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楞嚴經 - 30 - 慧律法師楞嚴經DVD佛學講座第三十講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4-25 19:59
標題: 楞嚴經 - 30 - 慧律法師楞嚴經DVD佛學講座第三十講
楞嚴經 - 30 - 慧律法師楞嚴經DVD佛學講座第三十講
(國語) 2007.6.15

說明:[ ]內為講經課本之內容
〔 〕中括號內表須造字者,造字規則詳見範例說明表


翻開30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30頁,
[甲五 能詮教體]
也就是能詮釋教體的,
那麼,當然就是音聲了,
如果沒有這些音聲、語言、文字,
你怎麼來詮釋這個教體呢?
甲五 能詮教體,
[已知此經,義理甚深,]
[未審何為教體?]
[教體者,如來教法所依之體也。]
[本經文殊答世尊偈云:]
[「我今啟如來,]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在《楞嚴經》裡面,
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世尊的偈頌這麼說:
我今啟稟如來,
佛出,這個「出」當作動詞用,
是令眾生出離生死,
也就是令眾生超越娑婆界,
用什麼最快呢?
「此方」就是這個娑婆世界,
怎麼樣修行最快呢?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也就是用聞性來修行,
不生不滅的聞性。
也就是說:娑婆世界的耳根最利,
能聽經聞法、思惟,
更進一步的,
於動、靜外塵,皆能如如不動,
就是聞性在作用,
一根如是,根根皆然。
[據此,則釋迦以音聲而作佛事,]
我們今天講經說法,
講《楞嚴經》,
也是以音聲來作佛事啊!
對不對?
[是以音聲為教體。]
[今依賢首疏《起信論》,]
賢首疏就是《華嚴經》的註解,
和《起信論》的角度,
[略作四門以明教體:]
[一、隨相門:]
什麼叫做隨相門?
也就是站在相上的角度,
來說能詮的教體,
站在相上的角度,
來說如來教法所依之體。
如來教法所依之體是依什麼呢?
謂聲音,[謂聲、]
[名、]就是名相,
[句、]就是句子,
名相加多了,就變成句子;
句子多了,就變成文章。
所以,音聲是無形的文字;
文字是有形的聲音。
所以,音聲、名相,
也就是語言和文字、
句子、
文章等等,([文,])
[若徒有音聲,而無名、句、文,]
[亦不能成教體,]
譬如說:我們今天講《楞嚴經》,
除了音聲,還得依靠語言、文字,
我們這一本《楞嚴經》,
就是名相、句子、文章等等都存在。
也不能成教體,
[必須聲、名、句、文四法,]
[假實體用,]
「假」就是藉假,行教化之實,
藉用音聲、名相、句子、文章四法,
行教化之實。
這個「實」就是體;
聲、名、句、文就是用,
就是用,
就是互為體用的意思。
講一句‥‥‥
也就是說:
音聲能詮釋實相;
名、句、文都可以詮釋實相,
藉這個聲、名、句、文,詮釋第一義諦,
就是這個道理,
詮釋如來藏。
所以,藉假行教化之實,
體用[互相資助,]
[不可偏廢,]
[方成教體。]
[如世間風聲、水聲,]
[無有名、句、文,不能詮理,]
[不成教體。]
[按佛在世,說法度生,]
[是以音聲]
而音聲裡面,[含名、句、文,]
[乃攝假從實,]
攝假從實,
凡所有語言、音聲、句、文,
都是假相;
「實」就是實相,
也就是所謂的第一義諦,或者是講如來藏。
因此,講來講去,
任何的音聲、語言、文字,
其實,都在顯示第一義諦,
離第一義諦說法,不名為說法。
所以,說法者,
不可以離開第一義諦而說法。
[得成教體;]
[如來滅後,]
[紙墨之教,]就化作文字了,
[是為名、句、文,]
如來滅後,根據佛教史,
是佛滅度後六百年,
才有文字記載、記錄,
那麼,這一段中間,
都是一代傳一代,
一代傳一代的,
一代告訴一代‥‥‥
那麼,這記載裡面,
多少有一點不同,
有的人說:
四百年、五百年、六百年才有文字。
這中間過程,我們沒有在當場,
所以,我們用三法印和一實相印,
來檢驗所傳的是不是正法。
底下說:
如來滅後(大約六百年),
紙墨之教,是為名、句、文,
[乃以體從用,亦得成教體;]
[今當通取四法]
也就是[(聲、名、句、文。)]
[為教體。]
其實,這個聲、名、句、文,
最重要的是顯示實相的道理,
最主要是詮釋佛理,
理就是無生;
相上來講,
要透過語言、音聲,種種的善巧方便。
[二、唯識門:]
[「唯」遮外境,]
這個「遮」就是止的意思,
「遮」就是止的意思。
有的人,有時候小學生念錯了,
有一個小學生說:
王子犯法,與 ㄓㄜ 民同罪。
我跟他講:那個不是念 ㄓㄜ 啦,
那個念庶 ㄕㄨˋ 啦!
與庶民同罪。
這裡是念遮 ㄓㄜ,
唯遮,
「遮」就是遮境、遮止的意思,
外境。
所以,唯識的意思就是說:
所有的相、外境,都是唯心所現,
沒有真正的實在的外境,
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是萬法都是唯識。
所以,唯就是只有心識在作用,
實在是沒有外境,
外境本是緣起緣滅的虛妄相,
而是我們因為起虛妄的執著,
和虛妄的分別,
不了解萬法唯識的道理。
所以,「唯」就是遮外境,
意思就是:只,
不能說有外境,
境、相分,仍然是唯心所現的。
[「識」表內心。]
[此按萬法唯識之旨,]
[即一切教法,亦不離識。]
一切教法,也不離識。
[一、本質教:]
[乃是如來鑑機既定,]
[應以何法得度,]
[即從淨識現起,為眾生說。]
第一段是如來淨識起,
如來的清淨心所顯示出來的,
叫做本質教。
如來鑑定,看看機緣成不成熟,
要講什麼法、
掌握的時空,
從清淨心說法,
這個叫做本質教。
[二、影像教:]
[即聽者之識,]
本質教是從如來的清淨心,
叫做本質教。
再來呢?
影像教就是聽者之識,
聽聞佛法之識。
[託彼本質教上,而現文義之相,]
譬如說:圓滿,
就想到大概是像月亮這樣子圓滿。
空性,
嗯!大概是像虛空。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離開這個相,
因為沒有證悟到第一義諦,
所有的如來第一義諦,
都會轉化成意識型態的揣測,
意識型態的揣測。
所以,說法很困難,
你講無相,他以為什麼都沒有;
你講實相,不可思議的境界,
他認為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不能講;
但是,什麼都能說、什麼都能講。
是不是?
依體起用嘛!
所以,你講一個圓滿,
他就認為有一種東西是圓圓的,
像月亮一樣;
你講清淨,
他就會觀想成太陽一樣、
像虛空一樣,
反正眾生沒有辦法離開這個意識的推測的相。
所以,聽經聞法要慢慢慢慢的細嚼慢嚥。
因此,這個佛法它不能聽一遍,
今天看了以後,感受很強;
你經過了一年、二年、三年,
再來聽一遍這個VCD或者DVD,
那個感觸又完全大不相同!
為什麼?
你的境界一直在進步嘛!
所以,師父前天講:
就像蛇,
蛇如果不脫皮,牠不能成長;
人的心沒有經過創傷,是不能成熟的。
所以,傷痛是好的,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痛苦,經過痛苦的洗禮,
更懂得「珍惜」叫做什麼。
所以,因此,站在聖人的角度,
聖人的角度,
他什麼都可以融通、
什麼都可以解脫;
可是,站在眾生的角度,
他很困難,
他什麼都著,什麼都綑死,
綑死!
第二這個影像教就是這樣子,
即聽者之識,託彼本質教上,
而現文義之相,[為己所緣。]
雖然不是第一義諦,
至少有一個因緣。
所以,你現在不是佛,
至少給自己一個增上緣。
所謂[本質教,]
[如石印石上之文字;]
這個啊,
我剛看這個《楞嚴經》,
這一句看了有一點吃力;
後來知道說:
哎呀!
如果把這第二個石頭,這個「石」除掉,
念起來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如石印上之文字,
也就是直接刻在石頭上的文字,
就是這樣的意思,
就是石印上的文字。
所以,他為了強調這個石印,
還加一個「石」,
念起來就:「石印石」,
咦?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所以,這一句對初學佛法來講,
有一點困難,
我現在把它解說,
就是這樣子不困難,
不會很困難的。
如石印上之文字,
就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
這個叫做本質教,
這個叫做單刀直入。
意思就是說:
從清淨識,顯現為眾生說法的,
本質教,
就是像石頭上,石印刻的文字。
[影像教託彼所成,]
[如石印所印之文字。]
石印,文字刻在上面,
你只要上一點油墨,
唰!印一下,
所印之文,文字就出來了!
以前用這樣的比喻,
我們用現代來講,
譬如說:一張白紙打字,
一張白紙打上字,這個叫做本質教;
拿這一張紙去copy影印,
這個叫做影像教,
這樣更清楚!你知道嗎?
這一張白紙就是佛的清淨心;
這一張白紙裡面的文字,
就是佛清淨心假借方便的語言、文字。
是不是?
眾生看影印的,多少也可以體會一點。
所以,以前因為沒有影印機,
所以,講起來就很辛苦;
現在有影印機了,
用這樣來比喻,那就直接了當,
直接了當。
所以,[二皆不離識,]
[故以唯識為教體。]
[三、歸性門:]
[性即真如。]
[以上識心無體,]
無體就是無體性,
也就是沒有永恆性,
沒有永恆性。
諸位!
所謂剎那即見永恆,
諸位!
剎那是妄,永恆亦是妄;
始是妄,終亦是妄;
因是妄、緣是妄,果亦是妄。
為什麼妄?
講究竟本體來說;
從事相來說:
有始、有終、有因、有果、
有剎那、有永恆。
因此,我們要了解,
佛站在哪一個角度說法?
站在歸性門的角度,
「性」就是真如。
以上識心無體,
沒有體性,就是沒有永恆性,
[唯是真如。]
[以一切法,從本以來,]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離心緣相就是離意識型態,
意思就是:學佛,你不能用觀念,
卡在某一種觀念,
你就是死路一條,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是不是?
這意思就是說:
你聽經聞法要契入真如實相,
不能用意識心聽經聞法。
所以,離心緣相,
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離開一切的觀念,
善惡、是非、高下、貧富等等,
觀念統統要放下,
[畢竟平等,]
為什麼說:畢竟平等呢?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嘛!
為什麼?
諸相本身就是空相嘛,
諸相非相,本身就是空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單刀直入,就是畢竟平等嘛!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淨名經》云:「無離文字,而說解脫」]
不可以離開語言、文字,
而另外有一個解脫,
文字就是解脫。
為什麼?
若悟不二法門,文字就是解脫,
不能把文字跟解脫打開來。
有的人講:我不著相,我不著相!
然後,不來聽經、不聞法,
然後說:我離語言、離文字!
錯!
語言、文字就是解脫;
解脫就是不可以離開語言、文字,
文字跟解脫就是不二的。
所以,無離文字,而說解脫,
不可以離開語言、文字,
而另外跑出一個解脫。
[亦此門意耳。]就是這一門的意思,
萬法歸性門。
[此經五陰之色陰,]
[十二處之眼色處、耳聲處,]
眼色處是眼根,色就是六塵的色塵;
耳聲處,耳根對聲塵。
其實,
這個都在描述根跟塵所產生的識,
眼根攀緣色塵,
眼識界就顯現,
眼識界就顯現;
耳根攀緣聲塵,耳識界就顯現。
那麼,諸位!
大悟的人,有沒有眼識界呢?
有沒有耳識界呢?
為什麼講:
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諸位!
站在哪一個角度講:
萬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站在本體的角度說,
性識本來就是一如。
如果說:十八界,
