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6、布施平等覺。第六覺知: 貧苦多怨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6-9 19:52
標題: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6、布施平等覺。第六覺知: 貧苦多怨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6、布施平等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貧苦多怨」,貧,就是貧窮,財物缺乏。苦,就是困苦,饑寒逼迫。多怨,很多的埋怨、怨恨。沒有錢,缺少物質,衣食不周,吃的、穿的、住的,都不能依著我們的理想,得到滿足,而引生了許多的痛苦。換句話說,在物質上非常貧乏,精神上就有一種逼迫的痛苦。
《金色王經》說︰「何法名為苦?所謂貧窮是。何苦最為重?所謂貧窮苦。死苦與貧苦,二苦等無異;寧當受死苦,不用貧窮生。」
這幾句話,正說明了貧苦的意思。什麼叫做苦?一個貧窮的人是最痛苦的。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種,但這許多痛苦當中,那一種是最嚴重的呢?貧窮苦最為嚴重。再說,人生幾十年,死也是很痛苦的,當我們一口氣不來,好像螃蟹掉落滾湯裏面那樣痛苦。但是,死與貧窮這兩種痛苦比較起來,是沒有差別的,縱然死的時候很難受,但當一個人窮到三餐不繼,真是生不如死呀!所謂「一錢逼死英雄漢」,當英雄在窮途末路,兩袖清風,窮困潦倒的日子,是最使人受不了的,所以寧可死掉,也不要活受罪。
從上面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貧苦是多麼難受。
《昔時賢文》說︰「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兩句話,可以說是現實人際關係的寫照。窮苦人家,一文不名,雖然居住在熱鬧的城市中,大家都不認識你,縱然過去相識的,也因你貧困,遇見了怕打招呼會找他麻煩(幫忙),就當作不相識的陌生人,可見窮苦的時候,大家都看你不上眼,離得遠遠的,沒有人敢來接近你。相反的,有錢人家,即使住在深山裏面,每天仍然高朋滿座,親戚朋友滿天下,不論是婚喪喜慶,大家都趕著來祝賀、憑弔。人之常情,本來就這樣,大家都是「錦上添花」,是很少人會「雪中送炭」的。
因此,《論語》說︰「貧而無怨難!」一個人在貧困的情形之下,能夠安於貧苦,不怨歎境遇不好,實在很不容易做到的。
人,由於貧苦,往往多怨,正如俗語說的︰「怨天尤人」,尤,也是怨的意思。一般窮得活不下去的人,真是太難受了,就會引起好多的仇恨,如︰對上怨天──好像信佛的人,他非常虔誠,所作所為都循規蹈矩,但是經濟太差了,甚至於連三餐都不能維持,就會怨歎自己的命怎麼這樣苦,有的還認為學佛以後,生活反而不如過去,而怨佛菩薩沒有保佑。有的善友,曾經發心持六齋、十齋或長齋,然而處在苦境當中,認為沒有感應,對信仰就產生動搖,就退心開葷了,這是怨恨佛菩薩沒有加被。也有的埋怨老天爺好像沒有長眼睛似的,人家喪盡了天良,生活卻過得很好,我們安分守己,反而沒有獲得上天的照顧,太沒有天理了!這就是怨天。
尤人,埋怨人際關係,對外,親戚朋友,對內,家庭的眷屬,都是埋怨的對象。比如,做兒女的,生活不好,怨歎父母無福,沒有留下產業給他,不然,他就不必過窮日子受苦了。夫妻之間,有時候事業不如意,丈夫也會責怪妻子無能,沒有協助他。或者怨恨兄弟姐妹不跟他合作,不肯助他一臂之力。還有,親戚朋友沒有照顧他,不肯提拔他,才會搞成這樣潦倒、貧苦。多方面的怨恨別人,就是怨天尤人了。
「橫結惡緣」,佛法提倡多結人緣,我們活在世界上,大家能夠常常見面、在一起,是一種緣,有緣,千里就來相會了,要是無緣,見面也不相識的。不過,結緣應當結善緣,絕不是結惡緣。橫結,橫是對縱而講,就是不應該這樣的。我們本來應該跟人家結善緣,反而結了惡緣,叫橫結惡緣。
