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1-23 21:28
標題: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敬摘自《净公上人妙法莲华经讲记三十七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本经一共有二十八品,每一品都是独立的一部小经,每一品都可以单独的弘扬。像本经弘扬得最普遍的无过于「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单独讲这品的人也非常之多。但是无论讲哪一品,品题上一定冠着有经题,就是「妙法莲华经」这五个字。所以你随便讲哪一品,一定要先讲经题,再讲品题,经题是共同的,这在前面都已经说过。经是这一大部的总题,品是这一大部,要是以中国话来说,就是每一篇、每一章,就是篇、章的别名。品这个字虽然是取同类的教义聚集在一起,所以叫品类,聚集是有这个意思在。但是这二十八品总属于妙法经者。第一品叫『序品』。正如同我们世间一般的书籍,你看我们把书一打开,前面有一篇序,而世间的序大多数都是请别人作的。序是什么意思?就是介绍这部书的。也有自己作的,所以说自序。可是佛经的特色就是它本身就有序,无论经的部头大小,所以它的结构是由序、正宗、流通,由这三个部分(这三个结构)组成,这是佛经比较上特别的地方,这个义趣非常之完整,组织严密。像大部经大概这个序它要占一品,像本经就是如此。在《华严经》里面序品尤其是长,但是在《华严经》里面它并没有用序这个名称,实际上是「序品」,就是「世主妙严品」,它是属于「序品」。这个序字我们也无需要详细来介绍,诸位可以从注疏、讲义里面去研究就晓得,一般书籍文章序义之由来。
在佛经的教义里面来解释,序通常有三个意思,就是有「次序」的意思,是按照顺序来排列,它是排在第一;它有「由序」的意思,也就是教起因缘,总是叙述这部经的发起;第三个意思叫做「述序」,就是叙述的意思。如果从经文上来看各有所指,像「如是我闻」这些字样摆在一部经的开端,这是属于次序,不能够颠倒的,这就是六种成就。像「放光现瑞」,这是叙说这一部经发起的因缘,所以属于由序,就是因由。到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这一问一答,引发这大经,这就是正说,引起世尊讲解这部大经,这就属于述序。在这一大段里面,这一品就是一大段,由于义类相同,结集经的人把它结集在一起,这就称作一品。就好像我们中国过去编书,聚集这些意思,我们叫它做一篇、一章,像我们现在读的《论语》,《论语》一共有二十篇,那个篇很像佛经品的意思。它也是把意思差不多的聚集在这一篇里面,把这一篇订一个题目,这所谓叫做品。关于品题,有一些品题是佛自己说的,有一些不是佛自己说的,而是结集的人把它加上去的,后人加上去的。或者后人也没有加,佛也没有说,翻译的人为了要把这个篇章、段落标示明白,他把它加上去,就是翻译的人加上去的。这是讲品题的三个来源。
这一品主要的是要告诉我们教起的因缘,妙法兴起之缘由。虽然是一部经的发起,实在讲把整个经的精华已经是圆满的含摄在其中。所以古人有个比喻,叫「如人食蜜,中边皆甜」。因为有些人他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序分不太要紧,正宗分很重要,就疏忽了。实际上序分序的什么?序的正宗,所以没有差别。利根的人一看到序,全经的义理他都明了,不必再看。这就好比开会,序品就是开会之初看看主席是什么人,出席的是哪些人,是列什么样的议程,这一看全都明了,不必等到他在那里开会讨论,不必等,都晓得。序品的意思也就是如此。
序是引发正宗的,「品则总别名理」,「第一」这是说它的顺序,这是数目的开始,它列在第一段。本经的大分,《法华经》由于天台大师的提倡,在我们中国非常之盛行,可以说仅次于《金刚经》。因此自古以来的批注就非常的可观,我们现在在《续藏经》里面能够看到有几十家的批注。当然这一切批注当中是要以智者大师的批注为正宗,就是法华三大部,智者大师的批注叫《文句》,就是《法华经文句》,注得有相当的深度。智者大师的注我们看起来也很不容易懂,他的门人把他的注是又做了一次批注,等于我们讲疏一样,就是批注的批注。批注的批注它叫做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法华经文句记》,那就是《文句》后面又带着附有批注,就像我们一般来讲疏钞一样。我们看《华严经疏钞》,《疏》是注经的,《钞》是注《疏》的,就是《疏》的批注。智者大师的《文句》是批注经的,而《记》是批注《文句》的,所以跟疏钞的意思是一样的。
