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淨空法師:善根少、沒福德,外面境界風一吹他就倒下去了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7-25 08:45
標題:
淨空法師:善根少、沒福德,外面境界風一吹他就倒下去了
淨空法師:善根少、沒福德,外面境界風一吹他就倒下去了
[attach]2692[/attach]
“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密,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這幾句話裡頭講到“五佛”、講到“五智”,後面還講“十波羅密”。“五智”我們學過四種:從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最後一條是法界體性智。這一句是一切智的本體。智從哪裡來的?智從這來的,這段文裡面告訴我們,它是從:
“第九識在因位,為八識之總體。八識者,第九識之別作用也,至果位轉而為世間出世間等之一切法體性智,故名法界體性智。 ”
這句話我們就明白了,法界體性智是自性裡頭本具般若智慧的理體,通常最簡單的名詞就叫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是覺,佛性就是覺悟的根本,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覺性,稱為佛性、稱為自性、稱為法性,實際上是一個性,看從哪一個作用說。從一切智慧作用上說,這個作用從哪裡來的?是佛性來的。一定要知道,佛性跟自性、跟法性是一個性。自性裡麵包羅萬象,世尊給我們分了三大類:智慧(智慧就是佛性)、德能、相好。德能從哪裡來的?從自性裡頭來的,自性本具的。相好從哪裡來的?相好是法性變現的。要知道這三個性是一個性,從哪一方面來講給它另立一個名字,一而三,三而一,決定不能分別,決定不能執著。換句話說,這三個性,一個性得到了統統得到,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智慧的來源,轉八識成四智,最後這個“智”就是這個意思。
他講了第九識,《佛學大辭典》有這個名相,梵語稱菴摩羅識,又稱為“阿摩羅識”,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阿摩羅識、阿末羅識這都是梵語,從梵文音上翻譯過來的,你看音很接近,這就是翻譯不同。“譯曰”,這個譯是翻譯,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清淨識”。惠能大師見到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能說出這句話,五祖就肯定他轉八識成四智。能轉八識成四智,這就成佛了,就明心見性。憑什麼說他明心見性?就憑這個。又叫“無垢識”,垢是染污,所有一切染污他全放下了,全都沒有了。我們常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染污自性,全放下了,叫無垢識。又叫“真如識”,只有它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為什麼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增不減、不一不異,這叫真如,九識之中它屬於第九。有很多祖師大德認為只講到八識就夠了,不必再講這個,這就是八識的本體。相宗有建立,說得很清楚,既有人建立,也算它是一個。
“《金剛三昧經》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
菴摩羅就是清淨無垢。常以“一”覺,“一”就覺了。這個字非常明顯擺在眼前,“二”就不覺,我們今天有二、三,這妄念太多;“一”,“一”就覺了。
有人問我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很多,方法非常多。《十六觀經》裡面十四門是觀想;裡面只有一門是觀像,那就不是觀想,看佛像;最後第十六是持名念佛,總合起來叫十六觀。所以持名也是觀。為什麼祖師大德、諸佛如來特別提倡信願持名?經上說得很詳細,“觀”不容易成就。為什麼?我們的心粗,境界太微細了,觀想難成,你觀不成!“落日懸鼓”能觀得成嗎?看到黃昏的太陽,睜著眼睛看到太陽在眼前,閉著眼睛太陽也在眼前,這叫觀成。觀成能往生,觀不成不能往生。觀想阿彌陀佛,睜著眼睛看到阿彌陀佛在面前,閉著眼睛阿彌陀佛也在面前,你試試看什麼時候能觀成?過去李老師告訴我,修“觀”難,觀成不容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把這個相去掉。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不容易觀成功,去掉也非常困難,哪有持名方便!持名這句名號丟掉很容易,那個阿彌陀佛相丟掉可不簡單,就是“落日懸鼓”的相也不容易。老師給我一分析我就明白了,自性裡頭沒有任何東西,一法不立,連佛名號都沒有。所以我們想想,名號容易成就,名號把它捨掉也容易,比那個相容易太多了。
