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1-20 13:05
標題: 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多识仁波切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93

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佛教中的“密法”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金刚乘密法。
    另一种是将与广行般若波罗蜜多(行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
    第二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只有慧根高之人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子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而会产生顽空,堕入虚无主义而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止向普通弟子讲性空妙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
    “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示的中观妙理。
    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金刚乘密法。因为真正的密法,有一套与显法截然不同的根、道、果解行系统。


汉传佛教学佛的“有”“空”说,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样。
    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
    “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将无从建立。进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
    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会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这除了有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深恐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应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

    蚊蝇蛆虫蚂蚁,均属含识类微细生命,既然是含识类,杀害就犯杀生之罪,怎能以其微小而排除在含识之外?
    佛律杀生之罪分轻重,杀智性高、爱生意识强、死的痛苦重、体格大的有情罪过大;杀智性和爱生意识弱、死的痛苦小、体格小的罪过小。
    由于人的智性最高,爱生意识强烈,死的恐惧和痛苦深重,体格大,而且人身极难得,所以杀人罪最重,其次是牛马大象和大型的兽类、鱼类,再次是小动物、鸟类、鱼虾类,又次一等是蚊蝇、蛆虫、蚂蚁和微生物类。
    从人到微细生物,按智性和体格大小,分杀生的罪过轻重。杀牛羊的罪和杀蚊蝇之罪,虽罪有轻重,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此,绝不能以罪小而忽略,更不能视为无罪。
    佛家律制,比丘出门行乞须持锡杖。锡杖的造形象征法理,杖头系十二个铁环,象征十二分教。持锡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走时响环当当作响,以响声驱散脚下的虫蚁,使其免遭踩踏。
    春夏秋季,僧房点灯照明,规定要罩纱罩;饮生水,要经纱布过滤。这都是为了防止蚊蝇、蛆虫受害。
    虽然这些是小事,但从这类小事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平等慈悲性。



植物有生命,也有灵识吗?

    植物能生长,有生灭过程,与含识生命在表面上有某些相似点,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众生有意识,所以称“有情”,称“含识生命”。植物没有意识,不属于有情类。
    把花草树木归入有情类,宣扬花草树木有灵识,是典型的外道观点,佛教从来不承认这种观点。在《因明释量论》中对把植物视为有情类的邪教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驳。
    植物若有情识,植物就该轮回转世,植物就应有迷悟,因为“转世”和“迷悟”是有情众生的基本特征。
    主张植物有灵识的人,若能提供植物轮回转世、在迷在悟的有力论证,佛教界当改变以往的观点。若提不出有力的证据,仅凭神话、迷信和信口开河说“植物有灵”,是站不

住脚的,对这类说法只能看做是无稽之谈。


有人说:“细菌是下等微生物。”这话对吗?

    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佛教中有严格的区别。
    佛经中说:“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这“微虫”指的就是“细菌”。僧律中规定僧人食用的水,要经过纱布过滤,就是为了防止伤害水中的微生物细菌。
    从现在克隆技术的成功来看,“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的佛语,应有新的解释。人体中的“八万四千微虫”,不单指人体内的“细菌”,也应包括“精虫”和人体的“细胞”,因为佛经中的“因陀罗网”能预言亚原子领域的物质结构,“微生物房舍人体论”,同样可以看做是人体生物结构深部秘密的洞察预见。


推荐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   

    生命转世、无始无终的观点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础。若转世的观点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现介绍《因明逻辑》论证生命转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

    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缘是“因”,事物本身是“果”。

    事物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物质实体都是物质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质众缘和合体,精神意识是以极短的时分为单位的生灭连续不断的“意识的续流”,如同河流、电流,前一刹那的意识是后一刹那意识的同质因,后一刹那意识是前一刹那意识的同质果。

    刹那意识,前后相续,因果接连不断,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之流。

    瓜种生不出豌豆,石头变不成花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无因不生,异因也不生。人的意识,也是无因不生,非同质的异因物质也无法生出意识。

    意识和物质,虽然相依,却非同质。意识中生不出物质,物质中也生不出意识,因果同质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从因果必然同质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识的前因必然是意识而不是物质。既然人的意识的前因是同质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形成时的第一刹那的意识的前因是从何而来呢?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后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

    二、续流先前因。

    意识不是物质分子集合体,而是先后相续不断的续流——意识流。既然意识是续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灭亡,而是一种与时间相同的无始无终的生灭连续过程,既然是前后相续的过程,怎么会没有先前之流和后续之流,只有现时之流呢?以现实的意识为例也能证明意识先后相续的道理。

如识别作用和回忆都离不开先前意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先后意识连续不断的证明。

    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也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

    三、习性规则。

    生命活动中的每一种重复的实践,会变成习性。这种习性,也称本能。牛犊和象仔刚生下几分钟就会寻找母乳吃奶,人和动物的异性相求,也不需要谁来教。这都叫做本能。

    这种本能习性,若无先前的实践活动,怎么会形成呢?机器人为什么没有本能?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显现出的本能习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若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如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忆。

    “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件的回忆。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会有回忆。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回忆认定前世的实例。

    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有后世。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天堂”和“地狱”之说,佛教中有两种说法。

    小乘佛教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

    地域说认为,大地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的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

    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生未必是异地、异体。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心情暴躁、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牲。

    对认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的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佛教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权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只修“抛瓦法”,就能往生佛国吗?

