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帝王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224103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2-24 10:37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帝王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2241036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帝王的讲记敬摘点滴


...讲的初住以上的菩萨,他们要开始学密。为什么?他禁得起考验,他三轮体空,他是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所以他能够随缘而不攀缘。
随缘是什么境界都能随顺,不失清净心,也就是说他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密,这不是假的;你还会起心动念这个不行。
修净土,修净土带业往生,只能生凡圣同居土,这个诸位要晓得。往上去的方便土、实报土,那个业就是越带越少,很稀薄,这个道理不能够不懂。
所以我们对于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门,连小乘法门,我们都是无比的恭敬赞叹。
他一种方法度一类根性的人,都是善法、都是正法,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毁谤、不可以轻视。学佛要学五十三参,学善财童子,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五十三个不同的法门,善财是修念佛法门,除念佛法门之外,所有一切法门他恭敬、礼拜、供养、赞叹,没有一个法门他排斥的,没有一个法门他不恭敬的,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
说到这里,不但是佛门里面所有的法门要恭敬,我们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团结宗教,我们对于任何宗教都尊敬、都礼拜,任何宗教的经典我都认真去读诵。深深体会到那都是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对不同根性的人开出不同的法门,所以一切宗教,都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不在外,八万四千是个圆满的大数。
问:不少汉地居士对藏传密宗的非议很大,他们引用《楞严经》,对四皈依、喇嘛喝酒吃肉或打着双修旗号骗色的行为,直接斥为邪魔歪道,全盘否定了藏传密宗。请问藏传密宗到底是真正的藏传佛教,还是他自己的本土宗教?
答:藏传佛教是从印度传过去的。佛法,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没有定法可说,佛法永远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古印度跟藏传土著,他本土里头有些神道教,所以佛教这个教学非常高明,他不排斥,他不否定别人,他能够把它圆融贯通,所以称之为密,
这个密是神密。佛教学本身讲密是深密,这个道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所以称深密。
在藏传里确实深密之外它还有神祕,为什么?古印度这些神教,像婆罗门教这些教统统融会在一起,而佛给它做新的解释、新的教义,真的把他们都变成佛教,这很高明,不排斥他,教他觉悟。
所以佛是觉悟的意思。觉,不迷就是佛教;迷,不觉那就是迷信的一种神道教,这是土著的宗教。
道理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藏传的教是佛传的,这宗是佛教正规的一个宗派,而且是属于高级宗教。
为什么?你看《华严经》讲到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最高的是讲到事事无碍。如果他没有这个境界,他要想跟着学,全都堕地狱。
我的老师是密宗的上师,跟藏密是一家,章嘉大师。藏密的承传是四个喇嘛,现在大家熟知的,只是晓得藏传的达 赖、班禅。另外两个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从前都知道,只是最近的时候忽略了,以前统统知道。
内蒙、外蒙,内蒙章嘉大师,外蒙哲布尊丹巴,他们这四个四兄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学生,传人。章嘉大师尤其是贡献大,你看在清朝四大喇嘛只有章嘉大师住在北京,常住在朝廷,跟帝王接触的机会最多,国师!你看看清朝历史你就晓得。
所以我跟大师三年,我认识他,跟他学的时候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他是六十八岁过世的。我的佛学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这是个真正善知识。
他告诉我,我才晓得,密法在佛法里面,就像学校里面的博士班一样,它是最高的博士班。你就晓得博士班要什么人才能修?
要硕士才能学博士。你要不是硕士,你说随便一个人去学密,哪有这种道理?好像我什么基础都没有,我一下就念博士班,这是不可能的,那怎么会不堕地狱?
所以藏传佛教先要学显教十年,他们定的是十年,十年显教。经过考试及格,及格他有个学位叫格西,拿到格西的学位才能够学密,这是藏传密教学习的次第,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那在真正大乘佛法里面讲学密是什么时候?我们讲很开放的,这个一般的标准初住菩萨。也就是说他已经证得法身,他已经超越十法界,他才有资格。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才事事无碍,才有这个能力。
他还有烦恼习气没有放下,譬如说修双身,修双身他还有淫欲的念头,他就堕地狱。
修双身没有淫欲的念头,淫欲从哪里断?从淫欲里头没有念头,这淫欲真断了。这是什么人?你能不能做得到?
