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普贤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2241014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24 10:17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普贤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2241014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普贤的讲记敬摘点滴


...,别人看到那个光,他表什么意思统统都明了。语言很有限、语言很笨拙,二禅以上都不用语言,用放光来代替。
  三禅这就更高了,心地更清净,三禅叫「净天」。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也是在心地清净上差别而言,这是三禅的三天。三光、三净都是讲功行的优劣。
  四禅就很特别,一共有九种不同,九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
  这是第四禅一般的天,跟前面三禅一样。『福生、福爱、广果』,四禅叫「福天」。福报最大,三灾不及。三灾他那里都没有,「三灾」是经上讲火灾、水灾、风灾。火灾可以烧到初禅,初禅天这三灾都有,都不能避免。二禅是水灾,水可以淹没到二禅,也就是二禅天没有火灾,他有水灾、有风灾。三禅天心地清净,水、火两种灾没有了,他有风灾。到第四禅这个人福报大,水、火、风这三种灾难都没有。「水、火、风」,佛经里面讲「大三灾」。「小三灾」是「刀兵劫、瘟疫、饥馑」,就是饥饿、饥荒。佛讲的大三灾、小三灾,意思我们也很难懂得。过去读经,也就含含糊糊过去了,讲经,依照古人的注子也含糊笼统过去。
  我在早年到日本去访问,到广岛、长崎原子弹炸过之后的现场去参观,才恍然大悟佛所讲的小三灾就是核子战争。核子弹爆发的地方,那就是刀兵劫。我们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小三灾,核子战争是小三灾。佛在经上讲刀兵劫是多长的时间?七天七夜。七天七夜的战争是刀兵劫。我们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刀兵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算刀兵劫。核子战争,核子弹爆发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佛就是讲这桩事情。爆炸之后,辐射七个月七天。七个月七天你还不死,你这个命能保得住。有些人不是当时炸死,七个月当中受辐射所照,七个月之后,他能不能活下去才能够作定论。佛说这叫瘟疫,原来瘟疫是这么一桩事情,是受辐射感染之灾难。日本人告诉我们,被炸的地方,到第八年地上才生草,我们就明白了佛所讲,饥饿是七年七个月零七天。地上才长东西,地上草木不生的话,人当然受饥饿。我们想一想,现在的核武比起广岛那里,那个威力不晓得要大多少倍。广岛、长崎那里被炸的地方,因为辐射尘的严重,到第八年地上才长草。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佛所讲的小三灾到了。大三灾是星球的毁灭,我们今天看到的火灾,发光的星体,那就是火,全是一片火海,太阳就是一片火海。大三灾的状况我们很难理解,现在小三灾的情形,大致上我们能体会到一些,非常可怕!第四禅才是福天,三灾达不到。
  《大智度论》上佛告诉我们,色界天人主要是修禅定,如果单修禅定不修福,哪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他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色界天人的存心。他布施、持戒,修布施心得乐,布施得多,快乐就多。所以他能舍、他肯施,这样才能够以他的定功生到四禅天。四禅的差别也是以定功浅深、修福多少,而产生的差别相。
  【无想天。】
  四禅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一层,『无想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外道天,多半都是学佛,把佛的意思解错了。修定,定里面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念不生,无想,修成功就到这个地方去往生。有定没有慧,这是错误;禅定的意思是定里头有慧。「禅那」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静虑」;「静」是定,「虑」是有观照功夫在,也就是说他明了,他不是死定。一念不生,但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这才叫禅定。如果只是一念不生,外面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不行,这是有定无慧,这样修成功,你将来就到无想天去。佛法修的是「定慧等持」叫做禅定。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翻作止息,「毗婆舍那」翻作观想,或者是翻作观见、观察,它有这些意思。单修就偏在一边,都不能成就。单修定的人容易昏沈,修成了也是无想天;单修慧的人不能得定,心是飘浮的,妄想很多。为什么著重在禅定?禅是定慧均等、定慧等持,这个功夫就是正确的。
  后面这五种是圣人修行的处所。
  【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通常也称为「五不还天」,什么人住?小乘三果,也叫做「净居天」,所以四禅是凡圣同居土。凡夫天里面福生、福爱、广果跟无想,这四种天人见不到净居天人,知道他们是在这地方修行,但是看不到。就像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有佛菩萨、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人看不见。你们拜慈悲三昧水忏,里面讲迦诺迦尊者的道场在四川,普通人去是荒山,什么也见不到,悟达国师去的时候,见到庄严道场。凡圣同居土,有缘才见得到,没缘见不到。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迦叶尊者还没有入涅盘,在鸡足山,他也常常出来,出来我们也不认识他,他会变化。他要等弥勒佛出世,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给他。弥勒佛出世,经上讲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迦叶尊者要等这么长的时间。人心得清净,寿命是自在的,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碍事。
  所以我劝导大家要发愿,愿力要超过你的业力,你就转了,你就得自在。你要是不肯发愿,你的一生决定受命运的支配,你逃不出命运。一定要发大愿舍己为人,你才能够得自在,生活自在、寿命自在、住世自在、教化自在,所有一切事业没有一样不自在,愿力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发愿?唐朝法照大师,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的大圣竹林寺,这是有缘的人。他见到文殊、普贤,看到法会一万多人聚会,文殊菩萨在讲经说法,他还听了一座,还向文殊菩萨请教:「佛法已经进入到末法,末法时期的人根性比较钝,修什么法门容易成就?」文殊菩萨教他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法照本来是参禅,听了文殊菩萨的教诲,发愿专心念佛。他又请教:「佛怎么念法?」文殊菩萨传授他念佛的方法。以后他离开五台山,离开之后还到处做记号,怕迷了路,下次再来。结果做了几次记号再回头,庙没有了,一片荒山,才知道不可思议,道场不见了。凡圣同居土,凡夫见不到,没有那个缘分见不到圣人的境界。
  经上讲凡圣同居土有三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个世间是一处,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是一处。兜率内院是弥勒菩萨道场,兜率天人见不到,只听说,不知道在哪里。第四禅的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这三处是凡圣同居土。他们在这里修行,虽然都是三果圣人,为什么叫「不还」?不再到欲界来了,他在这个地方就成就了。经上说,利根的人,他就在五不还天,直接在这里证阿罗汉果超越三界,超出六道轮回,这是利根的阿罗汉。如果迟钝的,他还要通过四空天,才能出得了三界;利根的人不必通过四空天,直接就证阿罗汉,就出了三界,这是净居天人。五不还天我们不必再多介绍。三界里面见思烦恼讲见思惑,三界八十一品;三界分九地,每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到五不还天才能够断尽,断尽再证阿罗汉果。
  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要有人启请,没人请,佛就无能为力。世间人谁认识释迦牟尼佛!谁知道这是一个大智慧的人、天人大导师,谁认识?世间人没有人启请,在这种情形之下佛就要入般涅盘,就要示现灭度。净居天人见到了,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赶紧下来启请,净居天人代我们启请,所以佛才住世八十年为我们讲经说法三百余会,我们要感激净居天人。他要不请法,我们这个世间哪有佛法能闻,他们也很慈悲,怜悯一切苦难的众生,劝请如来说法。
  末后有一个
  【摩醯首罗天。】
  有些经上说『摩醯首罗』就是色究竟天。在此地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个名字?经上也有说,摩醯首罗是净居天人的上首,这个意思也还不错。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里面,最受人尊敬的这一位大德,称为摩醯首罗。这是於禅定得大自在,所以摩醯首罗也可以称为大自在天。这是色界十八层天,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底下一句是,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
