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讲拜佛集第七七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6-6 11:18
標題: 净公上人讲拜佛集第七七卷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拜佛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们感觉实在很不方便。所以法门要考虑到现实环境的因素,应该用什么方法能叫我们身心自在,真正得到法喜,这就是我们选择的依据。
  钞【若心浮动。】
  『浮动』就是妄念太多,不念佛没妄念,愈念妄念愈多,这也是麻烦事情。
  钞【当念用除舍定三支,摄而伏之,念念调和,使中适故。】
  慧多了,定少了。慧多了就是妄念,分别是慧,不分别就是定。定跟慧要拉平,他的功夫就很上轨道,哪一边偏都不行。慧多过定就是打妄想,妄想很多;定超过慧就打瞌睡,就精神提不起来,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毛病。很多同学们都有,都有不要怕,自古以来,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弟子也是如此。问题就是我们自己要会调心,譬如在昏沈的时候,经行拜佛是方法,还有一种大声念佛是方法。妄念多的时候,必须要用定的功夫,或者念佛,我们通常讲「追顶念佛」,可以把佛号的速度加快,一句接一句,使妄念不容易起来,这都是方法。种种方法,自己都可以试验一下,哪一种方法有效,就运用哪一个方法。所以「念」是调整我们修学功夫的,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前面七种,前面七种,你用一种行,用二种也行,用三种也行;两种同时用也行,三种同时用都可以。佛是提供原则给你做参考,使我们在用功的时候不至於昏沈、不至於掉举。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六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66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六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65》)


...藏经》要三千六百块。我的薪水一个月只有五十五块,连加班费统统算起来,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百七十块钱,你们想想看怎么办?只好晚上这一餐不吃,绝对不是好看、要面子,「我有修行」,不是的。但是以后就养成习惯,我出家受戒,受戒这个月我晚上一定吃东西。人家说:你平常不是不吃?我说:「受戒需要体力,生活紧张,就像新兵训练一样,我要吃饱才有办法来应付。」平常我生活没有那么紧张。有很多人平常不持午,到了受戒的时候,「我要持午,我要像个老修行。」我看他第三天实在忍不住,晚上偷偷的吃东西,这又何苦?一定要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不在乎这些形式,这些形式有助於道业的,我们要做。持戒的时候,我晚上一定要吃饱,夜晚拜佛才有力气,这个我们应当要做,绝不充面子,所以要晓得如何调适身体。吃东西,绝对不要吃饱,通常一般人讲求卫生,吃八分饱。实在讲八分饱已经过分,六、七分是最好。保持著不饱不饥最好,不但修道有帮助,你平常工作的时候,精神能提得起来,吃得太饱的确使人昏沉。所以要知道调节身体。
  还有饮食要简单,愈简单愈好。一般讲,外国人吃东西没有中国人考究。中国人讲色香味,外国人只讲营养,色香味都不懂,他的东西真的是难吃,他们吃东西非常单调,几乎每天都吃一样的。中国人就不习惯,天天要换口味,不换口味,这个东西就吃不下去,这是习气。我看外国人一年到头都不换口味,他就那个样子。他的身体比中国人好,这是我们真正体会到...(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六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67》)


...烦恼念断,就是事一心不乱。能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是理一心不乱,这是功夫浅深三个大的差别。理、事二种念法,我们学事念方便,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著相,著相修事念就方便。念别相三宝的佛宝,就是常念亲近佛陀。亲近哪一尊佛?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他不是过去佛,也不是未来佛。释迦牟尼佛已经过去,弥勒佛是未来佛,还没有来,阿弥陀佛是现在佛,我们要常常想著要亲近他,常常要想见阿弥陀佛。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目的就是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就完全正确。
  但是在此地特别要提醒诸位同修,你这句佛号要一直老实念下去。善导大师教我们,「身专礼阿弥陀佛」,礼是礼拜,我们每天早晚拜佛。拜佛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所以大家不要作体操、打太极拳,没有意义,浪费时间,你想活动身体,拜佛就好。这样子健身,你念佛的功夫不间断;用别的方法,你念佛的功夫间断。拜佛每天拜多少?不一定,自己可以去定,有时间就多拜,没有时间就少拜,按照自己生活环境来定。真正念佛人要记住一个原则: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分内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缘,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会清净,无事找事,这是很苦的事情。现在外头竞选,这无事找事,这些官、委员,请我去作,我也不干,为什么?我讨厌开会,麻烦!说话也是如此,言语愈简单愈好,省心省语。多念佛、多想佛,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一生才能修得成功。所以,「口专念阿弥陀佛,意专想阿弥陀佛」。这三种方式,是以念佛为主、执持名号为主,以礼拜、观想为帮助。
  以念佛为主,为什么?如果是以观想为主,容易著魔,你修行功夫还不够的时候,...(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七0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70》)