    “抛瓦法”俗称修往生的捷径,但用抛瓦(转移意识)法,求往生佛国净土,并不是不需要其他条件。抛瓦法转识需要具备“三乘”和“五力”。三乘是乘念力、乘气力、乘愿力;五力是意向力、修持功力、铲除业力、种植善根力、信愿力。三乘五力,归结起来是三点:
    一、一生中不间断地悔罪行善,培植善根;
    二、如法修持,达到能够转识的修炼程度;
    三、具有以诚信和菩提发心为根基的愿心。
    如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想用转识法术往生佛国,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不仅如此,如果缺乏消业行善和其他方便修持诸缘,只修抛瓦法,还会损寿而发生突然暴死。

因此,奉劝那些凭好奇心乱学抛瓦法的人们,珍惜难得




藏传佛教有“中阴成佛”之说,但有人说“那是胡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中阴成佛”和“即身成佛”是无上密特有的说法,显宗没有这种说法。少见多怪,不知佛法中有“中阴成佛”之说并不奇怪。但把自己不了解,没有听说过的一律作为“胡说”,至少是一种孤陋寡闻的表现。

    凡成佛离不了两种情况,或者活着成佛,或者死后成佛,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死亡只是一刹那,如电断灯灭,然后进入中阴。

    “中阴成佛”指的是在熟练掌握和控制死亡、中阴生命规律的基础上,将中阴身转化为佛身的一种特殊修证法。在死亡过程中粗分意识消失,最细分意识显现之际,是转识成智的绝妙机会。这类妙法,正是密法成为无价之宝的珍贵处。




有人说:“藏传佛教寺院是靠钱来求学的,没有钱的人学不了法,只能当苦工。”情况是这样吗?

    这是歪曲藏传佛教学制的宣传。

    在藏传佛教历史上有过许多赴印度、尼泊尔寻访高僧、献金求法的例子,但并不是那些高僧贪财卖法,而是为了显示密法的珍贵和引起世人对所换取的密法的重视。但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对学生从不收费,学僧拜见上师的见面礼,也只是条哈达。进入各寺院闻思学院的学生的老师,根据学僧水平,都由寺院安排,不能自己选择。

    学院外的传法灌顶,可以自己选择,但并不需要花钱。有些社会地位高、供养多的上师,不但不收学僧的供养,反而拿出供养钱,资助学僧求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果是靠钱求学,类似宗喀巴大师、一世嘉木样大师、米拉日巴等靠行乞求学的千千万万僧人永远也登不上大善知识和大成就师的宝座。

    要想了解藏传佛教寺院的学制和学僧的求学情况,就要查阅各大寺院的历史文献和活佛名僧的传记,不能相信这类别有用心的歪曲和宣传。



有人说:“藏传佛教活佛的地位是靠花钱买来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纯属胡说。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始于噶玛让雄多吉(公元1284~1339年),后来各教派中陆续产生了转世活佛,至20世纪50~60年代蒙藏地区已有大小活佛数千个。

    每个活佛的第一世都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有学问、有声望,对建寺、传法、授徒有突出贡献的高僧学者,如一世班禅大师克珠杰,一世DL喇嘛更登珠,二世Gmb噶玛拔希,一世嘉木样大师阿旺宗哲,一世贡唐大师根登彭措,一世热振阿旺却丹,一世吉尊丹巴达罗那他等等,都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流大学者。

    这类大德高僧,或建立了寺院,或主持寺院建教传法有功,或有很多弟子,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他们圆寂后,生前建立或主持的寺院和亲传弟子、教区群众要求转世,请示有声望的大德高僧预示有无转世,转生的生辰八字、区域方位、住地山水和父母特征等等。根据预示的方位、特征、年龄段,进行寻访登记,然后将登记到的儿童名单,装进面团,或写在竹签上,经过摇面团或摇签筛选认定,有的还要考验灵童认识前世遗物和验证身体特征等取得信众的认可,然后进行正式坐床仪式。

    如元朝国师噶玛拔希临终时接受乌见巴等大弟子的请求,表示乘愿再来,并预示了转世的地点。噶玛拔希去世一年后在预示的地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岁时自称是Gmb,经过乌见巴考查,被确认为噶玛拔希转世,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个转世活佛。

    又如,十六世Gmb去世时留了一首预言诗。后来根据预言诗中暗示的方向、山水特征、降生时的特异征兆等,寻访认定了十七世Gmb。

在这种严格的转世认定制度下,以钱买取灵童资格的徇私舞弊行为是很难得逞的。

    佛位的高低也不是由金钱决定的,是由每个活佛各自弘教的贡献,在教中所担任的教主、法座、堪布职位,朝廷加封的国师大喇嘛等名份高低决定的。

    个活佛转世系统的历史资料和各个活佛的各世传记都是有力的证明。一切强加的诬蔑不实之词,都歪曲不了历史事实。




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花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就取得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是深抱偏见,有意诬蔑藏传佛教的胡说八道。

    藏传佛教授予格西学位的大寺院,不仅仅是拉萨三大寺,还有甘、川、滇和内蒙古等不下数百座寺院。虽然攻读格西学位的具体年限有长有短,有的十三四年,有的十六七年。但攻读的科目都一样,要读完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论等五部大论,经过答辩考试,方能取得拉然巴、多然巴、嘎居等相应的格西学位。

    佛教这个清净园地,在过去还从没有听说过有走后门、拉关系,以钱买学位这样的歪风邪气,若看一看藏传佛教史上成百上千的著名格西的著作和传记,所谓“以钱买格西学位”这类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有人说:“格鲁派教理研究方面功底深,修证成就差;宁玛派教理研究功底差,修证成就高。”这话对吗?

