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與念佛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5 08:40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與念佛
本帖最后由 至欽 于 2012-5-15 08:43 编辑
念佛與十大願王
道源法師講述
前言: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時光快的很,自從創建海會寺以來,每年冬季舉行念佛七,今年已是第八次念佛七了。往年的佛七,都是從農曆十一月十一日起七,至彌陀聖誕日圓滿。可是今年因為要到大崗山,參加慈舟大師的舍利塔落成典禮,所以把念佛七提早幾天;自今日(初八日)起七,至十四日圓滿。因十五日還有「消災會」。十六日就要乘火車往南部去了。
本來在「打七」期中,只須一心念佛,不須講話,所謂「行起解絕」。然而在這念佛堂中,有初發心的人;倘若不聽聽「開示」,以啟發道心;恐怕念不了幾天,便懈怠下來了。
又有「一番提起一番新」的好處,老修行也須要聽聽。
因此就得講講說說,以作助道之緣。既然在佛堂中講的話,是為啟發道心而講,那就不是平常隨便講的話了。所講的都是很重要的道話,希望諸位注意聽著!
在這次念佛七中,準備與諸位講一講「念佛與十大願王」的道理。
為甚麼要講這種道理呢?因為這種道理,可以啟發諸位的道心,可以幫助諸位的功行,是非常重要的。
諸位一定要諦聽諦聽!
十大願王,出在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有三種譯本:第一次翻譯的有六十卷。即所謂「六十華嚴」。
第二次翻譯的有八十卷。即所謂「八十華嚴」。
第三次翻譯的有四十卷。即所謂「四十華嚴」。
普賢行願品,即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也就是全部華嚴經的最後一卷。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乃世尊成佛之後,將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說與圓頓大根眾生聽的。
經中具有無量法門,無量義理;圓頓大教,都在這部經裏。
我們讀了華嚴經,方知佛位之高,法義之廣。
所謂「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
現在影印的大藏經,三種華嚴經都有。希望諸位發心讀一讀,便知我佛法王是如何的大富大貴了。
華嚴經是對圓頓大根眾生設的。
但圓頓大根亦應分為三等:上等者:因深緣熟,智利德厚,一聞便悟,一見便證,如華嚴法會中,諸大菩薩。
中等者:隨聞隨悟,即修即證,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生辦道。
下等者:雖聞圓頓大教,未能即生悟證;謹依十大行願,念佛求生西方。
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即遍收此類眾生。
由此觀之,方知行願品在全部華嚴經中之重要性!華嚴經倘若沒有行願品,則攝機不普。
假使不能普攝群機,則華嚴經亦不得謂之「圓教」了。有志華嚴者,其注意及之!
以上所講的是行願品的經文。
現在再講行願品的註解;我國古代高僧,對於華嚴經,不但有精深研究,而又能發揚光大,創建一個專宗。
華嚴宗共有五位祖師:初祖杜順和尚,二祖智儼尊者,三祖賢首國師,四祖清涼國師,五祖圭峰大師。
清涼國師著有「華嚴疏鈔」,是解釋八十卷華嚴的。
迨四十卷華嚴譯出後,復作疏十卷釋之。而於最後一卷之行願品,更作「別行疏」釋之。又得圭峰大師作「鈔」以解其「疏」,解釋得最為詳盡了。
此「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載在「卍字續藏經」第七套第五冊。臺北市善道寺太虛圖書館,存有一部。志願研究者,可往閱之。
我們應當注意:清涼四祖於「大疏」之外,特為行願品作一部「別行疏」。而圭峰五祖更復作「鈔」以解釋之。
這兩位大祖師,何以特別重視這部行願品呢?
大概有三種原因:
第一、行願品是全部華嚴經的綱領!設無此品,則研究華嚴者即不易得其綱領。
第二、行願品能攝授尚未成熟的圓頓大根眾生!設無此品,則攝磯不廣,而「圓教」亦不得謂之圓了。
第三、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設無此品,則末法時代的眾生,實在沒有辦法「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毘盧性海」。由此可知:古代祖師之重視此品,而特加疏鈔。近代祖師又將此品,列入淨土五經之內,實在有其必要了。(淨土五經:阿彌陀經、十六觀經、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
全部佛法在於華嚴經。而華嚴經之綱要,在於行願品。
行願品之綱要,在於十大願王,我們能了解了十大願王,即等於了解了全部佛法!因此這十種大願,方得稱為「願中之王」!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5 08:47
1、禮敬諸佛的釋義
「禮」是禮拜,「敬」是恭敬,「諸佛」是盡虛空,遍法界,剎中塵,塵中剎,重重無盡的諸佛。
印度有一位三藏法師,梵名勒那摩提,華名寶意。在元魏時代,來至洛京,住永寧寺。講說七種禮佛。清涼國師更加三種,成為十種禮佛。
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身體雖在禮佛,心中毫無恭敬。只有身形在那裏一上一下的禮拜,恰如舂米的石碓一樣。這是不對的。
二、求名禮:欲得修行之名,見有人來,即詐現威儀,口唱佛名,身行禮拜;而內心實馳求於外境。這亦是不對的。
三、恭敬禮:五體投地,兩手接足,心存殷重,方成禮佛之儀。五體投地,即是倒身下拜,把全身投在地上。這在印度是第一種敬禮。
可是我們中國人沒有見慣,一般不信佛者,常常譏謗我們!因此古德們,就倡行「曲身禮」。這在印度是第二種敬禮。雖然曲身,亦必五體投地;五體即是兩手,兩膝,一頭頂。至於我們拜佛時,為甚麼要把兩手掌翻向上呢?這即是「接足禮」,表示最敬之意的。
我們的身體上,最尊最貴的莫過於頭頂。最卑最下的莫過於兩足。佛在世時,弟子們禮佛,必須將自己的頭,碰在佛腳上。即是以自己最尊之頭,禮佛的最下之足。方稱最敬之禮。
佛涅槃之後,我們所拜的佛像,是高高坐在金剛臺蓮花座之上,雖欲以頭碰佛之足而不可能。於是心存殷重之觀想,把兩手掌翻過來,接捧著佛的雙足,以自己之頭頂禮拜之。真是恭敬之至了!
