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阿弥陀经要解(第四十七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3 09:07
標題:
阿弥陀经要解(第四十七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景美华藏图书馆阿弥陀经要解讲记60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经要解 (第四十七集)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4-0047
请掀开二百三十六面,最后一行。
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这一段文是以法合前面所讲的比喻,说明了一桩事实,那就是万法唯心。修行人能不能成就,就在用心。善于用心的人心专,不善用心的人心散乱。散乱心没法子成就,只能说在佛门里面种一点善根,为来生来劫做得度的种子而已。我们自己要明白,是不是期望着这一生成就,如果希望这一生成就,那就必须要如理如法的来修学。前面的比喻,大师是用镜来照外面的境界相做比喻,无论境界的远近,照在镜子里面决定没有先后。所以在凡夫差别心里面,一切万法有先后次第的差别。有古来今的不相同,可是如果成佛了,佛佛道同,成佛之后也没有先后顺序,哪一个先成佛,哪一个后成佛,这种话是佛菩萨对于初学众生方便说。
譬如江河里面的水,流到大海,流到大海跟大海合而为一了,你在大海里面的水去找,这一滴水是先流来的,那一滴是后来的,这个相找不到,没有这个相。这种境界在佛法里面称为「一真」,一个纯真的现象,里面决定没有差别。像这些话里面的含义非常之深,我们要能够体悟到。尤其我们在经论当中常常念到,像前面刚刚说过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注意这个一,相是现象,行是说的行事,说的行为,如果都能一了,这就是一心不乱,入一真法界。如果我们提升到这种境界,这在念佛功夫上来说,是属于上乘的理一心不乱。我们要问,我们做得到做不到?给诸位说,做得到。只要自己肯,肯放下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就达到了。
今天这一段经文合法上说,西方世界虽然经上讲十万亿佛国土,也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相一样。十万亿佛国土,远,弥勒净土,近,远与近在心境界当中是同时出现。『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前面世界讲的是依报,这个地方讲佛菩萨是讲正报,依报、正报也是同时的。再看往生,『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几句是讲佛与圣众来接引你。说个实实在在话,每一个念佛的人,佛对待大家一定是平等的,从来没有说偏袒某一个。可是有条件,『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个条件是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在这个时候,心颠倒、迷惑了,佛本来是在你面前,佛与这些圣众,不是佛没有来,是你自己心里颠倒迷惑了,看不见,这个障碍是在自己这一边,不是在阿弥陀佛那一边。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是最紧要的关头,只要能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大师以一面镜子,来给我们做种种的比喻。换句话说,种种比喻都在一心之中显现,决定不妄。在此地最要紧的事情,诸位要晓得,整个经典,不但这是《阿弥陀经》里面顶要紧的两句话,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一生苦口婆心,说了四十九年最重要的两句话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两句话太重要了!这两句话都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要在生活当中修一心、修不乱、修不颠倒,你这一生就决定成就了。
当年莲池大师他老人家在做学生的时代,非常苦。在当时佛门里面的大德,有一位遍融老和尚,很有道行,为天下人之所尊重。莲池大师三步一拜,是那么样的虔诚,拜到老和尚座下,请求老和尚开示出离生死的法要,那么样的虔诚,拜到座下。老和尚见到他来之后,只告诉他一句话,「你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旁边人、听众,听到老和尚这么开示,都是一笑置之,认为你这个人这么样的虔诚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一定给你说什么妙法,没想到老和尚说出这么一句话,大众听了是大失所望。而莲池大师告诉人,他一生就得力于这句话,他说这句话是老法师亲身的心血,正是他的好处,不给你谈玄说妙,是拿自己亲自体验的功夫来传授给他。
