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4 小時前
標題: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从《群书治要》看社会盛衰兴亡的规律  萧祥剑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3/4/23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檔名:56-143-000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末学在这里向大家汇报自己三年来学习《群书治要》的心得。首先让末学想起在二0一0年的下半年,末学在香港第一次参加我们《群书治要》学习小组的研讨,当时末学就坐在师父上人的身边,老人家悲心恳切的和我们这些年轻人讲,《群书治要》将来能够拯救这个世界,能够化解世界的危机。末学感到任重而道远。虽然自己两年来一直也在每天的学习《群书治要》,但是学贵力行,自己在生活中落实得还很不好。所以在这里也是把自己从经典上学来的记问之学和大家做一个汇报。

  在课程开始之前,末学在这里首先感恩这两年来带领末学学习《群书治要》的锺茂森博士、蔡礼旭老师、刘余莉教授,以及各位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师。末学是一个真正的学生,在去年的五月,怀着一分崇敬的心情,末学来到陕西礼泉。在这个地方埋葬着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名臣魏征的陵墓。末学去寻找魏征陵墓的那一天,因为他的陵墓在九嵕山的那个很深的山谷里面,我们一路的寻访,在这个村庄走到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往前面走,前面有两条路。正在迷茫的时候,这户人家的门突然就开了,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对着末学微笑,然后告诉我怎么走。从那之后,我们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到了魏征的陵墓前。我们在一千三百年以后,把这一份中华民族的瑰宝《群书治要》放在老人安息的地方。

  今天像我们找来的这个老人,就是《群书治要》。当我们人生在岔路口的时候,当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整个人类社会,不知往何处走的时候,这个《群书治要》出现于世。我想这是我们列祖列宗、古圣先贤在冥冥之中护佑我们。《中庸》上讲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一个国家要兴盛,一定会有祥瑞出现,有吉祥的征兆。我们看到,自从十七大以来,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大力复兴、大力进行推动的一个国家的政策,写在我们十七大的报告、十八大的报告里面。在今年的三月份,我们尊敬的习主席在中央党校讲话的时候,他曾经讲到,一个国家要兴盛,一个政党要兴盛,一个民族要兴盛,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而且他讲到,要大力学习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在今年两会闭幕仪式上,末学是含着眼泪听完习主席的讲话。《尚书》上讲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个国家有一个好的领导,百姓就有福。

  我们看到,今天我们在香港,在一八四二年香港曾经被割让给英国,一直到一九九七年,这件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一个人在哪里摔倒,应该在哪里站起来。而且我们今天在此地,不仅要把《群书治要》介绍给我们的同胞,更重要我们要把这一分我们祖宗的智慧和遗产介绍给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古时候常常教导我们,要为天下开太平,不是为自己的一家一国,念念想到的是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群书治要》,就是要普利天下。我们看到当前的社会,社会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虽然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到今天,确实很多人不知道往哪里走。我们不妨看一看,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社会,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

  在二00一年的九月十一日,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整个世界多了一个名词,那就是「恐怖分子」,人心开始变得不安。到二00三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直到二0一一年这个战争才结束。在二00八年,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到现在我们还受到这个危机的影响。这些都是人祸。我们再来看看天灾,在二00四年,印度尼西亚的大海啸夺去了三十多万人的生命。在二00八年,中国汶川的大地震,死了七万多同胞。在二0一0年的海地大地震,又夺去了三十多万人的生命。二0一0年冰岛的火山爆发,当时很多航班都停飞了。二0一一年,全球是多灾多难,非洲遭遇六十年一遇的旱灾,几十万人在死亡边缘挣扎;南亚发生大地震,死了八万多人,很多地方是天气反常。二0一二年,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做「2012」,到处都弥漫着世界末日的这种谣言。虽然末日没有到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灾难愈来愈多,天气反常,干旱和暴雨,地震频繁。就在我们《群书治要》论坛召开的四月二十号,我们又不幸的得知,在我们四川雅安发生地震,我们很多的同胞此刻正在灾难之中。