...响他的清净心。外面的相有没有舍掉?确实舍掉了,相虽然在,他舍是什么?外头相跟我没有干涉,决定不影响了。我们再要说得粗一点,就是决定没有得失,得失没有了。一切相固然是存在,森罗万象全在面前,得失这个念头没有了,於一切相中无得无失、无取无舍。不但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也是如此,在佛法里面也没有得失,也没有取舍,这个心清净了,自性显露。
  我们今天讲到修行的功夫,从什么地方看?就看你这个念头,你在一切法里头还有没有得失?还有没有取舍?只要有得失取舍,你决定是凡夫,你的功夫不得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不得力!念比不念好一点就是,实在讲功夫不得力。如果你对於世出世间法没有取舍、得失,给诸位说,你念佛、拜佛、诵经、观想是样样得力。这个得力也就是六祖所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功夫得力之相;不得力的人,心里常生烦恼。有的时候没有烦恼,心很平静,虽然很平静,没有一个妄念,但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堕在无明;样样都知道,那是邪见,凡夫不是邪见就是落在无明里头。菩萨不如是,既没有邪见,也不堕无明,所以他对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清楚明白就是《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因缘果报,一直到最后如是本末究竟,换句话说,他对於一切万相彻底明白通达,这叫常生智慧。
  别教的人圆不过来,有隔碍。说实在话,一切学佛人当中,圆顿根性的人少!圆顿根性的人比其他根...(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七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76》)


...,是我们的心不清净。天天拜,「菩萨,你保佑我,保佑我开智慧」,这就不灵,为什么?你心里有分别执著,你这个心是不清净的心,怎么会有感应?《了凡四训》讲至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诚心诚意念观音菩萨就念观音菩萨,念阿弥陀佛就念阿弥陀佛,里面决定不夹杂一点点东西,有求必应!我们不要去告诉他:「菩萨,我现在怎么困难!」他早知道,你何必去告诉他?你一起心动念告诉他,你这个心就不干净,你心就不诚了。
  你们《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说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就是往生下品下生的人,人家都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还要说什么?什么话都不要说!只要清净心、恭敬心、虔诚心,我们去念佛、礼佛、拜佛,我们所缺乏的东西样样都不会缺了,样样都有了。他都知道了,不要我们一桩一桩去告诉他。一桩一桩去告诉他,我们在这里天天打妄想、分别执著,自己的心就不诚!所以你想求,求不到;不求,什么都得到了,道理就在此地。你有求,把那个念头打掉,专念阿弥陀佛,专念观音菩萨,或者专念《无量寿经》都行,念《阿弥陀经 》也可以,只要专!底下他又引用《大乘起信论》上的一段话:
  演【起信云:若离觉性,则无不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这是从反面来说,觉性就是真如本性,如果离开了觉性,那不觉也没有了。不觉没有了,给诸位说,觉也没有了,因为觉与不觉都是自性的起用,离开体,哪里还会有用?这是不可能的...(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七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78》)


...面圆周是动的,圆心是不动;动中有不动,不动中有动,动静不二,它代表这个。所以我们的心要空,心不能有东西,心要静,心不能动,心清净了。身要动,身是什么?身是圆周,轮子不动,它就不起作用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追究其原因,全是轮子在那里转动;没有轮子,世间的科技都得要停摆。所以身是轮,身要动,心要清净,你才会健康。
  现在人会生病,身要舒服不想动,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恰恰颠倒了。身不动,这个身就生锈,就长病;心在那里动,心也生病了。心本来是清净的、不动的,现在你偏偏叫它动,心生病了。心病了,身怎么可能健康?诸位要知道,养心要静,养身要动。佛门的礼拜,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五体投地在那里做运动。拜佛的时候心地恭敬,这个恭敬心就是一念不生,这叫恭敬,心清净,以清净心来拜佛,这是最恭敬的。一面拜佛、一面心里还在那里祷告,「佛菩萨你要保佑我」,那就不灵了。为什么?不恭敬,心不诚了。你是以妄想心在那里拜佛,怎么可能会有感应?也许有人问,我心里有愿有求,我不说出来,佛怎么知道?佛要是不知道,他就不叫做佛了,佛会知道的。所以用不著去动念头,用不著去祷告。你愈是动念头、愈祷告就愈不灵。你不动念头、不祷告,你去拜佛,那个佛就灵,因为诚则灵,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心里动个念头就不诚,不诚就不灵,没有感应道交了。这些原理都应该要记住,要知道。
  钞【本愿所致者。】
  《疏》里面说光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万德所成,一种是『本愿所致』。前面说的是修德,是万德所成,现在再说「本愿」。
  钞【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顶中光明,胜於日月百千万亿倍。又愿云:愿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蝡,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
  这两段是四十八愿愿文当中的经文。
  钞【又愿前偈云:能使无量刹,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得如所愿。】
  这一段是解释「本愿所致」...(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八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86》)