    这话本身就有严重的逻辑矛盾,如果前半句是真,后半句必然是假。也就是说,如果“教理研究功底深”是真,那么“修证成就差”一句必然是假,如果“修证成就高”是真,那么“教理研究差”必定是假。因为从佛教来说,教理研究和修证成就是密切相关的。

    教理研究不能脱离修炼实践,很多教理要通过修炼实践来体会验证非理念性的真实性空等;同样,以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彻底转变为主的精细复杂的修炼程序也离不开精深的教理指导。因此,教理的掌握和修持紧密相连,是不能脱节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所谓不掌握精湛教理的高深修证成就,和所谓没有修证成就的对深层教理的掌握理解都是十分外行的说法。

    实际上格鲁派不但具有重视教理研究的良好传统,也具有经续中所说的那种共不共修证的高深成就,只是格鲁派戒律严明,密修成就严格按密戒保密,不向外界公开宣扬而已。对此,看看历代格鲁派大德高僧的密传记载便知。

    同样,宁玛派真正的大成就者都是精通显密教理的大善知识,决不是不学无术、盲修瞎修、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浅薄密咒士。



有人说:“红教重修持,黄教重教理研究。”这话对吗?

    所谓“红教重修持”,言下之意是说“红教不重视教理学习”;所谓“黄教重教理研究”,其言下之意是说“黄教不重视修持”。这种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以理管事,以事证理。任何一种高层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应的高深理论来进行指导;同样,一个重视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并重的道理和学习教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正确的修持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深的理论,必然伴随着相应的高层次修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辩证道理。

    实际上,宁玛派真正的大德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识,宁玛的大圆满、车确、托嘎的修证离不开教理正见的指导;同理,格鲁派不但在经典教理的研究上独占鳌头,在密法的修持方面也是博采众长,荟萃精华。如此说,只能说是未涉足深海的人,不知海底有宝藏罢了!



   有人说:“有些密法,不经过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照样可以自修并修出成就。”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符合续部教义,决不可相信。被称作雪域三大持法宝王之一的萨迦班智达在《三律明辩论》中曾痛斥过这种违背金刚乘教义的说法。他说:“有人说有些密法虽然未经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出成就,因为信心是入法之门。照这种说法,只要有信心,虽不受戒,也可以自己持戒,成为僧人,因为信心也是出家受戒之门。这等于说,只要想吃到粮食,虽不播种,也可以在田地里长出庄稼。”又说:“密修的成就都是守誓持戒的结果,故言‘持戒是成就之本’。”不经过灌顶就得不到密戒的传授,若不受戒,虽自己如法持戒,也无效,如同僧戒。若不守誓持戒,就不具备获得密法成就的必备因缘。因此,这种所谓不经过传授灌顶也可以修出密法成就的说法是恶魔的害人之言,人们要当心。




有人说:“‘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听到‘特殊的声音’。”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息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

”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

    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不是一回事?

    根本不是一回事。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

    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目”或“开慧眼”指的是一种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宣称所谓“开悟”的标志是“看见特异景物和光,听见特异声音”。

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有人自称是正宗密法传人,但其法脉只有两三代人的传承,此传承可信吗?

    佛陀释迦牟尼出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最迟的年代也在距今2544年到2624年之间。佛陀在密宗中称金刚持,是一切密法的总源头,密法的传承或者直接由金刚持传,或者金刚持传给文殊等大菩萨,由诸大菩萨传给第一代修密弟子,在这种情况下,佛陀、金刚持就是间接传承之源。
    佛祖释迦之王在世时,在其成佛的第二年,应香巴拉国王月贤王的请求,在印度南部的海岛上米堆塔下空中化现吉祥星宿坛城,地上化现法性悟自在坛城,举行以时轮为首的众多密法灌顶,并宣讲了《时轮》等续经。又在灵鹫山给众菩萨和声闻弟子演讲大、中、小《般若》。同一时期,佛陀应邀驾临印度西部的乌杖焉,为以国王恩札菩提为首的胜器弟子传授《密集本续》,赐灌成熟之顶。从此,乌杖焉的男男女女都修密法,乌杖焉变成了地上空行之国和众密法的发源地。又在须弥山顶,佛祖化现胜乐金刚,传《胜乐主续》