四、無相禮:以智慧觀想著佛的境界,遠離「能禮」「所禮」之相,而不起「禮佛」之執著。須知「所禮之佛」是真空無相的,而「能禮之智」亦是真空無相的。如是觀想,方能深入法性,而獲得禮佛的真實利益。我們知道:第一種「我慢禮」,第二種「求名禮」,都是不對的。
第三種「恭敬禮」纔是對的。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假若禮佛之時,只有「恭敬」之心,而不進修「無相」之觀,則將會引生「新的我慢」「新的求名」之念的!因為我們但求精進禮佛,不修真空觀想,自然爾然會「著相」的。一有「著相」之心,就會覺著自己能修行,肯用功,每天每天都在拜許多拜。由是又會覺著他人皆不修行,不肯用功,都不如我。
我們想想看: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不是「我慢」嗎?!又因為自己覺得了不起,逢人便要表示一下,我天天在拜多少拜的佛,這不是「求名」嗎?!拜佛有拜佛的功德,能作「無相觀」更有無量的功德!設若不進修「無相觀」,而只知恭敬拜佛,則恐將引生我慢求名之心。如是則將功德翻成煩惱!豈不是太冤枉了嗎?
五、起用禮:由於以前所修之「無相觀」,而悟到諸法無「能」無「所」,這是得到了「真空理體」。須知「真空不空」,從體起用,觀想到能禮之人,所禮之佛,猶如影像,普遍一切;纔能達到「妙有」的境界哩。
六、內觀禮:前面的「依體起用」「從空入假」,高深是很高深了;但是應當再進一步的觀想:自己具有的覺性,便是法身真佛。一一禮拜,只是自己禮拜自己的法身佛,不必向外求佛。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妤在靈山塔下修」。就是這種道理。
七、實相禮:上來所講的第三種禮,乃至第六種禮,雖然一步比一步深奧;但仍存有自他內外之差別相。今此一禮,觀入「實相」。實相平等,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不住於法,而常禮諸佛;真是玄之又玄了。
以上七種禮,乃勒那三藏所定。以下三種禮,是清涼國師所加。
八、大悲禮:以前之禮,雖然觀智圓明,尚未顯示大悲利生。故此一禮,以明「同體大悲」之心;隨一一禮,皆普代眾生禮;方堪稱為菩薩之禮了。
九、總攝禮:謂融攝前六門由淺至深之禮,以為一種觀想。
前面所講的八種禮,為甚麼只融攝六門呢?
因為第一第二,不合禮儀,所以除去不用。
現在將第三至第八,總為融攝起來:謂凡欲禮敬者:先須五體投地,殷重接足——即是第三恭敬禮。繼之深入法性,離能禮所禮之相——即是第四無相禮。再繼之以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之佛——即是第五起用禮。
進一步觀想: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即是第六內觀禮。更進一步觀想;若內若外,同一實相——即是第七實相禮。若能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即是第八大悲禮。將這六種禮,融為一種觀想,便謂之「總攝禮」了。
十、無盡禮:觀入「帝網珠」的境界,能禮之自身,與所禮之佛,皆重重無盡。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皆有無盡的功德。倘若不修此種觀想,雖終日禮佛,實徒自疲勞而已!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5 08:50
2、禮敬諸佛的利益
有人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何必一定要禮敬諸佛呢?
這話說的是不錯,不過我們須要細心的研究一下;既然每一種法門,都可以入道:那麼世尊只要說一種法門,令我們入道就好了;又何必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呢?
這是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之故。
煩惱如病,法門如藥。有了何種病,即用何種藥對治。把病治好了,即是得到了藥的利益。修行佛法,也是這樣的;有了甚麼煩惱,即用甚麼法門對治。把煩惱治好了,即是得到了法門的利益。
禮敬諸佛,是對治「我慢障」令得尊貴身的。
因為眾生執若有「我」,故於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我慢」。我慢能障佛道,故名「我慢障」。唯識論說:「云何為慢?恃已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這是總釋「慢」字的意義。若詳解「慢」的種類,則有七種:
一、「單慢」:以自己與他人相比較,他人劣於自己者,則謂自己勝於他人。他人於自己相等者,則謂自己等於他人。這雖然比較的沒有錯,但因內懷「高舉」之心,所以叫「單慢」。
二、「過慢」:他人於自己相等者,硬說自己勝。他人本來勝過自己,而偏說與自己相等。這種過分的慢心,所以叫「過慢」。
三、「慢過慢」:他人本來勝過自己,而翻過來說自己勝過他人!這比「過慢」更加過分,所以叫「慢過慢」。
四、「我慢」:這是七種慢的根本慢。內執有「我」,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則凡是我所有的,都比他人所有的高上。這就叫「我慢」。
五、「增上慢」:增上者強盛之義、。因「我慢」未除,於精進修行之時,得一種「相似境界」,便謂已證聖果。這叫著「增上慢」。
六、「卑劣慢」:這有兩種人:一種人,對於他人多分勝者,亦承認自己卑劣,但是還要「慢」一下,說是自己不過少分卑劣而已。
另一種人,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自己實在是卑劣,但是決不肯虛心下氣向人學習。竟會說出這樣話來:「你高你的,我卑我的,你成你的佛,我墮我的地獄,我不希望你來度我」!唉!這種「卑劣」而仍要「慢」的人,真是可笑亦復可憐了!
七、「邪見慢」:社會上有一種惡人,仗恃著他所作的惡事,生起「高舉」之心,這就是「邪見慢」。例如:惡人作惡,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為不名譽,反而以為坐監牢的次數越多,越有資格!又如惡人殺人,不但不知悔改,反而以為殺人越多,越是英雄!噫!這種人在世之日,為害社會!為害國家!死了之後,一定墮入阿鼻地獄!真是害人亦復害己了!