你做不到你的淫欲要堕地狱,你做到你超越十法界了。所以密宗只有实报庄严土跟阿鼻地狱,当中都没有,你上不去,你就堕下来了。这是老师告诉我的。
所以我们对于密宗是非常尊重,但是什么?不敢学,真有烦恼习气。你吃肉他真有贪心,真觉得很好吃,这就堕落;真有这个功夫的人,吃那个跟没吃一样。他能够吃肉,你盛一大碗的狗粪给他吃,他照样吃,他没有分别,这是真正的。如果肉吃得很香,摆一碗大粪给他,他就不敢吃,他就是假的。你说这个多么不容易!
在过去这是《高僧传》里面有个故事,也是有个得道之后高僧,他的行迹也就不再讲究,但是教学生教得很严,持戒很严,督促很严;他自己也喝酒、也吃肉,也到外面去应酬。
学生不服,不服,他笑笑,好,明天我请你吃肉,你跟我一道去。到第二天叫大家准备畚箕、锄头背着去,到山上去挖死人的死尸,挖出来的时候,你们大家吃,我请你们吃。没有一个人敢吃,他在那里一块一块津津有味,大家呆了。
他说你能像我这样子,可以;你不能像我这样子,乖乖持戒,你不要学我。学生服!这个不容易。
所以密是不学密就不能成佛,密是最后一关,你全部要通过。真正是不起心、不动念,不但是没有分别执着,没有分别执着是低层的,最高的是不起心、不动念,你才圆满成就。
现在密宗里头这些大德,我们看他的行迹,我们不敢非议,为什么?不知道他的境界多深,我们只有赞叹密法,决定不批评。
但是我们自己晓得,我们到不了这功夫。他是真的是假的,不要去管它,这里头有真的,当然也有假的,我知道有假的,龙蛇混杂。可是我们对他有恭敬心,这自己的德行不亏失!也不会因执着分别造下谤法的恶业!  





●[净公上人·开示集八]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地清净、慈悲,就不容易感染传染病;清净心能抗拒病毒,慈悲心能化解病毒。真正有智慧之人,能调适自己的身体状况,无需借重外面药物。佛法称为内学,其原理就是《华严经》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心最极清净、慈悲,所以佛的世界、佛的依报环境,是最极圆满。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清净心、慈悲心所现的。今天的社会环境浊恶到极处,是住在此世界的众生,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心极不清净,没有慈悲心,感得现前浊恶的依报。由此可知,我们身体健康的状况,与生活环境的胜劣,都是渊源于一念心性。
佛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才能往生?心要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念佛要把清净心、慈悲心念出来。若天天念佛,清净、平等、慈悲不能现前,那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而已,这一生不能往生。念到与清净、平等、慈悲相应,就有把握决定得生净土。蕅益大师讲,‘能否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这是往生第一条件;‘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浅深’。功夫就是清净、平等、慈悲,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就晓得怎样用功夫。
清净、平等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怀着自了汉的心态,不能往生。大慈菩萨说得很好,能帮助两个人往生,就比自己精进;能帮助十几个人往生,福德就无量无边;能帮助几百个人往生,你就是真正的菩萨。没有缘分,另当别论;有机缘帮助众生而不肯帮助,只着重自了,这种心态是往生的障碍。清净、平等、慈悲从何处显示?起心动念都为众生,都为佛法。修学净土,专修专弘,弘修是一不是二。劝导别人就是劝自己,带领别人念佛就是带领自己,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众生与佛不二,所以为众生就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不顾众生,这对自己造成重大的障碍。
所以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帮助自己,障碍别人就是障碍自己。帮助别人是诸佛的心愿,障碍别人是违背诸佛度生的愿望,岂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到自己生死关头之时,必定业障现前。这些道理、事实真相都要懂得,我们在菩提道、往生路上,才能一帆风顺。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对于中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若稍加注意,身体就不会有问题。但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心理若不健康,无论用什么药物、补品、饮食,都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学佛的人懂得,深信不疑。
将自己的欲望舍弃,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心就会清净自在。心地清净自在,身体就不会有毛病。经上讲:‘依报随着正报转’,心是正报,身是依报。算命看相的常说:‘相随心转’,相就是身体、身相,身相好看与否、身体健康与否,都是随心转,所以心理健康,身体一定就健康。迷惑、妄想、烦恼是心理的毛病,能将这些毛病统统放下、舍弃,身体无需任何刻意的保养,自然健康。顺乎自然,身体就健康;刻意营求,刻意保养,这是违背自然。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大富长者,用尽心思,保养色身,但依旧是一身毛病,寿命长的很少。原因是心理不健康,种种保养都无济于事。
