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打印本頁]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2-10-25 10:38
標題: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今天,欣逢貴社(指普覺學社)第二屆第二次社員大會,承社長朱家豐同學邀約本人講幾句話,以結法緣,但剛才已有李教授,許教授講過許多寶貴的話,我學人也是青年入佛,藉這機會,先向各位報告一點青年研學佛法的感想,以供參考。
壹、知識青年學佛三障
知識青年為什麼不肯研學佛法?因為大家有一點成見,固執不放,自己樹立三障,關閉了學佛之門。
第一個障礙是誤認佛學為迷信,不過這在今天,知識青年誤認佛學為迷信的事,已成過去,這都是由於各方大德及周宣德居士的努力,將佛學送進各地最高學府,在本省(指台灣省)已有二十多個大專院校,成立了研究佛法的學社,大體上各位多已認識佛學,並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迷信。這二十幾個大專學社的成立,足可證明今日知識青年,已經通過了這第一關的障礙。(如今在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也早就有禪學社等佛學社團的成立。)
第二障是青年人一打開佛經,多認為“佛學高深難懂,我們無法了解。”這個障礙影響很大,因為他剛發心研究,便被這一記“深難”的悶棍,打失了自信,下敢再領教了。
這問題我先要解釋一下:試問一輛三輪車的構造,和一架飛機的構造,那一項複雜?國民學校念的課本,和你們工商學院讀的書本那一樣高深?答案很簡單,誰都知道飛機的構造複雜,工商學院的書本高深。至於他們發生的作用,飛機可以環球旅行,三輪車只能在市區兜幾個圈子。國民學校畢業的程度,只好充當工友,而工商學院出來的同學,不是工程師,便是企業家。因此,我們要研究一種學問,是不能畏懼深奧而被擋於門外。何況佛學中有淺有深,只要先把一些專門的術語求得了解後,由淺入深,並不會感覺到十分困難的。
第三障也是很多知識青年會有同感的,他們都說:佛學雖然很好,但是佛經有三藏十二部分教之多,佛教的宗派、法門又那麼多,不知從何學起?
這問題似複雜而實簡單,因為高深微妙的學問,決不是單憑一本經典可以概括其大全的,佛教之所以稱為“佛學”,便因其是一種博大的學問,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學識。試問別的宗教,何以不稱“耶學”或“回學”呢?
佛教宗派之多,正似你們大學里分系學科一樣:而佛教行持法門之多,這是基於我們眾生心理複雜不一的原故,這譬如我們生理上有病,種類之多,決不是靠一味藥,便可以治百病的。因為宇宙、人生一切都複雜。由於眾生心理病態之多,所以需要很多法門,才可以應病與藥啊!佛經上常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佛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之。你若要怪佛學複雜,得先怨我們自己的心理太複雜。你我每個人的心,好像你我每個人的臉一樣,都不相同。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無論是經是律,都是因事立說,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和眾生的心理病態而發。事實上不能不復雜。複雜了才可以包含萬象,應機施教,使一切眾生,都能獲得解脫的機會。因此,知識青年研學佛法,除了認識一般佛學的常識外,也得分門別類,選擇接近自己根機的宗派,一門深入去鑽研,去行持,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以上這三種障礙,可以說也是一般知識人士的問題,我現在三句不離本行,就拿我學人辦的《菩提樹》雜誌舉例來說罷。本刊在七、八年前就有近三千份的讀戶,但是到今年已進入第十三個年頭,雖然我們不斷地在改進和加強內容,但讀戶卻並無增減,仍停留在“三千”這個數字上,查究其原因,都是被上面這三道關卡所擋,社會上一般知識分子在坊間一拿起樹刊,翻了兩下,一看是佛學雜誌,因有成見,便往書攤上一拋“迷信!誰看這一套。”但近年來佛法已普遍推行,坊間找書人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他們拿起佛教刊物,一再翻閱,結果搖搖頭,嘆口氣:“佛教太高深了,看不懂!”仍舊擱還了原處。至於新近訂閱《菩提樹》的讀者中,經常還有人來信感嘆佛教典籍和法門之多,無所適從。因為他對佛法還沒有深切的認識。還沒有摸到適合自己根性的途徑,一門深入,才有這些感嘆。由於上述幾種原因,我們這本《菩提樹》的銷路,便始終不前。雖有增加的新知,也有告退的舊雨,雖然有增有減,也就等於不增不減。若在日本,據說最起碼的刊物也有近萬的讀友,不過台灣地方小,書刊雖然比上不足,但在本省各刊物中,比下有餘,這才維持了十多年。如果一個刊物的訂戶多,銷路廣,我相信會越辦越好,會更適合各階層複雜的讀者心理的。