一切凡夫,皆有「我執」:凡有「我執」者,皆有「我慢」。
不過有輕重之分而已。有些人,見了諸佛之像,即肯禮敬;這是「我慢」輕的人。
有些人,見了諸佛之像,不但不肯禮敬,反而故意的挺起胸脯,背抄兩手,舉目高視,好像要與諸佛較較身量似的。這就是「我慢」重的人。
我們見到禮敬諸佛的人,固然歡迎他。但是見到不肯禮佛的人,也不要捨棄他。應當循循善誘,方便勸導,令知禮敬諸佛有不可思議之功德!
初入佛門的人,教他禮佛,當然有點勉強。可是時間久了,也就自然了。將來不但見了佛不起我慢。
就是見到一般人,乃至見到一般畜生,皆不會生起我慢之念。結果把「我慢障」消除淨盡!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尊貴身,這就是得到禮敬諸佛的利益了。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5 08:55
3、念佛與禮敬諸佛
又有人說:我們只要一心念佛好了,不必再去拜佛。
因為念佛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亂。設若一邊念佛,一邊拜佛,豈不令人分心動念嗎?而且「一法具有一切法」,只要一心念佛,自然具有拜佛的功德,又何必勞身累形呢?
這話,乍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這種道理並不圓滿。
若在「一法具有一切法」來講,則頗有道理。可是在「一切法即是一法」來講,這「道理」就只有一邊了。
我們不要講的太高深玄妙,令人難懂。還是講淺顯一點吧:
第一、念佛的人,沒有不拜佛的。
因為念佛的人,對於佛都存有必恭必敬之心。有敬佛之心的人,遇見佛像,焉有不拜之理?!設若不拜,必無敬心!既無敬佛之心,念佛還能念到一心不亂嗎?
第二、假若一種法門可以對治一切煩惱,則普賢菩薩又何必發十種大願呢?!
一願有一願的妙用,禮敬諸佛之願,其妙用在對治「我慢障」。
假使只知念佛,而不禮敬諸佛,或雖禮而不敬,如前面所講的「我慢禮」「求名禮」,如是則「我慢障」未能伏除。具
有「我慢障」的人,發心念佛;念來念去,會增加「我慢」的。
例如有些念佛的人,自己覺到會念佛,會用功,便自以為了不起!於是以為別人都不會用功,便瞧不起別人!這都是念佛念出來的「我慢煩惱」。急應以禮敬諸佛之法對治之!
現在要講念佛與拜佛的方法了,諸位留心聽著!
在念佛七中,當然以念佛為主。可是在「起香」之前,要拜三拜。
每一支香念完之後,也要拜三拜。尤其在晚上「大迴向」之時,要拜很多拜。
這都是用的禮敬諸佛的功夫。但是切不可禮而不敬!
必須至誠作觀,方見功效!一定要依著文殊菩薩所說的「禮佛觀想偈」來作觀想。
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彌陀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能禮之人與所禮之佛,其體性本自空寂。也就是前面所講的第四種「無相禮」。
第二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其體雖空,其用不無。自然感應道交難思難議了。即是第五種「起用禮」。
第三句及第四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我此禮佛道場,如帝釋天的寶珠網一樣,有重重無盡的彌陀如來,影現其中。
帝釋天宮有一莊嚴羅網懸飾空中。是用一千個寶珠穿成的。
粒粒寶珠,皆有光明,互照互攝。一個寶珠裏面,有九百九十九個寶珠的影子。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一重境界。
一個寶珠,帶著所照攝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影,又照入個個寶珠之中。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二重境界。如是互相攝入,第三重,第四重,乃至「重重無盡」。
我們沒有珠寶,可以用十面鏡子來證明;四方四隅,用八面鏡子,上方用一面,下方用一面,中間點一盞燈,就會出現「重重無盡」的境界來了!
設若十面鏡子不容易找到,可以先用兩面鏡子試驗一下。在這兩面鏡子中間,點一盞燈,試想該有多少燈影呢?若依我們的粗淺想法,至多不過兩個燈影吧!啊!那裏知道竟是數不完的燈影哩!上面所說的燈影,是證明「帝珠」的。
帝珠是譬喻無盡的世界,無盡的諸佛的。虛空之中,有無量數的世界,(世界亦名剎)即有無量數的佛。這是第一重境界。每一個世界—剎中,有無量數的微塵。粒粒微塵之中,復有世界,亦復有佛。這是第二重境界。塵中有剎,剎中復有塵,塵中更有剎;如是剎塵塵剎,重重無盡!所有之佛,亦復重重無盡!我們拜佛的時候,要如是觀想。亦即是第九種「總攝禮」,及第十種「無盡禮」。
禮佛觀想偈的最後兩句:「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即是第三種「恭敬禮」了。
講到這裏,總結一下:在念佛七中,每一支香之前後,都要拜三拜。每一拜伏身在地之時,就要依著文殊禮佛偈,至誠作觀!
每日晚上,「大迴向」「頂禮」之時,口唱佛名,即隨文作觀!「一心頂禮,宏揚淨樂土,釋迦佛如來,千百億化身,遍法界諸佛」!
「一心頂禮,常寂光淨土,阿彌陀如來,清淨妙法身,遍法界諸佛」!一共十條「頂禮」,每一條都帶有「遍法界諸佛」。
遍法界,即是塵塵剎剎,重重無盡之界。
如是禮一佛,即是禮無量諸佛,如是用功,即是將念佛名號與禮敬諸佛融而為一了。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6 10:57
本帖最后由 至欽 于 2012-5-16 10:59 编辑
二、念佛與稱讚如來
1、稱讚如來的釋義
稱是稱揚,讚是讚歎,如來乃世尊十號之一,亦就是佛。
可是既然稱為佛了,為甚麼又稱為如來呢?