五陰、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空,
那麼,你認為沒有識,
怎麼作用呢?
本性是無生,
無來無去,無生無滅,
沒有識,那怎麼作用呢?
那大悟的人,
就沒有眼識了、沒有耳識了,
也沒辦法聽聲音了,
那比凡夫更糟糕!
所以,性是體,識是用,
這是對大悟的角度說的;
那麼,對迷的角度,
萬法唯心所造,就是唯識所造,
是站在迷的角度說。
因此,我們要了解,
佛所站的角度不一樣,
詮釋的義理也不一樣。
那麼,
現在把這個五陰、十二處、十八界,
都會歸怎麼樣?
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經五陰之色陰,
十二處之眼色處、耳聲處,
[十八界之眼識界、耳識界,]
[一一皆歸如來藏妙真如性,]
[故聲、色二教,皆以歸性為教體。]
歸性就是第一義諦。
所以,一切法師說法,
無論禪、淨、律、密,
不能離開第一義諦而說法。
[四、無礙門:]
[即前三門,]
前面三門,
就是隨相門、唯識門、歸性門。
即前面三門,
心對境,理對事,([心、境、理、事,])
[圓融無礙,交徹相攝,]
[而成四無礙法界。]
這是《華嚴》的思想:
事無礙法界,理無礙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而成四法界。
[隨相門屬境]
也就是
[(聲名句文屬色聲之境。),]
[唯識門屬心,]
[合之成心境無礙;]
心境無礙。
[又前二門屬事,]
[歸性門屬理,]
[合之成理事無礙;]
在這裡又有一個疑問了:
為什麼前面講唯識?
就是唯心,表內心嘛!
為什麼它是指事呢?
前二門,
你說隨相門屬事,這個還能理解;
為什麼連唯識門也屬於事呢?
很簡單,
因為它是屬於造作,
不屬於無為法,
所以,歸為事門,
事門。
所以,又前二門屬於事,
因為事‥‥‥
隨相門:聲、名、句、文,
這個很容易理解它是相,
是事相。
唯識門列為事相,是因為它有造作;
性是屬於無為法,
無為就是無造作。
因此,從識跟性一起來討論,
那麼,性就是體,識就是相用,
知道吧!
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
佛或者祖師在講的,
他是站在哪一個角度說的。
所以,合之成心境無礙;
又前二門屬於事相,
歸性門屬於理,
合之成理事無礙。
[又前二門事之與事,]
[隨相不礙唯識,]
為什麼?
心、境本來就是如來藏性嘛!
[唯識不礙隨相,]
[一塵剖出大千經卷,]
諸位!
這個一塵剖出大千經卷,
有二種重要的觀念,
第一個重要觀念就是:
一念般若心,能出無盡的法界。
也就是說:
我們這一念與般若相應的如來藏性,
可以演無量無邊的法。
所以,一塵,
這「一塵」是表法的,
是最小的單位,
最小的單位,我們說一塵;
但是,還有比塵更小的,
那就是念頭。
所以,一塵是表法的,念頭,
這一念與般若相應,
般若的智慧相應的時候,
就可以演說出大千經卷,
這是第一種。
第二個重要的觀念:
一個塵是緣起、是性空;
那麼,盡法界的真理,
也不能離開這個一塵、一個顆粒微塵。
為什麼?
一個顆粒微塵,是緣起、是性空;
無盡的法界,仍然是緣起、是性空。
所以,什麼是佛法?
在這裡就很簡單,
要好好的體悟,
什麼是佛法?
就是把千差萬別會歸到平等的心性。
所以,簡單講就是:
平等心的人,就是真的入佛法;
懂得放下的人,他就接近涅槃。
如果不懂得放下,
不管你用什麼拜佛、念佛,
你怎麼樣下功夫,都很困難,
因為跟佛的心性不相應,
就是修行沒有抓到重點。
懂得放下,
涅槃就快現前;
徹底放下,就徹底見佛!
所以,我們要念佛,
念佛以前,有一句:萬緣放下,
才一念提起啊;
你現在萬緣沒有放下,就要一念提起,
那沒辦法的!
要怎麼樣才能夠萬緣放下呢?
要有般若的智慧,你才放得下嘛!
是不是?
所以,一塵剖出大千經卷,
含有二層意思,
一、一念般若相應慧,
能演無量大千經卷諸法。
第二、一塵是緣起性空;
無量法界也是緣起性空,
也能出大千經卷,
你怎麼說,
都不能離開緣起性空的道理。
所以,[一塵如是,塵塵皆然,]
[則屬事事無礙。]
一塵是事,
大千經卷、法界還是事相,
這屬於事事無礙。
諸位!
初學佛法的人,千萬不能搞錯,
這個事事無礙法界,
不是事事順利、事事無礙,
不是你想的那個,這樣會鬧笑話的!
你把事事無礙法界認為:
事事都沒有障礙啊、事事都順利啊!
喔!阿彌陀佛!
這個就很嚴重,
這個完全扭曲佛的意思。
這個事事無礙法界的意思是說:
層層無盡,
就是華藏、華嚴世界,
這個是佛的境界、
大菩薩、十地菩薩的境界,
事就是這樣子,
事事統統是無礙;
不是你想的:每一種事情都是無礙,
不是這個意思。
[此經四義交徹,四相無礙,]
來!恢復一下觀念,
27頁第一行,
27頁第一行,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此四義。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此是四相。
好!翻回來,
強化一下印象。
此經四義交徹,四相無礙,
[三藏圓融,]
三藏不是經、律、論;
三藏是:
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
[得以無礙為教體。]
無礙。
[後二門]
後二門就是歸性門和無礙門。
[與臺宗明此經,]
[以如來藏為體,]
[亦相脗合,]
這個「〔月*昏〕」字打錯了,
這個「脗」字,左邊是月部沒有錯,
右邊打錯,
底下那個口是對的,
上面是要寫一個勿,
勿就是勿入的勿,
千萬不要怎麼樣子,勿,
就是忽然的忽上面那個部首,沒有心。
所以,就是一個月、
一個勿、一個口,
是這樣的字才對,
叫做脗合,
應作脗合,
不是這個字。(新版已更正)
[五能詮教體竟。]
諸位翻開《表解》第五頁,
能詮教體,
教體──如來教法所依之體,
文殊答佛偈:
我今啟如來,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據此:
則知道釋迦牟尼佛以音聲而作佛事,
是以音聲而為教體。
翻過來第六頁,
為什麼要看這個《表解》呢?
因為這個《表解》是提綱挈領,
一看,哇!就很清楚了!
今依賢首略作四門,以明教體:
四門──
一、隨相門;
二、唯識門;
三、歸性門;
四、無碍門。
什麼叫做隨相門呢?
以聲名句文四法,攝假從實──
方成教體──
今紙墨之教,
是名句文以體從用,
亦得成教體。
二、唯識門──
唯遮外境,
「遮」就是遮止,
千萬不要誤認為有外境,
外境都是緣起、都是如幻的,
包括這個色身都不可得了,
何況外境呢?
你看到的山河大地、
一顆微塵、一棵樹、一座山,
任何一種動物、植物,
都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
所以,遮,唯遮外境,
識表示內心──
此按萬法唯識之宗旨,
也就是一切教法也不離識。
那麼,一切教法不離識──
一、本質教,
二、影像教,
什麼叫做本質教呢?
是如來鑑機既定,應何法得度,
從淨識現起,為眾生說。
什麼叫做影像教呢?
也就是聽者之識,
託彼本質教上,而現文義之相,
為己所緣。
什麼叫本質教呢?
就是從淨,淨就是淨識,
現起,
如石印、石上之文,
這樣念,這個句讀要這樣念:
如石印之石上之文字,
那就更清楚!
託彼所成,
如石印所印之文字。
二皆不離識,故以唯識為教體。
第一個是以音聲為教體,
聲、名、句、文為教體;
第二個是以唯識為教體;
第三、以歸性為教體,
第三、歸性門──性就是真如,
以上識心無體,
無體就是沒有永恆性,
識心是在我們如來藏性剎那生剎那滅‥‥‥
虛妄的執,
生、住、異、滅‥‥‥
虛妄的生、虛妄住、虛妄的異、虛妄的滅,
所以叫做識心無體,
也就是識心沒有永恆,
唯是真如,
我們底下,
識的底下還有一層永恆的,
就是真如的體性。
又四科七大,一一皆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聲色二法,
皆以歸性為教體。
第三叫做歸性門。
那麼,這個無碍門,
是從前面三門來討論的,
一、從隨相門;
二、唯識門;
三、歸性門。
一、隨相門──
是屬境、屬事、隨相不碍唯識,
它畫三條線下來,
隨相門是屬境、是屬於事相,
隨相不碍唯識。
第二叫唯識門,
唯識門──是屬心,也是屬事,
為什麼唯識屬事呢?
因為沒有造作就是屬性;
有造作就是屬事,
因為這個識是跟性一起討論的。
那麼,這個第二、唯識門──
是屬心、屬事,
還有一個是唯識不碍隨相。
第三、歸性門──是屬於理。
那麼,底下就更清楚了,
屬境、屬心──就是心境無碍;
屬事、屬理──就是理事無碍;
那麼,
隨相不碍唯識,唯識不碍隨相──
就是事事無碍──
三門為一無碍門。
底下,
也就是前面三門,
心、境、事、理,圓融無碍,
一塵剖出大千經卷,
一念圓含百界千如,
這個一念圓含百界千如,
是天台宗的思想,
一念圓含百界千如。
故以無碍為教體。
好!諸位翻開講義第32頁,
32頁,
[甲六 所被機宜]
也就是說:
所被就是說:加被的,
或者是說適合的;
宜就是說:
適合哪一些根器的,
佛是為哪一類眾生說法的?
《楞嚴經》能夠加被哪一些根器,
使他們受益呢?
這甲六 所被機宜。
[已知此經,能詮之體,]
[未悉所被何機?]
[聖人設教,本是應機而說,]
[故經稱為契理契機之教。]
[今按本經,應分通、局。]
[通:即普被群機,]
全部包括在內。
[前判此經,正屬終教。]
「終教」加一個:實,就是終實之教,
「終」就是大乘終教,
為什麼講實呢?
就是究竟說,
不保留了、不善巧了,
全部都是顯示如來藏性了。
叫做大乘[終實教意,]
[明一切眾生,皆當作佛。]
[富樓那言:]
[「我與如來,]
[寶覺圓明,真淨妙心,無二圓滿。」]
我跟佛都是平等的,
佛的心寶覺圓明,真淨妙心,
我也是這樣子。
[既然生、佛無二,]是平等的,
[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祇因迷此無二之體,故為眾生。]
[此經乃阿難請問,得成菩提之法,]
[凡有心者,皆當作佛,]
[蠢動含靈,]
這個「蠢」就是春天的小蟲,
叫做蠢動含靈。
[皆有佛性,]
[何機不當被哉?]
「被」就是說佛加被,
所謂的加持、加被。
說:何機不當被哉?
[局、即揀擇當機。]
[以通中攝機雖廣,]
「通」就是前面講的普攝群機,
通。
以通中攝機雖廣,
[受益難齊,]「難齊」就是很難一致,
雖然含攝的這個根器很廣;
但是,要他們受益很困難!
所以,佛陀說:
在《大般涅槃經》講:
講經說法的人,要注意對方的根器,
小根、小器的人要用小法;
中根器的人要中等的法;
上根器的人要用上法;
上上根器的人要用上上法。
佛陀舉一個例子,
譬如說:嬰兒,
他說,
佛在經典裡面作比喻,
說:嬰兒他的食量只有一點點,
一點點;
母親如果不懂;
「母親」是指說法的人,
硬是把這個小孩子‥‥‥
他牛奶喝不下了,
硬擠、硬壓:
你非吃不行、非喝不行!
這個小孩子喝下去以後,
因為他已經飽了,會怎麼樣?
會吐出來,
會吐出來!
也就是說:
你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
說法的人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
要觀機逗教,
你要把這個法傾囊相授,
要看對方受得了受不了?
對方只是嬰兒,
他的食量只有一點點,
他一點點就飽了!
是不是?
所以,世間人,
你跟他講因果、行善可以生天,
他就很滿足了;
對於成佛的人,這個還不夠!
所以,因此,
說法者應當觀機逗教,
就像餵母乳一樣,
小孩子幾點、幾時要餵母乳,
不可以讓他吃得太撐,
硬灌,達不到效果,
這個就是佛在經典比喻得很好!
如果是大人,
那麼,吃的飯量也大,
你儘管來,
飯、菜多一點,無妨!
為什麼?
他是大人,胃大嘛!
所以,用這個來比喻
根器能夠領受深淺的義理,
因此,說法還是要看情況。
底下說:
[但根深者,即得悟入,]
[淺者祇能信解,]
[都無夙根者,]一點根兒都沒有的,
[不過結緣成種,]
我們今天講《楞嚴經》也是一樣的,
根器很深的人,
哇!聽得法喜充滿;
根器很淺的人,也不錯,
也能信心、能解如來的真實義。
那麼,有的人說:
哎呀!我在家裡看電視,
不如來聽師父講《楞嚴經》,
這二個鐘頭聽一句也沒關係!
你種下了善根,
不錯了!
不過結緣成種,
也不錯!
[論益則屬遠因緣,]
今生今世不能成就,
沒關係!