。佛陀亲授的四续部经典中很大一部分续经传了下来,被译成藏文,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并有代代相传,法脉未断的传承。
    由于佛陀在世时明传显法,暗传密法,严格要求密法弟子守持密戒,隐居冈底斯山等处进行密修,密修瑜伽师的足迹鲜为人知,直到龙树时代密法才逐步向外传播。因此,有密法出现于公元二三世纪之说。就从公元二三世纪密法外传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
    正宗的密法传承,从源头上师算起至今都有三四十代、四五十代传承,每部密法仪轨和传承录中,印度和藏地的传承师名单都有长长的一大串,传承历史、源流,脉络清楚,有据可查。
    人的正常年龄只有七八十岁,最多只能活百岁,越百岁者极少有。所以,那些所谓活了“三五百岁”、“七八百岁”,甚至说数千岁者都是神话传说,其可信系数几乎是零。
    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才活了81岁。难道他的法流的弟子就能活到三五百岁,上千岁?如果活不到至少五六百年,怎么会有两三代传承的佛教密法呢?
    “正宗法脉”而只有两三代、三五代,至多十代八代传承者,很难自圆其说。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凡是有一点佛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法,指的是揭示万物终极法性的无碍智慧,万物现象虽有千差万别,但万物的共性、法性只有一种。佛法就是揭示这一种终极法性的。因此,佛法从本质上说也只有一种。
    佛经中说:“此法是一切过去佛所说,现在佛在说,将来佛都要说的如来大法”,“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虽然多如恒河沙粒,但佛无大小之分,佛法无高低之分。分高低大小,争强好胜,是世俗的无明心态。一切佛都是成佛资粮平等,证量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故称“三平等”。
    佛法分八万四千和三乘显密,都是根据不同根器众生的心理素质所设置的智慧方便法门。犹如投药治病,药无好坏,只有对症与不对症之分别。
    佛法就是佛法,所谓“高于佛法的佛法”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若是佛说,就不能“高于佛法”,若“高于佛法”就超出了佛法的“概念”范围,就不是佛法。



所谓“自创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所传之法。佛法分显密两个部分,显法佛经称“三藏”,即经、论、律三藏,密法佛经称“四续”,即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续经。三藏、四续都是佛陀所说,或大菩萨所说,而佛陀亲自认可之法,是佛祖示寂后,由菩萨、阿罗汉等大弟子经过数次结集,整理成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后来又翻译成各种文字的。

    凡是显宗佛法都有三藏经典和龙树、弥勒、无著、世亲等佛陀亲自授记解经的大菩萨所作的经论的经典根据。

    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论释,都是佛经的解说,没有一样是自己新创的。

    凡是密法都有密续部佛经的根据。

    “佛法”只有立教的教主佛陀才有资格说,因为佛法是断二障、证四身、获遍知的无漏大法,只有亲断二障,亲证无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现量经验和说法的“四无碍”、“四无畏”智慧。

    别说被无明覆盖的凡人,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创造佛法的资格。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所谓“自创”、“自悟”之法,都是魔入心窍,弄虚作假,乱法害人者的所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宝正信弟子,信奉宣扬此类“人造佛法”,虚假佛法,就会违犯三皈戒律而毁坏善根。




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

    神通有先天性的和修炼所得的两种,前者如生来就有的儿童的特异功能和许多动物的本能性的特异感觉功能之类;后者如修炼禅定瑜伽产生的五眼、六通之类。

    神通佛教有,而且瑜伽外道,如印度教、道教、气功也有。不但佛菩萨和佛门禅定修士、密宗成就师有,而且恶魔外道、歪门邪道之士也有。因此,一般世间神通是人和动物共有、佛魔正邪共有的现象,只有超越世间的神通,才是佛门独有的神通。

    高级神通都是修炼禅定的结果,是连续多少世修炼的结果。

    对佛门来讲,神通只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手段,不是追求的目标,而且一般的神通也证明不了具神通者的证悟层次和德性层次,正如阿底峡尊者说的那样:“若无菩提心,不修福德资粮,只修神通,避免不了堕地狱、转畜牲道的恶运。”

    佛门戒律,严禁宣扬神通,更不允许把神通当作捞取金钱名利的资本和宣扬自己、滋张傲慢虚妄心的手段。如果把神通用在上述这些不正当的方面,就会遭到下堕地狱,转畜牲道的报应。

    当今世上,无论是真神通、假神通,很多都是用在哗众取宠,捞取金钱名利的不正当行为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份神通,就多造一份恶业,有神通又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自称“亲自得到过佛、菩萨的传法灌顶”,这话可信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个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

    从佛教历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萨现身的记载,也有个别现身开示密法、解答问题的记载。但这是修炼到较高层次的一种特殊经验,绝不是五毒未除、净慧未生的凡夫俗子能达到的境界。

    达到佛、菩萨、本尊亲自授记,亲见佛、菩萨慧身的修法士,在慈悲品德、智慧行为诸多方面都有不同凡俗的证悟征兆。在这种修证综合条件已具备的情况下,方可相信其亲见慧身的特殊感受。但真正达到亲见慧身成就者,绝不会宣扬这类感受,真成就师的此类特殊感受,一般都在身后知情弟子撰写的密传中才能看到,在世时不泄露。

    另一种情况,就是修炼入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幻觉。这种幻觉,真假难辨,很不可靠,只有到了生出真慧眼的层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在此以前分辨不了,见佛、菩萨是凶是吉也很难确定。但即使是真正见到慧身佛、菩萨,受过佛法灌顶,也不能作为有效的法脉传承的根据,只能看做修证者自己的感受。

    所以,藏传佛教正宗教派,对神灵现身传授之法不作正法对待,所传之法必须要有真人上师的传承和经典根据。

    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所谓“佛、菩萨亲传之法”,所谓“亲游佛国、亲闻佛语”之类,从那些所谓“亲见佛、菩萨,亲闻佛语”的人的品德、智慧素质、欲望就可以断定全是造假技术并不高明的人伪造的欺骗群众的谎言。佛、菩萨怎么会对贪得发疯,妄言欺众,无信仰而继续造恶堕业者现身说法呢?不可忘记“观其行而信其言”这句金玉良言。




密法可以函授吗?

