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標題: [学弟子规]幸福在哪里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0-28 17:58
標題: [学弟子规]幸福在哪里
敬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学弟子规]幸福在哪里?社会和个人如何实现幸福?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7407.html
幸福在哪里?社会和个人如何实现幸福?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社会层面谈论幸福的基本认识
    第一,基本收入是幸福的首要条件。整体而言,穷人的幸福感比富人低,穷国国民幸福感比富国国民低。当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增加收入就会增加幸福感。当一个国家的低收入群体很大的时候,增加他们的收入会显著导致整个国民幸福感的提高。我们在武汉市的调查发现,个人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居民各方面幸福感都明显低于其他收入层次的居民。因此,政府和社会要高度关注低收入阶层生存状态,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通过劳动获得这些条件的权利和能力。所以从国民幸福的层面讲,就业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养老保障制度,是国民幸福的底线。面对失业、贫困、饥饿的人,奢谈什么幸福和尊严?说穷人也可能很幸福,仅从个人层面而言,没错;但从社会层面而言,这样说话只会贻笑大方,甚至遭受谴责,也不符合事实。各种幸福国家排名中,最幸福的国家也是国民富裕的国家,最不幸福的国家也是国民贫穷的国家,富裕国家不会是最不幸福的国家,贫穷国家更不可能是最幸福的国家。
    第二,公平正义是国民幸福的社会基础。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能预测幸福感,贫富差距通过社会比较的心理过程导致普遍的不公平感,使得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觉得不幸福。低收入者愤恨不平,高收入者拿自己与更高收入的人比较。因此,增加所有人的收入并不会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因为所有的人与别人相比,自己收入都没有提高。着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幅度,缩小收入差距,使贫富差距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可以提高国民幸福感。丹麦著名诗人和牧师格兰德维希(Grundrig,1783―1872)的设想是:“没有人拥有太多,也没有人一无所有。”但均贫富不能调动积极性,所以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中国历史上的均贫富运动的结果都只是均贫。
    第三,健康保障是幸福的前提。健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奥巴马政府如此看重医保法案,为什么中国现在如此重视医疗改革?因为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的基本前提。在一个好的社会里,任何人不会因为看不起病被迫放弃治疗而等死。还有食品安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等。生活在一个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社会,还有什么幸福和尊严可言?在此基础上,还有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出行便利、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在心理学中都有大量研究,如关于拥挤导致行为异常的动物实验研究,关于社会支持与康复的研究等等,心理学家要重视将这些研究成果传播给社会和政府。有研究显示,日本在高收入国家中幸福感最低,有人分析可能与人口密度、拥挤、过分强调竞争以及与此相关的应试教育等因素有关。
    第四,教育机会与职业成功是现代人幸福感的支柱。从受教育是就业的基本条件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幸福的保护性条件;从教育是个人潜能实现的基本条件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更是幸福的促进性条件。胜任的需要以及胜任力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太重要了,不能胜任往往意味着失败、挫折、焦虑、抑郁,这些都是幸福和自尊的破坏性因素。胜任的需要和潜能实现的需要的满足能大大提高幸福感,同时也使国家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社会和政府有责任保障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受教育的条件,不因为贫穷、出身、残障等因素受到教育歧视。
    第五,社会对个人自由的维护是现代人幸福感的制度保障。在旧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还有婚姻登记制度下,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几乎所有成年的中国人都有切身感受。人身依附关系之中的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研究发现,对生活的控制感调节实际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就是说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更可能成功地为自己创造出有利的经济条件,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物质财富,从而导致更高的幸福感。收入低但能够维持高控制感的被试组报告的幸福感水平几乎与高收入的被试组一样高,他们不将这种低收入状态视为不可变的,而是确信能够改变这种情形。这里虽然有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如乐观主义、控制感、能力等,但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容忍程度,对个人自主的支持程度,对个人提供的选择机会,特别是社会对个人自由保障的制度设计,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
    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人均国民收入与国民幸福之间不完全一致,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不会必然使国民整体的幸福感增加。国外的研究是,当人均国民年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国民收入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就消失了。幸福感排名靠前的富裕国家不仅是收入高以及对于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其他社会条件值得我们重视,如贫富差距、医疗保障、受教育的机会、个人选择与发展的权利等,或者说高收入有利于促进这些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幸福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改革。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