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淨土宗白毫觀修法述要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ylu9    時間: 2012-10-22 12:11
標題: 淨土宗白毫觀修法述要
淨土宗白毫觀修法述要
淨土宗修持法門有持名、觀想、觀像、實相的四種方法,其中以持名最為普遍,而智慧較高者,亦有融實相念佛於持名之中 ——即持名即實相之雙融。但因為淨土觀門境細之故,使歷史上許多淨業行人由斯得證三昧的妙觀之門,在目前已少有人間津了,甚者因不知淨土法門之廣大精微,於念佛不得力時,卻往往棄淨土而行他徑,如求密、禪諸乘,可又因不得旨,未能專一深入,致使枉費工夫。此乃未知識家珍而棄家出走者,實可悲歎矣。
  今因見淨土行人如此流浪,故撰(白毫觀法)一文,旨在提倡淨土妙觀,使淨業行人識取家珍,依法行持,即生獲證三昧,臨終往生樂邦,方不負佛恩與自己的一期信願! 
  一、為甚麼要修觀 
  許多人認為淨土宗,只要念佛名號即可,修觀是雜用心,不利專一而行。當然,淨土宗持名念佛是最方便最易修的大眾化的行門,現在持名的人很多、很普遍,其中不乏得證念佛三昧之益者,但除四句洪名的功德妙能外,也同樣不能忽視同是釋迦佛說的十六觀法。因為所念者乃佛之名號,所觀者為佛之身,名號之持屬於耳根圓通,而觀佛淨土乃是意根之修,故人道法徑有別,雙兼而修,或專一而持,均可以證三昧而往生淨上。特別是根器較利而於持名一途久難得益者,即可專修淨土觀法,必獲大利益。 
  因為修觀是依托淨土佛境的,故先以妄心托境而成初步清淨,再轉妄心越對待而成三昧之證,於修習時即有轉塵勞煩惱為淨土清淨之功,如能悉心體會,深入修持,必能得證「身在娑婆,神棲淨土」之法樂。 
  況且目前密宗流行,許多念佛人改修密宗的月輪觀等,如棄淨土念佛之行,轉修他法,不如兼修本宗的觀法,使觀念一致,心境相應,速證三昧。 
  又者,有些修淨土者,因缺乏現生的證驗而生退卻,有的以禪理為逍遙之樂,有的練氣功求長壽健身之效,殊不知淨土乃末法時代唯一出苦捷徑,證道妙法,如不依此而修,終是路途往返,難至歸家穩坐,圓證不退。試看徹悟禪師等歷史上許 多禪者,末後一著,都導歸淨土;曇鸞大師初得仙經十卷,因閱《觀經》而悟為真長生之法,我們豈能因小失大,自喪光陰?要獲得即生對道的證驗並不難,淨土觀門自有勝妙之功能,其中功德三昧之樂,不親證者,焉得知曉? 
  二、為甚麼要專觀白毫 
  在《觀經》中,佛說有落日、懸鼓、大水結冰、琉璃寶地,七重行樹,八功德水,總觀依報以及佛住空中,蓮花寶座、像觀等觀境,而白毫一相僅為真身觀中阿彌陀佛三十二相中的一相。那麼,為甚麼不依次第而觀,而專修白毫呢?因為白毫具有與其他觀境不同的殊妙功德,如《觀佛三昧海經》中說: 
  佛初生時,毫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得佛時,長一丈五尺。 
  因此,白毫之相是佛功德成就的象徵。白毫如白色的琉璃筒,內外清淨,象徵著一切俱空,而在空中,映現出佛從初發心開始,到中間的種種修行,種種相貌,乃至佛一次次地入涅盤的一切功德。因此,具有妙假的功能。白毫在二眉之間,則表示中道不二的真常之德。白毫相的柔軟表示涅盤的絕待之樂,卷舒自在表示絕待我,白色表示真淨之體,白毫放出光明破一切暗,表示中道能生智慧;此光照此土他土,表示自覺覺他的妙行。佛在說《法華經》之前,是先放白毫光,引起眾人求無上妙道之心,故有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之大法傳世。 
  佛在《觀經》中也明顯闡釋說: 
  ……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可見,白毫不僅具有上述的功德,而且專修白毫一觀,到成就時,「八萬四千相好,以及十方無量諸佛,均能二於清淨心中開顯」,更妙的是,還能得到諸佛現前授記,與法華諸弟子受佛之記相同,可謂是末法時代最殊妙的法門了,此不僅僅是具備了淨土即生與往生的二大利益,且能包融禪、密、天台各宗的道驗(因為白毫的單一色仿妙光明,容易開發本性妙慧,成就三味故),所以佛在《觀經》中開示說:「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而後慈雲懺主、興教大師等也都力倡白毫觀,為的也就是使淨土行人早證三昧,成就淨業。 