這即是十號中的「倣同先跡號」。過去諸佛皆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亦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如」過去諸佛而「來」,故名如來。
如來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一切眾生都不知道;我們將如來的功德,說與一切眾生聽,即是「稱揚」。
再將如來的功德,是如何的美妙,解給一切眾生聽,即是「讚歎」。
這樣淺顯的解釋,對於稱讚如來,是容易明白了。
不過我們還應當往高深處研究一下;因為十大願王出於華嚴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所說的道理,都是甚高甚深的!我們講的太淺了是不合經意的。
第一應當知道:所稱讚的如來,不是一位如來,乃是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的如來。
如經上說:「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在這一段經文中,有四重無盡:
一、剎土無盡。虛空之內,有無盡的剎土—世界。
二、微塵無盡。世界是微塵合成的,世界尚且無盡,微塵自然無盡了。三、諸佛無盡。這一重無盡之中,復有三重無盡;每一世界有一位佛,因世界無盡之故,佛亦無盡。每一微塵即是一個世界,因微塵無盡之故,佛亦無盡。這兩種無盡,我們還可以推想而知。至於第三重「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
四、三寶無盡。諸佛是佛寶。「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是僧寶。有說法的佛,有聞法的僧,自然有法寶了。
我們知道了經文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之後,應當進一步研究經文中為甚麼要說這樣的重重無盡的境界呢?說這些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於我們有甚麼利益呢?
先講為甚麼要說這重重無盡的境界?
因為「事實」是這個樣子!華嚴經是「直顯教」,「直」稱本懷,「顯」示自證。並不曲順眾生之根機,乃如來將自己所證得的境界,照樣說出來的;所謂「如證而說」。
或者有人說:如來所證得的這種境界,不見得是「事實」吧?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可有絲毫懷疑!決定相信這是「事實」!
第一、要相信如來是不妄語的!大慈大悲的本師,決定不會誑騙他的弟子的。佛語不信,還信甚麼人的語呢?!
第二、如來的境界,我們可以「分證」的。只要我們精進用功,如法修行,如來所證的,我們亦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由於我們證得的一部分,就可相信如來證得的全部分了。所以佛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信仰」。
第三、由於「科學」的進步,竟能證實如來所說的境界;這便足以增加我們的信仰心了!例如:華嚴經中所說的,虛空之內,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今日的科學家,已經說明這是事實了。
雖然現在的科學家尚不能證明「一一微塵之中,皆有微塵數的如來」。但是我們亦相信科學的進步是無止境的!將來總會證明的。
再講經中說這樣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於我們是有很大的利益的!先就「增慧」方面說:我們的「真心」就是這個樣子;約空間說,則橫遍十方。約時間說,則豎窮三際。
約本體說,則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交疏空明,玲瓏透徹,一多含容,重重無盡!猶如因陀羅網。
可是因為自從無始以來,被「我執」「法執」所障礙;竟將一個活潑潑地真心,變成一個死板板地妄心了。
我們若能依照經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勸修觀想,則智慧日益增加,將來定會返妄歸真,恢復「本來面目」,究竟證得這不可思議而本是事實的境界的。
正如一個初學「科學」的人,必須依照「科學家」的指示;在天文臺中,望遠鏡前,歷歷觀察,一定會發現虛空之內有無數的世界!是一樣的道理。再就「增福」方面說:我們「稱讚如來」,有稱讚如來的功德。
稱讚一位如來,有「一位」的功德。倘若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則定有重重無盡的功德了!所以要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以求重重無盡的功德!
第二、應當知道:稱讚如來乃是用的至高的「辯才」!
如經中說:—「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海,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自在天王,有一綵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音樂而共相應。故名辯才天女。
「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
即是應機無礙,善巧說法的才能,名曰辯才。分別之有四種,謂之「四無礙辯」。亦謂之「四無礙解」。又謂之「四無礙智」。蓋以得之於心曰智解,發之於口曰辯才。
一「法無礙辯」,於一切法無不通達。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說起「法」來,無壅塞,無滯礙。這就叫著「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法」是能詮的法相,「義」是法相所詮的道理。於一切義理無不通達。無論俗諦理,真諦理,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講起「理」來,頭頭是道,圓融無礙。這就叫著「義無礙辯」。
三「辭無礙辯」,「辭即是言詞。於一切言詞無不通達。無論中國話,外國語,天龍的話,鬼神的話,沒有不會的;所以說起「話」來,一切眾生皆能聽得懂,自在無礙。這就叫著「辭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樂說」即是歡喜說。因為具足了前面的三種智辯,所以講經說法之時,自己歡喜,亦令一切眾生歡喜。這就叫著「樂說無礙辯」亦叫著「辯說無礙」,解此復有七種:
一「應辯」,在很短的時間中,能「應」一切三乘五性眾機的要求,而都使他們聽得滿願。
二「捷辯」,說法的時候,迅捷流利,不會結結巴巴的。
三「峻辯」,說法時,猶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亦若「居高建瓴,其勢難當」。
四「無疏謬辯」,所說的法,句句都稱理合機;絕無疏謬之失。這一種道理是最要緊的!假若不求「無疏謬辯」,而但求「應辯,捷辯,峻辯」;縱令得到了,則恐流入於強辯,矯辯,佞辯之途!那就過失太大了!
五「無斷盡辯」,說法時,雖然時間很長,而中間不會間斷。猶如智者大師之「九旬談妙」一樣。
六「豐義味辯」,凡所言說,義味豐足。令聽法的人,當時覺到如飲甘露,如餐醒醐!過後回憶起來,猶然覺到義味無窮!這樣纔算使聞法者得到「法樂」!設若說法的人,不求義味豐足;則聽法的人,便感覺淡而無味。如是,在短時間,尚可勉強忍受。倘若在長時間聽無義味的話;現代有一句諷刺形容詞,叫著「疲勞轟炸」!是則人所不能忍受的了!
那麼,怎樣纔叫著「義味豐足」呢?
