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2.慈法法师讲授五念门 (快乐) [打印本頁]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0-25 20:20
標題: 2.慈法法师讲授五念门 (快乐)
06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523(四月二十一)(上)

我们接着昨天的学习。

我们昨天把赞叹门——口业赞叹,对众生的表相与本质做了一个所谓的分析。这个“如实”,在“如实”的这个角度作了一个分析。表相的差别与本质的平等,作这样一个分析。那么这是众生份,再一个是对佛菩萨的自他受用。因为佛证得一切智,有究竟方便,所以说呢他只有自他的受用,没有这种表里的显现,就是表与本质的差别,这种业相是不成立的。我们作了这个提示,希望大家能如实地了解众生与佛菩萨,对他有一个恰当的认知,就是他们的无差别的差别。众生份呢就是执著于表相,多在差别上用功夫,所以欲求坚固,欲求自强,欲求种种来强化自我的一些修持,结果反而会背道而驰,就是在这种坚固与骄慢的推动下,慢慢的负担越来越重,会给自己增加许多心理负担。那么从本质上呢,从具足平等这个角度来审观人生,审观作为呢,一切现行业缘就会得到一个自解脱,或是自解脱的方便。这样呢我们这个修行机制就能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就是如实修行。

要是对表里的认知不够呢,这个如实修行相应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学佛与实践佛法的人在这个如实的认知上不下功夫,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去细致的在这个地方孜孜不倦的用功,结果呢就会背道而驰。背道而驰的效果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许多学佛人到一定的程度反而呢……我遇到过去的一些出家师父啊居士啊去学基督教天主教去了,改修其他法门的也是很多,这都很正常。最主要是什么呢?他们对本质的认知,对众生份的如实的认知,对佛菩萨教法的认知不够清晰,所以在择法与修行的过程中呢,看似在修行,结果做一些背道而驰的事情。往往呢还不能自觉,他就会责怪或者迷茫。责怪就是对自己的作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现行结果呢,他认为这是佛法啊,社会、师长给他带来的东西,他不去反省自己对这个法的认知,那么就会责怪;再一个就是迷失,他也可能不责怪,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做合适,越学越负重,越学越痛苦,或者说学佛呢没有得到一个增益与转换。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呢,就是我们这个“如实”的认知,这个认知十分重要,不要小看它。为什么要反复地温习这个地方呢?就希望大家通过一个学习,在下面的生活中能思维能观察,那么生活呢实际是最如实修行的具体的这样的一个机会,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机会。因为修行我们为什么要把它特定到某个角度,某个时间段,某种作为呢?这还是表相的认知。这个认知呢你就会在所谓的差别上用功夫,你越建立差别就会越背道而驰。

好比说,有的人说“我修行了,我在某个角度修行,我念什么,修行什么”,出了关以后呢,这种自大也好或者自卑也好,有所成就了人就会自大的,不是有意识的要建立自大,别人会感觉到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自己也会表现这个。以前我遇到过一个师父呢念佛,当时这个出家师父发的心是十分感人的,大概他念佛呢是想报师长的恩,报佛恩,报这种出家胜缘的恩德,心里的确是这么个想象,也是这么个表达。我听了是很感动的,也鼓励这个出家师父,也去鼓励他这样去念佛,但是念到一定时候,这个出家师父就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居士啊、周边的人啊,包括一些禅修者啊就会看到光相,或者说一些庄严的感知。突然在某个角度上看到这个人的光相,好比说庄严——这不是说肉眼,就是在一些梦境中、一些特质的状态下会有这种感受——这本来是个很平常的事情,由于在念佛的过程中见到琉璃宝地啊、诸佛菩萨啊,乃至来现前说法啊,或者自身放光啊,这本来都是很正常的,一种相应罢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就像我们把一个手电筒推开来就放光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把他关掉了它就没有这个光相了。实际我们呢一切众生所缘境界就是这样,若相应若不相应。那在这个地方呢,这位出家师父在别人说的言说下呢就认为自己真是有啥“证悟”了,或者说自己真是有什么,得到什么了。好了,就这一个转折,本来是一个知恩报恩的这样所谓报恩的一个发心,或者说一个说法,这一下就转折了,转到什么呢?一个极大的慢心。这个慢心是啥呢?那不得了了,那可不得了,那真是不得了了。

