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说菩提心诸经集第一四六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2-23 17:37
標題:
佛说菩提心诸经集第一四六卷
敬摘自《佛说菩提心诸经集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功德故。如经是人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故。于燃灯佛前供养诸佛功德。于后末世受持此法门功德福多于彼者。此示速证菩提法故。以多福德庄严速疾满足故。如经若复有人于后世末世。能受持读诵修行此经所得功德。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彼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故。当知。是法门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者。此明何义。偈言。成种种势力。得大妙果报故。所谓摄受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等。成就势力故。若闻此事其心迷乱者。以彼果报不可思议甚为胜妙。示非思量智境界故。住彼修行中成如是等功德。是故彼修行等业。应知。如经当知是法门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故。
经曰。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界。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故。
论曰。何故前说三种修行。今复重说此有何胜。偈言。
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此义云何。若菩萨于自身三种修行。生如是心。我住于菩萨大乘。我如是修行。我如是降伏其心。菩萨生此分别。则障于菩提行。偈言。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即障于心故。障何等心。偈言。违于不住道故。如经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故。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于然...(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界。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故。
论曰。何故前说三种修行。今复重说此有何胜。偈言。
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此义云何。若菩萨于自身三种修行。生如是心。我住于菩萨大乘。我如是修行。我如是降伏其心。菩萨生此分别。则障于菩提行。偈言。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即障于心故。障何等心。偈言。违于不住道故。如经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故。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于然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如是言。摩那婆。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须菩提言。如来者即实真如。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人不实语。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来
彼如来妙体 即法身诸佛
法体不可见 彼识不能知
论曰。此二偈说何义。偈言。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故
此示何义。如来法身不应如是见闻。不应如是见闻者。不应如是见色闻声。以何等人不能见。谓凡夫不能见故。偈言。唯见色闻声是人不知佛故。如经。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是人者。是凡夫人不能见真如法身。如经。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故。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说诸法断灭相故。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此功德胜前所得福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取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不取福德。佛言。须菩提。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萨取福德。
论曰。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则失福德。及失果报。自下经文为断此疑。云何断疑。偈言。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示胜福德相 是故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此义云何。虽不依福德得真菩提。而不失福德及彼果报。何以故。以能成就智慧庄严功德庄严...(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不取福德。是故菩萨取福德。
论曰。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则失福德。及失果报。自下经文为断此疑。云何断疑。偈言。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示胜福德相 是故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此义云何。虽不依福德得真菩提。而不失福德及彼果报。何以故。以能成就智慧庄严功德庄严故。何故依彼福德重说譬喻。偈言。得胜忍不失以得无垢果故。此义云何。有人起如是心。诸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以得出世间智。失彼福德及以果报。为遮此故。示现福德不失。而更得清净殊胜功德。是故不失。如经何以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故。若复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者。有二种无我。不生二种无我相。是故受而不取。如经佛言。须菩提。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萨取福德故。云何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偈言。是福德无报。如是受不取故。此义云何。取者彼福德得有漏果报。以有漏果报故。彼福德可诃。如是取者名之为取。如取非道故。此福德无报。无报者。无彼有漏报。是故此福德受而不取。
经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去若来。若住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至去无所从来。故名如来。
论曰。若诸菩萨不受彼果报。云何诸菩萨福德众生受用。偈言。