但是清凉的《疏》与《钞》都是他自己作的,他一个人写的,当然批注是决定没有问题、决定是正确,清凉的意思。而《文句记》,这《记》不是智者大师自己作的,是他的门人作的。但是门人作的也非常正确,为什么?常常听大师讲经,因此《文句记》也就等于说智者大师自己作的。《文句》是章安大师,他的著作也是非常的丰富。但是章安的东西我们读起来就是能看得出来他有点啰嗦,叙说是不厌其烦。《文句记》一共是有,好像现在朱斐居士翻印的线装本,有二十本。这是天台宗最主要的一部分,就天台三大部。这就是《法华经玄义释签》,就是谈玄,那是《法华经》的五重玄义。五重玄义你看那个本子,我们图书馆也有,是精装的,这么厚的本子三大本,是《法华经》的玄义。《法华经文句记》的分量跟《玄义释签》差不多是一样多,诸位想想当年大师在世的时候,谈玄说妙那种殊胜的状况。
除此之外,天台宗有一部修行的方法,这经是解理,是讲解分,解当然要行,而天台之行是用的《摩诃止观》,而是以《小止观》为入门。当时《楞严》还没传到中国,有一位印度的法师拜访智者大师,在天台看到天台运用的止观,他非常赞叹,说这个方法很像印度《楞严经》里面讲的方法。于是《楞严经》没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就晓得印度有部《楞严经》。《楞严经》他们视之为国宝,不对外流通的,就是不准外国人看的。所以吝法的果报,诸位现在能看到,印度人当年吝法,现在印度没有佛法,从公元十一世纪以后佛法在印度就消灭掉。佛法里面所讲的因与果,因果报应,诸位要细细去观察,确实太明显了,一点都不假,种什么样的因后来一定有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法可以吝啬的吗?
但是天台的止观与《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方法毕竟还是不同,可以说它类似,并不完全相同。天台的方法是用三止三观,最高的是讲到一心三观。而《楞严》里面所讲的,大家都晓得,「奢摩他、三摩、禅那」。由于过去有这么一段事实,所以《楞严经》传到中国之后,天台家的子孙就争着批注《楞严经》,就是以三止三观来解释奢摩他、三摩、禅那。我在此地把这桩事情说明,就是因为现在这两部经我们图书馆都在讲。这两部经确实是有很深的渊源,至少在我们中国是如此,有它历史上的渊源。这种讲法可以说一直从唐朝到明朝,很少人提出异议。在明朝的时候交光法师,就是《楞严正脉》的著作人,他就不同意天台的讲法。你看《楞严正脉》序文里头所记载的有一段事情,那段事情我们想想大概也不会是假的,因为过去的人不大容易说假话,他也不太标榜自己。
交光法师在序文里面说,他的寿命已经到了,命已终了,阿弥陀佛已经来接他。由此可知,交光大师是一个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他。他就跟阿弥陀佛说,我很愿意生到佛国,可是有一桩事情很遗憾。阿弥陀佛就问他什么事情?他说《楞严经》的批注,从古到现在意思都不甚明了,我很想重新把它做个新注,就是阿弥陀佛肯不肯准他几年假?阿弥陀佛就同意了,就准了他的假,他就又回头来了,有这么一段事情。从这个地方来看,至少他在念佛上已经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境界,其它的功夫我们不晓得,至少他往生是取得了。他是从阿弥陀佛那里请假回来注经的,我们在他《正脉》序文里头看到这么一桩事情。他提出来的,他是以经来解经,就照《楞严经》里面的意思,「舍识用根」。他不赞成天台的三止三观,天台的三止三观没有离心意识,用的是意识心。而《楞严经》里面,「奢摩他、三摩、禅那」它不是用的心意识,它是离心意识。