  社会的问题,无论是天灾人祸,这么的多,科学家也有很多的解释,我们不妨看看在《群书治要》里面,我们的古圣先贤是怎样教导我们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世间的天灾人祸。在《群书治要.左传》上讲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天道反常,我们看到这个极端天气出现,这叫天反时。地反物,我们大家可能有更多的体会,我们吃的蔬菜、我们吃的水果,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这个根源就是由于人反德,我们违背天地自然的规律。乱则妖灾生,所有的天灾人祸都是由于我们人心的不善所感召。

  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他们没有尖端的科学设备,但是他们早就看到了世间一切事情的起因和后果,从而教人要修德。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就是教我们要顺天地之道,教我们要能够趋吉避凶。这个道理对我们个人、对我们家庭、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全人类,都是完全一样的。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一个人、一个家他要兴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祯祥就是从我们回头开始。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我们的习主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又提到要大兴学习之风,这是教我们修福修慧。勤俭就是要我们修福,教我们要懂得珍惜福报,学习就是教我们要增长智慧。我们有福有慧,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幸福美满;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福有慧,这个国家才安定。所以老祖宗的教诲念念都是在为子孙后代着想。就像魏征老人家在《群书治要》的序言里面所讲,「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看到我们可能今天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如何对治这些问题的方法。《群书治要》就是对治我们的人生遇到的问题,我们家庭遇到的问题,我们国家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人看来就是我们人起了极度的自私自利,我们人念念想到自己就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带来社会的不和谐。我们看到在《群书治要.荀子》里面有讲,「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大家看到这一句话可能就会想,我们现在到底是治世还是乱世?其实我们不要去看这个社会,我们要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如果处处讲道义,放下了自私自利,那你就生活在治世。如果我们念念是自私自利,不遵循道义,那你就活在乱世,你就有烦恼,你的家不安宁,你的单位不和谐,你看人人可能都看不顺眼。所以治世和乱世不是别人决定的,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在二0一0年,这也是末学第一次听闻《群书治要》四个字,末学跟着锺茂森博士到上海参加一个「商以载道」的论坛,其中就谈到一个问题,企业家是利重要还是义重要。在场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利是第一的,因为企业没有利润,有一位企业家讲过,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犯罪。只有一少部分的人认为义和利,就是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等重要。只有三、四个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远远比企业的利润更重要,这几个人都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企业家。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在《孟子》里面。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就和孟子讲,您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国家,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何必谈利益?只要谈仁义就足够了。我们以前学经典的时候,往往就看得很浅,你让我天天讲仁义,那我就没有利了。一般人他都追求私利,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追求私利,你不仅得不到利,而且会得到灾祸。你追求落实仁义,你得到的不仅是仁义,而且是大利。这句话在《孟子》里面没有讲,《孟子》没有讲仁义就是大利。但是在《资治通鉴》上有一段对话,是孟子和他的老师子思的对话。孟子问子思,讲到治国当务之急是什么?子思就说到,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得到利益。孟子就讲,贤德的人教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要谈什么利益?子思就讲,仁义原本就是利益。

  我们学习《易经》,《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做「利者,义之和也」,这个利就是道义的完美的体现。真正的利是什么?是大家分配一定要能够公平,不能你得多了,他得少了。如果你得了不义之财,那你就会有灾祸。所以真正我们学经典,明白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利、什么叫做义,你求私利未必得到利益。所以在《大学》里面讲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一个国家不是以财货利益为利,而要以道义为利。二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都是以这一条做为治国的准则。所以我们几千年来,没有去侵略过别的国家,没有去占领别人的领土,没有去抢夺别人的利益。因为我们几千年来都有着圣贤的教诲,而且我们处处都是去利益他人。

  我们可以看「义」这个字,义上面,正体字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我。而且我们可以看汉字,上面是一个羊的字有很多,都是很美好的字,譬如这个美,譬如这个善。义这个字,从字的结构我们就能够领会其中的意思,就是我的一切行为都是美好善良的。在《易经》里面讲得更清楚,《易经》里面讲到「利物足以和义」,你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他人,你不为自己想,这就是义。你不为自己想,你的行为一定符合天地自然之道。