...为什么?你会说他的坏话,将来会说我的坏话,我跟你敬而远之。所以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决定不敢跟你做朋友,为什么?晓得将来必定要受你害。从前参学到外面去挂单,他从那个寺庙离开之后,有人问:那个寺庙怎么样?他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个人听到之后,顶多招待你一餐饭,请你走路,我这里不敢留你。为什么?你在这里住几天到别的地方,又说我这里怎么不好。没有人敢留你!所以吃亏的还是自己,不是别人,给别人提高了警觉心。所以决定不说别人过失,这样的人,没有一个不尊重你,没有一个不欢喜你,愿意跟你做朋友。常常说人家过失的,这个自己吃亏太大了。
  过失、毛病你知道了,这叫觉悟;能够改过来,这叫修行。修行不是每天拜佛、念佛,搞这些形式样子,没有用处,那都搞外表,外表没有真实的利益。要认真修行!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九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91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三九一页:
  演【又非寿者,非应同连持之寿;非不寿者,非报智不连持寿。双非二边,冥中法体。又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云非寿非不寿也。】
  这一段话是说「法身」,法身无始无终,说不上寿与不寿。我们讲寿,它总有个量,如果超越数量就不落在言词思量之中。这是说的法身,对前面应身、报身来讲,才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离开了报身、应化身,就是...(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九0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90》)


...知障,三障就是惑障、业障、报障,惑业苦。要用什么方法把这障碍去掉?去掉就开悟,去掉这三身就现前。
  要去三障,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修定,除了定之外,没有办法破除障碍。佛法虽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哪一个法门不是修定?统统是修定。就是修定的法门不一样、修定的手段不一样。八万四千、无量,那是手段、方法不一样,统统是修的禅定。我们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经 》上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我们常讲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这桩事情,我相信同修们听得也耳熟,不晓得听了多少遍,有没有用处?不管用!怎么知道不管用?你从早到晚还是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从来就没有真正动个念头想去修定,因此诵经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功夫都不得力,都没成就。一定要晓得,我们现前要修的就是断烦恼,就是把这个障碍去掉。
  昨天南投净律寺慧天法师带了几位同学来看我,他们那边办了一个佛学院,第一届毕业了,带了五个学生来问我:修学要怎么修法?我告诉他:四弘誓愿,就把修行的方法、次第、要领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愿里面只有第一条是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发菩提心,后面三条是行。这三条次序不能颠倒,从断烦恼修起,「烦恼无边誓愿断」。断烦恼之后,才能够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今天大家修行修不成功,愈修愈颠倒,愈修烦恼愈多,原因在哪里?你把次序搞错了。清凉大师在《华严疏钞》经题里面,讲得非常...(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九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91》)


...样。从前人的生活确实是诗情画意,现在没有了,现在人生活像机械,可怜得不得了!人的味道没有了,人的意义价值丧失了。我看现在人间不能算善道,阿修罗也不能算善道了。所以,「受」是领纳好恶的境界。
  这五种是果报,就是这一生的果报,前世「无明」、「行」是缘、是因,有这因缘才有我们这一生的果报。诸位如果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所谓明白佛法道理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这一生中受苦受乐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自作自受的。苦难不是别人给我们,是自己造作的!怎能怪人?怎能怪老天爷不公平?不可以的!起这个念头,那更是造罪,罪造得更重。发财中奖都是命,没有这个命,把菩萨鬼神的像毁掉,造罪业更大。我听说有玩六合彩的拜佛菩萨,保佑他中彩,不中彩,第二天就将佛菩萨拿去砍头、烧掉,这是造业!怨天尤人造的罪业就更重。这受是有因果的。下面这三条就是现在这一生又再造作:
  演【八、爱。】
  爱是贪爱。
  演【爱男女金银等事。】
  爱的范围太多,有个等字就够了。爱就是无明、就是迷惑。爱了之后,他就有行为,就造作,造作之后就取。
  演【九、取,凡见一切境界生取著心。】
  自己喜欢的,这是爱;要把它占有,这是取;不喜欢的,要叫它离开,也是取,都是取著,这叫造业、造作。起心动念造作都是属於这个字包括了。造作后面就「有」。
  演【此二未来因,皆属烦恼,如过去无明。】
  这是迷惑,迷惑造业!这就...(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九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97》)