來世再繼續修行,
你總得要有一個開始、
有一個因嘛!
[故當揀擇,]
[尋常揀去非機,]
非機,乍聽之下,
如果一個人不認識字,
ㄈㄟ ㄐㄧ,他會寫:飛機,
就是你在坐的那個會飛的飛機。
「非機」就是非楞嚴會上之機,
叫做非機,
不是楞嚴會上的根器的,
尋常揀去非機,
[此則揀擇乎當機也。]
平常選擇非機,
就是不是當會的根器的。
那麼,在這裡他選擇當機,
其實,這二個是一體兩面的,
我們選擇《楞嚴經》適合的當機,
當然就會把不適合的選掉,
這二個:非機跟當機,
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說:此則揀擇乎當機也。
[此經既屬終實教意,]
[自是歎大褒圓,]
「歎」就是讚歎,
讚歎大乘,
因為大乘可以成佛嘛!
褒呢?
「褒」也是表揚、是讚美的意思。
褒圓,「圓」就是圓教,
這個圓教是對前面藏、通、別,
四教來講的,
叫做歎大褒圓,
這個完全是天台宗的思想。
讚歎,
「自是」就是當然。
說:此《楞嚴經》既屬於終實教意,
講究竟的一實相的道理。
自是就是:當然是讚歎大乘、
當然是表揚圓教的義理。
[引小入大之教。]引小乘入大乘之教。
[經云:「如來今日,]
[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又偈云:「此阿毘達磨,]
做一下筆記,
阿毘達磨有二層意思,
一、翻譯成中文叫做無比法,
沒有比這個‥‥‥
無比,無與倫比,
比就是比例的比、比利時的比,
無比法;
又翻譯成殊勝法。
那麼,在這裡連貫起來,
稱為此無比殊勝之大法,楞嚴大法,
是[十方薄伽梵,]
「薄伽梵」就是佛,
十方諸佛,薄伽梵就是諸佛。
[一路涅槃門。」]
一路涅槃門,
前面加一個:唯一的,
這是明心見性‥‥‥
此《楞嚴經》捨識用根,
十方諸佛所讚歎!
這一句講得激動一點,
十方諸佛要成佛,
必須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才能夠成佛,
單刀直入就是這樣子。
可見明心見性有多重要!
好!再講一遍:
此無比殊勝楞嚴之大法,
是十方諸佛唯一一條明心見性,
令一切修行入於涅槃門,
沒有第二條路,
十方諸佛都要明心見性、
都要大徹大悟,
即心即佛的道理。
[皆意在接引小乘,趣入大乘也。]
[又阿難當機,示居有學聲聞之位,]
「示」就是示現,
沒有阿難示現,
哪裡有這一部《楞嚴經》呢?
當然就是演一齣戲給你看,
才有這一部《楞嚴經》可以看。
[佛云:]
[「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
[發心勤求無上菩提。」]
[皆回小向大之明證也。]
[先明小乘四類:]
[一、回心聲聞。]
回心聲聞就是對定性聲聞講的,
定性就是難以改變,叫做定性,
你這個個性已經固定了,
當然就是定性聲聞了,
不發菩提心,
只自利,不利他,
就是不回心聲聞。
這個回心聲聞就是回小向大的意思,
對定性聲聞來講的,
所以,回心聲聞又叫做不定性聲聞,
能回小向大,
所以,他叫做不定性聲聞。
[經云:]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
[修菩薩乘,入佛知見,]
[應當審觀,]
[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你既然要入佛的知見,
要好好的微細的觀照,
你的初發心,
是不是用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修行?
跟果地覺有沒有一樣?
你因地不真,
因地用生滅意識心,
你沒有辦法達到果地覺。
是為同?是為異呢?
[二、並為緣覺。]
緣覺,梵文叫做辟支佛,
很多人認為:辟支佛就是一個佛。
不是的!
這個「辟支佛」是梵語,
梵語叫做辟支佛,
「辟支」翻譯成中文叫做因緣;
「佛」就是覺,
「辟支佛」翻譯成中文叫做因緣覺,
千萬不要把「辟支佛」誤認為是一尊佛,
這只是二乘人而已,
這是梵音翻譯的。
如果你把「辟支佛」當作是誤為佛的境地,
那就完全錯誤了!
因為它其中有一個「佛」字。
這個「辟支佛」跟釋迦牟尼佛是完全不同,
釋迦牟尼佛是一尊佛的名字,
他的名字叫做能仁。
是不是?
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一尊佛的名字;
這個「辟支佛」是梵語、梵文,
翻譯成中文叫做因緣覺,
簡稱:緣覺,緣覺。
所以,他不是佛啊!
所以,千萬不要把緣覺辟支佛誤為是佛,
有很多人到這個地方,始終摸不著邊兒:
為什麼?
咦?底下一個「佛」,辟支就是佛囉!
不是!
這個「佛」就是覺的意思,
是從因緣覺‥‥‥
辟支佛就是因緣覺;
因緣覺就是辟支佛,
純粹是梵音翻譯的,
不是一個人的名字。
[經云:「哀愍會中,]
也就是願佛哀愍會中,
[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三、並及有學。]
有學阿羅漢,
阿羅漢底下就是有學,
四果以下統統稱為有學。
[經云:]
[「令有學者,從何攝伏]
攝受、降伏。
[疇昔攀緣,]
「攀緣」就是意識心,
「疇昔」就是從前、以前。
從哪裡來攝心、來降伏以前的意識心、攀緣心?
所以,修行人,
一切比丘、比丘尼;
不要常常到在家居士去,
用攀緣心,
比丘是非就多!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
有一些比丘,
很喜歡攀緣有錢的居士,
被佛所呵叱,
被佛所呵叱!
為什麼?
那個跟生死‥‥‥
金錢跟生死沒關係,
認真修行,
是我們比丘、比丘尼的責任,
他們供不供養,是他們的發心,
不關我們的事情。
因此,我們要了解佛的用心,
佛不准比丘、比丘尼一直攀緣這個外境,
往外一直跑。
[得陀羅尼,]就是得總持,
[入佛知見?」]
[四、兼為定性,]定性就是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就是難以改變,
現在要把他改變了。
[經云:「令汝會中,定性聲聞,]
[及諸一切未得二空,]
二空就是我空、法空。
[回向上乘阿羅漢等,]
上乘阿羅漢就是佛。
所以,你到泰國去講大阿羅漢,
就是指佛。
[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這個「一乘」就是佛乘,
就是明心見性,
見到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這個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由什麼顯呢?
就是由定顯寂滅道場。
意思是說:
一切修行人,都在培養這個定,
戒是培養定,
慧還是培養定,
因為定它是體啊!
你要持戒,
心沒有定,也會攀緣持戒啊!
是不是?
你的慧沒有定,就變成狂妄啊!
所以,戒跟慧,一定要以定為體,
也簡單講:一切經典都在講定。
所以,比丘、比丘尼、
出家眾、居士,
要理解佛的用意,
心定就見佛;
心不定沒有辦法的!
[以上四類,皆此教之當機眾。]
底下這一段非常重要,
欲入解脫佛道,
千萬小心,
下列四種毛病不可違犯;
犯了下面四種毛病,沒有救,
沒有救了!
[次明帶病四類:]
[一、認識為心。]
「識」,用一個框框框起來,
這二個字如果不懂的話,
以為「認識」二個字:我認識你、你認識我。
錯!
那個「識」要單獨的框起來,
認為這個執著心、分別心、
推測心、意念心,
就是現在平常你日用的,
推敲的這個生滅、妄想意識、顛倒心,
認為這個就是我們的心,
一、認識為心,
這個是病,很嚴重的病!
[以攀緣心為自性者,]
[不知常住真心,]
[用諸妄想。]
一下子我來看電影;
一下子來吃宵夜;
一下子,
要不然,我們來出國去走一走,
反正心就是定不下來,
沒有找到真心,全世界跑遍了,
And so what?
你又能如何呢?
是不是?
跑到外太空去旅遊,那又怎麼樣呢?
所以,這個世間,
如果沒有世尊來示現成佛,
昏天暗地啊,
沒有一個人可以覺悟的,
沒有的!
[二、恃聞忽定。]
每天聽經聞法,卻不練習這個定,
練習這個定在哪裡呢?
在善惡、是非、對錯,
一切都可以練習這個定。
這個定,
要從般若智慧跟忍辱雙管齊下,
就定得下來,
用般若觀空,
用般若觀空;
用忍辱守住定,
慢慢就進入首楞嚴大定。
沒有前面二種功夫,
沒有辦法,
就是忍辱跟般若,
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個人吵架,定不下來就是定不下來,
能放下就算不得了了!
大悟,
大悟就沒有對象啊,
你不須要定啊,
你不須要克制它啊,
沒有對象啊!
你恨對方嗎?
諸位!相不可得啊,
對象是一堆臭骨頭所構成的,
你為什麼會恨對方呢?
是不是?
師父啊!您要原諒他啊!
沒有東西可以原諒,
自性本來就空,
對象本來就不存在,
不須要原不原諒。
[阿難白佛:「自我出家,恃佛憍憐,]
[求多聞故,未證無為」。]
也就是說:
忽定力是不行的!
[三、求他加被。]
這一段可是特別的重要,
尤其修淨土法門的人,
要特別特別注意,
佛在經典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阿難的表達,
正是一切眾生所犯的毛病。
[經云:]《楞嚴經》阿難這麼說: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
[恃佛威神,]我以為靠佛就行了!
[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我常常這樣想:不須要我阿難修啊,
佛是我的堂哥,
佛您加被我一下就行!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
以為如來可以給我三昧定力,
錯了!
底下這一句,就是一切修行人的通病: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不知道佛是佛、你阿難是阿難啊,
我不能替代你生死啊,
搞清楚啊!
所以,師父以前有講:
修行要靠親因緣,還有增上緣,
佛陀只能給我們增上緣啊!
所以,諸位在這裡,
諸位就很清楚了,
如果佛可以救眾生的話,
那麼,佛在世的時候,
對那一些一千二百個阿羅漢,
為什麼要講不淨、苦、空、無常、無我?
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呵叱那個徒弟,
要精進、要努力?
佛就叫他們睡大覺:
來!
統統我釋迦牟尼佛來就好了!
所以,佛根本沒有辦法度眾生,
自性是一定要自度,
自己如果不放下,佛也是沒轍!
有的眾生根本就不理解佛,
有一個信徒,
有一個信徒,
他去燙傷,
去燙傷,你知道嗎?
去燙傷,
他看了經典說:
大悲咒多麼的靈感、多麼的好,
我念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
他這個燙傷得很嚴重,
不去看醫生,
已經起那個水泡了,
紅腫、發炎了,
他認為觀世音菩薩很靈感;
是的,是沒錯!
他不去看醫生,怎麼樣呢?
他去念那個大悲咒,
用那個水‥‥‥
已經燙傷很嚴重了,
用那個大悲咒的咒水,
敷在這個皮膚上邊;
沒有敷還好,
敷下去不得了,
潰爛!
佛法是要符合科學跟智慧的,
不懂佛法,這樣會醫死人的!
刀傷、燙傷,就是應該要看醫生啊,
哪個說不看醫生?
要趕快送醫嘛!
他說:不用,不用!
觀世音菩薩很靈!
是很靈沒有錯啊!
所以說:他就不看醫生,
哇!紅腫、潰爛,
啊!慧律法師啊!
您看,這隻手腫起來啊,
大悲咒不靈啊!
我說:你才不靈啦!
趕快送醫!
他說:要送醫啊?
是!趕快送醫院!
慧律法師!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我說:拿回來的藥,
消炎的這個西藥,
趕快念大悲咒,
藥拿來放在觀世音菩薩前邊。
還有那個藥膏,要塗抹的藥膏,
刀傷、燙傷的藥膏,
放在觀世音菩薩前邊,
這樣念大悲咒、念觀世音菩薩,
求觀世音菩薩藥吃了好、藥膏抹了會好。
喔!還有這一層喔?
要符合科學啊,
佛教是智信,哪得迷信這樣子呢?
這樣你會醫死人的!
完全不符合佛意。
我們身體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
這個刀傷、燙傷,就是地被破壞啊!
是不是?