  以前我们学《易经》,我们中国人可能都知道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很多人把这个话放在办公室里,勉励自己我每天要努力。但是我们每天自强不息在追求什么?在追求我们自己的私利,这不是天道。我们看天,它无论是刮风,是下雨、打雷,它不是为自己,它念念都是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刻停息过。我们常常以自强不息来驱使自己,可是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真正自强不息念念在为众生的人是谁?我们看到我们尊敬的净老,在他的身上,末学终于知道什么叫做自强不息。我们向天地自然学习,真正明白之后,就是放下我们的私利,放下利我们才能够得到义。

  在《群书治要.荀子》里面就有讲,「仁者爱人,义者循理」,有仁德的人他念念想到的是他人,不是想自己,因为他明白,我们和他人原本就是一体。有仁他才会有义,义就是他所有的言行举止一定是符合自然之道,符合常理常法,这才叫义。所以我们从仁义,从义和利两个字就能看到一个社会、看到我们自己,你是生活在治世还是乱世,这是中国古人对治世和乱世的评判的标准。他不完全是说经济发达,不完全是看国民生产总值,而是从我们放下私利,从道义开始。我们可以去体会,在我们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其实就是我们为他人服务的时刻。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的风俗、社会的经济,以及社会的道德教化,我们来看社会治乱的特征和规律,这是末学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内容。在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李商隐,他在「咏史」这首诗里就讲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和我们《群书治要360》第一句话意思非常吻合,《360》第一句话是讲到,「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这是在汉朝的时候,从成王、康王,成康盛世到汉朝有一千年的时间,想要把天下治理好的君主很多,但是太平盛世却不复出现,原因就在于我们舍弃了古圣先王治国的常道,而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行事。要知道,我们在没有成为圣贤之前,我们的知见都未必是正确的,都有可能是邪知邪见,我们的知见不正确就会做错事情,人生就会走错路。所以我们要遵循祖宗的教诲,这些教诲是圣人在他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说出来的,是自性的流露,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以圣人的标准来做为我们的标准,我们才能够走正确的道路。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奢侈行而仁义废」,奢侈之风一旦盛行,仁义道德就没有了,那就是乱世。所以为什么习主席在十八大以后,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原因就在此地。这是历朝历代社会治乱的一个重要规律,凡是奢侈之风盛行,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下降。一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事业要走下坡路,一个家要败掉,就是一个奢字。好比我们在银行里面的存款,如果我们每天花得很多,那可能没几天就花完了;如果我们细水长流,这个钱就能花很久,一个家、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个我们都在一个无形的银行里面有着无形的存款,这个存款就是我们的福报。

  古人告诉我们,「乐不可极」,《礼记》里面讲的,因为还有一个词叫「乐极生悲」、「欲不可纵」,还有一个词叫「欲海难填」。我们看到在《群书治要》的「晋书」里面就讲,「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我们就能看到社会朝代兴替的历史。这三个朝代,开国之君都是圣人,大禹、商汤、文武、周公都是圣人,他们都是勤俭的榜样,都是节欲的榜样,节制自己的欲望。你看夏禹,在《论语》里面夫子就赞叹夏禹,夏禹是卑宫室而菲饮食,他住的房子非常的低矮,他的饮食非常的简单。「夏日衣葛,冬日鹿裘」,夏天穿那个葛藤编的衣服,冬天披着这个兽皮。他给他的子孙后代做了一个训诫,在《尚书》里面有,就是「五子之歌」,其中一条讲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我们喜欢美色,喜欢打猎,喜欢美酒,喜欢乱世之音,把房子盖得很高大,把这个墙壁雕饰得很漂亮,这些事情你有一件就会亡国。到了夏朝的末年,夏桀就是忘记了祖宗的教诲,所以国家就灭亡了。喜欢女色,喜欢打猎,喜欢喝酒,最后夏朝被商汤所灭。这个历史大家都比较清楚。

  商汤在建立商朝以后,他讲了一句话,也是教导他的后代子孙,他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们殷朝的借鉴不远,夏朝就是,教他的子孙不要重蹈覆辙,不要再重复夏朝的悲剧。而且商汤讲,「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我有一句话讲,人到河边看到水,古人没有镜子,他能看到自己的形,相貌、形态;做领导的君主,他看百姓,看到百姓的民风就知道天下有没有治好。商汤「七十里而王天下」,他有仁德。我们知道有一句成语,叫「网开一面」,这就是商汤他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一个人拿一个网在那里捕鸟。那个捕鸟的人就说,东南西北四方的鸟,你都飞到我这个网里来。商汤看到这个情况,他觉得这个人太贪心了,而且不仁慈。他教导这个人改变他的这个祈祷语,他说,左边的你们飞到左边去,右边的飞到右边去,只有不要命的你才飞到我这个网里来。所以古人讲,「商汤仁及禽兽」,他的仁德不仅感动百姓,而且惠及动物,这是中国古圣先王给我们做出的示范。