一個人由於貧窮所困,心中怨恨難平,造了好多的口業,跟一切有關係的人都結了惡緣,在家裏,父子變成怨家,恩愛夫妻反目,各奔東西,兄弟鬩牆,甚至於六親不認,這樣,就跟大家結了很深的惡緣。
「菩薩布施」,貧苦多怨,橫結惡緣,是一般凡夫的常情,世間相本來就如此,可是菩薩就不同了,菩薩明瞭因果的道理,知道今天這樣貧窮,是前世沒有種福、布施的果報,要改造貧苦、惡劣的環境,必須多布施種福田,將來才會脫離貧窮苦。
談到布施,有三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
一、財施︰又分為外財施、內財施和內外財施。
1、外財施︰金銀財寶、田園、房屋、生意等一切身外之物,叫外財。菩薩盡量以物質資助人家,就是外財施。
2、內財施︰內就是自己身體以內的一切,所謂頭目髓腦、手腳四肢……都是內財。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在必要的時候,即使捨身布施,也在所不惜。好像釋尊在因地中「割肉餵鷹」、「捨身救虎」,以身體作為布施,就是內財施。
在佛經裏,有這麼一個故事,說釋迦佛在過去無量劫中,曾經做了國王,稱為尸毗王,他的國土非常寬廣,人民眾多,物產富庶。尸毗王是位英明的國君,他愛民如子,提倡和平,深深受到老百姓的愛戴擁護。據說當時有四萬四千個小國,都來歸順他,成為他的附屬國,可見他的權威是多麼大呀!說到他後宮的嬪妃,那可多了,有兩萬人專門侍候他,他有五百個太子。
尸毗王是位仁王,慈悲心重,發願不論任何眾生,遭受苦難的時候,需要他幫忙的話,他一定會讓人家滿願的。
兩個天神知道了,對尸毗王發了這麼大的菩提心,似乎有點懷疑,就要考驗他,於是一個變成鴿子,一個變成老鷹,飛進皇宮去。
尸毗王正坐在寶座上,鴿子一飛進去,拼命地向國王的腋下鑽進去躲藏。接著,老鷹也追了進來。
據傳說,古時候連鳥兒都會講話的,所以老鷹對國王說︰
「大王,你趕快把鴿子給我吧!牠是我的午餐,我已經餓了很多天,今天好不容易才看到牠,現在牠逃到你這兒來,請你交給我吧!」
「不可能!我曾經發過願,只要任何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一定要幫助他的。這鴿子既然來要我保護牠,我怎麼可以把牠給你呢?」尸毗王拒絕了。
可是,垂手可得的食物,老鷹哪裏肯輕易地放棄呢,牠說︰
「好!你這個願發得好!但是你有沒有想到,你救了牠一條命,而我的這一條命呢?這是我的一頓午餐,現在你救了牠,我豈不是要餓死了?你講慈悲,也應該平等呀!難道你救了牠,卻讓我餓死,這樣的慈悲,算平等嗎?」
這話有道理,尸毗王想了一會,說︰
「你無非是要吃鴿子的肉,好吧!我用其他的肉給你吃好啦!」
「可以!不過你要知道,那種早已經切好放在一邊的肉,我是不吃的,我要吃剛屠宰好,鮮血淋淋的,那樣的肉才有滋養,我要吃的,就是那種肉,你可以和我交換嗎?」
這的確是個難題,尸毗王想︰以其他的生命來和牠交換,免不了要殺生害命,這也不是我的原意。於是說︰
「好吧!就以我自己的肉來換吧!」
尸毗王立刻拿了一把刀,向著自己的大腿,就要把肉割下。
老鷹又說︰「大王,你慢一點,先把條件講好才做。」
還有條件?尸毗王不禁一怔。只聽老鷹慢條斯理地說︰
「大王,你要給我肉吃,並不是隨便割了點給我就算了。我們是公平交易,這隻鴿子有多重,你就割多少肉給我,對嗎?」
尸毗王心想,鴿子有多少重量?滿口答應了,同時,叫侍衛去拿了一個天平來,把鴿子放在天平的一邊,他就割下一塊肉放在另一端,但是,奇怪得很,無論他怎樣割,怎樣增加,兩邊的重量總是不能平衡,鴿子老是比較重。國王眼看自己四肢的肉都割下了,天平的一端還是翹在上面,最後,就把自己整個身體都吊到秤上。這麼一吊,秤就掉下來,他人也昏了過去。
過了一陣子,尸毗王才甦醒。老鷹說︰
「大王,現在你應該後悔啦?」
「不!是我發心要這樣做的,即使死了,也不會後悔的!」
「何以見得?」
「你不相信嗎?事實可以證明,我要是怨恨、後悔的話,我的身體就不能復元;假如我是真正發菩提心,為了實行慈悲而救鴿子,我的身體很快就會恢復的!」
果然,不到一刻的工夫,尸毗王的身體恢復原狀了,真是不可思議!