你用水來救就不符合啊,
要趕快送醫,
打針、吃藥,
消炎嘛、消腫嘛!
還好有聽我的話,
救了他一命,
否則他會破傷風而死!
所以,大愚癡人,扭曲佛意,
扭曲佛意,
佛教最不講迷信的。
所以,你們有病一定要看醫生,
拿回來的藥,
再合掌念藥師咒、大悲咒,
這樣吃了,
這樣才會好嘛!
知道嗎?
頭腦醒一醒,
不然,你會醫死人!
看了以後:
喔!如此的弟子啊!
這個在講經說法不發揮一下,
實在不曉得!
所以,學佛還是有佛呆子,
我們不是說菩薩不感應,
菩薩有威德力;
但是,菩薩不能違背四大循環、
大自然的法則,
不可以的!
佛菩薩不能違背這個緣起緣滅、
四大的法則,
不可以的!
緣起緣滅,地、水、火、風、空,
這是循環,包括佛都要遵守。
所以,佛給你信心,
當然冥冥當中的加被,
親因緣,還有增上緣。
所以,親因緣就是自己要有智慧,
不能感冒、重感冒老是躺在那個地方,
也不給醫生看;
氣喘也不給醫生看,
這是什麼佛弟子啊?
底下,
說:以攀緣心為自性,
認識為心。
那麼,
忽定力也就是聽聞,然後,忽略了定力。
第三、就是求他加被,
也就是說:靠佛、靠善知識加被,
錯了!
善知識只能給你增上緣,
修不修行要看你自己;
解不解脫要看你自己。
是不是?
所以:「自我從佛,發心出家,
恃佛威神,
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末法時期尤其多,
自己不肯用功,只等加持,
求佛加被,
錯了!
自己要用功,
要聽經、要聞法、
要開自性的般若智慧,
自己解脫!
[四、恃性忘修。]
恃性忘修就是:以為本性是本有,
忘記了修行。
[知真本有,達妄本空,]
理上知道,真心是本來有,
達到妄心是本來空。
[自恃天真,]自己認為很天真。
[頓捐修證,]也不好好的修行。
[不知真雖本有,]
[不方便顯之,則終不能見;]
[妄雖本空,]
[不方便破之,則終不能覺。]
所以,還是要假借種種方便顯、
方便破。
[以上四類,]
[尋常]就是一般,
[指為非機,]
[皆揀其病而去之,]
[今則亦揀列乎當機,]
所以,[其故何也?]
是為什麼呢?
[以此經乃對症之良藥,]
[正治此之四病,]
[故以阿難發起,示居小位,]
小位就是聲聞。
[示現諸病,]有淫病。
[引發如來,應機施教,]
[故知阿難乃大權示現,]
[既為發起眾,]
又屬當機,
[又屬當機眾,]
[正為眾生作弄引耳!]
「弄引」就是發起因緣,
發起本經的因緣,叫做弄引。
[六所被機宜竟。]
那麼,倒數第五行,
說:以上四類,
哪四類呢?
認識為心,
一、認識為心;
二、恃聞忽定;
三、求他加被;
四、恃性忘修,
太天真了,
以為本來就具足,不要修了!
說:尋常,
就是一般,
指非機,
非楞嚴會上所成就之根器。
皆揀其病,
皆揀其病而去之,
「去之」就是除;
「揀」就是分別清楚,
一定要分別清楚,
所謂:料揀,料揀,
就是分別清楚,
而除去。
今則亦揀,
也把它揀別清楚。
列乎當機,就是阿難,
就是阿難。
其何故?
因為這一本經,
《楞嚴經》是對症良藥,
正治此之四病,
所以,阿難發起,
示居小位,示現諸病,
引發如來,應機施教,
所以,知道阿難乃是大權示現的,
他是演一齣戲給你看,
既為發起眾,又屬當機眾,
正為眾生作弄引耳!
好!
翻開《表解》第七頁,
第六、所被機宜,
這樣歸納起來,
大綱,
這個大綱一念,清清楚楚。
所被之機有四,
又此經為對四種重病下藥。
所被之機有四──
一、回心聲聞;
二、並為緣覺;
三、兼及有學;
四、兼為定性,
簡單念一遍:
回心聲聞──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
修菩薩乘,入佛知見,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
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二、是為了緣覺講《楞嚴經》,
哀愍會中,緣覺聲聞,
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三、兼及有學而講《楞嚴經》,
令有學者,從何攝伏,
「攝」就是攝心調伏。
疇昔攀緣,
「疇昔」就是往昔的攀緣心,
就是意識心。
得陀羅尼,能夠得總持,
入佛的知見。
第四,為什麼要講《楞嚴經》?
為了定性聲聞,
兼為定性──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
及諸一切未得二空,
回向上乘阿羅漢等,
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這個是獲,不是護,
獲得的獲。(新版已更正)
又此經為對四種重病──
一、認識為心──
以攀緣心為自性,
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
二、恃聞忽定──
阿難白佛:
自我出家,恃佛憍憐,
求多聞故,未證無為。
三、第三個病,求他加被──
常自思惟:我靠佛就好了!
自己不修行,
恃佛威神,勿勞我修,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諸位!
這八個字就是末法嚴重的通病,
尤其修淨土的人:
阿彌陀佛加被我啊!
是不是?
我臨命終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我現在好好念佛!
問題:有沒有好好的念佛?
有沒有老實念佛?
煩惱一大堆,也叫做念佛?
我們要弄得很清楚,
心開般若智慧,心定,
誦一百部經典,也叫做專修,
誦一部經典、一句佛號,妄想紛飛,
也叫做雜修,
這個雜修跟專修,要從心性來論斷,
不是說:
我只有念一本經、念一句佛,
這樣叫做專修。
諸位!
沒有般若智慧,心專不起來,
有煩惱怎麼能專呢?
這個專修跟雜修要弄得很清楚,
沒有錯,
專修是指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錯;
可是,這一句要念得很有智慧、
很有定力,
要有三昧的功夫,
這前面要準備工作啊,
前面準備工作,就是要信、解、行、證;
要信、願、行三資糧,
要深信切願,
要真實的去念佛。
前面要靠什麼?
要靠教義、教理、般若智慧、
要忍辱啊!
是不是?
心有定,你念一百部還是專啊;
心沒有定,
念一部經、念一句佛號,妄想一大堆,
能說你是專修嗎?
專跟雜,是從心性來論?
還是從相上來論?
從相上來論,
那沒有錯,誦一部經比較專;
可是,從心性來論,
那麼,心不定,
誦一部也是雜啊;
心若定,
誦一百部還是專,
要弄清楚啊!
看你是站在清淨自性的角度來論斷,
或者是站在相上的角度來論斷
什麼叫做雜修?
什麼叫做專修?
好!底下,
第四、恃性忘修──
知真本有,達妄本空──
證真──
真雖本有,
不方便顯之,則終不能見。
斷妄──
妄雖本空,
不方便破之,則終不能覺。
好!翻開來,
34頁,
我們今天要辛苦一點,
在我到中部去開會之前,
要告一個段落,
要告一個段落,
所以,我們今天要稍微辛苦一點。
是不是?
有一定的進度。
34頁,
[甲七 宗趣通別]
「宗」是什麼意思?
「趣」是什麼意思?
「通」是什麼意思?
「別」是什麼意思?
諸位!
宗趣通別,甲七,
[已知此經,被機之廣,]
[未悉何為宗趣?]
[賢首云:]《華嚴經》講:
[「當部所崇曰宗,]
「崇」就是崇尚,
所尊重的、重視的是什麼?
《楞嚴經》就是重視定,
首楞嚴大定,
就是圓定。
[宗之所歸曰趣」。]
像《楞嚴經》,
圓定為宗,極果為趣,
極果就是成佛。
《楞嚴經》所崇的,
這一部所崇、所尊重的是什麼?
重視的是什麼?
就是圓定,
自性本來具足的圓定,
圓定為宗。
極果為趣,
極果就是成佛,
《楞嚴經》是要讓我們成佛的。
所以,[具通、局二門,]
[通指一代時教,]
[局約本經,]就是《楞嚴經》。
[一代時教,]
就是佛講一輩子,叫做一代時教。
一代時教,[不出權實,]
「權」就是善巧;
「實」就是究竟,
所以,權實就是佛的一代時教。
[今以總意分之,]
[權乘多重修成,]
這個念重 ㄓㄨㄥˋ,不是念重 ㄔㄨㄥˊ。
多重修成,重視,
修成就是有次第、有階位。
[動張因果,]
全部‥‥‥
「動張」就是需要,
需要用到因果的法則。
[則因即宗,而果即趣;]
因就是宗,果就是趣。
[圓實多重性具,]
圓實就是入圓實有,
圓教或者實教,
多重性具,
就是你要悟,
[首明悟入,]
所以,權乘重修;
圓實教重悟,
諸位!這個很重要的差別。
所以,你在一般的經典講:
你要明因、要識果、要行十善,
這個統統要用到修,
要有修有證。
是不是?
所以,由因趣向果。
圓實的大教可不是,
你要重悟,
就是破無明。
首明悟入,
怎麼樣才能悟入?
就是破無明。
[則悟即宗,而入即趣也。]
[此經]《楞嚴經》,
[若就通中圓實,以取宗趣,]
圓教、實教,
以取宗趣。
[則以悟明心地為宗,]
[證入果地為趣。]
所以,首先要悟。
為什麼修行要找一個大徹大悟的明眼人呢?
沒有明眼人,就像瞎子摸象一樣,
沒有悟就是這樣子,
一百個人在那邊討論佛法,
討論不出結果,
為什麼?
一個悟都沒有啊!
甲,
一號就問二號說:
喂!我這樣講對不對?
二號就說:
嗯!你這樣講大概對啦!
二號就問三號、三號問四號,
問了一二三四‥‥‥
一百個人聚在這裡,一直討論佛法,
能解決問題嗎?
不能!
因為一個悟都沒有,
沒有明眼人啊!
一個悟都沒有,問一百個還是一樣啊,
零加一百個零,還是什麼?
還是零啊,
一個成就都沒有啊!
為什麼要有善知識?
就是這個道理。
底下,
則以悟明心地為宗,
證入果地為趣。
[經中如來破識顯根,]
[顯此根性不生不滅,]
[即為楞嚴定體,]
[要阿難徹底悟明此性,]
[取以為因地心;]
[依此不生不滅,為本修因,]
[躡解起行,證入果地也。]
[局約本經,]
[亦分總、別。]
本經[總以圓定為宗,]
[極果為趣。]
《楞嚴經》就是重視什麼?
重視本性的定,
這個圓定就是本性的定,
本來就定,
不假造作,
他本性就是定。
[阿難所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
那個「妙」要用三次。
阿難所請示的
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
因為阿難沒有佛的境地,
不懂得首楞嚴大定的境界,
所以,不識佛的首楞嚴大定,
因此只能就阿難平常所聽到的
奢摩他、三摩、禪那,
其實,這三個都是定。
[而如來所示三如來藏心,]
[即性具]圓定,
[圓融大定,]
這個念詎 ㄐㄩˋ,[詎非一經之所宗乎?]
「詎」就是豈,
哪裡不是一經之所宗?
[阿難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而世尊示以一門深入,]
[圓修之法,中中流入,]
中中流入就是:每一念都契入如來藏性,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結示入於如來妙莊嚴海,]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你只要牢牢記住: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大悟,悟什麼?
就是悟無所得。
如果你也能夠體悟到這一句:
無所得,
你是個大悟的人。
無所得就無所著;
無所得就是無所住;
無所得就是無得也無失;
無所得就是無來也無去,
無增也無減,
你就慢慢的體會了本性了。
是不是?
用國語講就是:
如果你能體悟:
搞東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
沒得搞!
那就是什麼都沒有,
無所得。
台語比較有力,
台語很有力道的:
搞東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
一樣也得不到!
這樣你就開悟了,
這樣你就開悟了!
我們現在就是在搞無;
世間人就是搞有的,
你知道嗎?
世間人就是搞有的,
拼了老命要擁有;
修行人拼了老命要沒有,
搞無的,
我們現在在搞什麼?
就是在搞無,
這個就是真的修行人。
那麼,體悟了這個無,
心就無,
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六根、無六塵,
那麼,你的功德就無止境,
做很多的善事也不執著,
以無所住心而行一切善嘛,