  但是到了商朝的末年,商纣王又忘记了他祖宗的教诲,他还是奢侈荒淫,宠爱这个妲己,生活非常奢侈,所以商朝又灭掉了,武王伐纣。武王灭掉商朝,周朝兴起,周朝在中国历史上享国八百多年,是时间最长的。最重要是周朝开国有数字圣人,我们知道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这些都是圣主明君。我们前几天都听前面几位老师给我们汇报周公,他有仁德,真正懂得治国之道。你看他不贪权位,他是做摄政王,自己不做天子。所以夫子一生最仰慕的人就是周公,念念想要复兴周朝的这个治理。但是周朝到了末年,周幽王、周厉王也是因为奢侈,最后国家败掉了。

  从历史上这个三朝的历史,我们再看后面,从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奢侈之风盛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有危险。所以在《群书治要.淮南子》里面有讲,「衰世之俗,以其知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淳,以清为浊,人失其情」。社会衰乱的时候,民风就是人人智巧诈伪,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利,拿到这个利,他都是买没用的东西。喜欢远方的东西,我们现在讲的奢侈品,都是这个西方国家生产的,而且很贵,而且没有什么用处,难得之财,不注重生活必需品。

  我们看到在二0一0年,《中国经济周刊》有做一个调查,现在我们国家的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是九十四位,但是我们奢侈品的消费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虽然我们大多数的同胞还是非常勤俭,但是确实有一小部分的我们的同胞生活开始变得奢侈起来。在当年购物,就是去外国旅游花费,花费最多的第一名就是中国,第二名是俄国,第三名是日本,这是游客购物花的钱最多。而且他们买的东西主要是手表和珠宝,就是「淮南子」里面讲的饰众无用。第二个是衣服,一些时尚的饰品。这个速度增长得很快,从二00八年是百分之十九,二00九年是百分之五十,二0一0年是百分之九十一,这个奢靡之风增长得非常快。但是我们相信今年这个数字一定是下降,因为我们习主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我们看到在内地各个饭店,尤其是那种高端的饭店,生意冷淡了很多,确实人们开始变得节俭起来。所以我们讲「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我们从民风就能够看到。

  另外一个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第一个是路易威登,第二个是香奈儿,后面的这些。总而言之,这些都是远方之货,难得之财,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尤其是学习了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福享尽了,灾祸就来了。你买这些东西,这就是在消我们的福。我们看到媒体有报导,因为买奢侈品,有的个别的政府官员,最后因为这个事情引发他的腐败案件,这不就是福报享尽,灾祸就来了吗?所以在「政要论」里面讲到,「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昨天蔡老师有讲到勤俭两个字,讲得非常的透彻,勤俭太重要了。

  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历史学家,他曾经研究当时和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这些臣子,他们的后代怎么样。发现大多数这些大臣的后代生活都很一般,都销声匿迹了,唯有个别的,这个家道还很兴旺,其中有一个就是萧何。萧何的后代,末学也是萧何的后代,我们《群书治要》的编辑者萧德言也是萧何的后代。它这里面讲到一个故事,就是当时刘邦给了这些大臣很多封赏,这些大臣都拿这个钱去置地,萧何就买了一个最偏僻、最贫瘠的一块地方。人家就说,宰相你不是没有钱,你为什么买个这么贫瘠的地方?萧何就说了一句话,说「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我的子孙要是贤德,他就懂得效法我的节俭;我的子孙不贤德,他这个土地也不会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给夺去。他念念想到自己的子孙。

  在《群书治要》里面还节录了一位大臣,是萧何的六世孙,叫做萧望之,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后来萧何的后代,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我们为什么今天吃素,就是梁武帝,号召全中国人都来吃素。中国的佛教之所以吃素,就是由梁武帝而来。而且梁武帝的后代在唐朝做到八代的宰相。这是真正我们的先祖他有智慧。