  『乃至』两个字是省略。这是讲「四空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实在是凡夫里面很聪明、很有智慧。在中国古代的老子,他出现在周朝,春秋的时代,与孔子同时代,年龄比孔子大。这个人聪明,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很大的忧患,什么忧患?就是我有身体。身为苦本,如果没有身体多好、多自在,高级凡夫,所以他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把身舍掉,不要身?他厌弃色身,加强他的定功,确确实实他能够把这个色身舍弃掉、离开了,往上再提升,我们一般人讲灵界,依佛法来讲只有神识没有色身,这一类我们就称作「无色界」。色界天,色界天人欲离开了,这严重的烦恼五欲六尘舍掉了,出离欲界到了色界。色界还有色相、身体、居住的环境,这个东西还是麻烦,还不是究竟,把这个舍掉就到了四空天。四空天还是六道的范围,并没有出离六道。
  「四空天」第一个是「空处天」,色离开之后这就进入空处,心缘虚空没有色相,这个定叫虚空定。第二叫「识处天」,空也能舍掉,空跟色是相对显现,所以虚空不是真实的。他要把空也舍弃掉,空舍弃掉了还有个识存在,这是就他所缘之处给它建立一个名称,叫它「识处」。其实舍空是不著空,不是真正把空舍掉。不再执著空相,心里头空跟色对立的念头没有,这个时候识在,所以叫识处。这一个修行人,如果发现「识」还是个麻烦事情,还不是究竟,识就是分别,分别也把它舍掉,那就入「无所有处天」,无色界的第三层。修这个定的时候,一切内外境界都放下,内外两边境界都放下、都舍弃,所以叫「无所有」。到最高的这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为他连「识」也不缘,所以叫「非想」;不起作用之处也不缘,所以叫「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这是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说法很多,可以参照经论里面的说法,《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一般《佛学大字典》里面也有详细的解释,这是无色界天。
  往往一些学人到这个境界,以为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讲的大涅盘,他不知道这是非想非非想天,以为入这个境界就永远不生不灭。哪里知道他还是有寿命,他的寿命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力能够保持多久?经上讲八万大劫,这个数字很可观。八万大劫是怎么回事情?我们这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一个大劫里面有四个中劫,就是成、住、坏、空这四个。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现在住的是成、住…的「住劫」。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有这么深的定,他的寿命这么长。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到了时候,他还是要堕落,不能再往上升,只有往下堕。那个堕就堕得很惨!一般人常讲爬得高摔得重,《楞严经》上讲四空天人,堕落下来之后多半是堕阿鼻地狱。从最高的跌到最低,为什么?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过失,堕阿鼻地狱。为什么他有毁谤三宝的念头?他一想我已经成佛,...(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说法。
  末后有一个
  【摩醯首罗天。】
  有些经上说『摩醯首罗』就是色究竟天。在此地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个名字?经上也有说,摩醯首罗是净居天人的上首,这个意思也还不错。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里面,最受人尊敬的这一位大德,称为摩醯首罗。这是於禅定得大自在,所以摩醯首罗也可以称为大自在天。这是色界十八层天,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底下一句是,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
  『乃至』两个字是省略。这是讲「四空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实在是凡夫里面很聪明、很有智慧。在中国古代的老子,他出现在周朝,春秋的时代,与孔子同时代,年龄比孔子大。这个人聪明,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很大的忧患,什么忧患?就是我有身体。身为苦本,如果没有身体多好、多自在,高级凡夫,所以他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把身舍掉,不要身?他厌弃色身,加强他的定功,确确实实他能够把这个色身舍弃掉、离开了,往上再提升,我们一般人讲灵界,依佛法来讲只有神识没有色身,这一类我们就称作「无色界」。色界天,色界天人欲离开了,这严重的烦恼五欲六尘舍掉了,出离欲界到了色界。色界还有色相、身体、居住的环境,这个东西还是麻烦,还不是究竟,把这个舍掉就到了四空天。四空天还是六道的范围,并没有出离六道。
  「四空天」第一个是「空处天」,色离开之后这就进入空处,心缘虚空没有色相,这个定叫虚空定。第二叫「识处天」,空也能舍掉,空跟色是相对显现,所以虚空不是真实的。他要把空也舍弃掉,空舍弃掉了还有个识存在,这是就他所缘之处给它建立一个名称,叫它「识处」。其实舍空是不著空,不是真正把空舍掉。不再执著空相,心里头空跟色对立的念头没有,这个时候识在,所以叫识处。这一个修行人,如果发现「识」还是个麻烦事情,还不是究竟,识就是分别,分别也把它舍掉,那就入「无所有处天」,无色界的第三层。修这个定的时候,一切内外境界都放下,内外两边境界都放下、都舍弃,所以叫「无所有」。到最高的这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为他连「识」也不缘,所以叫「非想」;不起作用之处也不缘,所以叫「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这是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说法很多,可以参照经论里面的说法,《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一般《佛学大字典》里面也有详细的解释,这是无色界天。
  往往一些学人到这个境界,以为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讲的大涅盘,他不知道这是非想非非想天,以为入这个境界就永远不生不灭。哪里知道他还是有寿命,他的寿命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力能够保持多久?经上讲八万大劫,这个数字很可观。八万大劫是怎么回事情?我们这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一个大劫里面有四个中劫,就是成、住、坏、空这四个。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现在住的是成、住…的「住劫」。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有这么深的定,他的寿命这么长。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到了时候,他还是要堕落,不能再往上升,只有往下堕。那个堕就堕得很惨!一般人常讲爬得高摔得重,《楞严经》上讲四空天人,堕落下来之后多半是堕阿鼻地狱。从最高的跌到最低,为什么?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过失,堕阿鼻地狱。为什么他有毁谤三宝的念头?他一想我已经成佛,证得大涅盘,为什么今天还会堕落?心里就起怀疑,诸佛如来说的话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就堕落了。是他自己误会错认,那不是如来涅盘境界。不但不是如来果地,小乘果地也不是,完全产生误会。
  所以修行愈往上面去,那个境界邪正愈难辨别,这是世尊在《楞严经》上,为什么给我们说五十种阴魔。魔境现前我们把它当作佛境界,就吃大亏了。所以我们初学的人要想避免魔障,唯一的方法依教修行,佛在经上讲的决定顺从,别人讲的,不是佛经上所说,决定不能够依靠,这样就能够避免落入魔道。所以最要紧的是我们要信佛,我们是跟佛学,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所说的,是经上所有的,我们相信;经上没有的我们不相信,不能跟他学。佛说无量法门,说的时候应机而说,机不同佛说法不同,因此我们要学哪个法门,依靠哪个经典,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然后才不至於错解如来真实义。譬如佛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有,我们修净土就依净土经典。佛在其他经典讲万法皆空,你要说,佛曾经说过一切皆空,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也空,好了,你就不相信,你不是把自己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吗!学哪个法门就依照这个法门经典来修学,与这个法门讲的不一样,那个经典决定不能依靠。
  其实这个道理很浅,并不是很深,不难懂。像现在在大学里念书,你学那一个科系,一定要依照这个科系本科的课程,你不能学别的科;你学其他的科目,跟你的科目不相同,不但不能有帮助反而要破坏,这不是一个道理吗!佛在经上常常以医王来做比喻,这个比喻就更明显。大夫给病人诊断开的药方,开给你的药方别人不敢吃,因为害的病不一样。你吃这个药,一吃就好;别人一吃就死了。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药方,度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病人,怎么可以随便乱吃!所以我们修往生的法门,一定要依据「往生经」。《大藏经》里面,三经一论叫「往生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三经一论。《普贤行愿品》、《大势至圆通章》是后人加进去,加得很好,也可以依靠,决定没有问题,现在称为五经一论。我们念佛求往生要依据这个经典,那就没错,不能依靠其他经典。其他经典里面所说的,与我们这个经典理论、方法、境界相应的可以参考,不相应的决定不能读,决定不要去看,我们自己的功行才真正有把握、才会有成就。