你的功德就無量、就無邊、
無止境,
因為這個「無」就不得了!
因此佛法的偉大,
剛好跟世間人相反,
世間人是擁有叫做快樂;
佛法是無所得叫做快樂、
叫做幸福。
[即十方佛究竟極果,]
[詎非一經之所趣乎?]
[若明別意,以定宗趣,]
[依交光法師,根據本經,應有六對:]
[謂]
編號一:[破、顯;]
二:[偏、全;]
三:[悟、入;]
四:[體、用;]
五:[行、位;]
六:[分、滿也。]
注意!
一二三四五六,
前面,
第一是第二的基礎,
第一對的趣是第二對的宗;
第二對的趣是第三對的宗;
第三對的趣是第四對的宗,
這個是息息相關的,
這每一對是連鎖性,
它不是一對而已,
它是連鎖性的,
像連鎖店一樣,不可以分開的,
同一個公司的。
好!
我簡單解釋這六對,
「破」就是破妄識;
「顯」就是顯根性。
「偏」就是針對根性來說;
「全」就是三如來藏,
不只是根性是不生不滅,
三如來藏統統是如來藏性,
統統是不生不滅的根性。
「悟」就是圓悟;
「入」就是求門深入,
求一門而深入,
「悟」就是圓悟,
第三對,悟就是圓悟,
求一門而深入。
第四的體、用,
諸位!做一下筆記,
「體」就是圓通為體;
「用」是自在為用,
圓通為體,自在為用。
第五對,行、位,
「行」就是圓定之行;
「位」就是圓因之位。
行就是圓定,本性的定,
位呢?
為什麼叫圓因之位呢?
因為每一位都是究竟,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所以,這個「位」是圓因之位。
第六對是分、滿,
「分」底下寫:證,
分證,
分證;
「滿」就是圓滿菩提,
分證諸位,圓滿菩提。
所以,一對一對,
一二三四五六,
愈來就愈究竟,
這六對統統關聯,
而且第一對是第二對的基礎;
第二對是第三對的基礎;
第四對是第五對的基礎;
第五對是第六對的基礎,
環環相扣,
中間不可以跳躍。
[皆先宗後趣,]
[又皆以前對之趣,]
「趣」就是果。
[作後對之宗,]
「宗」就是因。
所以,你在「趣」的前面寫一個:果;
在「宗」的前面寫一個:因,
更清楚!
第一對的果就是第二對的因;
第二對的果就是第三對的因;
第三對的果就是第四對的因;
第四對的果就是第五對的因;
第五對的果就是第六對的因。
是不是?
環環相扣,
環環相扣。
所以,又皆以前對之趣,
作為後對之宗,
[復起其趣也。]
好!
我們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我們學佛要回歸理性,
還有科學。
佛法要回歸理性跟科學,
也就是說:
真的有智慧的人,
是不會很容易的去輕信一件事情,
他要有實證、
要有科學的依據種種。
譬如說:
佛右脅而生,
大乘經典都是講:佛從這裡生出來,
右脅而生。
諸位!對不對?
這就明明不對了,
全世界哪一個人從這裡生出來呢?
咦?大乘經典都是這樣講!
滿足佛弟子的神格化,
把佛神格化。
第一個,
這裡不是產門,
如何能夠生出來呢?
可是,大乘佛法就是有人要相信啊,
內心充滿矛盾的時候,
寧願相信信仰。
信仰是理智的延續,
不是感情作用啊!
佛哪裡從這裡生出來?
那誰能夠修行?
我們很容易就使自己相信,
像打麻醉藥一樣。
我們要了解,
這裡面就有含意了,
佛右脅而生,
是指佛是貴族;
那麼,婆羅門是大梵天從口而生;
從心而生的是指貴族,
釋迦牟尼佛是貴族出生的,
所以,右脅是表法的,
表示他是貴族,
不是真的從這裡生出來,
我們很容易就是相信這種不符合科學,
也不敢求證的,
只管信仰、有信心,
就是這樣子謳歌讚頌,
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也不管!
佛法不可以這樣,
要回歸理性跟科學。
所以,右脅而生是表法的,
佛當然從產門而生啊,
從右脅而生,誰能夠成佛呢?
你們哪一個人從右脅而生啊?
從右脅而生的舉手,
那表示你們永遠不可能成佛嘛!
所以,我們要了解,
要回歸科學,
了解說佛經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盲目的信仰。
為什麼說:
信仰是理智的延續呢?
我們每一個信仰,
都建立在理性和科學,
我們站得住腳,
這個叫做佛法嘛!
是不是?
這個才是真正一個學佛的弟子嘛!
譬如說:我講蚯蚓,
我們很容易隨便就產生錯覺,
蚯蚓,蚯蚓吃什麼?
你在田地上,
田地的底下,
蚯蚓吃什麼?
吃泥土,對不對?
錯!
蚯蚓是吃泥土裡面的微生物,
泥土裡面有微生物,
蚯蚓吃了以後,
消化那個微生物,
再排泄這個,把泥土排泄出來。
我們很容易相信一件事情,
毫不加思索的點頭;
毫不加思索的認同,
這個就是盲點。
知道嗎?
這個就是學佛的盲點。
這個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一個蚯蚓吃泥土,
很容易我們就相信:那是對的啊,沒有錯!
其實是錯!
知道嗎?
蚯蚓是吃泥土裡面的微生物,
消化吸收,再把泥土排出來。
學佛要理性、要客觀、
要符合科學,
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一點都不迷信。
譬如說,
譬如說:
連體嬰,
諸位!連體嬰,
一出生,
染色體或者是卵,
卵細胞產生病變、問題了,
變成連體嬰,
諸位!
連體嬰,
你要念什麼咒,可以讓連體嬰分開來?
佛是大能,
不是萬能啊,
要弄很清楚!
佛的定義叫做大能,
很有大的能力,
不是萬能啊,
不是什麼都有辦法。
要不然,連體嬰擺在這裡,
大家來持什麼咒?
你說要持什麼咒啊?
可以讓他們身體分開?
沒有辦法,
你持什麼咒,他也分不開啊,
他就是果報啊,
佛也要承受這樣子啊!
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求說:
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醫生?
外科醫生,
operate,開刀,
我要找到一個好的醫生!
那麼,你就對了,
這個就是佛菩薩的能力了!
對不對?
我念觀世音菩薩、
念阿彌陀佛、念大悲咒,
我是要求找到一個好的醫生,
把他們連體嬰切割,
這個就是很有智慧、很有理性、
很符合科學的佛弟子。
對不對?
二個連體嬰擺在那個地方,
就一直念大悲咒,
念到死也沒用,
念到死他也是黏住啊!
弄不清楚佛法是什麼。
所以,人類學佛學得很可憐啊,
真的是很可憐的!
好!底下,
34頁,
34頁,
倒數第一行,
[一、破顯對:]
破就是破識顯性。
[徵破識心為宗,]
[顯發根性為趣。]就是趣向;
「宗」就是宗旨,
徵破,「徵」就是問,
徵破識心為宗,
顯發不生滅的根性為趣,就是趣向。
[文中備破三迷:]
[一、破妄識無處;]
[二、破妄識非心;]
[三、破妄識無體。]
[不特破除緣慮分別,惑亂真性,]
[且將意識,五種勝善功能(見前)]
前面已經有講了。
[悉擧而破之。]
[迨阿難悟妄求真之後,]
[乃與顯發根性,]
[即約眼根十番極顯其真,]
[二見(別業同分)]
同分就是共業,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叫二見。
[略破其妄。]
[顯真處,如指璞說玉,]
璞:還沒有雕琢的玉。
[破妄處,如剖璞出玉,]
[意令其捨識用根也。]
整部《楞嚴經》的重點,就是這四個字:
捨識用根,
要把執著、妄想、顛倒全部都捨,
用不生不滅的根性。
[二、偏全對:]
偏就是偏單一個根性來討論,
叫偏;
「全」是指三藏。
[偏指根性為宗,]
全彰三如來藏為趣。([全彰三藏為趣。])
根性範圍比較小;
三藏範圍比較大。
[此躡前所顯根性,]
[雖偏就眼根,]
眼就是見性;
耳就是聞性,
眼見性、耳聞性,同一性。
[以明見精圓妙,]
以明見精圓明。
[一根如是,根根皆然,]
眼見,見性,
那麼,六根統統解脫;
耳聞動、靜,心如如不動,
那麼,就解脫,
根根皆然。
[根性無非藏性,]
六根之性,無非就是如來藏性。
[若偏執藏性獨在有情,]
如果只有說,執著藏性獨存在有情,
[則非圓妙,]
[要知此性,情與無情,本同一體,]
好!
在這裡要特別注意聽,
「情」是指佛性,
佛性畢竟空,
與無情,無情是指法性,
佛性、法性本來無二性。
知道嗎?
為什麼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呢?
因為本來就是一體的,
本來一體是什麼意思?
佛性是空,
法性當然也是空。
是不是?
[故佛自近及遠,]
[全彰四科七大為空藏;]
空如來藏。
四科: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七大:
地、水、火、風、空、見、識,
全部都空。
十相、三續為不空藏。
[十相(無明、三細、六麤。)、]
有的人把無明業相連在一起;
有的人把它分開,
只是分合不同而已。
有的人,業相、轉相、現相,
把業相加「無明業相」;
有的人把「無明」另外認為更微細,
也行,
這是經教上稍微有一點點不同,
但是,義理是相同的。
這個無明是什麼意思呢?
微細中的最微細,
叫做一念無明,
微細中的最微細,
難以覺察的。
三細、六麤講過了。
[三續]
三種相續,
[(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
[為不空藏;]
不空藏。
什麼叫不空?
不空就是不壞緣起,
不可以壞緣起,
確實存在這個世間。
是不是?
世界是緣起;
眾生是緣起;
業果當然不離緣起啊!
是不是?
業感緣起,業感緣起嘛,
為不空藏。
[四義三藏為空不空藏,]
四義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這三藏為空不空藏,
[意令由偏及全也。]
「偏」就是由根性;
「全」就是三藏:
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
全部都是如來藏性。
[三、悟入對:]
愈來愈深了,
由淺愈來愈深,
叫做悟入對。
[圓悟華屋為宗,]
[求門深入為趣。]
圓悟華屋,
也就是:喔!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間豪宅(都有佛性),
這華屋就是:我們都有如來藏性,
但是,要找到門啊,
你找不到門,怎麼進去呢?
所以,求門深入為趣。
[此亦躡前所彰]
「彰」就是顯,
所顯的[藏性,]
[喻如華屋,]
華屋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必得其門而入;]
[即阿難大開圓解之後,]
[繼請圓修也。]
為什麼指圓呢?
因為不生不滅。
[四、體用對:]
[證圓通體為宗,]
[發自在用為趣。]
[此亦躡前一門深入,]
[解六結]
這個我們講過了,
[(動、靜、根、覺、空、滅。)]
動、靜、根、覺、空、滅。
解六結,
[而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
所以,我們以前不厭其煩的,
把那個名相先講完,
有個好處,
你現在看起來不陌生。
[即證圓通體,]
[獲二勝]
二殊勝,加一個「殊」,
二勝就是獲二種殊勝。
證得圓通體的人,
像觀世音菩薩,二種殊勝,
一、[(上合諸佛慈力,]
諸佛慈力是什麼意思?
就是與樂,
一切諸佛都希望給眾生快樂;
連我這個最平凡的出家人,
都希望把這個正法振興起來,
也希望大家能夠得解脫快樂,
何況諸佛菩薩呢?
是不是?
所以,上合諸佛的慈力,
諸佛都有與樂的這個願力。
[下同眾生悲仰。)]
「悲」就是拔苦,
因為眾生受苦啊;
「仰」就是仰望,
希望佛菩薩來救。
是不是?
所以,悲仰有一種渴望的意思:
拔我的苦,拔我的苦!
所以,佛的「慈」就是與樂,
眾生希望拔苦的渴望,
所以,剛好符合,
證圓通體的人,有這個能力。
上合諸佛的慈力就是自利;
下同眾生的悲仰就是利他。
[而發三用]
可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
[四不思議。),]
這個就是觀世音菩薩。
所以,念觀世音菩薩感應的人,
是千千萬萬的,
但是,要用科學、理性、
用般若智慧,
師父剛剛講的,
信仰觀世音菩薩,是正信、是理性的信,
不是迷信啊!
[即發自在用。]
[五、行位對:]
[運圓定行為宗,]
[歷圓因位為趣。]
一個是圓定,一個是圓因,
其實,這個指的都是大開圓解後,
行也是不生不滅;
位還是不生不滅。
所以,運圓定行為宗,
歷圓因位為趣。