这些道理与事实,都摆在我们眼前。我们想要身心健康、自在幸福,就要听从佛的教诲,断烦恼、转换念头,也就是转换观念。佛家讲的修观,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思想,这是真修行。研究教理是修观,参禅还是修观,念佛亦不例外。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修正错误思想观念的方法门径而已。我们选择的是净宗法门,此法门包含念佛与研教,研教是解门,念佛是行门,解行相应。对于知识分子,此方法非常有效。知识分子修学不能偏在一边,偏在一边不能成就;偏在教理,废弃修行,不能成就;偏在修行,不研学教理,也会遇到许多障碍。
但有些人有行无解,也能成就,那是老实人。真正老实人,只有两种:一是上根利智;一是下愚,愚不可及。下愚之人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什么都不想,能成功。我们念一句佛号,胡思乱想,如何能相比!所以下愚之人,古圣先贤无不赞叹。他遇到好因缘,有善知识教导念佛,他就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到底,这我们学不来。李炳南老居士曾经说过,他很想学愚,学了一辈子都学不像。难怪古人讲:‘愚不可及’,这是真话。
学佛首先要明白道理,然后了解事实真相,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满。世出世间一切法,展现在面前,真的能完全放下。一天三餐能吃得饱,衣服穿得暖,还有一间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多余的都是累赘。
饮食方面,古圣先贤教导我们,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饱,晚上要吃得少,这是养生之道。晚上少吃的原因,是睡眠时,所有器官的运动都缓慢下来,消化系统缓慢了,吸收能力也缓慢,所以晚上少吃,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佛家‘日中一食’,很有道理。
现在很多人,晚上也不吃,但身体并不好,其原因何在?妄想没断。饮食是能量的补充,每个人能量消耗的状况不同,有人消耗能量多,有人消耗能量少。而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若妄念少,消耗就少。古代的修行人妄念少,没有欲求,心地清净,所以每天一点饮食,足够补充能源,体力的需要足够了。可是妄想多的人不行,他若是补充的不够,体力支持不了,就会生病。所以这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心杂心乱,身体就需要大能量的补充;心清净,妄念少,补充的能量也就少,一天一餐足够。若将三餐的分量变成一餐吃完,必定得肠胃病。表面上做得很如法,日中一食,却是一身的毛病。所以这是不能勉强的。
在中国,禅堂里修定的方法是打坐,也有跑香运动,但以坐为主。因此,禅堂的饮食就比较特殊,点心很多,保持‘不饥不饱’,便于用功。‘不饥不饱’非常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的身体决定健康。人在饥饿时发慌,太饱时昏沈,精神不振,功夫都不会得力。所以在禅堂里饮食,不能超过五分饱,当饥饿时,再吃一些点心。所以,禅堂每天是吃八、九顿,多半...(●[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
大乘经典的高明,特别是大乘的般若,就是叫你起心动念为佛法,为一切众生。可是世间人总是害怕、恐惧,怕的是自己衣食没有着落,生活会有困难,这就是我执-对‘我’与‘我所有的’执着。有这样的念头,就不是个学佛人,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金刚经》说得很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念念之中还有‘我’、‘我所有的’,这根本就不是佛的学生,根本就不是学佛的人。还有‘我’跟‘我所有’,就是留恋这个世间,是不能往生的。
基督教徒为什么能升天?是他的念头能把一切荣耀归于主的缘故,如果他把一切荣耀归于他自己,他就不能升天了,因为他的‘我’没有破掉。所以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道理。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佛教本质
佛教本质
佛教在现代社会也在革命,但若不能够守住佛教真正的精神之所在,它就会变质。一变质,真正佛教就灭掉了,所以要守住这个本质。本质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根本,不但是净宗的根本,而且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都建立在这个根本上。所有一切法门,都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离开这个目标,就不是佛法了。
佛法经典里头有无尽的宝藏,你自己要会去探求、发现。任何一部经论里面都有无尽的宝藏,而且一切经论都是互通的,所以一部经通达了,一切经就都通达。为什么会通达?就是每一部经,他的目标都是清净、平等、觉。你只要得到了清净、平等、觉,那一切经就都通达而没有障碍了。
一部经没有通,部部经都不通,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清净心、平等心没有得到,还是迷惑颠倒,所以不通。大家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就能体会佛法要重在真正修行,才能通得了。不是真正修行,若只在文字上下功夫,那是绝对不会通的。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戒定慧