  如果你什么经都看、什么经都学,你的麻烦就大了,不但你自己修学不能成就,也不能教化众生。你教化众生这里扯一点、那里扯一点,会把众生搞得迷惑颠倒。今天学佛非常非常困难,我为什么不教佛学院,道理就在此地。佛学院开了许多课程,请了许多法师,把这些学生天天讲得迷惑颠倒,如醉如痴,收不到效果。我自己学佛得一点利益,好在很幸运遇到善知识,是一个人教,接受一家之言,走一条路,这很单纯,不复杂 ,不会有疑惑,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以后我们才了解,儒家、佛家所讲的师承,就是这个意思。我跟一个老师学,听一个老师的话,这一个老师对我要负责任。如果我还要去跟别人学,那这个老师没法子教。真正亲近善知识,依照古人的师承,你跟定这一个老师决定不可以跟第二个人学,不能听第二个人的教诲,你才会有成就。老师对你要负因果责任,这个责任很重,把你的路指错、带错了,他要受恶报。可是你自己不接受,你要到处听别人,还要看别的东西,那这个老师对你不负责任。
  现代、往后师承恐怕已经没有,不可能有了,所以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个人。换句话说,没有对你认真负责的这种老师,老师要找这样的学生,实在讲也找不到,完全靠自己的觉悟。真正觉悟、真正成就还是要走老路子,跟定一个人学。我劝勉大家,我们今天跟谁学?跟阿弥陀佛学。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读《无量寿经》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阿弥陀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做,阿弥陀佛不教我们做的,我们决定不做,我们只听阿弥陀佛的话,不听任何人的,你这一生决定往生!另外这有一个大德可以帮助我们一把的是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文钞》字字句句与往生经相应,常常读诵印祖的《文钞》,跟印祖为友,听他的教诲,遵从他的指导,断恶修善,敦伦尽分、深信因果、老实念佛,决定得生净土。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求往生、求出离三界六道,除这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这一段是讲天龙八部这些大众。我们再把下面这一段经文念下去,下面是神众。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我们本地,还有『他方』世界。
  【海神。江神。河神。】
  这是水神,水有大小,我们中国人讲龙王。
  【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苖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我们把这两段合起来说。这两段是讲八部跟一切神众。过去圣一法师在九华山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对於这些神众都有一个介绍,神众也来参加这个大会,这一次的集会并不偶然,都是与地藏 菩萨往昔有深厚的因缘。没有缘,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开这一次的法会,他们有什么资格来参加!我们看到与会的大众不能有疑惑,不但有这些天众、神众,后面还说有鬼众。我们继续看经文: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噉血鬼王。噉精气鬼王。噉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鬼王里面列了十种。鬼道也相当复杂,鬼道里面有福德的则称之为『鬼王』。我们在人间修福,福不唐捐,福报是真实的,你所修的福,你将来一定得福报。可是福报在哪个地方享?不一定。要看你在哪一道,你有福,无论在哪一道都享福,落在鬼道里头也享福。给诸位说,只有地狱道没有办法,你在人道、在天道、在畜生道、在饿鬼道,有福德的人都享福,在鬼道里面当鬼王。这些人、这一些众生都是与佛有缘,特别是与地藏 菩萨的缘深,我们从这个经上来看,十法界的众生统统都在这里聚会,很不可思议,这是所有一切法会里面,我们没见到过。《华严经》上也有,十法界众生也都来集会,但要是跟《地藏 经》比一比,还不如。为什么?《地藏 经》上这个集会,前面我们看到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一个不漏,统统都到齐,这在《华严》上没看到。从诸佛如来一直到地狱众生,到这些鬼王,鬼王有很多是管地狱的,统统来集会,太希有了!
  这一段经文我们读了之后,决定不能够轻易看过,晓得这个法会无比的殊胜。什么原因?这些人、这一些诸佛如来都是地藏 菩萨的学生,今天老师有事,学生怎么敢不来!地藏 菩萨有这么大的威德?对!地藏 是什么?心地,不是讲一个人。前面一开端就给你讲,「地」是心地,真心本性,「藏」是本性里面具有的无量智慧德能,所有一切众生都依这个修行成佛。今天讲地藏 法门是一切诸佛如来拥护,一切众生要依靠、要仰赖,所以这个法会就第一殊胜,《华严》不能比,《华严》也是要依它起来的,它是根本依。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根本依就是《观经》的第一福。给诸位说,如果我们今天疏忽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修什么样的法门,在这一生都不能成就。为什么?你没有根本,所以学佛要无量...(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忙、能够不伸援手吗?人跟事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如意、会生气,这要懂得,不是外面境界的过失,是我们自己的过失。他为什么造恶事、造作一切不如法?我自己没有修好,没有给人做一个好样子,是我的罪业,要从这里修。你还要给别人拍桌子、瞪眼睛,你是罪上加罪,你不知道众生从哪里来?众生造罪业从哪里来?佛菩萨晓得,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一片慈悲。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要从这个地方觉悟,真正觉悟!恶人对於我们,我们要以善意帮助他,他不接受没有关系。《地藏 经》上讲得很清楚,众生根机有四种,不能接受,就愈显得我们自己罪业深重,我们要从这里修忏悔,自度而后才能度人,这是一定的道理。佛菩萨接引众生也没有定法,有时候也发脾气、也瞪眼睛,但是你要晓得,他那一发脾气众生觉悟、改过、回头向善;我们这一发脾气众生生怨恨心、生报复心,那你就错了。我们愚痴,菩萨有智慧,我们要懂得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所以特别提示出来「作师作范」。佛菩萨天人师,我们这一出家,人家一见了面称「法师」,都称你为师;「师」就是表率模范,我们起心动念、举止行为,能做人的模范吗?
  昨天李木源居士告诉我,我才晓得。我是这一生当中,对於任何人的事情向来不闻不问。他告诉我,前期的同学们离开之后,他们就整理房间,看到有些不要的东西都是丢弃在那边,还看到吃了的苹果咬了一口就放著。他们看了很难过,这一种作法能够做世间人的好榜样吗?我们听了很难过,我们不责怪同学,只责怪自己,我们自己做得不好,但是我们努力在改进,这些道理都要懂得。常住点点滴滴,我们都要爱护、都要爱惜。我一生当中不向任何人要一分钱,为什么?人家赚钱不容易,要体谅别人。我们自己用钱总要节省,我们节省一分钱,就是对於常住、对於佛法布施一分钱,我们修福。你不修福,你的福从哪里来?你今天没有能够断无明,你的性德不能流露,你的福报都是修来的,决定不敢浪费。古大德都做到,丛林的规矩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微不足道的,无不爱惜,这是惜福!惜福就是修福。现在人所有一切过失,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小没有人教,长大了养成这个习气,习气养成了很难改,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为什么天天读经?读经就是检点自己,反省,依照经典的教诲改过自新,我们这才有救。处世要忍让,要替别人想,要替整个社会安全去想;不要想个人,想个人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自己天天在造作罪业,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修了功德。这是打闲岔的话,但是也很重要。
  我们再看经文。佛说地藏 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我们要晓得这一句话里面,甚深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从哪个地方去学习?再看底下经文: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话,佛没有妄语。有很多人读到这个经,以为造一点罪业没有关系,我们供养地藏 菩萨,将来还有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永远不堕恶道。望文生义,然后又堕到恶道去就毁谤: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的话靠不住,是假的,欺骗我们。谤佛、谤法、谤僧,又堕阿鼻地狱,他不知道佛在这里的意思。
  『闻是菩萨名字』,这个「闻」里面就有「思」、「修」,菩萨的三慧。你听到地藏 菩萨的名字,地藏 菩萨名字的意思是什么?你要真正懂得才叫「闻名」,名号里面的意思完全不懂得,没有闻。真正懂得,听到这个名号,自己心地宝藏就相应了,这叫闻名。「称赞」是什么意思?称赞就是讲解《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称赞,勉励自己、大众向地藏 菩萨学习,这是称赞。下面瞻礼、称名、供养那是真正修行。『瞻礼』,瞻仰礼敬,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对父母、对师长。地藏 菩萨的精神是「孝亲尊师」,然后把孝亲尊师这一种心行扩大,孝敬一切众生,这是地藏 本愿,这是把瞻礼才做到圆满。对於任何一个众生有轻慢心,不是修地藏 行。看到瞻礼以为就是供一张地藏 菩萨像,每一天给他磕几个响头,哪有那么简单!那是完全错解如来真实义,佛说得没错,是你错解了。