再說,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常講,八萬四千法門,淨土也包括在其中,門門都要以經論做依據,沒有經教做依據的是魔說,跟經教相應的這是佛說。淨宗的經教不多,五經一論,無論根據哪一種都能成就,根據《往生論》修也能成就。不能離開經教,離開經教,佛說法四十九年他為什麼?那麼辛苦。這些“論”都是大菩薩、真正大成就者他們的學習報告,跟經典完全相應,可以給我們做依靠的。說有人根據經論學了多少年,現在聽說這個有問題了,又有什麼大德來教他,改變主意了。這總是信心不定,學法帶著懷疑,禁不起考驗。如果我們依經教不能成就,佛要負責任;我們不依經教不能成就,佛不負責任,是你自己改變主意,你自己不走正道去走邪道,那你自己的事情。這種人是什麼?善根少,沒福德,外面境界風一吹他就倒下去了。這種人多。
我也碰到考驗,你看過去那麼多年,大陸、台灣反對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那對誰來的?還不是對我來的!逼著我放棄這個本子,改修別的本子。他們可以這樣做,但是我不能夠聽他的話。為什麼?我這個本子是李老師親手傳給我的,是他在台中講過一遍,自己用毛筆寫的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個經本給我的,老師親手傳的。我要是改變主意放棄這個本子,底下一個罪名就來了,是真的,背師叛道,那我就要背這個罪名,這罪名是真的。背師叛道果報在無間地獄,我知道利害!所以我曾經說過,全世界的人都反對,我一個人還是照幹,我絕不會改變主意,我就是守定這部經,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句名號,這一生當中無比殊勝成就的,我知道三個人,我對他們一點都不懷疑。第一個,倓虛老法師所說的,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我一點不懷疑。第二位跟倓虛法師也有關係。早年東北哈爾濱極樂寺,倓虛大師建的,寺廟建好之後請他的老師,就是諦閑老法師,在那里傳一次戒。傳戒當中有一個修無法師,不認識字,沒出家之前做泥水匠,泥水匠的工人,以後出家,就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一生在寺廟裡頭做苦工,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他都乾,乾了一生。傳戒的時候他找到倓老,他願意在戒壇服務,戒壇大概是兩個月的樣子。老和尚就問他,你能做什麼?願意照顧病人。好!兩個月期間傳戒,難免有一些傷風感冒的小病需要人照顧,他發心專門照顧生病的,這也是個好事情。
可是還沒有到開戒,還有幾天,他來向老和尚告假。倓虛法師有修養,來去自由,不勉強,你有事情,你離開可以。定西法師當家師,就沒有那麼好的修養,把他教訓一頓,你這個人沒有長遠心,發心到這來照顧病人,才來了幾天你怎麼就想走了?這像個修行人嗎?他告訴兩位法師,他說老法師,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到極樂世界去。這下老和尚:你預知時至?是的。幾時走?不出十天。這就很慎重,他要往生了。而且要求兩百斤劈柴給他火化,寺院都給他準備好。到第二天又來給老和尚講:老和尚,我明天就走。匆匆忙忙大家給他準備。到第二天又要求幾個人幫他助念,當然助念的人很歡喜,送你,看你怎麼往生。
在廟後頭一個小破房子裡頭,臨時給他搭了一個舖位,他打坐坐在上面,有幾個人幫他在助念。助念的人要求他:法師,你今天往生非常難得,過去往生的人都留幾首詩、留幾個偈子給我們做紀念,我們也希望你能夠留首偈子給我們做紀念。修無法師說,我是泥水匠出身,一生做苦工,不認識字,也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子,不過我有一句話留給大家做個紀念,“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聽了很受用。念幾聲佛號他真走了。這不是假的,就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也不知道,走得這麼瀟灑、這麼自在。念幾聲佛號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跟佛走了,就斷氣了。
