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標題: 《群书治要36O》之教化篇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1-27 13:12
標題: 《群书治要36O》之教化篇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群书治要36O》之教化篇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3/4/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91-0002



  诸位校长同道,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早上我们陈真老师,她课程最后放了一段卡通,我相信大家都很有印象。那个第二名的同学他帮助了第一名的同学,因为那个同学病得很重。看了这个卡通,对我人生很有触动,体会到人的一生总在遇到的缘分不一样,所以他人生的发展差异会很大。怎么说?我在求学的过程当中,在整个升学主义之下,就很容易跟人家比较,跟人家竞争,然后就形成嫉妒心。看别人考得比我好,心里就想,「有什么了不起,运气好而已」;考得比人家好就很高兴,还去炫耀一下,「没怎么读书就考得比你还好」。您看,这样的心理不健康。而且福田靠什么?靠心耕,这个嫉妒的心,见不得人好的心,不知已经给自己折了多少福报。假如有像陈老师一引导,每一个人都是成人之美,他的孩子以后人生都很有福报。所以今天大家知不知道我为什么长得这么瘦?因为没有福报,二十几年前这个价值观错误,折掉。现在接受圣贤教诲,慢慢积福,就能改造命运。

  所以诸位校长、诸位学长,我们学了传统文化都拥有改变他人人生命运的智慧,你可以成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人生的贵人。价值观偏颇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我人生这么走过来,今年也四十岁了,感觉到好像这个社会走得太快了,好像心都太急了,都还看不清楚方向对不对,我已经四十岁了。我还有一个朋友,我记得这个是他七、八年前跟我讲的话,他有一天醒过来,他说他四十岁了。那一年他刚好四十岁,他吓一大跳,「我已经四十了!想起初中时代还历历在目,怎么已经四十岁了?」当时我看他一脸恐慌,现在想起来,我今年刚好也四十岁了。所以人生踏出的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方向最重要,不能踏错了。不然,操之过急,欲速不达,适得其反。而且我们又是当父母的,又是当校长、当老师,又是当领导,后面跟着孩子,跟着下一代,我们的步伐走错了,不是带偏了一堆人吗?难到我们当爸爸、当妈妈,四、五十岁的时候回头看着孩子,「孩子,告诉你一件不幸的事情,我的人生走错了,你别跟我一样」。你孩子说,「我也二十几了」。

  所以我们想起在古代,这个现在在一些纯朴的地方都还看得到,在一个家庭的厅堂,正厅,有祭祀祖宗的牌位,上面都摆着一个牌位叫「天地君亲师」,这五个代表在整个中华文化是最尊贵的五个角色。天地化育万物,代表我们的祖先不忘天地万物的化育之恩,这个都可以感觉到老祖宗不忘本。包含佛家的教诲从印度传过来,在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结果盖了一个佛寺,让这些高僧可以讲学,那个寺庙就叫白马寺。为什么叫白马寺?因为把那些经书运回来的是白马,最后累死了,感白马的恩。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叫「知恩报恩」。所以不忘天地之恩。再来君亲师,君是国家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老师。这五个角色对整个社会影响最大。具体的君亲师,天子带领全国人民,父母带领整个家族的后代,老师带领他成百上千的学子,所以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非常大。

  我们要冷静想想,我们为人君、为人亲、为人师,我们清不清楚人生怎么走才正确?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我来讲,我从事教育工作,我在小学教书。真的,去师范学院念了四年就知道怎么当老师了吗?假如四年不知道怎么当老师,那整个教育部,还有学校的校长、领导,应该要让每一个新进的老师清楚如何当老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不然他胡里胡涂的,可能今年就四十岁了,他都还搞不清楚怎么教孩子。甚至于他的观念、态度不对,他会误导小孩的人生观,他会堕十九层地狱,这是那个故事说的,他影响的面太大了。所以当老师是个因缘,有福气的人才当得了老师,当老师是铁饭碗,是很有福报的。很多人没福报,有一顿没一顿的,我们是国家照顾。但国家信任我们老师,我们领的是纳税人的钱,我们也要为整个国家、人民负责任,要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人才。

  我曾经听我们一个同仁讲,他年轻的时候不愿意当老师,因为教他的老师说,「你们什么都没得做的时候才做老师」。这是真的,他的老师就这么跟他讲。为什么?他那个老师觉得教书赚太少钱。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长者,他是大家都非常佩服的沈慕羽老先生。那时沈老九十五岁,身体非常硬朗,我们去马六甲拜见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知道我是教书的,他说,「教书是最没有钱途的行业」,大家听好,不要听错了,是最没有「钱」途的行业;「但是却是最重要的行业」,因为它承传文化。因为人没有了文化,他就没有了灵魂。一个人没有灵魂,他活着是什么?行尸走肉,都不知道每天在忙什么,每天就享受欲望,很空虚。欲又是深渊,愈走愈茫然。

  曾经想起香港有一个华裔写了一篇文章说,「全世界拥有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变成全世界最短视的民族?短视到为了几百块钱可以杀害自己的父母」。他非常感叹,为什么这个民族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慧,现在变这样?因为我们没有传下来。再想起沈老这句话,老人家这一段话意义多么的深远。没有这样的长者高度的眼光、智慧,马来西亚的华校能这么兴旺吗?整个东南亚国家这么多,为什么马来西亚可以把它承传得这么完整?其它国家岌岌可危,都快断了,很多国家会讲华文的都六、七十岁以上,印度尼西亚断了三十多年。这个都不是偶然的,慎终追远,对马来西亚这些为华教奋斗的长者,我们要感他的恩!