  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多次的劝勉我们要深解义趣,你解得愈深,明了得愈透彻,做得才圆满。只在文字表面上,那就完全错了。古德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话错解、错会了。今天错会的人有多少!你要问他为什么错会?他没有做到,只有做到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入微,才能往深处体会,你不做怎么行?你能做到一分,你就体会一分;体会一分,你又能做到一分,解跟行相辅相成,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这样辗转深入才能入到深广。
  『称名』是称地藏 菩萨名号。这里面两重功德,自利是提醒自己,念念不离地藏 法门,也就是念念不离心地法门,这是自利德。利他德是念念唤醒有缘的众生。实在讲,今天有缘的众生少,太少了,几个人听到这个名号就觉悟?虽不觉悟,也要让他听到,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了名号的种子,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不得利益,也许多生多劫之后再遇到缘,这个种子发芽,这是为一切众生做远益,将来的利益。根熟的众生现前得利益,听到之后,他就晓得怎么样修学。
  「供养」,诸位一定要知道,供养里头最重要是「依教修行供养」。普贤行愿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切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在《行愿品》里面举了七大类,第一条就是如教修行供养。我们不能够如教修行,那个供养是假的。不是说供养一点香花、水果,这就是我天天在供养佛,错了。我们看真正修行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佛堂里什么都没有,香花、水果都没有,他到哪里去办?我们看到人家佛堂里供具只有一杯水,点一盏油灯,其他什么都没有,人家是真供养,是依教修行供养。
  下面是供养的扩大,供养的引伸,就是造菩萨形像。画的像也好,雕刻的也好,『刻镂』就是木雕,『塑漆』是塑造,泥塑的也好,金属塑的也好,这是供养的扩大。使一切众生有这个机缘听到菩萨的名号,见到菩萨的形像,给他种善根。自己行菩萨道,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就叫做行菩萨道。劝化一切众生,这样的福德才是『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你想想看,他为什么不堕恶道?不造恶业,修地藏 菩萨行的人怎么会造恶业!过去生中所造恶业的种子虽然在,这一生当中恶缘都断掉。他学菩萨,念菩萨,是菩萨心、是菩萨行、是菩萨的言语,这十法界里面,其他六道的缘都断掉,他怎么会堕恶道!这是当然之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再看世尊给我们讲地藏 菩萨往昔的因缘,这个意思深。
  【文殊师利。】
  佛经里面凡是一开端叫著当机的名字,下面的经文就非常重要。叫名字是提醒他,底下有重要的开示,提起他注意。
  【是地藏 菩萨摩诃萨。於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
  这个句子在这里断好。不可说不可说劫,这个是时间就太长太长,说不尽。
  【身为大长者子。】
  古人有这个意思,他从前身分是个大长者子。大长者子,我们很多人把他看错,大长者的儿子。而实际上「子」是我们中国古人对人一种尊称,孔子、孟子、老子,称「子」是尊称。大长者子,这个「子」就是孔子、孟子那个子,是尊敬的称呼。要用现代话来讲,子就是尊敬的,我们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尊敬的大长者,把这个尊敬的话加在前面,从前这个尊敬的话在后面。
  【时世有佛。】
  那个时候这个世间有一尊佛。
  【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师子奋迅』是比喻,狮子是兽中之王。『具足万行』,是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证得无上的佛果。这是名号里面简单的意思。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这是我们的学处。这个时候尊敬的长者,见到师子奋迅如来『相好』光明,他生了欢喜心;向佛请教:你这个相好怎么得来?相好重要,我们为佛弟子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形象我们就是灭佛法。出家谈何容易,古德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一般社会世间人造地狱业不容易,出家人造地狱业太容易,为什么?没有一个好形象的时候你就灭佛法,你这个罪业就堕阿鼻地狱。为什么?教社会大众毁谤佛法,人家一看到你这个样子,瞧不起你、轻视你、毁谤你,就能把整个佛法统统都毁谤,你这个罪业还得了!诸佛菩萨是九法界最好的模范、最好的形象。长者子称为子,成为大家尊敬有学问、有德行这样的人,佛的形象能够教他看到对佛都起尊敬心,都想来学习,你说这个形象多好。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不出家那无所谓,你出家了,你就一定要学佛的形象,要具足菩萨的形象。否则的话,在家学佛也一样,何必造罪业!何必再造谤佛、谤法、谤僧这个事情!这个重要!
  我们今天讲《华严经》很长,到末后五十三参,不但是要求出家人,在家学佛跟出家学佛一样,都要做社会大众最好的形象。你要做不到,你就不是佛弟子,是冒充的佛弟子、假佛弟子,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果报在三途,非常可怕,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既然学佛,心地一定要清净、平等、觉,要息灭贪、瞋、痴。还要与人争利,还要这个好、那个不好,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想到佛心多么清净,一尘不染,常常念著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所以在内、外都能得到清净;内里面一念不生,外面一尘不染,这是佛菩萨。这样才能够过真正的生活,我们常讲真实真、善、美、慧的生活,真实幸福美满的生活,一点不假,佛菩萨过这个生活。我们过什么生活?内里面起心动念,外面处处攀缘,我们过的是烦恼的生活,业障的生活,是轮回的生活,再说得不好听的话,是恶道的生活。我们读到这一句,佛把这一个摆在地藏 业因里面第一条,用意好深!诸位无论是在家学佛、是出家学佛,一定要给社会做一个好榜样,一定要有好的形象。
  『千福庄严』,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就不讲千福庄严,就说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从哪儿来的?三十二相是福德之相,你不修福就得不到这个相好。善有:有漏、有无漏,我们今天修无漏善我们做不到,这个太高,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从哪里学起?从有漏善学起,一定要断恶修善。世间法的标准,我们能做到就是世间的善人,就是世间人的好样子。佛的广长舌相是不妄语这个功德成就的。中国古时候司马光,大概一般人都知道,司马光的别号叫君实,君子诚实,他真做到了。他在晚年自己反省,自己一生不妄语,一生所作所为,他说过「事无不可告人也」,一生所做的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有做一桩不可告人之事。他也是皈依三宝,在家人的好形象。我们今天说老实话,学的什么佛!每一天读...(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在忉利天宫』。诸位要晓得,这是说明世间造作罪业堕地狱的人之多,地藏 菩萨才分身,分这么多的身,你就晓得有多少地狱!这个世间多少造作地狱罪业的人!主要的意思在这里。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实在太可怕!众生为什么造这些罪业?没人教,一切众生都有善根,都有一个向善的心,可惜没有人教导,没有人帮助他。佛在这个经上真正的用意,都是教我们要学地藏 菩萨,要做地藏 菩萨的分身。我们能发愿,我们能够自己做榜样、做表率,处处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这就是地藏 菩萨的心、地藏 菩萨的愿、地藏 菩萨的行。
  四众同修,在在处处记住为大家做榜样,在你的家庭为你一家人做榜样,在这个道场为这个道场四众一切同修做榜样。不要说是他不做,我为什么要做?那你就错了。他堕地狱,我为什么不堕地狱?那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吗?他堕地狱,我要救他,我怎么救他?我做个样子给他看,这个才对。他贪财,我为什么不贪?他争夺利,我为什么不争?这就是做一个地狱的形象,把所有一切众生都拉到地狱去,这做错了。我们看到别人堕地狱,我们要做一个如何脱离地狱、超越苦海的好样子,这就对了。别人贪财、争夺利,许多人统统都做,全世界的人都做,但是我一个人不做。做的人迷惑颠倒,不做的人觉悟、回头,要懂这个道理。在这个世界劝人以口,难!你劝别人做,你自己为什么不做?人家怎么会相信?一定要自己做到,才能够启发别人的信心,才能够诱导别人向善,一定要身体力行。佛是这样教导婆罗门女,也就是教导我们大众,一定要认真、回头、勇猛精进。再看底下经文: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这段经文所说的是跟地藏 菩萨同来的这些大众。这些大众,说实在话,就是接受地藏 菩萨的教诲觉悟了,《华严经》上所谓是大心凡夫。今天分身地藏 统统集会在忉利天宫,这一些大心凡夫从地狱里面脱身,也随同地藏 菩萨到忉利天宫来见释迦牟尼佛。忉利天宫今天这个大会无比的殊胜,为什么?一切诸佛如来都在此地,这个供佛,供得真圆满。极乐世界这些大众,往生到极乐世界,还要分身到虚空法界诸佛刹土去供佛闻法。今天诸佛如来统统聚集在一堂,他们不必分身到各个刹土去,这些大心凡夫,随同地藏 菩萨有大福报,一时一处遍供一切诸佛如来,这个多殊胜!比极乐世界殊胜得太多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才体会到地藏 法门的殊胜,地藏 修学的殊胜,处处都显示出第一,超越极乐世界,这是所有法门的大根大本。他们都拿香花来供养佛,『香花』是表法,「香」表净信,「花」表依教奉行,花表因,修因证果,这所表的是「如教修行供养」,这才是真供养。请看经文: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 菩萨教化。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告诉我们,跟地藏 菩萨同来这些大众,能够参与忉利天宫这一会,都是接受地藏 菩萨的教化得生信根,我们讲「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他有根,这个可贵,有根才永不退转於无上菩提。这些人信根成就之后,心心所向往是无上菩提,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留恋,只是希求无上菩提。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这是说这一些凡夫,这些大心凡夫,先叙述他们过去在六道轮回,实在讲就是我们这一批人,生死疲劳从来没有休息过。
