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阴骘文》大意(共一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26 19:56
標題:
《阴骘文》大意(共一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重视因果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阴骘文》大意 (共一集) 档名:19-005-0001
各位同修,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来一同研究《文昌帝君阴骘文》。因为我们受时间上的限制,只能将《阴骘文》做一个简略的介绍。这一篇文章流传是相当的长久,自古以来批注也非常多,其中以周梦颜居士的《广义节录》最为详细,这也是为社会大众所喜爱的一部好书。这部书在清朝的时候收编在《安士全书》之中,它的分量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历代的祖师、善知识对这本书都是赞叹不已。印光大师说「文昌帝君,于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于至善。功高德着,着这篇文章垂训后人,文章虽然不长,妙义无尽。周安士以他的妙悟取之、注之。理本于真心,词得其精要,征引的事实非常广泛,阐扬义旨,垂训受训,悉皆释然,诚然是悲心无际,慈愿无穷,堪称为善书里面第一奇书。与寻常的善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大师对于本书的赞叹,由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这一本书,我们依照弘化社所采的版本,在台湾曾经数度的翻印,依照这个版本,一共是七十八段,七十八句。批注一共有二百四十八页,引征三教的典籍一共有一百二十六种,换句话说,我们读了周安士这部批注也就是读了一百二十六种善书。现在我们要将这本书的大意在此地做个简单的介绍。从文里面第一句,文昌帝君一开口就告诉我们: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这句话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本文垂训的张本。帝君有一十七世,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十七世,既有一十七世,便有一十七劫,过去如是,未来亦然,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确实有三世,这个观念非常重要。知道我们有三世,我们的想法、看法当然就不相同了,因为我们要顾虑到这一生的幸福,同时更重要的,我们要想到未来的幸福,于是我们的着眼点一定看得既深且远,这才是一个真正聪明智慧的人。为什么世人眼光短浅?就是因为不知道有三世,以为人死如灯灭,死了一切都完了,所以在生的时候,一切的行为毫无忌惮。如果知道有三世,并不是死了一切就完了,那我们的言行必定要顾虑到后世、将来的果报,并不是只限于这一生、这一世短短的数十寒暑而已。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帝君第一句话。
其次有六句是教人必须要行仁义,广积阴功。这六句虽然说他自己在这一十七世当中所修的功德,这些是属于帝君的身教。他示现在世间,读书读得很好,有智慧、有慈悲心、有才艺,示现服务于社会、国家,都能够尽忠职守,为国家社会造福,这是给我们做的榜样,而后他的言教我们才能够信奉,才能够依教奉行。第八、九两句是以身作证来劝我们要善学,所谓: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
这是帝君推己及人。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存心都能像帝君一样,我们的果报当然是殊胜的、美满的、幸福的。这种道理,在前面我们曾经讲过《了凡四训》与《感应篇》的大意,本文的宗旨与义趣与《了凡四训》、《感应篇》是一贯的,是同类的。从第十句以后,这是对于一切众生的垂训,所以帝君说:
【于是训于人曰。】
接着下面有四句。这五句是引征古人来做一个证明,证明修善得福报是丝毫不爽的,所谓感应道交。我们如果要想得到这种殊胜的果报,当然就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能够有这样殊胜的收获。第十五句是说明福德的基本在于心田,所以说: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我们知道佛陀教育的宗旨是教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得乐是佛陀教育里面终极的目标。乐是果,怎样才能够得到?当然要晓得修因。乐的因是什么?乐的因是安,如果我们身心不安,当然我们就得不到乐。安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安是从平等心里面得来的,我们能够以慈眼平等的看一切众生,我们就能得到安,平安之后才有真正乐的果报。平是从哪里得来的?平是从公得来的,所以我们常讲公平,能够做到一切公开就可以得到平等。公开从哪里来的?公开是从义务当中来的,我们生活在世间对于一切众生必须要尽义务,不要有求报酬的心理。我们尽心尽力能够服务社会,服务一切众生,为社会造福,为众生造福,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自然就能够做到公开。义是从哪里来的?义是从信当中来,所以八德里面说「信义和平」,和可以得到平,公能够得到平。