  所以老人家见到我们好像遇到知己,很欢喜,亲自弹风琴,我们跟着老人家唱了好几首抗日爱国歌曲。诸位校长、学长,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但是要记住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什么革命?复兴文化的重责大任。我们现在是处在什么?被整个功利主义席卷的时代,整个道德仁义现在是岌岌可危。所以现在再读起「出师表」,感觉不一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中国文化是存是亡,就看我们这一代努不努力了。这个不是开玩笑的话,确确实实是客观状况。遇到这个大时代,很重要的,我们得自己先成为一个明白人。就像《大学》开始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自己真的有智慧、有德能,才能「亲民」,把下一代教明白,把我们所领导的老师们带明白。我自己走了几年在学校教书的路,就很希望教育部的长官和学校的校长、领导,对每一个新进老师,能够告诉他们最重要、最关键的教育观念,教育的态度。他观念错了,他怎么可能去成就学生?他心态错了,可能会伤了很多孩子的人格。

  我们这一次几十个学长,他们来参加我们中心一年的传统文化共学班,他们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复兴中华文化,他们要努力来弘扬汉学,知道我们马来西亚已经成立汉学院。所以来自我们中国大陆、台湾不同地区的几十个人,汇集在一起。才二十多个人当中,我就听到二、三个人,就是因为他的老师都收礼物,然后因为他父母不懂得送,老师就对他「特别待遇」,最后吓得他转学。你看一个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我看他在讲话的时候还有一点恐惧感。下来的时候我跟他交流到,我说人生种种际遇,不要去责怪任何人,因为他们也不懂。但是你要转烦恼为智慧,你要化危机为转机,你要把你这个人生际遇转成你的愿力,你以后当老师一定当让孩子最信任、最有德行的老师,而不是这样子的老师。你要把心中的阴影化掉,变成你人生的动力。

  诸位校长、诸位学长,你们人生有没有曾经受伤过?会不会疗伤?我刚刚已经把疗伤的方法跟大家交流了,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你们还继续在受伤吗?孔子说「举一反三」,是不是?你说我的身体就是被一个没有医德的医生医坏的。那你就期许自己,「好,我要教出我的学生成为好医生!」你的病就治好了,你所有的不幸都转成人生不竭的动力,就对了。这也是孔子教的,叫「见义勇为」。你见到不义的事,是提醒我们,人生这些不义的事存在是因为没有人把义做出来,这也是我的责任。这个时候你看到社会这么乱,你心平气和,你只想着怎么样做好榜样给他们看,你只想着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赶紧从根本原因去改善。尤其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有社会、家庭的问题都离不开人心的问题,而人心只要接受了教化,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所以现在家庭、社会所呈现的问题,坦白讲绝大部分只有教育能解决。我请问大家离婚率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是教育。你说离婚率钱可以解决吗?离婚率法律可以解决吗?外交可以解决吗?政治可以解决吗?都不行,只有教育才能根本解决。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假如所有要进学校教书的人都清楚到,现在要救这个社会,救这个国家、民族,只有教育,您看他踏进这个门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神圣,他不是只是来好像把这个时间熬过去,然后领个薪水走了。所以教书是志业,非常高尚的志业才对。

  我们一起交流到《群书治要36O.为政》里面第五个重要的纲领,「教化」,怎么来办教育。二百零八句,这第一句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观念,这个观念有建立起来,对一个人从事教育工作那绝对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出来。二百零八句: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可能有人听了我这句话会有分别、执着,说前面的校长是从事教育工作,我不是。错矣,谁不是从事教育工作?你当父母不是从事教育工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您看我们校长多有责任,讲得这么大声。他们都是承担责任,来,我们掌声送给我们的校长们。又有人想了,我还没结婚,所以我还没从事教育工作。你现在就要把基础扎好,还等你当父母的时候,就来不及了。真的,很多人真的上岗以后,真当父亲了,他都不清楚这些观念跟方法,他用不出来。有一个父亲最恨他爸爸毒打他,结果他结婚以后生了孩子。有一天他非常痛苦,流着眼泪说到,「怎么我也在打我的儿子?」他不愿意打,可是他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他也用不出来。所以假如这些错误的观念跟态度没有转变,他会一直这样传下去。所以我们是教育界的前辈,要把对的传下去。

  而从事教育工作一定要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肯定,对自己有非常非常大的影响。首先第一点对自己,你不会怀疑自己了,不怀疑自己才能自爱。常常对自己怀疑的人,对自己内心的伤害非常大,往往遇到很多境界都自己退缩、逃避,甚至消极、沮丧、指责自己,这样错误的念头不知耗了自己多少时间跟精力。往往很多事会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是自己否定掉自己,不然「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中华民族教什么?爱的教育,就教一个爱字。但是这个爱字,首先爱谁?爱自己。连自己都不自爱,怎么去爱别人?我们有什么智慧、有什么方法去爱别人?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怎么可能给别人幸福的人生?