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复以尔许微尘世界碎为微尘阿僧祇。须菩提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彼微尘众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何以故。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故佛说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故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故佛说一合相。佛言。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何以故。须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所说为正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何以故。须菩提所言法相。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于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
论曰。碎微尘譬喻者。示现何义。偈言。
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此明何义。偈言于是法界处非一亦非异故。彼诸佛如来。于真如法界中。非一处住。亦非异处住。为示此义故。说世界碎微尘喻。此喻示现何义。偈言微尘碎为末示现烦恼尽故。此喻非聚集微尘众...(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言。
但随于音声 凡夫取颠倒
非无二得道 远离于我法
如经何以故。须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如是乃至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故。此复何义。偈言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故。此义云何。非无我无法。离此二事而得菩提。云何得菩提。远离彼二见故得于菩提。偈言远离于我法故。此复何义。偈言。
见我即不见 无实虚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是故见即不见。无其实义以虚妄分别。以是无我。是故如来说彼我见即是不见。以其无实。无实者。即是无物。以是义故。说我见即是虚妄见。如是示现我见不见故。见法者亦是不见。如经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故。此复何义。以见法相即不见相。如彼我见即非见故。何故此二见说名不见。偈言此是微细障见真如远离故。此复云何。彼见我见法。此是微细障。以不见彼二故。是以见法而得远离。偈言见真如远离故。又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者。此示何义。偈言。
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此义云何。示现世智第一义智。及依止三昧得远离彼障。是故重说胜福譬喻。此示何义。偈言化身示现福非无无尽福故。此复何义。虽诸佛自然化身作业。而彼诸佛化身说法。有无量无尽无漏功德故。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者。何故如是说。偈言。
诸佛说法时 ...(第1162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
...与,不出家人不应与。人应与,禽兽不应与。”于一切众生平等心施,施不求报,又得施实相,是名具足满。亦不观时,无昼无夜,无冬无夏,无吉无衰,一切时常等施;心无悔惜,乃至头目髓脑,施而无吝,是为具足满。
复次,有人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于是中间,名为布施具足满。”
复次,七住菩萨得一切诸法实相智慧,是时,庄严佛土,教化众生,供养诸佛,得大神通。能分一身作无数身,一一身皆雨七宝、华香、幡盖,化作大灯如须弥山,供养十方佛及菩萨僧;复以妙音赞颂佛德,礼拜供养,恭敬将迎。
复次,是菩萨于一切十方无量饿鬼国中,雨种种饮食、衣被,令其充满;得满足已,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至畜生道中,令其自善,无相害意,除其畏怖,随其所须,各令充足;得满足已,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地狱无量苦中,能令地狱火灭汤冷,罪息心善,除其饥渴,得生天上人中;以此因缘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十方人,贫穷者给之以财,富贵者施以异味异色,令其欢喜;以此因缘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至欲天中,令其除却天上欲乐,施以妙宝法乐,令其欢喜;以此因缘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至色天中,除其乐著,以菩萨禅法而娱乐之;以此因缘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乃至十住,是名檀波罗蜜具足满。
复次,菩萨有二种身:一者、结业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种身中,檀波罗蜜满,是名具足檀波罗蜜。
问曰:云何名结业生身檀波罗蜜满?
答曰:未得法身,结使未尽,能以一切宝物、头目髓脑、国财、妻子,内外所有,尽以布施,心不动转。如须提犁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布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转。
又如萨婆达王(秦言一切施),为敌国所灭,身窜穷林。见有远国婆罗门来,欲从己乞。自以国破家亡,一身藏窜,愍其辛苦,故从远来而无所得,语婆罗门言:“我是萨婆达王,新王募人,求我甚重。”即时自缚以身施之,送与新王,大得财物。亦如月光太子,出行游观...(第1163-01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一卷~第二十卷)-001)
...故次忍辱说精进波罗蜜。如经中说:行者端身直坐,系念在前,专精求定;正使肌骨枯朽,终不懈退,是故精进修禅。若有财而施,不足为难;畏堕恶道,恐失好名,持戒、忍辱亦不为难。以是故,上三度中不说精进。今为般若波罗蜜实相,从心求定,是事难故,应须精进。如是行,能得般若波罗蜜。
问曰:要行五波罗蜜,然后得般若波罗蜜;亦有行一二波罗蜜得般若耶?
答曰:诸波罗蜜有二种:一者、一波罗蜜中相应随行,具诸波罗蜜;二者、随时别行波罗蜜,多者受名。譬如四大共合,虽不相离,以多者为名。相应随行者,一波罗蜜中具五波罗蜜,是不离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随时得名者,或因一因二,得般若波罗蜜。若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布施,是时求布施相,不一不异,非常非无常,非有非无等,如彼布施中说。因布施实相,解一切法亦如是,是名因布施得般若波罗蜜。或有持戒不恼众生,心无有悔,若取相生著,则起诤竞。是人虽先不瞋众生,于法有憎爱心故而瞋众生。是故若欲不恼众生,当行诸法平等;若分别是罪是无罪,则非行尸罗波罗蜜。何以故?憎罪、爱不罪,心则自高,还堕恼众生道中。是故菩萨观罪者、不罪者,心无憎爱;如是观者,是为但行尸罗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菩萨作是念:“若不得法忍,则不能常忍。一切众生未有逼迫能忍,苦来切已,则不能忍。譬如囚畏杖楚,而就死苦。以是因缘故,当生法忍:无有打者、骂者,亦无受者,但从先世颠倒果报因缘故名为受。”是时...(第1163-01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一卷~第二十卷)-002)
...汝试观佛,见有汗相不?”佛时脱郁多罗僧示之言:“汗在何处?”
