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氣盛不謙虛的後果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16 14:49
標題: 氣盛不謙虛的後果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16 14:52 编辑

氣盛不謙虛的後果

      雪公老師在世時,曾不斷勉勵學生要培養眼力,擴展心胸,切莫無知妄作,有眼不識泰山。老人家並以泰山為喻,說了一則故事,十分耐人尋味。
雪公老師說:

      從前有位外地的讀書人,走到泰山山腳下,望著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聲念道:‘秦川就是這兒。’

      不遠處一位農夫聽到了,趕緊向他糾正說:

      ‘先生,這兒是泰山。’

         那位念秦川的讀書人,回頭瞧瞧那拿鋤頭的草地郎,端詳了一會兒,再往山頭上瞧瞧,便說:‘明明寫的是秦川嘛!你說什麼?’

     ‘欸呀!我告訴你,這裡是泰山!’農夫急得不得了。

     ‘你啊!不識字嗎?那山頭上寫的明明是“秦川”’那讀書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我啊!在這裡住了五、六十年,只知道有“泰山”,沒聽說過有“秦川”,你念錯了!’農夫也很自信的樣子。

      ‘你才錯了呢!’

       兩個人在那兒吵了起來。

     ‘好!好!你既然說是秦川,那咱們來打個賭,賭二十個錢。咱們到村裡找個老師評評理,看看誰是誰非?’

    ‘好啊!一言為定!’那讀書人說。

       於是兩個人一起走到村裡,找到了學堂裡的教師,把原由從頭說一遍,請老師做個公道。

      那教師笑著看看那草地郎,又看看那外地讀書人,摸摸下巴,慢條斯理的說:‘是秦川!’

      那讀書人樂壞了,一臉得意洋洋的神情向農夫說:‘跟你說秦川就是秦川,還要打賭,輸了吧!’他拿起二十錢,笑哈哈的走了。

      這農夫楞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眼睜睜的看著錢被拿走了,又被酸了一頓,等到回神,才想……‘不對啊!明明是泰山,那教師怎麼?……’

     ‘老師啊!您今天是怎麼回事?我雖沒讀什麼書,咱泰山人,什麼時候變成秦川人了啊?’

    ‘欸!老鄉!沒關係!就這二十錢,讓他一輩子不識泰山。你看是誰贏誰輸啊!哈哈!哈!’

      雪公老師就這樣用各種方式,來激勵學生的心智,剛聽到故事的開頭,誰也沒想到農夫會輸掉二十錢,經過這曲折變化的結果,聽的人無不警醒,原來一個人氣勢太盛不夠謙虛,會可怕到像那讀書人一樣,不明不白的被蒙蔽真理,而一輩子永遠不識泰山了。

文章出處:
http://66.163.168.225/babelfish/translate_url_content?.intl=tw&lp=zh_zt&trurl=http%3a%2f%2fwww.fodizi.net%2ffojiaogushi%2f4859.html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16 14:54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我慢高人不留法水
我應注意不要成為像文中那位讀書人一樣有眼不識泰山還洋洋自得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16 23:42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我也是,阿彌陀佛!
我最怕的就是無形中自己高慢了起來,最近好像有點...真慚愧!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17 18:55
回复 梅僧 的帖子

原來像您這老修行者也會怕高慢哦
哈~哈~您真謙遜吔^^
以前學佛是為了要成佛或去西方淨土不要受苦
可是最近我覺得其實學佛是在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接受自己^^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17 21:43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可是最近我覺得其實學佛是在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接受自己^^]

恭喜師姐有所感,您最近真是進步不少啊!隨喜讚嘆!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21 16:44
回复 梅僧 的帖子

感恩您教我思惟八大人覺經
現在師父上課比較聽得懂^^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22 13:52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才一部「八大人覺經」您就有顯著的進步,顯然是有下功夫學習、思維。
您一定對某部分有些深刻的感觸,希望能看到您的分享。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22 18:46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22 19:34 编辑

阿彌陀佛,梅僧大德好
分享不敢,後學只是初學很多尚在學習中,很感恩您願在百忙中撥冗指導,隨喜

今天去朋友那邊看到一本書叫改變情緒就能改變思緒


改變情緒,就能改變思緒全集──別讓情緒「綁架」你的思緒
很不錯的書^^

其實有關情緒和思緒,如果以佛法來看會比較深入
例如以前曾討論過的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23 10:37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西方哲學也有同樣的發展,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
只是,這樣的智慧思維被愚蠢的宗教壓制了,真是可惜。
在佛法中,這根本是「基本觀念」。
由「念心所」驅動第六意識學習,最後才有轉凡成聖的可能。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