后来就是我们谈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呢就说我们修行人一定要在这个表面现象上有一个突破,或者说有一个确定的认知不能黏着它。所谓的这个表相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啊,我们修行的一些差别啊,这个是很容易产生的。你稍微一用功夫、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很容易做得到的。但要你认为你得到些什么了,那个增上慢心,这个报恩就容易成为一种谎言了,那这个慢心成为事实了。这样的人就会极端的自大,做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呢真正要爱护自己的法身慧命,要避开这些伤害。你说别人修行有好的感知了,他自己确认一下有啥不好呢?实际真正的好的感知就是能越来越变得智慧无染,越来越变得慈悲方便了。慈悲就是为利人故而显现种种法则的修持与作为,那是慈悲,他不是为了自己得什么或失去什么。智慧呢的确与一切法是无染的,不要说你放光了,动地了,就你再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染著的东西,是没有必要去染著。但要是对表面现象没有一个如实的观察,这个差别相一旦产生,别人一旦说一些赞许的话,这个慢心就会蒙蔽自己,那后面啥事都会做出来了,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业了。本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修行嘛,但要是通过这个本质的平等,因为饶益有情而去行持这个法,把一切功德回向

你看我们修行任何……,去念一个经文,我们晚上念那一座,一座就下腿了,念那一会儿佛,还要念一个“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干什么呢?平等舍!这个就是本质,他表达了本质。这个“舍”呢在慈悲喜舍这个四无量心中它就是回施法性,回向法性,法性平等安住的一个表达。就是去掉我们的染著与记忆、作为的染著。这样我们就不会被增上慢,或者说染著于我们修行别人不修行这种差别,这样我们的心就十分的宁静与踏实,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这个慈悲喜舍这个“舍”是平等住的意思,是平等住的方便。那么这个“平等住”会使我们无染,使我们安乐。虽然是修行了,你把这个功德回施给一切有情,平等回施。你不会有慢心,没有必要有慢心,慢心是一个很痛苦的,是一个根本烦恼,这个烦恼呢就是我们六道轮回里的最大痛苦之一。我们知道烦恼这个“贪嗔痴慢疑”这个思惑这种烦恼是根本烦恼,这个烦恼呢就是根扎得很深。你这个“舍”呢就能把“慢”拔除掉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际说也没有必要去过分提示它,但是我们特别不容易注意到这一点。稍微有些作为的人呢,这个增上慢心、染著的心就会表达出来。好比说对寺庙有一些作为啊,对大家有一些服务啊,有些念诵啊,有些礼敬啊,有些修持啊,包括遇到一些善知识自己有些变化啊,实际这都是一种表相的东西,其本质是没有来去增减的。我们不能如实的去了解这个本质呢,我们就会染著,以为自己得到什么了,会以为,会认为这样,那么就会有增上慢。增上慢就会出现一个什么呢?我们知道结果。要是不刹车就会打妄语,就会未证言证,就会出现很大的伤害,自我伤害。因为这个不如实的心理呢会耗尽的。


http://web.puming.org/bbs/redire ... 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0-30 19:12
07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524(四月二十二)(上)

我们接着昨天的文字学习。
昨天我们讲到,有人持名与光明不相应,或者说心愿不能满足,无明犹在,那么佛的光明是无碍光明,能满一切众生所愿,为什么不能满足呢?为什么无明犹在呢?这个依止着昙鸾法师的讲法,说是有三种因。一个呢,第一个昨天我们把它做了个提示,“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昨天我们把这一段文字做了一个提示。

因为学习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要把一个法则运用得成熟,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真是需要大家去用一用功夫。因为讲完以后,下去经常会有居士啊,出家师父啊谈论这些事情,但一旦谈起,就是我们昨天谈这个,一个是如实地了解众生与佛陀这种审视众生的所谓的表相与本质,以这种如实的观察,所谓如实就是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表面上是什么,我们就去观察什么,本质是什么,我们就观察什么,通过这个表相本质的观察,我们就了解应该怎么做,表相的这种所谓的差别,就是我们说现象,现象的作用,本质的平等,就是所谓的根本的一个作用,这两个作用力,我们要是择取不清楚,那就不能如实地去修行,因为佛陀的功德是里表一如的,所以说自他受用我们都可以……,光明、智相、威德等等,都是他的这种所谓的如实地了解这个佛陀。佛陀跟众生的所谓的差别,实际就是诸佛里表一如,影畅表里,功德圆满,平等安住,凡夫他就把这个表相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的习惯,说习惯可能好一些,习气,每个人的习气,本质呢实际就是我们每个人,说佛性也好,虽然我们平时用这个习气把这个佛相给蒙蔽了,佛性蒙蔽了,那我们要是如实地了解,那我们这个修行就会有相应的作为,这是个很简单的意识心理的一个转折点,但你要是转不过来,我们的修行就会背道而驰,如果转不过来,这个背道而驰是十分麻烦的,那你所有的作为,就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这是个十分重要的一个观察,就是如实地来了解自身与有情的这种迷失于表相,就是在这个差别中,在这种习惯中去流转,而不去与本质的认知,与佛性的认知与随顺呢,我们的这个机会就很少,所以说我们来念佛忆佛来彰显我们本质的这种佛性的作用,让这个所谓的佛性起作用,有作用力,往往我们在这个作用力上就会受到减损,意识上还会接受,在作为上就会把它给……,就有很大的一个削弱,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丢失它的作用了,这一点希望诸位菩萨要反复地去思维。