第一、甚深如雷,但這並不是說,聲音很大,震耳欲聾,像打雷的一樣。相反的是說,「在近處聽,聲音並不很大」。不過是由「臍輪發音」,其聲厚重,故曰甚深如雷。
第二、清徹遠聞,說法時,不但字句清楚,而且聽的很遠。「在遠處聽,聲音並不太小」。
第三、諦了易解,說理說的諦詳明了,容易生解。
第四、人心敬愛,因有第一第二之聲音好聽,以及第三之義理易解,故此令人亦敬亦愛。
第五、聽者無厭,因為說法的人說的義味豐足,所以聽法的人亦就越聽越愛聽了。具此五義,方成第六「豐義味辯」。
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無論世間何人的辯才,更無過者了。總此七種,方得名為「辯說無礙」。
辯才天女,具有四種無礙辯才。我們要以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來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這樣方是普賢菩薩的第二大願。
這樣一說,恐怕我們對於「稱讚如來」是不能滿願了?我們不但沒有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簡直連一點點辯才都沒有嘛!
不是這樣說的,切勿自生障礙!要知道我們是學普賢菩薩發願,盡我們現在所有的才能,以最誠敬的心來稱讚如來就對了。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6 11:02
2、稱讚如來的利益
稱讚如來,能除「惡口障」。能得「無礙辯才」。
除惡口障,是「自利」之益。得無礙辯才,是「利他」之益。
先說自利之益:我們凡夫,為甚麼要在三界之內,六道之中,輪轉生死,受苦無窮呢?
因為我們造了十種惡業!身業有三種:即是殺,盜,婬。口業有四種:即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有三種:即是貪,瞋,癡。
四種口業,可以俱屬於惡口,以都不是善言之故。單講惡口之業,即是粗惡罵言的話。最惡的惡口,就是毀謗三寶!
由惡口所生之障,名「惡口障」。或者有口不能說話。或者雖能說話而說不清楚。或者說世間話說的很清楚,可是說起佛法來便說不清楚了。
或者雖說法說的很清楚,而聲音不好聽。這都是惡口障。必須發願稱讚如來,方能消除此障。有些人不會用功,聽說惡口生障,便實行「禁語」。在胸前掛一個「禁語」牌子,逢人則舉牌以相示,並且指手劃腳以代語言。如是則直把佛法變成外道法了!
要知道佛法勸人,只是不要說惡話,並不是完全不說話。假若不說話可以成佛,則世間的「啞吧」不是都成佛了嗎?!
但是說話要說善話,善話說的愈多愈好。稱讚如來,是最善的話!
所以常常稱讚如來,自然就把惡口障消除了。這是「自利」。
再說「利他」:唱讚,念經,說法,皆是稱讚如來。皆能令眾生得利益。
經中記載:印度有一個惡國王,要破壞佛教!有一天晚上,月亮很好!國王騎了一匹大象,到郊外賞月。
信步走到一座寺院門口,裏面有一比丘正在念經。
聲調哀遠,音韻鏗鏘!所騎的大象,站在寺門口,趕也趕不走;原來大象在聽念經!
這時國王亦注意到念經的聲音,越聽越好聽!
國王乃叫開寺門,見比丘念的是「三啟經」。
細閱經文,即悟「無常」!於是歸依三寶,大興佛教!念經尚能利他,則講經之利他,固不待言了。
利他即是自利;例如我們發願講經弘法,本來為的利他。
但越講越有辯才,將來得到「四無礙辯」,豈不是因利他而得的自利嗎?!
消除惡口障,引生無礙辯,這都是稱讚如來得到的利益啊!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6 11:03
3、念佛與稱讚如來
我們現在念佛的時候,同時即在稱讚如來。
例如:在「上供」時,先唱「爐香乍熱...」的香讚。
最後唱「天廚妙供...」的結讚。
在「打普佛」時,先唱「戒定真香...」的香讚。
再唱「彌陀佛大願王...」的中讚。
後唱「蓮池海會...」的結讚。
這都是屬於「稱讚如來」的。
又如念佛時,每一支香開始,必先唱「阿彌陀佛身金色...」。這正是將念佛法門與稱讚如來的行願,融而為一了。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7 13:51
三、念佛與廣修供養
1、廣修供養的釋義
廣是大勝,修是持理,供是奉給,養是資用。即是常常修持營理廣大勝妙之供品,以奉給資養於三寶。
供養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
財供養可以資養「色身」。法供養可以資養「法身」。
財供養又分身內之財與身外之財。「外財供養」,普通分為:四種供養、六種供養、十種供養等。
四種供養,亦名四事供養。即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是供佛及僧的基本供養。
其他的供品,缺少了尚可以。這四種供品,則缺一不可!因為這是「資身之具」。雖然出家修行,一切盡捨。而資養身命,卻仍需要這四種物品。我們現在要供養僧伽,就要注意,必須以此四事供養。因此四事是出家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設若缺少四事,則不足以資養身命。身命尚且不活,遑論修行辦道?!
又有六種供養,此有二說:一、香,華,燈,塗,果,樂。塗是塗香,以香料研為細末,塗摩身手,能淨垢穢,能除熱惱。樂是音樂。
二、閼伽,塗香,華,燒香,飲食,燈明。閼伽是水。
復有十種供養,此亦有二:一、香,華,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寶是七寶。珠是瓔珞。
二、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妓樂,合掌。繒是彩紬。蓋是傘蓋。幢幡是以彩緞繡製的懸掛莊嚴品,圓桶形者曰幢。長片形者曰幡。妓樂即音樂。
這都是「外財」供養。至於「內財」供養,即是以自身為三寶做事;所謂執勞服役等。
以上所講的各種供養,散見於各種經論。以係佛教常識,故附帶著講講。現在再講本文,普賢行願品上說:—l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們要廣修供養,就應當以重重無盡的三寶為對境。再看經文:—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鬘」有二種:一是華串。二是瓔珞。「酥」亦二種:一是牛乳油。二是藥草油。「須彌山」國語妙高山;四寶所成,有八萬四千由旬高。經中所列的供品,共有十一種。若是把諸種香合成「香」。把諸種燈合成「燈」。則只有七種。所謂「如須彌山,如大海水」。這是說「廣修供養」之「廣」!以見供品之廣大勝妙。可是如何能夠修辦這樣多的供養品呢?常然事實上是辦不到的。既然事實上辦不到,經中何以要這樣說呢?我們要知遁,這是「觀行供養」!須要注意經文中的「天雲」二字!天者自然之義。謂法界性中,自然具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德用。雲者緣起之義,普遍之義,重重無盡之義。謂由普賢甚深行願之力,以為緣起;令此種種廣大勝妙之供具,色相顯然!普遍於重重無盡三寶之前,而作供養。我們再看經文:—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此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千萬)那由他(億)分,迦羅(豎析人身上一毛為百分)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極微細)分,亦不及一」!