    搞所谓的“密法函授”之类的名堂,纯属诈骗行为,绝不能上当。

    在学习密法方面应搞清两个问题:

    一、得到密法法本、教科书,不等于得到密法。密法必须要有上师传承。

    二、密法仅仅有人传授还不行,传授的密法要有传承的法脉。若不具备这两条,不但学密不会出成就,往往还会产生可怕的副作用。

    密法经书总分两类:

    一类是密教教理书;

    一类是修证仪轨书。

    前者属于理法,后者属于行法。

    行法中只讲修行仪轨,不讲教理。

    理法中只讲教理,不讲实践之法。而且教理中还加了许多特殊术语,了义、不了义,撤散、隐藏等多种保密措施,若无通人指点,犹若观看天书,这是光靠书本得不到密法的

第一个原因。

    其次,注重法脉、法流的传承,因法脉如人体的血脉,法流如河流、电流。法无传承犹如僵尸无血脉,电线无电流,干河无水,哪有活力?哪有实效?

    所谓“密法可以不灌顶”,“可以无传承”,“可以自修”甚至“可以函授”之类的说法,都是违背教理的外行骗子的说法,看看《密宗道次第广论》等经典,便知此类“新创”不可信的道理。



在家的人可以向别人灌顶吗?

    对灌顶上师的要求,在《时轮续》中说:“具足戒者为上。”但又说:“在家灌顶师,除无僧人的标志(袈裟等)而外,一切戒行要求与比丘同。”这说明灌顶上师以受具足戒的僧人为上,但并没有排除在家的法师。而且从密法传承上看,印、藏的很多历代密法传承师都是在家的“白衣”居士,有家室,但当灌顶法师必须具备灌顶的资格:

    一、必须受过有关本尊的入坛灌顶,而且所受灌顶一定要有纯正的口耳相传的法脉,否则无效;

    二、向别人所灌的某一本尊的顶,必须是自己经过闭关修炼,并完成诵咒的数量和补缺烧食供;

    三、必须是密戒戒行无瑕疵;

    四、必须掌握灌顶的有关知识和仪轨,具备灌顶师的“双十”条件。

    密宗灌顶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传授密法活动,学问、戒行、密法修持缺一不可。合法的灌顶,对师徒都有法施和学法的功德,如果乱来,就会师徒两败俱伤,绝无好结果。因此乱传法、乱灌顶会使师徒双方造恶业,堕金刚地狱,或受到护法神的严惩。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在修佛的道路上拜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称拜师是入道之本,作了详细的论述。

    尊师重教是文明社会的美德,对学佛的人来说,对上师的尊敬和一般意义上的尊师还有所不同,应将具德的上师视为代佛传道的佛的化身和三宝合一的皈依对象。因此,对上师尊敬与否,忠诚与否,就会成为学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学佛不能不重视师道。

    在拜师之前要十分慎重,不能“见庙”就烧香,要从品德、学问、教派传承各方面对投拜对象进行了解,慎重决定取舍。对上师的品德、学问必须按佛教的标准衡量。不能靠商品社会的虚假广告,要经过可靠的途径了解。

    经过慎重选择而决定投拜皈依的上师,就应该看做入道之本,加持之源,尊敬供奉,不能有三心二意。

    只要上师的所做所为,合乎教义,就应服从支持。如果有些上师的行为不合教义法规,弟子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的错误那样,善言奉劝改正制止。

    这就是《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指示的对待上师错误言行的态度。这有以下经典根据:《律》中说“所说背离教义,应制止”;《宝云经》中说,“对善法行,应随从奉行,对恶行为应当背弃”。这就是说,对上师的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



开坛灌顶的上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开坛灌顶的金刚上师需要具备《上师五十颂》中所说的十三种德相和双十知识。

十三种德相是:

1.严守戒律;

2.具大智慧;

3.具足忍德;

4.思想诚实;

5.无欺诈行为;

6.掌握用密咒和药物消除邪魔的法术;

7.对众生有慈悲心;

8.精通三藏义理;

9.掌握“双十”知识;

10.会塑造绘画坛城;

11.善于解说密法;

12.对佛法,特别是对宗乘信念坚定;

13.保持五根清净而心性温和。


“双十”知识分内、外密知识各十种。内密知识十种是:

1.善于观护轮破除邪魔;

2.善于制作护身咒轮破除邪魔;

3.懂得瓶灌顶和密灌顶之法;

4.懂得慧灌顶和第四灌顶之法;

5.懂得仇敌与其保护神的隔离法术;

6.懂得祀食运作法;

7.掌握诵咒的七种诀窍;

8.掌握加速修持的各种特殊方法;

9.掌握安神开光之法;

10.懂得修供坛城之法。


外密知识十条是:

1.精通制作坛城、观修坛城;

2.懂得观修各种瑜伽;

3.懂得各种手势印;

4.懂得各种站立腿势;

5.懂得各种不同的坐势;

6.掌握各种诵咒法;

7.懂得烧供法;

8.懂得各种敬供仪轨;

9.懂得作法的诀窍;