  你看任何一个家族,我们每一个姓氏可能都有家训,家训里面都强调勤俭。在《管子》里面就讲过,「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就是生活节制。我们看到我们李克强总理,在两会闭幕的记者招待会上,他曾经讲到,新一届的政府,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增加,不盖公务楼房,对于吃财政的编制只减不增。这就是俭财用。我们看到真正国家将兴,这个祯祥出现了。而且我们看到在《新语》里面讲到,「君子之御下也,民奢应之以俭,骄淫者统之以理」。我们的领导者之所以提倡勤俭节约,我们相信他们也一定是看了老祖宗的教诲。

  我们祖宗的教诲一代一代能够传承到今天,真正是我们祖宗为我们积这个福德。这是学了《群书治要》,我们对我们的领导者、我们政府的决策,我们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这个国家信心就会更大。这是我们先讲到勤俭。社会的民风最重要就是勤俭和奢侈。社会要兴盛,一定要从勤俭二字开始;社会会衰落,一定是从奢侈。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地方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是一个地方的领导,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家的家长,你要想齐家,治理一方,都要从这里入手,这是培养我们的福报。

  第二个,我们再来看社会经济。其实从勤俭和奢侈,从这个社会的风气,我们就能够看到社会它的经济态势就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来,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核心的一个就是重农抑商?读历史我们都会有体会,几千年来中国都是如此。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其实这里面有我们老祖宗一番苦心,他不是不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他是念念为国家长远、为子孙生活长远做打算。为什么古人是把国家的四民分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面,第一个是读书人。这个「士」字,我们看汉字,一个十,一个一,一个人的能力是十个人的能力,甚至更多人,他念念想到的是天下,所以古人对士人最为尊重。第二就是农民,农民生产的粮食是我们生活最重要、最必需的,所以重视农民。其次才是工,工是手工业者,他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最后是商人,商人是流通有无。

  但是现在我们传统文化要复兴要靠商人,不是歧视商人。中国古人,像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他曾经就讲过,「商贾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贤」,商人天天做买卖,他也可以成为圣贤。你看我们吴总,他是真正的商人,真正的,我们应该学习的,值得所有的中国企业家、全世界企业家学习的榜样。大家都知道过去有一个范蠡,这是财神,他开始是一个宰相,后来经商,他赚到所有的钱都送给百姓了,这是我们古圣先贤做的榜样。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贤。虽然每个人本来就是圣贤,但是就好比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家,不像吴总,不像我们都学习传统文化的企业家。

  所以古代,他不鼓励人人都去从商,因为商业把利字他就会看得更加重要,大部分的人经商他是为了利。而如果这个利,人的自利心重,社会风俗他就会变得道义之心就没有了。而且从商的人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少,这个我们就能看到,因为末学家在农村,今年清明节回去祭祖,每年都回去,都有很深刻的体会,商业愈发达,农业人口就愈少。所以夫子在《孔子家语》里面讲过,「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农业。如果农业这个根基不牢,古人讲到,「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没有饭吃之后,这个国家的政权就会不稳定。昨天蔡老师有讲,国家没有九年的积蓄叫做不足,没有六年的积蓄,粮食储备,这个蓄是讲粮食储备,没有六年的粮食储备就叫急,危急!如果三年的粮食储备都没有,国家就不是你的国家了。

  我们看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老百姓是这个地球上最善良的老百姓,都受过仁义道德的教化。为什么会爆发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就是百姓没有饭吃了。所以粮食是治国最重要的。在《汉书》里面曾讲,「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在尧帝、大禹的时候发生水灾,连续九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百姓并没有被饿死。在商汤的时候有七年的旱灾,百姓没有被饿死。真正古人有智慧,他看得长远,而且准备非常充分,有备而无患,把农业做为治国最重要的。所以为什么资本主义不萌芽于中国,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有受过圣贤的教育,如果大力发展经济,在《汉书》里面有讲,《汉书》讲到,「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这个本末,这里做农业和工商业讲,如果背离农业大家从事工商业,吃饭的人很多,而且人人奢侈。我们大家可能有一个体会,愈是在农村,人愈节俭,而且不浪费粮食,因为在农村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末学自己曾经亲自耕作过,真的「汗滴禾下土」有这个深刻体会,你就不会浪费粮食。相反我们大部分粮食的浪费都是在城市。