  【以地藏 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
  这一句是说得度的因缘。承蒙地藏 菩萨的慈悲教诲,地藏 菩萨的种种方便,显示出佛法里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地藏 菩萨是大慈悲心。种种方便是说他的善巧,为一切众生做种种示现;换句话说,为一切众生做种种不同的形象。令一切众生见色闻声,接触这些形象能有所感悟,知道回头,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所以菩萨为众生作师作范,做表率、做模范,这些人接触之后都有所感悟,而回头修行证果。这个果虽然不是像通途所说声闻、缘觉、菩萨,他获得是大心凡夫之果,这就非常非常之难得。菩提心生起来,烦恼没断,这叫大心凡夫。
  【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形容这一批人,到达忉利天宫的时候那个欢喜踊跃,完全表露在形态上,显示出感恩之心。感激地藏 菩萨教诲,感激诸佛摄受之恩,完全显露无遗。再看下面经文: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诸分身地藏 菩萨摩诃萨顶。】
  这个意思,说这么多的数字,意思非常非常之深!显示十方世界造作恶业的众生无量无边,它真的意思在此地。所以地藏 要分这么多的身,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地藏 菩萨分身愈多,我们就知道地狱愈多;知道地狱愈多,就晓得造作地狱罪业受地狱苦报人数之多。在忉利天宫世尊安慰地藏 菩萨,摩顶之后,
  【而作是言。】
  『摩顶』是安慰。佛就说:
  【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天宫嘱咐地藏 菩萨,地藏 菩萨的责任比什么人都重。佛不在世的时候,教化众生的使命就委托给地藏 菩萨。诸位要晓得,这道理在哪里?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把度化众生的事情托付给观音菩萨?为什么不托付给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是大菩萨,为什么不托付给他们,要托付给地藏 ?说实在的话,那些菩萨度不了,没法子度,唯有地藏 菩萨能度。大家懂不懂这个意思?地藏 菩萨教什么?孝亲尊师。如果这个人不孝亲、不尊师,什么菩萨、佛来都度不了。地藏 菩萨教学是打地基,教小学一年级,观音菩萨教二年级,文殊菩萨教三年级,普贤菩萨教四年级;一年级都没有教好,后来不能教了。所以诸位要懂得成佛从哪里成起?孝亲尊师。地藏 菩萨开的课门就是孝亲尊师,这一门课学不好,其他的别谈。孝亲尊师做好了,观音菩萨才使得上力,才教你大慈大悲,把孝亲尊师扩大,那是观音菩萨教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佛不在世的时候,一定要让地藏 菩萨代表佛。纵然不能提升这个境界,你真正能做到孝亲尊师,就不堕三恶道;虽出不了三界,但是不堕三恶道,所以这个是佛法的根本法。
  我们在根本法上不能建立,学佛说实在话,只是一个远因而已。《华严经》里面讲十种根机,这是远机,就是这一生得不到利益,你在佛法里薰习一点种子,落在你阿赖耶识里头,要等来生、后生多生多劫因缘成熟再接著干,给众生种远因,这一生当中决定收不到效果。如果在这个地藏 法门奠定基础了,也就是说三福里头第一福做到,诸位要晓得,一部《地藏 经》讲的是什么?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这四句。我当年在美国东岸各个城市讲《地藏 经》大意,有些人觉得奇怪:净公上人专修净土、专弘净土,怎么讲《地藏 经》?有人来问我。我说:我没讲《地藏 经》。他说:你沿海一带到处都是讲《地藏 经》。我说:你们不懂,我讲的是「净业三福」第一福,还是专修专弘没离开我的净宗。释迦牟尼佛教导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求生西方净土,请教释迦牟尼佛教导她往生的方法。世尊在没有传授她念佛方法之前,先教她修净业三福,告诉她这是基础,三世诸佛都是以这个基础而成就。像盖房子一样,教你怎么盖房子?先教你打地基,地基做好再教你怎么作法,你说这个多重要。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三福里头的第一福,你说多重要。
  为什么我在一个新的道场一定先讲《地藏 经》,不讲别的经?没有一个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的心,那什么都不要谈,你怎么能建立佛法?佛法是教学、教育、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道没有,师道就没有,那还谈什么?所以这个重要。我在这二十多年来,念念都没有忘掉我提倡建祠堂,中国自古以来祠堂是教孝的一个中心。现在政府的政策,每一家的祠堂没有了,废除了,也是个好事情。废除之后要有新的建立,新的建立应该怎么做?应该建共同的祠堂,不要一家一家,一个县建一个祠堂,百姓宗祠。过去是一家,张氏宗祠、李氏宗祠,现在我们新的符合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建共同的祠堂,好!全国人团结成一心,每一年春、秋祭祀祭祖,由县长主祭,这个好!每一县推选几个代表来陪祭,比以前这个孝更要发扬光大。国家建一个总祠堂,由国家主席来祭祀,每一个省有省的总祠堂,每一个县有县的总祠堂,好,提倡孝道;不要再一家一家,让整个国家这些各姓宗族都能团结成一体。一个破坏之后,有一个圆满的建设,比以前更进步、更殊胜,这样就正确。我提倡建立百姓宗祠,不但自己国家每一个县市要建立,在海外有华侨的地方统统都建立。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八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08
  请掀开经本,「分身集会品第二」,从第二个段落看起。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诸分身地藏 菩萨摩诃萨顶。】
  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从世尊这个开示里面知道,地藏 菩萨的分身真正是无量无边。菩萨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分身?我们要想到这个问题,必然是十方一切世界,造作恶业的众生太多太多了,所以地藏 菩萨需要用分身去度化。这是显示这个意思,造作恶业的人无量无边。世尊接著说,
  【而作是言。】
  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佛安慰地藏 菩萨,地藏 菩萨慈悲到了极处。同样一个道理,释迦牟尼佛也是慈悲到极处,菩萨分身无量无边,佛又何尝例外?我们在《梵网经》上看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地藏 跟世尊如是,我们就联想到,所有一切诸佛菩萨无一不如是。所以这个事实就告诉我们,佛菩萨比造罪业众生的人数还多,这种大慈大悲,连赞叹的言语我们都找不到。可是众生确实刚强难化,习气太重。佛菩萨教化众生,教他改邪归正,此地讲『十有一二。尚恶习在。』换句话说,十之七八佛菩萨都把他度脱了,这样度脱的人数不是很多吗?诸位要知道,此地讲的人数是指根熟的众生,根没熟的不说。也就是说他的善根福德成熟了,佛菩萨来给他做增上缘,是这个意思。这些人大多数都能接受佛法依教奉行,可是还有少数十之一二,恶习气还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十种众,它列十大类来听经的小团体里面,我们能够领会得到。而实际上,在我们自己道场里面也能够领会得到。他要没有善根福德,我们在这里讲经,他怎么会来听!听得也很认真,好像修行也很用功,可是一会儿毛病习气又上来了,这就是属於「十有一二」这一类。这一类,在这一生能不能得度?不能得度,只是种善根而已。所以佛把这一类的众生付托给地藏 菩萨,佛还没度尽的这一些根性似熟未熟,要地藏 菩萨接著去度,一直等弥勒佛出世。我们接著看底下经文: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释迦牟尼佛在这说...(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过去是一家,张氏宗祠、李氏宗祠,现在我们新的符合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建共同的祠堂,好!全国人团结成一心,每一年春、秋祭祀祭祖,由县长主祭,这个好!每一县推选几个代表来陪祭,比以前这个孝更要发扬光大。国家建一个总祠堂,由国家主席来祭祀,每一个省有省的总祠堂,每一个县有县的总祠堂,好,提倡孝道;不要再一家一家,让整个国家这些各姓宗族都能团结成一体。一个破坏之后,有一个圆满的建设,比以前更进步、更殊胜,这样就正确。我提倡建立百姓宗祠,不但自己国家每一个县市要建立,在海外有华侨的地方统统都建立。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八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2-08
  请掀开经本,「分身集会品第二」,从第二个段落看起。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诸分身地藏 菩萨摩诃萨顶。】
  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从世尊这个开示里面知道,地藏 菩萨的分身真正是无量无边。菩萨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分身?我们要想到这个问题,必然是十方一切世界,造作恶业的众生太多太多了,所以地藏 菩萨需要用分身去度化。这是显示这个意思,造作恶业的人无量无边。世尊接著说,
