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平心與無所住心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ylu9    時間: 2012-10-22 08:34
標題: 平心與無所住心
平心與無所住心
每個宗教都是在各自特有的環境下誕生,茁壯。
當它脫離原有的環境,將無法避免改變其特殊的覺悟表達方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環境下壯大的宗教相互接觸,卻缺乏溝通的工具。
一旦我們唾棄了其他宗教,而要進行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對話,是一件極為困雖的事。
對信徒而言,要如何平和展開一段關於基本信仰的對話呢﹖
這種信仰的對話將會破壞信仰,抑或會賦予信仰認同的新精神?
這樣的問題並非總是昭然若揭,但卻常在不知不覺中顯現出來。
宗教對話的方式不勝枚舉,例如教義之間的比較,
分析宗教對人世間所持的看法,或是相反的,
有人重視宗教的具體實踐精神,
進一步推動宗教之間的互助來紓解人類的苦痛,
而這兩種態度均有其合理性。
此外,另一個對話的途徑,旨在深究不同宗教的基本靈修經驗。
這種「神修神學」(spiritual theology)比「信理神學」
dogmatic theology)廣泛,
因為在「神修神學」中,靈契經驗先於宗教的信條。
因此,我們亦必須努力尋求言語所無法闡述的境界。
換言之「神修神學」企圖創造、開發心靈冥想的獨特言語。
我選了兩篇側重基本靈修經驗的文章,
一為聖依納爵《神操》的「原則與基礎」,一為佛教經文《金剛經》。
顯然,這兩篇文章完全屬於不同的文化領域,
《神操》於十六世紀問世,表現的精神出於西方天主教傳統教義。
梵文的《金剛經》實際出現的年代考究起來並不明確。
最普遍的中文譯本是由鳩摩羅什(西元343-413年)所主筆[1]
它所表現的精神是佛教大乘教義,也主導了中國禪思想。
在這迥然不同的兩篇章節中,究竟有何相似之處?
我們無意做籠統式的比較,而希望在兩種概念中做對比,
《神操》的「平心」和《金剛經》的「無所住心」。
從對比當中,我們希望就推展不同宗教對話的方式,尋得若干結論。
「原則與基礎」這篇文章的影響力是極為深遠的,在此引用一段極為重要的章節﹕
「人受造的目的,是為讚美、崇敬、事奉我們的主天主,因此而拯救自己的靈魂。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人而造的,為幫助他追求他所以受造的目的。
結論是對於取用世物,常該看自己受造的目的;
它們能夠幫助多少,便取用多少;
能夠妨礙多少,便取用多少。
因此,我們對一切受造物,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選擇的事上,
必須保持平心和不偏不倚的態度:就是在我們這方面,
並不重視健康甚於疾病,不重視財富甚於貧窮,不重視尊榮甚於屈辱
,也不重視長壽甚於短命,其他一切,莫不如此。
總而言之,我們所願意所選擇的,只是那更能引我們達到受造的目的的事物。[2]
為求充分瞭解本文,我們必須提出幾點說明︰
1.《神操》並非為一信理論文,它所呈現出的是一種方法,
《神操》類似歌劇劇本,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批註演出[3]
從這角度來看,「原則興基礎」有助神操練者借著神操劇本的提示,
反省內在,繼而使個人經歷受到開發成長。
「原則與基礎」喚醒操練者平心的渴望,亦即積極的平心,所謂的平心,主要是來自生活中的原則。
2. 我們必須要瞭解,平心是一種不斷追求的態度,而非一種擁有的堅持。
我們該注意到《神操》的中文翻譯「保持平心」[4]
在三個原文版本中有一譯文如上,至於其他兩個版本
(特別是聖依納爵親手書寫)則譯「但求平心」
(西文 hazernos indiferentes[5]
很明顯的,後者更能貼切表達聖依納爵中心思想。
(聖依納爵視「平心」為一形容詞,而非一名詞)。
對他而言,「但求平心」意謂一種動力源源不絕未曾中止,猶如捐棄某種依戀。
在「但求平心」的過程中,我們將察覺自己的過度執著依戀,
而此一事實亦會促使我們朝「但求平心」境界前進。
3.「平心」並不是邏輯推理的結果,它是一種結合「目的」 與「方法」的經驗。
[6]追根究底,平心的經驗是一種渴望經驗的極致。
由於我的渴望完整不分歧,因而能盡其所能促其實現。
4. 平心精神的基礎奠定於內心的「更加」渴望。
「但求平心」並非在於追求一平衡點,而是全然的發揮渴望的力量。
由此觀之,平心的首要條件不是從苦行中獲得,
而是與天主深層交往的自然結果,心靈愈是靠近天主,就能更自然的走入天主的旨意。
5. 最後,無庸置疑,誠如聖依納爵所言,但求平心的途徑亦為追隨耶穌基督的路途。
然而,追隨耶穌基督的個人體驗,亦為拓展一屬於全人類的靈修經驗。
這就是《神操》的「獲得愛情的默想」之意義︰
「我有限的能力,來自天主至高無上的能力︰
同樣,一切正義、善良、憐憫、仁愛等,都像光線來自太陽,水流來自源泉...。」(《神操》237號)
不論派別,佛教都強調「無住」、「無住心」、「無住無依」等觀念的重要性。
《維摩經》卷中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7]
這無住本概念,其後為天臺宗的圓教體系所發揚。
在禪宗,「無住為本」的說法,常出現於《般若經》中,
諸如:「如來無所住。無注心名為如來。如來不住有為性。亦不住無為性。」
[8]《金剛經》更以其無住觀而出名。在這篇文章中,