兩個天神看見了,非常受感動,馬上現出了原形,說︰
「今天我們實在冒犯了大王,為了考驗大王,才搞了這一齣鬧劇。大王,你實在了不起,將來一定會成佛的!」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行菩薩道「割肉喂鷹」的故事。
釋尊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捨身的事情並不是只有這一次,還有「捨身救虎」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
在過去無量劫中,釋迦佛也是生長在王家,父親是國王,他上面有二位哥哥,他是三王子。有一天,國王率領了三位王子到森林中遠足,欣賞風景。誰知突然在深山懸崖的地方,看見一隻身體很瘦的母老虎躺在那兒,牠旁邊還有七隻小老虎。
大王子看了以後,說︰「實在太可憐了,似乎就要餓死,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救牠們呢?」
二王子也說︰「的確太可憐了,我們應該想個辦法把牠們救活啊!」
大家想來想去,仍然一籌莫展,見了這情景,又覺得於心不忍,就隨著國王到其他的地方走走。這時候,三王子獨自留下,他心想︰要是母老虎死了,七條小生命也是要餓死的,要救牠們,唯一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犧牲了!
三王子也是發菩薩心的,一想到就馬上付諸行動,就從懸崖跳下去,把身體布施給老虎吃。
可是,母老虎躺在地上,已經奄奄一息,連動的力量也沒有了,哪裏還能夠吃他。三王子就找了尖銳的樹枝,把自己身上的血刺出來,讓母老虎先吸了他的鮮血,有了力氣,才把他吃下去。
後來,國王及兩位王子,由於找不到三王子,再轉回來看看,只見地上多了一堆白骨,而樹枝上,竟掛著三王子的衣服,知道三王子捨身救虎,非常感動,當時,父子三人也都發願行菩薩道救度眾生。
釋迦牟尼佛本來應該在彌勒菩薩之後成佛的,由於他屢次捨身救護眾生,所以比彌勒菩薩還要早成佛,成為我們的教主,而彌勒菩薩卻是「當來下生」,以後才來成佛的。
3、內外施︰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是丈夫的眷屬,也可以說是丈夫的身外之物,以丈夫為本位來講,妻子是丈夫的內外財。釋迦佛在過去生中,為善施太子時,不但把國庫中一切財寶拿出來布施,連自己的妻子也施捨出去,因而感動了天神,非常稱讚他。
二、法施︰以佛法教導眾生,使他們聽了以後,對佛法有興趣去研究、修持,因而得度,就是法施。推而廣之,對於世間普通的知識、技術,人家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把我們所知道的,毫不保留地儘量傳授。中國人向來有個古老的觀念,有什麼秘方、祖傳的,都是秘而不傳。但是做菩薩的,卻是大公無私,盡其所有,貢獻出來。當然,菩薩所了解的佛法,更要教導別人,讓人家離苦得樂,這就是法施。
三、無畏施︰有兩種意義。(1)給予精神力量︰行菩薩道的人,不存著殺害的念頭,而是以慈悲心為出發,和顏悅色地對待人家,使一切眾生都感到非常親切,沒有畏懼心,也就是給予眾生一種安全感,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支持。(2)給予精神慰藉︰別人受到精神威脅,在痛苦、恐怖當中,能夠開導他,使他遠離恐怖,精神上得到安慰,就叫無畏施。觀世音菩薩另外有一個名稱叫「施無畏」,就是給予眾生無畏布施而得名的。