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如果我们不守信,诸位想想,我们在社会上还能够立足吗?唯有能守信,一切众生能够信服你,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办不通?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所以守信非常重要。信从什么地方来?从忠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人对事要忠心、要负责任。忠从什么地方来的?忠从孝亲尊师之中来的,这两条是我们修心的大根大本。换句话说,大乘佛法里面讲到世出世间法最圆满、最究竟的处所,无非是将孝亲尊师做到究竟圆满,止于至善而已。在修学过程当中,这就称之为菩萨,功德圆满之时就称作如来。可见孝亲尊师是我们本性当中的良知良能,称性的功德。这一句也是重心的所在。向下帝君开导我们,造福是在行门上,所谓: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这是行门的纲领和准则,这一句是总说。我们从佛陀的教义上来看,佛教可以用三大纲领完全包括了,第一个纲领是智慧,第二个纲领是慈悲,第三个纲领就是方便,所以一般常讲佛教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方便的根本就是智慧,换句话说,我们从慈悲、方便里面求智慧,从智能里面去显示圆满的慈悲与方便。所以佛法的本体是智慧,佛法的相貌是慈悲,佛法的作用就是无量的方便法门。将智慧的理,慈悲的相与作用,充遍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教一切众生各个都成就智慧,各个都显露出慈悲,彼此互相的敬重,互相的协助,才能够达到和平安乐的世界,给予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自由、平等、幸福,这是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学方法当然也是属于无量方便法门,很可惜的,这样美好、圆满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为现前一些无知之士所忽略,因此佛陀的教义不能够普遍传播,不能够叫大众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从第十七句以后,这是别说,就是分别的来说明。先说众善奉行,也就是教我们怎样去修善。第十七句到第二十句: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这四句是说明悲愿是为道为学的大根大本。我们为什么要修道?为什么要求学?就是为了这个悲心,不忍心见到一切众生在受苦受难,念念之中,我们要去救护一切众生,拔除他的苦难,带给他幸福、自由、安乐,正是为了这桩事情我们才求学、才修道。后面四句: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这四句是说明孝敬为积福之本,也就是说孝亲与敬长是我们福报基础的根本,我们要想修福,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基础在这里。第二十五到第二十八有四句: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这四句是说明三教是积福的增上缘,就是福德的根基所不可以缺少的辅助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我们要想培福德的根基就无从着手。三教是指佛教、儒教、道教,这在我们中国流行有一、二千年之久,对于中国文化、思想,以及国民的生活,确实有深厚的影响。
三教的宗趣虽然不同,但是就浅近的目标来讲,都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都是以此为依归。当然破迷的程度,三教各有浅深不同,因此在得乐的果报上也有大小的差别。这一段里面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是后两句,『报答四恩』,佛教里面回向偈里头常常读到「上报四重恩」,这个四重,第一是父母之恩;第二是老师之恩,佛的恩德包括在老师这一条里面,因为佛是我们的本师;第三是国家之恩,在从前讲是国君之恩;第四是众生之恩,因为我们人,是一个团体,是有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的有情众生,我们不能够脱离社会,不能够脱离大众而单独生存,因此一切众生,一切人于我们都有恩德,所以我们必须念念之中要想到报一切众生之恩。基于报恩的深心切愿才能够真正做到『广行三教』。「行」,一个是自行,依照三教的内容、方法来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另外一种,我们以三教的理论、方法劝化一切众生,都能够悟明这个道理,都能够奉行贤圣的教育,成就自己、成就一切大众,所以说这四句是积福之增上缘。