  圣人他明白这个真相,他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自爱了。当我们坚信这个人生的真理,我们对每一个人都有爱心,都有耐心,因为他真有本善。你面对学校的老师、学校的孩子,以至于自己的家人、朋友,你知道他都有本善,你那一分信任不会变。人只要那种爱不变就是真爱,爱会变不是真爱。爱会变那是情爱,情很容易变化。你对他好三天,他没什么反应,「算了,不理他了」,那个是情感,那个不是真爱。真爱要像基督教教诲里面「爱的真谛」讲的,「爱是永不止息」的,都不会变的那才是真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您这一生有没有遇过一个自始至终完全信任你的人,你有没有遇过?大家冷静冷静,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好的忘记了,不好的都记着,《弟子规》说「恩欲报,怨欲忘」。我相信有。我的生命当中,我的父母的眼神当中完全从来都是相信我,从来没有打击过我,所以我觉得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因为我有满满的爱。我们三个姐弟一聊起来,因为我们家是公务员子弟,没什么钱,饿不到肚子倒是真的,什么开BMW那个没有,但是我们坐过那个已经开了十年的二手车。我爸爸攒了好久才买了一台车,而且人家已经开了十年,后座是斜的,所以我们姐弟坐着……但是特别温暖,比BMW还要温暖,就可以觉得父亲是竭尽所能的爱我们。那个车子开着,我记得在台南关子岭开到一个坡,太高了,车子往后退,吓死我们。你看现在记忆深刻,那是全家一辈子的回忆,全家下来推车。所以我感觉幸福不是钱多,幸福是父母完全的奉献你感觉到了,你就觉得你是世间最有福的人,一点都不会自卑。

  我记得我每一次考试考不好,其实人都有良心,听到我爸爸的摩托车声,我就站在楼梯口,准备忏悔。结果看我爸爸走上来就等不及,「爸,这一次又考不好」。我爸都笑着看着我,「加油,加油」。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父母很喜欢读书,他们不看连续剧,吃完饭休息一下就看书,所以家里有形成喜欢读书的氛围。我的善根最薄,所以最慢进入状况。我姐姐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考第一名,所以我跟我二姐同一个学校压力很大。每次颁奖,我头就这样,我很怕同学说,你姐姐又上去了。虽然善根薄,素质又不好,可是父母始终信任我,慢慢慢慢那个很有力量,最后会觉得,再不努力实在对不起父母,真是这样,这个声音是自己出来的。

  我在一到四年级成绩不好,我妈妈跟我同一个学校。人家其它的老师,孩子在学校比得死去活来的。假如那个孩子考第二名,那个老师脸很臭,「人家考第一名」。我考二十几名我妈妈还是笑笑的,真不简单。这是什么?我妈不跟人家攀比,所以我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所以一个人喜欢攀比,麻烦了,他的下一代、他的另一半很苦。我们听过一个大学教授跳楼自杀,因为他太太一直跟他讲,人家那个教授分的房子多大了,现在薪水多少了。他是国家少数的专家,最后还是跳楼自杀,压力太大了。所以攀比会压死自己,也会压死身边的人。待会《群书治要》就有讲,这个路、这个人生价值观错了。所以慢慢的,确实那个信任我们的力量就成为我们人生不竭的动力了。当孩子真正觉得再不好对不起你,你是这样的父母跟校长、老师,你就成功了。他不忍让你伤心,《群书治要》里面也有,待会儿会讲到。所以您看,老祖宗都把这些智慧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

  我们就看到,一个真理体会到了,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以至于对于我们所有有缘的人,我们的态度会给予他人生很大的启发。而且我们会信任自己,我们会很有耐性,我们也会很有恒心,来走这个教育的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因为虽然他有本善的心,但下一句提醒我们,『习相远也』,性相近,习相远。因为他虽然有本善,但因为他成长过程当中习染不同,他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性,要慢慢的陪伴让他改过来,所以习相远,人的差异就很大了。