三種布施中,應該特別強調法布施。大家所熟悉的《金剛經》,對法施的估價是︰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告訴須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當中,有這麼一個人,把金銀等七寶堆積起來,像須彌山王這樣大,用它來布施,這種功德真是太大了。不過,假使另外有一個人,把這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給人家聽,不要說是講全部,只要把其中的四句、一首偈子,教導人家受持、讀誦,為人家解說,這與前面以七寶布施的福德比較起來,簡直是霄壤之別,以七寶布施,百分都比不上法施的一分,就算是百千萬億分,甚至於用什麼樣的數學、譬喻,都不能相比的,換句話說,以法布施的功德最大,不是世間眾多的物質布施所能比較的。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中,講到供養,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有的供養當中,用法寶來供養,功德是最大的,為什麼?物質布施只能夠免除人家一時的饑寒之苦,但是以佛法布施,能夠為人指出光明的大道,永遠脫離生死輪迴,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法供養功德是最大的。
《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中說︰「有求法者,乃至不為說於一偈,名菩薩波羅夷罪!」
受持菩薩戒的人,要是有一個人來向你請教佛法,即使是請講一首偈頌,而你吝法,不肯為他解說的話,就有罪過,犯了波羅夷罪。波羅夷罪就是棄罪,因為菩薩必須上求下化,既然不能以法布施,怎麼能夠下化眾生呢?因此,被棄於菩薩行列之外,不能做菩薩,叫波羅夷罪。
不僅是菩薩要廣行布施,就是社會一般人士,也應該多行布施,培養樂善好施的美德。現在,我講一個〈三升豆〉的故事︰
宋朝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蕭藹堂,由於家境貧困,沒有辦法上京赴考,求取功名,他就在鄰縣設了一個私塾,教授學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五經〕、〔四書〕……等,當了私塾老師。
這位蕭夫子,不但學問好,醫術也很高明,平常除了授課之外,就為人家把脈看病,診金都是由病人隨意奉送,他從來不去計較,有時候,踫到貧病交加的人家,還布施藥品,因此,深受地方上人民的尊重。
他所教的學生,好多都取得功名,做了大官,其中有的就瞧不起他,但他也無所謂,依舊自在地教書、行醫。
這一年,正逢荒年,收成不好,老百姓普遍受到饑饉之苦,蕭夫子在外鄉設館授課,也是難以維持,他就把行李收拾好,帶著幾年來教書、行醫所儲存的七兩銀子回鄉。誰知道途中遇到一個婦人,抱了小孩哭哭啼啼地向河邊走去,這一來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見這婦人把小孩放在路邊,哭著說︰
「兒啊!媽媽對不起你,沒有能力養活你,希望有善人行好事,能夠把你抱回去,我實在是不得已啊!……」
說完,正準備投河自盡。
蕭夫子馬上高叫︰「大嫂!行不得!你不能這樣!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饑困就想不開,要尋短見。」
婦人聽到有人叫她,停了下來,傷心地說︰「這位大哥,我實在是逼不得已呀!……」
說著,喉嚨早已咽住,淚珠也滾下來了。
蕭夫子生起了惻隱之心,溫和地說︰
「現在我身上有點銀子,你拿回去,可以維持一段日子,說不定以後還會有人幫你的忙!」
說完,把七兩銀子全部掏出來,交給婦人。
婦人看到蕭夫子如此熱心、慷慨幫助,非常感激,連忙跪下磕頭,才千恩萬謝地把銀子拿走。
蕭夫子回到家裏,太太看見了,非常高興,心想︰丈夫這一趟回家,一定帶了一筆銀子回來,啊!饑荒的問題可以解決了。於是,很歡喜地迎上前去。
「你回來啦!家裏糧食快要吃光了,這一下,你帶了錢回來,正好可以買米糧呀!」
「不瞞你說,我本來帶了七兩白銀回來,但在途中發生了一件事,我當時出於一片同情心,就整個送給人家,空著手回來。」
蕭夫子就把路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太太。
太太聽了,心中頓時感到一陣惘然,恰似墮入海底深淵,說多沉重就有多沉重,既失望又埋怨地說︰
「原指望你回來可以解決生計,誰知你只顧到別人,就沒想到自己。別人饑得要死,有你可以救她,你將來餓死了,誰來同情你呀?」
