便息 -- 止,佛號念得心空寂、念得照明, 喚作寂照三昧定!
* 佛號念得純熟, 煩惱自會漸輕,不過容易產生二種障礙:一是昏沈迷, 一是無記空。 大家必須注意, 念佛寧可落入昏沈迷,莫入無記空。 所謂無記就是什麼都不想, 這是外道的法門。 古德雲: 「善心一處住不動。」這樣修才對,若一味落入無想定,那便修錯了。 我門的心常住於三處: 善處、惡處、無記處, 心住惡處時, 不算是最壞的, 因為雖有惡意現前, 有時也會生起善念頭。若心住在無記空時,不但不能斷煩惱,也不能懺悔業障, 更別想念佛、行善法了,這叫做愚癡定。
* 因為執著喜愛身心之故, 所以有擦胭脂、塗口紅等習氣。當投生為孔雀時, 也會展開美麗的羽毛, 炫耀一番; 投生為貓, 也會用腳爪洗臉。由於身見我執,才會在六道中出沒,生死不已、苦惱無盡。 所以若能放下身見和我執, 念佛功夫就會進展,煩惱習氣才能了。 六道眾生皆是妄想所現, 迷惑時才會無知。 若能放下妄想,一心念佛, 就可以顯現本空心的正知。
* 定性是靜、心不亂; 慧性是光、心不暗, 名為定慧寶。
* 心往往被二種執著所縛所害。所謂二執著就是人相我執及法相我執。此二執不出我慢心。 要知道! 私心是我慢病、暴燥、貪色、不能與眾和合都是我慢病。
* 若有人認為金錢是財寶, 割捨不下; 那投胎作狗時, 就會認為大便和骨頭是財寶,而不願放下。 作鬼時便認為冥紙是錢財, 也不願意放下; 當蚊子時也認為人血是財寶, 拼命的吸飲。 大家想想, 這是何等愚癡!盼大家認真念佛, 以佛號來掃除內心的塵垢, 心田才能清淨不亂,放下散亂心, 放下障礙性, 這樣的念佛才能往生, 永得安靜, 獲解脫樂。
* 六親眷屬皆是親緣。 人人都放不下父母、妻子、兒女。其實一切親緣都如演戲般。這一生閉目下台, 來生不知道又要和誰演另一場戲?有時扮人父母,有時卻為人子女。 當父母的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很可愛。 來生做貓, 也會覺得自己的小貓咪真可愛。這就是六道眾生的共業。我們都被這一切所障礙、永不得智慧,不得解脫。 所以, 千萬不要把感情放在親緣上才好, 感情要用悲智來代替。
* 念佛時要靜靜觀照, 意識是否染著六塵?若有染著,趕快提起佛號清除之。 若念到意識的心, 一點點都不受污染, 此叫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亦叫做自性清淨心。
*念佛想要達到往生的目標, 須具足四條件: 第一: 長時修 - 長時間念佛培養功夫。第二 : 好處修 - 往佛七法會處精進用功。第三 : 無間修 - 不因煩惱或苦樂境即停止佛號,要照樣永無間斷的念佛。 第四 : 無雜修 - 一門深入, 專修淨土法門。 如此因緣念佛, 沒有一人不見佛, 不了生死的。
* 佛告訴弟子, 臨終時遇有病痛,不可大哭大叫,狂亂身心。 應提起正念, 一心念佛, 身心放下, 才能平靜下來。每一個人在臨命終時,一定要經過很苦惱的階段, 此時要提起念佛心, 用調和的力量精進念佛,若能保持到最後斷氣之際,必定往生, 這叫「一念往生」。
大智發于心 于心何所尋
成就一切義 無古也無今
* 至誠念佛, 精神成了一片空寂世界,一心無二。原來空寂的世界, 是光明的世界, 是無我相的世界; 叫做法王的世界--法自在的世界,空的世界--空掉煩惱的世界。
* 念佛功夫深厚, 成念佛三昧。三昧即離相定、虛空心。何謂離相定? 就是定無相; 性無生, 定性無所住。
* 當認真念佛的一刹那中, 不存有「空」的知見,也不立「有」的妄想。這一刹那, 動靜不立。 動無境, 靜無心, 離染著(煩惱、執著),身心清淨無所住。 這時, 慧眼一開, 見娑婆世界也成淨土世界。
* 念佛功夫日漸深廣, 上契佛體的空寂,下契佛體的空照,叫常寂常照。 寂不滯空, 照不滯有, 空有圓融, 自性清淨,心即淨土。
* 念佛念到已成為習慣性時, 叫做不失正念,大難臨頭時,就用得上。
* 何謂無生? 靜時心內無一物,動時心外無一境。
* 淨土法門最方便、最殊勝, 五乘普入,利鈍全收,念佛念得明白, 聽得清楚; 當下四相空,我執亡, 黑暗的煩惱化解, 變成一片清涼光明大同世界。
* 念佛修行, 親情若放不下,功夫便不會有所成就,因沒有心情念佛, 所以功夫無法進步, 無法離苦得樂, 了生脫死。
* 持須通解正行, 何謂正行?慧解力行, 亦即念佛行。念佛修行就得存有上求佛道的心,下化眾生的願才好。發大菩提心修行,叫做大乘菩薩的修行路。
* 念阿彌陀佛時, 精神要統一,才能與佛號貫通一致,六根全攝, 淨念成就。 念佛心的念性即可遍滿十方世界, 名為無盡壽命,無量光明藏。
* 念阿彌陀佛,念得內心調和,生活無礙。 無心事,無煩惱,喚做空心道人, 身心即成了一部大藏經一樣, 煩惱輕, 智慧靈活。
我與宇宙同一性 人我四相草木情
念念不迷常穩定 心海性空化光明。
* 念佛一久, 智慧漸漸就可以磨得很鋒利,叫做文殊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彗, 好比一把銳利的寶劍, 可以斬斷煩惱網,了生死苦。
* 佛為示現生死大事降化人世,教誡我們, 不要留戀風風雨雨的娑婆世界!如何衝破風雨,化解微塵? 發願盡形壽念佛, 以勇猛精進心,力破生死關, 發長遠心, 一門深入, 念佛直至臨終, 才有把握往生淨土, 獲得解脫。
* 人一出生就有風波的煩惱,從嬰孩到長大成人都是煩惱。如學業、事業、婚姻、子女、孫媳等煩惱; 喜事、喪事等操勞。等到大半生做完了事,自己也老了、病了、輪到自己要死了,死後用火化掉,就只剩下幾塊白骨頭。一生的風波,終於告一段落。所謂:風起飛沙走石,風止微塵歸落大地。所以先師上永下中老和尚,在世時常雲:「來似風雨,去如微塵」
* 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業力太重、煩惱太多,生活不得安樂,不得解脫。只有一個力量,可以超過業力,就是願力念佛行。業力消即安樂,無煩惱時名解脫。
* 佛法是講究正念的生活, 要你們做一位空心的活人. 正念即是空心的活人; 無煩惱的生活即是空心的活人; 生死解脫的人都是空心的活人.
六根對六塵 注意心變化
自知常自覺 心空即光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