  我跟很多教育界的前辈,因为我从小接触很多老师。我父母都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我二叔是初中老师,我二婶是小学老师,我三婶也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我的姑姑是小学老师,我的姑丈是大学老师,我的二姐是大学老师,我的大堂弟夫妇也是小学老师。所以我善根很薄,到二十多岁才明白我这一生非做老师不可,才回头老老实实走这一条路。所以人这一生该干什么是注定的,得老实干。该洗多少碗,要老老实实的洗。不然该我们干的事,我从小没干什么家活,飞到澳洲跟我师长学习传统文化,才开始洗碗。我们七、八十个人住在一起,轮流洗碗,这么大的锅子我也洗过。所以该干的活,这辈子得干完才能走,欢欢喜喜的干。孔子讲要知天命,知道这一生来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而这些教育界的长辈常常都会讲一句话,「以前的孩子好乖,好管,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我记得我刚好有一年我到台东,台湾的东部很漂亮,我到那里静下来思考,因为我的人生方向错了。我大学刚毕业,做生意做了几年,大家看得出来我做生意吗?你们看不出来?我干了好几行,都是top sales,我都是我们公司业绩最高的,但是后来我都离开。为什么?比方说,我曾经销售一些激励课程,那课程挺贵的,几天要几千块钱。我是销售成绩最好的,可是我看那些上完课的人,过了一、二个礼拜又回来了,然后还有新的烦恼,因为他刷卡去听课,还要还钱。我说这个钱我领不下去了。可是上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觉得这个钱领不下去,还有一点善根,没有过多久我就遇到经典。后来我就非常感叹,我说那么贵的课程也教不到根本,没办法让人家觉悟,它激励你,有时候还把你的欲望给激励起来,离得更远。可是我们儒道释的圣人教的都是彻底觉悟的智慧,又不要你的钱,连书都有善心人士印给你。不用钱的不去拿,这么贵的,刷了卡,痛苦半天也要去上。你说现在的人还挺没有福的,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至圣先师孔子,没人去听他讲;那个要你那么多钱的,你还排队去上课。所以人要开慧眼,要读经,能开慧眼。

  而这些长辈们,他们在感叹。我记得那时候,也是坦白讲我祖先很庇荫我,我本身是短命的人,后来走到传统文化,这个寿命才得以延长。所以我觉得是祖先冥冥当中知道我短命,安排我到台东去遇到一个代课两个月的机会。当时候刚好一个老师生产,能代课两个月。所以大家读那些古代的故事是真的不是假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为什么改变命运?因为他的祖父在梦中告诉他,「你快要没命了,又没有孩子,因为你的德太薄了、福太薄了,你要赶快积功累德」。他梦醒以后就尽全力积功累德,然后还办了很多学校,培养了上千的学子。最后改变命运,五个孩子都非常有成就,最后他自己八十几岁无疾而终。要断气以前斋戒沐浴,然后跟大家有说有笑,好像跟大家say goodbye,讲完没多久,坐着就坐化了。这是中国人讲的「五福」,五福当中最大的是什么?善终,无疾而终。现在一百个人里面要找一个无疾而终的不容易找。

  所以我到学校去教书才启发我走这条路,这个也是祖宗保佑我。我要去教书,我妈妈知道了,坐了几百公里的路赶到台东。我们家住高雄,高雄在西部,台东在东部。我妈妈真疼我。她说:「你没有教过书,我来教给你。」我妈妈已经退休好多年了,她的宝刀再度出鞘,就来教。我妈先了解情况,你带小学一年级几个学生?七个。她说:「想当年我带六十几个。」我妈妈胸有成竹陪我到了学校,教第一天给我看。教教教,当天回去,我妈妈非常严肃的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教,怎么七个比六十几个还难教?」我妈妈因为已经好多年没有教书,她忘记去做民意调查,不了解现在的孩子因为没有家教,没有这些传统文化教育,退得比较快。所以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感叹,十多年前教的孩子比较好教。但诸位校长,我们要了解,我们在那里感叹孩子难教,这个苦不是孩子造成的。

  禅宗有一个公案。刚好有一天风吹了,这个幡动了,第一个人说,幡动了;第二个人说,风动了。突然有一个修行很高的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你的心动了。大家开悟了没有?大家没开悟是因为我也没开悟,没办法给大家讲明白。其实「风」跟「幡」就象征着人生遇到的每一个境界,我们会生烦恼,不是风的问题也不是幡的问题,是我们心的问题。

  我遇到一个校长,她给我的启示非常大,她是教初中,而且她的学校我调查过,所有的学生初中生最难教,他在那个年龄层最难教。结果那个女校长她们学校,辍学生,中辍生,零。哪怕不愿意读书,校长都把他找回来教他技能,不愿意他在外面。为什么?外面太危险了,那个污染诱惑吓死人了。所以这个校长我非常佩服她,尤其她上台去给我们勉励的前两句话,这辈子都不会忘。她说:「社会愈乱,我们愈应该要站出来。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大家想想它这个味道,「难不难」是我们心上产生的分别执着,因为有难易,容易的就快乐,难的就痛苦。所以这个痛苦不是境界造成的,是我们心里面的分别执着造成的。可是对这个女校长来讲,反而世间人觉得难的,愈让她提起使命感,她的态度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她觉得是「该不该做的事」。

  其实大家再冷静观察社会的现象,我们上一代的老人他们维持家庭比较难还是这个时代?大家冷静想一下。他们那个时代生六个、生八个叫正常,生十二个叫本事,是吧?一个父亲微薄的薪水养八个孩子,还要上有爷爷、奶奶,下还有叔叔、姑姑,一分薪水,母亲操持整个家,他扛过来了,而且孩子还很有成就。现在不养父母,也没有小叔小姑,还生一个、二个,然后那个妈妈每天,「命苦,命苦」。上一代的人养八个孩子从没讲过苦,孩子在她脸上从没看到过抱怨。我请问大家是真正环境的问题吗?是心态的问题。因为四、五十年前的女人她有责任感,她觉得孩子生了就要把他教好。现在的女子假如没有道义,生出来,「拖油瓶来了」,她还嫌弃孩子,所以她才有那些苦产生。人一觉得是应该做的,你就不觉得苦了。你又知道那个意义,你在享受教学,你在享受你的工作跟生活。

