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果東法師:“心六倫”的核心價值是“從心出發” [打印本頁]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2-6-3 23:56
標題: 果東法師:“心六倫”的核心價值是“從心出發”
“心六倫”的核心價值是“從心出發”

專訪台灣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



     時間:2012年4月26日下午
   嘉賓:台灣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2012年4月26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香港舉行,全世界的高僧大德都在香港匯聚,今天我們採訪到了台灣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為大家解讀佛教的有關問題。
中國網:剛才您在演講中提到,去年6月份,剛剛舉行了一個世界佛教學者論壇。您把這個論壇的情況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


果東法師:因為這個叫IABS的世界佛學論壇,三年舉行一次,好像類似奧林匹克佛學會議,論壇採取會員制。我的恩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是創始人,在上一屆的時候就已經提出申請,說有機會我們法鼓山法鼓佛教學院跟中華佛學研究所熱烈歡迎會員們、專家學者能到法鼓山參與論壇。所以,我們做了將近一年多積極的規劃和籌辦,法鼓山整個僧師釋眾,以及教育單位“護法”的共同努力之下,讓許多專家學者非常歡喜。事實上來了600多位學者、專家,發表了500多篇論文,在發表論文之餘,有許多文化、藝術、生活中的“禪”的呈現,獲得了與會成員的肯定,我們也感恩有這樣奉獻的機會。





中國網:我發現在去年的論壇中,很多的問題是與今天在這裡舉辦的世界佛教論壇的議題是相同的,或者是差別不大的。但是今年的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是“世界和諧,同願同行”,您對於這次世界佛教論壇的這個主題有什麼獨特的理解?


果東法師:IABS世界佛學論壇已經涵蓋了今天在世界佛教論壇中大家共同關注的社會脈動。同樣的,畢竟講佛學,從法鼓山來講,是希望佛學人性化、佛法生活化、佛教人間化。世界佛教論壇從第一屆“和諧世界,從心出發”,第二屆“眾緣和合”,第三屆“同願同行”,往往我們面對整個社會大自然的環境,可以說人跟人之間、人跟大自然環境之間,大自然環境跟人自己心裡上的起心動念是關鍵點。所以,大自然的破壞、社會的種種問題有待去改善的現象,都是人為,而人為一定要從心開始。所以,我們從“心”出發。但是對於這個世界是要眾緣和合,來一起淨化,如果沒有願力的話,就沒有心力。所以,這次用“同願同行”,我覺得非常好,希望大家真心、真誠地面對自己,與人相處,關心這個大自然的環境。大家一起用佛法的慈悲,來關懷人跟整個社會,發揮我們的智慧,降低個人的慾望、私慾,提高對整個社會的關心。我們都是生長在地球村里面的生命共同體,我們要和樂生活,彼此要真心相待。因為每個人的思路、想法可能不同,我們要學習尊重,大家在異中求同,在同中求異,這樣會更和諧,從一點一滴來奉獻,小小的愛會變成大大的愛。