后面有九句说明造福的修法,如果我们以佛法来说,佛法讲布施,布施里面有三类,所谓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九句是属于财布施以及无畏布施。经上说: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这一句是说明救护一切众生是多么的迫急和刻不容缓。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力量纵然达不到,我们心达到了,这就具足无量的功德。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
这两句是说对于孤儿,我们要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去关怀他、照顾他、教育他;对于鳏寡孤独之人,这些人是在众人之中遭遇了不幸,值得我们同情、怜悯,我们必须要以真心去关怀、照顾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做并不是对于某一个人的惠施,某一个人当中所结的恩德,如果这样看法,这个意义就太小了。必须要明了这种做法是为了社会的幸福、国家的安宁,是为了维护一切众生幸福的根本,是维护我们的道统,是护持我们的法统,我们才这样做。换句话说,这种行持是有识之士分内之事,是本乎天理,顺乎大道,自然的行为。老年人我们要尊敬,这就是以身作则,做一个榜样给年轻人看,给后一代看,教他知道敬长尊贤,这是属于身教。而教学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个人这种行为的表现,要知道对于天下国家,对于亿万代的后世,是有深切影响的,所以他获得的福报之殊胜、庄严也是不可思议。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怎能不认真的断恶修善而奉行贤圣的大道?这才知道我们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修无尽之福,积无尽之功,这是人生一大乐事,这是至真、至善、至理。
这九句里面,在三种布施里面属于财物的布施、无畏的布施。所谓无畏布施就是叫众生在心理上、在生理上能够离开苦难而得到安稳,凡是在这方面帮助别人、使别人得到身心安定,这就属于无畏布施。在《安士全书》里面,这一段是属于上卷的大意。下一卷一开头前面两句还是接着这一段的意思,三种布施里面的法布施,就是第三十八、三十九两句: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这两句看起来很平常,我们在此地必须要加以说明。『印造经文』在今天来讲属于文化事业。经文、圣贤书是善书当中的善书,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亲近善友,都能够承事圣贤,这样子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之中,为圣贤的心行所熏习,在不知不觉当中自己就成了圣贤,这种教化之功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印造经文的功德是无量无边。这里面虽然是讲财布施,实际上法布施的意义比财布施要重得多。佛在大乘经论里面常常作布施功德的校量,作为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是指的财布施,都比不上经文里面四句偈布施的功德,为什么?大千世界的七宝只能够解除我们生活上的困苦,不能使我们开智慧,不能使我们了生死、出三界。而经典的布施是属于智慧的布施,是属于觉悟方法的布施,所以我们对于圣人的垂训、经典、善书,真正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典籍,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去翻印、赠送,有多少力量尽多少力量,这样功德就圆满了。
千万不要以为做这种事情必须要自己有财富、有福报,当然有财富、有福报做起来比常人要方便,可是贫贱之人不是不能做,一样可以做得到,而且功德一样是圆满。有千万财产的人,每年布施个几万块钱印送经书、善书,这是很值得赞叹的。贫穷的人没有财富,能够尽心尽力印善书、好书送人,这个功德比大富人家的功德还要来得圆满。何以?大富人家所做的功德,在他整个收入里面不过是占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而已,甚至于万分之一,而贫贱之人所做的这个功德,几乎占他自己收入的二分之一,甚至于三分之二,所以这种功德实在是非常殊胜,诸佛菩萨、护法善神没有不赞叹、不护持的。这些理,这些事,我们都必须要认识清楚。