[此亦躡前圓通大用,無非圓定行,]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4-25 20:01
[此亦躡前圓通大用,無非圓定行,即無作妙行也。能利眾生,能取佛果,依此妙行,上曆圓因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趣妙莊嚴海]。

[六、分滿對]:[分]就是分證;[滿]就是圓滿菩提。[分證諸位為宗,圓滿菩提為趣。此亦躡前圓因之位],你看,前面的趣就是現在的宗,[必經歷分證諸位,覺行圓滿,始證大圓滿覺,無上菩提。一經宗趣,由破而顯,由顯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極,行布分明]。[行布]旁邊寫次第,次第非常的明顯,叫做行布分明。由破而顯,由顯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極,就是佛果,行布分明,次第非常分明。[又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及第十卷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又極圓融,正所謂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也就是次第法不礙圓融法;圓融法也不礙次第法,這是《華嚴》的思想。[七宗趣通別竟]。

《表解》一打開特別的清楚,師父以前要校對這一本也是很辛苦的,這一本是師父校對的,當時候才二十幾歲。七宗趣通別,賢首云,當部所崇日宗,宗之所歸日趣,具通局二門,通指一代時教;局就本經。先看一代時教的通,佛的一輩子講經說法,叫做一代時教,佛就是權實二教,沒有其他的,權實二教就是佛一輩子所講的。所以,通——一代時教——有二——權乘——多重修成動張因果——因就是宗,果就是趣。圓實——多重性具首明悟入——悟即是宗,入就是趣。此經若就通中,圓實以取宗趣,也就是說:圓實以取宗趣,這個不是權乘的,在一代的實教當中,以圓實以取宗趣,就是這一部《楞嚴經》是圓實教,是圓教、是實教,是究竟說,大乘的終教。以悟明心地為宗,證入果地為趣。局,就是限這一部《楞嚴經》,約本經有二,依交光法師據本經六對,總意還有別意。總意——圓定為宗,極果為趣,圓定就是剛開始,你要悟入,這是宗。成佛,極果為趣。別意有六對——一、破顯對;二、偏全對;三、悟入對;四、體用對;五、行位對;六、分滿對,這個綱領,看總意。


圓定為宗,阿難所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而如來所示,三如來藏心——也就是性具圓融大定。極果為趣——阿難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世尊示——一門深入圓修之法,中中流入,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也就是十方佛究竟極果。別意有六對——一、破顯對——征破識心為宗,三番破識,破妄識無處,破妄識非心,破妄識無體。顯發根性為趣——十番顯見,令其舍識用根。二、偏全對;[偏]是指只有根性;全,三如來藏統統是。偏指根性為宗,所顯的根性——若偏就眼根,以明見精圓明,見精圓明就是不生不滅的見性,眼見,不生不滅的見精圓明即顯,見精圓妙,一根如是,根根皆然。耳、鼻、舌也是這樣子,無非藏性,不只是只有眼根。眼根把它擴大,就是三如來藏,全彰三如來藏為趣,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就是眼根;識就是六識——為空藏,就是空如來藏。那麼,眼根跟六識是屬於精神,前面屬於物質。三續——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為不空藏。

也就是說:你不可以否定這個緣起,千萬不可以撥無因果,認為說:我本來萬法皆空!然後,胡作非為,那你麻煩大了!因果跑不掉,為什麼?業果會相續啊,業力會感應你來繼續投胎、繼續受苦。所以,善事多作一點,惡事一點都不能做。四義——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為空不空如來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就是平等;無量就是差別,無量的差別就是平等的心性;平等的心性,可以化為無量的差別相。小中現大,一點點般若智慧,無量的法就現前;大中現小,為空不空如來藏,由偏及全。三、悟入對;圓悟華屋為宗,求門深入為趣——此也是躡前所彰藏性,喻如華屋,瞭解我們如來藏性本來具足了,這個就是華屋;但是,一定要得其門而入啊,也就是阿難大開圓解之後,繼請圓修。四、體解用一對;證圓通體為宗——一門深入——解六結——動靜根覺空滅。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俱空)。

所以,千萬不要罵人家,你這個人空空,那是很讚歎人家,那個不得了,那個人空空,就成佛了!空空不得了,連那個空都要放下,這個人是成佛了!就是證圓通體。體用對——證圓通體為過,發自在用為趣,所以,會作用的。觀世音菩薩,你看,就是依體起用,哇!獲二殊勝,發三用,上合諸佛慈力,下同眾生悲仰,這是獲得二種殊勝。發三種用——三十二應身,十四種無畏,四不思議,也就是發自在用。諸位看右邊:證圓通體;看左邊,發自在用。你看,體用、體用、用體,依體起用,攝用歸體,所以,體相用要一起討論。五、行位對;運圓定行為宗——也就是無作妙行,無作妙行就是無為法,悟到一切法畢竟空,叫做無作妙行,能利眾生,能取佛果。曆圓因位為趣——圓因五十五位,除掉三漸次、乾慧地、還有妙覺,因為佛是果位,不在階位裏面,佛是究竟覺,不在這個階位裏面。而趣妙莊嚴海。六、分滿對,分證諸位為宗——躡前圓因之位,必經歷分證。圓滿菩提為趣——覺行圓滿,始證大圓滿覺,成無上菩提。