10.懂得迎送、收消诸法。


除了以上这些条件外,各续部还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讲经传法的上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讲经传法的上师必须具备弥勒《庄严经》中说的十个条件:

1.具戒学;

2.具定学;

3.具慧学;

4.学识高于教学对象;

5.勤于二事(自己学修和利益众生的事业);

6.博闻经论;

7.证悟法性真理;

8.善于演说;

9.富有慈悲心;

10.诲人不倦。

其中具戒、定、慧学是指三学的修证实践经验和德性行为,不是单指三学的理论知识。

以上十条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两条,即精通佛法理论,思想品质优秀。若不具备这两条,就没有讲授佛法的资格。



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规”和“法则”之义。

    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在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地一无所成。

    因此,进入佛教之门必须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宗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否则,无戒脉传承,不生戒体。

    不经过受戒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中性法”,不具备善戒的功德。

    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唯识派主张,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不具备受分别解脱戒资格的众生,理所当然地无资格受菩萨戒。中观派传承,没有先受分别解脱戒的先决条件,受戒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愿意发心者均可受菩萨戒。

    在不具传戒师的特殊情况下,可在佛像前按仪轨自己发心受戒。

密戒必须经过灌顶,在上师与佛坛前受戒,恢复坏戒也必须在佛坛前进行自入灌顶。

    无论显密,不受戒而持戒,别说成佛,就连入道也没门儿。

    这些都是经续中的规定,除了佛陀,谁也无资格随意修改法规,也不能随意解释,搞变通。




什么叫传承?传承有哪几种?

    传承是真法口耳相传,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法脉传递系统。

    传承主要有戒脉传承、经学传承、灌顶随许传承等。

    经学传承又分经论阅读传承和讲解传承。如《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有三个经学传承:一是世尊、文殊、龙树一脉相传的深密正见传承;二是世尊、弥勒、无著一脉相传的广大菩萨行传承;三是持金刚、文殊、大勇金刚一脉相传的修习加持传承。这三个纯真无瑕的菩提道经学传承传到了宗喀巴大师这里,大师将以上三个法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旷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传承必须是口耳相传,不能用文书相传,也不能由不具备传授资格的他人代替。

    传授戒律的戒师,必须是戒行清净,具备戒体的僧人。有破戒行为的人没有传戒的资格。

    灌顶上师除具备从持金刚以下代代具德上师传承未断的法脉外,还要具备修持实践和做金刚上师的“双十”条件。

    经典阅读、讲解,也有严格的师传,不能望文生义,任意理解,随意发挥。否则,就成世俗见解,不成其为深奥的佛法。



“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不是一回事?

    佛教密法中有类似气功的修炼法,但密法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综合佛法体系,绝非气功一词所能代表的。

    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大法,并不是气功之类的世间神通和健身修炼法。

    其次,密法修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智慧境界,并非单一的气脉和肉体功能的锻炼。

    第三,密法要遵守严格的传承理法,绝不允许世人自创。

    第四,密法要信守戒律,以修德为本,不重法术。

    第五,密法中把气功只当作打开脉结的一种特殊手段,并不把它当作破悟大法而占用大量的修炼时间。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密宗气功”指的是出自密续中的气脉明点特殊修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借佛法名义胡编乱诌无根无据的伪气功。



密法的“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是否是一回事?

    “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不是一回事。

    “光身”成就是修光身密法的得成就者在临终时肉体缩小,灵体放光,甚至有的灵体化为光体而消失的一种成就。

    “幻身”是指无上密圆满次第中细分心气幻化为佛陀报身的一种成就,并非俗眼可以看得见的光化身成就。“幻身”如梦境之身,属自证境界,并非色相。

    只有同等层次的高成就者才能感知别人的幻身和光明心成就。将可见的“光身”和不可见的“幻身”混为一谈,是对密法所知甚少的表现。



密法“悉地”是什么意思?

    密法“悉地”就是修习密法获得的成就。密法成就分世间和超世间两种成就。

    世间成就是修炼初级阶段的成就,包括四事成就和八大成就。

    四事成就是:息灭病灾、增生福寿、收摄归服、镇降诛杀的禅功咒能。

    八大成就是:炼丹、明目、透视地下物、飞剑、飞行、隐身、长寿、除病消灾。

    超世间成就就是指解脱成佛的终极成就,如无上密的幻身和光明智慧双合成就。超世间成就是无上密部圆满次第的修习成就,下部密无此成就。




修密法需要受持哪些戒?

    修密法必须受持三种戒,即三皈戒,菩萨戒,密宗戒。

    修密法不一定要受沙弥、比丘等僧戒,在家的弟子也可以修。但修密首先必须是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否则就没有修密的资格。其次,密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菩提心,若没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一切密法的成就都无从谈起,所以修密法者必须受持菩萨戒。再次,事部和行部密法,除了菩萨戒没有特殊的密戒,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还要受持五佛戒和十四条毁根戒、八粗堕戒以及胜乐、时轮等特殊禁戒。

    密续经中说“持戒是成就之源”,足见修密中受持戒律的重要性。



“安神开光”是什么意思?