不是说我自己写的书希望多多的流通,必须要想一想自己写的书对社会的贡献,对一切众生劝化的力量,能不能比古人更圆满、更有效果?因此我们要把心摆平才能够大公无私。我们为一切众生造福,无论是什么人,他的著作、言论确实有益于一切众生,比我自己还要圆满、还要殊胜,我就必须要把自己的舍弃掉,全心全力来弘扬他的著作,这样才给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幸福。不要分自己、分他人,有了自与他这个界限,这就是诸恶的根源;能够泯人我、利自他,无量的功德、善行才能够确立。
第二句讲『创修寺院』。寺院称之为道场,我们要想一想它有没有「道」?有道才能算是个道场,如果没有道,那不能算是一个道场。在此地我们必须要把寺院的本来面目做一个简略的介绍,然后才晓得创修寺院的意义与功德。
寺院是古代帝王办事的机构,中国以往行政组织里面,凡是直属于帝王的办事机构都称之为「寺」,凡是属于首相下面办事的机构称之为「部」,所以寺院本来是办事机构的名称。寺的长官叫做「卿」,帝王之下有九个办事机关,首长叫「卿」,所谓「九卿」。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是中国帝王派使节聘请过来的。本来出家人的生活制度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一种托钵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印度是通行的,但是在中国不适宜,何况是帝王的贵宾,怎么能够叫他沿门托钵?怎么能够叫他在露天的树下一宿?这在中国人看起来,待人家太刻薄了,没有礼貌。所以迎请到中国来,最初由鸿胪寺接待,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那时候外交权是在帝王的手上,而不是在首相的手上。外交部的宾馆接待当然是临时的,不能长久。以后佛法逐渐在中国长期的发展,需要永久的机构,这才在九寺之外再建一座寺。
最初第一座寺是在洛阳,也是首都之所在处,叫什么名字?中国人心厚道,佛法到中国来,法师我们请来了,佛像、经典在那个时候运输相当不容易,驮载到中国来的这些经书、佛像是白马,所以白马有驮载之功,我们不能把牠忘了,所以第一座寺的名称就叫做「白马寺」,是中国佛教有寺院之始。
寺院做些什么事情?在当年第一个是做译经的事业,正如同我们现在的国立编译馆一样。除了译经之外,再就是讲学,把经典里面的道理详细的讲演、研究、讨论,建立寺院的学风。佛法并不止于理论,它讲求实践,特别重视理论与生活之相应,也就是今天讲的,理论与生活要能够结合。理论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理论,理事圆融、理事无碍,这是佛教教育终极的目标。所以它非常重视行门上的修持,这就是所谓的道风。由此可知,寺院的精神本来是传道、弘道、修道的场所,所以称之为道场,可是寺院流传到今天徒具外表的躯壳,内容、精神几乎完全变质。
今天我们在一般寺院里面所看到的,第一类是经忏佛事超度死人,给社会造成一个很不良的印象,认为佛教是专门对付死人的,被说之为社会的寄生虫。其次,所谓是香火道场。第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达,经济生活的繁荣,逐渐走向观光的道路,换句话说,是供给大众休闲游乐的场所,观光道场。这是寺院流传到今天的末路,也是衰败灭亡的现象。因此,过去方东美先生常常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他非常的愤慨,非常的悲切,说佛教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整个世界,是具有最了不起贡献的学派,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走到了穷途末路,这是整个人类的不幸。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在佛学上极力的提倡,自己以大半生的时间钻研经典,同时他告诉我:佛法一定要复兴,唯有复兴大乘佛法,人类才能够有真正和平安乐的生活。