由此可知,所有失败的,就是为什么不能得一心?为什么迷惑颠倒?说老实话,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禁不起诱惑,六根一接触就乱了、就颠倒了,你还会有什么成就!纵然讲得天花乱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用处的。所以要注意这个两句话,比什么都重要,这两句话要在境界当中去历练。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要觉,觉心是清净的,觉心是不染的。如果心为境界所染,自己要觉悟,已经迷了,已经颠倒了,一天到晚都迷惑颠倒,要想到临命终时求不颠倒,给诸位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平时放不下,临命终时是更放不下,那就误了大事。这一段开示所以说含义很深,告诉你所有的境界都是唯心所变,了无先后层次。明白这个原理,要在我们生活当中,好好的去修一心不乱,去修心不颠倒,那我们的成就,就如同经论当中所讲的一模一样。再看底下这一段:
解【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这一段是总结唯心,刚才我说过。『字字』是指《阿弥陀经》的经文,也指蕅益大师的《要解》。《要解》之好,近代印光大师他老人家赞叹到极处。印祖说:即使是阿弥陀佛再来,亲自来了,给《阿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亦不过如是。那赞叹到了极处。所以念佛人绝对不要贪多,不要好高骛远。有些人给我说,说我们单念阿弥陀佛,人家笑我们,这个念佛法门都是下根才修这个法门。那你听了心里难过,你不以为你自己是下根,好,那你去学禅、学密去!我听了的时候很舒服,为什么?我就是下根,我正好修这个法门,不但我是下根,文殊、普贤都是下根,为什么?他们都发愿求生净土!不要怕人讥笑,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去得了。去得了就好,管他下根、上根,不要为这些谣言所动,不要为环境所转。
这一段大师举出『字字皆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佛学里面的术语,『大圆镜智』也是术语,都是真如本性的别名。心性广大就好像大海一样。「印」是什么东西?这么大的水,外面所有的境界相都照在其中,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什么境界都印在其中,取这个意思。当然我们现在看到海里面都是些波涛,起了波浪它就失去照的作用,但是波涛是幻相,好比说妄心,平静的时候就是真心,比作真心,真心照的作用就无量无边。「大圆镜」是唯识里面所说的,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圆」是圆满,「镜」是比喻,所以一定要懂得我们平素用心如镜,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修学法门。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就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照见是慧,不染着是定,定慧是同时的,这个里面没有先后,即慧之定,即定之慧。
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定慧等等」,也有的经里面经文说「定慧等持」,这两个意思都差不多。因此修学的纲领,无量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戒定慧,你所修的这个法门里面,没有戒定慧,给诸位说,那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是什么?可以说是佛学。你在修佛学、在学佛学,你没有修佛法,这个里面的差别就在此地。譬如念这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里头具足戒定慧,你这是在修佛法。如果这句阿弥陀佛里头没有戒定慧,你是在学佛学。佛学是世间法,是世间有漏福报,这个要懂得。那是好心学,如果要是不是好心学,也是福报,那个福报要到恶道里面去享受。这些我们真正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往往这种差别我们都无法发觉,自己走错了路,自己不晓得,这是迷。如果自己晓得了,哪有不回头的道理?我路走错了,赶紧回头。唯有自己都不知道,这叫迷惑颠倒,愈迷愈深,这种深的迷惑就变成一种成见,邪知邪见,坚固的执着,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也许同学要问,如何是一句佛号里头具足戒定慧?这一句佛号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所以一定这里头有这种精神在,佛号是万德洪名,善中之善。所以念这句佛号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善中之善。我们心里才起一个念头,马上一句阿弥陀佛,断一切恶念,修一切善法,这是这句佛号里具足了戒学。这个一念止一切妄念,这是定学。二六时中只有这句佛号,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我们昨天讲《华严经》,寂静夜神代表五地菩萨,五地是禅定波罗蜜圆满。经文里头特别强调舍离,你在这个世出世间法,你不能不舍,你还有一样牵挂,你的禅定怎么能圆满?我们今天不敢谈圆满,我们今天讲成就。我们念佛三昧要想成就,要能舍。这样也牵挂,那个也放在心里头,念佛三昧是讲事一心不乱,不但事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不可能。所以学佛,说实在话,有不少人口是心非。口里头学佛,心里面所思所做的与道完全相违背。心里想着我要求功夫成片,我要求一心,可是心里面起的念头,一切造作完全是障碍一心不乱,障碍功夫成片,岂不是心口相违?