中國網:您在佛教論壇中提到了“心六倫”的概念,您在這裡給我們再解釋一下。


果東法師:講到“心六倫”,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在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希望大家生活得更平安、健康、快樂與幸福。因為面對二十一世紀,多元的社會,忙碌、緊張、快速,同樣有的物質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可能面對天災地變人禍,還有許多的戰爭滋生的現象,許多人脫失掉倫理的根基,以及道德的準則了。所以我的恩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在想到過去儒家孔子所講的五倫,以及面對多元的社會,必須做一些加強,所以才提出“心六倫”。“心六倫”就是指家庭、校園、生活、自然、職場、族群。我們提到的家庭裡面有各種上下平等的根基,彼此要互敬互讓。家庭的成員裡面,講倫理,不要計較,晚上好睡覺,明天工作學習都有效,就有會心的微笑。剛才講的互敬互諒,一定要體諒和包容。對於校園來講,有老師、學生、家長,大家彼此共同關心,老師怎麼對學生,學生怎麼對老師恭敬,家長怎麼跟老師一起來關心學生,這樣的話才不至於失掉倫理的根基。再講生活的話,雖然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但是大自然環境也被破壞掉,我們是不是可以儉樸一點,生活的簡潔。往往有一些忽視掉的公德心理,我們考慮到自己的整潔、清潔,也要考慮到大眾的整潔、清潔,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自然,我們許多的資源還要維護,礦物、石油等等這些都一直在耗損掉,我們少一些慾望,多知足,知足就能長樂,把一些資源留給後代子孫。職場,現在是工業社會,有資方與勞方,還有上游下游,還有消費者,是不是都能彼此站在自己的立場,尤其是資方,怎麼樣提供好的產品給消費者,還有上下游,還有對待員工是不是能考慮到他們的福利。員工是不是也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工作呢?這些都有待於讓我們學習。往往老闆給的福利更多的話,他們就覺得這是應該的,還不夠。大家如果稍微適度調整一下,彼此都能關心的話,會更好。至於講到族群,我們現在是個地球村,有的國度裡面,有許多不同成長的地方,大家一起,甚至結為家庭,這種多元種族的時候,大家彼此欣賞不同的文化,或許還可以多一些收穫,這是一種很寶貴的因緣。如果能重視族群融合的話,哪有這些戰爭。大家展現慈悲的關懷,提高快樂,發揮智慧,少慾望,放下個人的私慾,注重考慮到他人的生命跟生存權的時候,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世界佛教論壇從第一屆的“從心出發”,到第二屆的“眾緣和合”,到第三屆的“同願同行”,我們一起來共同努力。



中國網:剛才您演講中還提到一個詞,就是心靈環保。現在有些人也是面臨心靜不下來的現象,您能不能給他們一些指教?


果東法師:生命環保的定義,事實上是講觀念的擺正,提升人的素質,使你面對環境的挫折和變化,學習不要受到影響,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現實,來處理問題。我們往往碰到順境的時候才能做得了主,碰到逆境的時候,被人家批評的時候,有時候可能就做不了主了,煩惱就一大堆了,這時候需要學習心理的平衡,幫助自己更穩定、更成熟。這方面,除了觀念上要正面認知,逆向思考,放下個人的私慾,而以整體的利益來考量,進退有度,收放自如,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負面的危機和許多持續的波動影響。更重要的,還要方法,我們學習放鬆身心,去體驗身心,以生命共同體來統一身心。因為放下私慾的時候,才可以有笑容,放下身心,這樣我們就可以真正在人生歷程中把心靈環保觀念好好的落實。所以心靈環保要落實實踐的話,我們就說,念佛、禪修、持咒都可以幫助人心靈平靜和安定。同時,我們要學習反省檢討,哪些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要繼續努力;哪些我做得不好的,我做一個反省檢討。學過的人就會慚愧懺悔,就會親近你,就安樂。


  第三點,我們要有感恩的心來奉獻和付出,感恩心接受生命緣,奉獻付出結善緣。我剛剛也在會場分享,我們碰到各種事情的時候,解決困境的時候,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前提一定要盡責盡份、盡心盡力,也就是說,“心六倫”的核心價值就是在從心出發,盡責盡份,奉獻利他。剛才我也講了“十力”,就是盡心盡力,隨緣努力,轉化壓力,成為助力,開發潛力,保持毅力,凝聚向心力,展現生命力,有願就有力,彼此共勉勵。

中國網:現在的生活中,人們的壓力很大,尤其是年輕人的壓力更大,他們在尋找慰藉的時候就發現了佛教,而且現在佛教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形式,來吸引這些年輕人。您覺得,佛教應該如何發展下去,去更好地吸引年輕人學習佛教和進行修行呢?


果東法師:佛教,佛是覺醒的意思,教就是教義,所以佛教可以說是​​覺醒的教義,也可以講是佛陀的教義。佛陀實現的就是讓我們開始每個人跟佛一樣有慈悲和智慧,讓我們來理解,人生的真理實際上是緣起苦、空、無常、無我。因為我們不知道無常、無我、空,所以傷身傷痛,如果我們了解這個緣起無常、無我、空的時候,就不會執著,空不是死,佛教人生的價值也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不執著,同時積極地掌握所擁有的人際關係,好好地讓我們來修佛和修慧。所以,年輕人的價值觀,我建議生成一個大方向,來學習從心出發,奉獻利他,放下個人的私慾,有大方向,有小目標、中目標、大目標。可以做一個調整的話,珍惜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中國網:謝謝您,謝謝您接受中國網的專訪。


本文轉載自中國網,版權為其所有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