从此以后,《楞严》才有新旧两大派的争执,旧派要守住他的老观念,新派觉得交光法师这一发明很有道理。圆瑛法师就是走的交光法师的路,你们看圆瑛法师的《讲义》。可是蕅益大师的《楞严文句》,他是走的保守的路线,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蕅益大师可以说也是宗教皆通的人,不晓得他对于《楞严经》为什么还要守住天台的老路子。我提出这桩事情,就是前年在香港往生的海仁老法师,他往生的时候也九十多岁,他在香港有楞严王之称,一生弘扬《楞严经》。他所取的就是蕅益大师的《楞严文句》。我也跟诸位说过,他大概有五、六个学生跟他学《楞严》的。跟他学《楞严》不但背经,要背批注,就是蕅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是连经带注都要会背。你要是不会背,他就不收你做学生;你要跟他学的话,先要把经、注统统都背会,他才肯收你。这是我们晚近看到,不管他是走的哪个路线,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的,我们在其它的门下还没有见过这么严谨的教学。我现在要求同学们就至少要背经,批注我并不赞成,不赞成背批注,背经。因为再背批注,那真是就如同从前天台家的做法,容易被文字所转。尤其容易先入为主,免不了分别执着,这个很容易造成堵塞悟门的现象。所以我是不赞成背批注,我赞成背经。但是背经,我一再给诸位说,我们是用背诵的方法将三学三慧一次完成,决定走开悟的路子,不可以死在文句之中,我们走的是这个道路。前面交代的话我就讲到此地。
现在我们就看序分,序分里面,在一切经里面它的格局,都有「通序、别序」,或者叫「经后序、经前序」,也有叫「证信序、发起序」,名目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些名目?这些名目都有来源,这是研究教的人不可以不晓得。从「如是我闻至退坐一面」,这一段是通序,为什么说通序?一切经都有这样的字样,通于一切经。但是虽然讲通,通中有小别,有小的差别。为什么?像处所哪里不一样,这部经在灵鹫山讲的,有些在舍卫国讲的,处所不一样。还有说叹德也不相同,上首表法各经也不样,所以是大同小异。为什么这个序又叫做经后序?因为这些序文并不是佛说的,佛当年讲经并没有一升座,「如是我闻一时」,没有讲这些。这些字样是佛灭度之后,结集经的人把这一部经结集完了以后,再把这段话放在这前面,所以是一部经结集完成之后再加上的,就叫做经后序。也叫做证信序,证信序我们常常讲,在此地可以少说几句,是因为里面有说、听、时、处,记载得非常清楚,使后人能够相信,证明确实是诸大弟子结集如来当时所说的,所以称之为证信。
从「尔时世尊」到这一品的结束,这一大段是本经的别序。所谓别序是只限于本经才用得上,移到其它经典里面就用不上,所以它不能够通于一切经,这叫做别序。别序也叫经前序,它是叙说这一部经发起因缘,所以不能够移到别的经上去,在这一部经来说它要放在最前面,所以叫做经前序。诸位要记住,因为这个平常不大讲,经前序是指一部经的别序,经后序是指一部经的通序。在次序上来讲,通序在前,别序在后,就是经后序摆在第一,经前序摆在第二,然后才入经文,经文就是正宗分,就是正说,次序是这么样安排的。在没有说经之前,我们在经前序里头,就是别序里面,所见到的是六种瑞相发起,就是放光现瑞,是用这种方式来发起这次法会的,所以也叫做发起序。这是完全以事相来表法,引起正宗,所以它是正宗的先导。
通序里面有三点意思,第一个,我们说明建立的来由;第二个,我们说建立的意思;第三,解释经文。先说建立的因由,这在一切经的批注里面,如果批注要注得详细的话,一定都有。可是在一般讲经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讲经,由于大家平常工作都相当忙碌,尤其是对于大部经,总是趋向于精简,讲得愈简单愈好,愈简单当然省略的地方就太多了,就是语焉而不详,这在对外讲可以的。为什么?对外它是属于宣传的性质,是令众生起信,对佛法有个正确的认识,目的在此地。可是对内这样就不行,对内的目的是要叫我们自已修行证果,不是宣传,因此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深入经藏。这就是对内的讲法跟对外的讲法不相同的所在,我们一定要深入,我们要专攻。