    “安神开光”是按照密法仪轨,对塔殿、佛像等圣物进行的一种装藏开光的加持活动。

  按照密教的说法,新造的塔殿佛像在供奉前必须经过装藏、安神开光等符合仪轨的加持,否则,形同摆设,不具备三密效应和加持灵气,甚至还会邪气附体,产生副作用。

  “装藏”就是在立体像中按佛像的不同种类装进经过特殊处理的经卷、咒文和舍利等圣物,给画像在背面书写经文和咒文。

  安神开光法包括驱邪、洗秽、观佛、迎佛、供养、诵咒、化形、安神、开光、加持、散花祝福等内容,仪轨有繁简多种。



“烧供”是什么意思?

    烧供、火祭,音译为“护摩”,是在绘有坛城花纹的祭坛上,堆起柴火,浇上酥油,燃起熊熊烈火,将数十种植物子实供品,伴随着诵咒,逐个投入火中,进行烧食供奉的一种祭祀方法。

    根据其目的、作用,烧供分为息灾消业烧供、增生兴旺烧供、收摄归服烧供、杀伐邪恶烧供四种。对各类烧供的祭坛形状、颜色、柴火的木料和供品的种类数量,以及主持烧

供的法师的修持条件都有不同的规定。



“闭关”是什么意思?

    “闭关”是身居密室,集中修炼的一种方式。

    闭关的要求是身居密室或深山岩洞,断绝会客,清净眼耳等六根,集中精力修持瑜伽行、观想、诵咒,完成规定程序,获得相应成就。

    从闭关时间分,有七日至二十一日的“日关”,有一月到五六个月不等的“月关”,还有一至三年的“年关”。

    从闭关环境分,有在不见光的暗室中修的“黑关”和露天阳光下修的“白关”;有室内修的“内关”和野外天葬场、泉边等处修的“外关”等等。



灌顶有哪几种类型?

    灌顶有授权灌顶和随许灌顶两种类型。

    坛城中主本尊有授权灌顶,一般本尊和护法类只可随许灌顶。

    授权灌顶分下密和上密两种灌顶。前者有水灌顶、佛冠灌顶、法器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后者有瓶灌顶、密灌顶等四类或五类。

    随许灌顶也称三密灌顶,灌顶程序比较简便。

    灌顶方法上有一次性灌顶和阶段性灌顶。

    前者是对一般弟子的加持性灌顶;后者是对学修弟子结合修炼,按修炼进度分段传授灌顶。

    想获得殊胜成就的弟子,必须要得到后一类灌顶。




什么叫灌顶?

    灌顶是学修密法必需的第一道程序。

    “灌顶”一词的梵、藏文含义是“授权”、“传道”、“培育”等意思。

    灌顶分下密灌顶和上密灌顶两种。

    前一种有水灌顶、佛冠灌顶、铃杵灌顶、名号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灌顶;后一种有瓶灌、密灌、慧灌、语灌、殊胜灌顶等等。

    灌顶内容分入坛、宣戒、传法加持三个部分。

    换句话说:灌顶就是传密戒、传授密法的义理和全部修炼程序,对修密弟子的身、言、意进行与本尊三密相应的特殊加持。



修密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决条件?

    大乘显乘和密乘是大乘佛教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显法是基础,密法是上层建筑。所谓“无显不入门,无密不成佛”就充分说明了显密二法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密法所以被称作“快速成就法”,在于不仅密法本身具有许多殊胜方便修法,而且对修学者的智慧、品行、素质要求很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藏传佛教界有一句俗话说:

“法的层次高,要靠人的层次高。”

学修密法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

    一、必须信仰佛法,诚心皈依三宝。若不具备这一条,是教外之人,连显教之门都未入,哪里有进入密教门的资格!

    二、必须具备显教的学修基础。否则,学密如空中楼阁。显教的学修基础就是阿底峡《道灯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指示的三士道修法。如无学习菩提道全部内容的机会,最低限度要学修出世心、菩提心、性空见等佛法三根本。必须在充分认识人身无常,世间充满弊病,业报不爽等中、下士必修法的基础上激发出世心和慈悲心,修舍

、戒等般若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修缘起性空大智慧,打好坚实的显教基础。

    三、学修密法前必须经过合格的灌顶。“灌顶”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授权、传法。传法包括传菩萨戒和密宗戒、传授修炼程序和具体方法等。“合格”指合格的灌顶上师和合格的法脉传承、合格的灌顶程序仪式等等。在得到合格灌顶的基础上,严守戒律,在上师的指导下,严格依法修持,才能获得世间和超世间法成就。

    现在学密者多如牛毛,得成就者少若晨星,其原因就是不重视、不具备上述条件,一味地好高骛远所造成的。法不骗人,但对人自骗和人骗人的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




大手印”是噶举派特有的心传密法吗?