  三、白毫觀的基本修法 
  佈置一間淨室,西面安立一尊阿彌陀佛莊嚴聖像,並供《觀無量壽經》一卷,其他供果香燈,可隨喜方便供養。一日安排一次至二次修觀,其餘時間應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專禮阿彌陀佛,初期階段也可從加修(大悲咒)、(阿彌陀佛心咒)、《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等。 
  在規定時間內正修觀想前,應在心中存想三寶,以求慈悲加持,禮佛之後,恭敬地跪在佛前,心中應懇切默默發如下大願:   
  我與法界一切眾生以及諸佛、菩薩的性體本來不二,但我與眾生在迷,諸佛已悟,我今修白毫觀法,願普為法界眾生,求生安養淨土。 
  發願之後,再禮佛三拜,然後繞佛數匝,心中默持佛號,待氣息已平,慢慢地坐於座上,調和身、息、心,使身心均感安詳和順,即可進入正觀的修習。 
  正觀修習簡單地分為五個層次,由於境細之故,難以用文字詳述,所以其中微細境相及其過程,全憑修持者自己去體會,如能得善知識親臨指導,則進步更為穩速。 
  現將修法略述如下: 
  一、第一層觀想 
  調和結束後,手結法界定印,心中先持阿彌陀佛名號片刻,心念已經收攝後,即放下名號,以視覺的直線平行的虛空中,觀想一尊阿彌陀佛丈六金身立於蓮花之上。初觀時以淨室所供的佛像作觀境,即觀像中佛立於虛空中,到了觀想分明時,此像漸漸化大,愈顯莊嚴,成丈六的立體型的真金色的佛三十二相,並各相好一一清楚,明瞭現前。此時再無身心世界,一切均已放下,唯此所觀之佛相莊嚴,常住虛空之中。 
  第一層的觀想,不論經過多少次的修習,一直到佛相明瞭現前時,方可轉入第二層的白毫觀法中去。 
  二、第二層觀想 
  佛三十二相既已觀成,即可進修白毫妙觀了。入座之後,先觀丈六金身,完全顯現時,把心念集中於佛的兩眉之間,觀想有一珂雪一般潔白色的微妙毫相,長約一丈五尺,周圍五寸,白毫的外表有八個稜面,二稜面均發出光明。白毫的內部是虛通透明,而此白毫又是以眉間為中心,向右方成旋轉之型,其微妙的光明照耀著阿彌陀佛的金色聖容,二面相清楚分明,瑩淨明澈。 
  對上述的白毫之相,有了總體的理解後,即可在觀想時慢慢出現其相,並逐漸清楚分明,此時應把心念住在白毫之相中,不使偏離,並把阿彌陀佛金身虛化,似有非有一般,而心念的重心就堅固地住在白毫之中,不使移轉。如此久久修習,心念漸得明瞭,妄想皆歇,寂靜之中,獲得清淨的法樂。但因心有所住,仍不離實有之執,故無法超越對待之相,所以應進趣第三層的無住之修了。 
  三、第三層觀想 
  每次座中修習時,白毫光明明瞭現前,自覺清淨輕安。此時應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的感覺也是意識分別作用。因此,能觀之心本空,所觀之境亦無,既不住於心,也不住境,如鏡中像、水中月,如夢如幻。如此在細心中作意思惟,就能遣除實有之執,心念便不落在幻妄的知見中,不再隨境遷流,也不被感覺牽著走,而是正在明瞭觀想之時,心中了無一法當情,無住生心,於是即人於真實的妙觀之門了。除妄是一種善巧方便,不可以善巧方便為真實,故在破執之後,還應進入第四層的中道真境。 
  四、第四層觀想 
  雖在上法中了知心境是空,但不妨在此空中方便起於妙假之觀,所以不取斷滅偏滯之空為真實,心中仍然明瞭現前即空的白毫妙相,而不留一絲分別執取,如此久久修習,心念愈空,境相也愈妙,在層層體入之際,忽然在因緣時節成熟之時,空假雙亡,心境頓絕,靈妙的實相真境、法界的中道之性,完全顯現,此刻即證入了不可思議的三昧正定法界。證三昧後,便得真實受用,而有第五層的不思議境界出現。 
  五、第五層觀想 
  修持者,初證三昧後,仍須修觀用功,以期保護不退,並不可隨便示人,而依然進修不怠。如果久久不退,當於正定之中,阿彌陀佛勝應身的八萬四千相好莊嚴,自然一一開顯,親見阿彌陀佛勝應之身現前,並見十方無量諸佛現前授記,成就微妙功德。因為安住三昧故,雖見諸佛現前,仍無住著,不生情想。而於自心靈妙之用,了達如空花幻影,去住自由,無礙自在! 