[甲八 說時前後],講經的時間,到底是在哪一個階段,哪一個時間講一部經呢?這一部經的時間,前後是何時?[已知此經,宗趣圓極,未悉說自何時?諸家注疏判時不一,亦各有據。今先明賢首三時,後再審定。三時者:一、日出先照時]標甲:二、日升轉照時,標號乙;注意!這個[二]還分三個,還分這個下根器、中根器、上根器,日升轉照時,你只要記得,轉照分三個時。三、日沒還照時,太陽西下,又過來照到高山,標號丙。

看甲一、日出先照時,就是佛陀成道那一刹那,開始轉這個圓頓大根本法輪,轉無上根本法輪,講《華嚴經》。[為圓頓大根眾生,轉無上根本法輪,名直顯教];什麼叫做直顯教?就是毫不保留,直接顯示如來藏性,沒有任何的善巧、沒有任何的方便,一點都沒有,《華嚴經》就是這樣子,叫做直顯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轉同成別],什麼叫同教一乘人?因為有小、中、大,根器不一樣,同教,但是,裏面有一些根器比較利的,叫做一乘人。過濾,轉同成別。轉同成別就是篩選,用篩子把它篩選過,你這個根器才有辦法聽這個大教,叫轉同成別。同時教,有幾位根器比較利的,特別教。[如日初出],太陽剛出來,[先照高山],太陽出來,高山先照到,高山表示大根器的。佛一證悟就講《華嚴》。[即《華嚴梵網》會也]。

[二、日升轉照時]:日升轉照有三個,[為下]就是下根、[中、上三類眾生,轉依本起末法輪],依本就是依根本;起末:起枝末;如樹之根,分開來起這個枝末。轉依本起末,就是從根本法輪轉為方便,名為方便教,因為聽不懂。不用善巧方便引導,不懂佛在講什麼,太深了![名方便教;令彼三類人等,轉三成一],轉下根、中根、上根。[如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於此一時,照有三轉:初轉時,為下根眾生],講四諦,三轉四諦法輪,在鹿野苑。[轉小乘法輪,名隱實教]。什麼叫隱實教?隱瞞、隱藏起來;[實]就是究竟說,把這個一實相,一佛乘,第一義諦的究竟說,先暫時隱藏起來,為下根眾生轉小乘法輪,名隱實教。[令彼凡夫外道,轉凡成聖],就是給他因緣,雖然他是凡夫、是外道,也給他因緣。

佛沒有一個眾生不度的。佛二種眾生沒辦法度,1、是無緣的眾生;2、就是精神病的,精神病你講什麼,他也聽不進去啊,他自已認為自己是對的,他自己出狀況,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瞭解,令彼凡夫外道,轉凡成聖,都給眾生一個機會。[如日升初轉,照於黑山,即提胃阿含會也]。這個提胃還有阿含兩會,就是講小乘法輪,《提胃經》全名叫做《提胃波利經》。提胃是一個商人,還有二個,波利,提胃跟波利是佛陀成道以後,最初供養皈依的二個商人。有一本經叫做《提胃波利經》,共二卷,北魏曇靖撰,編撰的。又稱《提胃五戒經》或《提胃經》。記述佛陀成道後到鹿野苑,於途中為提胃、波利等五百個商人,說人天乘之五戒,還有講十善業。也就是對這個提胃還有波利,講人天的五戒和十善。

[中轉時]:這個也是乙,日升轉照時的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下根的眾生;第二個階段呢?日升轉照時的第二個階段,[為中根眾生,傳三乘法輪,名引攝教];[引]就是方便引導;[攝]就是攝入大乘,叫做引攝教。要稍微轉換一下,脫胎換骨,不能老是學小乘,要引導,方便引導攝入大乘。[令彼三乘人等,轉小成大],所以,諸位要發大心,才能成就無上菩提。[如日升中轉,照于高原,即方等深密會也]。方等會、深密會,解深密經。方等經就是大乘經典;《解深密經》就是講一些唯識上更深一層的。

[後轉時:為上根眾生,轉大乘法輪,名融通教];為什麼要講融通呢?圓滿,法法都通。[令彼三乘人等,轉權成實,如日升後轉],太陽起來高照,還沒有照到高山的時候,繼續[普照大地,即妙智般若會也]。這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可見這個般若有多麼重要!再來丙,[三、日沒還照時]:這個[日]就是指佛陀,佛陀要入涅槃前,叫做日沒還照時。就像太陽要西下了,就各個授記:你們將來都可以成佛。[為上上根眾生,轉攝末歸本法輪],[末]是指什麼?就是三乘、五乘叫做末。什麼叫做[本]?就是一佛乘。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二乘、三乘、五乘,其實都是方便說,重點就是要叫你成佛,即心就是佛!所以,師父一再的講,佛法沒有禪宗的思想——即心即佛的思想,這佛法就沒有靈魂,名為相說。為什麼?即心即佛就是一佛乘,佛所重視到最後統統要納入大海——薩婆若海,就是一佛乘。所以,禪宗就直接了當的辨這個真性。轉攝末歸本法輪。[攝末]就是三乘、五乘,歸一佛乘。[名開會教];[開]就是開權;[會]就是顯實、會實。開這個權教,會入這個實教,就是叫做開權顯實。不能再善巧方便了,佛陀快入涅槃了![令彼偏教五乘人等],偏了就執著某一種角度說,不夠圓。[轉偏成圓,如日將沒,還照高山,即法華],法華最重要的就是授記、[涅槃會也]。《涅槃》重點就是每一個都可以成佛。《法華》是指授記;《涅槃經》有二個重點:一、講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二、講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所以,《法華》跟《涅槃》的思想是相通的。[以上三時,共有五會],其中中間有三會,[與天臺五時,若合符節]。是相符合的。

[今按此經,義理因緣,通於前後,未能的指何時],[的]就是專,很難講專門在哪一個時間講這個《楞嚴經》。因為它這個義理、因緣有淺有深,通於前後,很難說《楞嚴經》在什麼時候講的。然後,他取各種角度,[若據彈斥經義],[彈斥]什麼?底下加三個字:二乘人,如果據彈斥二乘,二乘人不發大菩提心。如果根據彈斥二乘人,胸量狹劣,不回向無上菩提,這個經義的角度來說,[應屬方等會。經云:‘汝等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教誨你們,[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千萬不能疲倦,了生死是不能懶惰的。[又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複將世間戲論],什麼叫戲論?無益的戲論,不能了生死的,沒有任何意義的。[妄想因緣,而自纏繞。’]講那一些沒有意義,不能了生死的。[此皆彈偏斥小],偏是對全、圓滿講的,大乘根基是圓滿。斥小,小是對大講的,偏跟小幾乎都是指小乘,指偏頗。[偏]就是不夠圓;[小]就是不夠大。[意令舍小入大之文]。

[若據匿王年齡],就是波斯匿王的年齡,[應屬般若會]。前面講是屬於方等會,現在又屬於般若會。[匿王與佛同年,經中匿王自述:‘變化密移],這個生滅的微細變化,[我誠不覺],很難去覺察,所以,大家都執著、認為有一個實在的我,不知道這是生滅無常。[寒暑遷流],冬天來了,走了;夏天到了,夏天走了,冬天又到了。寒暑遷流,遷流就是生滅變化,漸漸長大成人,[漸至如此,於今六十又過於二。’]就是六十二。我今天就是五十又過於五。人家問我:法師你今年貴庚?我講:哎呀!虛度五十五了!一般要這樣回答!慚愧,虛度五十五了!有一個小朋友,我說:弟弟,你今年貴庚?他說:我貴庚十二!好可愛!小孩子他好直接、好了當,一點都不造作,也不造假,你看多天真的小朋友!我說:嗯!好!