现在我们就讲建立的理由,这个意思是说,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比丘众多少人等,这些字样为什么摆在经的开端?龙树菩萨说过,就是造《大智度论》的那个人,《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造的。「如是我闻」这些事情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得详细,《大论》我们也读过,怕的是时间长了,虽然读过又忘掉了,这个地方我们只能说略略的提一提。世尊将要入灭的时候,诸位要晓得这示现的,阿难很难过,佛快要灭度了,阿难表现的是个凡夫,跟佛那么多年感情很深,看到佛灭度的时候心里面非常痛苦,那真是我们世俗所谓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他的同参道友阿[少/兔]楼驮告诉阿难说,你的责任是传持佛法的人,必须要节哀,不能够过于悲痛,佛灭度之后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怎么个做法赶快去请教。阿难这个时候心也乱,很痛苦,他说我现在想也想不出来,我应该去问什么事情?
阿[少/兔]楼驮就告诉他,他说有几桩事情必须要请教,佛陀不在了,咱们哪个来当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一个领袖一样,他要是走了之后,哪个是继承人?老师在的时候我们大家跟他,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跟谁?彼此大家都是同学,你说哪个同学出来当老师,谁也不服谁,这是个大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佛在的时候大家都跟着佛,依佛而住,佛在哪里他们大家都跟到哪里,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佛陀。佛灭度之后这些人依靠谁?这个问题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第三个,那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当中,里头也有些调皮捣蛋的,所以叫恶性比丘。佛在的时候,他们都怕佛,他们一调皮做错事情,佛把他们叫过来呵斥一顿、骂一顿,有的,属于六群比丘一类的,你们学戒都晓得。实际上那都是大菩萨,故意装得调皮捣蛋,不是真的,为什么?没有他们佛就不会定戒律了。他们故意装这样也犯过错,那样也造罪业,让佛制定戒律,戒律就这么来的,没有他们佛就没有戒律。所以这些统统是大菩萨。但是佛灭度之后,真的遇到这些顽皮的恶性比丘我们怎么处置?如何与他相处?这是第三桩大事。第四个大事就是佛灭度之后,我们必须要把佛一生给我们的教训,我们把它结集起来流传给后世,这就是结集经典。当结集经典,这经典前面应该要用些什么样的言词?阿[少/兔]楼驮就建议他这四点,叫阿难去请教。阿难请教世尊,世尊一一给他答复。
第一个,就是佛灭度之后,谁是我们老师?佛就没有指定人,佛指定的是「以戒为师」,佛所制定的戒律就是老师,如果我们守住戒律就跟老师在一样,以戒为师。佛不在的时候我们跟谁住?佛就跟我们讲「依四念处住」,依四念处住就跟佛住在一起没有两样。所以四念处是佛法里面的根本法,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诸位要晓得,四念处是属于慧,是智慧观,在止观里面它是属于观,戒是属于止,有止有观。
第三个答复,就是恶性的比丘我们要如何与他相处?佛教给我们叫默摈,摈是摈弃他。用什么方式?用默,默的意思就是说大家不理他就好。他造他的恶,也不要去批评他,也不要去责备他,不理他就完,他做他的,我们做我们的,用这个方式。诸位想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对于这些恶人是敬而远之,敬而远之就是佛所教的默摈恶比丘。见面对你恭敬不理你,绝不是见了面礼貌也没有,一看到恶人瞪他一眼,这个什么?这人家就起反感,就结下怨仇,不是。见面的时候有礼貌、也有言谈,不跟他走一条路,不与他同事,这是「默摈恶性比丘」。可见得佛菩萨处世,没有一桩事情不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的基础上,纵然看到恶性比丘,还是念念有感化之心,总希望叫他回头是岸。所以才用默摈,敬而远之,是用这个方法潜移默化教他回头,你看看这是慈悲至极!