  【而作是言。】
  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佛安慰地藏 菩萨,地藏 菩萨慈悲到了极处。同样一个道理,释迦牟尼佛也是慈悲到极处,菩萨分身无量无边,佛又何尝例外?我们在《梵网经》上看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地藏 跟世尊如是,我们就联想到,所有一切诸佛菩萨无一不如是。所以这个事实就告诉我们,佛菩萨比造罪业众生的人数还多,这种大慈大悲,连赞叹的言语我们都找不到。可是众生确实刚强难化,习气太重。佛菩萨教化众生,教他改邪归正,此地讲『十有一二。尚恶习在。』换句话说,十之七八佛菩萨都把他度脱了,这样度脱的人数不是很多吗?诸位要知道,此地讲的人数是指根熟的众生,根没熟的不说。也就是说他的善根福德成熟了,佛菩萨来给他做增上缘,是这个意思。这些人大多数都能接受佛法依教奉行,可是还有少数十之一二,恶习气还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十种众,它列十大类来听经的小团体里面,我们能够领会得到。而实际上,在我们自己道场里面也能够领会得到。他要没有善根福德,我们在这里讲经,他怎么会来听!听得也很认真,好像修行也很用功,可是一会儿毛病习气又上来了,这就是属於「十有一二」这一类。这一类,在这一生能不能得度?不能得度,只是种善根而已。所以佛把这一类的众生付托给地藏 菩萨,佛还没度尽的这一些根性似熟未熟,要地藏 菩萨接著去度,一直等弥勒佛出世。我们接著看底下经文: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释迦牟尼佛在这说出来了。前面是总说,这个地方是细说。把众生根性分做四种,四种里面前三种都得度,末后一种就是「十有一二」,给我们具体说出来了。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
  这是上上根的人,一接触佛法,他就相信、就接受,依教奉行,他就得度了,所谓是正法时期得度的。第二类:
  【或有善果。勤劝成就。】
  善根、福德也相当的深厚,比不上前面那一等人。如果我们配在佛的法运三个时期,这是像法得度,根性比我们现在是利多了。
  【或有暗钝。久化方归。】
  这是根性暗钝的。『暗』是没有智慧,『钝』是根性不利。对於这一类众生,佛不舍弃。『久化』,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帮助他。我们常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慢慢的会觉悟到。这属於末法时期众生。
  【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这不是指外面的人,是指我们佛门里面四众弟子,甚至於也出家、受戒,作法师、当住持,对於佛法『不生敬仰』。虽然见到佛像也顶礼、膜拜,绝不肯依教奉行,这就是没有敬仰心;有敬仰的心决定是依教奉行。他不肯做,佛教我们不贪,照贪不误,佛教我们不痴,依旧就是愚痴,这一类就是「不生敬仰」。为什么不生敬仰?业障重。佛讲的话他虽然听,他也会说,可是有怀疑。看重眼前的利益,他不肯舍弃、不肯放下,跟世间人一样争名逐利,过失在此地。这一类的众生,就是刚才讲的「十有一二」。他接触佛法,在佛法里面种诸善根,这一生不能成就。这是世尊法灭了以后,下一尊佛,弥勒菩萨成佛,什么时候来?《弥勒下生经》上告诉我们,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佛才下生。这个时间怎么算法?实际上诸位算算,不难,算得出来。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人的寿命很长,也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照这个算法;四王天的寿命五百岁,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夜摩天的寿命两千岁,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四千岁算法是,它那里一天我们人间四百年,你这样算出来,大概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是从前人算的。精确不精确没有关系,你自己可以计算。
  这么长的时间以后,弥勒佛才出现在世间。当中没有佛的时间很长很长,这一段时期,苦难的众生,世尊就拜托地藏 菩萨代表佛来度化,所以佛不住世,地藏 菩萨是佛陀的代表人。因此我们在法会里面看到,文殊、普贤对地藏 菩萨都非常恭敬,因为地藏 菩萨是佛陀的代表。我们在其他经典里面所看到,他们的礼节、言词不一样,很恭敬。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诸佛菩萨对於众生恩德之大,世无伦比,谁能比得上?念念之中不舍众生,根熟也度,根没熟还是度。根没熟,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了,必定得度。末法时期根熟的众生就是净土,能够真正相信净土教,老实念佛求愿往生。末法时期根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这是根熟。末法时期根性没熟的众生,是哪些?不能接受净土教的。我们今天看到学禅、学密、学其他法门的,我们很清楚,为什么?他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没有能力自己断烦恼,通途法门没有例外的。见思烦恼断了,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虽脱离六道还在十法界,十法界还是个大圈圈,还是有界限。必须再断尘沙烦恼,再进一步破一品无明,才超越十法界,证得法身,往生到一真法界。《华严经》上所讲的,一真法界多半都是华藏世界。难!这个事情太难太难了!不要讲断见思烦恼,见惑里的一品都不容易,几个人能把自己的身看破,能不为自己这个身享受著想?这一关破了之后,见惑才破一分,八十八品你才破一品。绝没有意念为这个身享受去起心动念,你的身见才破一品;八十八品破一品,不管用。我们从这个地方才晓得,修其他的法门,真的要像佛所讲的利根、善果才行。我们利根、善果都没有,还有这么一点善根福德因缘,听了净土教死心塌地老实念佛,这还能有一点成就。
  下面一段经文是讲普现色身,正是《楞严经》上所说,应以什么身度化,佛菩萨就现什么身。佛菩萨在世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实在讲在世间很多很多,贩夫走卒里面都有佛菩萨。我们没有这么高的警觉,所以常常得罪、轻慢、瞧不起佛菩萨,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24 10:18
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不知道,佛菩萨绝不怪罪你。明白这些事实的人,对一切众生决定不敢生轻慢心。诸佛菩萨所以这样示现,重要的意义就是教我们修普贤行「礼敬诸佛」,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恭敬,断除自己贡高我慢的烦恼。大家在历史上熟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在国清寺。在寺院里干什么?打杂,厨房里烧火打杂,挑烧水。谁瞧得起他!丰干是阿弥陀佛再来,在庙里干什么?舂米,在碓房里面做苦工,伺候大众,寺院里头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这个事实到以后大家知道了,才知道原来佛菩萨照顾我们,我们天天得罪他,后悔莫及。我们道场难道没有佛菩萨在吗?也许佛菩萨就在厨房里面工作,你们不认识,天天还嫌弃他。所以确确实实要知道,诸佛菩萨的化身,真的时时在我们的周边。此地举几个例子来说: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
  这是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我们见不到他,他见到我们,他在我们周边还是会影响我们。过去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他学佛的因缘,他是夜晚看到鬼才相信。他是个学科学的,官也做得很大,对於这些东西认为是迷信,不相信。他接触得很多,但是看到别人、听说的都当故事听,半信半疑。他怎么生起真正的信心?他告诉我,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晚上跟一些朋友打麻将,大概到一、两点钟才散场,才回家去。那个时候没有车用走路,很远才有一个路灯大概二十烛光,路上也是很黑暗的。他在走回家的路上,这个路也相当长,也没什么感觉。他说前面不太远有个人在走,是个女的,走的时候也没有在意。他走到一段时期忽然想到,一个女的单身,这么深的夜怎么会出来?他这一想寒毛直竖,再一看那个女的有上身没有下身,这个吓到了。这个因缘他才来真的学佛。学佛之后,他说大概是观音菩萨化身,『或现神鬼身』,不是亲自遇到、亲眼看见,什么人跟他讲,他都半信半疑,当故事听,这样才走进佛门。下面:
  【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脱。】
  这是现「无情身」。现在各地方到处都提倡观光旅游,你在游览的时候,去游玩看到这些树木花草,这些山河的景色,看到之后有所感悟,都是诸佛菩萨变现的。为什么别人看到不开悟,你看到开悟了?所以一个人开悟不定是什么因缘,凡是帮助你开悟的,无论是人、是事、是物,无不是佛菩萨加持的。而后你才晓得,佛菩萨不但示现有情身在你的周边,还示现无情身。我们言语、身体造作、起心动念,甚至於自己不晓得自己是愚暗,愚痴暗钝,自己都不知道,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国古人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话不假。鬼神的数量多,佛菩萨的数量更多,都是大慈大悲,念念无非是感化我们,让我们回头是岸,早一天脱离六道轮回,不再造作一切罪业了。所以凡是有利於众生,特别是有利於众生开悟的,有利於众生解脱,我们晓得都是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