虽然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这样讲,就是在学习的出家师父,居士中,我们在下面谈话,我们还会很容易地就是谈到习气,表面现象差别,把这个作用力还会强化,就是回忆过去啊,对未来有个期盼啊,人怎么样啊,我怎么样啊,就是这些现象的东西,还是很在意,就是一个本质的安住,随顺呢,佛性的随顺呢,或者忆佛念佛呢,这种心理的愿望还是比较薄少,他就会在这个表相上奔波,就会烦恼,当然呢会使我们出现一个迷失,迷失在这样一个现缘中,所以当下呢,这个最珍贵的觉悟机会就被业习蒙蔽着了,就作为一个迷失的有情在这样地生存。

我们这个地方要有一个认知,为什么念佛,有的人念佛持念佛名,不能与功德相应,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呢?无明犹在呢?最主要还是对我们,对众生这个观察对自身对有情的观察不够。这个观察够了,我们这个抉择是十分方便的,这一点一定要认真,一定要认真。认真不是说让我费多大力气,恰恰这个认真是让我们轻松下来,让我们的意识条理清晰起来,这是一个很主要的一个法的一个相续,一个熏修。因为这个学习呀,实在是实践很重要,所以今天我们下去了,就做一个作业,一会儿下课的时候我就把作业留下,真还得下去做一做,要不然一出这个门,这种基本的观察能力就没有了。我们的一个举心动念,一个作为,尽量地就做得慢一点,没有问题,慢一点最多少造个业,少使一个业相成熟,但你可以增加自己的一个学习观察的机会,别人说你笨也没有问题。对,你可以作为做事情啊,思维啊,交流啊,我们说话啊,跟人来往啊,做事情啊,动脑子啊,都可以观察观察自己是运用的表相的差别这个作用力呢,还是运用平等随顺这种佛性的安住这个作用力呢?可以去观察自己的心念、作为、语言交流,可以观察自己,这个没问题,这是私下的一个自我的真正的一个作业,也是个修行,我们修什么呢?没有什么可修的,就是你的三业的一个认知,身口意三业的一个认知,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修行的一个模式。

我们为什么说念佛念佛,实际呢就是为了提醒我们,让我们这个本质的佛性发生作用,使我们能被这个像大地一样的这个觉悟载负着我们,或者说不假造作的物质载负着我们,或者这个不假造作的厚重,不来不去的这个金刚地来载负我们,使我们的身心意识安乐,那么这样就远离了一种五欲炽盛啊,争夺呀,排斥呀,好坏呀,是非呀,矛盾等等的这样一些危害,使我们在现下有一个觉悟的作用与守护或者认知。这个作用力我们一定要去实践,不实践这个是不能给予的,这个没办法给予。所以佛说种种教诲方便,是给我们一个善巧法则,你不去运用,它在你的生命意识中就产生不了作用力,没有作用力,你就体会不到法味。你的意识思想上你可能有一个接受,但一到日常生活中,你又回到你的一种平常的习惯作为,那么这个不能如实修行,那么与名义就不会相应,所谓的名义,我们前几天讲的名义,阿弥陀佛的这个名义,不管是无碍光,无等光,炎王光,智慧光,欢喜光,超日月光,无量的光明名号,实际都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说法,它就是一个作用力,最简单的说法,它就是这十二个名号它的名义,引发出来的所谓的作用力,它从这十二个不同的角度来给我们阐述,我们本质或者说我们具有的佛性的这个作用力,一定要认识它这个作用力,佛力名号,这种名义的这种力量。力,作用力你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它,你得有效果,要不然就是个空泛的名言了,对你来说呢,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我们慢慢就会失去学习、接触佛法的兴趣,接触它干什么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那你的生活意识就没有真得到改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跟世俗的人,或者不学佛的人就没有什么差距,这样看来,学佛那也就是挂个名字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020750100vrff.html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0-31 08:44
07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524(四月二十二)(上)