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教書,隔壁將軍鄉的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這樁事情我在南部提起來還有很多人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那能錯得了嗎?所以,我受持這個會集本,我學習黃念老的集注,我非常感恩他,我把他這個註解看作什麼?他老人家一生的精品、精華。蒐集這麼多的參考資料,把參考資料裡面最重要的東西抄出來,提供給我做學習的教材,我感恩,這是真正的寶!你到哪裡去找這麼個人,蒐集這麼多的資料。蒐集還不算,在裡面再精挑細選,對於這個經裡頭的經文,能夠有解釋的統統都抄在經文之中,這哪裡去找?末法時期大恩大德!我學佛六十一年,講經五十四年,給大家做個榜樣,你們動搖我不動搖。
我跟大家說了,八十歲之後這個心態不一樣了,要念念想著往生極樂世界。我年輕的時候跟李炳老學經教,李炳老同時每個星期講一篇古文,十年不間斷。我聽他講《秋聲賦》,老師告訴我,人一生有四季:出生到二十歲,這二十年是人生的春季;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季,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季,秋天了;六十歲到八十歲是人生的冬天。這後面,後面沒有了。也就是八十歲之後,中國古人講的風燭殘年,就好像風中的蠟燭,不定什麼時候就滅掉了,這個要警覺到。聰明的人應該在冬季開始就要做打算,就要準備,來世怎麼辦?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六十歲,六十歲就真正回頭。六十到八十這二十年好好修持的話,來生的福報不得了!所以叫修來生福。我現在八十又過六年了,我當然有這個警覺,我也要做表法,給大家做個榜樣。所以一切經教統統放下,就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黃念老的一部註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要在這上做活計。
現在,我是想把經跟註解裡頭最精彩的 東西,我把它抄出來。我現在在書上畫紅線,將來抄出一本,這是精華。大概還有兩個星期這工作可以完成,完成之後我要找你們大家幫幫忙,把我的書這些東西全部清出去,不要了,我以後不看了,我就一部《無量壽經》、一部註解。人家供養我這些衣服東西你們也給我收拾收拾,我想只保留兩個箱子就夠用了。其他的,其他的要搞一個房間,統統擺在那裡,結緣品,大家到這來看,你們喜歡哪個你們自己去拿。以後別人供養我的東西,大概我看我不要收的話,我都送到結緣品這個房間,大家來了隨便拿。好!乾淨俐落,捨得幹乾淨淨,什麼都沒有了,世出世間這些文字我都不看了。別人要我給他寫字,我只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寫了,一心專求淨土。活一年,《大經科注》講一遍,活十年我就講十遍,我永遠講這一樣東西,講的遍遍不一樣。
悟道法師在聽我現在講的,前天打個電話告訴我在聽,聽到知道我跟上一次《大經解演義》講的不一樣。我告訴他,遍遍都不一樣,愈講愈透,愈講愈清楚。現在所講的全部落實在生活當中,全都用上了。我現在用《大學》裡頭的三綱八目,我用這個東西做骨架,《無量壽經》裡頭所說的經文跟集注,哪些是屬於格物的,哪些是致知的,哪些是誠意的,哪些是正心的,哪些是修身的,哪些是齊家的,哪些是治國平天下的,我來講這些東西,這樣講大家,這個真管用,真是一本好書!那這部《大經科注》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大乘經的治要,像《群書治要》一樣,《治要》。有這一本就夠了,我們就決定往生。真正信、解、行,統統住在大乘上,往生就是證果。這是究竟圓滿的法輪,非常適合於現代,現代人工作繁忙,東西太多了,他沒法子學,愈簡單愈好。這是末法九千年,一切眾生得度的第一大經,真實智慧。
我們有師承,夏蓮老跟我有關係。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是梅光羲,梅光羲跟夏蓮居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同參、最好的道友。會集第六品,就是四十八願,梅老參與了。這一品經三個人,夏老、梅老,還有一位慧明老法師,慧老,三個人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會這一品經,第六品,怕有差錯、怕不完美。這些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他們之後再找不到這樣的人了,這是佛菩薩來示現的,是來救度末法九千年眾生的,我們怎麼可以忽視!我們要有感恩的心、孝順的心、恭敬的心認真來學習,不辜負這些大德用畢生的精力完成這一部治要,這個經可以稱之為大乘治要、淨宗治要。
引用: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3/128225.html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2-7-25 22:33
感恩分享 隨喜讚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