  所以很多在学校教书的人,还没遇到传统文化以前都想辞职,因为他觉得学生不好教。他学了以后,每天很早到学校去读经,他的孩子效法他,进步得很快,他很有成就感。他觉得孟子讲得对,「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看孩子成长了他很高兴,那种高兴是钱买不到的。所以其实我们转个念头,苦就没有了。坦白讲,孩子愈难教,真正会有苦难的人是谁?是这些我们教的孩子。现在他的行为这么偏颇,假如小学还不能够导正他,他以后是什么人生?无法想象。我昨天跟大家举的例子,一个大学生,大学女孩,进大学去,进去壮壮的,出来瘦骨如柴,光知道的就已经堕了四个,不知道的还不清楚,你说她的人生以后怎么经营?她还能为人母亲吗?假如这些伦理道德没有赶快深植在我们小学的孩子的心目当中,他的人生不堪设想。所以真正的苦难是他们,不是我们。

  在医学界有一些从医的圣人,在古代就讲,你当医生要像佛的慈悲一样。同样的,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要像耶稣的精神仁慈博爱,回教安拉的仁慈,这些精神我们要效法他们。其实所有宗教的圣人他们都是最好的教育家,都是诲人不倦。耶稣教四年被人害死了,穆罕穆德教了二十七年,释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孔子终其一生也都尽心在教学上。

  客观来讲,现在的孩子,他的基础比不上以前的孩子。所以等于是说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对他们应该更有耐性。就好像今天农民去耕一亩田,这一亩田已经荒耕十年了,请问这个农夫会不会想半年、一年之后我要丰收?不会。因为他很有经验,他一定是改善土壤,三年能丰收他已经是高明的农夫了。那换个角度看,我们教育界的老前辈看到一个孩子,马上,这个还要再调三年、还要再调五年,是吧?有没有可能看到一个孩子,我们就想明天就把他变好?不可能。所以往往父母、老师那个急、那个苦来自哪?太急于要立竿见影,最后又看不到效果,自己着急,就苦了。所以教育急不来。

  我们老祖先创字,这个是高度的智慧。这是「教」的古字,左边两个叉,下边一个小孩。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长辈画的,第二个叉是孩子潜移默化效法、学习的,所以这两个叉就表什么?上行下效。教育的精神就出来,身教。右边一个手拿着一支树枝,叫耳提面命。哪有一个孩子教一次就会了,他又不是颜回转世,是不是?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而且坦白讲,人要如何厚道不难,想想自己,然后再推己及人。请问我们的父母,我们身边的贵人,提醒我们多少次了?也无数次了吧!对,很多坏习惯我们还没改过来,那怎么可能去要求我们的孩子马上改过来?所以人真正知道教育自己不容易,他再教育别人就不会苛刻了。所以能有恕道的人,他一定自己走过来了,要改变习惯、习性不容易。所以这个就代表必须不厌其烦的提醒他,右边就代表耐性。其实一个字就把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精神讲出来了。今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不管你是教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学生,只要有烦恼,马上用这个字反省,铁定做得不够。第一,孩子这个不好的行为我有没有身教?第二,我的身教都做得到位了,也要有耐心陪伴他。这两个真的完全到位,这种至诚一定可以把孩子感动。

  好,我们看两百一十一句,这就是身教了,我们一起把经句读一下。

  【上为下效。然后谓之教。】

  这个也是在《群书治要》里面的教诲,在上者怎么做,在下者起而效法,这就叫教化。而且这个教化再加个什么?德行的教化,德化,他用德行去感化。而这个『上』,君、亲、师都是「上」。而现在的现象,领导说下属不好带,父母说孩子不听话,老师说孩子不好教,这个现象很多。那我们下一次遇到大家再感叹这个事情怎么办?你们要跟他讲一个故事,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你看我们现在的烦恼都是被这个境界障碍住了,在境界当中不如我们意我们就生烦恼。所以要换个角度。其实当他们不听话的时候,反而他们在折自己的福报,所以应该是要怜悯不对的人才对。而我们中华文化它不是学知识,它是学智能、学德行。智慧从哪里来?从自我反省来,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有智慧。假如我们指责环境、指责他人,就是习气跟瞋恨、情绪做主了,怎么可能会有智慧?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脾气起来有没有智慧?铁定把事给搞砸了。那如何能够不情绪化,不发脾气?唯有反省才办得到,不然很容易就被境界牵着走了。