。。。。。。。。。。。。。那么这个“唯佛是念”呢?很多人说,不行,我习气重,我不能唯佛是念,我要念习气,这个还没问题的,这是一定没有问题的。佛陀不会说,你只能念佛,你不能有业习,这么说可能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就是放纵惯了,不放纵他感觉活不了,所以说念几声佛感到没有意思,虽然说佛是具足名号,什么摩尼宝号等等等等,受了很多教育,但他还是要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习气,这个呢是两个问题了。一个呢是“事业”的种子,事业相,一个是“思惑”的种子,我们试试看看用这两个种子能不能把它破解一下。“事业”的种子,是你必须得去作为,好比说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习惯吃饭、睡觉、走路、饮水、说话、思维,这都是你的事业的一个状态,这个事业的种子是我们无始以来培养出来的东西,在我们阿赖耶识里已经很具足了,通过第七识的搬运,搬到第六识,让你在眼耳鼻舌身中去起作用,你要不断去做,这个做你是休息不下来的,你让它休息,你说我让它休息,这个呢是比较困难的,或者说我终结它都很困难,所以很多修行人就不关心这个东西,就是眼耳鼻舌身不关心它,为什么不关心它?实际上它没有啥,这眼耳鼻舌身是没有好坏的,不理它,我就理那有好坏的人,那么就是“思惑“啦,这个种子就厉害了,我调整这个东西就比较好调整,我还是吃饭、睡觉、休息、交流、说话等等,但是这个种子可以改变了,那我们说的安心安心这个起点,实际是不管这个眼耳鼻舌身,不管它,我不管你,因为管你没用。

这个宗下讲啊,什么六七识,什么五八识,五八识就可以果上用,这五八识你可以不管他,没有必要,它最主要就是六七识。所以说这个起点呢,也就是啊,这个因呢,也就是我们思惑的种子,也就是思想的种子,这个是可以调整的。你安心不安心,你事情怎么做先不管,你的眼耳鼻舌身怎么起作用都不管,你的意识是什么呢?你思想状态是什么呢?这个是可以调整的,这个我们最平常的凡夫都可以知道,它是好调整的,或者说它是比较灵动性的东西。因为第七识是个执着,也没有个啥,第七识它是个执着,好也执着,坏也执着,它就是个搬运者,它要不然它给你撂地下了,没有用了,它是个搬运工,所以一般第七识也没人管它,多在乎的是第六识,分别

有的人说:噢!这安心的人呢就不用第六识了,就是说唯佛是念这个“唯”,实际就是用第七识在作用了,末那识,我只用末那识来作用,什么呢?这个唯佛是念,就是我就用这个执着识来起作用,六识我都不管了,六识我也给你放那儿,眼耳鼻舌身意扔掉,八识扔掉,我只是看你第七识,我盯着你,我来找你来惹麻烦,你不是执着吗?我让你执着唯佛是念,啥也不准干。这样下手呢,把这个惑的种子会得到休息。因为惑的这个种子,它就靠第六识来使它成长,然后在眼耳鼻舌身中起作用,通过眼耳鼻舌的作用力,又通过第六识,又使它成长、壮大,就是惑的种子,思惑的种子呢是很奇特的。那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你要是用第七识执着,那就是所谓的唯佛是念,实际说这“唯佛是念”是假以这样一个作为,我把六识、八识、五识全部都扔掉了,我不管它,我给它打包了,我就盯住一个问题,你第七识在干啥?第七识是末那识,称为执着,皆因妄想执着,妄想是六识,执着是七识,那我把这个妄想也给你打包了,我不理你,那我就来看你第七识,我引导你执着安心,执着于阿弥陀佛的回施,执着果地觉来做你这个七识守护的东西,我来体验体验,看看是个什么。所以这个就是个过程,这个过程呢来依末那识,来依着末那识,就是起行过程,我就依着末那识,我就盯着你,它等于啥呢?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要不然呢,我们的身心意识太散了,你也不知道哪个在起作用。一会儿六识起作用,一会儿七识起作用,一会儿眼耳鼻舌起作用,你也不知道在干啥了,你乱了,那它集中精力在末那识上,集中精力来认知,我试一试,实际我这真是想让大家试一试。你试一试,眼耳鼻舌身意全部打包,第八识也打包,我就让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唯佛是念,守护着佛给予的大安,给予的平等,作为因地心,我来让它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呢?过程。