對於這兩段經文:先消文,後釋義:—
別明七行,皆「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者:學佛之人,必須能說能行,方可得到真實利益。
如大智度論說「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
這是說:能腳踏實地修行的人,所說的佛法纔是正確的。既然不能修行,又何必說法呢?能說不能行,還算有智慧的人嗎?
又如大法句經說「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雖誦千言,求名愈著!不如一說,棄執離著!雖誦千言,不欲捨罪;不如一聞,去離生死!...雖誦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絕離三界!雖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
千言是千字,或作千句解亦可。誦是背誦,包括演講。這是說:即使你能夠日誦千言,不修行也得不到實益。而且能說不能行的人,一定貪名。愈是能說,貪心愈大!如是則罪業日增,何能自利利他?
然而我們要注意:這只是警策能說不能行的人的。能行而不能說的「老修行」,是不得藉口以自護短的。因為能行不能說的人,世尊是呵斥為「啞羊僧」的啊!
今日佛教之不興,其病源即在於行解背馳!能解說的不能修行,能修行的不能解說。以是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了。
所以文殊章說「如說修行,如行而說。若不能爾,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必須把說出來的佛法,能夠行出來。
把行出來的佛法,能夠說出來。這樣纔叫「如說修行」。這樣纔叫以「法供養」如來。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者: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我們所修的善根,皆以救護一切眾生為目的。諸佛一定大生歡喜!這便是以「利益眾生」供養如來。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者:攝受即是攝取。眾生以差別為性,我們要度眾生,必須方便善巧,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攝取之。
如維摩居士「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
如是以六度法門,攝取一切眾生。於無量眾生中,不捨棄一個眾生;而必將他安置在佛道之中。這即是以「攝受眾生」供養如來。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者:例如我們要度眾生,必須學法修行。
學法修行,一定要受辛苦。而這種辛苦,正是代眾生受的。
又如眾生遭遇到災難,我們要去救災救難,也一定要受很多的辛苦!
這也是代眾生受的。諸佛為度眾生,不惜累劫勤苦!我們能代眾生受苦,最能契合佛心!是即以法供養如來了。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者:諸佛出世,為的是令一切眾生勤修善根。我們能勤修善根,即是供養如來。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者:菩薩是以「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對於弘法利生之事,念念不捨,即是供養如來。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者:這一句最重要!是乃以上六種行門的根本!甚麼叫著菩提心呢?即是度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的心。
設若離開菩提心而修前面所說的六種行門,則必被魔所攝持!
如是則一切佛法悉皆變成魔法!
不但不能利樂一切眾生,連自己也淪落於三界之中了。若能念念不離菩提心,方為真法供養如來。
以上消解經文,以下再釋其含義:—
「廣修供養」的經文,分為三段:
第一段「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這一段經文,在表面上看起來是「財供養」。
第二段「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這一段經文,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法供養」。
第三段「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
這一段經文,更顯明的校量著,第二段的法供養,勝過第一段的財供養。然而,倘作如是解,則便大錯特錯了!!
第一須知:第一段經文中的「財供養」是「觀行供養」。觀行供養即是法供養。第二須知:第二段經文中的七種法行,並不是另有七種法供養,而只是前面「觀行供養」所依據的七種發心!「
如說修行」者,即是如前所說的觀行;如是而行,即是「如說修行」。「利益眾生」者,即修觀行之時,本來是為利益眾生而修的。
果能如是與七種心相應,則所修的觀行,即名為真法供養了。
那麼第三段經文是怎樣校量的呢?其中含義是:觀行供養雖然是法供養,但必與七種法行之心相應,方得稱為法供養,方能得到不可思議之功德。倘若不與七行之心相應,縱令觀行成就,而法供養早已變成財供養了。其功德也就有限了。有志研究行願品者,幸勿以文害義!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7 13:53
2、廣修供養的利益
廣修供養,除慳貧障,得大財富。
慳是慳吝,自己所有的財物,不肯施捨於人,就是慳吝。
貪是貪得,他人所有的財物,總想屬於自己,就是貪得。
但是世間人都是凡夫,大家都有慳貪心。
你要貪他人的財物,實在不是容易的事。而因為財物不易貪到手,乃千方百計以謀之。甚至欲達目的,不擇手段,竟不惜傷天害理以圖之!
於是因貪財而造許多惡業!現在有犯國法,死後墮入地獄!
不但未得財富之樂,反而受苦無窮!這都是不明因果所致。
我們要研究一下,世間人為甚麼要這樣慳貪呢?為的是得大財富,享受快樂嗎?那知道慳貪不是致富之因,愈慳貪則愈貧苦!
眾生愚癡,令人可嘆!是以要想得大財富,切不可起慳貪心。不但他人之財不貪,自己所有的財物,還要布施。布施纔是致富之因。
所以廣修供養,可以除慳貪障,得大財富。
這是總說其利益。
若分別說之:則供華能除醜陋而得相好。
供香能除垢穢而得法身。
供燈能除癡暗而得慧明。
供樂能除瘖啞而得法音等。
如是等供養,一一皆有廣大報果。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7 13:54
3、念佛與廣修供養
我們早晨,先供一杯開水,次再點燈燒香,而後早課。
食粥之後,供華供果,而後念佛。
午前,供菜供飯,而後午齋。
而且每「一支香」皆須然燭焚香,而後念佛。
以及念佛堂中,所懸掛的縵帳幢幡,種種莊嚴。
這都是將「廣修供養」之行願,與念佛法門融而為一的修持。
有人說: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何必更要廣修供養呢?