第四个问题,就正是我们经上这一段经文,一切经的开头必须要安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若干等」,要安上这些话做为这部经的发起。凡是佛经一开端一定有如是我闻这几句话,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嘱咐。经上没有这几句话这决定不是佛经,既是佛经一定有这几句话。这是说「如是我闻」的来由。它的意思不外乎有三点,第一点是断疑,第二点是息争论,第三点是与外道经书有一个明显的辨别,这是指当时对印度来说。因为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法才传到中国来,在印度既然有一千年的教化,当然不得不慎重,而印度外道的势力是相当的庞大。第一我们讲「断疑」,佛灭度以后,诸天的天王礼请迦叶尊者,给迦叶尊者说,世尊灭度了,佛法建立的责任落在这些弟子当中,如何建立佛法?如何将佛法普遍的弘扬利益一切众生?当然大迦叶也不能自作主张,于是乎就把这些同学们集会在须弥山顶。这当然都是圣者不是普通人,普通人须弥山在哪里还不晓得,这都是些圣贤人。这些弟子们证得阿罗汉果,有神通的都来集会,迦叶尊者当众宣布。所以我们今天讲民主,这个民主最初可以说在佛教里头。
我们现在讲民主集会仪式,依照《民权初步》,讲集会这些程序。而在佛法里面它不叫《民权初步》,它也不叫会议规则,它叫羯磨,这是佛教的名词。所以佛教从世尊灭度之后,所实行的就是民主制度,大小事情都是会议来解决,重要的案件通过的时候要白四通过,比我们世间的集会还要来得慎重。你看立法院重要的案子三读通过,在我们佛门里头重要的案件是四读通过,读第四遍没有人起来反对,这个才算通过。所以真正讲到要学习民主,也要到佛法里面来学习。真正是太可惜,我们佛法没有把这些好东西发扬光大。佛法在君主时代都能够发扬流传到今天,那民主时代应当更光辉才对,为什么?它本身是民主。如果说民主时代佛法没落了,这个真是天大的笑话。
第一次集会就是大迦叶召集的,在须弥山顶,迦叶尊者就宣布说,佛法如果要是灭了,众生就可怜。于是乎就要求这些人不要灭度,他们那些人生死自在,所以要求他们还留在这个世间,等到我们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这些经全部都结集完成之后,那随你,你不愿意住在这个世间,你要到他方世界你自由自在,随你们到哪去。现在这个工作没有完成大家都不要走,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这些人听了大迦叶的话也很欢喜,于是都接受迦叶尊者的意见,就共同在一起结集经典,这就最著名的五百阿罗汉。当然五百是说一个整数,一定还有些零头,在佛经里面常常讲数目是讲整数的。这是最著名的五百阿罗汉在毕钵罗窟,第一次的结集,这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大概三、四个月的时候。