戒定慧
佛法修学总离不开‘戒定慧’。‘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我们遵守着去做。
修行最重要的枢纽就是‘定’,‘定’就是清净心。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那你的道业就成功了。
有定就有慧,‘慧’就是能辨别是非善恶,虽能够辨别,但绝对不会起心动念。因为一起心动念就又落到意识里去,那就没有戒定慧了。所以诸佛菩萨对任何人都没有怨恨,纵然有恶人、恶事来障道,诸佛菩萨也视之自然,不会起怨恨心。为什么呢?希望恶人能够早日觉悟、能回头。因为恶人也有佛性,所以佛菩萨对他也很尊敬。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平等能解决一切问题
平等能解决一切问题
【护法的重要】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汉朝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当时,佛法向四面八方传播,唯有在中国发扬光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护持。所以,有很好的法师,没有很好的护法,法师也不能发挥作用。
在中国,以前都是由帝王、大臣等知识分子来护持佛法,所以中国的佛法最具特色。而在近两百年间,国家衰弱,受列强欺负,于是对于佛法的护持就疏忽了。因此,佛陀教育逐渐变质为宗教。
【多元文化理念】
澳洲政府有智慧,懂得多元文化的合作。对于各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何共同生活,十分重视。所以,由政府官员来领导,邀请各个族群的宗教领袖,常在一起研究讨论,我也曾参加过多次,这是解决社会问题最好的方法。要做好这个工作,最重要的理念都在佛法中,佛家的大乘经典,实际上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最高智慧的方法。
其真实之理,就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们在大乘经典里看到,佛与众生平等,一切万事万物都第一,没有第二。唯有平等才能解决问题;不平等、有高下、有大小,社会就会动乱。
佛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是法身。因为是一体,所以决定没有第二、没有高下。譬如,人的身体也是多元文化的组合,各有各的族群,但是共同一个生命。眼看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个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懂得此理,就能明了十法界一切众生,从佛菩萨到地狱、饿鬼、畜生,统统平等,个个第一。唯有‘统统平等,个个第一’,社会才会安定,世界才会和平。
知道生命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就会爱一切众生,佛家讲的大慈大悲,就是从此地说的。佛菩萨与凡夫差别何在?懂得此理与事实就是佛菩萨。凡夫因为完全不懂得这个事实真相,才会有自私自利、贡高我慢、自大骄傲,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别人都不如自己,所以生烦恼。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意见、有斗争,一切众生灾难的起源。
解决世界上这些灾难,唯有靠佛法教育。佛教导我们了解事实真相,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佛菩萨大慈大悲,以真诚的爱心,无条件的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样社会才能祥和,人与人之间才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家人,看一切众生跟看自己一样,这是大乘佛法的教义。所以,学佛不是把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佛是教导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导我们做人处事。佛法是智慧的教育,圆满的教育,是能化解一切众生灾难的教育。
【生死是转变】
生命是永恒的,生死不是真的,死是转换境界。身体死了,会转换一个更好的身体,会转换比现在更好的环境,生死只是转变而已。很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贪生怕死。佛家讲‘了生死’,了是明了,明了生死,知道真正没有死,只是身体的转变、生活环境的转变。真正懂得了,你就不会贪生怕死,你会 越转越好。反之,随着自己的意思、烦恼行事,就会越转越坏,生活环境就一生不如一生。这种转变不是外在的力量,不是上帝的力量,也不是阎罗王的力量,佛菩萨也无法帮忙,完全要靠自己的存心、自己的行为。
所以,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是‘四好’。大家都能修四好,都能修十善,这才是真正学佛。这样学佛...(●[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极乐世界人住的房子是七宝宫殿,地上是琉璃地,路上铺的是黄金,黄金为地,宽广平正,光明透亮。地面上有七宝行树,在行树之间,就能见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宝树空间没有放大,十方刹土没有缩小,这种境界居然在眼前,不可思议!