以上這些閒話,是證明知識人士學佛之障,並不只限於大專青年,這些障礙,我們仍應努力設法破除。
其次我再來介紹一些佛法,給新參加的青年朋友們,對佛學有一個概略的認識。
貳、佛學是覺悟之學
佛學非迷信,而是一種覺悟之學,剛才李教授也講過,這是一種正覺。正視一切,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不是信仰不信仰的問題,李教授喻佛法如空氣,我人日常生活在佛法裡,等於生活在空氣裡一樣,窒息了空氣是不能生活的,人生如果離了佛法,也不能生活。因為世間一切法,無一非佛法,只在迷悟之間的區別而已,迷是凡夫,覺則佛,我們求學佛法,就是在日常生活間求學覺悟之法,使生活在覺悟中,逐漸遠離迷惑、接近正覺,所以說佛學乃是覺悟之學。
參、佛學是唯心之學
佛教主張萬法唯心,說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諸位如果不信,請你閉起眼睛默想你的故鄉,譬如我是上海人,現在立刻可以從心裡浮起上海的光景,外灘的黃浦江、外白渡橋或外灘公園、南京路上的先施水安四大公司,立刻都一幕幕搬現在你的心想之中,因為心含太虛,心大無窮,包含了一切。二年前貴社開成立大會時,還沒有今天這樣堂皇的禮堂,但目前由於校長先生和教職員學生心裡,早希望有這一所禮堂和大廈,加上工程師用“心”去設計,在萬法唯心造的原理下,這所巍峨堂皇的大廈,便出現在諸位的眼前。這就是說明了一切法,任何一切都離不開這個心——但不是我指的胸口的這個心,而是我們摸不到,見不著,但實實在在又不無的心。
這個心非常靈活,為善作惡,都受它的指揮,墮地獄、升天堂,也悉聽他的發號施令,原子彈本身沒有善惡,就看你的心怎樣去利用它。所謂一念之間,可以升墮。可以成佛作祖,也可以下三途受苦。所以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一舉一動,都要慎重行事,切勿隨心所欲,恣意胡為了。佛陀之製定戒律,就是要人小心身口意的行動,勿為一念的無明,而永遠沉淪於苦海。
肆、佛學的實踐在“定”
明白了唯心之理,才可以實踐佛學,因為佛學的重要在乎實踐,沒有實踐是不易悟透真相的。研究佛學必需實踐,才能獲得真善美的果實。但要如何實踐呢?只有一個“定”字,佛教的行持雖然法門很多,但皆不出這個“定”字,當然定有大小深淺的不同,無論世法也好,出世法也好,沒有定力的人是一事無成的。譬如各位讀書,倘若粗心浮氣,心“定”下下來的話,吸收的學問便不著實際。定的功夫愈深,得的學問愈大。但這種定,也有先天的和後天的,所謂先天的,在佛學上的解釋是其本能的或多生前修習的功夫,後天的則是當生的功夫。
剛才說過佛教的行持法門很多,但歸納起來,略可分禪、密、淨三種,這三種是我國佛教中最普遍的修行方法。然而這三種都是定的功夫。例如禪宗的參話頭就是因為近人的妄想太多,根機日鈍,才教人把一句毫不相干的話,譬如說“喫茶去”,就一直“喫茶去…”地參下去,把一向朝外奔馳的心念,收回來集中參看這一句,以使發生疑情,而至悟心的一種方法。做這種功夫難在要將一切凡情乃至聖解都一刀兩斷!要全神貫注在疑念上,勿可間斷,勿令馳散,妄想來時任由他來,不去理它,只以覺照的力量,釘住疑念,一直到山窮水盡之處,一旦瓜熟蒂落,一念頓歇便是功夫到家處。
再舉密宗來說吧,他的修法在口持密咒(真言),手結印契,意作觀想,如是三密相應,妄念隨來隨掃,隨掃隨空,掃至無可再掃,自然就證入三昧,三昧就是“定”。其要持一個密咒,必須經金剛上師的口授,持上幾十萬遍的功夫,以至三密相應,實非容易的事。
至於念佛,雖人說是老太婆修的法門,但老太婆多只知求福報、平安,因為他不懂念佛的道理,把鑽石換了一塊雪糕,豈不可惜。如果我們知識青年學這一法門,自不可與老太婆不懂佛理的修法同日而語。最簡單的念佛方法,叫做“持名念佛”,下手較易,一句佛號,隨時隨地均可提起,但念時也必須放下萬緣——其他一切的念頭。心裡清清楚楚地念“阿彌陀佛”,出聲或默念都是一樣,念至一心不亂時便是“定”。(念佛法門修持綱領是信、願、行,本文只從“定”去解釋念佛,是針對剛剛接觸佛法、尚未深入念佛法門的初機同修的方便說法。希讀者註意。)
諸位千萬別笑這是老太婆的勾當,以上這三種實踐的方法,都不出精神的統一,意志的集中,一個“定”字。禪與密的方法,必須有適宜的環境和其他各種條件,才可以修習,但念佛一法是極方便的。各位雖在求學,也不妨一試,保證你們學期考試時,端坐、排除一切雜念,只念一句“阿彌陀佛”約二百聲,念的時候如果雜念起時,譬如說忽然想起了女朋友,就振作精神抖擻一下,高聲地念“阿彌陀佛”自然就把她攆出去!別的雜念都像這樣,一直念到像電風扇開足速度時,四片扇葉,打成了一片,雜念也就無隙可入了,做到這樣的功夫時,你的心,便如一池止水,池面的一切,都映現得清清楚楚,考試成績好,名列前茅猶是小事,因此而獲得佛法的實益,將受用無盡了。最後,我要告訴各位的,以上幾種實踐的方法,所謂“參”時,就寓有“觀”的作用;觀也就是“念”,這些又無非都是能修的“心”,都離不開“心”的作用。而其所得的結果也無非都是“定”,方法雖然不同,但殊途同歸,這都是由於眾生的病在“亂”啊!
文章處:
http://www.fodizi.net/qt/qita/3064.html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