这是我强拆,把它拆开说的。这个修行呢,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路处理的简单,意识方法处理的简单,要不然,你没法儿,你一作为就混乱了。现在很多人的身心世界是混乱的,是不可操作的,就是不可把持的,不可把持他就发慌。当然有人把持觉得累,对不对?但是你从来没有把持过,你就一直发慌,就迷惑,你在这个过程中呢你就迷惑,因为你很累嘛!你就迷惑呀,你一开始这个缘起就混乱,久了你就迷惑了。假设我们这个缘起上不是依止的这个佛给予的大安,这个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会拿自己的业习,那业习就会迷惑,因为业习有取舍、得失、大小、是非,无端地在那儿争来争去,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开始迷茫,不知道怎么安排下一个动作,下一个过程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了。这个还做不做啊?该去不该去啊?该做不该做啊?该修不该修啊?好啊,坏啊,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个过程开始混乱迷惑了,它就不知道结果,结果一定会不知道,因为这个事没做到底。

所以说这个起点,以安心作为起点,依末那识的这个集中于审思这个过程,我把主动的意识,八识五识全部打包,压缩在一个金刚罐子里面,不让起作用,什么金刚罐子?就是不可得失,不可来去,不可生灭的这样的一个罐子里面一装,不管它了。我就看着你第七识,你能干些啥?你执着嘛,你能干些啥呢?那我让你、引导你干个啥呢?你来安心,你来随顺着清净平等,你不是执着吗?你就执着个清净吧,执着个平等吧,好不好?跟第七识一商量,第七识说来试一试吧。那么这个过程就会体会到,远离惑乱、远离迷惑的这种抉择力,所以它会实现抉择,抉择实际是靠第七识的执着、支持而产生的。那你的抉择力就有,你这个人很决断,做什么呢你就不会迟疑。我看他们这个尤其是上功课这个问题,哎呀!去呀,不去呀,来呀,不来呀。就上个功课,像吃饭一样,该去就去了嘛!不,这里面有多少得呀,有多少失呀,算计,哎呀!我说你人活得累不累?他第七识特别弱,这样的人,没有抉择力,因为啥呢?他的判断混乱,他的缘起是很混乱的,他永远什么事都要计算,什么事都计算不清楚,这样的人挺多的。所以,第七识的这个抉择,你要审观,哦!我们引导它来抉择,就是远离迷惑,它抉择了,那我用第七识来审观过程。那就简单了,那缘起是个啥,过程也就是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020750100vrff.html

接下文。。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0-31 08:45
。。。接上文。


因为我们接受这些东西,这个东西很累的。《圆觉经》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对不对? 但是人不干,他说不行。这不行,这必须得泛泛习气,对不对?这也是习气,第七识是习气呀,末那识是个习气呀,执着嘛!第六识是妄想,第七识是执着,没问题,给你,就用你的习气嘛,对不对?我们前面讲的都是第六识啊,分别嘛!你看,表相,里相,对吧?本质,佛的受用,众生的受用,那都是分别心讲的嘛!我们只有爱护大家的习气,对不对?不爱护大家的习气大家就跟我翻脸了,讲些啥呀,对不对?不合我们的习气。不合习气大家坐不到一起了,说:算了吧!不听了,他不合我们的习气,对不对?听他干啥?那我们就用这习气来讲,你咋办呢?你不讲呢,大家的习气就会坐那儿又去打妄想了,你干脆就让他的习气起作用,就能接受到佛法,这个是完全可以的。佛陀的出世整个的教法都是这样子的,所以“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随顺众生种种心性,种种差别,种种愿望,种种作为,给予教法,令其出离生死苦海,这个是没问题的,这个呢我们可以思维思维。

末那识的作用,那么结果呢,这个结果就不用讲了,不言而喻,你就知道结果是啥,因为你一抉择,它就结果了,抉择就是结果。你看我说要吃饭去了,抉择了,钵一端,饭一盛,开始吃了,对不对?那个抉择很简单的,你抉择就有结果。啥叫抉择呢?就是你决定去做了,结果也出来了,所以这个过程跟结果呢,它太亲切了,如影随形,没法分开,那缘起强把它分开,实际都没法分,都是那么清净的。(弟子:这样做,我觉得也累,啥事没有,就一句一句接着念呗,这多轻松啊!)都像你一样的,我们就活了,这我们都不要讲佛法了,就讲你就行了。所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那个即因即果呢是很方便,但是这个把它分开说呢,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对渐次教中的心理状态,就是我们的分别执着储藏啊,这三个过程,这个习惯,我们可以去观察,在八识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没问题的,但是一定要去用,缘起过程去用。

实际我也不想这样分析,这样分析就像割个东西,像一块肉,割这是我的,这是他的,明明是一筷子掂着就行了。这个分析分析,大家也去思维思维

休息十分钟,我们继续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020750100vrff.html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