...一样随顺习气,这一生没指望了。
  真正觉悟的人,赶紧回头把自己所有过失、毛病、习气彻底改掉,改过就是忏悔。像袁了凡接受云谷禅师开导之后,认真的改过自新,天天去想自己今天有什么过失:思想的过失、见解的过失、言语的过失、造作的过失,天天找自己的。找到自己的过失,给诸位说,这个人叫开悟了,觉了;不觉的人,自己一身的过失,认为我没有过失,这是迷惑颠倒。说老实话,等觉菩萨每天还要找自己的过失,为什么?他还没成佛!什么人没过失?成了佛就没过失,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不知道自己毛病、过失,就是不觉、就是迷惑。
  什么叫开悟?悟就是知道自己过失;什么叫修行?把自己的毛病改过来叫修行。修行,决定不是说念经、拜佛那叫修行,那叫装模作样。从前国清寺初一、十五诵戒的时候,寒山、拾得在门口讥笑,笑这些出家人在诵戒装模作样,有口无心,那个时候尚且如此,现在就更不必说了。现在一切都是徒具形式,形式没有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轮回。不但不是慧,说老实话,福也没有!所以修行一定要从心地做起。
  古时候天台家常说,「能说不能行」,这就是有解悟,事实真相了解,他做不到,称为「国师」,为什么?他能教我们,他给我们讲的是一条正路,他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一国人的老师。「能知又能行」,有解悟又有证悟,这是国宝。「能行不能解」,事理真相他没搞清楚,但是他能依教奉行,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国之用也」,这是国家有用之人。...(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一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12》)


...在其中,善也在其中、福也在其中、寿也在其中,禄也在其中。所以,称之为万德洪名。
  『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念念都在佛号上,念念自性清净,一切恶念自然就不会起来。一切善念都从清净心里面生起的,所以清净心是善根。这样修福才是真正的修福,「福易集故」。注解说:
  演【一心持名,则万善普会众恶尽消。】
  灌顶法师(就是慈云灌顶法师),他是干隆年间的人,晚年专修净业,他有《观无量寿佛经直指》注解,里面曾经说过,执持名号是消灾灭罪第一功德,跟此地所说的意思相同,灾难罪业什么方法都消不了,这句佛号能消。这个事实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多少人晓得自己业障很重,天天去拜佛、去拜忏,去搞这些东西,能不能消掉?决定消不掉。不知道念佛可以消罪业。为什么念佛能消罪业?你首先要晓得罪业是什么。罪业之因,就是罪业的种子,是你过去所造的恶业,有种子要没有缘,不会有果报,缘是什么?缘是现在的胡思乱想。从前有罪业业习种子,现在天天打妄想,他怎么不受果报?果报就现前。果报来了,受不了!要想消业,如果现在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纵然过去有业习种子,现在不会起现行,这就消掉了。你就晓得,什么东西能消自己的罪业?不是拜多少部《梁皇忏》,没用!念多少部《华严经》也没用,念几百万神咒还是没有用,心清净就消掉了。所以这句佛号是得清净心最殊胜的妙法,就用这个方法把心念得清净,心清净了,...(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一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14》)