迦叶尊者在定中观察,同学当中烦恼没有尽的不能参加这个法会,这个烦恼是指见思烦恼,没有断干净的不可以参加。这一看大家都证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尽,只有阿难尊者他似乎没断尽,所以就把阿难请出去了,你还有烦恼,你不应该跟我们在一起,请你出去。阿难这个时候很惭愧,就告诉他,他说我有能力断烦恼证阿罗汉果,因为做佛的侍者,所以就没有将烦恼断尽。迦叶尊者就说他的过失,说他有六种过失,一桩一桩的把他举出来。阿难自己也承认,他就离开了。迦叶尊者说,你再用几天功夫把烦恼断尽了你再来。于是乎他离开,毕钵罗窟的洞门就关起来。阿难就到第二天的晚上,他用功将残余的烦恼断尽了,这个时候证阿罗汉果,再去敲门。迦叶尊者就说了,他说你如果真正漏尽了,你神通具足,你可以从门有开钥匙的钥匙洞,你就从那里进来。像我们这个门,开钥匙有钥匙洞,你从那里进来,没有人给你开门。阿难尊者果然就从钥匙孔里进去了,再去礼拜大众。
迦叶尊者摩阿难的顶,给他说昨天我对你责备得很重,为什么原因?就是激发你赶快断烦恼证四果罗汉,你不要怪我。阿难当然也非常感激他,这在禅宗里头传法,诸位都晓得。禅宗第一代祖师是摩诃迦叶,摩诃迦叶传给阿难尊者,所以摩诃迦叶与阿难尊者也有师生的关系。佛陀在世他们虽然是同学,阿难并没有证果,阿难证果是在大迦叶的手上,所以有这么一个关系在。为什么迦叶尊者要逼着阿难这样做?那是因为阿难多闻第一,所以结集经典一定要请他来复讲。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他都能记得,一句不漏,所以要请他来担任复讲。大会的主席是迦叶尊者,但是主讲的人,就是复讲的人,是阿难,参加这个法会的是五百阿罗汉。
法会的谨严之程度,有一个人提出来反对,这个话我怀疑,这句话就不能够记录下来。不是像我们现在开会多数通过就行了,那个地方没有,有一个反对都不行。由此可知,这个经典结集的严谨。当时五百罗汉个个见思烦恼都断尽,听阿难复讲没有一句话反对的,这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可是经典到今天,给诸位说,没有当年那么纯了,为什么?有后人加进去的。还有翻译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见地不相同,翻译的文字、言语多少都有关系。今天我们读这个经不是像原本那么样的纯,已经掺杂不少东西进去。虽然有掺杂,可是还是有相当的纯度,这是我们要有自信的。那就是经典传到我们中国来,这些翻经的人,结集经的是四果罗汉,翻经的人差不多也都是三果圣人,这是我们中国人有福,有修有证来翻经,就不会有错误,相差悬殊就不大。
我们再看看今天外国人,他们翻的那些经,诸位想想,能看吗?那些英文本的佛经,翻经的人只懂得文字,不晓得境界。所以过去美国有些美国人学佛的,自己以为对佛学了解得很不错了,到台湾来访问。早年的时候我在台中,他们去拜访李老师,跟李老师谈的时候,这些外国人摇头,谈得很不投机,彼此观念上拉不拢来。于是李老师最后没有法子,就请教他几个法相名词,你解释我听听看。他随身带着英文本的佛学字典,李老师就问他一个普通的名词,实相,佛教里讲实相。他去查查了半天查出来,他的旁边一个翻译翻译出来,实相怎么讲?真实的外表,实是真实,相就是外表,真实的外表。李老师一听说好了,不要谈,你去修你的去!这个搞法不是糟蹋了佛教吗?所以问了几个,真是全是文字表面上的意思,跟佛法的意思完全相违背。这就是翻译的人不但是没证果、不懂得佛法,甚至于连佛法普通的常识都没有,请这些人来翻译佛经,介绍到外国,教外国人学佛,诸位想想看,他学的是什么?