复次,有人言:“或有头汗、身不汗者,佛头虽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脱郁多罗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缘,身业随行。佛现舌相、阴藏相者,有人疑佛身二相;而是人应得道,疑故不得,以是故现二相。出舌覆面,舌虽大,还入口中而亦无妨,见者疑断。有人见出舌相,若生轻慢心,出舌如小儿相;见还入口,说法无妨,便起恭敬,叹未曾有!有人疑佛阴藏不现,尔时世尊化作宝象、宝马,指示之言:“阴藏相不现,正如是。”有人言:“佛出阴藏相,但示一人,断其疑故。”论议师辈言:“佛大慈悲心,若有人见佛阴藏相,能集善根,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能大欢喜信敬心生者,皆令得见,断其疑心,除是皆不得见!”佛以大悲为度众生故,从三种覆出,暂现如电光。是众生见已,信佛有大悲心,实于戒法不取不著。如是等因缘故现二相,非戏非无羞。
佛苦切语诸比丘“汝狂愚人”者,苦切语有二种:一者、垢心瞋骂;二者、怜愍众生,欲教化故。离欲人无有垢心瞋骂,何况佛!佛怜愍教化故,有苦切语。有众生软语善教,不入道检,要须苦切粗教,乃得入法。如良马见鞭影便去,钝驴得痛手乃行。亦如有疮,得软药唾咒便差;有疮刀破出其恶肉,涂以恶药乃愈者。
复次,苦切语有五种:一者、但绮语;二者、恶口亦绮语;三者、恶口亦绮语、妄语;四者、恶口亦绮语、妄语、两舌;五者、...(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故?六波罗蜜义,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萨行若多若少,皆是波罗蜜。如贤劫经说,八万四千诸波罗蜜。此经中亦说:有世间檀波罗蜜,有出世间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有世间、出世间。
问曰:菩萨何以故少施?
答曰:有种种因缘故少施:或有菩萨初发意,福德未集,贫故少施。或有菩萨闻施无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或有菩萨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财物,破戒失善,心必散乱,多恼众生;若恼众生以供养佛,佛所不许,破法求财故。若施凡人,夺彼与此,非平等法;如菩萨法,等心一切,皆如儿子。”以是故少施。
复次,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成就菩萨者,不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愍众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在家菩萨,虽行业成就,有先世因缘贫穷。闻佛法有二种施,法施、财施;出家人多应法施,在家者多应财施。“我今以先世因缘故,不生富家。”见败菩萨辈作罪布施心不喜乐,闻佛不赞多财布施,但美心清净施;以是故,随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胜于布施。”以是因缘故,随所有而施。
复次,菩萨闻佛法中,本生因缘少,施得果报多。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诃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又如沙门二十亿,于鞞婆尸佛法中,作一房舍给比丘僧,布一羊皮令僧蹈上;以是因缘故,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受人天中...(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能满足众生,而众生罪业因缘故而不值佛;设得值佛,如余人无异,或生瞋恚,或起诽谤。以是因缘故,不见佛威相神力,虽得值佛而无利益。
复次,二因二缘,发于正见,所谓内因、外缘。佛外因缘具足,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无量光明庄严其身,种种神力、种种音声,随意说法,断一切疑;但众生内因缘不具足,先不种见佛善根而不信敬,不精进持戒,钝根深厚,著于世乐;以是故,无有利益,非为佛咎。佛化度众生,神器利用,悉皆备足。譬如日出,有目则睹,盲者不见;设使有目而无日者,则无所睹,是故日无咎也。佛明亦如是。
问曰:云何佛世界因缘不断?
答曰:菩萨于众生中,种种因缘赞叹佛道,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渐渐行六波罗蜜,然后于诸世界各各作佛。若于一国次第作佛,或于异国各自作佛,是名不断佛国。
复次,菩萨疾集智慧具足,作佛度无量众生;欲入涅槃时,为菩萨受记:“我灭度后,汝次作佛。”展转皆悉如是,令不断绝。若佛不记菩萨者,则断佛国!譬如王立太子,展转如是,国祚不断。
问曰:何以贵有佛世界,贱无佛国?
答曰:是事不应致问。佛是庄严十方世界主,何况一国!若离有佛国者,虽受人天乐,而不知是佛恩力之所致,与畜生无异!若一切诸佛不出世者,则无三乘涅槃之道,常闭在三界狱,永无出期;若世有佛,众生得出三界牢狱。譬如二国之间,无日之处,是中众生从冥中生,从冥中死。若佛生时,光明暂照...(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当学般若波罗蜜。
【经】“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毛,举三千大千世界中诸须弥山王,掷过他方无量阿僧祇诸佛世界,不扰众生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菩萨何以故举须弥山及诸山,掷过他方无量世界?
答曰:不必有举者,此明菩萨力能举之耳!