「莊嚴淨土分第十」這段經文值得一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9]《金剛經》第十四章又雲:「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據說禪宗六祖慧能即因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
《六祖壇經》第十七章進一步闡述《金剛經》的「無住」思想:
「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惟覺法師的解釋如下:「無住是這念心不能住在任何境界上,否則就是生滅,就是一場生死。
要達到無住必須用根本大定,無始無明一破,才真正達到無住生心。」[10]
若我們不提及禪宗衍生的觀念,恐怕很難瞭解「無所住心」的真正涵意。
研究神修思想中各基本概念之間的關係,才能使我們對神修思想有完整的瞭解。
另一方面,本文目的不在對禪宗做一般性的介紹,而是在現今的世界,
透過現代的表達方式,來探討「無所住心」態度的意涵。
本文只是嘗試作「無所住心」思想的重新詮釋。
1.首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乃在回復世界的自然流動。
《六祖壇經》第十四章有雲:「道順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即通流。」
心在自然流動中無所依戀,渡過各種現象而源源不絕。
心的「無住」狀態並非停滯不前,而是無貪欲的全心接受世界的流動性。
《道德經》也可見類似的思想。第十章有雲﹕
「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是謂元德。」
敞開心接受世界的流動,讓生活在心中滋長。
相反的,「少根之人。猶如大地草本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長。」
(《壇經》第二十九章)換言之,為了達到無所依戀,首先必須能接受我們對生活全面所接收到的點滴。
因此,《維摩經》又曰﹕「無住者萬有之本也。」
2.「無住者」是指人一開始真正追求、茁壯、完成本性,也可以說,追求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解脫。惠能法師曾不止一次闡明,世上唯有一個逍理,
但是面對這個道理時,卻呈現出兩種類型的人﹕「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契。悟人頓修。
(《壇經》第十六章)[11]這裡再次說明,渴望解脫的力量帶領我們走出萬物的表像和依戀。
我們必須感受到表像的無所不在,而超越它:「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
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
(《壇經》第十七章)若不是「於相」,就不會有「離相」;
若不是「於念」,就不會有「無念」﹔若不是「念念」,就不會有「無住」。
3.「無所住心」的態度來自於「心」,是一個可以壯大而覺性的地方。
《壇經》第三十五章有曰:「自心地七覺性如來」,靠「心」亦為溝通管道。
不過,印順法師做進一步發揮:「說到從離染到清淨,
從繁縛到解脫,就設想為必有一貫通染與淨,貫通縛與脫的存在。
這是世間的知見,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識根源。」
[12]從這個角度來看,「無所住心」也不應該住在心中:
「『心』,不是常住心,是念念滅而又心相縛的。」
[13]同理,不應住「空」,也不應住「佛法」[14]
《維摩經》卷中表達得更為淋漓盡致﹕「無住為本...無住則無本」。
[15]我們也可以說,甚至連「無住」都是不應住的。
4.「無住者」也是努力修行的一個人:「迷人口念。知者心行...莫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壇經》,第二十五章)然而,修行態度也是從「離相」的精神而來的。
《金剛經》第十九章雲﹕「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無狀譯注如下:「若此人心中想得福德之果而行佈施,則心往相,其報有限,所以如來我不說福德多。
如來我所說之福德,在「心無所求」的佈施,其福德應是無量了,故言多。」這樣「無住」思想是否與《神操》的「結合目的和方法」互相矛盾呢?相反的,我們認為最終的「目的」和根本的「基礎」都被視為同樣的「無住」實質。一個人行事若不按照他所期待的「果」,而按照本性的無住存在,才是真正的「無住者」。
5.「本性」為何?「本性是沒有垢穢與清淨的改變,而只是如此的清淨,所以用金性的不變做比喻。」
[16]若有煩惱,「無住者」還是會發覺恒常不變的本性。
「無所住心」順著洞悉世上現象的流動性而無所貪愛,
相對的才能體會「本性清淨如真金不變」的道理.,而得到解脫。
同樣的,對《神操》而言,只有在全心關注「人受造的目的」,
方可不重視尊容甚於屈辱,也不重視長壽甚於短命。
「人受造的目的」和「本性」本屬於兩種不同宗教哲學體系下的說法,
但是不管何種說法,都讓信徒正視生命的實質,
不僅讓信徒全然領略世界的流動,同時也讓他們不會依戀萬物的表相。
6. 最後,我們可以用《金剛經》的精神,嘗試闡明幾項類似《神操》的神修原則:
人生的目的,在認識一切事物的真相,以解脫生活遭遇及生命流轉之苦。
把一切事物視為實在,經常的諸相妄見,同時生出貪、嗔、癡,就是苦的根源。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