所以我特别给大众拈出我们日常术语当中,「舍得」,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舍离,你就得了,得什么?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乱,你就得到了。世出世间一切万缘有一条放不下,就是障碍,不舍就不得。所以大乘菩萨法修行的纲领,就是一条布施。你们看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把八万四千法门归纳为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再归纳为一条,布施。最后下的结论,菩萨法从初发心到等觉修什么?都是修一个布施,修舍。最后那一分生相无明舍掉,就圆满菩提,成无上道。换句话说,菩萨五十一个阶级,那看你舍多少,你舍得多,你地位就提升。初住菩萨所舍的比十信就要舍得多,十住菩萨要比起十行位那些菩萨,十行位的菩萨比他又舍得多;总而言之一句话,舍离!
所以就是在教下来讲,这是今天一般年轻人所犯的通病,希望做一个大通家,通宗通教,那就是什么?宗不肯舍,教也不肯舍,一样都放不下,出世间法放不下,世间名闻利养也放不下,他是想世出世间名闻利养统统都得到,能不能办到?给诸位说,能办到。但是要晓得,戒定慧,三学三慧、了生死证菩提没他的分,这个道理很显然。为什么没他的分?那些东西全是障碍,都把自己障碍了,不是别人障碍你,自己障碍你自己。
研教是重要,好比走路,先要认识路,路认识之后就要舍掉,那个时候要走路了,不舍不行。我们看看古来的这些祖师大德,他们在经教里头所涉猎的,所留下的东西我们能看到,少的三、五部,多的二、三十部,再多的那就很少很少了。千经万论当中他取的不多,在这几部经里面,他明白了,路认识了,他把教就放下,出世间法放下,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当然不必说了,更是放得干干净净,所以他成就了。刚才举的例子,莲池大师一生的成就,得力于遍融法师一句话点醒他,所以他对老和尚,一生不敢忘掉他的大恩大德。别人听了,老生常谈,这一句话谁不会说,虽然会说他不得受用。莲池大师一生就是依教奉行,他能成为一代祖师。
所以我们修学要认真,晓得海印三昧里面,大圆镜智里面,就如同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了一物统统是障碍。所以修行无非是把心性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你的心海才能印、才能印现,你的圆镜才能够显现。好比镜子一样,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才起照的作用,一有染污,它的作用就失掉了。所以佛语、祖师的言语,都是从自己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不能把它当作世间的文章来看,那就错了。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是帮助我们破除正行跟助行的疑惑,这个法门所提倡的正助双修。持名要把它判属于行行,前面所讲的信愿是慧行,持名是行行。当然慧行是正行,行行岂不是落到助行?所以才有这个疑问。执持名号既然是助行,什么叫『正行』?诸位要晓得,正与助都是一句佛号,并不是在持名念佛上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来做助行。那当然是未尝不可,以六度为助行、以三十七道品为助行、以八万四千法门做助行,我们在大经大论也常常看到,可是那不是本经的意思。本经的意思正助都是持名,所以这个法门之妙,实在是妙不可言!正如同祖师前面所讲的,至圆至顿、直捷稳当,再没有一个法门能与这个法门相比。
所以诸位这一生能遇到这个法门,你能够遇到《要解》,你能够遇到《疏钞》,那真真实实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你今天遇到了,你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思量!千经万论,没有一部经论能比这部更殊胜。这一部经疏要解,保证你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其它经典所没有的。问题就是你信不信?你愿不愿?肯不肯将世出世间一切万缘统统放下而专干?这些都是自己的事情,祖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这些话,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信愿行这三资粮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它说『非先后。非定三』,是一体的三面。每一个资粮里面都具足,圆圆满满具足另外两个条件,讲信,信里头具足了愿行,讲行,行里头具足信愿,讲愿,愿里头具足信行,怎么个分法?所以这句佛号,不但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连三慧也包括在其中。念到事一心不乱以后,声声圆具三慧。没有到念佛三昧,功夫成就之前,要念念圆具三学,你这才是会念。所以大师在此地说,你要是没有愿、没有行就不叫真信,这几句话我们要深深的来检点。
