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證嚴上人:維摩詰居士的卻敵法與布施觀 [打印本頁]
作者: edmcany 時間: 2012-4-18 13:13
標題: 證嚴上人:維摩詰居士的卻敵法與布施觀
本帖最后由 edmcany 于 2012-4-18 13:13 编辑
維摩詰居士的卻敵法與布施觀
|
【證嚴上人說故事】
|
維摩詰居士生病那段時間,佛陀想派幾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就連既年輕又有智慧的善慧居士也不敢去。“因為維摩詰居士言詞犀利嚴正,所以我對他很敬畏。有一次……”
|
|
|
佛陀在世時帶領四眾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薩,他也是佛弟子,當他在打坐時,忽然,魔王帶領一萬兩千名美女來到他的面前,恭敬禮佛。持地菩薩看他們恭敬禮拜,誤以為是天帝來了,也很高興地接待他們。
持地菩薩說:“過去生你修了福,所以能享受天福,領導天眾。但是,你應該在福中而不沉迷於享福,要知道享福受樂是無常的,應該趕快再造福人群。”
魔王說:“因為我有這麼大的福報,所以,我要把快樂布施出去,請你接受這些天女好嗎?”
持地菩薩說:“我是出家人,不應該接受她們。”
魔王又說:“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可以為你灑掃環境,又可以唱歌跳舞,給你最好的娛樂獻供呀!”
◎ 服從新主人 魔女聽法
此時,持地菩薩進退兩難,正當他兩邊為難時,維摩詰居士及時出現了,他說:“波旬魔王!持地菩薩不敢要,那就送給我吧!我要她們!”
波旬突然看到維摩詰居士,非常吃驚。維摩詰居士又向持地菩薩說:“你錯認他了,他是魔王不是天帝,他要來擾亂你的道心、破壞你的慧命!”回頭又向魔王說:“這些魔女你不是要奉獻嗎?我要收啊!”
魔王非常吃驚,急著要逃遁;維摩詰居士的法力讓他難以遁走,他極力掙扎時,維摩詰居士告訴魔王說:“你把這群魔女留下就可以走了!”魔王只好留下這群魔女,自己逃之夭夭。
維摩詰居士即開始為這群魔女說法:“請妳們坐下來,聽我說話。”大家服從新主人的話,乖乖坐下來聽法。維摩詰居士分析道:“人生的欲望無窮,應有四信,才能脫離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樂。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 脫離五欲 得法喜無窮
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想入佛法之門若無堅定的信仰則很困難。所以,首先要信佛。瞭解佛陀的偉大和智慧,並接受佛陀的教法,得一法而拳拳服膺,相信佛陀的每一句話,把它印入腦海,不可忘失,這樣才會有堅定的信仰,也就是信法。接下來是信僧,佛陀無法常住人間,佛滅度以後以僧團為主,所以,除了信法,還應同時起尊重恭敬心,恭敬僧伽,因此要信僧。僧伽為傳法之人,他們宣說佛法,你們應該如法信受奉行。此外要信戒,僧伽以戒為師,他們說的規戒,妳們若能信受而去惡修善,就不會再於六道中輪迴,而得到永恆的快樂。”
維摩詰居士說:“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個要件,人之所以造罪在於貪愛五欲,貪求五欲就難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業。若想止惡而得到永恒的法喜,就要信戒、守戒,脫離五欲啊!”
魔女們聽得滿心歡喜,心想:對呀!即使住在天堂享天樂,難免還有滿心的煩惱,因為心裡仍有追求,也有恐懼,唯有維摩詰居士的教法,讓人從內心深處覺得法喜無窮。
信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寶無非是要人去惡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惡即止,並且要好好預防,不去造惡;這就是持“戒”呀!不犯戒自然就不造罪業;因而清淨自在。
◎ 真正的布施 財施法施兼具
維摩詰居士生病那段時間,佛陀想派幾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為維摩詰居士辯才無礙,許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時,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發心也很虔誠。有一天,他正好去聽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奮勇去探病,因為他既年輕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問他為什麼?他回答:“因為維摩詰居士言詞犀利嚴正,所以我對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設宴供養沙門、婆羅門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給貧窮殘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時間展開布施會。當時,維摩詰居士從我家門前經過,告訴我‘這樣不是真正的布施。’”
善慧問道:“怎樣才是真正的布施?”
維摩詰居士說:“應該要法施,只有財施還不夠。”
善慧又問:“如何才能達到法施?”
◎給眾生正確的觀念和思想
維摩詰居士說:“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攝智慧起捨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們要發心於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與樂,常常給人快樂,不起分別的付出,使眾生快樂也就是發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眾生起大悲心”,即發菩提心,就會想如何才能救度眾生,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眾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設法去救助;看到眾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眾生快樂,不只是要給予物質或使其心安穩,還要使用正確方法,給他們正確的觀念和思想,這才是永遠的布施。不只我們應發大悲心,令眾生快樂,還要啟發眾生,保持這分大悲心,讓他們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歡喜。
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更快樂。”如果能引導大家以正確清淨的心去付出,就會得到永遠的快樂,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自足快樂。
◎ 處處是道場 以心轉境
什麼是苦?什麼是樂?不是沒錢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財產多就會快樂,苦樂是依據人們的思想、觀念而定,若能安貧樂道,則時時知足也很快樂,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確的觀念,內心常常充滿喜悅,不只是自己快樂,還能影響別人,讓別人也歡喜付出,同享共樂。
“以攝智慧起大捨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斷地捨,捨得沒有煩惱,而且很快樂;為了攝受眾生培養智慧,必須有“大捨心”。以上就是維摩詰居士告訴善慧關於“法施”的方法。
這可以證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樂,不論走到哪裡都是道場。每個環境都有不順心的地方,但常常抱著處處是道場的心,即能以心轉境。
在工作中,如能專一心志則沒有煩惱,完成工作就會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場,道心即菩提心;這份菩提心讓我們沒有煩惱,常常樂在其中。所謂“慈、悲、喜、捨”;“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救病苦的眾生;“喜”即文化,扭轉我們的觀念;“捨”即教育。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慈、悲、喜、捨,身體力行,這也正是福慧雙修。
作者: 极乐妙音 時間: 2012-4-18 19:39
随喜赞叹維摩詰居士!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