  传统文化叫内圣外王,如何把自己的内心提升到圣人的境界。在孔子那个时代有个故事,孔子问他的三个学生,子路、子贡,还有颜回。夫子问他什么是仁者,什么是智者?子路回答,「仁者使人爱己,知者使人知己」;子贡回答,「仁者爱人,知者知人」;颜回的回答是,「仁者自爱,知者自知」。所以叫「自知之明」。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要能看得清楚自己,才有可能看得清楚别人。因为我们跟自己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都看不清楚,我们真的能看清楚别人吗?所以很多经典都让我们什么?反思。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在君、亲、师当中怎么反思?我的师长讲了一段话,他说到,一个人,比方说当父母的人要把父母当好,不只要扮演亲的角色,还要君跟师,扮演父母的角色只有三分之一。君是什么?以身作则,你要带领他,你要做好榜样给他看,这是君,你不能只有爱护他、照顾他而已。师,你还要教导好他、引导他,藉由很多机会教育点把他的观念导正。所以要当好的妈妈,君亲师都要做。同样的,我是当老师的,在学校尽力教他了,那是师,三分之一。其它,君呢?老师所讲的,自己带头做,还要像父母一样的来爱学生,他就信任我们。所以君、亲、师的精神都要做到位。领导者他只想着我是领导,他做君,但他没有像父母一样爱员工,他也没有在很多做人做事当中适时的去引导他的员工,当然就带不好了。

  而这个君亲师很妙,扮演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做君亲师。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它是心性之学,它不是像知识,好像填一个标准答案。它是什么?放诸四海皆准。我现在是基层员工,我也可以做君亲师?可以。你尽你的本分,你是所有同仁的榜样,君。别人都迟到早退,你从来没有,你干什么事情认认真真,不懂的就去请教,所有的人慢慢都被你感动,君;你对所有的同仁统统像亲人一样爱护,亲;你自己懂的别人不懂,你告诉他,师。是,你可能是基层员工,每天笑呵呵的,你的总经理有一天趁没人的时候说,「你的人生好像过得不错,怎么笑得这么开心?来来来,给我分享一下」,你不就是师吗?对。所以老祖宗这些智慧,学一句有一句的受用。这个君亲师的精神我们期许自己做到位,这个就是『上为』,自然有『下效』,『然后谓之教』。

  我们兴华华小,我们廖校长,我在廖校长身上学到不少好的德行,我对他非常尊重。因为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台上讲到他的父亲临终时候给他的交代,「一定要为这个国家、社会做事情,要奉献」。当时候讲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你看老祖先这些智慧很高。所以真正政治界,包含所有的团体,要找忠臣要去做家庭访谈。包含你的女儿要出嫁了,不是,不能等出嫁了,那时候快来不及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赶快派出人去调查清楚了,不然在劫难逃。到你的女儿已经陷进去了,那时候谁劝都劝不听了,为时已晚,都要先去了解的。而廖校长他们学校的这些家长也都非常支持他。为什么?人在做,天在看,所有的人都在看,觉得校长这么奉献,而且都是要把孩子引向五千年的智慧。现在学校老师也很感动,听说都有一、二十个都是主动除了教学以外,还要出来承担传统文化的一些任务。人生坦白讲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都是有因有果、有感有应。校长这一分教育的责任是感,应是什么?家长跟老师的支持。

  所以人生其实并不是很复杂,而且坦白讲,诸位校长,有时候你不清楚,你的每一个爱心、每一个德行很可能就影响你的学生一辈子。可能你们现在听我这个话会觉得真的还是假的?我跟大家讲,真实的。我的初中校长,蔡振麟校长,我很佩服他。有一次我到学校去运动,一走进校门看到校长的身影,他没有看到我,他在巡视学校,边走边捡垃圾。我看了非常感动。我的校长他后来退休以后没有休息,到现在都在弘扬中华文化。后来知道我也到大陆去做传统文化的传播,我那校长很欢喜,约我到他家给我勉励。所以校长他这个动作就影响我一辈子,我怎么可能再去破坏自己校园跟环境?以至于那个身影就会变成我人生的榜样。

  而我们冷静想想,我们的父母什么时候把孝教给我们?什么时候把廉洁、把对社会国家的忠诚教给我们?把对人的礼敬、对亲人的道义教给我们?大家可以冷静去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哪一天妳爸爸说,「女儿,来,过来,我今天讲八德给你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没有?没有。我的印象当中我爸爸把我叫过来,就是我太调皮了,欠打的时候才把我叫过来。那我也是乖乖的,「对对对,错了错了」,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要认错,父亲才不会觉得你不受教,所以我爸爸没有打过我。因为每一次教训我,我态度还不错,因为棍子摆在旁边。确实我爸爸教育我都是讲得义正辞严。

  因为刚好我到大陆去跟大众交流传统文化,后来有一天我爸爸跟我妈就突然说了一句话,「奇怪了,我们两个又不大会讲话,怎么这个儿子这么会吹牛?」后来我就非常慎重看着我爸爸,我说:「爸,你虽然平常不怎么讲话,可是你在教训我的时候可谓辩才无碍,讲话如行云流水一般,所以那个时候我学到了。」这个是讲实在话,我爸爸在教训我的时候从来没有打逗号的,很顺。结果我讲这个的时候,我妈妈她说,「每次你爸教训你」,我妈都没有插过一句话,所以我妈妈也非常懂教育,她从来不插嘴、不袒护我,都在旁边一句话都没讲,我妈就说,「你爸跟你讲你都听懂啊?」因为我妈觉得说你爸讲那些大道理,到底儿子是懂还是不懂?我说真懂,尤其我爸爸最常讲的一句话,「要自爱」,这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自爱,自己糟蹋自己,这个就很可怜。那这句话印象深了,慢慢的做什么事,「有没有自爱?」

