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徹悟禪師的開示:信佛信什麼及往生的條件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ylu9    時間: 2012-10-17 20:30
標題: 徹悟禪師的開示:信佛信什麼及往生的條件
徹悟禪師的開示:信佛信什麼及往生的條件

徹悟禪師的開示:

一、信生必有死 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 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
  三、信輪回路險 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 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五、信佛語不虛 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六、信實有淨土 如今娑婆無異。的的是有。
  七、信願生即生 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 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 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 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不信佛語。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淨業者。能具此十種信心。其樂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難之有。

智行:

往生的條件的問題一定要依淨宗祖師之論。淨宗祖師之所以被推為此宗祖師﹐有其當之無愧之由。不但通宗通教﹐又能自行化他﹐還要通淨土事理﹐還要有廣大的法緣﹐還要具備許多實際經驗﹐能有幾人能具備這些條件﹖

藕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憑持名之深淺”,實際已將往生的條件一言說盡﹐十分符合〈無量壽經>與唐譯〈阿彌陀經>之意。吾人要學的是如何理解“全憑信願之有無”這句。後學的理解是﹐往生關鍵是願﹐不論是以甚麼原由﹐無願定不生。而無願之由無他﹐乃欠信解。而極樂淨土一門之解必依佛說﹐任何大德乃至等覺菩薩無法憑自身修持所證來解此門事理。一般吾人所依止多憑某大德的修持與證量﹐這對一般學佛乃至學般若甚深法都是正確的﹐但學此門則應依止〈無量壽經>等淨土佛經﹐經中有不懂處應主依淨宗祖師。解的目的在於生信。亦有人不解而信者﹐非迷信也﹐乃過去世有解﹐深信植于八識田中。或過去世行殊勝行﹐成就許多眾生入佛道或往生淨土﹐以此感果。所以﹐歸納到底﹐最大的障礙來自疑惑本生。
關於信心的問題﹐師兄最好看蕅益祖師〈阿彌陀經要解>中六信。具足六信﹐善莫大焉﹐但對一般人開示一部份也行﹐主要是要讓聽者生決定往生之願。對自己亦如此﹐若願心真切表示信心具備。再以念佛名號﹐提起或加強這個信願﹐基本上不會錯。吾儕壯年聞此法門﹐最好常常回憶蕅祖之六信與二願。
在吾人行持上﹐儘量減少自障信心的緣﹐例如持戒﹐吃素﹐減損貪瞋癡等惡﹐修十善業﹐念佛習定等都能增加信心。但不是說只有這些做到了才能往生﹐否則﹐五逆十惡絕無往生之份。一切重罪莫過五逆﹐佛許往生乃經中明言。不過﹐十分重要的一點是五逆知過悔錯﹐求佛援引﹐則蒙救拔。吾人亦仿此﹐常生悔過心﹐雖不能“持戒﹐吃素﹐減損貪瞋癡等惡﹐修十善業﹐念佛習定”等等﹐心中要尊重這些行持﹐常生慚愧。了知今生不能持此諸行﹐則來生若不去淨土﹐必墮落無疑﹐曠劫沉溺苦海﹐是故願往生之願彌堅。如此﹐縱有一些過失﹐不礙往生。但不能大意﹐若能常見己過﹐如上慚悔回向﹐則化過失成淨土資糧。做善事亦如是回向。
阿彌陀經中“一心不亂”應參見唐譯本﹐唐譯作“繫念不亂”﹐此譯甚合餘經之義。“一心不亂”也沒錯﹐只是對此“一心不亂”各家解釋不同﹐唐譯本“繫念不亂”則無可爭議。若定要作到常途所指“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則非但五逆決定無份往生﹐縱善人恐亦無份。印光祖師一著論此事﹐不可不看﹐近來有人上貼在“佛門靈感論壇”﹐請看看。伏惑往生亦有此說﹐多依教門論﹐大致不錯﹐但“伏惑”深淺要求不同。淨宗“伏惑”乃臨終願生淨土之願伏住貪戀娑婆念﹐故能十念往生。教門“伏惑”恐乃指圓伏五住煩惱﹐較難。我們可以嚴於律己﹐但似乎要慎用“伏惑”或“一心不亂”等術語﹐以免致人起惑生疑﹐反而大不妙。
“念佛人多,往生者少”﹐這一現象應分兩頭說。一頭先論怎知“往生者少”﹐淨空法師說台中地區數萬人念佛﹐只有幾十人往生﹐與後學見聞碩異﹐莫非淨師是指往生有殊勝瑞相者﹐未知也﹐此事宜向台中蓮社問個究竟。愚知一善知識乃雪盧公之弟子﹐告愚凡經他助念的﹐只要有願去者﹐個個成功﹐已不下幾十人。愚岳父﹐業障極重之人﹐亦能念佛往生。後學因此益信“萬修萬人去”。但吾輩萬萬不可大意﹐淨土門非難非易。吾輩無巨苦逼身﹐心常懈怠懶散﹐願不真切﹐此實是大病中之大病﹐不易覺察。再說另一頭是怎樣念佛才往生。蓋吾人學淨宗﹐多依通途斷惑之道來修淨土﹐故不從信解發願上深入﹐一開始便走“一心不亂”之路線。但此心難調﹐信願未實﹐強使一心﹐豈可得耶﹖故久則必退初心﹐遂廣求知解﹐依不相應教法修淨土﹐非但不得一心﹐信願益虧。惶惑待終﹐如此求往生﹐恐多不得。故淨宗祖師﹐屢勸信願﹐少勸初學人求一心﹐在於明示此之先後輕重。不少大德(各宗皆有﹐包括淨宗)皆以得“一心”為首要﹐其依據乃依通途來說﹐謂“心淨則國土淨”﹐在通途教理說一點不錯。但此行乃是決定品位高下﹐心愈淨﹐土愈淨。無信願時﹐無佛力攝受﹐則所感土唯是自力所感﹐淨得十分有限﹐成通途法門。彌陀淨土首重唯是以佛力相感﹐故首重信願﹐信願越強﹐感佛愈深﹐往生愈易。若以上“一心”以深信切願去行﹐則搓和自力他力二門為自他不二之一門﹐可通上品往生之路。
最後﹐後學想強調助念之重要。臨終無倒亂想是往生關鍵﹐除了平時自己做功課回向臨終往生外﹐為人助念﹐可感將來自己往生殊勝助緣﹐實為自利利他之勝行。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2-25 08:20
隨喜贊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