須知一切行門皆由福報所攝持!設若沒有福報,不但找不著一座清淨的念佛堂,甚至於連衣食都不能具足!
如何能以安心辦道呢?
三寶是最大的「福田」!廣修供養可得最大的福報!
所以應當念佛與供養合一了。
但有兩點重要的道理,應當注意:
第一、在供養的時候,要加修「觀行」!雖然所供的只是一香一華,而必須觀想著如山如海如雲。
第二、在修「觀行」的時候,必須要發七種心: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
若能如是,必能成就普賢菩薩的第三「廣修供養」的大願。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8 12:49
四、念佛與懺悔業障
1、懺悔業障的釋義
華嚴經中本來是「懺除業障」。可是我們現在每日做早課時,都是念「懺悔業障」。
以此先解「懺悔」二字;「懺」是梵語,「悔」是華言。這有二種意義:一者梵語懺摩,華言悔過。是即翻譯梵語之懺摩,為華言之悔過。二者懺悔乃梵華並舉之詞,是乃一半梵語,一生華言。
懺即陳露先罪,即是恭對佛前,陳說發露先前所作之罪;要把自己的罪過,通統說出來,不得隱藏,這就是懺摩。
悔即改往修來,對於往昔所造的罪過,必須真實悔改;於未來的善法,一定精進修行;這就是悔過。
所謂「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方合懺悔之義。
再解「業障」二字,業有三種:一者善業,二者惡業,三者不動業。
業障之業,即是惡業;以惡業能障人天善法,能障出世聖道,故名業障。障亦有三種:一者煩惱障,即是無明。二者業障,即是五逆十惡。三者報障,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之果報。
為甚麼不懺悔煩惱障,果報障,而但懺悔業障呢?這有二種意義:一者業力甚大,故須先懺。煩惱障潛伏力弱,故後懺之。至於報障,已竟結成惡果,只有受報,無法懺除了。二者懺悔業障,即是懺悔三障;以煩惱障如種子,業障如水土,報障如果實;懺侮業障,猶如去其水土之緣,則煩惱種子自然乾枯,惡報果實亦自無法生出;是則但能把業障懺悔清淨,則三障悉皆捐除了。
上來已經把懺悔業障的大意,說明白了,現在再把十種惡業多說幾句: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凡夫是「畏果不畏因」的;惡果尚未現前,即不能生起怖畏之心。
怖畏惡道之心不生,如何能發心真實懺悔?然而三惡道的果報,乃屬於未來之事。未來之事,尚未現前,是故不易令愚癡淺見之凡夫生起怖畏。可是我們都是人類,人類的眾生,是大家都看得見的。就看得見的果報,以推過去之業因,則容易引起信仰之心,生出怖畏之念了。
我們大家都是人,都是父母所生,為甚麼所受的果報不一樣呢?
這就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現且不談善報善因。但說惡報惡因。
招感惡報之惡因,大別有十種:即是身口意所造之十種惡業。
於中「殺生」之罪,先墮地獄受苦。地獄之苦受完了,再墮畜生。畜生之苦受完了,再墮餓鬼。餓鬼之苦受完了,方得轉世為人。雖然生於人中,尚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這都是看得見的事實。此方說有一富貴人家,只有一個兒子:這位獨生子,一定有福好享了!可是他偏偏短命死了!這就是前生前世造了殺生之業的緣故。又如一位大財主,富有多金,正好享受榮華之樂!可是他偏偏身弱多病,雖有五欲之樂而不能享受!這亦是前生前世造了殺生之業的緣故。
第二「偷盜」之罪,先墮三惡道受苦。三惡道的苦受完了,方得轉世為人。雖然生於人中,尚得二種果報:一者常受貧窮之苦,二者雖有錢財而不得自在使用。
第三「邪婬」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的眷屬。以上三種,屬於身業,應當懺悔。
第四「妄語」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誹謗,二者常受他人誑騙。
第五「兩舌」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敝惡。
第六「惡口」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
第七「綺語」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無人信受,二者語不明了。以上四種,屬於口業,應當懺悔。
第八「貪慾」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
第九「瞋恚」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惱害。
第十「邪見」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於邪見之家,二者其心諂曲不直。以上三種,屬於意業,應當懺侮。
總上十種惡業,所受的果報,雖只有二十種,但這是大概分別的。若是詳細分別,實有無量無邊的果報。這些果報,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或為他人所遭遇。或為自身所親受。我輩凡夫,不明因果之理。遇到不如意的事,常常怨天尤人!真是惡上增惡,罪上加罪!明白佛理的人,一心懺悔尚恐來不及,又何敢怨天尤人呢?!
話得說回來:上面所說的果報,乃是由三惡道出來,轉生於人道,所受的「餘報」。與三惡道的果報比較起來,真是微不足道了。要是墮到地獄裏,其受苦之多,所謂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其時間之長,動輒論「劫」!真不知何日何時方能出來?!何況從地獄裏出來,復墮畜生。從畜生裏出來,更墮餓鬼。又不知經過多少劫?!真是「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那裏容許我們粗心膽大而不趕快懺悔呢?!
以上所講的話,乃是就因果的事實論的。現在再將造罪的心理分析一下,以便「罪從心起將心懺」。
人是善道的眾生,怎麼會不信因果,廣造諸惡的呢?