    “大手印”是密法中对性空正见的称谓。但对性空正见的修法,藏传佛教各教派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如萨迦派称“明空无执”,宁玛派称“大圆满”,达布噶举称“俱生合璧”,香巴噶举称“宝盒”,止贡噶举称“五支法”等等。但从米拉日巴传下来的噶举派,总的称作“大手印”。

    大手印修法并非噶举派独有,格鲁派也有此修法,称“格丹大手印”。但格丹大手印在四世班禅大师以前属耳传绝密,四世班禅大师时将此法写成密籍,传授范围略有放宽。

此后有很多密宗大师,著有修此法的方法与心得的文书,在内部秘密传授。但外界至今鲜为人知。所以外界以为“大手印”是噶举派独家特有的密法。




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

    “印”所指的是一种思想原则和事物的法则。

    前者如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被称作四法印;后者如“大手印”是指诸法性空的法性、法则。

    瑜伽部的三昧耶印指观想,业印指手势,法印指咒法,大印指空观。在无上密部,业手印指业身明妃,慧手印是指已成佛的真空行母,大手印是指性空正见。

    所以“手印”一词有多种含义,有些人把“大手印”当成手势动作,那是大错特错。



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修证成就从总的方面讲,就是戒、定、慧的修证成就。

    “戒”的修证成就是戒恶行善的行为。戒恶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净心性的贪心、嗔恨心、无明心、傲慢心、怀疑心、不相信善恶报应之类的邪见等恶行恶习气;行善就是以慈

悲心、利众心为基础的无私无我的利众善行。

    “定”的修证成就是心情平静,排除散乱思想,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干扰驱动,应用自如。

    “慧”的修证成就是,获得无分别的直觉自然功用,智慧如日当空,光明普照。

    佛教修行成就主要看戒、定、慧的修证成就。

    普通的学佛弟子学佛有无成就,就看思想、行为符合不符合戒恶行善的原则,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现出超然解脱的姿态,能不能做到诚实和言行一致等等。

    至于五眼六通之类,只是定、慧的一种境界标志,不是学佛追求的目标。

    若无菩提心,神通再大也进入不了菩萨乘之门。若无真诚皈依的信念,虽有神通,也无法超越世间有限神通的范围,改变不了下堕恶道的命运。

    神通如泥像镀金,只是表面的富丽堂皇;菩提心如纯金,做成任何形状,都不失去黄金的价值。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

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

,不可轻信。

    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

”。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

    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

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

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划等号。



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学法要想获得成就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信为善源功德母”,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信念。

    二、“求师为入道之门,尊师为成就之本”,要寻找投靠一位品学兼优的上师,依法敬奉求学。严格遵守上师的教导。

    三、“守戒守誓是获得成就之本”,要严守戒律誓言,把守戒守誓当作修法者的第一生命。

    四、“成功来源于精进”,要有勤学苦练,奋斗不息的毅力和决心。

具备上述四条,学修必获成就。



学佛的人多拜师、广求学问,是不是违反戒律?

    佛教中没有只能皈依一师,学习一法,不能多拜师、广求法这样的“戒律”。

    佛是具有遍知一切智慧的觉者,佛教是教人们修养善德,多学知识,开发智慧,求得遍知,以利众生的圣教。

    史上的高僧大德都是拜师广求学问的典范。如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大师阿底峡尊者拜师一百五十三位,宗喀巴大师也有三十多位上师。

    试想,一个不拜有识之师,孤陋寡闻,只会念几卷经,念几条咒语的庸僧,能成为遍知一切的佛吗?诚如萨迦班智达说的:“倘若不学成遍知,因果之说其非妄?”



不放弃五欲能不能学佛?

    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欲,在佛经中称五欲。贪恋五欲是众生堕落受苦的根源,因此,节制五欲是心性净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种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

的灵活方便法门。

    对于小机人适应戒欲离欲的方法,对大机人并不适应戒欲的消极方法,而适应更积极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门。毒药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药就会丧命,有的人吃了毒药也不会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药会变得更加强壮。

    学佛也有这样三种根器的人:第一种人无抗毒能力,只能远离毒害;第二种人不怕毒害,没有必要采取防毒措施,可以顺其自然;第三种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为自身的高能营养。

这三种人依次是学显宗小乘,学菩萨乘,学无上密的根器。

    大根器的人犹如食毒的孔雀。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行法》中有偈云:


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阔步,不顾盼周围的香花奇草,孔雀不喜欢香草美味,他们却因吃毒草而体壮羽美。……
欲乐犹如毒草叶,惟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壮,若是如乌鸦的弱者去尝试,势必因贪得无厌而丧命。


这里说得很清楚,若无孔雀似的化毒为营养的能力,绝不能贪恋五欲之毒草。



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贪、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乐的人身和成佛两条。智者可以从目的上选择一种最佳修持方法。

    在家的学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这要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环境和家庭等情况决定。有的人可以从阅读经书,加强思想修养入手;有的可以静坐,修定,修慧,走开悟之路;有的可以专心诵经念咒。若要想迅速获得修证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坚持修习。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修哪种法,都要有上师的指导和清净的法脉传承,不能凭书本自学,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经典教义的乱传乱说,更不能相信那些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外道,巫婆神汉,以及形形色色的装神弄鬼自称佛、菩萨行骗的伪气功师之流。



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

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圣洁的三衣。

    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

    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黄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亵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



推荐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佛说,书写、供养、念诵佛经和咒语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特别是在《宝荚经》中说:“念诵圣观世音的名号,其功德与念诵千万如来佛号、奉持八万四千法的功德相等。”

在《玛尼藏经》中说:“佛祖说,可以数清大地的微尘数,数不清奉诵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数。”在《莲花宝蔻续》中说,口念,心思,身带六字真言,可以消除身、言、意诸种罪

业,不堕恶道和无佛法之恶劣世道,不遭受罗刹、猛兽、鬼神及地、水、火、风的灾害和各种毒害、战乱之祸。能消除疾病,增益财富、寿命和诸种运气。得生子女,消除霜冻、

冰雹、蝗虫之灾和旱情。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