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陀的金玉良言20231211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2-11 19:44
標題:
佛陀的金玉良言20231211
敬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1》
【佛化生活】佛陀的金玉良言发布时间:2011-12-12 转载自中国佛教净土网
http://jt.zgfj.cn/ML/2011-12-12/13394.html
点击次数:742 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因缘条件组合构成的无常变迁,就是我们的宇宙实性,佛教称之为“空性”。有生命就会有死亡,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坏,变化是宇宙的真理,人,因企求永远美好,害怕死亡而生出了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简称叫“无明”。宇宙的实相是永远变化不已的,没有一刻停息的实体。而人因为自我短期利益的考虑,从自我的立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常存,不好的事物不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但这种一相情愿的想法并不能使自己时时如意,因而生出了苦恼和痛苦。
人会因烦恼而产生了痛苦,多是因为有了“自我”的观念,而又不真正的了解,“身,心”,内在,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永恒不变的,就是“诸行无常”的这个宇宙真理。所以佛陀在入灭之前对阿难说:“阿难啊!凡是我们所爱的,终将离去,凡是有生命的终将要死亡。所以你们不必为美好的事物与不能常存和变质败坏而感到痛苦悲伤啊!”万物皆是无常,有生必有灭,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你们不执著于生灭,内心便能寂静不起妄想杂念,就会得到永久的喜乐。那就是“解脱”。。。
佛陀说:你们应当观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才是正确的理解方法。正确观察就能产生厌离心,而不会有喜爱和贪图之心,心灵就会获得解脱了。对外界的形形色色都应该这样来观察,对自己内在的感受,思想,冲动,意识也都去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看出它们的“无常”来。正确的观察就能产生厌离心,有了厌离心,喜爱和贪图之念就会消失,心灵也就解脱了。佛陀是自己证得这个道理,从生死爱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过着清净纯真的生活,将来不会再受烦恼的束缚,更不会在爱欲之中流转。你们应当记住:“感情是一张缠绕的网,欲望是一把暗藏的刀,不执著它就不会被它束缚也不会被它杀害。聪明的人会马上退出这迷惑的游戏,而愚蠢的人就会继续在迷惑中打转。
佛陀说:还要注意一点,对无常,对苦,空与非我,也应该要这样来观察,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不已,自己的内心对外感受也因“时,地,心境”的不同而异,看清世间的一切及内心的感受意识并非绝对真实,便能从爱欲的执著中解脱出来,而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事物的存在就会有不断地变化,世界是一个随“时间”流转变迁的过度现象,而我们只是属于一段时间内的世界。每一个写下来的字,每一件石刻,每一幅画,文明的结构,每一代人,终将如同落叶一样消失。
有存在就有变化,没有变化的,就不可能存在。生就是生生不息,变化不停,不变的就是死亡。所有的存在都是“生,住,异,灭”变化中的一个短暂现象而已,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人若企求现世的永恒不变,而违背了宇宙的规律,当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产生了种种的痛苦和烦恼。佛陀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变不定的”,保持这样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世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就再也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内心了………
诸法无我: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组合条件相加而形成变化不已的现象,因此,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宇宙,人也是一样,从生到死亡,每一刻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我存在,这就叫“诸法无我”。这是佛陀应证的第二个真理。人们自认为有个“我”的存在,不知道这只是暂时存在的“假我”,这个“假我”完全是受控于四大假合而成,如“水,火,土,风”。水代表血源,火代表能量,土代表肉身,风代表氧气,缺一不可。因为这个我是随“时空”不同而变化不停,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实质的我存在。由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的我,条件都不一样,人刚出生从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到长大后,叱诧风云,乃至老死之前又“回复”到没有行为能力,这都是随着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而变迁的。而我们的身心感受也是因“时空”条件而异,产生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诸多不同的情绪,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起伏不定。佛陀印证出最重要的第二个真理,就是“诸法无我”
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宇宙,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可以流转三世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聪明的弟子若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待,不背负过去,不期盼将来,也不沉醉于现在的欲望,他就走对了方向,就能消除欲望,得到自在的解脱。同样过去与未来的内心感受和观念意识也不是绝对的,何况是现在的呢?聪明的弟子若按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不背负过去的经验,不活在想象中的将来,坦然面对接受现在,而不是心存欲望地期待。他便走对了方向,将欲望灭尽得到了自在。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宇宙,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可以流转三世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聪明的弟子若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待,不背负过去,不期盼将来,也不沉醉于现在的欲望……他就走对了方向,就能消除欲望,得到自在的解脱。同样过去与未来的内心感受和观念意识也不是绝对的,何况是现在的呢?聪明的弟子若按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不背负过去的经验,不活在想象中的将来,坦然面对接受现在,而不是心存欲望地期待。他便走对了方向,将欲望灭尽得到了自在。
心无所住:我们平时千万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观察事物而生出分别心,不要去分别事物“好与不好”而执著于其中。因为有了好与坏的对比心,便有了喜爱与憎恶的偏见……于是便有了贪念,憎恨,忧愁,不满,而生出恐惧与心灵上的束缚。行为原本没有所谓对或错的区别,但当这个行为是由自我意志所发动的,便有了私心的利益或无私的善意之分别。凡是在意志上图谋自利的行为就会造成自己对这些行为的承受。而这个行为的后果就是“业”。所谓“随业转生”就是这个意思。涅盘最上乐——最高的利益就是“健康”,最高的财富就是“知足”。最高的友情交心就是“信任”,最高的喜悦快乐就是“涅盘”。
如果我们真正观照自心,自问便会知道,金钱无法购买满足,贪婪的满足就象大海,无边无际,而常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却不需要金钱购买,惟有知足的心才能获得满足。金钱只会买到欲望的增长和永无休止的束缚。即使财富像雨一样不停地降临到人的身上,也无法满足人的贪欲之心,有智慧的人终将明白追求外在的淫欲到头来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快乐的少而痛苦的多。从外在的掠取获得,永远不能满足内在的贪欲,它只会得到短暂的快乐,紧接着又会从这快乐中引发出更多的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想翼求更好更完美,得到了又怕失去,所以痛苦就此产生了…..
善哉控制一切: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刺激,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内心的意识。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身心的一切,能自我控制身心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而最有智慧的人便能解除自我一切痛苦与烦恼。不要看轻自己,也不要羡慕别人,如果我们羡慕别人,心便失去和平寂静。虽然我们所得不多,但自己却不嫌少,完全接纳这个事实,生活于清净不懈怠,这才是人人称赞的修行。
对于精神或物质等一切都不贪求,坚持无我的观念……由于不是我或我的所有,因此便没有我的痛苦和忧愁。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先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人最爱的是自称“我”和“我的所有”,当一个人他能真正地观想到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死、健康、疾病”,不能自我控制自己的感官“欲望、愤怒、恐惧、贪欲、固执等,他怎么能称这个不能控制的自己,为我的我所有呢?智者调心,首先要做到的是无我,于是慢慢地他便逐渐可以掌握这个我了。
我的所有:我们应该要做到身处在怨恨中而心无怨恨,身处在苦恼中而心无苦恼,身处在贪欲中而心无贪欲,要做到“无一物是我所有”的观念。清净不受外界干扰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做到“无我”,无我所有的境界,那么外在的怨恨、苦恼、贪欲便没有一个我可以去,取来作为我的怨恨,我的烦恼,我的贪欲。我都没有了何来我的痛苦。这就是所谓“无所住而住”的道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