乃是由心理上漸漸變壞的。從微至著,分為十個階段來講:一者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不知身體是四大假合的,妄計人我之相。既把這個身體,認為是我自己,於是就要為這身體貪圖享受,一切罪過皆由此一念「身見」而起。
二者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內心之中,本已具有貪欲之煩惱,外面又遇到惡友的誘惑,於是執著我見之心倍加隆盛。
三者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內外惡緣,既已具足;即能內滅善心,外滅善事。不但自己不肯做善事,就是看見別人做善事,亦不歡喜。
四者縱恣三業,無惡不為。既不喜作善,則好作惡了!於是放縱身口意,無惡不造了。
五者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如好獵者,於萬般禽獸,總帶殺心!又如貪財之人,舉世資財,無一不要!雖然事實上未必盡遂其意,而其殺生貪財之心,實常遍布一切處所。
六者惡心相續,晝夜不斷。既無善心,則全是惡心。於是無時不想作惡。
七者覆諱過失,不欲人知。雖然無時無處不在作惡,可是不願他人知道。
八者虜扈抵突,不畏惡道。虜掠拔扈,粗野橫暴,抵觸唐突,冒犯聖賢!毫無畏懼惡道之念。猶如瘋犬,不易馴服。
九者無慚無愧,不懼凡聖。前面講作惡不欲人知,是尚有慚愧之心。至此則廉恥之心喪盡,不但不怕天不怕人,連佛菩薩亦復不怕了!
十者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梵語「一闡提」,華言斷善根。因果報應之理,一概不信。恣意作惡,方能稱心。猶如糞蛆,好樂廁所。
由此十種惡心,昏迷顛倒,廣造罪惡,永處惡道了。現在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對治法門。
第一要明信因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絲毫不錯。雖然現在作惡的人,尚未見其受到惡報;那只是因緣未熟而已。經云:「假使滿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沒有造了業不受報的。亦沒有自己造業他人受報的。精識善惡,不生疑惑,是為明信因果。以此明信因果之心,破除第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之心。
第二要自愧克責。設若放逸心一動,急當自己克責自己:「鄙惡罪人,不知修善,無羞無恥,猶如畜生。」再想到天見我屏處造罪,是故於天生慚;人見我顯處造罪,是故於人生愧。
以此自愧克責之心,破除第九無慚無愧不懼凡聖之心。
第三要怖畏惡道。修行的人,當自思惟:「人命無常,過於轉燭。一息不還,千載常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波深,船筏安寄?豈可坐待墮落?!」又佛名經云:「若不懺悔者,大命將盡,地獄惡相,皆現在前!當爾之時,悔何及乎?!當爾之時,欲求一禮一懺,豈可更得?!」思惟至此,怖心自生。怖心生時,如履湯火!
雖有五欲六塵之境,亦不暇貪染了。以此怖畏惡道之心,破除第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之心。
第四要不覆瑕疵。若有罪過,恭對佛像,盡情發露。發露罪過,猶如吐毒!倘若覆藏罪過,不肯發露者,猶如隱處有斑,覆諱不治,則致於死。以此不覆瑕疵之心,破除第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之心。
第五要斷相續心。既然發心懺悔,必須斷除作惡的相續心。即是懺悔之後,誓不再犯!以此斷相續心,破除第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之心。
第六要發菩提心。以前因為愚癡不覺,故遍一切處惱害有情。今發覺心,應當遍一切處利益有情。以此發菩提心,破除第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之心。
第七要修初補過。昔因惡身口意,造諸罪過。今以善身口意,修諸功德。以此修功補過之心,破除第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之心。
第八要守護正法。人能弘道,法藉人傳。人在法存,人亡法滅。故正法須得人護。以此守護正法之心,破除第三滅善心事不喜他善之心。
第九要念十方佛。昔因狎近惡友,信受其言,作諸惡事。今念十方佛,為我作導師,修諸善法。以此念佛之心,破除第九外遇惡緣我心增盛之心。
第十要觀罪性空。觀諸罪過,從因緣生,其性本空。以罪性本空,方能懺除。倘若罪性不空,則雖懺亦不能除滅了。以此觀罪性空之心,破除第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之心。所破者是十種惡心,是順生死之心。
能破者是十種善心,是逆生死之心。明了此等善惡之心,進修懺悔無罪不滅了。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8 12:51
2、懺悔業障的利益
懺悔業障的利益太大了,能以滅除三障,能得依正具足。
前面已經講過:煩惱障猶如種子,業障猶如水土,報障猶如果實。
只要把業障懺除了,煩惱種子得不到業水之滋潤,自然乾枯。
業障是因,報障是果;因既不生,果亦自滅。
所以懺悔的雖只是業障,而結果是三障完全除滅。這就是懺悔業障的利益。
至於得到依正具足的利益,則有二種解釋:依是依報,即是衣食住等。正是正報,即是身體。在未成佛之前的「因位」中,生生世世,身相莊嚴,衣食豐裕。在成佛的「果位」上,正報則相好圓滿,依報則珍寶嚴飾。這都是懺悔業障所得到的利益。
我們再把本段的經文念一遍,看看還有甚麼利益?經云: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即是懺悔業障所得的利益。嚴持淨戒,能生一切功德。但是有「業障」的人,雖欲嚴持淨戒,而不能「恒」常安「住」於淨戒之中,亦就是不能恒常安住於一切功德之中了。
比方說:有貪欲業障的人,則將因貪欲而犯戒。
有瞋恚業障的人,則將因瞋恚而犯戒。淨戒既不能恒住,一切功德得而復失,豈不可惜?!
是以有志嚴持淨戒者,必須誠心懺悔業障,方能得到恒常安住一切功德的利益。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5-18 12:52
3、念佛與懺悔業障
有人說:我們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何必還要懺悔業障呢?
說這種話的人,是不知道業障的厲害!經云:「業力甚大,能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有業障的人,雖欲念佛而不可能,又遑論一心。例如有人在貧困之時,頗肯念佛。一旦陞官發財了,佛也不念了。這就是被貪欲之「業」「障」住了。又如有人發心來打念佛七,不跟這個蓮友鬧意見,就跟那個蓮友吵架,結果自己把自己「氣」走了,佛也不念了。這就是被瞋恚之「業」「障」住了。
所以發願念佛的人,必須誠心懺悔業障。
在念佛七中,每天做晚課時,要跪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這就是將「懺悔業障」的行願,與念佛法門融而為一了。
作者: 事妈玛瑙 時間: 2012-6-4 15:45
標題: 楼主
方向错了 倒退就是前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