[佛六十二歲,正說《般若》之中。若據小乘求成佛道,諸聖各說本門],就是佛弟子各說本門,本門就是本修之門。[耶輸],不是基督教的耶穌,我們這個耶輸,是佛陀俗家的老婆,佛陀俗家的妻子,在《法華經》也是被授記,叫做耶輸[已蒙受記],這聽起來,只有聽聲音,以為耶穌基督被佛陀所授記了。[善星琉璃事蹟],善星是佛的三子之一,根據歷史的考據,佛陀的兒子有二種說法,一個說只有羅侯羅一個兒子;另一種說法,說佛有三個兒子。佛三子之一,修得四禪,誤認為四禪就是四果,把四禪的境界,認為是四果阿羅漢。後來接近了惡友,撥無因果、邪見,死墮地獄。佛也沒辦法,父親沒有辦法代替兒子,是不是?這是善星。琉璃,這是琉璃太子,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太子,後面有講到,事蹟。[則此經應在《法華》之後。據上諸文],根據上面的經文,種種的段落,[皆以本經為證],都是《楞嚴經》為證。[不得別判一時],很難判說,它到底是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很難判斷。不得別判一時,因為分成五時嘛,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後面會講到。[須知說不一時,通前後際,結集者,類為一聚耳,何必強判,以滋諍論]?這個也是我研讀《楞嚴經》的感覺,《楞嚴經》的心得,就是這一部經絕對不是一次講完,就是把義理相通的,歸納起來,集合、會集成一本《楞嚴經》,所以,沒有辦法判定它是什麼時候講的,何必強判,何時說此《楞嚴經》,以茲諍論,來變成諍論呢?[如定欲判屬,則應從多分之經義,判歸中轉時,方等會]。如果說不得已,從多分,多分的意思就是占大部分,這《楞嚴經》的大部分的經義在講什麼,按照這個角度來判斷,那麼應當判中轉時,方等會。[八說時前後竟]。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4-25 20:02
諸位看《表解》第九頁,
八、說時前後,
此經說時,諸家不一,
今先明賢首三時後再審定。
三時──
一、日出先照時;
二、日昇轉照時,
這個第二有三轉──
初轉時、中轉時、後轉時。
第三、日沒還照時。
好!我們來先看,
一、日出先照時──
為圓頓大根眾生,
轉無上根本法輪,
名直顯教,
令彼同教一乘人等,
轉同成別,
如日初出,像太陽剛出來,
先照高山,
也就是華嚴時,
就是《華嚴經》、《梵網經》。
二、日昇轉照時──
為下中上三類眾生,
轉依本起末法輪,
名方便教。
前面就是直顯教,
現在叫做方便教,
直顯如來的如來藏性。
現在,如來藏太深,
甚深微密,
難以理解,
所以,轉換一下方便。
令彼三類人等,轉三成一,
如山地有高下,
故照有先後,
於此一時,照有三轉:
三轉──
初轉時──
為下根眾生,轉小乘法輪,
名隱實教,
令彼凡外,轉凡成聖,
這個字應該是「令」比較好,
不是「今」。(新版已更正)
令彼凡夫外道,轉凡成聖,
如日昇初轉,照於黑山,
也就是提胃阿含。
這個是講人天五戒十善,
有《提胃經》、有《阿含經》等等。
中轉時──
為中根眾生,轉三乘法輪,
名引攝教,
方便接引,攝入大乘。
令彼三乘人等,轉小成大,
如日昇中轉,照於高原,
也就是方等深密會。
就是方等經,還有《解深密經》。
這個《深密經》很深的,
《解深密經》,這是唯識依據的經典,
叫做《解深密經》,
也就是唯識的前輩、前驅,
這個「驅」就是古德有先後,
分前驅。
是不是?
就是唯識的依據的經典,
是《解深密經》。
後轉時──
為上根眾生,轉大法輪,
令彼三乘人等,轉權成實,
如日昇後轉,普照大地,
也就是妙智般若會。
第三;
前面一個叫日出先照時;
第二個叫做日昇轉照時;
現在太陽要西下了,
日沒還照時──
為上上根眾生,
轉攝末歸本,
再把他拉回來,
「本」就是一佛乘。
所以,講來講去,還是要見性,
還是要讓你成佛。
名開會教,
「開」就是開權;
「會」就是會實,
不准再有方便了,
直接會入究竟的一實相、一佛乘。
令彼偏教五乘人等;
「偏」就是不圓。
轉偏成圓,
如日將沒,還照高山,
也就是法華、涅槃會也。
審定說時有三──
一、据彈斥二乘人的經義,
應屬於方等會──
經云──
(1)汝等狹劣無識,
不能通達清淨實相。
(2)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
而自纒繞。
根據這個角度,它是方等會。
第二、据波斯匿王的年齡,
應屬於般若會──
因為波斯匿王跟佛是同年齡,
波斯匿王自述於今六十又過於二,
佛六十二歲,正般若之中。
三、据耶輸受記,應在法華會──
或將出纒,或蒙受記。
包括提婆達多也受記;
據經典講,
提婆達多是菩薩示現的,
生生世世是要成就佛陀的,
據《法華經》是這樣講的,
可不是一個普通人。
依据以上三義,
此經不能別判一時,
須知說有前後,
結集為一類耳。
翻過來,
賢台,
「賢」就是華嚴宗;
「台」就是天台宗,
華嚴宗跟天台宗的
十門還有五重玄義的會合表,
叫做賢台教會合表。
賢首十門分別──
一、總釋經題;
起教因緣;
藏乘攝屬;
教理淺深;
能詮教體;
所被機宜;
宗趣通別;
說時前後;
傳譯時人;
別解文義。
因為後面這個傳譯時人,
「時」就是時間;
何人所傳,
是每一部經典都差不多,
大同小異。
講到這個傳譯時人,
就是《楞嚴經》有《楞嚴經》的傳譯時人;
《彌陀經》有《彌陀經》的傳譯時人。
是不是?
《華嚴經》有《華嚴經》的傳譯時人。
別解文義,
別解文義,
寫一下,
別解文義就是包含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就是開始解經典了。
所以,一般來講,
雖然說:經前十門,
事實上來講,只有九門。
為什麼?
因為別解文義就是整部經典了,
別解文義就是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統統包括在內,
所以,真的十門那個容納不下。
所以,大部分都是講到九門,
別解文義就暫時提一下,
有序分、正通分、流通分,
就結束。
好!
華嚴宗的總釋經題,
就是天台五重玄義的釋名。
這個天台五重玄義,
我們已經講過了,
就是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
好!
華嚴宗的總釋經題,
就是天台宗的釋名。
華嚴宗的起教因緣、所被機宜,
就是天台宗的論用。
華嚴宗的藏乘攝屬、能詮教體,
就是辨體。
華嚴宗的教理淺深,還有說時前後,
就是判教。
最後一個:
宗趣通別就是明宗。
因此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得到,
開跟合而已,
開跟合。
總釋經題就是釋名;
起教因緣跟所被機宜就是論用;
藏乘攝屬、能詮教體,就是辨體。
教理淺深和說時前後就是判教;
宗趣通別就是明宗;
所被機宜就是論用,
所被機宜還有起教因緣,就是論用。
因此,我們要了解,
其實,十門就是五重;
五重就是十門,
他把前面的八門,
會合天台宗的五重玄義。
底下這個是出自天台《教觀綱宗》,
天台宗的《教觀綱宗》,我們已經講過,
VCD也已經出來,總共二十七片,
有因緣可以請來聽聽。
天台五時八教權實總圖,
五時就是華嚴時、阿含時、
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涅槃時」要同時念,
不能念:法華時、涅槃時,
「法華涅槃時」要同時念,
因為性質一樣,
講受記皆可以成佛。
好!
化儀,其實是四教;
但是,他寫八教,
是因為‥‥‥
化儀四教,
其實是頓、漸、秘密、不定。
後面這個,
因為法華是非頓、非漸;
是顯露,絕對不是秘密;
決定的,剛好前面的否定。
前面頓,這裡講非頓;
前面漸,這裡《法華經》是非漸;
前面秘密,這裡就是顯露;
前面是不定教,這裡叫做決定教,
決定成佛,
決定顯露。
是不是?
所以,化儀是四教,
八教是方便說。
化儀四教叫做頓、漸、秘密、不定,
叫做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
好!看下來,
頓教就是華嚴時。
漸教就慢慢來,
慢慢來,
慢慢轉小成大,
漸教,有漸初、漸中、漸後,
漸初──阿含但,
「但」就是只講《阿含》,
但:就是唯,
唯講小乘三藏教。
前面的華嚴,「兼」是什麼意思?
「兼」就是兼別教、兼圓教,
二者的根器。
是不是?
化法四教:
藏、通、別、圓,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是不是?
你講的這個經典是別教的,
還有圓教的,
《華嚴經》就含攝了別教還有圓教。
阿含但,
《阿含經》就是但小乘三藏教。
方等是對藏教、通教、別教講的。
然後是漸中──就是方等對,
就是對於藏、通、別。
那麼,漸後是般若時,
般若時,
般若時對什麼?
對通教、別教、圓教所講的。
這個秘密跟不定比較難懂,
這個秘密分秘密教還有秘密咒,
秘密教就是在前面四時,
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
彼頓此漸,互不相知,
一個頓,一個漸,互相不知道,
互相不知道叫做密、秘密,
第一個叫做秘密教,
秘密教就是頓漸互相不知。
第二個叫做秘密咒,
一切陀羅尼章句,
也就是五時教中,皆悉有之,
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
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都有咒語,
都有秘密咒。
所以,這個秘密有二個:
一個叫做秘密教,
一個叫做秘密咒,
秘密教就是頓漸互不相知;
秘密咒就是五時統統有。
這個不定也有二個,
不定有二個:
一、叫做不定教;
二、叫做不定益,
不定就是不一定。
不定教是什麼意思呢?
有時候,我們剛剛在講頓教的,
小根器的來,
聽了大法,卻悟了小的、小乘;
聽了小法,
有時候卻悟了大理,
這可不一定呢!
這個不定教就是說:
彼說頓,此說漸,
對這個人講頓教;
對這個人講漸教,
可是,二個人同時知道,
同時說法,同時知道,
但是獲益,所獲得的利益不一定,
有的獲得到頓教的利益;
有的只得到漸教的利益,
二者互知,
所以,宜頓者聞頓;
宜漸者聞漸,
這個就是不定教的第一個,
叫做不定有二義:
一叫做不定教;
二叫做不定益,
受益不一樣,
益就是受益的益、
利益的益。
不定益就是:於前四時,
或聞頓,講到這個頓,他就受益;
有的人講到漸,他才受益。
所以,用頓來幫助漸;
有時候用漸教來幫助頓教,
頓教,
所以,這個叫做不定教。
不定教有二個:
一個叫做不定教;
一個叫做不定益,
不定益。
好了!
慢慢慢慢就可以體會,
所以,秘密教是彼此互不相知;
不定教是彼此頓漸相知,
不定教,受到的利益都不一定,
聞頓的,有的受益;
有的聞漸的比較受益,
聞頓的可以幫助漸;
聞漸的也可以幫助頓,
所以,互補互益,
所以叫做不一定。
知道吧!
所以,用這個虛線,
就是這個意思,
虛線就是沒有一定。
所以,秘密,你看,
秘密教,
華嚴,
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
好!左邊,
非頓、非漸、顯露、決定,
這個就是前面的否定,
前面是頓、漸、秘密、不定,
這四教;
這裡是非頓教、非漸教、顯露教、決定教,
為什麼?
大家統統都可以成佛,
每一個人都有具足佛性。
法華,純,
純就是純一實相教,
純粹一乘教就是佛乘教,
就是叫你成佛。
那麼,
「涅槃」的底下就是追說、追泯,
這追說、追泯是什麼意思?
法華就純圓,
所以,那個「純」畫到這個圓教。
追說是什麼意思?
佛入涅槃,
你看這《大般涅槃經》就知道,
《大般涅槃經》很艱澀、很不好看,
《大般涅槃經》‥‥‥
追說、追泯,
追說就是說:
把佛陀的一輩子,從頭到尾簡略的說,
一輩子。
所以,追說就是把以前沒講過的;
有的這個時候才出家;
有的這個時候才碰到佛,
在《涅槃經》統統講,
叫做追說,
把以前沒聽過的統統追回來,
說給你聽。
追泯,「泯」就是放下,
追說是顯示教義、教理;
但是,佛告訴你:
我講的法,千萬不可以執著,
只是方便。
「泯」就是滅,
把方便‥‥‥
對法上的執著也要放下,
叫做泯,
「泯」就是滅。
所以,追說的同時,
還是叫你要放下。
所以,華嚴兼別教、圓教;
阿含但小乘三藏教;
方等對藏教、通教、別教;
般若是對通教、別教、圓教;
法華是純圓教;
涅槃是追說和追泯,
具足藏、通、別、圓,
統統說!
藏、通是真,
真就是真諦,是講空;
別、圓是講中,是講中諦,
就是無生,
就是真俗圓融。
中諦就是:生就是無生,
就是中諦,
無生就是生,生就是無生,
真俗圓融,叫做中諦,
不著中,
不著真諦也不著俗諦,
叫做中諦。
那麼,藏跟通就是真諦;
別跟圓就是中諦。
真諦是講空,
權就是講俗諦了。
中間這個藏、通、別是什麼意思呢?
藏、通、別就是權,
就是方便,就是俗諦,
就是有。
真諦講空,
俗諦就是權,就是講有,
就是權教、就是方便教。
那麼,藏、通、別統統叫做方便,
統統叫做方便;
別教、圓教就是中道。
所以,真諦、俗諦、中諦,
就是三諦。
那麼,圓教就是實教,
就是究竟說,
究竟說就是實教,
就是實教,
沒有善巧方便,
單刀直入,
開權顯實,
就是實教。
這個我們在《教觀綱宗》也講過了,
簡單的略微提一下。


http://www.hzfj.org/thread-99359-8-1.html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11-22 08:49
楞嚴經慧律法師(第三十講)聽經聞法思惟電子書.pdf
楞嚴經慧律法師(第三十講)聽經聞法思惟電子書.pdf

楞嚴經慧律法師(第三十講)聽經聞法思惟電子書.pdf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