我们想想自己,你有没有愿?你有没有行?你是不是真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对于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留恋,为什么?你要去了,我念念都想去,如果对这个世间有一丝毫留恋,你这个愿不切,你还想在此地,不切;换句话说,还不想走。行,二六时中珠不离手,名号不离口,声声相应。诸位要晓得,声声相应,怎么叫相应?你一定要记住,声声都圆具戒定慧,这叫声声相应,声声圆具闻思修,那叫声声相应,这就是一心不乱,这就是真实功夫,这叫真信。
『无行信。不名真愿』。可见得信愿行关系之密切。你为什么愿不切?信的不真,这一个「信」好难建立。你为什么对这个世间放不下?因为你相信这个世间是真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真的。虽然也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不假,释迦牟尼佛不骗我,但是什么?那个境界没现前,两相比较一下,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我们现前世界这么真实,贪着所谓现前的真实,疏忽了西方世界。信的不真,你的愿就不切,你的佛号念得就不相应,虽然一天到晚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枉然?声声里头没有信、没有愿,念念不与三学、三慧相应,所以说喊破喉咙也枉然。
『无信愿。不名真行』,这三句合起来一念,你就真正明了,这句佛号应该怎么个念法。经上说的不假,一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不假,要相应才行、不相应不行!相应就能灭罪,不相应就不能灭罪。
『今全由信愿持名』,这是大师在此地恳切的开导我们,「今」是现在,现在我们应该要具足信愿行,全由信愿持名,你看三资粮具足,故信愿行这三者『声声圆具』,每一声佛号里面都圆满具足真信、切愿、笃行。『所以名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这一个多字是贯下去的,三者都多,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经上说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现在我们明白了,所谓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都在信愿行,信愿持名。
以往念佛若与这个道理不相应,从现在起就要改过来。过去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世出世间境缘放不下,现在应当要放下。诸位想想有一条不放下,信愿行就不圆满、就不具足。换句话说,不圆满具足戒定慧、闻思修。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声声具足戒定慧就能断见思烦恼,才能得事一心不乱。我们念佛一天念到晚,为什么不能断烦恼?佛号是有了,佛号里头没有圆具戒定慧,所以没有能力断烦恼,那就真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句佛号里头没有能够圆具闻思修,所以不能破无明,不能得理一心不乱,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念佛为什么能够把见思烦恼念掉?小乘人那个断见思要修戒定慧,一句佛号里头就圆具戒定慧,比小乘人高明。所以这句佛号,能把见思烦恼念掉,得事一心。这句佛号里又圆具闻思修,所以能够把无明念破,而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么个道理。底下这一段文引用《观经》上这一句话,刚才我已经说了。
解【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
灭罪是从福德上说的。那就是你声声佛号里面圆具三学、三慧,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并不是说看到经文讲,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的罪都灭了,没有那么简单,没那么轻松。再给诸位说,罪灭了之后,不会再生。我们今天罪灭了,继不继续再造?如果再造,你没得一心、你没开悟。因为再造只有迷惑颠倒才会再造,一悟永悟,悟了以后就不迷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一悟之后就是位不退,三不退里头就是位不退。你念佛功夫得力,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悟入了,我从今以后身心世界、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一心念佛了,他不会退转。无始劫来想找的这条菩提道,想找这条出离生死之道,这下被发现了,找到了。找到之后他绝对不会更换道路,不会再入歧途,找到之后就可以克期取证。譬如我们从台北到高雄,我们驾着车找高速公路,没找到,到处乱转,找不到上高速公路这条路,那你就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到达。如果一找到,上了路,那你就可以晓得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决定到达,克期取证。