話雖然是這樣講,畢究他們夫妻的感情一向是很好的,何況銀子已經給了人家,還有什麼辦法?在這種情形之下,太太埋怨歸埋怨,也是無可奈何,只是憂傷地說︰
「幸虧我們家裏還有三升豆,可以維持幾天,也只好吃一天算一天!」
就在這時候,鄰居一個老伯伯走了進來,打招呼道︰
「蕭夫子你回來啦!好久沒有看到你,你好呀!」
先是寒喧了一番,而後言歸正傳,說︰
「不幸逢到這荒年,大家都沒有飯吃,你也許帶了好多錢回家,請幫忙一點,好嗎?」
「遇到這年頭,有錢的話,我當然可以幫助你,可是現在,我自己也是兩袖清風呀!」
蕭夫子嘆了一口氣,把實際的情形告訴老伯伯,可是也實在不忍心睜著眼睛看老人家挨餓,於是說︰
「這樣吧!我家裏還有三升豆,分給你一半好啦!」
家裏僅有的一點糧食,又要分一半給人家,太太聽了,簡直氣得講不出話來,只是狠狠地瞪了丈夫一眼。
蕭夫子裝作沒有看見,溫和地對太太說︰
「現在還是幫助人家吧!我們假如該死的話,三升豆最多吃三、五天,最後也難逃一死,要是命不該絕,說不定有人會來幫忙的,眼下老伯伯已經沒有飯吃了,我們怎能見死不救?」
蕭夫子就走進房裏,把三升豆分了一半給鄰居的老伯伯。
把老人家打發走後,太太就賭氣進入房中,不再睬他。蕭夫子獨自一人,默默地在廳堂踱來踱去,心中感到非常煩悶,倒不是為了自己沒飯吃,只是感到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安慰太太才好。走著走著,他的靈感突然來了,就題了一首詩在牆壁上︰
斷食明朝且覆簞,自憐馮鋏向誰彈?
臥房剩有三升豆,分與鄰翁一半餐。
意思是︰我回來以後,家裏已經沒有糧食,明天就要斷炊了,放食物的籃子,必須把它翻過來。我自己可憐自己,想起戰國時代的孟嘗君,養了三千食客,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有一個叫馮諼的,本來是個窮光蛋,帶了一把鋏(劍)來投奔孟嘗君,感覺到待遇不好,就彈鋏說︰「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劍呀!我們回家吧,這裏飯是有得吃,但沒有魚。
旁邊的人告訴孟嘗君︰
「馮諼吃得不開心,說是缺少魚,真是不知足!」
「好吧,明天煮魚給他吃吧!」孟嘗君說。
過了幾天,馮諼又彈鋏說︰「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劍呀!我們出門沒有車子坐,還是回去吧!
孟嘗君知道了,就給他車子坐。
不久,馮諼又彈鋏說︰「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長劍呀!我們回家吧,我現在雖然住得好,有飯吃,可是老母親還健在,也沒有安家費,有什麼意思呢,不如回去吧!
孟嘗君又一次滿足了他的要求。
蕭夫子認為當初馮諼可以彈鋏,有孟嘗君供給他的需求,滿足他的欲望,藉此感歎自己的境遇,縱然有鋏,向誰彈呀!既沒有人欣賞,更沒有人來幫忙啊!我房裏剩下的三升豆,正好鄰居的老伯伯來向我求助,他已經餓得要命,就分一半給他。
蕭夫子把詩寫好,邊走邊吟,這時,太太已經把豆子煮熟,端出來給他吃。
他安慰太太︰「天無絕人之路,我們存著一點慈悲心,說不定感動天地神祗,明天可能日子過得更好!」
真是不可思議,果然,第二天,鄰村的一個大富翁得了膈食病,飯吞不下去,一吃東西就會吐出來,請了很多醫生都治療不好,聽說蕭夫子回家了,趕快派轎子,請他去看病。
蕭夫子真是妙手回春,富翁一吃了他的藥,病就好了,於是拿了一百兩黃金向他致謝。這樣,他不但自己的生活有了著落,同時也拿這筆錢去賑濟貧困,整個村莊的人都讚譽他是大善人。
蕭夫子因為積下了陰德,第二年他太太生了個又白又胖的男孩,而他們的家境也逐漸轉好。兒子在蕭夫子的悉心調教之下,長大後中了狀元,家道更加興旺了。
這故事說明「布施得大福」,蕭夫子在窮困當中,能夠捨己助人,所以他得到的福報,也是不可限量的。
在《四十二章經》中,提到人生有二十難,第一個就是「貧窮布施難」,有錢人家幫助別人,算不了什麼,可是自己處在貧困的環境當中,卻不顧及自己的生活,而去拯救人家,像蕭夫子貧窮而能布施,是最難得的。
佛教中也有個〈賣窮的故事〉︰佛有一位弟子叫迦旃延尊者,有一天出去托缽,走到河邊,看到一個婦人在那兒哭哭啼啼的,要去投河自盡,當時迦旃延就對她說︰