要怎样才能够达到佛教的复兴?他认为必须要恢复到隋唐以前寺院的精神、丛林的制度。过去丛林的寺院等于像现在的大学、学院一样,寺院彷佛是一个学院,丛林正如同是大学。每个寺院,每个丛林,都有它独特的学风与道风,为当时及后世人所景仰。如果不能够恢复寺院的精神,学风与道风,那么这种寺院,像现在的观光、香火、经忏,其目的究竟在哪里?如果说是眼前的名与利,把它当作生意买卖来做,所谓是开佛店,赚取那些愚妇愚夫之钱财,这又于心何忍?这样的寺院要创建,诸位想想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好处?还值得文昌帝君来提倡吗?那是多余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寺院具有优良的传统,它有独特的道风与学风,能够修正我们一般大众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它的宗旨是以大圣大贤的智慧、慈悲、方便来从事教化众生的事业。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既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不分种族、不分贵贱、不分国籍,凡是有情众生,在佛陀教育之下都是一律平等的接受佛陀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这样才能够达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教学目标。
所以这两句是属于法布施,其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当然「创建寺院」比前面「印造经文」要艰难得多。拿我们现在社会上经济来说,我们有几千块钱,一、二万块钱,就可以印送一、二种的经书给别人,如果建一座寺院,在目前来说,至少要在数百万之上,当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得到的。可是最重要的,我们建造寺院的目的何在?如果是为观光、为香火的收入,为个人的名闻利养,那就大可不必。如果是为了传道、弘道、修道,我们就应当去做。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福分,大的寺院不能建,可以建小茅蓬,三、五个志同道合的人,真正能够在一起进修,只要精进不退,忍辱有恒,必定会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复兴大乘佛教的一个开端,值得我们去做,如果我们有更大的力量当然更好。
佛陀的教育,在释迦牟尼佛当时,以及历代主持这个教育,推广这个教育的,几乎都是政府、国家的事情,私人的力量确实是有限,所以佛陀在世,将护持佛法的责任委托给这些国王、大臣。这个教育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如果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的教育,我们想想,古今中外这些帝王大臣怎么能够乐意的去接受?他之所以乐意去接受,是这个教育制度实在太好,真可说人间天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美满的教育制度,这样美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懂这个道理,彻底明了,真正的悟到,从哪里做起?从我们本身做起。
我们求解,求正确而没有错误的理解,这是我们的学风。我们要实践,将佛陀的教训,经典里面的理论、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中,将它实践,使我们整个身心生活在真理里面,真理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真理的显相,所谓理事一如、理事不二,这种教育的功能才圆满的达成。所以创建寺院正如同今天办学校一样,只要有毅力、有决心,有这个愿望,经上常说有愿必成,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中国过去有一人,武训,大家都晓得,他是乞丐的身分,贫贱到了极处,他有抱负、有弘愿,每天在外面求乞得来的那一点点钱,积少成多,积了几十年相当可观,他办了十几所学校。以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又没有生产能力的人,靠着乞食来维生,成就这样的壮举,真正是了不起。我们今天比起武训都要强得多,他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肯做,我们没有这个抱负,没有这个眼光,所以我们一生空过了。人家以乞丐的身分而至圣贤的果位,这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人能至,我也要能至。所以这是创建寺院的意义、功德之所在,是为社会大众培养传道、弘法的人才,是一个养成天人师范的所在,所以它的功德殊胜真正是不可思议,这一点我们要明了。
向下有八句,第四十句到四十七句,说明随缘积福的种种方法。佛门里面常说「随缘消旧业,慎莫造新殃」。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里面,十大愿王就是《华严经》修学的十大纲领,里面有一条开示「随喜功德,恒顺众生」,这八句就是随喜功德。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晓得这个修法,时时刻刻把握住积功累德修善的机会,不要把它轻易的错过。到这个地方,这是讲众善奉行的一段讲完了。