迷失方向,苦,难!悟了就不难。所以这一悟就是位不退,悟了之后,你念这个佛号,刚才讲了,他这个佛号里头圆具三学,三慧我们不说。如果善根厚的人,我们所谓是圆顿根性的人,他这句佛号就从初发心他就圆具三学三慧,这是根利的。根钝的,中下根性的人,他能够圆具三学,他里面没有三慧。中下根性的人,念念之中法喜充满,世出世间没有比这桩事情更乐,一切的享受都没有这个享受得好、舒适,所以他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没入这个境界,念佛好苦,念得好苦。入了这个门的时候,他念得好自在,念得好乐。他不念就苦,他念就乐,不一样!所以,他位不退。他要是证得念佛三昧,事一心了,就行不退。念到理一心,就念不退。本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三不退,这三不退在我们现前有三个层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圆证三不退,无论品位高下,各个人都具备三不退,一声佛号里头圆具三不退,这真是妙不可言!所以诸位想想,我们除了这部经之外还要什么经?不要。莲池大师所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要去开悟,让他去搞去,我们不搞了。
昨天我收到美国一封信,他要求我把《弥陀经疏钞演义》跟《要解》详细讲一遍,而且做最好的录像,把经文、注疏、重要的引证,最好统统示现在字幕上,做为一个定本,供给专修净土法门的同修,这个意思非常之好、很难得。所以我们现在想大量的印这部经本。真正想发心修行的人,无论在海内、海外,警觉了,除这个法门之外,要想一生成就,谈何容易。这是说明《观经》里面这句话理论的依据,为什么一句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末后这两句是反省:
解【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诸位要晓得,大善大福就是与三学、三慧相应,也就是我们佛门通常讲的「称性起修」。三学、三慧就是本性,与三学、三慧相应,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即性」。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解【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称佛名。万罪灭。】
圆瑛法师给我们说,这一段是怀疑临终念佛这个心猛力。平常念佛心放逸,就是随便,当然专诚恳切这个灭罪力量大。平常我们用散漫放逸的心来念佛,能不能灭罪?大师给我们解答得很好。要知道,专称、散念都能灭罪,不过专称、散念要记住,要相应才行,不相应不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经上古德也有说,散乱心称名,也是成佛的种子,这是讲成佛种子,没说灭罪。念佛法门里面早晚有定课,平常有散课,定课是专心来念,散课也是专心念,散课就是不计数的,不计定数。譬如我早晨起来的时候,念一千声佛号,晚课念一千声佛号,这叫定课,定课是以不缺,一生都不缺,以这个为标准,不增不减,以这个为标准。散课是没有一定,多念也可以、少念也可以。可是诸位要记住,无论定课、散课一定要求声声与三学、三慧相应。换句话说,这个灭罪的功能是相等的。
祖师在此地先用比喻说,『如日出。群闇消』,把这个「闇」比喻罪业,把太阳比喻念佛相应。前面说过「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底下一句话说,『称佛名。万罪灭』。一定要相应,相应灭罪的功德不可思议,无量劫来的生死重罪,一声佛号都能够灭尽,因为你这个一念相应,万善同归。罪业无自性,这一念相应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性里头的性德智慧光明同时就显现了。这个底下又说了,正是问的这个问题。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散心称名。这个散心称名是散乱心,散乱心里面哪有戒定慧?如果心里头有戒定慧,那就不叫散乱心,那就是一心称名。前面跟诸位说,这句佛号里具足戒定慧,那是一心称名,能灭罪、能往生。散乱称名,只能够做为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的种子,是往生西方世界的缘因,不一定哪一生成就。你要是一定要问,到什么时候才成就?哪一生中你会专心称名了,那一生就成就,所以这个是不定法,完全看当人自己,你哪一生觉悟了,哪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明白这个法门的正教,依教奉行,你那一生决定成就了。
说到『除罪』,这句佛号是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以说除罪是一定的。那个除罪的力量大小不一定,这个要知道。一面在骂人、打人,一面在念阿弥陀佛,那罪能灭得掉?心里是知道,我现在造了罪业,赶紧念阿弥陀佛,把这个罪业消掉,消不掉!这里说得好,『悠悠散善』,完全不相应的散善,不发生作用,力量太薄弱了。换句话说,敌不过你的习气,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太重了,还是烦恼当家。佛号虽然常常挂在口里,不起作用,所以灭罪有限,不能往生。既然不能往生了,麻烦就大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要认识清楚,要特别的记住。