「你為什麼這樣想不開呢?」
「師父,你不知道,我從小就沒有父母,被賣給一戶有錢人家當女婢,一天到晚挨打受罵,真是生不如死!」
「你不可自尋短見,人身是很難得的,死了豈不是太可惜!」迦旃延勸慰道:「你是因為窮困而想不開,其實,還是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我們有了窮苦,就要把貧窮賣掉呀!」
「貧窮還可以賣嗎?」老婦人感到有點驚奇。
「當然可以!」
「誰肯買呢?」
「我買呀!」
迦旃延尊者熱心地為她開示︰
「我們窮苦的原因是前世沒有布施,要賣窮,必須布施。你能夠布施,貧窮就可以賣出去了!」
「對呀!你講得很有道理。」婦人神色暗然,喪氣地說,「可是我現在窮得要命,拿什麼來布施呢?」
「布施不一定要好多錢,你只要誠意、發心,什麼都可以布施的。現在,你去拿一缽水來給我,就是布施了!」
婦人聽了這話,去盛了一缽水,恭恭敬敬地奉給迦旃延。
迦旃延接過水,讚歎說︰
「你布施我這缽水,功德是很大的。」
這故事說明了要賣窮,就應該布施,布施不一定是用金錢,我們能夠盡我們的本分,在我們能力所辦得到的,幫助人家,就是布施。
佛經中講布施,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捨,一個是利。我們布施人家,要讓人家得到利益,假使所施的東西,是損害人的,比如把嗎啡、毒品給人家,就不可說是布施了,這是第一個原則。第二個原則要有捨心,就是說我們幫人家忙,布施人家,事情過後就算了,不要老是記在心頭,不然,就失去了布施的意義!
佛法說到布施,最高的境界叫三輪體空,首先,沒有布施的我,雖然我布施、幫助你,但是「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所以,沒有一個實在布施的我,也沒有受施的人,甚至於人我之間,也沒有受施的東西,假使布施能夠忘了我、人、物這三樣,就稱為三輪體空。
《金剛經》也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行菩薩道的人,布施的話,不要執著,執著固然有功德,但這功德是很小的。而菩薩布施,能夠三輪體空,不去執著布施之相,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等念怨親」,一般世人幫助人家,往往要選擇對象、講條件,同我有關係的,我可以幫助他,那些跟我不相干的人,就對不起了。但是菩薩不是這樣的心態,他無論是對親人,或是毫不相識的人,甚至於仇人,都沒有分別心,不分親疏,一律平等布施,所以說是等念怨親。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菩薩對一切眾生,都以慈悲心為出發,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過去人家對我有不利的,就不去把它掛在心上;對於過去的舊惡,不再去結怨;對現在為非作歹的人,也不憎恨他,這是菩薩的風度,菩薩行忍辱行,與人為善,為了感化過去的仇人和現在的壞人,不會跟他們計較,都會同情他們,慈悲地原諒他們的過失。
儒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般人既不是聖人,也不是賢人,誰沒有過錯?雖然過去他曾經做了不好的事,但是能夠悔改自新的話就很好了,這種善是最大的。
佛經中也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則清淨。」
一個人犯了罪過沒有關係,有了罪過,只要能夠懺悔,過去的罪過就能夠消除,而獲得清淨。因此,菩薩對一切舊惡、惡人,都會原諒他,以忠恕之道、以大肚包容的心量對待他們,絕對不去憎恨過去的怨家仇敵。
發揮菩薩心腸而行布施,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幫助他們遠離痛苦,使他們得到快樂,才是佛弟子所應表現的慈悲精神,願大家互相勉勵,共同精進。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