接着底下这一段是说诸恶莫作,像这些我们在《感应篇》、《了凡四训》里面都看到很多例子,《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戒惕我们诸恶莫作的一共有十四句,举出十四个例子。并不是说只有这十四种是恶事,我们不可以这样做,必求要禁戒。读书贵在触类旁通,举一隅要以三隅反,闻一而知十,凡是不顺乎天理、人情、国法的事情,我们都不可以去做,所以做事的大原则是要顺乎天理、合乎人情。国法也是依天理、人情而制定的,所以我们常讲合情、合理、合法。凡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利己而不利人的事情,都叫做恶事,都不可以去做。
这个地方说的四句是恶行里面比较显著、昭彰,是一切众生比较容易犯的过失,举几个例子来讲而已。第一,不要登山网禽鸟,就是不要去打猎。打猎伤害众生生命,拆散众生美满幸福的家庭,这不是善事。第二,不要去打鱼。第三,不要宰耕牛。这三种都是属于杀生,佛教的戒律第一条就是教我们不杀生。其次教我们不要弃字纸,惜字。这一条在现在有许多人想不通这个道理,实际上关系很大。
因为文字是传持圣教的工具,这些年当中我极力提倡文言文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文言文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了不起的发明。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思想,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授而没有错误,这种功德都要归诸文言文的发明,因为我们古代的祖先早就想到言语是会随着时代、地域变迁。古人的言语跟我们现在的言语不相同,由于言语上的隔阂,意义的传达一定会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于是才发明文言文。将文字与言语分开,言语会变而文字不变,换句话说,只要把意思用文字记录下来,纵然传到以后几千年、几万年,依然是毫不逊色,没有差异的,这样一来,今人只要运用文言文的工具就如同与古人面对面交谈一样,这实在是了不起的伟大发明。我们要懂得古圣先贤的苦心,他们深思远虑为千年万世的子孙们着想,把他们的智慧、学问与人生的体验,一代一代的传授下来,所以我们对于文字要珍惜、要看重。惜字纸的用意就是教我们懂得重道,尊崇文言文,用意在这个地方,这个意思懂得了,我们对于古人所讲的勿弃字纸这个说法就不会觉得奇怪,而且也认为是理所当然,我们在生活行为当中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就这样做了,给年轻人、给后一代启开一个很好的榜样。
其余十条都很容易懂,譬如不可以谋夺别人的财产,不可以嫉妒别人的才能,不可以淫辱人之妻女,不要教别人争讼,不要破坏人的名利,不要破坏人的婚姻;不要以个人的私仇,叫人家一家兄弟不和;不要因为小的便宜,破坏别人美满幸福的家庭;不可以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或者有财富,而侮辱一些善良的人;不可以欺负贫困的人。像这些事在这个社会上往往有之,我们应当要知道戒除。这是诸恶莫作的一段。
下面第四大段是说明一切善行的感应全在存心。可以说前面所讲的善是事修上的,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上的。下面一共有十三句是从存心上来说的。第一句说: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这一句是我们最初入手的初方便,也是修心的第一个增上缘。我们古人所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说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交友必须要谨慎,要选择贤人,选择有德行的人,选择好人,我们亲近他,跟他交往,这样时间久了,不知不觉我们一定受他善德的熏习,不知不觉也就与善人为邻,与道德亲厚了。其次有九句是说明我们平素之存心。第一:
【常须隐恶扬善。】
我们要存这个心。见到别人有过,见到别人有恶,我们要能够隐藏;见到别人有善,见到别人有德,我们要知道赞扬。这种功德之大,实在不是平常人能够想象得到,为什么?影响太大。
【不可口是心非。】
这也是讲存心。
【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这是表面上看起来事相上的。凡是于众生不利的,我们能够把它革除,常常存这个心,这就是真心。「修路造桥」便利人的往来,便利于交通,这也是讲形式。我们把意思衍生来讲,古圣先贤的大道到今天不通,这条路被破坏。譬如我刚才所说的文言文,现在大家不重视,顾其它的,这就是这条路有障碍。几千年的大道都是由于这条道路的交通畅流而没有阻塞,我们才得到这个利益,才成为亲身受惠者,我们怎么能把这个道路到我们这里就把它断绝,使后人得不到利益?所以我们要把这条道路修复,那就是提倡文言文,提倡孝道,提倡尊师重道,这是古往今来的大道、桥梁。所以我们看到道路、看到桥梁要想到圣道。我们的道统,我们的法统,必须要修复。要拓展法统、道统的大道,让一切众生各个都能够受惠,这才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垂训以格人非。】