三、莲华化生:十方世界众生发一个愿心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就长出一朵莲花,莲花上还有自己的名字。念佛的功夫越深,莲花就越大,有一由旬、十由旬、百由旬、千由旬,可见大小不同,光色不一。我们想要莲花很大、很殊胜,要真干才行!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拿这个莲花来接引,莲花不是阿弥陀佛种的,是我们自己的净业变现出来的,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都是阿弥陀佛提供给我们的修学环境。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彻底觉悟的人,应当一切放下,认真念佛。生到极乐世界,从莲花中化生,和极乐世界其他人一样,都是金刚不坏身,相貌庄严,寿命无量,神通德能几乎和佛相同。那里气候的变化是随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愿。天乐鸣空,有美丽的花纷纷落向地面,处处散发着奇妙的芳香。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没有不善的人事物,快乐无比。
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是我们的学长,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亲近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每一尊佛给你说一句法,就能听到无量无边的妙法;诸佛说法,决定契机。所以,到极乐世界开智慧快,恢复自己的德能相好,一生成就圆满佛果,没有任何一个佛国土能与极乐世界相比。极乐世界是集十方一切世界美好之大成,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异口同声赞叹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赞叹十方每个念佛往生的人,我们为何不念佛求往生呢?
四、空中庄严:风吹着树,花瓣会飘下来,空中雨花,这是空中的庄严。花落在地面上,自然就铺成地毯像花毯,自然拼成图案,柔软光洁。我们这个世间的七宝都是很坚硬的,西方世界的七宝是柔软的,可以织成衣服。‘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你踩在上面,它会陷下去,脚抬起来,又恢复了。时间过了,自然消失了;过一会儿,又落新的,六时雨花。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昼夜,没有年月日,人人无量寿,不衰不老。
五、超逾十方:极乐世界没有众苦、诸难,地理环境实在太美好了,真是经上所说的‘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为什么超过十方诸佛的世界?十方诸佛世界是佛的愿力与众生善、恶、无记业所变现出来的。西方世界是佛的愿力,与往生者的功德愿力所成就的,是净业所感。因不相同,果报就不一样,所以超过十方一切诸佛刹土。
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充满了苦难,只有苦没有乐,所有一切乐是坏苦,苦偶尔中断了就觉得很乐。其实那不是乐,是苦暂停,你就感觉到乐,这是迷惑颠倒,没有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佛在经上形容死之苦,神识离开身体的痛苦,犹如生龟脱壳一样,所以临命终时非常痛苦。但是念佛往生的人不死,他是活着看到阿弥陀佛来了,欢欢喜喜跟阿弥陀佛去了,身体不要了。生老病死是内苦,上自帝王,下至乞丐,人人都逃不了。
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无苦就是乐,这是西方世界缘特别殊胜。那里没有三途六道,日常生活就是讲经说法,研究讨论,到十方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没有其他的事情。永离众苦,心清净到极处,受用与阿弥陀佛没有两样。
六、总结
知道了极乐世界的殊胜,应当深信发愿,依教修行,我们这一生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六道轮回里面的最后身,来生不再轮回,超越六道了。因此,要将往生视作第一大事,世间其他事都不值得一提。我们无量劫以来,这一生遇到净土法门,要是不认真把握就空过了。这一生空过,将来再遇到这个机缘,不晓得要等到那一劫,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什么念头都要放下,只把握这一句佛号,你最亲爱的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你就有能力度化他。不能把握这个机缘,在六道里永远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为什么不把握宝贵的光阴好好念佛?把所有的妄念统统念掉,就是真念佛。净土法门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妨碍,行住坐卧都可以念;闲时可念,工作时也可以念,在一切修行法门里,确实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如此方便。
我们过去世没闻到佛法,伤害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今生庆幸闻到净土法门,要把所修学的功德统统回向冤亲债主,希望我们念佛,他们不要来扰乱,我们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先度他们。同时也劝他们与我们一起共同发菩提心,放下嗔恨,放下冤冤相报的念头,一起真诚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共证无上菩提。
附 如何念佛