  我们一年浪费的粮食,有人做过统计,在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有百分之十是浪费了。可能大家觉得百分之十这个数字,好像我们百分之九十都吃了。但是我们看我们三十几个省,意味着我们一年有三个省所产的粮食都浪费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相当于人家可能好几个小国全年的粮食产量。我们把节约的粮食节约下来,我们就可以去救济上亿的灾民。中国古人讲过,我们去救济他人,这是道义之举,行道义之事必定有福。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粮食浪费而不去救济他人?全世界每年还有接近十万人处于饥饿的边缘。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政治家,大国的领袖,真正的古代圣明的君主,他一定是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唐太宗登基以后,他曾经恢复了几百年都没有的祭祀神农的仪式,他亲自下田耕种,给百姓做榜样。

  所以现在其实我们也看到,全世界的农业都面临很多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我们以美国为例,一般我们都常常认为,美国农业是高科技的、现代化的、高效率的典范,以为美国的一个农民可以养活一百多人。其实末学了解,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很多,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想效法美国的农业。其实美国的农业它主要是农场主,而这个农场主他跟中国的农民不同,他不仅自己耕作,他要雇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都是那种非法偷渡的,像墨西哥去的。他们的一个农场比我们中国一个村可能都要大,主要是用机械化。而这个机械化的耕作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水土流失,美国土地地表的土壤,从一九六0年到现在,已经流失了一半。而且美国的农业它是以化学,就是农药、化肥用得很多,但是这个化学农业它这个收益是递减。从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吨化肥它可以收获十五吨到二十吨玉米,到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就只能收五到十吨了,它破坏那个土地。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学传统文化的企业家提倡有机农业?就是如此。

  我们老家有不少农民,他种的土地,这个粮食用来卖的,他是自己不吃的,自己吃的是自己吃的,用来卖的粮食是卖的粮食。现在城里人好像生活得很光鲜,其实我们吃的、住的、享受的远远不如农村人。但是我们有很多年轻人,实际上价值观他出现了问题,就是什么?他以利益为第一,他不是追求人生的享受,他把利益做为人生努力的第一目标,所以他不愿意回到农村,导致我们现在也看到农业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个我们看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确实在大量的减少。第二个是我们的耕地在减少。曾经有一位美国的学者,他写过一本书,叫做《谁来养活中国》。当时他讲到,中国到二0三0年,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我们会有大量的粮食缺口,他是在一九九五年写的这本书。虽然我们现在的形势没有这么严峻,但是也让我们提起了这个警觉。

  在去年两会上,有一位蔡继明的政协委员,他就提出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已经逼近了十八亿亩,我们现在是十四亿人口,平均一个人只有一亩多。而且这个数字从一九九八年到二0一0年,就是我们的耕地面积一年一年减少。一九九八年的时候是十九点四五亿亩,到二0一0年是十八点二六亿亩,就是每年耕地在变少,耕地变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我们国家领导人对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重视,在去年的国务院一个常务会议上,我们的原国务院总理温总理就指出,要让一大部分年轻人留在农村去从事农业。

  过去其实大部分的人他都是生活在农村,而且是读书的,中国古代的农村的家风叫「耕读之家」。我们农村,湖南那边很多家里都有这样一幅对联,叫「敬祖宗一炷清香毕诚毕敬,教儿孙两行正业曰读曰耕」,你要耕作,你还要读圣贤书。所以在近代以来,我们看到像曾国藩先生,我们毛泽东主席,他们的家都在农村,他们从小都干过这个农活,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劳动,而且读圣贤书。近代以来出了很多人才,在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几乎都是从真正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我们的习主席在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到农村下放,从事劳动,这个劳动产生智慧。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古圣先王流传下来给我们的这些经典,其实就是我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劳动中总结出来的。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现在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大家可能都有这种忧国忧民的为天下考虑的这样一种心情。但是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其实古圣先王早就给我们指出了解决的办法,要解决我们现前遇到的问题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我们第一个讲到,如果要化解我们现在农业的问题,第一个是要让一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第二个是要改变我们的饮食方式。我们看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是中国,一个是印度,印度的人口是我们国家的百分之九十,他们的粮食的产量是我们的一半,只有二点三亿吨,中国是五亿吨。为什么他们能用我们一半的粮食养活相当于我们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这和他们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第一个,印度人百分之八十是吃素的,吃素,他们的养殖业对粮食的消耗是零。其实我们读了《群书治要》我们才发现,我们的祖先大多数时候他们是素食主义者。在《礼记》上面有讲到,「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这个故就是祭祀的时候,只有祭祀的时候他们才会用牛羊做为祭品,平时都是吃素,而且有慈悲心。