  而所有最重要的做人道理都不是叫过来讲道理给你听,完全是父母、长者他的身教,自自然然你就觉得应该这样。所以这个身教太无形了,就「上为下效,然后谓之教」。诸位校长,你们能当到校长,你们的祖先,包含你们的父母、你们的长上,都很懂得德行,才有可能你们现在做校长。所以他们的身教,我相信你们的人生也应该会很有体会。好,这是身教的重要。

  回到两百零八句,「习相远也」,所以人很受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包含现在我们听说印度教还有我们伊斯兰教的马来同胞,现在都把孩子,好像有七、八万人,送到华校,有没有?他们的父母不简单,他们知道华人教育办得好,要送到这样的环境。所以父母是孩子很重要的人生的护法,保护他,让他接近好的东西。当然中华文化不是只有属于华人的,我们的老祖宗心量很大,希望全世界都能够学,造福全世界人。而且汤恩比教授又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汤恩比教授讲这句话就是,唯一可以救世界的法宝就是中华文化,这句话简单一点讲就是这样。诸位校长、学长,我们手上有救世的法宝,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一辈子来投胎要干什么的?知天命,知道了。

  所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扎下德行的根,造福千千万万的学子。而且还有人是特别懂,主动的去亲近好的环境,就像《弟子规》上讲的「亲仁」,那是主动去亲近有德行的人。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孩子叫魏昭,童子而已,这么小的年龄,他就懂得去亲近当时候的一个大儒叫郭泰。郭泰看一个小孩来了,他就说:「你回去好好思惟这些经教就好了,何必到我这里来?」这些有德行的人有时候问一些话试探,看他的态度是什么。一个小孩子怎么讲?他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会教经典的老师、学有所专的老师很多,但是真正有学问以外又真有德行的老师是很难遇到的。在《韩诗外传》当中有一段话,对人师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智如泉源」,他智慧就像泉源一样一直涌出来,而且「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智慧好像泉源一样,源源不绝,你问什么,他一定帮你解答,而且你没有考虑到的方方面面还帮你设想,智如泉源。行为可以当表率的,仪表者,人之师也。一个好老师要又有德行又有智慧,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这位魏昭讲了这句名言,接着就说,学生是以我很素白的丝(本来吐出来的丝很白),要来亲近染料煮染,其实就是希望老师给他调教。

  而我们看我的师长,他也是二十多岁主动的去亲近当时候台湾在哲学领域最有名望的方东美教授,后来又亲近佛门高僧章嘉大师,最后还有第三个亲近的老师,是我们台湾台中莲社的李炳南老师。李炳南老师对于整个儒释道传统文化在台湾的承传,他的贡献太大太大,他在台中听他教诲的人超过五十万人。所以全台湾最好的,其中三位最好的老师,都被我师长遇上了,那也是感应。有这一分好学,还有对于文化承传的使命感,是感,才能应到他人生有这么好的老师出现。看到这些榜样,我们也期许自己要护念好自己的善心,要主动去亲近经典、亲近圣贤、亲近好的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学问有成就的人都是主动学习的,没有被动的。

  孔子您看他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十五岁就立志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了。「三十而立」,立就是面对任何诱惑境界不为动摇,他很有定功了。「四十而不惑」,孔子这一生修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目标、榜样,四十而不惑。所以我们华人讲,「我已到不惑之年了」,那个人四十岁了;「我到耳顺之年了」,那个人六十岁了。这个不惑它是什么情况?面对任何事情他都不只不疑惑,他还会通权达变。因为我们有时候觉得好像这样做也对,这样做也对,到底要怎么样?那他能权变的人他就知道怎么做是最好、最圆满,他可以通权达变,四十岁。「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这一生的使命是承传中华道统,所以他面对几次生命危险他毫无恐惧。他说,上天要把这个道统传下来,任何人都伤不了我。不只知天命,内心是什么?绝对不辜负老天对他的期许,绝对不辜负曾经成就过他的这些前辈们。就像我们学传统文化的人,我们要不辜负师长对我们的教诲。「六十而耳顺」,听人家讲话,耳顺就是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解那个人的心,懂得怎么去安慰他,怎么去成就他,怎么去引导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念头、一言一行全部都合乎大道,他性德完全恢复,本善完全恢复了。

  所以,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以前叫修境,要靠自己的用心去修养自己;五十岁是悟境,体悟到了。修是四十岁以前,修境,五十岁是悟境。这个「悟」字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很重要,传统文化它的学习是开智能,不是学知识,开智能的人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是我们假如只是教知识、教技能,压压压,压到最后,孩子变什么?考试机器,做人做事都不懂,那个悟性会愈来愈差。大家现在冷静想一想,人的悟性是愈来愈好还是愈来愈差?那这个跟教育的目标好像有点不一样,是不是?