念不是口念。‘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今心就是现在的心,现在心里有佛,称为念佛。口皮上念佛,心里没有佛,不是念佛。
何谓佛?佛讲的道理、佛所说的教训、佛所说的境界,我现在心上真有,‘念兹在兹’,称作念佛。如是念佛,才真的会成佛。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心里面有佛的教诲、有佛的境界,是心里真正有佛,当然会作佛。念佛要这样念。
佛号是从什么地方生起?是从深信发愿心,口念出来,耳朵听进去,心里佛号明明了了,就能摄心,帮助我们断妄想,伏烦恼,能得定。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这句佛号要念得清楚,字字分明,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学,是无上的法门。
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心里面想什么就会现什么境界。由此可知,我们心里想佛,佛就现前,《楞严经》上说得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是念佛成佛的原理。
●不断烦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为‘带业往生’。带的是旧业,不是新业;带的是过去的业,不可以带现行的业,这样才能往生。‘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
●至心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要紧的在‘至心’,至心就是诚心。心地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这种清净心、至诚心念一声佛号,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佛的心、佛的...(●[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此道场使我想到‘认真办道’这句话,所以他们的精神令我佩服不已。他们自己开山、修路、造房子,一人一间小木屋做为寮房,盖一间大房子做佛堂,完全自己动手,没有雇工人。山上有水、有电,没有电话、报纸、杂志,与外面世界完全隔绝,真的是日日天下太平,天天社会安定。
我们自己要努力,求感应一定要真为了生死,否则这一生就空过了。享福之时,免不了造业,造业决定堕三途。因此,真正有智慧之人,不求人天福报,决定求往生。





●[净公上人·开示集五]临终时为什么看到过世的人
临终时为什么看到过世的人
你自己真正修行,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的冤亲债主不会找你麻烦,而且你有护法神。如果心地不清净,还是自私自利,还搞名闻利养,搞假的,冤亲债主瞧不起。他现在不来找你麻烦,为什么?你寿命没到。等你寿命快到了,全来了。很多人临命终时,说看到这个人、那个人,他所讲的人都是已经过世的亲朋好友,他们要来接引他。那是不是真的?不是的。《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是冤亲债主变成他的家亲眷属来引诱他,把他带走之后,再现本来面目跟他算帐。临终关怀,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提醒他,帮助他,看到任何境界不理会,老实念佛,这个现象就不见了。你不要怕他,不要理会他,一个心就是求生极乐世界,就是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这就对,不能有杂念!
知道自己这一生做错了很多事情,得罪很多众生,真正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学成之后,倒驾慈航来帮助他们。这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众生,这些跟你都有缘,无论是善缘、恶缘,都一律平等看待。自己修成之后,一个不漏,不管他们在哪一道,他有苦难需要人帮忙,这个讯息你就能收到,你就能现身帮助他。到那个时候才真正知道,他跟我是一体。那时的感应,无论他有心还是无心,无心都有感应。  





●[净公上人·开示集五]愿力与欲望
愿力与欲望
【愿力与欲望】
愿力与欲望有何不同?佛法讲发愿,世间人讲心愿,心愿是欲望,发愿则不然,但是一般人确实很难辨别。倘若你能明白其中道理,也就不难辨别。以《金刚经》为例,佛法常讲‘四弘誓愿’,若离四相、离四见发愿,这是真的发愿;反之,愿就是欲望,这是一个拣别的方法。另外,一切随缘是发愿,攀缘是欲望;为自己是欲望,为一切众生是发愿。
《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有此四相就不是菩萨,是凡夫。凡夫有欲,所以有欲界;凡夫有分别、执着,所以有色界和无色界;色界是执着有,无色界是执着空。空有两边都不执着,才能超越三界。念念以我为本位,念念都想到我,发的一切愿都变成自己的贪欲了。
【建道场】
我们冷静去观察,仔细去思惟,在经典上,释迦牟尼佛与这些大弟子,从来没有去盖庙、建大道场。道场在哪里?维摩居士讲得好,清净心就是道场,慈悲心就是道场,不是形式。这些形式上的道场,都是帝王大臣、信徒们贡献的。
净土宗的莲池大师,他的道场是怎么形成的?随缘成就的,没有一丝毫攀缘心。他到了云栖山,看到这里风景很好,所以自己就搭个茅篷修行。之后有人看到这是一位有道德之人,想去亲近他,所以在旁边也盖个茅篷。后来,被一些有地位、有财富之人发现,就发心替他们建道场。所以莲池大师没有去化缘,那个道场是自然成就的。若是自己想去募化,那是欲望,不是愿力。所以欲望度不了众生,将来自己还是往三途去。《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得清楚明了。一生不建道场之人,能往生作佛、作菩萨,这个果报不一样。