复次,诸菩萨为佛当说法故,先庄严三千大千世界,除诸山令地平整。如法华经中说:佛欲集诸化佛故,先平治地。亦欲现希有事,令众生见故。所以者何?一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若举此一山,已为希有,何况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须弥山!若以一毛举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须弥山尚难,何况以一毛头掷百亿须弥山过无量阿僧祇世界!众生见菩萨希有事,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言:“是菩萨未成佛道,神力乃尔,何况成佛!”以是故如是说。
【经】“欲以一食,供养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以一衣、华香、缨络、末香、涂香、烧香、灯烛、幢幡、华盖等,供养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菩萨若以一食供养一佛及僧,尚是难事,何况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
答曰:供养功德,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萨以一食大心,悉供养十方诸佛及僧,亦不以远近为碍;是故诸佛皆见皆受。
问曰:诸佛有一切智故,皆见皆受;僧无一切智,云何得见?云何得受?
答曰:僧虽不见不知,而其供养,施者得福。譬如有人,遣使供养彼人,彼人虽不得...(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不能自苦,从他求乐,生他化自在天;他所思惟,勤心方便,化作女色五欲,夺而自在,譬如庶民,苦身自业,强力夺之。
复次,布施时,以愿因缘故生天上。如经说:有人少行布施、持戒,不知禅定,是人闻有四天王天,心常志愿。佛言:“是人命终生四天上,必有是处。”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复次,有人布施、持戒,修布施时,其心得乐,若施多乐亦多;如是思惟,舍五欲,除五盖,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亦如是。四禅、四无色定义,如上说。
复次,有人布施佛及佛弟子,从其闻说道法;是人因此布施故,心得柔软,智慧明利,即生八圣道分,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因是布施闻其说法,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次,未离欲布施,生人中富贵,及六欲天中;若离欲心布施,生梵世天上乃至广果天;若离色心布施,生无色天中;离三界布施为涅槃故,得声闻道;布施时恶厌愦闹,好乐闲静,喜深智慧,得辟支佛;布施时起大悲心,欲度一切,第一甚深毕竟清净智慧,得成佛道。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皆悉备足。尔时,有阎浮提王,名为财主,太子名德主,有大悲心,时出城入园游观,诸淫女等导引歌赞。德主太子散诸宝物、衣服、饮食,譬如龙雨,无不周遍。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赞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而自发言:“世间之事,我悉知之,以我此身,奉给太子!”太子问言:“汝为属谁?若有所属,此非我宜!”尔时,喜见淫女答太子言:“我女生年日月时节,皆与太子同。此女非我腹生,我晨朝入园,见莲华中有此女生,我因养育,畜以为女,无以我故而轻此女!此女六十四能,无不悉备;女工技术,经书医方,皆悉了达;常怀惭愧,内心忠直,无有嫉妒,无邪淫想。我女德仪如是,太子必应纳之!”德主太子答语女言:“姊!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菩萨道,无所爱惜,国财、妻子、象马、七珍,有所求索,不逆人意。若汝生男女及以汝身,有人求者,当以施之,莫生忧悔!或时舍汝出家,为佛弟子,净居山薮,汝亦勿愁!”喜德女答言:“假令地狱火来,烧灭我身,终亦不悔!我亦不为淫欲戏乐故而以相好,我为劝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奉事正士!”女又白太子言:“我昨夜梦见妙日身佛,坐道树下,共往观之!”太子见女端正,又闻佛出,以此二因缘故,共载一车,俱诣佛所。佛为说法,太子得无量陀罗尼门,女得调伏心志。太子尔时,以五百宝华供养于佛,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太子白父王言:“我得见妙日身佛,大得善利!”父王闻已,舍所爱重之物以与太子,与其官属国内人民,俱诣佛所...(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2)
...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行者若入时见空,出时不见空,当知是虚妄。
复次,佛自说因缘,空中无合无不合,无相、无作亦如是。舍利弗,菩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问曰:但一处说不见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不相应便足,何以故复更种种说相应不相应因缘?若一处应,余则皆应;若一处不应,余亦不应。譬如一盲无见,则千盲俱尔!
答曰:不然!若欲以戏论求胜,应如是难。诸法相虽不可说,佛以大慈大悲故种种方便说。又佛说法,为一种众生得度,为未悟者重说。又复一说为断见谛结使,二说为断思惟结使,复更说为诸余结使分分皆断。又一说有人得声闻道,一说种辟支佛道因缘,更一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更一说行六波罗蜜,更一说行方便得无生忍,更一说得初住地,更一说乃至十住地。更一说为人故,更一说为天故。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相甚深,难解难知。佛知众生心,根有利钝。钝根少智,为其重说。若利根者,一说、二说便悟,不须种种重说。譬如快马下一鞭便走,驽马多鞭乃去。如是等种种因缘,故经中重说无咎。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入诸法自相空,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识不作合,不作不合。色不与前际合。何以故?不见前际故。色不与后际合。何以故?不见后际故。色不与现在合。何以故?不见现在故。受、想、行、识亦如是。”
【论】释曰:先说空、无相...(第1163-02部~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2)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2-23 17:39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孝慈智愿,无上菩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