  第二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群书治要》也节录了,其实是一个好像我们谈得很少,就是这个喝酒的问题。印度人他是不喝酒的,他没有这个酿酒业。而中国一年的白酒产量,去年是一千一百五十三万千升,白酒基本上都是粮食提炼的。过去仪狄把这个美酒献给大禹,大禹品尝之后,他就知道后世一定会有人因此亡国亡家。《群书治要》里面有一篇,第五十卷,就叫「酒诫」。我们看到习主席也是大力提倡不许大量饮酒,工作的时候不能够饮酒。从这个细节我们就能够体会,真正古人的教诲真的是为子孙考虑得太长远了。《群书治要》节录的,尤其是那篇「酒诫」的文章,我深有体会,这是一个好像是很小的事情,在《群书治要》里面节录了一大段。

  第三个就是要保证我们的粮食储备,粮食安全,有饭吃,就是勤俭,节约粮食。前面我们有讲过,《朱子治家格言》里面有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要解决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其实老祖宗给了我们,早就给我们指出了化解这个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其实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紧迫的,早就有这个科学家,很多专家就讲到,人类下一个最大的危机就是粮食危机。怎么样化解这个危机?就是要从《群书治要》里面学习我们古圣先王的智慧。在《汉书》里面有讲到,「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其实现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法律对商人的地位好像是轻贱的,但是商人反而富贵了;好像对农业很重视,但是农民很穷。这样上下相反,好恶乖迕,国家富强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大力提倡让民务农。

  而且在《管子》里面有讲,「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习主席讲,官员和商人不能够勾肩搭背,如果官员和商人在一起,就会导致社会的财富流到一少部分人手中,结果就是社会的贫富悬殊增大。贫富悬殊增大,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有讲,「国不患贫,患不均也」,国家人过得穷一点没关系,最大的忧患就是分配不公平,分配不公平就是不符合道义,最后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所以《傅子》里面讲到,「民财暴贱而非常暴贵,非常暴贵则本竭而末盈,末盈本竭而国富民安,未之有矣」。这个财是工商业生产的产品,非常的是农产品。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老家现在的大米的价格大概是两块多,在十年前米的价格大概是一块钱,也就是只涨了两倍。但是从事农业的,譬如说在十年前请一个人干农活,一天是十五块钱,现在需要一百五十块钱。所以你看这个农产品它的价格低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他不愿意种田?最重要的原因,他在家种一年的土地,他的收入不如在外面打一个月的工,这样从事农业的人就少。

  所以在朱镕基总理上任的时候,他有一次到安徽去考察,他去了一个粮库考察,粮库里面的粮食很多。后来有人把这个事暴露出来了,那个粮库里面的粮食,都是他考察的头一天,全国各地,就是当地隔壁各个县把粮食拉到那里,来哄总理的,欺骗总理的。后来朱总理知道了这个事情,他就大力提高国家的统购粮的价格。

  实际上我们现在确实需要重视,也就是农产品,要让更多的人有务农的积极性,这是治国之本。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降低人的欲望,勤俭,真正学习圣贤文化。我们知道,诸葛亮先生在做宰相之前,我们读《出师表》知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生活得非常的好。还有陶渊明,那是中国人真正的生活。昨天老人家讲,那才是真正人的生活。现在我们的生活变成了机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被机器掌控了,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只有我们站在大地上真正劳动的时候,我们才体会到我们和大地是那么的接近,你才觉得你是安稳的。你真正在土地上干一天农活,我们学习圣贤文化,我们想要有清净心,你在劳动当中你是最容易得到清净心。

  好,我们上半场就先学习到这里,末学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