台湾这些年也做了不少翻译的工作,我也给诸位说,到现在统统停顿了。青草湖的译经院停了,圣严法师那个译经也停了,搞了这么多年,费了多少的精力,花了多少的金钱,没结果。这些事情早都在意料之中。在早期这个译经,我曾经提出一个建议,他们没能采纳。我这建议也是依据佛陀当年那就这些弟子们结集的,开会,要这样翻译。譬如我们翻译这部《法华经》,我们要请一位《法华》的权威,甚至于不止请一位,我们请的愈多愈好,都是通达《法华经》的,讲《法华经》的这些人,我们请他来。由这里面再推一个上首请他主讲,把这个经从头到尾细细讲。这些学《法华经》的人,弘扬《法华经》的人,大家在底下听,翻译经的这些人也在底下听,必须将每一章、每一节的意思都要搞清楚,有疑惑的提出来辩论,辩论到一个意思,大家都赞成同意,做成结论了,这样把它译成白话文。然后这白话文的本子译出来之后,再用白话文的本子宣讲一遍,这些大德们听听,有没有问题?这没有问题了,依据这白话文的本子再译成外国文。我觉得这样比较可靠一点,虽然是很费事,劳师动众,但是可靠。
要找一个通英文,也懂得一点中国文,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请他去翻,那翻出来的经,那是外国人确实是没有福报。所以译经院应当就是佛学院、就是研究院,这么搞才真正是无量功德,真正是发心度一切众生。我觉得我这个想法可能是最低限度的一个构想,不这样做,实在很难谈得上翻译。我们中国过去译经,你看看译场的组织,罗什大师、玄奘大师的译场,都是一、二千人参加,规模之大那是运用国家的力量,集全国人才,出家、在家的都聚集在一起来翻译经典。所以我们中文经典意思能够保持得完整,文字这样的华美,不是简单事情,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得到的。这是佛经自始结集的开端就是这么做法,我们今天如何能说一个人、二个人、几个人凑起来就可以来译经,做这么大的事情?经典所谓是人天眼目,不能这样轻率、这么草率,应当要慎重。
再给诸位说,阿难证果之后,假如结集经藏的大会,当他一升座的时候,有诸佛菩萨神力加持,这是有感应的。将来诸位自己也会有这个感应,你在讲经的时候,升在讲台跟你在台下不会一样的。阿难一升在台上,那个面貌就跟佛一样,所以有的人就疑惑,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又来了?或者疑惑是不是阿难成佛了?或者疑惑是不是他方佛来了?阿难一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大家这个疑惑没有了,晓得这是阿难尊者。所以这叫断疑,这第一点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息诤」,诤是争论,大家都是阿罗汉、都是同学,你有什么资格来讲经?你有什么资格来发表你的高见?阿难一说出,「如是我闻」,这底下统是佛讲的,大家没话说,一切争执没有了,所以这是第二点的意思。
第三个意思,就是很显明的与外道的经书有所差别,外道经书它的一开端,它有「阿忧」两个字做为引起,佛经用「如是我闻」引起。阿忧这是印度话,阿是无的意思,忧是有的意思,所以它们的经书就把这两个字放在前面,就是无跟有这两个字放在前面,意思是指一切万法虽然不同,但是总不出有无两端,这是外道所建立的。这个观念跟我们佛法的观念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同,有无两端是相对的,在今天学术界里面讲很有道理,我们今天学术界崇尚相对论,相对的世界,有无就是相对的。由此可知,外道他们的学说、思想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在一真的基础上,这个不相同。因此佛的经典,佛就教阿难经典一开端安「如是我闻」四个字。这四个字所显示的,包括的意思非常之深,如是万法皆如,如就是是,等到我们讲这个字的时候,其味无穷,没有一法不包括在这两个字当中。而这一句话又是圣言量,所以说是理事都能够贯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四个字是妙绝了。这是与外道的经书有一个最明显的辨别,一打开看前面第一句就能够辨别这是佛教经典还是外道经典。所以有这三点的意思。
到下面这就是序文的经文,从「如是我闻」,先解释这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灵山、灵鹫山,这是处所成就。「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以下是众成就。就像开会的时候,会议记录一样,有完完整整的记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将序品大意介绍出来,经文还是下次再给诸位来讲解,精华在「如是我闻」四个字上。今天天气也冷,大概知道今天开经的人恐怕还不多,希望你们与同修当中多多的联系,这个因缘非常的殊胜。《法华经》的经文,正式的经文,从下一次我们就要开始讲了。
妙法莲华经 (第二十三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23
第一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