  大家留心,以前的教育,十八岁可以当县长、二十岁可以当县长,请问大家现在十八岁能干什么?县长,治县,所有人家里面发生的什么事情要来找他化解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教他煮饭,「治大国,如烹小鲜」,你教他煮饭,他可以从那个道理当中学会怎么做宰相;你教他写书法、写文章,他知道怎么办事情。为什么?间架结构。因为是心性之学,他可以从一件事当中领悟到那些做人做事不变的原理原则,所以他会触类旁通。可是我们假如学知识就是考试,最后就是考到最后人家问他问题都很害怕,因为「标准答案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其实好多问题根本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同一个问题你十五岁是这个想法,二十岁这个想法,三十岁、五十岁都是不同想法,有深有广。所以有时候学知识技能到最后都学得把人的悟性给障碍住了。我到小学去看那个小孩子,眼睛好亮,「叔叔好」。去看大学生走路都是这样,很茫然。然后边走,「这次考试能不能过关?」大四的时候,「出去找不找得到工作?」所以真的学传统文化一定可以成为栋梁之才,还怕什么找不找得到工作,是吧?

  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都是已经证入境界了。我们的圣贤他教我们的都是什么?他是过来人,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你老实听他的话,依教奉行,每一个人都达得到。这些话都不容易讲出来,诸位朋友您容易讲出来,你说,「来,我告诉你一个真理,性相近也」,大家讲得出来吗?讲不出来,那要契入那个境界的人才敢这么讲,不然你讲错了把人都引错了,不行。你看孟子怎么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他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他敢这么讲吗?他讲的是只要任何一个人有心要成圣贤,锲而不舍,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他没有契入他怎么知道?

  你看很多民主的想法,还把人分好几个阶级,那他怎么相信那个奴隶可以成圣贤,是不是?他就没有契入那个境界。真的,佛陀在印度的时代,他们就分四个阶级。有一个是专门在给人家理头发的,叫优波离,他就觉得他从小的教育就是他很低贱,就是给人家使唤的。可是他看到佛陀很感动,他想要跟他学习。最后跟着佛陀学习,也成为圣人。所以你没有契入这些话怎么讲得出来?圣人契入这个境界了,那肯听的人,你的人生就有大福报了,你走的人生境界一定跟没有学的人不一样。

  我们以孔子为榜样,就是亲近他;每天读他老人家教诲,就跟他没有分开。孟子学得特别好,孟子学的时候孔子不在了,可是他学得最好,他成为亚圣。所以一个人的至诚心,那个力量太大了。所以诸位校长、诸位学长,两千五百多年之后,我们的至诚心也可以成为孔子第七十三个学生,七十二贤再加一个。不是三千弟子而已,是列入贤德的位置,那是七十三贤。我们相信孔子在天之灵很欣慰,在文化危急存亡之秋,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还是雪兰莪,还是各州,还是从我们沈阳来的校长们,大家发这个至诚心感通,老祖先、圣贤都会保佑大家。不只保佑你,你学校的孩子都会受保佑。

  接着我们看两百零九句,这一句也非常重要。第一句,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生的一个真相,「性相近」,每个人都有本善的心,那怎么来启发这个本善的心?我们念一下。

  【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贪荣而重利。故贵其所尚。而抑其所贪。贵其所尚。故礼让兴。抑其所贪。故廉耻存。】

  好,这一句让我们了解到,古圣先王他们已经入了圣人的境界,他是过来人,他知道人有乐善好德的天性,也了解到有习染到,后天习染,『贪荣而重利』,贪慕虚荣、重视私利。『故贵其所尚』,提倡这个美德。而这个「贵」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先王把教育摆在第一位。所有的部,礼部尚书他的地位算最高,宰相不能视事,一定是礼部尚书来替宰相位。代表什么?其它所有的部门都是为了配合教育在做的。这个很有味道。坦白讲,其它任何一个部门会离开教育吗?请问内政部会离开教育吗?所有内政问题都是人心问题,怎么会离开?所以任何部门是把道德在他们所有这些服务人民当中演出来,它也不能离开教育。他们这些高官、公务员都要表演伦理道德,他们也有教育老百姓的责任,他们也是国家跟人民最重要的桥梁。你说外交部能不能离开教育?不行。我们中华民族强盛的时候,外交都是把好的文化送到海外去,包含郑和下西洋,你看多少人在怀念他?所以这个「贵其所尚」就是重视教育。

  《礼记.学记》是我们文化当中很精辟的一篇教育哲学,里面就提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是「不知义」。所以你要教他,他慢慢的那个本善就能彰显,所以贵其所尚。《礼记.学记》又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工作讲出来了,长善。这些教诲,我在去教书以前读过,那对我的心理建设就很重要,我不会迷惘,知道教育的重点在哪里,长他的善心,救他的过失。慢慢他德行增长了,这些过失,尤其这些不好的习性去除掉了,烦恼轻,他智慧、福报就长了。

  好,这一段长善救失,我们待会儿再接着跟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