佛法究竟真实的宗旨是‘自觉觉他’,千万不能做自迷迷他之事,自迷迷他没有不堕地狱的。出家人生活,衣食住行一切随缘。出家众对出家众也是布施供养。他下厨做饭供养,我们用托钵的心理来接受,他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我们用这种心态过日子,这叫修行。心要清净,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保持清净心。唐朝庞蕴居士示现的,‘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劫难真的在眼前,自己一定要认真努力,放下万缘,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真实智慧,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能做到自度度他。自度的缘具足了,度他随缘,绝不攀缘。现在社会上也有所谓‘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佛菩萨也会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但是创造条件也必须在条件具足之下,才能创造;创造机缘,也是机缘凑巧;没有条件、机缘,是不可能创造的。这在佛法里称之为‘善巧方便’,比世间人说得好,说得真实、圆满。
真正佛弟子要学佛陀,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向佛学习决定没有过失。佛为我们示现一个最好的榜样,每天吃饱穿暖,有一个小地方可以遮蔽风雨,足矣!佛没有建道场的念头,佛一生为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只做这件事情。从这些地方我们要深深去体会。
【上智与下愚】
在佛法里,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最容易成就的是两种人:一是上根利智,一是下愚。常言说得好,‘愚不可及’,我们比不上下愚之人。为何这两种人容易成就?这两种人用功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所以他能成就。中等根性之人疑惑、夹杂,还要中断,所以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容易成就,道理在此地。所以佛才教我们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可以减少疑惑、夹杂。学的东西多了,看到佛在这个经上讲‘有’,在那个经上讲‘空’,到底是有、还是空?你就会怀疑释迦牟尼佛,连佛都不相信了。
必须要知道,佛无有法可说,佛说法是为破执着。此人执着有,佛就为他讲空,破他有的执着;那个人执着空,佛就为他讲有,破他空的执着。正因为众生有妄想、分别、执着,佛才有法可说;若众生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宗门大德讲的‘口挂墙壁’,就没得说了。我们经论读多了,决定生疑惑,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所以不如下愚,不如那些老太婆,她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听经,一句佛号念到底,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走的时候瑞相希有,这是我们比不上的。但是有疑惑一定要解除,...(●[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所有的,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大家知道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佛菩萨告诉我们,身就像衣服一样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什么是我?灵性是我。《还源观》第一段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我。
中国禅宗常常参的话头有一句,‘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我,那是真我。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自性清净圆明体是我。所以灵魂不是我,灵性是我,灵性就是自性。灵魂是什么?灵魂是迷了的自性。也可以这么说法,灵魂觉悟了就是我,迷了它还执着,执着灵魂是我,错了,我里头没有执着。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我就迷了;什么时候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动念,我就现前了。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执着是三种障碍,障碍了自性,所以我们见不到性。性虽然没离开我们,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有了妄想分别执着,自性见不到,迷了自性。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知道、明白叫看破了。看破之后贵放下,这个贵就是最重要的,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这一放下,妄就断尽,你就还源了。这个地方还源是究竟果位,不是分证,佛菩萨教诲就功德圆满了。





●[净公上人·开示集五]疾病的三种根源
疾病的三种根源
第一是生理病。《华严经》讲,虚空法界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佛法的基础、根本,一切诸佛就是从此基础上建立佛法,为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事实真相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心识,能变能现的是正报,所变所现的是依报。若依报一切都能随顺正报,所谓是‘随顺自然生态’,这是最健康、最美好的。