如果不往生,三恶道决定有分,这一桩事情不要问别人,也不要讲好看,自己好好的反省反省。我们在一天当中,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能记事到今天,我们起心动念,是恶念多,还是善念多?自己一问就晓得。如果恶念多,造作的恶业多;换句话说,三恶道的成分多。善念少,善事少,三善道的成分就少。造恶的心既然是勇猛,力量坚强,强大,三恶道的时间就长。造善的心力量很薄弱,露水道心,我们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促。这个事情不必问人,自己回过头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可怕,真正可怕!要是真觉悟了,真晓得这个事情可怕了,唯一自救之道就是专心念佛,求往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了。
还有一些同修,慈悲心太重了,障碍他往生,冤枉!其实那个慈悲心是什么心?是烦恼,是爱缘慈,障道!世间那么多众生造了恶业,我不度他怎么行?想用什么方法来度他?这都叫妄念,这些妄念障碍你一心,障碍你功夫成片,你都没有想到,阿弥陀佛慈悲不慈悲?观世音菩萨慈悲不慈悲?难道都不如你!你发这个心超过了观音菩萨,超过了阿弥陀佛。好像阿弥陀佛看到你的时候,都感觉得不如你,感觉到惭愧了。要知道,度众生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没有成就,勉强不得的。佛菩萨的心比我们慈悲多了,佛菩萨五眼圆明,每一个众生看得清清楚楚,他在没有回心转意的时候,你要去度他,反而增加障碍,为什么?他会抗拒,什么时候他回心转意,佛菩萨马上就现前。你们如果真正慈悲要救度一切众生,赶快往生西方,没二话好说,那叫大慈大悲。
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能力,所以倒驾慈航,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能力还不够,我请阿弥陀佛来,我请观音、势至来,请十方诸佛来,我代众生来请命,这也讲得通。所以这个爱缘慈是障道的、爱缘慈说个老实话是魔障!魔障现前还自以为慈悲,糟糕不糟糕?要不得的。所以我们在一切境界当中,一切顺逆环境里面一定要保持觉心,觉而不迷,不为外境所动,这样才行。要学得等念怨亲,一有偏心就是麻烦,就是障碍。那就是不觉、就是迷惑、就是颠倒。声声佛号也就是提醒我们觉正净,声声佛号就是修觉正净。这个法门之所以称为一切法门当中的第一法门,道理就在此地。《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彻始彻终就是单提这个法门,这是我们读《华严经》应当要明白的。读《华严经》要没看出这个门道,那《华严经》算是白读了。再看底下这一段:
解【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
这几句话说得很对,一点都不错。这一段说明,我们人不是一生的,我们有三世,我们有过去生,有过去世的过去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我们造罪业不是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所造罪业无量无边。大师所引用都是经上所说的。如果这个罪业有个体积,有个形相,哪怕它再小再小,像一粒微尘一样,那么样小,小到我们肉眼不能看见,那个小要是积聚起来,就大了。无量劫来的时候,要积聚到今天,尽虚空遍法界都容纳不下了。即使一声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罪业太多太多了,这个地方给你说,昼夜念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一天念十万声,念上一百年,你那个罪业还是消不完,还是消一小部分,『爪上土』,爪是指甲上的,我们在地上抓一把土洒掉,指甲上还留一点,你一天十万声佛号念一百年,消的罪业是爪上土,还没消的像『大地土』,不成比例。这就说明了,我们无始劫以来造作的罪业之多。
说这个话的用意在哪里?用意是劝你不往生就不得了,要往生就在这一生,说这个话用意在此地。你要不往生的话,你这个罪业无法消,你要不往生的话,你一定堕恶道。不要认为我这一生修得不错,那是你自己以为修得不错,你自己所做的那些错事情,谁不知道。即使我们出家人,出家人没做到出家人的本分,这个罪业就不得了。古德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阿鼻地狱里面多半都是出家人。在家人造阿鼻地狱罪业很少很少,百分之九十九堕阿鼻地狱都是出家人。没有能够依教修行,没有能够肩负起出家这个重担,这个责任是如来家业,没有能守得住,发扬光大不要谈了,不奢谈,没守住,这个罪业就不得了!
如果单单讲往生,我们能不能算对得起佛陀?给诸位说,还是有惭愧,在家一样往生,单单求往生的时候,你何必出家?出家就错了。要往生在家可以往生,出家干什么?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玄奘大师所说的:「远绍如来,近光大法。」这是出家弟子应当要负起,就是把这个家业要继承起来,要把它延续下去,能发扬光大是功,不能发扬光大能够把它延续下去,这个不算是有过失。败坏,不得了,这个罪过不得了、不得了!所以只有带着极惭愧的心情,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懂得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3 09:09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