像周安士将《文昌帝君阴骘文》详细的加以批注,发明其义理,规过劝善,虽然是批注,也是『垂训以格人非』,这是属于教学,法布施。
【捐资以成人美。】
这个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于社会大众有利益的善事、好事,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成就。
【作事须循天理。】
举心动念本着天理良心,这样才能够避免过失,才能够免除恶报,我们积功修德不可以不在这个地方留意。
【出言要顺人心。】
古人常说「口为祸福之门」,言语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祸福的枢机在于此。个人的祸福是小事,社会国家天下人的祸福是大事。譬如国际上的外交,负责交涉的,言语不能不谨慎。善的言语会给世界带来和平,不善的言语会给世界带来战争,带来祸乱。由此可知,孔老夫子在教学的四科里面,德行为首,四肢就是言语,可见他老人家对于言语是多么重视!正是因为他深深的明了言语是一个人、是一家、是一国,乃至于天下人,祸福之门,所以教我们从小就养成对于言语谨慎,学习如何去应对,修学这一门学问。下面两句:
【见先哲于羹墙。】
这是从果报上说的。正因为心地纯善,与古圣先贤心心相应,相应之极就有这个事相的发生。
【慎独知于衾影。】
这一句是讲慎独的功夫做到了极致。不要以为自己一个人在私人的房间里,别人都看不到,我们的生活、态度就可以放逸、随便一点,不可以,这个时候也必须如身临大众,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在这种场面之下,我们自然知道检点,知道谨慎,一举一动都能够合乎法度,这是做学问,修身修德的地方,这才能看得到真实的功夫,这种真实的功夫必须要自己认真的检点、修学。到这个地方,这是将善行感应在乎存心的这些心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末后一句: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两句话出自于佛教,也就是常讲的佛教大意。佛教的大意就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的纲领就是这三句十二个字,这是佛教教学的宗旨所在,也可以说心行之极致。
末后有四句是本文的总结。第一句是说明神明的保佑,这是普通一般人所希求的,希望有上帝、有神明常常来保佑。真能像前面帝君所垂训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我们一定可以得到神明的护佑。第二句讲近报,近报是我们自身现前所能够得到的、所能够感受到的。
【近报则在自己。】
这一条诸位可以细细的去看看《了凡四训》。下面一句说:
【远报则在儿孙。】
我们看祖先之积德,我们举个人来讲,孔子所积的德,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为人尊敬。为什么要尊敬他?他的祖先有大德,对我们整个国家民族有无尽无休的恩德,永远报答不尽的恩德。孔子公的大德,所以他的子孙一直到今天,中外人士没有不尊敬的,是敬他的祖先,『远报则在儿孙』。
说到这一点,我们想到今天中国遭遇到空前的大难,根本动摇了,这个根本就是孝亲尊师。为了要尊师,必须要先学孝亲。如果要提倡孝道,一定要建祠堂,要明祭祀。所以在前两句,我学人提倡,凡是我们中国人所在之处,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要集合起来,建一个百姓宗祠。一家建一个祠堂,力量很有限,而且也不能团结。凡是中国人都集合起来,建一个共同的祠堂,里面供奉百姓祖先的牌位提倡孝道,维护我们民族的根本,这个功德也是无量无边。对上,我们继承百姓历代的祖先;对下,亿万代的子孙,我们有了交代。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觉悟,敬爱祖先是性德,是真正的至善。近报、远报功德之殊胜,可以说纵使是诸佛菩萨也说之不尽。
末后一句是总结,显示出福报是由于积阴功而得来的。所以说: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所谓「阴」是不显露在外面,『阴骘』就是阴德。我们做善事,我们修善行,我们存好心,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人去表扬,不必要人称赞,而自己不断的尽心尽力努力去修道,不求果报,果报不可思议;不求功德,功德无量无边。这是帝君给我们的垂训,而周安士居士为我们又详加解释,这一位大善知识对我们的恩德无以复加,我们要想报答帝君的恩德,报答善知识的恩德,唯一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为人演说,劝化一切众生共同的修学,这样才能够「上报四恩,下济三涂」。《阴骘文》大意简单介绍到此地,谢谢诸位。
嗡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