身体是个小宇宙,每个器官、每根微血管、每个细胞,若能随顺自然生态,就可百病不生。反之,不能随顺自然,就会生病,这是属于生理上的病源。这个自然就是自己的心性,佛说‘真心离念’,真心没有一个妄念就是自然。由此可知,起心动念是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违背自然、违背心性,于是破坏了我们的器官、血脉、细胞等组织,这是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心地 越清净,病痛就越少,业障也就减轻。所有的麻烦都从妄想而生,这不但是病苦的根源,也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源。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修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回归自然,回归法性。
回归法性,就是‘法身菩萨’,永远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没有病痛。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以及诸佛菩萨的报土都是如此。众生迷失了自性,违反了自然,所以才遭受种种苦难。真正有志气、有智慧之人,会找寻苦难的根源,并将之消除,恢复到最健康、最幸福的长寿之道,亦即《无量寿经》讲的‘无量寿’。无量寿是每个人本有的,就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才会变成生死轮回,造成这种恶相。
第二是冤业病,就是冤家债主缠身。《慈悲三昧水忏》是最显着的例子,记载了唐朝悟达国师的公案。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修行功夫很好,持戒精严,善根不昧,连续十世出家修行。到第十世智慧福德都很有成就,于是做了帝王的老师。这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很多世的修行,智慧福德的累积,才能作帝王师。假若他能遇到净土法门,早就到极乐世界作佛了。
悟达国师接受皇帝供养沉香宝座(以沉香雕成的太师椅),因此心生欢喜(欢喜是烦恼,属于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一念的欢喜之心,护法神就离开了,冤家债主找上身,得了个人面疮,苦不堪言。皇帝找一流的大夫为他诊断,也没法子。他生生世世是真用功,只是现前接受供养,心生欢喜而烦恼现前。所以,佛交代出家弟子要‘以苦为师’,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很多修行人,一接受信徒五欲六尘的供养,就回到阿鼻地狱去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榜样,是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绝对不会退堕。
人面疮是悟达国师宿世的冤家债主,过去是他的同事,被他害死了,所以怨恨结得很深。他是个修行人,有护法神保护,虽然冤家生生世世环伺身边,仍然不能贴近。于是到了第十世,终于有了机会,冤家就附身了。他有这个难,佛菩萨知道;《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嘱咐大菩萨要常照顾小菩萨。悟达国师早年作小和尚时,遇到一个长了毒疮的乞丐,臭味难闻,没有人愿意接近这个乞丐。他看到之后,生起慈悲心来照顾,并用口将毒吸出来。以后乞丐病稍微好一点,就告诉他:‘你将来若遭遇困难时,你来找我,我住在四川一个山上,山上有两棵松树’。
悟达国师遭遇人面疮后,忽然想起了这个乞丐的话,所以就到四川去找他。照着他的指示,果然看到这两棵树,他到那里去祈求,忽然看到一个大道场。从前生病的乞丐,就是迦诺迦尊者示现,是一个大阿罗汉,来试试他有没有道心、慈悲心,也知道他将来会有人面疮的灾难。后来,迦诺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洗人面疮,人面疮开口说话,说出过去生中的业缘,悟达国师这才完全明了。迦诺迦尊者为他们调解,冤家离开了,悟达国师的病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在世间,不要与人结怨,非常重要。人家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要甘心忍受,决不能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若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就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他今天侮辱我、陷害我,甚至于杀害我,必定是过去生中我曾经害过他、侮辱过他,今天他对我如此,这个帐就了结,一笔勾消。所以,一切要做还债想,来世再相遇就是好朋友,不会再做冤家对头。因此,决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行为,这就是修行,你才真正有福。
不可与一切众生结怨,连一切畜生都不可以结怨。《楞严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吃羊肉,人死了以后变羊,羊死了以后变人,人又吃羊肉,生生世世吃来吃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报绝对不会报得恰好,总是会过头,每一世都过头,到后来就造成了大劫难。《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有一大段说明文昌帝君过去生中所造的杀业,由很小的杀业累积到十几世,就变成严重的杀业,果报都在阿鼻地狱。这是疾病的第二种因缘。若遇到这种疾病,以诵经、念佛、修积的功德回向,这是调解。他接受了,问题就解决;他要是不接受,还是有麻烦。
第三是业障病,不属于生理,也不属于冤业,是自己造作...(●[净公上人·开示集九]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