  以上五層次第的修習方法,各人的進程可能不一致,但其中最關鍵的是,切不可執著境界,否則,即有入偏的危險,因此,還須明白一心三觀的道理,以符合正觀法要。 
  四、一心三觀的法義 
  修習白毫觀的關鍵是甚麼?元代天台宗興教大師在《淨土境觀要門》中提出了修觀過程中的關鍵要訣: 
  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  
  白毫相是我們用功時所觀的境,此境乃一念心中所現,故是妙假,因一即一切故;了了分明照此白毫相的是一念能觀之心,這即妄即真的第六意識心,正觀此明ˍ了的白毫相對,不起分別執著,不著境相所染,故即觀之時,其心本空;而正空其心而照其境時,兩邊皆無所住,不住也不住,於是便雙亡此空假二邊的微細分別心相,頓了無心,中道直顯,迥絕根塵的一切相對痕跡,一體法界,靈明不昧,此即是修觀進入的三昧境界。興教大師又在《淨土境觀要門》中詳細闡釋了修一心三觀的次第過程: 
  如觀白毫,一心一意,專想不移,了了分明;能了此境,具足萬法。 
  此相為從我身得?為從我心得?佛不從我身得,不從我心得;不從我心得佛心,不從我心得佛色。何者?若是心,佛無心,若是色,佛無色,不可以色心求三菩提。所觀之境既空,能觀之觀亦寂,能所俱亡,不落情想。 
  空雖不可得,隨念即見。如鏡照面,像現其中。又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此骨,皆意作耳。悉如幻化假,佛本不曾來,我無所至,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是泥洹(涅槃),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為,設有念亦無所有耳! 
  初觀白毫時一心一意,專注其中,是攝心歸一的第一步方法。進一步了達此境本空,不生住著,則解脫了對境實執的繫縛,境既空,則能觀之心自然不立,寂然清淨。如此修習便能進入三昧正定的境界。 
  一境中具真、俗、中的三諦與一心中的空、假、中三觀,是天台觀修的妙旨,而如此妙旨全在修者了達其義,善巧應用,使正觀之時,趣入正定。所以當正修之時,三觀應該是同時的,如能體一心三觀,就能頓了實相真境,因此,興教大師又闡釋圓頓妙旨說: 
  了了通達,不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達,不為智所淨:亡空也; 
  非染非淨,境觀雙絕,能所頓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後耶? 
  由此可知,當我們在修觀之時,體達此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了不可得,即是一空一切空,中假皆空的三觀俱空妙旨;如在修觀之時,體達此所觀之境宛然,能觀之心明澈,即是一假一切假,中空皆假的三觀俱假妙旨;若於正修之時,趣人空假雙亡,同時又雙照空假,無前無後的不二真際時,即是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的三觀俱中妙旨。證悟圓融三觀之時,無量功德於中開顯,淨土修證之道,也自然獲得成就,而自利利他的妙用,於三昧的不可思議中,可自在運用於無盡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