  我们读了这个,就不要轻视其他的宗教徒。我们对於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恭敬,恭敬之心、恭敬的态度跟对佛菩萨没有两样。为什么?那一类众生佛度不了他,他相信上帝,佛菩萨就现上帝身来度他,不是一样的事情吗?那有什么差别?他不过拐个弯而已,先要生天然后再学佛。我们现在就学佛,比他殊胜多了,他要拐个弯。他对我们不恭敬是应当的,他不了解、有成见、有执著,他排斥。我们对他不能不恭敬,我们晓得天上人间,佛菩萨化身无量无边。『天帝』就是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道教崇拜的。西方有一些宗教所说的上帝,大概都是忉利天主。『梵王』,大梵天王,印度有一些宗教,他们是崇拜大梵天的。
  【或现转轮王身。】
  『转轮王』福报就大了。这是人道,人道福报最大的是转轮王。我们在近代这些科幻报导里面,常常报导有外太空不明的飞行物,出现在地球上。这个报导很多很多,甚至於还说有外太空人。轮王的轮宝,实在说非常像飞碟,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武器。这些人即使是驾著飞碟到我们这边来了,是不是转轮王?不见得。转轮王派的人到这里来巡察巡察,决定不是转轮王。何以晓得?转轮王慈悲,对於一切众生决定不会有伤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如果是轮王的交通工具,他必定是轮王的使者。正如同我们现在派人到太空去探险,美国太空人去了,俄国太空人去了,绝对不是美国的总统、俄国的总统,是派遣人去的,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现转轮王身。
  【或现居士身。】
  在家学佛的。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
  『宰辅』是官,就是我们讲的大臣。现在所讲的总理、首相、部长,这是宰辅。
  【或现官属身。】
  这就是一般从政的官员。这是在家人的身分。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
  这是示现学佛的身分。因为此地有优婆塞、优婆夷,前面有居士,这里头有差别。那个居士不一定学佛,是在家有学问、有道德,没有出来作官的这些人。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差别。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的示现,是以佛身示现。释迦牟尼佛除了以佛身示现之外,也示现种种不同的身,百千万亿的应化身都在我们的世间。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现在在不在?当然在,不是以佛身出现。我们凡夫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灭度是佛的身相灭度。他如果是现男子身、女子身、天龙身、鬼神身、居士身、宰官身、比丘、比丘尼身,我们怎么认识?时时在、处处在。在历史上我们只晓得,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他现的是比丘身。这是身分露出来大家知道,身分始终不暴露太...(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远有个人在走,是个女的,走的时候也没有在意。他走到一段时期忽然想到,一个女的单身,这么深的夜怎么会出来?他这一想寒毛直竖,再一看那个女的有上身没有下身,这个吓到了。这个因缘他才来真的学佛。学佛之后,他说大概是观音菩萨化身,『或现神鬼身』,不是亲自遇到、亲眼看见,什么人跟他讲,他都半信半疑,当故事听,这样才走进佛门。下面:
  【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脱。】
  这是现「无情身」。现在各地方到处都提倡观光旅游,你在游览的时候,去游玩看到这些树木花草,这些山河的景色,看到之后有所感悟,都是诸佛菩萨变现的。为什么别人看到不开悟,你看到开悟了?所以一个人开悟不定是什么因缘,凡是帮助你开悟的,无论是人、是事、是物,无不是佛菩萨加持的。而后你才晓得,佛菩萨不但示现有情身在你的周边,还示现无情身。我们言语、身体造作、起心动念,甚至於自己不晓得自己是愚暗,愚痴暗钝,自己都不知道,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国古人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话不假。鬼神的数量多,佛菩萨的数量更多,都是大慈大悲,念念无非是感化我们,让我们回头是岸,早一天脱离六道轮回,不再造作一切罪业了。所以凡是有利於众生,特别是有利於众生开悟的,有利於众生解脱,我们晓得都是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
  我们读了这个,就不要轻视其他的宗教徒。我们对於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恭敬,恭敬之心、恭敬的态度跟对佛菩萨没有两样。为什么?那一类众生佛度不了他,他相信上帝,佛菩萨就现上帝身来度他,不是一样的事情吗?那有什么差别?他不过拐个弯而已,先要生天然后再学佛。我们现在就学佛,比他殊胜多了,他要拐个弯。他对我们不恭敬是应当的,他不了解、有成见、有执著,他排斥。我们对他不能不恭敬,我们晓得天上人间,佛菩萨化身无量无边。『天帝』就是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道教崇拜的。西方有一些宗教所说的上帝,大概都是忉利天主。『梵王』,大梵天王,印度有一些宗教,他们是崇拜大梵天的。
  【或现转轮王身。】
  『转轮王』福报就大了。这是人道,人道福报最大的是转轮王。我们在近代这些科幻报导里面,常常报导有外太空不明的飞行物,出现在地球上。这个报导很多很多,甚至於还说有外太空人。轮王的轮宝,实在说非常像飞碟,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武器。这些人即使是驾著飞碟到我们这边来了,是不是转轮王?不见得。转轮王派的人到这里来巡察巡察,决定不是转轮王。何以晓得?转轮王慈悲,对於一切众生决定不会有伤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如果是轮王的交通工具,他必定是轮王的使者。正如同我们现在派人到太空去探险,美国太空人去了,俄国太空人去了,绝对不是美国的总统、俄国的总统,是派遣人去的,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现转轮王身。
  【或现居士身。】
  在家学佛的。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
  『宰辅』是官,就是我们讲的大臣。现在所讲的总理、首相、部长,这是宰辅。
  【或现官属身。】
  这就是一般从政的官员。这是在家人的身分。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
  这是示现学佛的身分。因为此地有优婆塞、优婆夷,前面有居士,这里头有差别。那个居士不一定学佛,是在家有学问、有道德,没有出来作官的这些人。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差别。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的示现,是以佛身示现。释迦牟尼佛除了以佛身示现之外,也示现种种不同的身,百千万亿的应化身都在我们的世间。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现在在不在?当然在,不是以佛身出现。我们凡夫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灭度是佛的身相灭度。他如果是现男子身、女子身、天龙身、鬼神身、居士身、宰官身、比丘、比丘尼身,我们怎么认识?时时在、处处在。在历史上我们只晓得,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他现的是比丘身。这是身分露出来大家知道,身分始终不暴露太多太多了!身分露出来,那只是万分之一、二而已,绝大多数身分不暴露。身分常常暴露,对於佛教的弘传有负面的影响,不利於教化众生,只偶尔露一下,这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对於一切人,常存恭敬心,我们的态度要常存欢喜心,要懂得这个道理,诸佛菩萨无不如是。再看底下经文: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
  释迦牟尼佛示现,做出样子给菩萨看,教菩萨。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有能力千百亿化身,应当要学佛,广度众生。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就可以随类化身。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观世音菩萨,诸位必须要知道,《楞严经》上讲的观音菩萨是初住菩萨,不是等觉菩萨。讲他修行经历,修行依据的理论跟方法,向大家提出报告。他的功夫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破一品无明,见性之后,他就有能力三十二应。所以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的观音是初住菩萨,发心住,菩提心刚刚发起来,就有这么大的能力。《华严经》上看到的观世音菩萨,这以后会讲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第七回向位,七回向的菩萨。《法华经》的普门品是等觉观音菩萨。菩萨跟《华严》讲的普贤一样,有「道前」、有「道位」;道前是等觉以前,可以说从初信位到法云地叫道前;等觉是道位。成佛以后,倒驾慈航,再以菩萨身度化众生,就跟世尊此地讲的,不定现什么身,他有能力尽虚空、遍法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的感有显、有冥,显是什么?有心求佛菩萨。冥是什么?自己求佛菩萨那个念头,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求佛菩萨来帮助,自己还不知道?实在讲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已经成熟了,自己不晓得。但是你这个成熟就感动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应化来给你做增上缘,来帮助你、来成就你。你不找他,他来找你,《无量寿经》上所说:「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就来了。下面是世尊要拜托他的事情:
  【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这么样清楚、这么样明白,把度化众生的事情委托给地藏 菩萨。曾经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包括末法时期,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佛法运一万两千年之内,曾经闻过佛名,见过佛像,佛在世见过佛,佛不在世见过佛的形像,雕塑的也好、彩画的也好。或者听过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见过形像上的三宝,不论这个三宝是真是假,是有修、还是没修,没有关系,你只要接触过都种了善根。虽然种了善根,他的恶业习气很重。有善根厚的,生一点恭敬心,不肯依教奉行;善根薄的,有些不但不能生恭敬心,反而生毁谤。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初学佛遭一点毁谤,算什么。诸佛如来应化在这个世间,遭毁谤之事太多太多了,佛没把它放在心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遭受一切毁谤侮辱,我们看众生造罪业,要生怜悯心,你还怎么能怪他?还怎么可以责备他?如果再生一念报复,那你就完全错了。你要知道他愚痴,他没有智慧,他烦恼习气太重造作恶业,怜悯都来不及,哪里会责备!这是诸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教我们怎样学习。但是造罪业的人必定堕地狱,『若堕恶趣,受大苦时』,这就是堕地狱,在佛法当中造罪业。
  下面这是世尊付嘱的话,『汝当忆念』,「汝」是指地藏 菩萨,这话对地藏 菩萨说:你应当要想到。『吾』是释迦牟尼佛自称,世尊『在忉利天宫』,今天『殷勤付嘱』,把这桩事情拜托给你。『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这不是普通的众生,都是遇到佛法,在三宝里面造罪业的众生,这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十之一二」,那里面数量太多太多了。一直到弥勒佛出世以前,这时间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是古人所说的。
  『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地藏 菩萨用什么法门?给诸位说,都是用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众生业障习气很重,其他的法门决定不能成就。虽然是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众生根性不相同、习染不相同,修学其他的法门难,念佛法门容易。我们在前面看到婆罗门女,后面讲的光目女,都是念佛法门。唯有念佛法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解脱了,永离诸苦,遇到阿弥陀佛给你授记,这些都是事实。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 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
  这是说地藏 菩萨接受释迦牟尼佛的付托,当时感动的情形。无量的分身可以合成一身。
  【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
  这一些是感恩的话,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知恩报恩」。地藏 菩萨有这么样的成就,他想到最初他也是凡夫修成的。他得到诸佛菩萨的帮助、护持,所以他才有这样的成就。念念不忘本,这经文是教我们这些事情。我们的身得自於父母,父母生我、养我。自己成立了,长大成人了,几个人又能想到父母那个恩德?求学,学业成就了,学位拿到了,几个人想到老师的恩德?在《大般若经》里面佛说,二地菩萨主修的有八个课程,其中有一个就是「知恩报恩」。诸位要知道,二地菩萨是表法,二地修知恩报恩,初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位修不修?统统修。《华严》给我们讲的是真话,一个位次就是一切位,一切位就是一位。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能够学到圆满的大法。每一尊菩萨所表的,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三十几类神众,那些神众都是菩萨。刚才讲了,应以鬼神身,他就现鬼神身,童男、童女…一百七十多众,都是佛菩萨化身,都是展现我们真心本性里面的万德万能。普贤是表总相,这些众是表差别相,总中有别,别中有总;总是一,别是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我们在前面看到表法二十位菩萨,前面十位同名菩萨,后面十位异名菩萨,他的用意在哪里?告诉我们,同是「异中之同」,异是「同中之异」,同异不二。显示出我们的心性万德万能, 这个「万」不是数字,心性里面的智慧德能无量无边。然后你才晓得,全部《华严经》说的是什么?说的是自己自性的体相作用,不是说别的。全部《华严经》原来就是说自己,《华严》以外所有的千经万论是差别说;等於《华严》是总,一切经论是别,别是总之别,总是别之总,是一不是二。然后你从这个基础,你再去思惟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你这样才能够解圆满。解圆满了,你要修圆满、要证圆满,这个是佛教育终极的目标。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一点都不假。我得一点受用,所以我对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佛法无比的殊胜,世出世间微妙第一,如果没有高人指点,你怎么会认识?
  我这一生学佛没有意思求,这个感应就是冥感。我没有心去求,大概是过去善根成熟,所以我遇到这些老师,佛菩萨化现的。他们教我的这套方法,跟教别人不一样。我跟方先生学哲学,他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用这个方法介绍给我。他在学校里面教书,没有把这个传授给一般学生。接触佛法之后,我有缘认识章嘉大师,我这个根基是章嘉大师奠定的。大师圆寂也是为我,我很清楚;因为他要不圆寂,我学佛的心没有那么恳切;他这一走了,我失掉依靠。我跟甘珠活佛在他火化炉旁搭帐篷,我在那边住了三天三夜,很认真仔细想一想,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三年的教诲重新做一次回忆整理,我感激他,根扎得好、扎得稳。以后亲近李炳老十年,才有点成就。亲近李炳老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不能成就?没有根,我这三年的根扎上了。我学佛,佛法两个老师,世法一个老师,很单纯。我是一个作学生的态度,依教奉行,不违背老师的教诲,遵循他的指导去做,佛法里面讲师资道合。
  我们讲经教学,一定把老师供养在这边,我们这个现场老师在。老师教导我们,如果没有得力的护法,也不能成功。韩馆长护持三十年,我们把她的像挂在对面,每一堂课她参与、看到,她的精神确确实实在我们这个道场、在我们这个教室,诸佛菩萨都在。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学习?感恩戴德。我们知道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韩馆长有慧眼不是普通人,上一次韩国法师到此地来,他看到这个像,观音菩萨再来的。她把护法的工作交给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不负所托。第一次李居士到台北图书馆,韩馆长送他一组西方三圣,佛宝交给他了;第二次去,送他一套《大藏经》,法宝也交给他了;往生之后,我们这些人统统到这里来,僧宝也交给他了。他要负责任护法,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因缘。我们在这一个时代,大灾大难,能在这个地方开《华严经》不容易,你要晓得开这部经,这个地方人有多大的福报、多大的善根。如果善根福德因缘不完全具足的话,这法会决定开不成。这个法会能在此地建立,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护念,龙天善神的守护,我们心里很清楚、很明白。
  父母之恩、师长之恩不能忘记,佛教给我们「上报四重恩」。这「四重恩」是「父母恩」、「师长恩」;三宝在师长里面,三宝是我们老师;「国家的恩」、「众生的恩」。国家保护我们,使我们安居乐业;众生,我们不能离开社会、离开大众独立生存。我们的饮食衣服,都靠许许多多人耕种制作,常常思念。怎样报恩?认真学习,真的断烦恼、开智慧,作佛、作菩萨,像地藏 菩萨一样,这才真正「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地藏 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地藏 学佛,学得很像,你看底下他所说的: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
  佛度化众生,如是分身、如是度脱,地藏 菩萨表演得很好,真正是佛的好学生。他也跟佛一样,分身恒沙世界,不辞辛劳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末后这三句,是讲他度脱众生的成绩。第一个是一定要帮助众生皈依三宝、敬仰三宝,这第一个阶段,接引广大的众生。皈依三宝未必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个事实大家很清楚。多少人皈依,但是习气毛病不改,不肯认真修行。第一个阶段,那是业障深重的,他还没有想到了生死,认为六道轮回还不错,不肯舍离六道轮回,愚暗。根性利的人他明白了,六道是苦,三界统苦;「苦苦、坏苦、行苦」,三界统苦他知道,下定决心他要脱离苦海,这就出三界了,永离生死。生死里头有两种生死,知道的人也不多;一种是分段生死,我们这个身,另一种叫变易生死,知道的人很少。了断我们这个身的生死,超越六道轮回就做到,阿罗汉、辟支佛做到了。变易生死就麻烦,一直到圆教等觉菩萨变易生死没尽,变易生死断尽了,证得圆教的佛果。地藏 菩萨帮忙帮到底,不是帮你一个阶段,不会中途退心,一直帮到底。
  我们今天在此地读《地藏菩萨本愿经》,跟地藏 菩萨有缘,这里头有个秘义。秘义是什么?教导我们要发心学地藏 菩萨,要发心作地藏 菩萨,婆罗门女、光目女是我们的好榜样。如果我们读了这个经受了感动,真正也发这个愿:我们尽未来际劫,...(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