...过年,佛堂还要拜三千佛,你们喜欢拜就拜!我一句话也不说,真正明了了,这三天专拜阿弥陀佛,这是一个专修净宗的道场,一天拜六百拜,拜六百拜都拜弥陀佛。我听说今年清明法会你们念《无量寿经》,这个对了,这是大家已经建立共识,可以提倡。还要念《地藏经》,还要拜《梁皇忏》、《水忏》,这是大家认识不清楚。这个经讲这么久了,大家明了、觉悟了,我们这个法会念《无量寿经》。希望真正觉悟明白了,明年过年就不要拜千佛万佛了,拜阿弥陀佛,一天拜六百拜,拜五天就拜三千拜了。
  其实六百拜不多,我刚刚学佛在埔里,我一天就拜八百拜。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埔里住山,晚上八点钟睡觉,早晨二点半起床,三点钟就早课,早课我拜三百拜佛,拜完之后去烧早饭。我在山上跟忏云法师,厨房工作我一个人做。吃完早饭,打扫环境之后诵经,中午吃过午饭之后拜二百拜,晚上吃过晚饭之后拜三百拜,一天拜八百拜。不做工作的人,通常一天是拜三千拜,这是专修礼佛,礼佛也是一个修行法门。所以学佛不要怕辛苦,怕辛苦那错误了。所以,念一尊佛跟念无量佛的功德无二无别。
  钞【阿难所闻佛法,犹住量数。】
  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做侍者,一直侍候到释迦牟尼佛入灭,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佛法,可以说他统统都听到,但是还是有数量。
  钞【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昼夜宣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
  你要是真正得念佛三昧,那就不相同,心开...(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二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4》)


...怖,恐怖的事情多!我们能帮助他,使他离开一切恐怖,这就叫无畏布施。他心安,他不害怕了,离开一切忧悲苦恼,凡是这一类统统叫做无畏布施。无畏布施范围非常广,把它归纳起来,就是对於众生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我们保护他,使他心里能得安稳,这就是属於无畏布施。相反的,如果我们故意扰乱众生的情绪,使他恐怖,令他不安,这样的造作就得老病伤残、五根残缺这样的果报。纵不能行无畏布施,决定不能去威胁别人,叫别人身心不安,这个事情决定做不得。这个果报来得太快,不要等来生,现世报!太可怕了。做的时候你没有感觉,果报来了之后,后悔不及!我们自己要想得富贵、得聪明、得健康长寿,要修!不修怎么行?哪有凭空得来的?天天礼佛拜佛,给诸位说,什么都得不到;在心行,在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之处,这个得到。
  黄念老常常教给我们学佛的人,不要重视形式,礼佛拜佛是一种形式,形式不重要,重要在起心动念处改过自新,自己要常常反省。我过去一再跟大家提出,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早课提醒我这一天,我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待人接物不违背佛祖的教训;晚课是反省、检点,我这一天当中所作所为,有没有哪些地方违背佛的教训,做错了事情。反省检点之后,改过自新,我明天决定不会再有这个过失。大家每天能改一个过,三年之后你就是圣人。你三年改一千条过失的话,你不是圣人,谁是圣人?这是佛菩萨。这个早晚课就起了作用,否则的话,早晚课有什么用处!平常起心动念利己损人、妄语两舌,早晚课一堂不缺,也是罪过无边。早晨欺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再骗一次,一天照例要骗两次,你说这罪过大不大?佛菩萨泥...(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二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9》)


...、二句又到十句。不要记十一、十二,就是一到十、一到十,永远这样记下去。知道我这一句佛号是在这个十句当中第几句,清清楚楚。这个方法好,胡小林居士用了四个月,他说非常有效,在以前念佛的时候妄念很多,现在用这个方法,妄念少了,很少很少。所以他劝导大家、鼓励大家,是好方法。印光大师一生他就用这个方法,他不用念珠,而且告诉,掐念珠分心,不能专一,改用这个方法。念珠呢?念珠是提醒,提醒自己要念佛。用它做表法,看到念珠就想到念佛,用这个意思,真正念佛不掐珠。念佛重要,没有事不要打妄想、不要说闲话,念佛多好。
    身体是个机器,机器一定要活动,不活动就生锈了,坏了。这就说是运动很重要,心要定,身体要动。拜佛就是最好的方法,拜佛的时候心是定的、静的,身体是动的。出家人每天能保持三百拜,运动量就够了。拜的时候平拜,不要拜垫,有拜垫收不到效果,一定要平拜。当然你能够拜得愈多愈好,消除我慢,把恭敬心给拜出来,对一切众生都恭敬。这个观念很重要,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还不够,要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蚊虫蚂蚁都是阿弥陀佛,我们看到合掌,阿弥陀佛。我们要有这个心,心转变境界,就把这个世界转成极乐世界了。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是以一句佛号对待它。阿弥陀佛在不在?在。在哪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阿弥陀佛是法身,是我们自己的法身,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灵性,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意念,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自性,这个不能不知道。你念这一...(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集)    2011/10/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04 》)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